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田耕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软盘育秧、

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机械插秧和大田管理四个关键环节。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一、软盘育秧

机插秧所用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秧

厘米,土厚厘米。在秧块的三种尺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与常规育秧不同,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寸中,宽度和厚度最关键。生产中最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是软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投资成盘育秧,它是在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简化并发展起来的,本低,操作相对简便,育秧成功率较高,深受农民欢迎。软盘育秧作业流程:

(一)育秧准备根据机插秧计划面积,及早落实育秧田,备足育秧材料,确保大

田、秧田及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1.床土准备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⑴床土选择壤土。适宜做床土的有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或经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土。.

公斤作床⑵床土用量每亩大田常规稻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 土,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土。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

直接用作床土。其它⑶床土培肥

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氮、磷、,以及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公斤(禁用草木灰)25

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钾复合肥60-70公斤。取土地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公斤细土匀拌公斤旱秧壮秧剂。值值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PH值(适宜做床土的PH 为)。施后连续机械旋耕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2-310-15 ⑷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

毫米,5进行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以上。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2-4其中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需要注意的是,冬前未能提前培肥的,

筛细土,在秧苗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确需培肥的,至少于播天进行。培肥时要充分拌匀,确保土肥充分交融,拌肥过筛种前30后一定要盖膜堆闷促进腐熟。禁止把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选择地势平坦、被风向阳、排灌运输方便、便于2.秧田准备

大田比例管理且当季没有喷施过除草剂的田块做秧田。常规稻秧田、。秧田选定后,首先对田块进行翻旋耕作业,翻耕深度:100宜为1旋耕后达到土壤细碎均匀,厘米,15~12旋耕深度为厘米,20~18为天精做秧板,秧板的宽度为米,长度根地表平整。然后于播种前10厘米的排水沟兼做深2030据田块情况确定,秧板之间开挖宽厘米、

15-20埂面一般高出秧床50管理通道。秧田外围沟深厘米,围埂平实,厘米,并开好平水缺。开沟后灌水进田,水和秧板高度平齐时停止灌水,以水平面来测量秧板的平整度,做到高铲低补。秧板做好后排水天进一步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凉板,沉实板面,并于播种前2。实,秧板沉实不陷脚;平,拍实,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板面平整无高低;光,板面无残茬杂物;直,秧板整齐沟边垂直。进行软盘育秧时,每亩大田常规稻一般要准备尺秧盘准备 3. 2558寸为×28×厘米的软盘张左右。 4.种子准备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⑴品种选择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分蘖中等、抗性好、穗粒并重型优良品种,同等条件下以生育期短的为宜。⑵大田用种量常规粳稻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为公斤。⑶种子处理

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有明显区别:一是播种密度①确定播期因而秧高,二是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厘米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天左右的秧龄推算播期,宁20龄弹性小,必须根据茬口安排,按照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机械数量和机手技术熟练程度,安排好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浸种,顺次播种,确保秧苗适龄移栽。.

水稻以稻种带菌为主的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②药剂浸种

稻曲病、白叶枯病,此外还有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这些毫升加“大2均可用药剂浸种的方法来防治。浸种时选用“施保克”公斤。浸种时间长短应随克兑水功臣2号”106-7公斤,可浸种5稻

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3气温而定,一般粳稻需浸种天左右,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声响。浸种后用清水洗种,而小时,待种子水分适宜不粘手~后把种子匀摊在阴暗通风处晾晒46 即可播种。米。每每亩机插大田需准备2米宽覆盖用农膜4 5.其它准备米,用1米秧板,需准备无病稻麦秸秆约公斤、芦苇秆或细竹竿7-8 于覆膜后盖草遮阳保温防灼。(二)播种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1.顺次铺盘在秧板上平铺软盘,

每块秧板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铺放准备好的床土,土层厚度为厘米,用刮板刮匀铺床土2.

平,确保土层厚薄均匀,土面平整。播种前灌平沟水,待床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 3.补水保墒

亦可直接用喷壶洒水,要求床土含水率达到90﹪以上。播种时按盘称种,一般常规粳稻每盘均匀播芽谷 4.精量播种最好使用手动播种机播种。两,播种时要做到分次细播,力求均匀,3播种后匀撒盖籽土,覆土厚度为厘米,以盖没种匀撒覆土5.

子为宜,不能过厚,最好也使用手动播种机。覆土注意使用未经培肥盖籽土撒好后不可再撒水,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的过筛细土,防止表土板结影响出苗。播种后种子需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高湿期才能达6. 封膜盖草

为此,90﹪以上。℃之间,到出苗整齐,一般要求温度在28-35湿度在播种覆土后要封膜盖草,控温保湿促齐苗。厘米放一根芦苇秆或

细竹竿亦或铺50-60 封膜前在板面每隔覆膜后须将四周封盖严以防农膜粘贴床土导致闷种。一薄层麦秸草,实,农膜上再覆盖一层稻草,厚度以看不见农膜为宜,预防晴天高温灼芽。(三)苗期管理

播种到出苗期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以保 1.高温高湿促齐苗

℃,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35温保湿为主,只有当膜内温度超过通风降温,随后及时封盖。此间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则应灌“跑马水”保湿。若遇雨天,雨后要及时清除盖膜上的积水,以免造成膜面积水,苗床局部受压“贴膏药”,造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盖膜时间不宜过长,揭膜时间由当时气温而定, 2.揭膜炼苗天)不完全叶至第1叶抽出时3-5(播后厘米左右、一般在秧苗出土2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烈日高温容易灼伤幼苗。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湿为主,达到以水科学管水 3.

