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木育种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验报告

姓名: XXX

班级:林学XXX 学号: XXX

指导老师:付顺华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花粉生命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间接法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了解其原理。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烧杯、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毛笔、标签、玻璃铅笔、显微镜、测微尺、培养皿、蔗糖、琼脂、联苯胺、α-萘酚、碳酸钠、30%过氧化氢等三、实验材料:

油茶、茶叶、枇杷等树种以及各种花卉的新鲜花粉;杉木、马尾松等树种的贮藏花粉。

四、实验说明:

在使用经贮藏或外地来的花粉时,为保证杂交工作的成功,应预先进行花粉生命力的测定,如花粉的生命力已丧失或只有极弱的生命力时(发芽率在5%),就不能用于杂交,否则必遭失败,花粉生命力的测定是杂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二类,前者是指把花粉直接受在同种植物的雌蕊上,以后观察果实发育情况或通过解剖,检查花粉的发芽情况,以确定花粉生命力,后者又有两种方法,即培养基法和染色法。

五、实验步骤:

(一)发芽法(培养基法)

把花粉播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当的温湿条件下,使之发芽,以鉴定花粉生命力,常用的培养基是由蔗糖、琼脂和蒸馏水配制而成,不同的树种花粉,对糖浓度要求不同,培养基的pH值一般调整到6-5.2之间,如果在培养基上加入少量的硼酸和维生素B1,更利于花粉发芽。

1、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在100ml蒸馏水中,加入1-2g琼脂,置烧杯中,隔水加热,煮开,使琼脂溶解(加热过程中用培养皿盖在烧杯上,以防水分蒸发丧失),然后加入10-15%蔗糖,溶解后即为10-15%糖浓度的蔗糖琼脂培养基。

趁热及滴管吸取培养基液(或直接手玻棒)滴1-2滴于载玻片的槽内,冷却后即成固体培养基。

2、播种花粉

用解剖针粘取少量花粉,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也可用小棉花球粘取少量花粉,用口轻轻一吹,使花粉均匀播洒在培养基上,播种花粉量不能太多,以每一视野(4×10)中的均匀分布100-200粒左右的花粉为宜,播种成团的,或数量过多的,必须重做,否则发芽后难以计数。

3、培养

以播好的载玻片置于或垫有湿润吸水纸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以保湿,放在20-25℃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或更长时间(不同的花粉培养时间不一样,应隔不同的时间在显微镜下连续检查花粉发芽情况,直至花粉发芽粒数不再增加为止,花粉发芽的标准是花粉管伸长超过花粉直径为准)。

1、观察

在显微镜下,随机取5个视野,计数花粉总数及发芽的花粉数,填入表1,算出发芽率,然后随机测定10个花粉管的长度,算出平均长度。

(二)染色法(生物化学法)

染色法是借助于测定花粉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强弱来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在活花粉内存在过氧化氢酶,它可以使H2O2放氧分解。其放出的活性氧使还原剂氧化。本实验用无色的联苯胺和α-萘酚作为还原剂,它们被氧化后都表现出红色或玫瑰红色,花粉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同红色的深浅成相正关,如果花粉是死的,则这一反应不能进行,花粉保持原色。

1、配制药液

A、甲液的配制

(1)取0.2g联苯胺溶于100ml 50%的酒精中,盛于棕色瓶中,置黑暗处。(2)取0.115gα-萘酚溶于100ml 50%的酒精中,盛于棕色瓶中,置黑暗处。(3)取0.23g碳酸钠溶于100ml水中,盛于白色瓶中。

(4)以上三种溶液等量混合,配成“甲液”,盛于棕色瓶中,置黑暗处。B、乙液的配制:

将30%过氧化氢临用前稀释至0.3%即为乙液。

2、制片

取少量花粉放在悬滴载玻片的点槽马尾,滴入一滴甲液,置片刻后,再滴一滴乙液,3-4分钟后观察。

3、结果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凡变成红色或玫瑰红色者为有生命力花粉,不变色者为无生命力花粉,随机观察5个视野计数,有、无生命力的花粉数,填入表2。算出有生命力花粉的百分率。

七、作业:

1、汇总花粉生命力测定计算结果

附表:

附表1 发芽法

①树种:②花粉采取日期:12.19 ③贮藏方法:4℃冰箱保存

④测定日期:12.19⑤显微镜倍数:X40

视野中花粉情况(发芽数/总数)

载玻

树种 1 2 3 合计发芽率(%)

片号

1 杜鹃7/11 4/9 6/1

2 17/32 53.125%

附表2 染色法

①树种:百合②花粉采取日期:12.19 ③贮藏方法:常温

④测定日期:12.19 ⑤显微镜倍数:X100

视野中花粉情况(发芽数/总数)

载玻

树种 1 2 3 4 合计有生命力花粉百分率片号

2 百合5/10 4/9 5/7 12/18 26/44 59.09%

2、绘制花粉发芽形态图(注明放大倍数)。

3、分析花粉发芽率高低的原因。

在自然条件下,花粉一般很容易丧失生活力,有些在自然条件下数天就失去发芽力,而有些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贮存数年。故花粉采集时花粉的状态、花粉采集后的贮存条件都是影响花粉发芽率高低的原因,一般花粉最适宜的贮存条件为低温、干燥和黑暗条件。

4、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分析其原因。

从理论上来说,培养基法检测出的花粉生活力应比染色法的低,在本实验中,培养基法的发芽率为53.125%,染色法为59.09%,与理论相符,但两者差距偏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培养基法是通过测定花粉能否长出花粉管来测定其活力的,而染色法的测定原理是有些酶可使花粉粒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染色,这种方法测定的有些花粉生命力虽然丧失,但是其酶活性并没有丧失,仍然能够被染色,故染色法测定出来的花粉生命力较培养基法高。此外,培养基法所用的花粉在采集时就有大部分丧失了生活力,且在4℃冰箱中贮存时没有进行干燥贮存,故在贮存时造成部分花粉生命力降低,而染色法所用的花粉采集环境相对较好,且贮存时间短,故花粉生命力较培养基法高。

树木杂交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人工杂交技术

二、实验器材

修枝剪、纸袋、细绳、棉花、标签、毛笔、镊子、解剖剪力,授粉器、75%酒精

三、树种

油茶、茶

四、实验说明

杂交就是把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同一种不同的类型或个体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的过程,有性杂交是引起生物体产生遗传变异的原因之一,通过杂交获得的杂种可能综合双亲的优育改善,出现杂种优势。树木杂交工作可分为室内切枝杂交和野外树上杂交,前者适用于杨、柳、榆等树种,除此,都必须在野外立木上杂交,本实验就是在树上进行杂交。

