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刘梅颜

近年来,精准医学颇受关注。作为是医疗保健领域中的新策略,精准医学旨在提高患者特异性和个性化诊断、医疗决策及临床预后,即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等精准医疗服务

[1-2]。精准医学的实施中整合基因组学、计算机生物学分析、临床信息学、疾病特异性动态标志物等技术非常重要[3-4]。尤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结合生物学标志物,了解表观遗传学、代谢组学以及患者临床特点(包括主诉、症状、体征、生化、影像及计算程序)等方面的信息,将极大的改善患者预后[5]。

众所周知,心脏标志物能让心血管患者在现代技术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中的益处增加,除了有助于临床风险评估、临床疗效监测、不良反应预警之外,还可作为临床研究的替代终点,提高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和治疗效率[6]。

精准医疗策略的重点在于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体现出在医疗发展中的重要趋势[7]。对于同类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往往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特定的治疗方案如抗凝抗栓和降脂治疗往往只能让部分患者受益。心血管标志物在初筛患者、药物选择和疗效监测上对发挥较大作用。

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药物研发成本巨大,成功率低,主要原因在于药物在早期临床研发阶段宣告失败时已经历时多年并且耗资巨大;或是药物在投入临床后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增多告停。现认为,如果采用心脏标志物对于特定患者分层,其中特定层级的患者治疗成功率会增加。而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分层排除掉大量的混杂因素,避免了“稀释效应”产生的负性结果。

例如,通过冠状动脉的钙化数字评分系统与冠心病患者的基因谱或蛋白质谱相关联,结合特异性的心脏标志物如高敏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和B型钠尿肽等指标,可评估冠心病风险和动态变化[8]。对临床医师而言,点击任意临床表型能同时找到与之相关的基因或蛋白信息,并通过这种方式指出疾病分子机制,治疗敏感性,耐药性,潜在监测系统,判断预后等,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在心血管新药研发中,精准医学的应用有三项原则包括人类疾病中特异性生物数据库、靶向依赖的下游药理学及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其中需要精准监测心血管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是精准医学实施的必要因素之一,监测治疗策略的成效,预测疾病预后风险中起重要作用[9]。

生物标志物广义的概念是指分子能代表或反映生物学过程的改变。人们对心血管标志物的认识经历了60余年。1954年首先报道血清谷氨酸转移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诊断心肌梗死,到1965年特异性更高的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直至1990后年肌

红蛋白和肌钙蛋白在临床开始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推动了整个心血管学科的发展[10]。其实,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应反映疾病相关的特异性、严重性、动态性、敏感性、可踪性、稳定性、重复性及可靠性。在现有的这个时代,基因组医学和临床信息学的整合促进了对疾病特异性标志物的识别和验证。疾病特异性标志物能提高临床诊断和疾病判断的精确性,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识别疾病级别和亚型,预测患者预后。心血管精准医学的发展主要依据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和生物变异,迫切需要生物特异性标志物明确基因异常,如脱嘌呤、脱氨基作用、旁路复制倾向、DNA 修复诱导变异等。这有些遗传学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将带来突破性进展,如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基因是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用腺病毒携带该基因转染病变进入心肌细胞可恢复正常心肌收缩力,并且可得到新的细胞表型。由此可见,特定的生物功能标志物贡献巨大。

生物功能标志物最好也能鉴定结构、功能、遗传等方面特异性和相关性的异常。如血清半胱氨酸,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循环蛋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证实,高Hcy血症是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同时血清Hcy水平与焦虑或抑郁状态显著相关,患焦虑或抑郁的风险随Hcy水平的升高而增大[11-12]。心理问题与心血管疾病互相影响,高Hcy水平可能是其中重要的中间过程。其机制可能为:高

Hcy水平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使内皮细胞肥大、受损、内皮下水肿、纤维组织积聚,弹力纤维断裂或紊乱,中层平滑肌细胞肥大、增殖并移行至血管内皮下,间质胶原纤维增加,血管壁僵硬等。除此之外,Hcy还可能激活神经细胞内的凋亡程序及抑制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导致神经细胞代谢障碍,最终使神经细胞功能受损,可能引起焦虑的发生。随着对以半胱氨酸为代表的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的损伤机制日渐清晰,对疾病的治疗认识也逐渐深入。

