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2020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鸭部分专题19电磁波相对论简介无答案201712074135 (2)

2019-2020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鸭部分专题19电磁波相对论简介无答案201712074135 (2)

2019-2020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鸭部分专题19电磁波相对论简介无答案201712074135 (2)
2019-2020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鸭部分专题19电磁波相对论简介无答案201712074135 (2)

专题01 物理学史

【高考命题热点】近年高考主要考查有关物理学史、物理思想和方法的选择题。

【知识清单】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

欧姆: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

n

E ??=φ)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

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热点突破提升练一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 .笛卡儿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对落体问题进行了研究

B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C .静电力常量是由库仑首先测出的

D.牛顿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2.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并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

C.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3.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判断电流与磁场方向关系的右手螺旋定则

C.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并提出了焦耳定律

D.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大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C.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D.Δt→0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5.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电学中电阻、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

C.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D.当物体的运动时间Δt趋近于0时,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6.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

C .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B .欧姆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C .楞次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8. 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B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沿切线方向

C .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

D .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

9.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物理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证实中微子有质量.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物理学家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归功于他们使用了正确的物理方法,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伽利略在论证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一样时用的是类比法

B .研究某一时刻的速度,往往取一段很短的时间,用趋近于无穷小的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这用的是极限思维的方法

C .安培受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的启发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D .加速度a =F m 、电场强度

E =

F q 、磁感应强度B =F IL

,这些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都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

B .绕太阳运行的8颗行星中,海王星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C .元电荷、点电荷等,都是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的

D.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如果发现指针偏转很小,应选择倍率较小的欧姆挡重新测量1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方向的

12.如图为某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关于此图线与两坐标轴围成面

积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y表示加速度,则面积等于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

B.如果y表示力做功的功率,则面积等于该力在相应时间内所做的功

C.如果y表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则面积等于在相应时间内该用电器消耗

的电能

D.如果y表示变化磁场在金属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则面积等于该磁场在相应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

2018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卷上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验题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分值在6分以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偏难怪的,毕竟这不是考纲里的重点。复习建议:以现有的生活经验常识为主,稍加了解就可以。现总结如下: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提出质能方程2 E ,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MC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个很冷门!以教材为主!) 8、奥斯特 发现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安培定则),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教材上是这样的,实际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以教材为主!)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愣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这个也比较冷门)。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即量子理论

电磁波和相对论

电磁波和相对论 1.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 m ,他以0.6c (c 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越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B .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C .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D .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答案 B 解析 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的长度不变,仍为30 m ,由l =l 01-(v c )2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练习题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练习题 1.两束单色光A 、B 的波长分别为A λ、B λ,且A λ>B λ,则______(选填“A”或“B”)在水中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大.用同一装置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可以观察到______(选填“A”或“B”)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答案】 A A 2.如图,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标记“·”(图中O 点),然后用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AC 边上。D 位于AB 边上,过D 点做AC 边的垂线交AC 于F 。该 同学在D 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DF 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标记的像;过O 点做AB 边的垂线交直线 DF 于E ;DE =2 cm ,EF =1 cm 。求三棱镜的折射率。(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射)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 卷)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折射定律、光在三棱镜中传播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过D 点作AB 边的发现 ,连接OD ,则 为O 点发出的光纤在D 点的入射角;设该光线在D 点的折射角为β,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全反射,几何光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电效应方程、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横波和纵波的概念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光路图判断出两种光的折射率的关系,并能熟练利用几何关系。 4.【2017·新课标Ⅱ卷】(10分)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 ,底面是边长为l 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 ′、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 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

(人教版)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光与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第3讲 电磁波学案

第3讲电磁波 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 【知识点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及其传播Ⅰ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 3.电磁波: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1)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 (2)v=λf对电磁波同样适用。 (3)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 4.发射电磁波的条件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2)必须是开放电路,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5.调制:有调幅和调频两种方法。 6.电磁波的传播 (1)三种传播方式:天波、地波、空间波。 (2)电磁波的波速: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与光速相同,c=3.0×108 m/s。 7.电磁波的接收 (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等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 (2)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作调谐,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作调谐电路。 (3)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中还原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作解调,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调幅波的解调也叫作检波。 8.电磁波的应用 电视、雷达和移动电话。 【知识点2】电磁波谱Ⅰ 1.定义 按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形成电磁波谱。2.电磁波谱的特性、应用

【知识点3】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速关系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Ⅰ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2.相对论的质速关系 (1)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m 与静止时的质量m 0之间有如下关系: m = m 0 1-? ?? ??v c 2。 (2)物体运动时的质量m 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m 0。

