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单元 第6课 随堂基础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单元 第6课 随堂基础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单元  第6课  随堂基础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单元  第6课  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

1.荷兰独立后不久,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当时荷兰掌握着世界() A.海上霸权B.商业霸权

C.文化中心D.政治霸权

解析:荷兰独立后,号称“海上马车夫”,明确其掌握的是商业霸权,商业霸权不等于海上霸权,A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B

2.“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A.14世纪B.15世纪

C.16世纪D.17世纪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16世纪时西班牙、葡萄牙崛起,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所以正确选项是D。

答案: D

3.“它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它们”指的是()

A.葡萄牙与西班牙B.英国与荷兰

C.英国与西班牙D.英国与法国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信息“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再结合它们的争夺目标,可知答案为B。

答案:B

4.右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

不包括()

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非洲黑人惨遭劫难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历史时期和三角贸易示意图,可以判断这是工业革命之前西方殖民侵略和扩张的重要时期,但世界市场尚未基本形成。

答案:A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美国前总统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 对( ) 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 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 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 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 ) 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 代”,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影响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4.《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佛水坝(下图)。佛水坝是1931年联 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佛水坝表明()

A.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 C.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 D.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5.下表是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B.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 C.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6.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 A.福利制度的形成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形成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① 分散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 ②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但无革命性突破 ③脆弱性:规模小,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 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③小农经济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④随着农民战争爆发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 个新的轮回 ①灾荒瘟疫 ② 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 ③社会的动荡与土地兼并 地位和影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使中国古代农业发达, 这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萌发和发展的经济基 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无法 扩大再生产,它的牢固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中国封建 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小 农经济 有利因素 不利因 艰难成长

经营形态演变发展过程及成就 夏商西周 官营手工业春秋战国 汉武以后中国古代手工业 产生并由官府垄断继续发展 盐铁及铸钱等官办经营方式 政府直 接经 营、集 中、大 作坊生 产 生产目的性质和特点 发展概况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出现发展 受摧残恢 复和发展 民间私 人经营 元朝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 纺织技术 明中叶后 民营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主导地位 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雇佣关 系),清继续发展 农户体 产,作为 副业 供军队和官 府贵族生 活使用,不 在市场流通 供民间消 费,作为商 品在市场流 通 供家庭消费 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 卖 国家垄断性质;它凭借国家权 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 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 品精美,取得诸多成就,世界 领先,享誉全球 美, 商品生产性质;在重本抑末的 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但后来 居上 属于自然经济组成部分;受小 农经济的束缚发展艰难,在自 然经济时代,占有相当的比 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 要因素 地域分布广、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②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③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④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于世界,享誉全球⑥ 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①地 美,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条 件:商人资金充足,自由劳动力增加标志—时间:地区:发展状况: —明朝中后期的棉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明 中后期江南地区 期后中朝明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 发期清 展有朝 所前 ①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雇佣机工。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 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生产者成为资本家②在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包买商雇佣居民生产 暑袜。这些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就实质而言,属于商业资本控制生产,商人成为资本家 ③广东罗定的冶铁和佛山铁器制造业也出现雇佣关系 原因:a、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继续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 手工业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b、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 表现: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实质: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机户雇佣机工、店主雇佣居民),这种雇佣关系的实质就是商品货币关系 特点:发展缓慢,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1、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展。其一是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购买力小,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市场小)。其特二是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少)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和实行闭关政策(妨碍市场扩大和资本积累)传统文化以孔孟之道、纲常名教为核心,斥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排斥西学等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竞争的限制货币制度的落后与混乱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明清社会生产力虽已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前提,但还不足以瓦解封建的自然经济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原因 2 、 3、 4、 5、 6、 1、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 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地位影响2 、发展缓慢,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为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自主学习 一、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标志: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3)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严重过剩,产销矛盾空前尖锐。 (4)影响: ①资本主义腐朽性充分暴露。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②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③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世界经济大危机②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2)时间:1933年开始。 (3)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4)主要内容: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②复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 ③调整农业政策 ④实行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⑤保护劳工权利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 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美国的“新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美国著名刊物《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一词就来源于此。“新经济”指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2.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 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内容: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仍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评价: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题: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2