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护苗的目的。操作要点是: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防止旱秧淹水,失去旱育优势。补水的水质要清洁,否则易造成死苗。7-8施好“断奶肥”4. “断奶肥”一般在一叶一心期(播后

公斤,于傍晚秧苗叶片吐5公斤兑水500天)施用。每亩秧田用尿素水时浇施。床土肥沃的也可不施,麦茬稻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量可适当减少。立枯病、秧田期病虫害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 5.

病虫害防治螟虫等。秧田期应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近可务必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 80公斤水喷施。2于一叶一心期每亩用吡虫啉克(有效成分)兑合理施用助壮剂6.

二叶期根据抓好秧田前中期肥水管理的同时,在提高播种质量、天气和秧苗长势可配合使用助壮剂。若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秧苗生﹪多效唑可湿15长过快,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每亩秧田用倍液兑水喷雾(切忌用量过大,喷雾不匀,如果2000性粉剂50克,,以延缓植株生长床土培肥时已使用过“旱秧壮秧剂”的不必使用)速度,同时促进横向生长,增加秧苗的干物质含量。天进行,每亩秧田用 7.看苗施好“送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4

施后洒一次清水以防尿素公斤兑水500公斤于傍晚均匀喷施或泼浇,100-150叶挺拔而不下披苗,肥害烧苗。叶色正常、亩用尿素公斤兑水公斤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

措施来提高苗质。天进行。控水方法:晴38.适时控水炼苗控水时间宜在栽前

阴雨天气应排干秧沟若中午秧苗卷叶时可洒水补湿;天保持半沟水,积水,特别是在起秧移栽前,遇雨要盖膜遮雨,防止因床土含水率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机插。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个体较嫩,易受螟虫、 9.坚持带药移栽一般在栽前要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工作。稻蓟马及栽后稻蟓甲的危害,公斤30-35毫升兑水40-60天每亩秧田用栽前1-225﹪

快杀灵乳油1510﹪吡虫啉乳油进行喷雾。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区,防治时加毫升,控制灰飞虱的带毒传播危害,做到带药移栽,一药兼治。亦可起盘后有条件的地方可随盘平放运往田头, 10.起秧移栽层为宜,切勿2-3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秧苗运至田头应避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过多堆放增加底层压力,随即卸下平放(事先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碎石、砖块等,防止粘在秧,让其自然舒展,利于机插,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块上打坏秧针)避免烈日伤苗。二、水田耕整

(一)耕整方法

天,再用水田秸秆还田机进行灭茬整2-3麦收后及时上水泡田

田埂等工作。地,灭茬后耙地墁平,并做好清除田埂杂草,整修沟渠、(二)施足基肥并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茬口等因素,基肥施用应根据土壤肥力、

﹪,以满足水稻前、结合施用的原则,施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20担,中期生长养分的供给。可结合耕整作业每亩大田施人畜粪15-20。氮、磷、钾复合肥20-25公斤,碳铵3-4公斤)10-15公斤(或尿素对麦茬秸秆还田较多在缺磷土壤中应每亩增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避免的地块,10-15公斤作面肥,在插秧前一天需每亩增施碳酸氢铵秸秆在腐烂过程中形成生物夺氮而造成土壤中速效氮肥短时亏缺。(三)泥浆沉淀与化除封杀为提高机插秧质量,避免栽插过深或漂秧、倒秧,大田耙地墁平

一般砂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沉实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一、前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然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实现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栽插)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重大技术革命。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我省早在70就开始不断探索机械化插秧,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推广。2004年以后在我们建阳和省内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尝试和示范,此时,国家也制定出台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农业机械促进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市乃至全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各地呈现出积极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一派大好的形势,有许多田块实现全程机械化。 截止2014年8底,建阳市共推广各类插秧机近850台(高速插秧机65台),年机插面积为8.4万亩,机插率达16.8%,平均每年机插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同时,各地也总结出不少好的行之有效的技术与推广经验。不言而喻,推广水稻插秧机具有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秧田、省成本、增产和增收等优点(一是定苗、定穴,既保证秧苗个体壮实,又保证水稻群体的质量;二是保证基本苗的情况下,实施宽行栽插,以利于透光,减少病虫害;三是浅栽,以利于秧苗生根及水稻低节位分蘖,缩短返青期,增加有效分蘖),还能更好地解决“第三个弯腰”问题。据调查,每亩秧地可供给大田用秧80——90亩,通常比手插秧用地可节省约3/4以上;机插每亩可节省成本为36元以上(扣除增加亩用种平均0.6公斤,计30元);机插每亩可增产稻谷平均在36公斤以上,最终节本增收可达95元之上(增幅10%之上);回收期短,当年就完全可以回收购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成本。如今,有农机手说“插秧机就是印钞机”。 二、农艺部分 水稻机插秧技术体系包括耕整地技术、育秧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和插秧技术等四大部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体现着人、机、苗、田、水的作用(如下图),尤其是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特点(优点) 1、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粮食产量。

