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妇科常用中药方

妇科常用中药方

妇科常用中药方
妇科常用中药方

银蒲四逆散:银花藤10克蒲公英10克柴胡30克枳壳10克

赤芍15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川牛膝10克

生蒲黄10克炒五灵脂15克延胡索15克炒川楝子15克

除湿化瘀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赤芍15克

白芍15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柴胡10克

枳实10克炙甘草6克玄胡12克川楝子12克

固胎汤:党参15克扁豆10克山茱萸10 克山药20克

续断15 克寄生15 克杜仲12克枸杞子15克

熟地15克焦白术30 克炙甘草6 克白芍15克

柴枳败酱:柴胡10克枳实1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

甘草6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丹参20克

制香附12克牛膝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

酒大黄10克

益母胜金丹:当归12克川芎6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

丹参10克白术12克茺蔚子12克香附12克

益母草15克

益母生化汤:益母草15克川芎10克当归24克干姜炭6克

桃仁10克甘草6克

保阴煎:生地10克熟地10克白芍15克山药10克

续断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益五合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

丹参20克白术10克茺蔚子12克香附10克

益母草15克覆盆子10克菟丝子20克枸杞子20克

车前子10克五味子10克

调经一号:川芎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白芍15克

益母草15克赤芍15克郁金10克香附12克

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

止带汤:丹皮10 川牛膝10 栀子10 泽泻10 猪苓10 茵陈15 赤芍15 车前子10 黄柏10 茯苓10

促排卵方:刘寄奴10 覆盆子10 女贞子15 怀牛膝10枸杞15 柴胡10 泽兰10 白芍15 益母草15 苏木10 菟丝子15 蒲黄10 赤芍15 鸡血藤15

通任种子汤:丹参小茴香川芎桃仁甘草留行子白芍红花络石藤赤芍连翘香附当归八珍汤:甘草6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党参20克

川芎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

血府逐瘀汤:枳实10克川牛膝12克甘草6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赤白芍各15克熟地15克桔梗10克

柴胡10克

活血化瘀方>

蒲黄炭10克赤芍10克泽兰10克川芎10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莪术10克卷柏10克

续断10克炙甘草6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

养血八珍汤:黄芪30克山药20克枸杞20克茯苓10克

甘草6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党参20克

川芎10克熟地15克制首乌20克白芍10克

非经期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地黄10克白芍10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

三棱10克莪术10克土鳖虫10克丹参15克

刘寄奴15克鳖甲15克

十味消毒饮:蛇舌草30克茯苓10克苍术15克海藻15克

金银花20克昆布12克茅根30克三棱10克

夏枯草15克公英30克地丁15克天葵子15克

补中益气汤:升麻15 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炒白术15克、

柴胡10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

经期方:当归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茜草10克丹参15克阿胶12克刘寄奴15克

益母草15克蒲黄炭10克紫草10克

桂己合方:丹皮10克熟大黄10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

椒目10克葶苈子10克赤芍15克防己15克

茯苓10克

完带汤:柴胡10克陈皮10克白芍15克炒荆芥9克

党参15克甘草6克白术30克苍术9克

山药30克车前子9克

辅检:血液分析:WBC6.42×10^9/L,RBC4.42×10^12/↓L,Hb119g/L,PLT

195×10^9/L,L31.6%,N65.3%;ABO血型:A型,RH阳性;尿液分析:隐血+3;粪便常规正常;肝功能:总蛋白83.3g/L↑,白蛋白55.7g/L↑,余正常范围;空腹血糖、肾功能、血脂4项、凝血4项均正常范围;CA125、AFP、CEA、CA199、CA153、甲功三项:TSH:7.207μIU/ml↑,FT3、FT4均正常;性激素6项:E2:13.9pg/mL,FSH:11.9mIU/mL,LH:2.6mIU/mL,

PRL:25.0ng/mL,PROG:0.52ng/mL, TES:59.9ng/dL;乙肝三系、输血前全套示全阴性。孕酮:67.44ng/mL,血清β-HCG:18290miu/ml