因此,精准医学时代心血管标志物的重要性体现于对候选标志物进行验证需有清晰的标准,如标志物的人体组织特异性、疾病亚型和级别特异性、临床表型特异性、成效特异性、靶向机制特异性。需要澄清和强调靶向机制的候选标志物可靠性的必备条件。

心血管标志物在个体中应用和实践会推动精准医学及其整个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其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新方法获得高度关注。将有更多新标志物会不断出现和研发,结合临床生物信息学,整合计算机、数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后将会有更大发展。对于心血管标志物,临床要求更精确和可重复性的方法学,筛查方便,并能和验证疾病相关基因结合在一起。心血管标志物在精准医学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药物研发和基因导向治疗。目前需要对于心血管疾病特异性、发生发展机制‘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生物标志物,

能够精确检测疾病发展和治疗效果动向,这将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将对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将会为心血管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发展中深层次的作用提供更多的证据。结合现有的高精尖技术与远程监控、可穿戴设备等,心血管标志物将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发挥更多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伟,李幼生.精准医学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4):440-444. DOI:10.16571/https://www.sodocs.net/doc/1d10592282.html,ki.1008-8199.2016.04.022.

[2] 董家鸿.构建精准医学体系,实现最佳健康效益[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1):2497-2499.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 015.31.001.

[3]任思冲,周海琴,彭萍.大数据挖掘促进精准医学发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3):3499-3501.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5.

23.066.

[4]Aronson SJ, Rehm HL.Building the foundation for genomics in precision medicine[J]. Nature, 2015,526(7573):336-342. DOI:

10.1038/nature15816.

[5]Ahearn J, Shields KJ, Liu CC,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iomarkers across autoimmune diseases[J].Clin Immunol,2015 ,161(1):59-63. DOI: 10.1016/j.clim.2015.05.024.

[6]Libby P, King K.Biomarkers: A Challenging Conundrum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5 ,35(12):2491-2495. DOI: 10.1161/ATVBAHA.115.305233. [7]Duffy DJ. Problems, challenges and promises: perspectives on precision medicine[J]. Brief Bioinform, 2016,17(3):494-504. DOI: 10.1093/bib/bbv060.

[8]李俊平,王阶.炎症性心脏标志物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604-606.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6. 014.

[9]Rooney C, Sethi T.Biomarkers for precision medicine in airways disease[J].Ann N Y Acad Sci,2015 ,1346(1):18-32. DOI: 10.1111/nyas.12809.

[10] 刘定彬.心肌损伤血清标记物的临床应用进展[J].河北医

学,2002,8(10):947-949.DOI:10.3969/j.issn.1006-6233.2002.10. 055.

[11]程丝,冯娟,王宪,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1,42(5):329-334.

[12] 刘梅颜,段小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

学,2013,16(23):2682-2684.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

23.006.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为方便大家学习记忆肿瘤标志物的参考意义现总结归纳如下: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就要考虑复发转移的可能,所以应定期监测。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65岁以上老年男性特别要注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高敏性为91.7%,特异性为85% 糖类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恶性肿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肠癌、乳腺癌。 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

1)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2)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3)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4)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忐物; 5)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6)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7)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8)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9) 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13)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 14)铁蛋白 (SF)为消化系统肿蜜、肝癌、乳腺、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5)B2微球蛋白(B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等患者体液中升高; 16)鱗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瘟、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解析 全网发布:2011-06-23 21:59 发表者:曹水江(访问人次:4326)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定义 1978年NCI提出 1979年确认并开始使用 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至血液或其他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质。 应当具备:特异性强;敏感性好 肿瘤标志物常用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 酶免疫测定技术, 荧光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DNA提取技术, DNA杂交技术,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PCR技术 肿瘤标志物分类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β 2微球蛋白本-周蛋白铁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甲状腺球蛋白SCC-Ag 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 糖类肿瘤标志物 CA19-9 CA50 CA242 CA72-4 CA125 CA15-3(CA-27-29) 酶类肿瘤标记物 α-L-岩藻糖苷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钙素儿茶酚胺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多胺类肿瘤标志物 5-羟色胺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9)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β 2微球蛋白本-周蛋白铁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甲状腺球蛋白SCC-Ag CYFRA21-1 甲胎蛋白(AFP) 1956年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单链糖蛋白590aa, MW70000, 胎儿6周开始合成,12-15周高峰,出生后1-2年降至成人水平, 正常妊娠中期达90-500ng/ml, 正常参考值:<10ug/L AFP临床意义 (1)原发肝癌 80% AFP>400ng/ml, 原发肝癌近20% AFP正常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 (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与其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954年,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作为首个心脏标志物被应用于临床。半个世纪以来,医学工作者陆续发现许多心脏生物标志物,其中部分心脏标志物已以临床实践中逐步得到应用,心脏标志物为临床提供了方便、非创伤性的诊断检验依据。 目前临床应用的心脏标志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主要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标志物;第二类上是了解心脏功能的标志物;第三是作为心血管炎症疾病的标志物。 一、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标志物 临床实践中已陆续发现多种反遇心肌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包括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包括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物如缺血修饰白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D40配体等;心肌缺血坏死早期暨发病6h内的标志物,如肌红蛋白;脂 肪酸结合蛋白;糖原磷酸化酶BB同工酶等;心肌组织损伤坏死的确定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等。而AST、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和β-羟丁酸脱氢酶等因灵敏度和特异性都相对较差,在心肌损伤的诊断检测中已不再应用或逐步停用。 近10年的临床初中证明,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已成为心肌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最重要的诊断论据。在不能使用cTn