小度写范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水稻机械化模板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水稻机械化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具有省工高效、节本省田、增产增收等优点,对水稻产业化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全程机械化操作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推广潜力巨大。一、机械化育插秧的优点1增产机插秧统一规格,利于保证基本苗,实行宽行窄窝,通风透光,个体和群体均衡生长良好,小苗早栽,利于早发早控,形成大穗。成都市近3年推广机插秧面积近8万亩,经测产验收亩产均在600kg左右,比一般大田增产3%~8%,验收最高亩产达到765kg。 2 省工节本机插秧育秧秧本比为1:80~100,可节省秧母田80%;每亩机插秧成本50元。比手工插秧节省3个工,节省开支100元。机插秧每天步行式可插15亩,乘座式可插50~60亩。3有利于社会化服务的推进机插秧育秧可集中统一,插秧统一,病虫害防治也可实行机防统一,由社会服务组织或个人(机手)来承担。既减轻了种植农户的劳动强度,又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二、机插秧的特点1生育期延长机插秧因缓苗期长,同期播种一般成熟期要比?秧推迟3~7天。2秧龄弹性小机插秧育秧播种密度大,一般亩播种量在100~150kg。秧苗生长拥挤,基本不分?,个体生长弱,播种后45天左右基本停止生长,随秧龄延长,秧苗素质就越差,因此适宜高产栽期的秧龄弹性就小。3本田分蘖集中,高峰期来得猛秧田密度大,秧苗素质差,移栽主茎多,且杂交稻具有很强的分?能力,高峰期来得猛。栽培上要注意控制无效分?,才能夺取高产。三、当前机插秧存在的主要问题1中大苗育插秧技术难题未解决制约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2插秧技术熟练程度不够插秧后缺穴,断垄比较严重,伤秧率、勾秧率较高,插秧过深,秧苗成活返青较慢。3茬口和用水的矛盾成都平原属三季不足、两季有余的地区,前作多是油菜和小麦,若前作收获期略推迟,用水矛盾就更大,这就严重影响了机插秧的推广。4几乎和农户对机插秧新技术还不适应部分田块技术和管理未跟上,影响了机插秧的产量和推广速度。四、育秧技术机插秧的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硬盘育秧、双膜育秧等。在成都平原适宜推广的是软盘旱育秧。1苗床地准备(1)苗床选择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pH值在5~6.5的蔬菜地或旱地作苗床地。切忌选择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板结、碱性和杂草多的土壤做苗床。秧本比1:80~100。(2)做秧厢苗床地亩用过磷酸钙50kg、尿素20~30kg作底肥,翻耕或免耕均可。按1.9~2.0m开沟做厢,厢宽1.4m、沟宽0.5~0.6m,沟深10~15cm,整平厢面,灌透底水,用沙板或泥掌抹实、抹平,做平厢面,使秧盘能完全平铺接触厢面。2配制营养土提前7~10天在苗床地取表上,用1~1.5cm钢筛过筛,每亩大田准备细土70~80kg,其中50~60kg细上加敌克松50g、壮秧剂(峨眉山市牡丹牌)1.0kg、过磷酸钙1.0kg混合均匀作为营养土(底上),营养土pH值要调整到5.5~6.5,水分达到手捏成团、掷地即散为准,再成堆盖膜堆沤5~7天,使营养土充分熟化。盖种上为过筛的素细土。3平铺软盘和底土每亩大田用软盘20~25张。待厢面刚收水,立即牵线平铺软盘,并用手或沙板轻压秧盘,让盘底充分接触厢面,并做到做盘与盘之间紧密衔接好。紧接着平铺底土1.8~2cm(每个秧盘用营养上 2.5kg左右达到厚薄均匀),整平土面。4播种(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杂交水稻主推品种。在成都平原选择品种依播期和栽插期的不同而定:①3月20日至3月31日播种,5月10日前栽插的,可选用生育期155天左右的中迟熟品种和150天左右的中熟品种。如川香9838、Ⅱ优498、Ⅱ优906、冈优188等。②4月1日至4月5日播种,5月15日前栽插的,可选用生育期150天左右的中熟品种。如宜香1577、冈优725、冈优906、金优188、冈优94~11、富优21、蓉稻8号、蓉稻415等。③4月6日至4月20日播种,5月25日前栽插的,可选用生育期145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软盘育秧、水田耕整、机械插秧和大田管理四个关键环节。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一、软盘育秧 机插秧所用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土厚2-2.5厘米。在秧块的三种尺寸中,宽度和厚度最关键。与常规育秧不同,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最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是软盘育秧,它是在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简化并发展起来的,投资成本低,操作相对简便,育秧成功率较高,深受农民欢迎。软盘育秧作业流程:

(一)育秧准备 根据机插秧计划面积,及早落实育秧田,备足育秧材料,确保大田、秧田及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1.床土准备 ⑴床土选择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壤土。适宜做床土的有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或经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土。 ⑵床土用量每亩大田常规稻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公斤作床土,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土。 ⑶床土培肥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公斤(禁用草木灰),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60-70公斤。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公斤细土匀拌0.5-0.8公斤旱秧壮秧剂。取土地PH值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值(适宜做床土的PH值为5.5-7.0)。施后连续机械旋耕2-3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⑷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进行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软盘育秧、水田耕整、机械插秧和大田管理四个关键环节。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一、软盘育秧 机插秧所用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秧块的标 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土厚2-2.5厘米。在秧块的三种尺寸中,宽度和厚度最关键。与常规育秧不同,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最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是软盘育秧,它是在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简化并发展起来的,投资成本低,操作相对简便,育秧成功率较高,深受农民欢迎。软盘育秧作业流程: (一)育秧准备 根据机插秧计划面积,及早落实育秧田,备足育秧材料,确保大田、秧田及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1.床土准备 ⑴床土选择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壤土。适宜做床土的有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或经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土。

⑵床土用量每亩大田常规稻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公斤作床土,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土。 ⑶床土培肥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 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公斤(禁用草木灰),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60-70公斤。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公斤细土匀拌0.5-0.8公斤旱秧壮秧剂。取土地PH 值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值(适宜做床土的PH值为5.5- 7.0)。施后连续机械旋耕2-3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⑷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 %,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进行过筛,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需要注意的是,冬前未能提前培肥的,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筛细土,在秧苗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确需培肥的,至少于播种前30天进行。培肥时要充分拌匀,确保土肥充分交融,拌肥过筛后一定要盖膜堆闷促进腐熟。禁止把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 2?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被风向阳、排灌运输方便、便于 管理且当季没有喷施过除草剂的田块做秧田。常规稻秧田、大田比例 宜为1: 100。秧田选定后,首先对田块进行翻旋耕作业,翻耕深度为18?20厘米,旋耕深度为12?15厘米,旋耕后达到土壤细碎均匀,地表