五、方法和步骤:

1、确定育种目标

2、制定杂交组合

为了解油茶和茶的杂交可配性,以及不同植株间油茶发交的可配性,和自交的结实情况,我们选用以下5个组合:A、油茶X茶;B、不同单株油茶杂交;

C、同株不同枝条的花相互授粉交配;

D、同花自交;

E、云雄不授粉。

3、选株、选枝

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植株,然后在树冠外围挑选生长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结果枝用于实验。

4、去雄、套袋隔离

二性花在杂交之前都必须把母本花的雄蕊去掉。套袋隔离,去雄需在花粉成熟之前,在苞尚未开放之时进行。用镊子打开花苞,直接剔除雄蕊,去雄要仔细、彻底,不能操作雌蕊,不能刺破花药,以免自花授粉。此外,去雄时所用的镊子等器具都要浸在酒精中消毒,以杀死沾染上的花粉。

去雄后应及时套袋隔离,为使雌蕊有良好的发育条件,隔离线应选用坚韧、薄而半透明的纸质袋制作,其大小视树种而异(油茶可选用20X12cm),套袋时袋口应扎在木质化的老枝上,袋口用棉花裹垫,以免风吹枝摇而受到机械损伤,并可防止外来花粉侵入。

5、花粉收集

一般是在散粉其,将纸袋套在花枝上,摇动花枝,使其花粉撒于纸袋中,为保持花粉纯净,可以在散粉之前套供认,然后收集。有的树种(如杉木、柳杉、杨、柳等)可以在撒粉之前3-5天采花枝水培取花粉。本实验的油茶和茶的花粉收集可以在母本去雄前几天进行,直接取下花药,放在培养皿中,置于室内凉干,净化后放入有CaCl2的干燥器内备用。油茶和茶的花粉也可以随采随用,这样工作量最小。

6、授粉

当柱头分泌发亮的粘液时,即为授粉的最好电动机,授粉时先将纸袋解下,用毛笔或授粉器、棉花球蘸上花粉,轻轻抹在柱头上即可,授粉最好在无风的早晨进行。

以后重新套好袋、挂好标签,同时作记录,为保证可靠,可以在第二天重复一次。

7、管理

在整修杂交过程中,要注意细心管理,观察记录,授粉以后,当柱头枯萎失去授粉能力时除去隔离袋,一般油茶要7-10天。去袋时进行第一次杂交结果率检查,在生理落果期后进行第二次检查。检查结果填入下表。为防止人、畜、昆虫危害,在果实成熟之前用纱布将杂交果套袋保护。

果实成熟之时,应及时采收,同时再次进行仔细调查、记录、并做好杂种采收、处理、贮藏工作。

去花瓣去雄

采花粉套袋挂标签

用材树种的优树选择

一、目的与原理:

通过杉木的优树选择过程,初步掌握用材树种的优树选择的方法步骤。

在林分中,树木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树木的表现型是遗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环境条件及经营管理措施等外界因子基本相同的林分中,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选择出最优的单株,该单株与其林分均值的差异,就有可能是由于其内部因子――基因型所引起的,从林木群体中挑选优良遗传型的个体加以利用,是林木育种中的一条主要方法和途径。

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选优,即是以预选木为中心,半径为10-15米左右的工作面内选择五株仅次于预选木的优势木,进行实测调查、计算、比较,达标准者入选优树。

二、用具:

皮尺、测高器、钢卷尺(或轮尺)、柴刀、地质罗盘、毛笔、油漆、计算器、森林调查用表。

三、选优步骤:

1、踏查预选:

(1)确定选优林分,通过查阅林木档案或访问了解,拟定调查路线及实地调查,选择符合选优条件的林分。

①实生森或插条林;

②同龄中的中龄林或近熟林分

③没有经“拔大毛”择伐的郁闭度在0.6以上,林相整齐的纯林

④如果为优良种源营造的优良林分更好。

(2)选择预选优树:可先在适宜的选优的林分的对坡观察,选出树高突出、尖塔型或尖圆形的林木单株,也可以林分内沿山坡中部或“之”字型路线进行,选树干粗大及树高突出者,且又是林中木,所处环境条件不特殊,若干形与抗病性状也无缺陷,测量其胸径,若比其四周(半径10-15米)五株最大的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量平均值大20%以上,即可作为预选优树。

2、实测初选

①先优工作面的确定,以预选优树为中心,15米为半径(如果地形复杂,上、下坡可缩至10米,也可以为正方形的范围为选优工作面,从中挑选五株仅次于预选优树的最大优势木,并编上号(编号位置与优树相对,以便识别)。

②实测:实测预选优树和五株优势木的树高、胸径、中央直径、树干高、冠幅等,并计算有关的数值。材积的计算公式:

V=G*(H+3)*f3/10000

V-材积(m3);G-胸高断面积;G=λ;H-树高(m);f3-实验形数,杉木

为0.42,优树胸径大于5株优势木的平均胸径的20%,树高大于五优势木均值的5%以上者,材积可大于优势木的50%以上,则认为生长量指标合格。

③目测各质量性状:根据优树登记表上项目和优树各项标准,逐项目测调查,评分。记载(标准见附表),凡评部分满60分,各项指标又及格以上者,可入选为初选优树。

④作标记:在优树1.5米高处,刮去2-3cm 宽的一周死树皮,涂上白漆带,写上优树及编号。 3、复查评选

一地区或单位初选工作结束后,需进行复查评选,以便按标准评议,优 中选优,提高质量。可以登记复核,也可抽样实地复查。内容有: ① 优树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标准 ② 优树的各项指标是否合格 ③ 优势木选择及评议是否合理。

(抗病虫能力或树高长生尤其突出,其他指标不合格,也可作单项指标入选,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这在选优过程中应注意的) 四、 附表1

1、 优树编号 001

2、 优树所在地点 余杭 县 长乐 林场(乡)林区(村) 山 (小地名)