的情况时,也可以使用CK-MB质量(CK-MB mass)检测。 cnT检测在急性冠状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用途主要有:协助或确定诊断;危险性分类;估计病理情;治疗指导.在考虑心肌梗死(MI)诊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结合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ECG)检查的结果。cTn或CK-MB mass的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值的ACS 病人存在心肌损伤,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或ECG检测结果,可以考虑诊断为MI。属高危险性,这些病人应尽快得到有效治疗,以减少危险性。 cTn的临床应用正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约90%的实验室已开展cTn的检测,3年中增加了2倍,CAP 的2002年心肌标志物室间质评中,开展cTn检测的实验室数超过了3500,比1999年增加了123%,我国的许多医院检验部门也开展了cTn检测。 临床现今应用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或心肌肌钙蛋白T(cTn T)的检测方法对心肌特异性都已达到100%。由此外周血中出现任何一种可检测到的cTn必然是心肌细胞受损伤的结果。 cTn可以用高度敏感的免疫化学发光法作定量检测,也可用固定相免疫析法作快速定量检测,但固相免疫层析法的检测灵敏度相对稍差,检测范围相对较窄。 检测cTn I或cTn T在了解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相同,

生物标志物

泥炭沉积的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脂肪醇、脂肪酸、甾酮、三萜类化合物和类异戊二烯、直链酯类等)、纤维素中C,H,O 同位素,以及泥炭腐殖化度和孢粉、生物化石等都是恢复古环境的良好指标。虽然泥炭的这些气候代用指标能够反演古环境的相对干湿、冷暖,但并不能定量地给出温度值的大小。 1、GDGTs(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 研究较多的GDGTs化合物主要包括类异戊二烯类(GDGT-0~GDGT-4)和支链类(I~III)两大类,类异戊二烯GDGTs被认为是古菌细胞质膜中所特有,是古菌存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与该指标的相关内容: (1)CBT:环化指数(the Cyclisation ratio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2)MBT:甲基化指数(the Methylation index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3)研究发现支链GDGTs 结构中甲基个数(MBT指数)主要受当地年平均大气温度(MAAT)影响,其次受环境pH影响;支链GDGTs结构中环戊烷个数(CBT指数)主要受环境pH控制。 (4)环化指数(CBT)/甲基化指数(MBT)是近年来根据支链四醚膜类脂(GDGTs)提出的定量化重建土壤pH和陆地年平均大气温度(MAAT)的生物标志物指标。 (5)Weijers等人提出的MBT/CBT 指标在近海、湖泊沉积中都得到了较好应用,并依此将MBT/CBT 指标应用到泥炭沉积中,讨论了指标在泥炭沉积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潜力。文章发表在2007年的《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 (6)许云平等利用GDGTs来重建全新世渤海湾有机碳的来源及沉积能量(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GDGTS衍生出的指标BIT比值可用作湖相、河口、滨浅海环境沉积物中判识有机质来源的重要指标。 (7)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HPLC-MS)进行GDGTs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脱-A-三萜烯系列化合物(属脂肪族) 脱-A-三萜类是地质体中重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已在石油和各种沉积物中多有报道,认为是高等植物三萜类经光化学和/或微生物氧化使得A环丢失的降解产物。该系列化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被子植物的输入,另一方面显示A环的丢失是高等植物五环三萜类较为普遍的转换途径。 与该指标的相关内容 (1)可反映气候的干湿、温度高低以及沼泽水位的高低; (2)研究发现,该指标在泥炭中的积累与沼泽发育期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密不可分;(3)脱-A-三萜烯变化序列与植被群落结构演替具有相关性(可以与孢粉、植物大化石的结果相互验证) (4)GC-MS分析采用惠普6890气相色谱与HP5973质谱联用仪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生物标志物 英文名称:biomarker 定义:用于监测和评价能够导致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改变的化学污染物。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环境海洋学(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生物标志物:在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对于疾病研究,生物标志物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检查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可能起到帮助作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自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和中心。定量蛋白质组学便是检测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组织全部表达蛋白质在量上的差别。 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定量技术也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它可以对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 这种信号指标可以是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是某一生化代谢过程的变化或生成异常的代谢产物或其含量,可以是某一生理活动或某一生理活性物质的异常表现,可以是个体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可以是种群或群落的异常变化,可以是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 生物标志物分类 从功能上一般分为: 接触(暴露)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of exposure); 效应生物标志物