(完整版)人教版物理学史归纳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作用力即合外力;F=ma)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F=kx);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轨道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2、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3、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4、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5、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第十四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课时作业39 电磁波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8′=64′) 1.(2010·天津高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 .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 .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 .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c =3×108 m/s ,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c n ,n 为介质折射率,选项B 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C 错误;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选项D 错误. 答案:A 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速度越大 B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C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频率不变 D .只要发射电路的电磁振荡停止,产生的电磁波立即消失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光速,与频率、能量无关,而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旦电磁波形成了,电磁场就会向外传播,当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了,只是不能产生新的电磁波,但已发出的电磁波不会消失. 答案:C 3.关于γ射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伦琴射线频率更高,穿透能力更强 B .用来检测金属材料内部伤痕、裂缝、气孔等 C .利用γ射线穿透力强制成金属测厚计来检测金属板的厚度 D .“γ刀”是利用了γ射线的强穿透能力 解析:由于γ射线是一种比X 射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γ射线的能量极高,穿透能力比X 射线更强,也可用于金属探伤等,所以选项A 、B 、C 正确. 答案:ABC

高考物理(热点 题型全突破)专题 3 三种特殊的卫星及卫星的变轨问题天体的追击相遇问题(含解析)

专题5.3 三种特殊的卫星及卫星的变轨问题、天体的追击相遇问题一、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及同步卫星的运行问题 1.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的比较 比较内容赤道表面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 向心力来源万有引力的分力万有引力 向心力方向指向地心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重力略小于万有引力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线速度 v1=ω1R v 2= GM R v3=ω3(R+h)= GM R+h v1<v3<v2(v2为第一宇宙速度) 角速度 ω1=ω自ω 2= GM R3 ω3=ω自= GM R+h3 ω1=ω3<ω2 向心加速度 a1=ω21R a2=ω22R= GM R2 a3=ω23(R+h) = GM R+h2 a1<a3<a2 卫星的轨道半径r是指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天体半径R的关系为r=R+h(h为卫星距离天体表面的高度),当卫星贴近天体表面运动(h≈0)时,可认为两者相等。 【示例1】 (多选)如图,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 A.v1>v2>v3B.v1<v3<v2 C.a1>a2>a3D.a1<a3<a2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可知:山丘与同步卫星角速度、周期相同,由v=ωr,a=ω2r可知v1<v3、a1<a3;对同

步卫星和近地资源卫星来说,满足v = GM r 、a =GM r 2,可知v 3<v 2、a 3<a 2。故选项B 、D 正确。 【示例2】(多选)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的半径为R ,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a 1a 2=r R B.a 1a 2=r 2 R 2 C.v 1v 2=r R D.v 1v 2= R r 【答案】: AD 【示例3】(2016·四川理综·3)国务院批复,自20XX 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 A.a 2>a 1>a 3 B.a 3>a 2>a 1 C.a 3>a 1>a 2 D.a 1>a 2>a 3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根据a =ω2 r ,r 2>r 3,则a 2>a 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a ,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r 1a 2>a 3,选项D 正确. 【示例4】.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在地球赤道上未发射,b 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