《作业推荐》0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单选题(共90 分) 1.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进行“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发行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所有商品折合金圆券出售。但结果是,商品流通瘫疾,一切交易转入黑市,整个社会陷入混乱,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就急剧贬值,最后形同废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老百姓急于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当时美元被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 A.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D.《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1948年11月”、“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因此当时美元像黃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是《布雷顿森林协议》,故D符合题意;1948年8月19日,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尚未开始,解放战争形势不太明朗,故A不符合题意;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关于自由贸易的协定,故B不符合题意;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标志欧盟的成理,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如表为二战后美国部分科研机构或职位设立时间表 该表格说明,二战后美国 A.国家干预继续推行 B.科技发展主要服务冷战 C.科技发展领先世界 D.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诞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二战后美国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属于美国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与冷战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科技在世界的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美国知识经济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提高练习】)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1.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英国() 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2.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C. 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 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3.阅读如图“三角贸易”简图。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 A.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 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 C. 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 D. 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 4.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 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 5.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 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六课开辟新航路

一、单选题 1.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l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A.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2.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 A. 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 B. 证明地圆学说 C. 传播基督教 D. 征服东方,掠夺财富 3.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 A.美洲的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B.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C.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 D.金银贬值,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4.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意大利阻断了商路 B. 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 C. 政府进行对外战争 D. 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 5.新航路开辟后,大批金银流入导致西班牙急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为北欧的两倍,工资仅略落后于剧增的物价,而欧洲其它地区的工资却控制的很低。对西班牙来说,这些变化使西班牙() A. 经济状况走向衰落 B. 经济的竞争力减弱 C. 封建制度迅速解体 D. 资本原始积累增速 6.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 A. 麦哲伦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迪亚士 7.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说:150O年被历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间的贸易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2.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哥伦布的主要贡献在于() A.开辟了从欧洲前往印度的航路B.开辟了从欧洲前往中国的航路 C.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D.发现了巴哈马群岛 3.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最大不同点是() A.航海的时间与规模不同 B.航海的范围是否有新的突破 C.航海的结果对各自支持航海国家的影响不同 D.航海的动机及对世界的影响不同 4.葡萄牙、西班牙最早组织新航路开辟,从政治上来说是由于() A.两国君主都有进行海外扩张的野心B.两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两国所处地理位置最为有利D.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在促使人类历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隔绝走向联系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封建君主制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 C.新航路的开辟D.殖民扩张的结果 6.“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该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的大量财富()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B.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C.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D.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7. 15世纪西欧出现了“寻金热”,其主要社会根源是() A.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金银缺乏 C.统治者奢侈腐化,浪费了大量财富D.金银大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 8.西欧的扩张对世界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引发了商业革命B.瓦解了封建统治 C.推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D.形成了新兴阶级 9.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最主要的前提是() A.荷兰人善于经商B.尼德兰革命的成功 C.荷兰的商船吨位居世界首位D.其他殖民国家已经衰落 10. 17~18世纪中期,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主要在下列哪些国家间展开?() A.荷兰、法国、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C.西班牙、荷兰、英国D.英国、法国、美国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英法战争②《航海条例》颁布③(英属)东印度公司成立④英国打败“无敌舰队” A.①②④③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12.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重商主义、奴隶贸易、海外掠夺B.中央集权、手工工场、圈地运动 C.海外贸易、殖民战争、手工工场D.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 13.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媒介是() A.资本主义制度B.坚船利炮C.物美价廉的商品D.新式机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概括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什么被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图片和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一战”期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因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方法。 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民族工业成长的艰辛和不屈,发掘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难点: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板书设计 一、结晶——近代民族企业及其特点 1.工业结构: 2.分布地区: 3.经济地位: 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三、精神——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卢作孚像。说明他们是近代中国的精英企业家,我们追寻他们一生的事业,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的发展。新课: 一、结晶——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及其特点

在地图上展示上述企业家的重要企业并作简介。 张謇:张謇的事业在南通。1896,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大生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包括纺织、面粉、造纸、火柴、电气、航运、金融的综合性企业。 荣氏兄弟:荣氏兄弟以面粉业起家,又衍生出纺织业,成为近代中国的纺织大王和面粉大王,其企业主要分布于上海、无锡等地。 范旭东:范旭东的心血倾洒在化学上。1917年他开始开始创办天津永利碱厂,1926年终于成功生产。1937年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投入生产。毛泽东誉其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卢作孚:卢作孚是近代中国航运业巨子。企业在重庆,起名“民生”。 ▲据地图、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民族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根据预习作业,学生按时间叙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教师画示意图并改正预习题中的普遍错误。 1.初步发展: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给了中国极大的震撼。《马关条约》2亿两白银的赔款也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求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在这种情况下,1896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舆论极为轰动。轰动的原因在于他是1894年的状元。 材料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物理),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1895年) ▲张謇认为西方强大的根本在哪里?中国发展工业能达到什么目的?由此可见张謇办实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短暂的春天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课