心脏标志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心脏标志物大致可分为三类: 心脏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心脏功能的标志物;心血管炎症疾病的标志物 一、心脏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及应用 (一)标志物 1、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物,如缺血修饰白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D40配体等; 2、心肌缺血坏死早期暨发病6h内的标志物,如肌红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糖原磷酸化酶BB同工酶等; 3、心肌组织损伤坏死的确定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等。 4、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和β-羟丁酸脱氢酶等因灵敏度和特异性都相对较差,在心肌损伤的诊断检测中已逐步停用。 (二)应用: 1、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已成为心肌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在不能使用cTn的情况时,也可以使用CK -MB质量(CK-MB mass)检测。 2、cTn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用途主要有:协助或确定诊断;危险性分类;估计病情;治疗指导。 3、在考虑AMI诊断时,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结合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ECG)检查的结果。cTn或CK-MB mass的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值的ACS 病人存在心肌损伤,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或ECG检测结果,可以考虑诊断为MI,属高危险性。 4、临床较常用的主要是BNP和NT-proBNP的检测分析。 一般认为,NT-proBNP半衰期相对较长,浓度相对较稳定,含量相对较高(比BNP约高16~20倍),检测相对较容易,是较理想的预测标志物;BNP半衰期相对较短,在了解病人即刻情况时较有价值。 免疫分析方法的不同使检测特异性有所不同,应努力避免如同cTn一样的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不一致性问题。 二、心脏功能的标志物及应用 (一)标志物 1、A型心钠肽( ANP);B型心钠肽(BNP);CNP 两者分别主要由心房和心室分泌。刺激ANP和BNP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心肌张力的增加。ANP的分泌释放调节主要在心房储存水平,新合成的很少;BNP的合成、分泌释放调节主要在基因表达水平。 2、ANP和BNP分别与相应的无生物活性的氨基端部分(NT-proANP或 NT-proBNP)以等摩尔同时分泌人血循环。ANP或BNP在外周血中的生物半衰期分别比相应的NT-proANP 或NT-proBNP短,在外周血中的浓度也分别比相应的NT-proANP或NT-proBNP低。(二)应用 心脏利钠肽的主要临床用途: (1)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如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心源性还是肺源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高血压心肌肥厚的诊断等。 (2)评价心脏功能:ANP、NT-proANP或BNP、NT-proBNP浓度与心衰程度相关,是判定心衰及其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3)心血管疾病预后估计和危险性分类:如心衰的预后评价,预测再次患病率和死亡率;急性心肌损伤后的预后评价,预测再次率和死亡率、估计心肌缺血的损伤范围、ACS危险