物理学史6.3 狭义相对论被人们接受的经过

6.3狭义相对论被人们接受的经过 由于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一时难于接受崭新的时空观,爱因斯坦的论文发表后,相当一段时间受到冷遇,被人们怀疑甚至遭到反对。在法国,直到1910年几乎没有人提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实用主义盛行的美国,最初十几年中也没有得到认真对待。迈克耳孙至死(1931年)还念念不忘“可爱的以太”,认为相对论是一个怪物。英国也不例外,在人们的头脑里以太的观念太深了,相对论彻底否定以太的必要性,被人们看成是不可思议的事。当时甚至掀起了一场“保卫以太”的运动。J.J.汤姆生在1909年宣称:“以太并不是思辨哲学家异想天开的创造,对我们来说,就象我们呼吸空气一样不可缺少”①。1911年美国科学协会主席马吉(M.F.Magie)说:“我相信,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活着的人真的会断言,他能够想象出时间是速度的函数。”被爱因斯坦誉为相对论先驱的马赫,竟声明自己与相对论没有关系,“不承认相对论”。有一位科学史家叫惠特克(S.E.Whittaker)在写相对论的历史时,竟把相对论的创始人归于彭加勒和洛仑兹,认为爱因斯坦只是对彭加勒和洛仑兹的相对论加了一些补充。 爱因斯坦是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不过不是由于他建立了相对论,而是“为了他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诺贝尔物理奖委员会主席奥利维亚(Aurivillus)为此专门写信给爱因斯坦,指明他获奖的原因不是基于相对论,并在授奖典礼上解释说:因为有些结论目前还正在经受严格的验证。 普朗克和闵可夫斯基(H.Minkowski)可以说是支持相对论的代表。正是普朗克,当时作为《物理学年鉴》的主编,认识到爱因斯坦所投论文的价值,及时地予以发表。所以人们常说,普朗克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了作用量子,二是发现了爱因斯坦。他的学生劳厄在1911年就致力于宣传相对论,大概也是受了他的影响。闵可夫斯基本是爱因斯坦的老师,1908年发表《空间与时间》一文,把空时-时间合并成四维空间,重新处理了相对论的基本方程,把洛仑兹变换看成是空间-时间四维坐标的变换。这样就可以使相对论的规律以更加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 关于狭义相对论受人们怀疑和反对的情况,可以举电磁质量的实验检验来作些说明(注)。狭义相对论有一重要结果,就是预言电子质量会随运动速度增长。从经典电磁理论出发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因为运动电荷会产生磁场,电磁场的能量增大,相当于质量也增大。经典电磁理论家阿伯拉罕(M.Abraham)假设电子是一个有确定半径的钢性带电小球,它在运动中产生的磁场引起电磁质量,由此推出了电子的质量公式。1901年,实验物理学家考夫曼用β射线的高速电子流进行实验,证实电子的质量确实是随速度变化的。洛仑兹到1904年则根据收缩假说也推出了电子质量公式。后来证明洛仑兹公式与狭义相对论的结果一致。1906年,考夫曼宣布,他的量度结果证实了阿伯拉罕的理论公式,而“与洛仑兹-爱因斯坦的基本假定不相容”。这件事一度竟成了否定相对论的重要依

2020届高三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38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38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8′=64′) 1.(2020·天津高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 .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 .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 .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c =3×108 m/s ,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c n ,n 为介质折射率,选项B 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C 错误;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选项D 错误. 答案:A 2.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是能量存在的一种方式 B .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 C .电磁波不是真实的物质 D .微波炉就是用微波的能量来煮饭烧菜的 解析: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的客观物质,电磁波是电磁场在周围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所以也是一种客观物质,答案C 错误. 答案:ABD 3.关于γ射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伦琴射线频率更高,穿透能力更强 B .用来检测金属材料内部伤痕、裂缝、气孔等 C .利用γ射线穿透力强制成金属测厚计来检测金属板的厚度 D .“γ刀”是利用了γ射线的强穿透能力

解析:由于γ射线是一种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γ射线的能量极高,穿透能力比X射线更强,也可用于金属探伤等,所以选项A、B、C正确.答案:ABC 4.关于电磁波的发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频率的电磁振荡都能辐射电磁波,只是辐射的能量所占振荡总能量的比例不同罢了,振荡周期越大,越容易辐射电磁波 B.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采用开放电路,同时提高振荡频率C.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不需采用开放电路,但要提高振荡频率D.提高振荡频率和电路开放是发射电磁波的必要手段,振荡电路开放的同时,其振荡频率也随之提高 解析:电磁波的发射应该采用开放电路,同时频率越高,发射范围越大. 答案:B 图1 5.一根10m长的梭镖以相对速度穿过一根10 m长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以下哪种叙述最好地描述了梭镖穿过管子的情况?( ) A.梭镖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管子能完全遮住它 B.管子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 C.两者都收缩,且收缩量相等,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恰好遮住梭镖 D.所有这些都与观察者的运动情况有关 解析:如果你是在相对于管子静止的参考系中观察运动着的梭镖,那么梭镖看起来就比管子短,在某些位置梭镖会完全处在管子内部.然而当你和梭镖一起运动时,你看到的管子就缩短了,所以在某些位置,你可以看到梭镖两端都伸出管子.假如你在梭镖和管子之间运动,运动的速度是在梭镖运动的方向上,而大小是其一半;那么梭镖和管子都相对于你运动,且速度的大小一样;你看到这两样东西都缩短了,且缩短的量相同.所以你看到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依赖于你的参考系.答案:D 6.如图2所示,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普通有轨电车,都被加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光学电磁波相对论第2讲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相对论学案新人教版

第2讲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相对论 考纲考情核心素养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Ⅰ ?电磁波的产生Ⅰ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Ⅰ ?电磁波谱Ⅰ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Ⅰ ?质能关系Ⅰ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光的衍射、光的干涉、光的偏振、电 磁波.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狭义相对论. 物理观念 全国卷5年3考 高考指数★★★★☆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科学思维 知识点一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光的干涉 (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明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3)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白光照射时,中央为白色亮条纹,其余为彩色条纹. 2.光的衍射 (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2)衍射条纹的特点(如图所示) 直观情景 3.光的偏振