机插秧育苗技术(一)

机插秧育苗技术(一) 摘要从床土准备、种子准备、秧田准备、播种育秧、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机插秧苗培育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插秧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机插秧;育苗;床土准备;种子准备;秧田准备;播种育秧;苗期管理 1床土准备 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杂草、无污染的壤土。适宜作床土的有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以及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一般大田需备合格细土1875kg/hm2左右,用壮秧剂12~15kg/hm2。土壤水分适宜时(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好)于晴好天气进行过筛,细土粒径不大于5mm,其中2~4mm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过筛结束后继续堆置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在床土准备中要做到两提倡、两注意、两禁止。两提倡,即提倡冬前培肥,对碱性土壤要进行床土调酸消毒;提倡使用壮秧剂,每100kg细土加壮秧剂0.5~1.0kg,并充分拌匀。两注意,即注意防止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施用敌克松进行床土消毒,特别是春季低温以及倒春寒多发地区;注意冬前未培肥的,宁可不培肥,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确需培肥的至少于翻种前30d进行,拌肥过筛后一定要盖膜堆闷促进腐熟1]。两禁止,即禁止将尿素、碳铵等无机肥以及未腐熟的厩肥等直接拌肥,以防肥害烧苗;禁止使用有毒和有杂草的土作盖籽土。 2种子准备 在当地主栽品种中选择优质、高产、稳产、分蘖中等、抗性好的穗粒并重型品种,同等条件下以生育期相对短的为宜。杂交稻一般大田用种量为15.0~22.5kg/hm2,常规粳稻52.5~60.0kg/hm2。双膜育秧由于起秧栽插时切块除边,用种量略高于软盘育秧。机插育秧一般杂交稻芽谷播量为80~100g/盘,常规粳稻为120~150g/盘。播量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培育合格的机插秧苗。确定适宜落谷密度最基本的原则是均匀、盘根,即参照大田栽插的每穴苗数,在确保播种均匀与秧苗根系能盘结的前提下,根据品种气候等因素可适当降低播量,以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龄弹性2]。根据播种期、机插面积提前推算好种子用量及浸种、催芽时间。按照17~20d秧龄倒推播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和机手的技术熟练程度,安排好插秧进度,进行分批浸种,顺次播种,确保秧苗适龄移栽。在浸种前,要将种子日晒1~2d带药浸种。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即指发芽势达85%以上,一般浸4~5d,待种胚露白即可,浸种方式是早进水,晚放干,做到日晒夜露。 3秧田准备 根据育秧规模,选择地势平坦高爽、排灌分开、背风向阳、邻近大田的熟地作秧田,也可选择宅前屋旁的肥沃菜地。避免用荒草地、药害田、水土污染田作秧田。机插育秧的秧田、大田比例宜为1∶80~100,一般大田需秧池105~150m2/hm2(包括排水沟)。精做秧床,床面宽1.3~1.4m,长度视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秧床之间留宽20~30cm、深20cm的排水沟,兼作管理通道。秧池外围沟深50cm,围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20cm左右,开好平水缺。播种前10d 在秧池田上水,采取水做秧床、平整床面的方法,秧床做好后排水晾床,使床面沉实。播种前2d 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使床面达到“实、平、光、直”,即秧床沉实不陷脚、床面平整无高低、床面无残茬杂物、秧床整齐沟边垂直。 4播种育秧 沿秧床纵向横排依次平铺2行软盘或有孔膜。盘与盘之间应做到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软盘底部应与秧床表面紧密贴合,以保证秧床与盘内营养土墒情一致。2层厚度为2.0~2.5cm,厚薄均匀,土面平整。播种时适宜的土壤饱和含水率为85%~90%,可在播种前一天,灌平沟水,待床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亦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播种时按盘称种。一般常规粳稻均匀播破胸露白芽谷120~150g/盘,杂交稻80~100g/盘。为确保播种均匀,可以4~6盘为1组,分次细播,力求均匀。播种后均匀撒盖籽土,覆土厚度为0.3~0.5cm,以盖没芽谷为宜。

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培训资料 大家中午好!我今天给大家谈谈机插秧育苗技术问题。 在介绍育秧技术之前,我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机插秧技术就是用插秧机械代替人工栽插以及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机插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本、国等国家以及我国的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我国也是世界上研究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掀起了发展机械化插秧的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插秧机械化始终没有取得突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通过引进国等国外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高性能插秧机,也就是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机型,这种机型设计和制造技术先进,同时通过农机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研究形成了与插秧机械相配套的小苗育秧技术和大田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随着我国稻作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进程很快,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省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了820万亩,全省已有2个省辖市、9个县(市、区)、187个乡镇和3000多个村基本实现了水稻插秧机械化。 一、机插技术发展如此迅速,它有那些优点呢? 机插秧技术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根据我镇2012-2014年五年机插水稻的平均产量统计,机插稻比直播稻平均增产144斤。我认为机插稻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首先是机插稻播种期比直播提前10-15天,不仅可以应用产量潜力高的迟熟中粳品种,而且能够保证水稻的生育进程与我市的温光资源同步,有利于高产稳产;其次是插秧机的设计符合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 newmaker 我国农业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水稻生产更显特色。20世纪中叶以来逐步完善并推广应用的高产栽培模式已成为我国大部分水稻产区的主要栽培技术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普遍应用的以肥床旱育、中小苗移栽、宽行窄株、少本浅栽为主要特点的群体质量栽培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使水稻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持续多年实现了高产稳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引进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高性能插秧机,实现了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并得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应用。与此同时,这与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相得益彰,并融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第一节新一轮机插秧技术的基本特点机械化插秧技术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