肿瘤标志物12项及临床意义

(1) AFP:甲胎蛋白: 令狐采学 (2)CEA:癌胚抗原 (3)CA199:糖类抗原199 (4)CA125:癌抗原125 (5)CA153:肿瘤抗原153 (6)CA50:癌抗原50 (7)CA242:糖类抗原242 (8)β2—MG:β2—微球蛋白 (9)Fe Pro:血清铁蛋白: (10)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11)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2)TNF:肿瘤坏死因子 AFP: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几种,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如果甲胎蛋白浓度在 500 微克/升以上,虽有转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转氨酶下降或稳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应高度怀疑肝癌。 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CEA:癌胚抗原 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CEA 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概念 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在发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或几种正常细胞所没有的或含量很低的“特异性”物质,或者是宿主细胞对癌细胞入侵反应所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量或质上与正常细胞或良性疾病相比有显著差异 肿瘤标志物很重要,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 细胞肿瘤标志物(cellular Tumor Marker) 主要是指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膜上表达的标志如生长因子、激素受体、癌基因以及抗癌基因表达产物P53等 体液肿瘤标志物(humoral Tumor Marker) 是指由肿瘤组织分泌到外周血和尿等体液物质中中的标志,其浓度高于正常生理水平,如肿瘤相关抗原(CEA、AFP和CA系列抗原)以及肿瘤诱导产生的物质(如CRP) 根据肿瘤标志物的来源、分布、增殖程度 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有可分为5类: ⑴原位性肿瘤相关物质:在同类的正常细胞中含量甚微,但当细胞癌变时迅速增加,如一些细胞蛋白、各种细胞的酶。特异性不强。 ⑵异位性肿瘤相关物质:是由突变的肿瘤细胞产生,不是同类正常细胞的组分,如异位性激素、脑癌血ACTH可明显升高。小细胞肺癌时血,NSE明显增加,这类物质表达的特异性较强 ⑶胎盘和胎儿性肿瘤相关物质:在胎儿过程中可升高,当胎儿成长后开始消失,而在成人组织细胞癌变时,这类物质又再次产生或表达;癌胚性物质如CEA、AFP、碱性胎儿蛋白(BFP)

和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胎盘性物质,如妊娠蛋白(SP);激素如HCG、酶和同工酶。 ⑷病毒性肿瘤相关物质:可引起人或动物肿瘤生成或细胞恶性转化病毒,分为DNA和RNA 病毒两种,如HTC-1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EB病毒(伯基特化淋巴瘤),HS病毒(宫颈癌与皮肤癌),HB病毒(肝癌)和人巨细胞病毒等 ⑸癌基因、抗癌基因及其产物:癌基因激活和抗癌基因失活及其产物表达异常,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如CD117阳性表达,是确诊胃肠间质瘤(GIST)的依据。 综上所述,人体的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有许多物质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如酶、激素、抗原、多肽和蛋白质等,广义的肿瘤标志物还 包括肿瘤相关抗原,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等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用途 ㈠肿瘤筛查应是一份方便简易的方法,但由于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同时存在于健康人组、良性疾病组和恶性肿瘤组的循环血液中,而且浓度水平有较大的重叠,其特异性不足以用于癌症普查的过筛试验,只在肿瘤的高发区或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中作为过筛试验。 ㈡临床诊断:由于大多数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尚不够高,难以准确区别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标志物浓度轻度升高,可能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变异,也可见于非恶性疾病。因此,不能单纯依靠某一肿瘤标志物的测定诊断癌症。但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特别是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取得非常成功。 联合检测 一般选择细胞类型相同的肿瘤所共同表达的标志物,有助于鉴定癌的原发部位。 以上皮细胞癌检测盘为例,乳腺癌、卵巢癌肠癌、前列腺癌、胃癌和胰腺癌等来自上皮细胞都含有类似的遗传组分,但由于各种细胞的细胞分化不同,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有差别,即