(1)偏振现象:横波只沿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称为波的偏振现象. (2)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了偏振光. 直观情景 知识点二 电磁场和电磁波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与电磁场 如图所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 2.电磁波 (1)产生: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的性质 ①电磁波是横波(选填“纵波”或“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 ②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光速. ③公式v =λf 对电磁波同样适用. ④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知识点三 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论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和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2.质速关系 (1)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m 与静止时的质量m 0之间有如下关系:m =m 0 1-? ????v c 2. (2)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m 0.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十五章第55讲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第55讲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考情剖析 (注:①考纲要求及变化中Ⅰ代表了解和认识,Ⅱ代表理解和应用;②命题难度中的A代表容易,B代表中等,C代表难)

知识 整合 知识网络 基础自测 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__________; (3)振荡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同________的振荡电场(磁场). 2.电磁场和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即为电磁场.__________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是________________波.在传播方向的任一点E 和B 随时间作正弦规律变化,E 与B 彼此垂直且与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v =λf =λ T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____速.

(3)__________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__________证实了电磁波,测出了波长和频率,证实传播速度等于光速;验证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 3.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二、电磁波的发射 1.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的振荡电路应具备的特点: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__________.理论的研究证明,振荡电路向外界辐射能量的本领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 (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__________,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来. 2.发射电磁波的目的:传递信息(信号) 把要传递的低频率电信号“加”到高频电磁波上,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制.其中,使高频振荡的电磁波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做__________;使高频振荡的电磁波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做__________. 三、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以横波形式传播,其传播不需要__________,传播方式有天波、地波和空间波(又称直线波).传播速度和频率、波长的关系为__________. 四、电磁波的接收 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的过程,即调制的逆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电磁波的传播及波长、频率、波速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是相同的(都等于光速). (2)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其速度是不同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小. (3)v=λf,f是电磁波的频率,即为发射电磁波的LC振荡电路的频率f=1 2πLC ,改变L或C即可改变f,从而改变电磁波的波长λ. 六、电磁波与机械波的比较

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必考部分专题电磁感应

a + B 专题11 电磁感应 【高考命题热点】主要考查有关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感应电动势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Lv E =)的应用型图像问题和综合型大题。 【知识清单】 1. 磁通量φ (1)定义:穿过磁场中某一平面的磁感线条数即为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单位韦伯(Wb ); (2)计算: (3)方向性 磁通量正向穿过某平面和反向穿过该平面,磁通量正负关系不同,求合磁通时注意相互 抵消后剩余的磁通量。 (4)磁通量的变化φ? 均变) 、(变)不变,(变不变,S B S B B S B S S B S B ??=?=?=-=?)(12φφφ 2. 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条件 (1)感应电流: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即电路闭合且存在φ?; (2)感应电动势:只要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即可,即部分电路或导体充当电源。 3.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1)右手定则: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掌心,大拇指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相同,则四指所

R (2)楞次定律 ①表述一: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注:a 、“增反减同”(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磁通 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b 、阻碍并非阻止,电路中磁通量还是在变化,阻碍只是延缓其变化; c 、楞次定律的实质:能量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减少转化为电能(上图中导体棒通 过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即动能减少转化为电能); d 、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明确原磁场方向?回路φ??“增反减同”?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 ②表述二:感应电流的效果就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相对运动或回路形变)。 即从以上两图中分析易知:导体棒运动时均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安培力来阻碍 磁通量的变化,即阻碍相对运动,具体表现为“来时拒,去时留”。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中线圈里的感应电动势与线圈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即t n E ??=φ,其中n :线圈匝数;t ??φ:磁通量变化率。 5.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1)t S B n t S B n t B S n t n E ???=??=??=??=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BLv E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且B 、L 、v 互相两两垂直,电流方向用右手定则或 楞次定律判定) (3)ω22 1L B E ω=(导体棒一端为轴垂直磁感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0=E (导体棒中点为轴垂直磁感线以角速度匀速转动) 21222 121L B L B E ωω-=(导体棒上某点为轴垂直磁感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且12L L >) 磁场对电流作用:安培力BIL F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总 R E I = 即总R v L B F 22=

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总结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电磁波与相对论(含答案)