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研究使用机动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掀起了发展机械化插秧的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及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限制,水稻种植机械化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新一轮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解决了机械技术的基础上,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这与我国历史上前几轮推而不广的机插秧技术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一是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水 稻机插秧的核心是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机动插秧机。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率先研制开发的插秧机,是针对大秧龄洗根苗的特点开发生产的,栽插作业时,秧爪不能控制自如,勾秧率、伤秧率高,作业性能极不稳定,不能适应水稻栽插“浅、匀、直、稳”的基本技术要求。新型高性 能插秧机具有世界先进机械技术,适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采用了曲柄连杆插秧机构、液压仿形系统,机械的可靠性、适应性与早期的插秧机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作业性能和作业质量完全能满足现代农艺要求。二是育秧方式有重大改进。历史上曾经推而不广的机插秧技术采用的是常规育秧,大苗洗根移栽,标准化程度低,费工耗时,植伤严重,始终未能摆脱拔秧洗根、手工栽插的技术模式。近年来示范推广的新型机插秧技术,采取软盘或双膜育秧,中小苗带土移栽,其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

浅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水稻是海城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单产在650千克以上。虽然我地区的水稻生产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还是处在落后的地位,尤其在育插秧和收获两大环节上更为薄弱。而江苏、黑龙江等地在这些项目上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2009年海城市被辽宁省列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部门也加大了对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增加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补贴、组织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树立并宣传学习典型等多种推广措施,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有了迅速发展,薄弱环节亦有所突破,各项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已在海城市有了相当程度的应用,插秧和收获两大薄弱环节得以突破,具备了继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客观需求条件。实践证明,应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每亩可增加效益达百元以上,大部分机械化生产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欢迎,并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购机资金补贴等政策上的扶持。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开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政府重视、市场急需。因此,我们要抓住契机,积极采取推广措施,加大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力度。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涵盖了从耕整地、育秧、

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内容。 一、机械化整地技术 使用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水田进行耕整。机耕要求耕透熟土层,覆盖平,无残茬,晒垡2~3天,水整后地面高差不过3cm,土壤柔软无僵垡。 现在水田耕整地作业,以一年耕翻、两年旋耕的轮耕方式为主。耕翻一般以秋季为主,也可在春季解冻后进行,耕翻要达到18—20厘米,耕垡彻底、均匀的要求;旋耕整地要尽量坚持旱旋耕,旱整平、旱打捻的三旱作业原则,旋耕深度达10—15厘米,土壤细碎均匀一致,地表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泡田后达到花打水状态,这种作业方式可节省春季用水30%以上,给农民降低作业成本每亩10元左右,是目前我们地区水田耕整地的主要形式。良好的机械化作业质量,给机插秧作业创造了适合的土壤条件。 在水田改造的耕作过程中,对于田面差过大的可采用先进的激光平地技术进行土壤整平,激光平地机组主要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器、控制器、液压机构、平地铲和拖拉机组成,机组在持续回行作业中,按照激光测定的标高数据信号,通过控制器和液压自由控制平地铲的升降取土和卸土,刮平田块达到平整田块的作用,采用这项技术可根据土地的平整情况分3年到5年进行一次平整作业,可以使300米范围内平整度保持在3厘米左右,可以平掉原来水田的大部分田埂,相应扩大田块面积,提高土壤和灌溉利用率,同时也利于积水排放。各地经验表明,每年亩可节约灌溉用水100立方米,增加农民收入40

机插水稻栽培技术

机插水稻栽培技术 文章主要讲述了使用机械种植水稻的繁殖特点,同时讲述了使用机械种植水稻相辅助的高产量栽培方法,包含培植幼苗的提前准备、种子处置、培植幼苗、栽植幼苗、施肥管制等内容。 标签:机插水稻;生育特点;栽培技术 1 机插水稻生育特点 1.1 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后移 现在,使用机械插秧普遍在粳稻的种植上,拿种植的晚成熟的中粳稻或者中等时间成熟的中粳稻来说,因为受到稻秧的年龄以及腾茬的约束,和使用传统插秧技术一样的种类来说,机械插秧水稻的种植时间会晚十五天到二十天之间,导致水稻的成长时间变短,成长时间比传统种植的水稻减少了十到十五天。因为成长时间的变短,抽穗时间和成熟时间都会比传统的晚一些,所以使用机械插秧最好不要选择成长时间比较长的种类。 1.2 单株分蘖发生集中.群体高峰苗多 移栽后,机插秧苗在大田长出2.3张叶片后开始分蘖。其分叶势猛,茎蘖增长速度较快。机插秧苗I、Ⅱ位蘖不发生或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插秧苗,大田期Ⅲ、Ⅳ位蘖的发生率较低,V一Ⅶ位蘖的发生率大体在60%-90%。这几个蘖位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也较高,是高产栽培利用的主要蘖位。与常规栽培相比,机插水稻的够苗期、高峰苗期均提前1个叶龄左右,而且高峰苗数较多。机插水稻总体表现为:无效分蘖多,成穗数增加,成穗率降低。 1.3 个体生长量较小,穗形偏小 使用机械插秧的水稻每株秧苗一般都比传统种植的秧苗矮百分之十左右,叶片形状相应的也小。在进入拔节生长周期时,叶片明显比传统种植的秧苗小很多。伴随着叶片面积慢慢成长大,抽穗时间内单个叶片的大小以及全部叶片差不多都和传统种植方式的水稻差不多。使用机械方式种植,在种植时,水稻种植的数量比传统方式的少很多,但是因为栽植的不是很深,便于秧苗生长根系以及分蘖,所以,机械种植的水稻从拔节期间到抽穗时全部的根系都生长的很快,但是它在强壮生长时间段根系面积和传统种植方式的水稻差不多。使用机械种植水稻出现分蘖的时间比较晚,主要枝茎上的叶片和分蘖上的叶片数量相差很大,成长起来的分蘖一个枝茎上差不多有6片到9片,比传统种植的水稻少1到1.5张,其叶片主要生长模式:生长的个数少、穗形不大、并且在主茎上生长的和在分蘖上生长的穗形相差很大。 1.4 机插水稻草害严重