3、立地条件:海拔 公尺,坡向 东 坡度 10°坡位 下坡 土壤 黄红壤 植被

4、林分状况:起源 人工 组成 火炬松 林分密度 50 株/亩 郁闭度 0.7 生长情况 优良 健康情况 良好

5、优树情况

树号 胸径 cm 树高 M 树积 m 3

冠幅 M 高径比 冠径比 中央直径 cm 形率 形数 树 皮 厚 度 cm 树

干通直度

虫害

m

优树 31.85 16.7 0.66

优树大于优势木平均值

树高 26 %

胸径 42 %

材积 143 %

优势木 22.29 14.4 0.29

23.24 12.4 0.27

22.61 14.1 0.29 22.61 13.2 0.27

21.66 12.2 0.24

平均 22.48 13.26 0.27 6、优树形态特征:

(1)树冠特征:冠型 圆锥形 侧枝粗细 较粗 侧枝角 70°

(2)树干特征:通直度 直 圆满度 圆满 枝下高 3.2 自然整枝 (3)树皮特征:颜色 棕色 裂纹情况 较多 厚薄 1.5cm

(4)树叶特征:色泽 深绿 形状 针状 大小 中等 着生情况 簇生 (5)果实特征:色泽 棕色 果形 宝塔形 果重 (g )

(6)种子特征:色泽 出籽率 (%) 千粒重 (g ) (7)生长势:优良 (8)健康状况:良好 7、评分结果85分

8、中选理由:经实测初选,优树胸径大于5株优势木的平均胸径的42%,树高大于五优势木均值的26%,材积可大于优势木的143%,各生长量指标均合格。

9、优树所在位置示意图

调查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学111第2小组

调查人

2013年 11 月 24 日10、优树复查情况

意见优树所在地选择合适,环境条件良好。优势木选择合理有效,优树实测数据属实,各项指标均合格,可选为优树。

调查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学111第2小组

调查人

2013年 11 月 24 日

优树保护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学111第2小组

遗传力的估算

一、实验目的

遗传力是反应亲代传递某一性状给子代的能力,是数量性状遗传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作为亲、子代间遗传关系的一个衡量指标。遗传力的估算值,随着所取的材料和估计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估计遗传力有多种方法,但林木遗传育种中以用方差分析来估算遗传力之方法为常用。

通过林木遗传力的估算分析练习,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力,在林木良种工作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器材

计算器、常用数理统计表,如Excel 三、实验材料

某杉木种子园自由子代测定苗高生长调查资料 四、实验步骤

1、 列方差分析模式表

2、 田间试验方差分析

3、 计算期望方差

4、 估算半同胞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 五、结果分析 1、校正系数:

2i (x )C=

=1432688.677

FSB

2、平方和计算公式(以家系间平方和为例):

2F S =

-C

SB

i

Y ∑

3、各组平方和:

地点间平方和:(5293.62+5313.72+4390.82+5030.72)/(14×5)-1432688.677 =7949.549 区组间 Ⅰ Ⅱ Ⅲ Ⅳ Ⅴ 平方和 和 3968.7 4160.8 4075.2 4131.9 3692.2 2579.71 家系号 1 2 3 4 5 6 7 平方和 Y i 1391 851.3 1423.6 1423.9 1571 1659.9 1508.8 8204.162

家系号

8

9 10 11 12 13 14 Y i 1437.9

1346.4

1559.1

1507.9

1464.2

1411.8

1372

家系×重复 Ⅰ Ⅱ Ⅲ Ⅳ Ⅴ

1 285.7 285.4 276.3 280.1 263.5 387307.6

2 162.1 186.9 172.8 170.4 159.1 145416.8

3 3 283.

4 294.4 307.7 291.8 246.3 407477.14 4 278.

5 276.

6 329.

7 273.

8 265.3 408122.43 5 318.6 312.6 302 337 300.8 494478.36 6 343.5 336.8 333.8 367.6 278.2 555373.93 7 280 319.3 296.8 348 264.7 459612.82 8 288.5 262.2 320.5 30

9 257.7 416591.63 9 283.5 248.8 286.8 266.9 260.4 363571.7 10 305.6 363.1 298.1 303.7 288.6 489620.23 11 292.1 301 308 325.2 281.6 455841.01 12 294.1 300.2 280.2 300.5 289.2 429063.78 13 280.2 297.8 280.2 287.3 266.3 399165.9 14 272.9 275.7 282.3 270.6 270.5 376572.8 平方和 14365.36 4、均方的计算:

区组间均方 MS B =区组间平方和/自由度=2579.71/4=644.93 地点间均方 MS S =地点间平方和/自由度=7949.55/3=2649.85 家系间均方 MS F =家系间平方和/自由度=8204.16/13=631.09

家系×重复间均方 MS FB =家系×重复间平方和/自由度=14365.36/52=276.26 小区内均方 MS N =小区内平方和/自由度=40048.36/630=63.57 5、F 值的计算

家系间F 值 F=MS F /MS FB =631.09/276.26=2.28

家系×重复间F 值 F=MS FB /MS N =276.26/63.57=4.35 6、期望均方的计算

2N N MS 63.57?==

2F F 17.74

FB

MS MS BS -?=

= 2FB FB

53.17N

MS MS S -?==

7、期望方差的计算 22N 63.57+1053.17595.29

FB N ?+?=?=222N 63.57+1053.17+51017.741482.37 FB F N BN ?+?+?=???=

2N 63.57 ?=

综合以上数据得下表: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期望方差

区组间 4 2579.71 644.93 地点间 3 7949.55 2649.85

家系间 13 8204.16 631.09 2.28 1482.37 家系×重复 52 14365.36 276.26 4.35 595.29 小区内 630 40048.36 63.57

63.57 总变量

699

单株遗传力:

22

222

4417.740.53 17.74+53.17+63.57F

E FB

F h ??===?+?+? 家系遗传力:

211

110.56

2.28F h F =-=-=

配合力的估算

目的与说明:

通过分析,掌握双列杂交配合力的估计方法。

配合力就是亲本对子代性状影响的能力。配合力高,说明亲本传递某种优良改善能力强,配合力也是数量性状遗传的一个重要参数,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GAC )是指一个品种(或自交系或单株)与一系列品种(或自交系或单株)的杂交组合中观察到的杂种优势的平均表现(平均值)。它依据于基因的加性遗传效应。特殊配合力(SCA )是指一个品种(或自交系或单株)与一系列品种(或自交系或单株)这一特定杂交组合与所有杂交组合所表现的平均值的离差,其则依据于基因的显性和上位性遗传效应。研究和测定配合力对于制定出能获得最优杂种优势的育种有效程序和方法,选择优良亲本。进行良种的选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测定配合力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双列杂交法来测定和估算配合力。 估计方法步骤:

1、田间试验方差析、F 检验

2、配合力方差分析、F 检验,检验gca 间、sca 间是否存在差异。

3、各亲本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估算及相互间显著性比较

4、各亲本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估算及相互间显著性比较

5、各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的估计

6、作配合力选择并说明理由

7、遗传力估算

附题:现有“1号、2号、3号、4号、5号”共5个油桐亲本,于1980年进行半双列杂交试验,81年春造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84年调查结果量得下表,请作配合力分析。

配合力分析:

表1 半双列杂交设计图

♂1 ♂2 ♂3 ♂4 ♂5 ♀1 ╳ ╳ ╳ ╳ ♀2 ╳ ╳ ╳ ♀3 ╳ ╳ ♀4 ╳ ♀5

表2 半双列杂交方法试验结果

♂1 ♂2 ♂3 ♂4 ♂5 Xi..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Ⅰ Ⅱ Ⅲ ♀1 10.1 11.0 9.8

5.6

6.7

5.9

9.0

10.5 10.0

8.6

9.6

5.9

102.7 ♀2 (30.9) 13.0 14.1 15.9 16.7 19.3 17.1 15.0 13.1 11.9

167 ♀3 (18.2) (43) 6.0

7.4 7.1

5.3 5.6 4.9 97.5 ♀4 (29.5) (53.1) (20.5) 7.1

5.0 7.0

122.2 ♀5

(24.1)

(40)

(19.1)

(19.1)

99 Ⅰ=96.4 Ⅱ=102.3 Ⅲ=95.5

588.4

一、离差平方和的计算:

重复 组合 Ⅰ

1×2 10.1

11.0 9.8 1×3 5.6 6.7 5.9 1×4 9.0 10.5 10.0 1×5 8.6 9.6 5.9 2×3 13.0 14.1 15.9 2×4 16.7 19.3 17.1 2×5 15.0 13.1 11.9 3×4 6.0 7.4 7.1 3×5 5.3 5.6 4.9 4×5

7.1

5.0

7.0

校正值

总的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机误:

二、方差分析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F值

重复S b 2 2.729 M b=1.365 一般配合力S g 4 381.496 M g=95.374 70.28 特殊配合力S s 5 80.19 M s=16.038 11.82 试验误差S b18 24.424 M e=1.357

三、遗传参数估算

(1)一般配合力重要性:

特殊配合力重要性:

由上可见,一般配合力为主要的。

1 2 3 4 5 X i.

1 10.3 6.1 9.8 8.0 34.2

2 (10.3) 14.

3 17.7 13.3 55.6

3 (6.1) (14.3) 6.8 5.3 32.5

4 (9.8) (17.7) (6.8) 6.4 40.7

5 (8.0) (13.3) (5.3) (6.4) 33

X.j34.2 55.6 32.5 40.7 33 2X..=196 (2)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计算如下:

g1=1/15(5*34.2-196)=-1.67

g2=1/15(5*55.6-196)=5.47

g3=1/15(5*32.5-196)=-2.23

g4=1/15(5*40.7-196)=0.5

g5=1/15(5*33-196)=-2.07

(3)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计算:

表4 各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1 2 3 4 5

1 -3.3 0.

2 1.17 1.93

2 1.27 1.9

3 0.1

3 -1.27 -0.2

4 -1.83

5

四、结果分析

由上可知,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中,一般配合力为主要的。亲本2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为5.47,其加性效应最大;亲本2与4的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为1.93,其非加性效应最大,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最大。综上所述,亲本2的配合力高,对子代性状影响的能力和传递某种优良改善能力强。

实习心得

11月24日,通过对余杭县长乐林场火炬松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杉木二代种子园、种质资源收集区、采穗圃、扦插园以及子代测定林等的参观,让我深深体会到种子园和子代测定林在林木良种优化过程中的重要性。种质资源遗传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遗传力和子代树木的优良性状的表达。通过种子园可以广泛收集并不断增加新的育种资源,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广泛遗传基础,防止群体遗传基础变窄,同时把选育和良种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繁殖材料每经过一次选择、测定,都要及时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有所提高的种子。通过子代测定林的测定,检验该树种在该地区的生长状况及适应性,为制定育种策略、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依据。

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看到,山地上有着较大面积的生态林,而且林场也很注重火炬松、杉木等树种的种植和发展。目前的林场既注重栽植经济用材树种,也十分注意生态林的营造,这是林场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通过树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林业优势,改善生态环境,以事实来向人们证实林业的重要性,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林业这个行业中。另一方面,也是林业自身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若仅仅为木材生产而种植树木,不断的种植砍伐利用必将导致土地肥力降低,影响到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林的建设则能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

此次林木育种学实习为期一天,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我收获颇丰。我不仅了解到了初级种子园和高级种子园如何建立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还了解到如何进行种子园的规划设计以及经营措施。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优树的选择以及熟悉了杂交的具体操作,在锻炼了自己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此次实习还增强了我们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五) )20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一、名词解释(共101.品种 2.种质资源 3.诱变育种 4.特殊配合力 5.杂交育种 6.杂种优势 7.生理小种 8.白交系品种 9.二环系 10.垂直抗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纬度相近地区之间的引种 ( ) A)较易成功 B)较难成功 C)不可能成功 D)肯定成功 2、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 ) A)任何一个亲本 B)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 C)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 D)表现一般的亲本 3、在[(AXB)XC]X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 ) A)1/2 B)1/4 C)1/8 D)1/16 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 ) A) 91—2—3—5—4—3 B) 91—1—2—5—3—3 C) 91—1—3—5—4—3 D) 91—1—2—5—4—5 5、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 ) A)测验种 B)测交种 C)杂交种 D)单交种 6、在防变育种中,经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或营养器官所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称为 ( ) (A)诱变一代(M1) (B) 诱变二代(M2 (C) 诱变三代(M3 ) (D) 诱变四代(M4) 、组合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7. A)基因重组与基因积累(B)基因积累与基因互作 C)基因重组与基因互作(D) 基因积累与基因连锁 8、染色体组成为AAAABB的生物体 A)同源六倍休 B)异源六倍休 C)同源异源六倍体 D)节段异源六倍体 9、隐性核不育一般无法通过测交找到 A)不育系 B)保持系 C)恢复系 D)广亲和系 10、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题目】 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与变化。 【实验材料与用品】 1、材料 鸡血红细胞 2、试剂 50%PEG、GKN溶液、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溶液。 3、器材 倒置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废液缸、滴管等。 【实验原理】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 1、病毒诱导融合 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 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