合阳县路井中学2014级学案:历史期数:第2期时间:2012年2月20日 教师寄语:方法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纽带你,正确的思维方法是跨向成功的桥梁编写:雷院欣同智强领导审核: 班级: 组名: 姓名: 问题导读单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感悟历史】最近报上刊载这样一则消息:一尊很可能会创造中国瓷器全球最高价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圆罐,昨天在多位保安的看护下,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亮相,拍卖公司将于7月在英国拍卖此青花罐。目前专家估计此罐的成交价可达1000万美元以上。据了解,目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 这则消息表明,我国古代许多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世界古玩市场上一枝奇葩。 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就闻名于世。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就与瓷器有关,英语中的“China”,就包含有瓷器的意思。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国瓷器就畅销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欧洲,上层社会的贵族已把收藏中国优质瓷器作为炫耀财富的象征。所以古往今来,我国古代瓷器在世界收藏品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知识体系梳理】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①夏商周时期:以________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③西汉武帝以后,_____、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①素称发达、历史悠久,在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②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重要成就 ①冶炼业:A.原始社会晚期中国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 铜文明。 B、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冶铁和________,东汉杜诗发明的 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________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 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C.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 生产力的水平。 ②制瓷业:A、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_____; B、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_______两大制瓷系统; C、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________; D、明清时期______、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_____,至今 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________是著名的瓷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 开辟新航路作业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选择题 1.有人认为:“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里的“现实目标”指的是() A.黄金和土地B.资本 C.商品市场D.原材料 解析:“现实目标”显然与当时社会各阶层狂热追求贵金属有关。 答案: A 2.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 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 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 解析: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故A项错误;各国间航海方面的合作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表明航海探险活动被多个国家的人所接受,航海活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地圆学说的科学性是通过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得到证实的,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构成与地圆学说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 3.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这一现象导致了() A.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结合所学得出其原因是价格革命,西班牙没有成为世界霸主,故A项错误;价格革命使物价上涨,新兴资产阶级获利,实力上升,故B项正确;物价上涨,金银贬值,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的力量削弱,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得出欧洲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不能得出欧洲普遍陷入贫困,故D 项错误。 答案: B 4.

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1

.
第一部分:中国史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经济结构:(考试说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生产力水平低下。
商周 青铜农具出现,因造价高昂,使用量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的出现,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汉代 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二牛抬杠(西汉) → 一牛挽犁(东汉)
唐朝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耕犁基本定型。
(2)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期:实行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私田出现
各诸侯国税制改革,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过程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水利工程:
战国:秦国李冰父子主持的都江堰;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 经济构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② 生产力发展: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③ 生产方式:以家庭为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
农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
式的小农经济。(小农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小农是封建国家
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④ 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
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
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形成时期:春秋战国
2、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铁犁牛耕的出现);
直接原因: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典型:秦国商鞅变法)
3、基本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男耕
女织”、④自给自足、 ⑤精耕细作、 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生产的主
要目的是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弱点:
①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精品版

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试题及答 案精品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一现象认识错误的是()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B.使得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D.促进了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加剧这一矛盾的因素有() ①国民收入分配不均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过多③股票投机活动猖獗④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再次充满活力。这主要是指“新政”() A.阻止了法西斯上台,维护了世界和平 B.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资本主义 4.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D.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5.美国“罗斯福新政”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实质上是为了() A.加强美国内部的农产品竞争 B.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以使市场复苏 C.保障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6.在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内容中,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 A.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B.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框架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特征概述 15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在市场经济中。中国在西方殖民者冲击下被迫打开大门,被动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自然经济解体;同时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在三座大山的挤压下创造出一些业绩,但不断遭受挫折,同时西方近代文明也对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交通、通讯、社会习俗以及大众传媒产生影响,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中国的变化又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单元线索梳理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①西方工业文明兴起、发展的历程、条件与影响,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②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尤其应该注意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变化。二要突出六个重点: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②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原因、过程与影响;③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⑤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演变;⑥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三要明确一个基本观点:西方列强以侵略为目的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活动,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四要注意知识联系:①注意联系世界形势,加深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扩张之间关系的认识;②注意将中国社会的各种变化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探讨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冲击与影响的认识;③注意运用政治、地理、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并注意与现实相结合思考问题。 单元结构体系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重要微知识点第19课1全面认识福利国家测试题