(最新)水稻机插田栽培全程技术方案

水稻机插田全程防治病虫草害技术方案 摘要:中国是世界产稻大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300万公顷,是种植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水稻在我国分布地域广阔,播种面积约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30%,总产量则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50%。在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平均单产最高。因此,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对水稻高产、稳产,提高稻米品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稻机插田杂草防除方案 1、目前机插水稻田的杂草存在的问题 随着机插水稻田的全面推广,除草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前2-3天平整大田并沉实泥土,才有利于机械操作和小秧苗的定植;另外,插秧后需排水促进秧苗生根。在此过程中,田间土壤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有利于杂草种子的萌发,因此杂草发育提前,发生数量比较大。例如恶性杂草千金子、红梗稗草等比人工插秧稻田的数量要多,危害较重。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类型的除草剂对田间杂草造成了较大的选择压力,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抗药性和耐药性杂草。据许多稻区反映,千金子对氰氟草酯、红梗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等均产生了抗药性。 要解决大龄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就必须加大前期封闭技术的应用;而传统的“一封、二杀、三补”的策略在机插稻田使用并不是最佳的控草方案。要改善机插稻田的除草问题,需要根据机插田杂草的发生特点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新的技术去有效控制杂草发生危害。2009—2012年间笔者根据机插稻田的杂草发生规律及市场上可适合的除草剂状况,设计出机插田除草新技术,在

江苏等多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综合除草效果。 2、选择安全的除草剂,避免药害的产生。 由于机插田秧苗比较小,应禁止使用含有乙草胺、甲磺隆、氯磺隆类的复配剂,降低药害产生的可能性。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苯噻?苄或丁?苄类除草剂,这些除草剂对水稻小苗相对较安全,但在施药后,如果秧苗受到水淹的情况下,会造成滞绿现象,分蘖受到抑制,形成暗伤,从而造成田间苗基数不足,影响最终产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了50%苄?丁?异丙隆WP进行封闭处理,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该药剂中的丁草胺含量相对较低,减少了潜在暗伤,并提高了对千金子、稗草的封闭效果,总体防效都在98%以上。 3、优化田间封闭技术,减轻后期的除草压力。 根据机插秧田的杂草的两次出草高峰特点,改变传统的“一封、二杀、三封”的防治策略为“二封、一挑”的除草技术方针。即在稻田平整时先每亩用57%SK-100WP或50%速杰100克除草剂进行第一次土壤封闭,使泥浆土中杂草不能正常萌发,从而控制杂草的第一次萌发高峰期。机插过程中,由于机器对土壤翻动,破坏了药土层,部分杂草种子失去药剂的控制作用,因此在插秧后7天左右,伴随水稻撒施返青分蘖肥时,用50%速杰WP拌成毒土撒施,进行二次封闭,这样可以延长控制杂草的二次萌发高峰,提高封闭效果。如果田间以鸭舌草、莎草为主,可以在二次封闭时,添加10%吡嘧磺隆20克提高防效。 4、及时进行苗后茎叶挑治,减少局部区域杂草的危害。 机插稻田封闭除草过程中,由于田间土壤的不平整性、水层管理不及时以及药剂封闭过程中施药不能够及时、均匀周到,总有局部地区出现杂草,特别是千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水稻生产用工矛盾十分突出,各地农民群众都热切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原始的水稻生产方式。机插秧是用插秧机高效插秧代替原始手插的高产栽培技术,彻底解除了繁重的人工插秧。机插作为水稻高效栽培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水稻优势产区进行以育插秧机械化着力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省政府已经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列为2012年主要推广技术重点推广。一、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现状 我省自2004年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机械插秧示范,尤其是2006年承担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以来,通过引进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已形成盘育、双膜和棚育等比较有特色的育秧办法,使机械化插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70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亩,同比增长53.2%。因此,农业部对我省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农业部推选作了典型发言。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到2011年底我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仅5%,与全国25%(黑龙江省为75%,江苏省50%)差距甚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合经验与教训,制约我省机械化插秧水平的瓶颈主要一是规范育秧技术尚未过关,难育出壮秧,二是机具配置相对湖南欠合理,难实行“增密”栽培,三是机手操作欠熟练,常有插得太深僵苗,或浮苗、缺蔸断行等,这也难免使广大农民的使用机械插秧在热切中慢慢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与农技、科研和厂方合作研究培育机插秧壮秧技术、适宜机型应用于生产,还强化培训机手,提高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操作,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向全省推广普及。 二、机械化插秧机具特点与技术优势 (一)新一代插秧机特点 1、能规范栽培可对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机手可根据所插基本苗对每亩所插蔸数及每蔸株数进行调节。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也有个别机型是24厘米。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蔸的密度,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文章分析了水稻机插育秧的特点,而且关键的讲述了其插秧科技,目的是为了确保该项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 标签:水稻;机械化插秧;软盘育秧 1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对于水稻种植活动来讲,机插育秧是提升栽培科技的重要步骤,和一般的育秧措施比对来看,它有着非常多的优势,比如种植的密度很高,而且标准化规定严苛。要切实的开展好五项内容。第一是配置营养土。第二是精细耕作。第三,选取种苗。第四,精细种植。第五管控好水肥。要了解三项理念。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该项活动要合乎两项规定,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在选取育秧措施的时候要切实的结合所在区域的水源状态来设置,在水源充足的时候,可以使用软盘湿润措施,它不仅简便,而且耗时少,费用少,品质能够维护好,适合大规模的开展。 1.1 软盘育秧 1.1.1 前期准备活动。田地要选取那些风力小,而且朝阳的,要保证土质肥沃,做好排水活动,而且交通要便利,方便管控的区域。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结合实际状态选取适合所在区域的优秀的,产量高的种类。要将种苗细致的挑选,以此来确保能生芽。而且要使用药水来对其浸泡处理,在判定种子是不是有充足的水的时候,主要是看它的壳是不是透亮的,能不能够看到露白以及胚芽。在催芽的时候,要保证人工种植的长度低于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 细致种植。结合种植的形式一般分成手工的以及机械化的。对于手工的来讲,它非常的便利。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1.1.3 管控好苗期。第一,从种植到出苗的时候,关键是确保其温度以及湿度合理,而且能够快速的出芽,确保苗木生长齐顺.膜中的气温要控制在30~32℃,假如太高的话,要将两边掀开,对其降温,以此来避免高温对其影响。假如是连阴天的话,要间隔两三天的时候,在中午的时候掀开薄膜的两边对其进行一次通风,要保证水分足够,假如床土色泽发白的话,就要对其尽快的补充水分,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实施方案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插秧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的温湿度控制,既缩短了育秧周期,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又直接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运用,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育秧标准化、供秧商品化、插秧机械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水稻机械化育秧省田、省水、省肥、省工,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且能有效克服“倒春寒”的影响,确保不烂种、不烂秧;机械化插秧作业不仅省工节本,提高了栽插时效,而且秧苗群体密度易于调控,其带土小苗移栽、缓苗期短,分蘖早、节位低,宽行窄株、通风性好,易获稳产高产,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指导思想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全面提高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x年,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为粮食产量提升年重要示范工程之一,积极引进并扩大示范。