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实验步骤】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的是化学诱导融合的方法,利用PEG使鸡血红细胞发生融合。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鸡血2ml+2mlAlsever液,再加入6ml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老师已做好,可直接使用】 2、取(1)中悬液1ml+4ml的0.85%的NaCl溶液,进行以下三次离心处理: ①在1200r/min下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ml; ②1000-1200r/min下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ml; ③1000-1200r/min下离心7min 【因时间关系此次实验只离心一次】 3、将离心后的沉降血球(去上清后约0.1-0.2ml)加入GKN至1-2ml,使之成为10%的细胞悬液; 4、取上述10%的血球悬液1ml,加入3mlGKN液,使每毫升含血球15000000个; 5、分别取(4)1ml+0.5ml50%PEG,(4)0.5ml+0.5ml50%PEG,(4)0.5ml+1.0ml50%PEG,混匀滴片,编号分别为①②③号溶液。在常温下2-3min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1、实验中可观察到两个和多个细胞发生质膜融合现象,可看到不同融合状态的细胞: ①两细胞的细胞膜相互接触、粘连; ②接触部分的细胞膜崩解,两细胞的细胞质相同,形成一个细胞质的通道,呈现哑铃状; ③通道扩大,两个细胞连成一体,呈现一个长椭圆形细胞; ④细胞融合完成形成含有双核或者多核的细胞,呈圆形。 比较典型的细胞融合时的形态如下图:

林木育种学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学名词解释 1.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良种选育和繁殖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2.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 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异性植物群体。 3.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4.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5.育种周期:在一个育种世代中补充群体、候选群体和育种群体的交替。 6.基本群体:从中进行选择用以建立育种群体的最初的基因型。 7.育种群体:严格地讲,育种群体是指向下一代传递基因的基因型组成的群体。 8.增殖群体:对经过遗传改良的材料进行繁殖的群体。 9.生产群体:用于生产林产品的林分。 10.基因保存群体或基因资源群体:为了未来的育种而保持遗传变异的群体。 11.自然选择:通过自然界的力量对生物进行的选择。 12.稳定性选择:利于中间类型的选择,选择结果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变量减小或不 变。 13.定向性选择:利于性状表现型的某极端类型的选择, 结果导致群体遗传组成的定向变 化。 14.多向性选择: 对一性状的表现型作两个以上方向的选择, 属不利于中间类型的选择。 15.人工选择:是指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人为制定的选择标准,有意识地改变生物群体中特 定遗传性状表现的活动。 16.选择育种:在林木改良中,按一定的标准和目标,挑选最有利于人们需要的那部分基因 型,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创造出优良类型或品种的育种方法。 17.个体选择:也称混合(大群)选择,即仅根据个体本身性状的表型所做的选择。 18.家系选择: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系平均值决定个体的去留的选择方法。 19.家系内选择: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下,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 均值的偏差来选择。 20.综合指数法:根据改良性状的遗传力和经济重要性,将各性状分别给予适当的加权,然 后综合成一个指数,按多个性状综合选择指数值的高低进行选择。 21.优树: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表现特别优良的林木个体。 22.候选树:用作评选优树的待选树木。 23.对照树:与优树位于同一林分,年龄、立地基本相同,作为优树评选时比较用的树木。 24.优树选择:根据选种目的在适宜的林分中按一定标准评选优树的过程。 25.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确认遗传品质卓越的优树。 26.林木遗传测定:通过对选育材料当代(无性系)以及通过各种交配设计获得的子代所进 行的田间对比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遗传评价的过程。它是遗传改良的核心工作。27.子代测定:主要是用于评价一母本或父本性状遗传的程度,以及一个亲本与其它亲本交 配所产生子代的遗传品质的优异程度。 28.配合力:亲本某一性状在不同交配后代中表现的相对差异。是反应杂交组合中各性状配 合能力的指标,是选择亲本的依据。 29.一般配合力(GCA):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距交配 群体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一般认为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亲本育种值的一半。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 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 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 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4种源试验 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5优树 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 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 7杂交 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 8 无性繁殖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 9实生苗种子园 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 10遗传测定 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和去劣疏伐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单交;(2)A×C,A×D,B×E,B×F称为巢式交配设计;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作物育种学实习报告

作物育种学实习报告 农学(本硕连读)201401曹玉妍20144562 一、目的与意义 为了更好的了解育种流程,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水稻和玉米的育种流程。 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分别前往崇州水稻科研基地与四川西南科联种业公司的新津园区学习水稻和玉米的育种流程。一下内容是老师依次带领我们走过并讲解了的部分,内容丰富,浅显易懂。 上午水稻部分 水稻历史 水稻育种过程是从原始野生稻到高秆栽培稻,再到所谓的绿色革命的矮化育种的矮化栽培稻,再后来水稻就开始分支,粳稻和籼稻的分化,在矮化育种的初期有常规稻的概念,于是就有了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随着袁隆平先生对野败型水稻的发现,就有了杂种优势的利用,接着做杂交稻,杂交稻接近40年的发展历史,就有了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的过程,当杂交稻发展和产量达到一定的地步,袁隆平先生又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在最初期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上有显著的提升,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大大提高,对逆境的抗性更加增强。 育种流程 育种的目标就是要以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抗逆性为根本目标。 最初的常规育种,首先就是要制定育种目标,然后就要找相应的亲本材料,所谓的亲本资源,众所周知,任何计划的实现都要有相应的基础材料的支撑,如优质米与抗虫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再通过杂交,人为地促进其进化,再按照育种目标进行选择,所谓地育种过程就是一个创造变异、选择变异、稳定变异的过程,杂交的目的就是创造变异,,从后代F2或回交群体开始进行选择,根据目标对每一个单株进行观察,建立株系,一代代地选择地过程就是稳定变异,直到高代以后,农艺性状等达到了所制定的育种目标,且能为稳定表达,不发生分离,那就说明该品种选育成功,选育成功后,对杂交稻进行测配,如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组合,再获得杂种,然后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于测配的组合首先在田里进行一个品比试验,为了评价其产量、株叶形态、抗病性、生育期和品质是否符合农业生产上的要求,通过筛选获得剩余的材料,再将这些材料进一步放到大田中生产,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如西南稻区,评价其产量的稳定性、对每个生态区的适合度,品质的稳定,是否能满足需求,再筛选,成为较稳定的品种,然后再进行区域试验,首先会有预试,四川一般每年会有300个品种,对农艺性状等进行筛选,剩下72个左右进行区试,第二年区试以后剩下的再进行生产试验,可能就剩下 5-10个品种了,四川作为育种大省,每年能审定成功的品种一般也就9个,可见,审定为品种的机率特别小,且难度大。这样就从基础材料选育出了一个新品种,根据审定证书就只能种植证书限定的范围内,一般拿到审定证书,就会授权给当地相应地种子公司进行生产推广。 三系配套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育种 三系具体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目的是利用杂种优势,用遗传距离大