生物标志物_biologicalmarker_

倍,经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二项分布拟合与Edward检验均显示,扬中胃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先证者家庭成员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均衡可比的对照家庭成员,核心家系成员间患病率的差异,可能与胃癌遗传易感性和家庭内环境因素暴露的差异有关[5,6]。 分析胃癌家族史在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资料未列出):先证者家系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8134%(761/2685),对照家系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170%(69/2557),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64612,P=01001;同样,胃癌病例有家族史的比例为41175%(291/697),也显著高于非胃癌对照家族史的比例11186%(539/4545),表明遗传易感性因素在胃癌发生中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应该看到,以肿瘤发病率为观察研究的终点指标,对遗传易感性作用相对较弱的散发性肿瘤而言,敏感性较低,出现一些难于解释的阴性结果,需要借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判断肿瘤早期生物学表型与遗传易感性(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内外现有流行病学资料:胃癌是在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长时间、多步骤、交互作用下的结果[2,7],无论是外源性致癌物,或是机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癌物,都要通过宿主遗传易感性因素(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各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才能最终导致癌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进一步阐明在致癌物代谢的各条通路中,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所起的作用[8212],我们已经利用在扬中胃癌高发区获得的环境暴露与基因多态性资料,对此进行了探讨。有关结果将另文报道。 参考文献 1李茂森,耿昌友,朱阳春,等.扬中市1991~1995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调查研究1肿瘤,1997,17:47724781 2C orrea P1Human gastric carcinogenesis:a multistep and multifactorial process2first American cancer s ociety award lecture on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1Cancer Res,1992,52:6735267401 3Perera FP1Environment and cancer:who are susceptible?Science, 1997,278:1068210731 4S tadtlander CT,W aterbor JW1M olecular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1Carcinogenesis,1999,20:2195222081 5Nagase H,Ogino K,Y oshida I,et al1Family history2relat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Japan:a hospital2based case2control study1Jpn J Cancer Res,1996,87:1025210281 6La Vacchia C,Negri E,Franceschi S,et al1Family history and the risk of stomach and colorectal cancer1Cancer,1992,70:502551 7T oy oshima H,Hayashi S,Hashim oto S,et al1Familial aggregation and covariation of diseases in a Japanese rural community:com paris on of stomach cancer with other diseases1Ann E pidemiol,1997,7:44624511 8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G enetic polym orphisms of the cancer related gen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in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1An age and gender matched case2control study1Cancer, 1996,77:1654216611 9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and genetic polym orphisms for cancer2related genes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1 Biomed Pharmacother,1997,51:14521491 10Ng EK,Sung JJ,Ling TK,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null genotype of glutathione2S2trans ferase2mu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1Cancer,1998,82:26822731 11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Research on environment2related disease1Environmental G enome Project119981 Available from:http://w w w1niehs1nih1g ov/envgenom1 12沈靖.人类基因组计划与肿瘤预防研究面临的机遇.肿瘤,2000, 20:682721 (收稿日期:2000202220) (本文编辑:邵隽一) ?名词小词典?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 能够反映致病因素或毒物从暴露到效应过程各个环节性质的特异性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酶、脂质、糖类等。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和检测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这种确定和检测可被用来进行病因探讨、危险因素的评价、致病因子致病机理的研究、人群易感性评估、疾病流行规律的掌握、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评估等。 生物标志物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表型和基因型的特点分为表型生物标志物和基因型生物标志物,前者包括蛋白质、多肽、脂质、糖类和其他在血清和体液中可检测到的特异性分子,后者主要包括基因类型及突变型、DNA加合物、DNA多态性等;另一类是根据致病因子作用机体的过程,可划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作用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发展,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技术手段日趋先进、完善。现可用先进的核酸研究技术、蛋白质研究技术、酶学研究技术、免疫学研究技术等检测和研究生物标志物。 (方福德100005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0209219) (本文编辑:邵隽一) ? 6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1月第35卷第1期 Chin J Prev M ed,January2001,V ol35,N o. 1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化学》练习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2017 第九章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一、A1 1、下列对肌钙蛋白评价错误的是 A、能区带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指标 B、用于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最好 C、敏感性高于CK D、特异性高于CK E、可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 2、一般作为观察溶栓效果的指标是 A、ALT B、AST C、HBD D、LD E、CK-MB 3、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升高达峰值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 A、蛋白质所带的电荷 B、细胞内钙的浓度 C、细胞的能量释放 D、酶的分子大小 E、细胞膜上磷脂的含量 4、目前被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指标为 A、cTn B、Mb C、AST D、CK E、CK-MB 5、下列组合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诊断指标的是 A、CK、LD、CK-M B、AMS、ALT B、AMS、ALT、AST、LD、CK C、L D、CK、ALT、HBD、CK-MB D、CK、LD、CK-MB、AST、HBD E、AST、ALT、GGT、ALP、CK 6、在心肌标志物中,半衰期最短的是 A、cTn B、CRP C、Ck-MB D、Mb E、AST

7、细算LD1/LD2的比值,对于提高下列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帮助的是 A、肺癌 B、溶血性黄疸 C、心肌梗死 D、肾炎 E、肝炎 8、当发生AMI时,血液中CK达峰值的时间为 A、6~9小时 B、10~36小时 C、36~48小时 D、49~72小时 E、73~96小时 9、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在血液中出现最早的是 A、AST B、cTn C、LD D、Mb E、CK-MB 10、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血液中下列酶达峰值增高幅度最大的是 A、AST B、CK-MB C、LD D、LD1/LD2 E、cTnT 11、关于心脏标志物应用原则,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心脏肌钙蛋白(cTnT或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 B、临床检验中应同时检测cTnT和CK-MB质量,确保诊断无误 C、如果患者已有典型的可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ECG变化,应立即进行治疗 D、对发病6小时后的就诊患者,不必测Mb,只需测定cTn E、肌钙蛋白比CK-MB出现更早 12、下列哪项组合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诊断指标 A、AMS,ALT,AST,LD,CK B、CK,LD,CK-MB,AST,HBD C、CK,LD,CK-MB,AMS,ALT D、AST,ALT,GGT,ALP,CK E、LD,CK,ALT,HBD,CK-MB 13、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CK-MB占CK的百分比为 A、约20%