三、主要目标 以示范点建设和整村推进示范村为抓手,建设8个区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和19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实现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积15万亩。 四、实施内容 (一)建设八个区级示范点。巩固扩大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规模,新增4个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一次育秧面积达10-35亩,可确保大田机插面积1000-3500亩。每季育秧2-3次,实现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面积达5万亩。 1、建设地点。扩建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分别是XX镇XX村、XX乡XX村、XX镇XX集村和XX店镇XX村。x 年新增XX镇XX寨村、XX村、XX镇XX岗村和XX镇XX堰村4个示范点。 2、建设单位及内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机械化育插秧实施主体,扩建示范点规模分别如下: (1)XX镇东方红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原有育秧大棚26个,今年新增16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30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9500亩以上。 (2)XX乡XX岗村再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原有育秧大棚5个,今年新增15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12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000亩以上。

水稻机插秧工厂化流水线播种及集中育秧的实践与体会_谢勇

水稻机插秧工厂化流水线播种及集中育秧的实践与体会 谢 勇 梁迎暖 周 超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 215345) 1 具体做法 1.1 工厂化流水线播种 1.1.1 播种及栽种面积。2010、2011年昆山市淀山湖镇机插秧播种面积分别为104.67 hm 2和151.33 hm 2,实际栽种面积分别为98.5 hm 2和140.57 hm 2。 1.1.2 水稻主推品种。以杂粳“甬优8号”和常规粳稻“武运粳19”为当家品种,搭配优质常规粳稻“南粳46”。1.1.3 营养土准备。选择旱田、稻田的表土层作为营养土。在冬季或2~3月,先把取回的土放在场上冻酥或晒干;播前1~2个月内,将冻酥或晒干的土进行人工敲碎和机械粉碎,再用孔径为6 cm 的筛子过筛。过筛后的细土再拌机插秧专用壮秧剂后进仓库保存。 1.1.4 播种时间。播种集中在5月24日~6月2日,一台流水线播种机日平均播种面积13.33 hm 2左右。 1.1.5 药剂浸种、露白播种。选用16%咪鲜?杀螟丹粉剂进行稻种药剂浸种。杂粳品种“甬优8号”用16%咪鲜?杀螟丹10 g 对水6~8 kg 浸稻种4 kg (对水至600~800倍液),浸种36~48 h ;常规粳稻品种用16%咪鲜?杀螟丹10g 对水5~6 kg 浸稻种4 kg (对水至500~600倍液),浸种48 h 。浸种后的稻种不需冲洗,即进入常温催芽60 h 左右,露白后播种。 1.1.6 播种量。杂交粳稻“甬优8号”大田播种量1.75 kg/667 m 2,平均每盘播干谷87.5 g ,每667 m 2用20盘;常规粳稻大田播种量 2.75 kg/667 m 2,平均每盘播干谷125g ,每667 m 2用22盘。 1.1.7 暗室处理。播种后,盘秧放在室内暗化处理48 h 以上(待全苗齐苗后),即播种后室内过3夜,第3天将盘秧移植到秧田中。1.2 集中育秧 1.2.1 相对集中育秧。采用3~4个规模经营示范户约0.27~0.33 hm 2秧田为一组,统一集中育秧。 1.2.2 统一技术指导。育秧技术由市、镇农技部门统一指导,包括播栽时间、秧田规格、无纺布覆盖技术、秧田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等。 1.2.3 统一技术操作。各育秧小组集中做好秧田;把播种好的盘秧,统一移到秧田里;覆盖无纺布,上足秧田水,床土充分湿润后放干水;平时灌好跑马水,确保秧田盘秧湿润;移栽前3~5 d 揭无纺布;移栽前3 d 左右断水练苗盘根;用好起身药。2 重点与难点2.1 秧田选择 秧田要选择排灌、运秧方便的农田,秧大田比例1∶90~100;秧田一定要做得平整,便于秧田水浆管理;秧板规格:秧板面宽1.4~1.5 m ,沟宽0.3 m 、深0.2 m 左右。2.2 药剂浸种,露白播种 在搞好药剂浸种的同时,最好要做到露白播种。如果做不到露白播种,则要适当延长播种后室内暗化存放时间,待全苗、齐苗后,再移植到秧田中;如催芽过长,就会影响播种质量,造成播种断芽、堵塞、播种量难以控制等。2.3 床土厚度 床土厚度宜掌握在2~2.2 cm ,床土过厚,不仅浪费营养土,挑秧重,而且在室内暗化处理时间过长,秧苗会顶到上面的秧盘;床土过薄,机插栽秧时,秧块就会引起褶皱。2.4 水分管理 播种时,床土一定要淋足水分、充分潮湿。2.5 覆盖盖籽泥 盖籽泥一定要盖没稻种。盖籽泥要用0.5~0.6 cm 的筛子过筛,且不必施用壮苗剂。每667 m 2大田盖籽泥用量一般在15 kg 左右,占总床土用量的1/4左右。2.6 播种量 适当降低播种量,有利于培育壮秧。按正常发芽率(90%左右),每667 m 2大田播种量:杂交粳稻1.5~1.75 kg (80~87 g/盘)、常规粳稻2.5~2.8 kg (115~125 g/盘)。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成苗数分别在1.50株/cm 2和2.0株/cm 2左右。2.7 分批播种,适时早栽 根据前茬收获期,尽量做到适时早播早栽、分批播种移栽。要根据拥有的高速插秧机台数,推算每天播种、移栽的面积(一般高速插秧机每天台机作业量在3 hm 2左右);从播种到移栽的秧龄一般掌握在15~18 d ,即在叶龄3.2~3.5叶、苗高12~18 cm 时移栽最佳。2.8 播后室内暗化处理 播种后,一般盘秧在室内暗化处理48 h 以上;遇特殊情况(如室外气温偏低、播后出苗齐苗迟等),可适当延长室 ——————— 收稿日期:2012-02-10 摘 要:水稻机插秧实行工厂化流水线播种和集中育秧,可提高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加快水稻机插秧的实施步伐。现将阐述昆山地区水稻机插秧工厂化流水线播种及集中育秧的具体做法、重点与难点,并提出了相关体会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工厂化流水线播种;集中育秧 (下转第41页)