育种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牧草田间性状鉴定和亲本选配 一:目的和意义 学习牧草和草坪草田间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测定的方法。能够设计育种计划,选择适宜的亲本,进行亲本选配。要求学生提前复习已做过的实验内容,了解本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二:材料和用具 1.材料 不同种属、不同生活年限的豆科、禾本科或其他科人工草地饲料作物地。2.用具 电子天平、斤秤、镰刀、菜刀、线绳、塑料袋、剪刀、钢卷尺。 三:方法 豆科、禾本科、其他科牧草的田间农艺性状测定 (一)产草量的测定:刈割法 在牧草地取样4处,每处0.25~1m2,用镰刀或剪刀齐地面(生物原产量)或距地面3~4cm(经济产量割下)或剪下牧草并立即称重得鲜草产量,从鲜草中称取1000g装入布袋阴干,至重量不变时称重即为风干重。再从风干或鲜草中称取500g,放入105℃烘箱内经10min后降温到65℃,经24h,烘至恒重,即为干物质重(绝干重)。因为测定的目的不同,时间规定也不一样,按时间特征来归纳,可以有3种产量的测定: (1)平均产量是在人工草地利用的成熟时期测定第一次产量,当牧草生长到可以再次利用的高度时,再测定其再生草产量。再生草可以测1次、2次乃至多次。各次测定的产量相加,就是全年的产量,再除以次数,即为平均产量。 (2)实际产量也叫利用前产量,即比测定平均产量早一些或晚一些所测定的产量叫实际产量。第一次测定后每次刈割或放牧时重复测定产量,各次测定的产量之和,就是全年实际产量。 (3)动态产量是在不同时期测定的一组产量。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在一定的地段,设立有围栏保护的定位样地,在样地上根据设计并预先布置样方,进行定期的产量测定。动态产量的测定可按牧草的生育期,也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10d、15d、1个月或1个季度测定1次。 生育期是指刈割时的生长发育阶段。 (二)种子产量测定 (1)选定样方6~10个,总面积为6~10m2 (2)调查每样点有效株数,平均之,再求每亩株数。公式为: 每亩株数=取样点平均株数(株/m2) (3)调查每株平均粒数(代表性植株20株平均)。 (4)通过千粒重的测定,求出每千克粒数。公式为: 每千克粒数=1000(g)/千粒重(g)×1000 (5)根据下列公式求出每公顷草地种子产量: 种子产量(㎏/h㎡)=每公顷株数×每株平均粒数/每千克粒数 或者将样方内植株全部刈割后脱粒、称重再折算成公顷产量 (四)植株高度和生长速度的测定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 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 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 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 遗传测定 2 设备保存 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 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 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 7 块。 8 抗性指标 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 12 0.8 13 3.5米 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15 三杂交 16 早 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 18 遗传测定区 19 无性系测定 20 28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 1反复修剪法; 扦插或者嫁接法 组织培养法 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 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 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林木育种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验报告 姓名: XXX 班级:林学XXX 学号: XXX 指导老师:付顺华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花粉生命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间接法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了解其原理。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烧杯、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毛笔、标签、玻璃铅笔、显微镜、测微尺、培养皿、蔗糖、琼脂、联苯胺、α-萘酚、碳酸钠、30%过氧化氢等三、实验材料: 油茶、茶叶、枇杷等树种以及各种花卉的新鲜花粉;杉木、马尾松等树种的贮藏花粉。 四、实验说明: 在使用经贮藏或外地来的花粉时,为保证杂交工作的成功,应预先进行花粉生命力的测定,如花粉的生命力已丧失或只有极弱的生命力时(发芽率在5%),就不能用于杂交,否则必遭失败,花粉生命力的测定是杂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二类,前者是指把花粉直接受在同种植物的雌蕊上,以后观察果实发育情况或通过解剖,检查花粉的发芽情况,以确定花粉生命力,后者又有两种方法,即培养基法和染色法。 五、实验步骤: (一)发芽法(培养基法) 把花粉播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当的温湿条件下,使之发芽,以鉴定花粉生命力,常用的培养基是由蔗糖、琼脂和蒸馏水配制而成,不同的树种花粉,对糖浓度要求不同,培养基的pH值一般调整到6-5.2之间,如果在培养基上加入少量的硼酸和维生素B1,更利于花粉发芽。 1、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在100ml蒸馏水中,加入1-2g琼脂,置烧杯中,隔水加热,煮开,使琼脂溶解(加热过程中用培养皿盖在烧杯上,以防水分蒸发丧失),然后加入10-15%蔗糖,溶解后即为10-15%糖浓度的蔗糖琼脂培养基。 趁热及滴管吸取培养基液(或直接手玻棒)滴1-2滴于载玻片的槽内,冷却后即成固体培养基。 2、播种花粉 用解剖针粘取少量花粉,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也可用小棉花球粘取少量花粉,用口轻轻一吹,使花粉均匀播洒在培养基上,播种花粉量不能太多,以每一视野(4×10)中的均匀分布100-200粒左右的花粉为宜,播种成团的,或数量过多的,必须重做,否则发芽后难以计数。 3、培养 以播好的载玻片置于或垫有湿润吸水纸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以保湿,放在20-25℃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或更长时间(不同的花粉培养时间不一样,应隔不同的时间在显微镜下连续检查花粉发芽情况,直至花粉发芽粒数不再增加为止,花粉发芽的标准是花粉管伸长超过花粉直径为准)。 1、观察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种源试验方法 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 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 7 插条幼化的方法 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 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 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 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 杂种的测定和选择。20分) 五、计算题(共15分) 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个区组,各种源20年生树高调查结果见下表。试对此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对种源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10分)。 F0.05(4,8)=3.84;t0.05(8)=2.3

2015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1. 了解油菜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练习和掌握油菜去雄杂交技术,了解和掌握油菜自交技术。 2. 学习油菜考种及产量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油菜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 二、实验用品 1.材料 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菜品种 2.仪器用具 剪刀、镊子、网袋、纸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实验内容 1.花器构造 油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常异花授粉(甘蓝型和芥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5%-10%,最高不超过30%)或异花授粉(白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 80%-90%以上)作物。油菜的花序 为总状无限花序,由主花序和分 枝花序组成。在花序上互生许多 单花,花由花柄、花萼、花冠和 雄蕊等组成。花瓣4片与花萼4 片互生,作十字形排列,称十字