医学检验--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一、酶学标志物 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查 三、钠尿肽(BNP/NT-proBNP)的临床应用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典型的病例可以根据病史、症状及心电图(ECG)的特殊改变进行诊断。 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 症状;约50%左右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 AMI后梗死部位心肌细胞内的化学物质将释放到外周血中,通过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测定可诊断AMI。 决定一种标志物血浓度变化的因素有: 该物质的分子大小。 在细胞内的分布(胞浆中的小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液循环)、释放率、清除率和心肌特异性等。 典型的AMI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变随发作时间的推移呈现典型的变化。 酶学标志物 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最常用的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CK/CK-MB, LD/LD1,AST。 九十年代以后,发现了一些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特异性和敏感度均较佳的确定性标志物,血清酶学标志物因为特异性不高,AMI后出现异常的时间相对较晚,目前在AMI诊断中已逐渐少用以致基本不再应用。 (一)肌酸激酶(CK) 1.概况 肌酸激酶分子量为86KD,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该酶催化体内ATP与肌酸之

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肝、胰、红细胞等CK 的含量极少。 胞浆CK的酶蛋白部分由两个亚基组成,不同亚基组合成三种同工酶:CK-MM,CK-MB,CK-BB。 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大量存在,常用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血清中CK的测定方法是连续监测法。 2.参考值 男:80~200U/L 女:60~140U/L CK水平受到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 在确定参考值时应注意不同“正常人群”的情况。 3.临床意义 (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h之间。 AMI时CK升高一般为参考范围的数倍,很少超过30倍。 (2)如果在AMI后及时进行了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时,梗死区心肌细胞中的CK会被冲洗出来,导致CK成倍增加,使达峰时间提前。 如在发病4小时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故CK测定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后是否出现再灌注。 (3)施行心律转复、心导管和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会引起CK值的升高。 (4)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心肌炎时CK可轻度增高。 (5)生理性增高: 人体在运动后将导致CK活性明显增高,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活性上升的幅度越大,通常在运动后12~20小时达到峰值,并维持36~48小时。 怀孕妇女通常在14~26周时出现CK活性降低,而后又逐渐增高,分娩时CK升高。 (6)由于骨骼肌中CK单位含量极高,且其全身总量大大超过心肌,所以在各种肌肉损伤和疾病时,CK极度升高,活性常高于参考数值数十至数百倍。 (7)在急性脑外伤、恶性肿瘤时CK也可增高。 (8)长期卧床,CK可有下降。 4.注意事项 (1)AMI诊断时注意CK-MB与CK的时效性。 AMI发病8h内查CK不高,不可轻易排除诊断,应继续动态观察; 24hCK测定意义最大,因为此时CK应达峰值,如小于参考值上限,可排除AMI。 发病48h内多次测定CK不高,且无典型的升高、下降过程,可怀疑AMI的诊断,但要除外两种情况: ①CK基础值极低的病人; ②心梗范围很小,心内膜下心梗。 (2)CK分析的标本: 血清、血浆、脑脊液以及羊水。