第19课 1 全面认识福利国家 1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 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 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 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社会福利制度用于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使穷人受惠较多,这样减少了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防止跌入深渊”即是此意。 2 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配公平 ③政府不堪重负 ④优厚的社会福利不利于社会和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对于“福利国家”要客观公正地去看待,①②是其进步性,③是其局限性,④说法不准确。 3 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基础是() A 生产力的提高 B 工人的罢工斗争 C 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 D 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社会福利制度是运用国家财政来实施运行的,它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故选A。 4 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流行一首小调:“贝尔(工党大臣)和丘吉尔的风格,丹麦人或荷兰人都感到如出一辙;工党和保守党的演讲,法国人和希腊人听起来都一样。”这一小调在英国流行时的历史背景是()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自由经济思想盛行 C 英国建立“福利国家” D 撒切尔夫人改革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题目要求是“20世纪50年代”,A、B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D是20世纪80年代,故选C。 5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B “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 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 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解析: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实施“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和经济安全,并保障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因此本题选B项。“实现了社会平等”“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史实不符,A、C两项错误;D项说法片面,排除。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 ) 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D.重塑政府形象 解析: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要缓和社会矛盾,故选C项。 7.对下图漫画中西方国家福利政策解读不正确的是( ) “福利国家”培养懒汉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减少了国家财政赤字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例及反思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例及反思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荷兰的殖民扩张情况,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2、掌握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过程。 3、了解殖民掠夺的史实,理解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 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养成读图的习惯,形成对历史问题的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殖民扩张的影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殖民扩张的认识与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列强的殖民活动,客观看待殖民扩张 对世界的影响。 2、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教学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教学难点: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导入新课:展示三张明星的图片 师:这些明星大家很熟悉,请一位同学说说他们的名字,并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 生:NBA巨星科比、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球王贝利。他们都是黑人。 师:黑人的故乡在哪里? 生:非洲。 师:他们后来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生1:殖民扩张; 生2:黑奴贸易。 师:16世纪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就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动画展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地图,了解其概况),在17世纪继之而起的殖民帝国是“海上马车夫”荷兰,18世纪中期取代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英国,那么这两个国家是如何成为世界大国的?它们走过什么样的历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新课学习: 【读】课程标准:

1、了解: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 2、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理】课文结构: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文子目整理课文结构如下: 一、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的崛起:条件、概况 二、世界市场的拓展:途径、影响 【思】课文探究: 一、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的崛起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荷兰,请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你知道的荷兰? 生1:荷兰有风车、郁金香,还有木鞋。 生2:“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 师:17世纪的荷兰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其生存环境基本上无任何明显的优势。但它却在17世纪成为世界性的殖民大国,势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誉为“海上 的马车夫”。人们在惊诧之余不仅要问:荷兰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思】探究:阅读第26页第1—3自然段,回答:“荷兰进行殖民扩张的自身条件有哪些?”(教师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来分析) 生1:濒临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 师:荷兰一直濒临大西洋,为什么此时我们才认为它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呢?它的优越体现在哪里? 生1:因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濒临大西洋,则处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海外活动,所以地理位置优越。 生2:政治方面: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国王的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在17世纪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生3:经济方面:有经商传统,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造船业发达;对外贸易发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思】读《荷兰的殖民扩张》图并结合课文第26页第4段,回答:荷兰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分别在非洲、美洲和亚洲侵占了哪些国家或地区? 生: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争夺,建立殖民地与殖民据点: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殖民地;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师: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殖民帝国,但很快被它的邻国英国取而代之。【思】阅读课文第27页第1、2两段,回答:“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自身条件有哪些?”(引导学生联系分析荷兰进行殖民扩张所具有的自身条件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生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大西洋沿岸 生2:政治方面: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完善。 生3: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 生4:英国还注重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了武力保障。与荷兰相比,增加了一个军事条件。 【思】读《日不落帝国》图并结合课文第2目探究: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简述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 生1:18世纪中期,英国在亚、非、美洲及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