花冠。雄蕊6枚,侧面的一对为短花丝,中央的两对为长花丝,特称四强雄蕊。雌蕊由2心皮组成,由假隔膜(胚座框)将子房隔成两室。胚珠着生在心皮的边缘,为侧膜胚座。 2.开花习性 油菜的开花顺序是先主花序,第一分枝、第二分枝花序依次由上而下开放,同一花序的花朵无论是主花序还是分枝花序都是由下向上依次开放。油菜单株花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和裁培条件而异,一般为20-30天,每天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7时到12时,以9-11时开花最盛。油菜开花散粉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温度约为14-18℃。10℃以下开花数减少,5℃以下一般不开花。 油菜花的雌蕊较雄蕊先熟,且生活力较强,开花前后7天内柱头均具有受精能力,但以2-3天内受精结实率最高。油菜的花粉落在柱头上45分钟后即可萌发,经1-24小时完成受精过程。 3.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 在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可用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优良品种作父本,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用于生产,以提高油菜的产量。由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不亲和系具有自交不亲和基因,在开花前1-2天柱头上可形成一种由特殊蛋白质组成的“隔离层”,它作为一种“感受器”能识别和阻止相同基因型的花粉发芽,一般套袋自交很难得到种子,因此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和繁殖就必须在柱头未形成这类蛋白质的蕾期选株,并采用人工剥蕾后套袋自交或其它方法进行。

(整理)遗传育种实验作物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适用)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艺系 2005年8月

实验一分离现象的观察和分离规律验证 学时安排:2学时 一、目的要求 通过玉米籽粒性状和花粉特性分离的观察,验证分离规律;观察花粉直感现象和玉米籽粒构造及其在遗传上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分离规律的理解。 二、材料及仪器 1、仪器:供实验用的玉米籽粒和果穗;固定好的玉米雄穗;显微镜、载玻片、解剖针、镊子。 2、药品:碘一碘化钾溶液等。 本实验用于观察配子分离所用的碘一碘化钾溶液配制方法是;先将3克碘化钾溶液溶在5毫升热蒸馏水中,然后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里,加蒸馏水至300毫升,装入茶色细口瓶里,置于暗处备用。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玉米籽粒构造及花粉直感玉米籽粒包括胚、胚乳和果皮三部分。其中胚和胚乳是双受精的直接产物,所以一些胚和胚乳的性状,如胚乳的颜色、性质等在杂交当代的母本果穗籽粒上就能发育出父本性状来。例如,以白色胚乳玉米作母本与黄胚乳的父本杂交,在当代母株果穗上就能发育出黄色籽粒(已是F1的种胚),这种现象叫花粉直感。 2、玉米籽粒几种相对性状及其遗传差异 (1)果皮及种皮是由子房壁及珠被发育而成,属母体组织,它的性状由母体的基因型决定,不表现花粉直感。果皮颜色有红色、棕色与无色等差异。当用红皮玉米与白皮莱米杂交后,同株高、叶色等植株性一样,在F,表现株间分离。 (2)胚乳是一个精子与二个极核结合发育而成,表现花粉直感。杂合体在同一果穗的籽粒间发生分离。遗传学上常用下列性状进行遗传实验: 实验1-1玉米籽粒构造示意图 1.淀粉层(3n) 2.糊粉层(3n) 3.果皮(2n) 4.胚(2n)

林木育种

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优良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林木遗传改良:为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采取控制林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 林木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的林木群体。 林木良种:多指通过人工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而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种质资源:也称为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对于栽培植物又常称为种质资源。 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往往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调查、收集的资源。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培称为引种。 驯化:通过人为干预使物种适应新环境或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 种源: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原产地 产地: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生产地(区) 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造林生境筛选最佳种源的过程。 种源试验:不同种源在同一地区的栽培对比试验。 地理变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基因交流的限制,群体间在各性状上发生了遗传分化的现象。 优树: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木中,生长、干形、材性、抗逆性等性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交配称之杂交。 自交:相同基因型个体间或同一个体内交配称之自交。 近交:遗传型相近的个体间交配称之近交。 远缘杂交:亲缘关系远的个体间杂交,一般指属间、种间杂交。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获得杂种,经遗传测定选出并繁育优良杂交种(品种)的过程。 杂种优势:指杂种在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等性状上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种子园: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组成,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林木种子生产专用林,它采用隔离方式以防止外源不良花粉传入,采用集约经营方式经保证种子高产稳产和便于采集。 家系:由同一植株上产生的全部种子,属于同一个家系。 无性系:由同一植株通过营养繁殖所产生的群体,称为一个无性系。 遗传力: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值,是选择育种中确定选种方法,估算遗传增益的重要参数。 广义遗传力:群体中总的遗传变量与表型变量的比值。 狭义遗传力:加性变量与表型变量的比值。 遗传相关:同一批供试材料的两个性状间由于遗传原因所体现的相关,即这个形状基因型值间的相关。 .配合力:一个亲本(纯系、自交系或品种)材料在由它所产生的杂种一代或后代的产量或其他性状表现中所起作用相对大小的度量。 一般配合力: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杂交)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X X g i i ,???-=X X g j j (行或列的平均数-总的平均数) 特殊配合力: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杂交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j i ij ij g g X X s ---=??(方框内的-总平均-行一般配合力-列一般配合力) 垂直抗病性:寄主品种对病原菌某个或少数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 水平抗病性: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也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种子区区划:根据生态条件、遗传性及行政区界,对林木种子供应范围进行的区划。

林木育种学 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和多世代育种 第一节林木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是针对某个特定树种的育种目标,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林学特性、遗传变异特点、资源状况、已取得的育种进展,并考虑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树种遗传改良作出长期的总体安排。 一、育种各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林业生产的联系 根据育种目标、树种特性、资源状况、育种进展,综合地、巧妙地运用这些环节,使林木育种工作,既能为当前生产提供经过不同程度改良的种苗,又能不断满足林木长远改良工作的需要。 二、育种的一般程序 林木育种过程实际上是使遗传基础由宽变窄,再由窄变宽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第二步,对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杂交,进行基因重组,是遗传基础变宽的过程。 1 / 4