神经生物学常见标志物

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标志物 每一类列举了常用标志物,有的给出了解释和用途。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Tau: Neuron Type of MAP; helps maintain structure of the axon ---------------------------------------------------------------------------- 神经元树突标志物 Drebrin、MAP、SAP102 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Neuron Dendrite-specific MAP; protein found specifically in dendritic branching of neuron 是组成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MAP5、MAP1.2和MAP1(x)三种不同类型。在神经系统发育、形成和再生过程的不同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MAP5为早期微观相关蛋白,在胚胎期和新生动物大脑中有较高表达,并随大脑的逐渐成熟而退化,对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MAP2包括三种亚型:MAP2a、MAP2b和MAP2c。其中MAP2b和MAP2c出现较早。随着 年龄的增长MAP2被组织蛋白酶D所降解,在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中表达量存在差异。 ---------------------------------------------------------------------------------------------- 神经元早期标志物 Tubulin、b-4 tubulin :Neuron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 for neuron; identifies differentiated neuron Nervous System微管蛋白为球形分子, 分为两种类型:a微管蛋白(a-tubulin)和β 微管蛋白(β-tubulin), 这两种微管蛋白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 能够紧密地结合成二聚体, 作为微管组装的亚基,能够聚合并且参与细胞分裂。a和β微管蛋白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位于a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 是不可逆的结合位点,结合上去的GTP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GDP替换。位于β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结合GTP后能够被水解成GDP,所以这个 位点又称为可交换的位点(exchangeable site,E位点)。β-III Tubulin又名tubulin β-4,是原始神经上皮中所表达的最早的神经元标志物之一。其作为神经元特有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 Noggin: Neuron A neuron-specific gene expres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ns Neurosphere Embryoid body (EB): ES Cluster of primitive neural cells in culture of differentiating ES cells; indicates presence of early neurons and glia ----------------------------------------------------------------------------------------- 星型胶质细胞标志物 Astrocyte、S-100、Microglia Markers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strocyte Protein specifically produced by astrocyte属于三型中间丝蛋白家族成员,在星型胶质细胞中大量特异性表达。在外周 神经系统中的卫星细胞和部分雪旺氏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神经干细胞也会频繁并大量的表达GFAP。因此,GFAP抗体经常被作为星型胶质细胞的标志物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另外,对于一些来源于星型胶质细胞的脑源性肿瘤,GFAP的表达量也较高。最近研究表明:在位 于肝脏的枯否细胞、镜上皮细胞、唾液腺肿瘤细胞和红细胞中亦有GFAP的表达。 ------------------------------------------------------------------------------------------- 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 Myelin basic protein (MPB) :Oligodendrocyte Protein produced by mature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思路总结: 第一部分:Biomarkers Introduction 1.什么是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内对于单个或多个环境压力(污染物) 和非化学的。 生物标志物反应, 因此能够提供不良反应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反应通常在亚致命毒性范围内观察到,作为对生长、繁殖和生存影响的前兆。它们包括正常生理功能的细微变化,如生殖行为、疾病复原力和捕食能力,这些能力会对生物体的长期生存和生殖输出产生深远影响;最终,这些会影响生态系统健康 (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 它可以对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这种信号指标可以 是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的变化或生成异常的代谢产物或其含量,可以是某一生理 可以是个体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可以是种群或群落的异常变化,可以是

系统的异常变化。 ) 2. 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原则: 1) 生物标志物必须能够表明暴露于污染物。 2) 生物标记物的反应必须能够与对个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联系起来 3) 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即所选标志物的水平与外接触水平要有剂量-反应关系,在无害效应接触水平下仍能维持这种关系。 3. 生物标志物的具体应用: 种群或群体-- 但在这一水平上的影响通常是由于许多个体适应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于一个个体的有机体来说,接触污染物是有害的,因为它们改变了个体的正常生理,而这些变化通常可以在分子或亚细胞水平上测量。在分子或亚细胞水平上的损伤是由酶过程、蛋白质表达和功能的变化、突变或Pollutant Exposure Molecular Sub-cellular (organelle) Cellular Tissue Systematic (organ) Organism Population Community Ecosystem ‘Early’ biomarker signals ( rapid ) ‘Later’ effects ( slow )

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2018

ICS 11.100 C 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59—2018 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 和质量管理 Common used serum tumor marker tests:clinical practic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2018-12-11发布2019-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北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健民、王传新、郝晓柯、吕时铭、胡晓波、杨振华。

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检验后,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已被医学界普遍接受,并受到全世界医学领域科学家们广泛重视和研究。目前已知的肿瘤标志物达上百种,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有指导医疗实践的文件,以适应目前临床检测的需要,为此制定“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

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研制和生产肿瘤标志物试剂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70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 WS/T 414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应用指南 WS/T 420 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 WS/T 460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前列腺癌临床应用 WS/T 492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TM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3.2 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 利用杂交瘤技术研制出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肿瘤特异性大分子糖蛋白类抗原,可分为两大类,即高分子粘蛋白类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5-3、CA27-29,CA549等)和血型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如CA19-9、CA50、CA72-4等)。 4 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本文件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和糖类抗原19-9在内的9个肿瘤标志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