第5课时 电磁波与相对论 导学目标 1.掌握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要点,理解电磁波的概念.2.掌握电磁波的产生及其传播、发射和接收,掌握电磁波谱.3.掌握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几个重要结论,以及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一、电磁场与电磁波 [基础导引] 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请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说明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知识梳理]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 3.电磁波 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电磁波. (1)电磁波是______波,在空间传播__________介质. (2)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________ m/s. 二、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知识梳理] 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2)电路必须开放,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2.调制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________是调制的逆过程. 三、相对论的简单知识 [基础导引] 火箭以0.75c 的速度离开地球,从火箭上向地球发射一个光信号.火箭上测得光离开的速度是c ,根据过去熟悉的速度合成法则,光到达地球时地球上测得的光速是多少?根据狭义相对论原理呢? [知识梳理] 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1)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Δt =Δτ 1-????v c 2 . 3.长度的相对性l =l 01-??? ?v c 2.

高三物理 新一轮复习 热点强化突破:物体的受力分析(含新题详解)

热点强化突破(二) 热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力电综合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对其单独考查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也时有出现,主要涉及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 1.(单选)(2014·安徽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位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物块B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A相连.从滑轮到A与B的两段绳都与斜面平行.已知A与B之间及B与斜面之间均不光滑,若用一沿斜面向下 的力F拉B并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受力的个数为( ) D.7个 A.4个B.5个C.6个 2.(单选)如图所示,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推力 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木块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木块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 B. >N F F C.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mg cos θ D.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mg/cos θ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斜面体B上,现用水平向右的 恒力F作用在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木块A对斜面体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B.mg,mg cos θ A.mg,mg sin θ C.mg cos θ,mg sin θ D.mg tan θ,0 4.(单选)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于斜面C上,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现三者在 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B.物体B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C.物体C对物体B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物体C和物体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热点2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广泛应用于力、 热、电等各部分内容的试题之中,更应特别关注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平衡 条件的灵活应用. 5.(单选)(2014·郑州质检)如图所示,铁板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在缓慢抬起

高中物理学史 人物成就大全

高中物理中出现的所有物理学史资料的总结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 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着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 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 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 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着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

《光学电磁波相对论》考点解读

《光学电磁波相对论》考点解读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057350吴社英 考纲展示 新的考试大纲几何光学对光导纤维、光的色散等考点为Ⅰ类要求,对光的折射考点为Ⅱ类要求;物理光学对光的本性学说、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电磁波谱等考点为Ⅰ类要求。其中光的折射的应用要求较高。 考点解读 本单元内容为课标高考的选考内容,是选修模块3-4中的两部分重要内容之一,高考命题为了突出知识的覆盖面,该部分出题的可能性很大,涉及的考点也很多高考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1. 突出对折射定律的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是本单元唯一的一个Ⅱ级考点,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是高考命题热点光的折射、色散、全反射及光速和折射率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 .注重联系实际、联系高科技:干涉现象、衍射现象、偏振现象等方面的知识与大学物理内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涉及较多物理学研究方法,薄膜干涉等知识容易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命制相关试题既能考查基本知识,又能考查应用能力,应予以关注; 3.电磁波、相对论命题的可能性极小:这部分内容虽属于考纲内容,但从历年命题特点看,出题的可能性很小,这部分内容定性了解即可 考点一: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在解决光的折射问题时,应根据题意分析光路,即作出光路图,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应用公式来求解.找出临界光线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2.分析全反射现象的问题时,先确定光是否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是否大于等于临界角,若满足全反射的条件,则再由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来确定光的传播情况.例1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若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包层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大 B.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小 C.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大 D.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 解析:为了使光线不射出来,必须利用全反射,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折射率较大的光密介质进入折射率较小的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因此,内 芯的折射率应大于包层的折射率,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变式练习 1.(08·宁夏·32)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面 上,球体由折射率为3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

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选考部分专题光学

专题18 光学 【高考命题热点】光学分为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近年新课标高考中几何光学多考查以“折射率和全反射”为核心的综合计算问题,处理的一般思路是:①作光路图;②找几何关系;③结合“折射率和全反射”的知识灵活求解问题。物理光学多考查有关“光的波动性”的选择题,光的波动性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近年高考考查双缝干涉的相邻明(暗)条纹间距问题频率较高,复习过程考生可有所侧重。 【知识清单】 考点一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1.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2)定义式:2 1 sin sin θθ= n (1θ表示真空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θ表示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实验证明:v c n = (c 表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v 表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介质中的折射率均大于1。 几种常见折射模型 类别 项目 平行玻璃砖 三棱镜 圆柱体(球) 光的折射图 通过平行玻璃砖的 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出 圆界面的法线是过圆心的直线,经过两次

3. 全反射 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称为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1)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光线从某介质射向真空时临界角为 n C 1arcsin =) 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