选择和经过重组的繁殖材料通过遗传测定进行再选择,又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如此反复循环,使需要的遗传基因频率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品质不断优化。 育种的各个阶段经过选择和遗传测定的繁殖材料,可以通过种子园或采穗圃大量繁殖,用于造林生产。 四、制定育种策略的原则 1.既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又能符合长远遗传改良的要求。 2.育种途径和方法既要符合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点,又要考虑该树种遗传改良的社会经济条件。 3.合理地运用育种的各个环节,并做好各个环节间的衔接。 4.具备灵活应变和适应的能力,要保持种内遗传多样性。 5.各项试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 第二节多世代育种 一、多世代改良程序 1.区别对待选择测定用繁殖材料和生产性种子园繁殖材料。 在测定繁殖材料中允许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存在,但为防止生产用种子中存在亲缘关系,不允许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进人生产性种子园。 2.广泛收集并不断增加新的育种资源, 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广泛遗传基础,防止群体遗传基础变窄。 3.把选育和良种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 繁殖材料每经过一次选择、测定,都要及时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有所提高的种子。4.缩短育种周期,增加选育世代 二、保持基因多样性及延缓近交发展的技术 2 / 4

林木育种学大题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容 林木良种选育:林木遗传品质的改良及其理论和方法。 林木良种繁殖:林木良种繁殖理论和方法。 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优良、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较好的适应性、特异性。 认识品种需要注意的问题: (1)品种是经济概念,是林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不是分类单位; (2)评价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现实的应用价值,而不是选育技术是否先进; (3)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林木育种的特点、趋势和任务: 1、特点:①林木生长周期长,特别是有一个比较长的幼年期,导致林木育种周期长,特别 不利于多世代育种; ②树体高大,占地多,遗传测定困难、昂贵; ③多数树种都属异花授粉,高度杂合,近交衰退严重,要避免近交;自交(近交) 难以作为育种方法; ④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研究基础薄弱;有大量的遗传变异可以利用; ⑤多年生植物,多年开花结实,可以通过子代测定进行后向选择,提高选择效率。 2、趋势:①育种目标多样化;②常规育种仍然是林木育种的主要途径; ③种子园仍然是林木良种繁育的重要途径; ④无性繁殖技术日渐成熟,无性系育种前景广阔,无性系造林更加受到重视; ⑤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3、任务:根本任务:育种资源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良种选育和繁殖。(如;林木育种资源 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林木新品种(类 型)选育;林木良种繁育等。) 变异的种类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变异的区分 通过有严格试验设计的田间对比试验;直接检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林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①地理种源变异②同一种源不同立地间的变异③同一种源不同林分间的变异 ④同一林分不同个体间差异⑤个体的变异 ⑥非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早晚材密度变异; ⑦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体细胞变异(芽变),性细胞变异(2n配子的产生)。 林木育种的实质 ①发现(自然界已有的)、创造(自然界没有的)变异(关键); ②评价、鉴定、选择变异;③稳定、利用变异。 林木地理变异的意义(基本结论): (1)种源间的差异能够通过种子遗传给后代,因而通过选择可以利用; (2)当地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率不一定最高,所以在对外地的种源未了解之前,使用当地种源最安全; (3)地理种源变异在树木变异中占的分量很大,通过种源选择就能获得较大的改良效果。(4)适应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分量最大,若要改良适应性状,最好先进行种源选择;(5)对于多数树种生长性状也表现出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选择也能取得好效果。

1高级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高级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种植等方面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技术,本实验以高羊茅种子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并观察其生长情况及发芽率等指标。通过亲自体验加深了对植物组织培养的认识,并能熟练的掌握其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可以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高羊茅;MS培养基 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1]。它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如脱壁后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潜伏芽等,进而培育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运用组织培养法可以生产脱毒苗,对繁殖系数低、不能用种子繁殖的名、优、特植物品种进行快速大量的繁殖,单倍体育种、促进远缘杂交种的细胞融合、利用基因转入的方法培育出抗病虫害等的品种,生产出大量的胚状体用以制作人工种子,大量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等[2]。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渗透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药学以及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及RNA干扰技术紧密结合,成为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医药业等多种行业,从而在生产实践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1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创始人之一罗世韦[4]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开展了组织培养的研究以来,我国组培技术研究快速发展,在近10多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农业科研院和高校都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对农作物、观赏植物、园艺作物、经济林木等上千种植物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如郑文静[5]等较好地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吴毅明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环境微生态的研究中,用通透性好的化学纤维、纸卷、蛭石、沙子等代替琼脂作培养基,可有效地改善根际环境,促进小植物生根;刘思九[6]采用的暴露培养法,即在敞口培养器中用特制的粉沫状灭菌材料覆盖培养基和外殖体,使其不受污染,通过特制装置补水,让组培苗暴露在室内空气中生长,其长势优良,不炼苗即可

实验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作物育种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农学10-4 姓名: 曹跃强 学号: 20100359

实验三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一、实验目的: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本实验旨在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用品 四川农业大学青圃园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透明塑料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操作方法 1.选穗整穗 选穗是指选择母本的麦穗而言。在母本去雄前,应选择适合的麦穗。入选的麦穗应该是发育良好,健壮和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主茎穗或大分蘖穗。选穗时间一般在麦穗抽出以后、穗下的茎露出叶鞘大约1.5厘米时进行。麦穗初步选中以后,用镊子打开麦穗中部的小花,观察它的花药,如果花药正在由绿变黄,就是理想的杂交穗。因为这样的麦穗当天去雄后,第二天就能授粉杂交。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先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再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经过上述整穗过程,杂交穗上只留下了十余朵发育良好、生长健壮的小花。

⒉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去雄完成后,套上塑料袋,挂号标牌即可。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⒊授粉杂交 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4.收获 在麦穗成熟期时,及时剪下杂交穗,并将每个杂交穗单独脱粒和保存,以供来年播种检验杂交是否成功。 四、实验结果 2013年3月20日完成小麦去雄套袋,2013年3月23日(上午8-11是)完成小麦授粉杂交,2013年4月2日将纸袋去掉。待麦穗成熟期时,剪下杂交穗,结果:小麦杂交结实率为零。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资源 2、育种资源 3、生物多样性 4、引种 5、驯化 6、种源 7、种源试验 8、种源选择 9、种子区 10、种子区区划 11、优树 12、杂种优势 13、无性繁殖 14、无性系选育 15、采穗圃 16、种子园 17、实生种子园 18、遗传测定 19、一般配合力 20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 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 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 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 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 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