《沿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沿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沿黄稻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提高规模种植及机械化水平,达到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节本增效、节省水资源,特制定沿黄地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用以指导、规范该地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工作。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根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市监〔2019〕309号文)要求,项目编号:20193110136,制定《沿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为开封市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推广站、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 本标准制定基本原则为:符合国家的政策,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标准的适用性;保持标准的先进性;注意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注意标准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结合我国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等。 本标准制订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 三、编制过程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开封市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推广站、河

南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主要起草人在一起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的采集论证,并与农机、农业领域有关专家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该规范的初稿。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我省沿黄地区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目前该技术已比较成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水稻产区的必推技术,目前可以进入大面积应用推广阶段。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我省沿黄地区各个地市在推广使用该项技术时,各自采用不同的技术要点进行作业,没有形成统一高效的技术操作模式和标准,不利于该项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增加了各地使用难度,阻碍了水稻机械化的高效发展。为此,开封市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推广站有关技术人员在连续开展省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项目多年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会同有关农机、农艺方面的技术专家,征求农机生产厂家意见,经过连续几年的试验、完善,形成了《沿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 四、主要内容 (一)主要制订内容条款说明及依据 本标准制订重点包括育秧准备、育苗播种、育苗期管理、机械化插秧技术、播种机及插秧机保养等。本规范适用于水稻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生产。 技术依据: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制订。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水稻机

水稻机插秧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机插秧水稻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目前,我县机插秧水稻已栽插完毕,先后进入田间管理期。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是确保机插水稻取得丰收的关键。下面针对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一、活棵分蘖期 活棵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分蘖高峰前后,主要是长根、叶和分蘖,以营养器官生长为主,这一时期的栽培目标是创造有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培育足够的壮株大蘖,达到小群体、壮个体,为争取足穗、大穗奠定基础。根据机插水稻秧龄短、个体小、生长柔弱的特点,在初期水层管理上,要坚持浅水活棵、分蘖,这样有利于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形成强大根系。机插结束后3-4天进入薄水层管理,水深3cm 左右以不淹没秧心为最佳。切忌长时间深水,造成根系、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甚至烂苗。 机插水稻活棵后即进入分蘖期(插后10天左右)。分蘖期是增加穗数的主要时期,机插水稻的特点就是分蘖数多而集中。由于机插秧采用中小苗移栽,插后初期吸肥能力不如手插秧,为此,分蘖肥施用应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分次施用分蘖肥,同时要坚持肥药混用,以达到追肥、除草、治虫的三重效果。

为此,一般在栽插后5-7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肥,并结合使用小苗除草剂进行化除,方法是每亩用尿素5-8公斤,与稻田小苗除草剂一起拌湿润细土,堆闷3-5小时后在傍晚田内上水5-7cm后撒施。施后田间水层保持5-7天,同时开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害。对栽前已进行药剂封杀灭草处理的田块,不可再用除草剂,以防连续使用而产生药害。在栽后10-12天亩用尿素6-8公斤再施一次肥,以满足机插水稻早分蘖的需要;栽后18天左右视苗情施一次平衡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4公斤或25%复合肥12-15公斤。若稻田肥力水平高,底肥足,要防止群体发展过快,封行过早,以致最高苗数虽多,但成穗率低,因而不宜多施分蘖肥,以控制前期稳健生长。 这时期要配合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时以水深达3cm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促分蘖早生快发,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目的。 二、拔节长穗期 拔节长穗期是指分蘖高峰期前后,开始拔节于穗分化前这段时间,此期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是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栽培目标是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通过搁田控氮,改善根际环境,促进颖花分化,防止颖花退化,以达到壮秆大穗的目的。 1.适时轻搁田,坚持浅水勤灌,干湿交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