HPV6、HPV11、HPV42、HPV43、HPV81、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3、HPV56、HPV58、HPV59、HPV66、HPV68、HPV73、HPV83、HPV82筛查全部阴性。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 苍术15g 当归12g 法半夏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 海藻8g 陈皮8g 炮姜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9g 丹皮6g 山药15g 人参6g 杜仲3g 柴胡3g 菟丝子12g 龙眼肉9g 紫河车粉12g 鹿角粉6g 闭经Ⅱ号 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15g 天花粉15g 益母草15g 红花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12g 旱莲草15g 柏子仁12g 甘草6g 杜仲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1方 白术15g 仙鹤草12g 阿胶10g 血余炭10g 白芨12g 党参15g 三七粉5g 炒蒲黄10g 茜草12g 甘草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15g 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生地榆30g 芡实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10g 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 当归10g 赤芍10g 香附10g 广木香10g 乌药10g 元胡10g 刘寄奴1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夕10g 功血方1号 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25g 白芍25g 生牡蛎25g (另) 怀牛膝12g 地榆炭30g 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 方解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 愈。 【配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 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 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1.本方证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2.血虚血滞痛经,而见月经血淡,经行不畅,少腹作痛,可加香附,延胡索以行气解郁调经止

传染科最齐全的各种上墙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二、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外科急腹症PBL病例教师版.

教案摘要 51岁女性因突发右下腹部疼痛而急诊,查体发现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考虑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急诊手术,但在麻醉后再次触诊腹部发现右下腹巨大包块,遂行CT检查明确为右侧附件包块,改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同时穿插有另一年轻女性患右侧附件炎误诊为阑尾炎而手术的病例。 本教案的目的是要让同学们对于急腹症的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女性患者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要有充分的重视,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治疗全过程。 关键字:急腹症(acute abdomen),腹膜炎(peritonitis),内脏痛(visceralgia),躯体痛(somatalgia,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附件炎(appendagitis),卵巢囊肿(ovarian cyst),蒂扭转(torsion of pedicle),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主要学习目标: 1,解剖学方面: 腹壁的层次结构 腹部感觉神经分布 阑尾的解剖特点 输卵管、卵巢的解剖特点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和生理基础 2,病理生理方面: 不同类型腹痛的病理生理特点

炎性急腹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腹膜炎的病理生理特点 器官扭转绞榨的病理生理过程 3,急腹症: 急腹症的分类 与外科急腹症相鉴别的疾病有哪些 特殊人群急腹症的特点(儿童,女性,老年人)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临床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一幕 朱女士,51岁,刚退休1年余,平时身体很健康,但从来没有做定期的体检。这一天中午11点左右突然感到右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的钝痛,疼痛范围较广,伴有恶心,无呕吐,疼痛渐渐加重,于5小时后来我院急诊。既往没有类似的发作,有高血压病史四年余,自服药物控制,既往有脑梗塞史,自称未留任何后遗症,已绝经。 急诊室:医生查体发现全腹软,右下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有轻度肌卫,肠鸣音弱,余无异常,便让病人去做辅助检查。 教师注意事项: 本幕描述一名中老年女性突发右下腹痛而入急诊就诊,主要集中在对腹痛特点的交待,以及急诊查体的结果,明确此病人的腹痛性质为内脏痛,且已有腹膜炎体

中医常用经方28个

中医常用经方28个 1.【人参汤】人参汤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当归(切,炒)芍药黄耆(锂)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30克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当归(切,炒)芍药黄耆(锂)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30克 人参汤-用法 上药八味,捣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 空腹温服。 人参汤-主治 妇人半产后,血下过多,心惊体颤,头目眩晕,或寒或热,脐腹虚胀疼痛。又名理中汤(丸),配方:人参(或党参)、干姜、甘草、白术。用于治疗胃寒。何为胃寒?凡是不敢冷饮、冷食、水果、凉菜的人皆属于胃寒,如果勉强吃下去,则会有胃痛、胃胀、腹泻等种种症状发生,都是胃寒所致,服用此方即可痊愈。 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12克(洗)黄苓干姜人参甘草(炙)各9克黄连3克大 枣12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半夏泻心汤-功效寒热并用以合阴阳,补泻兼施以顾虚实。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痢, 苔腻而微黄。寒热错杂,肠胃升降失调。 半夏泻心汤-功用;寒热平调,散结消痞。 半夏泻心汤-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配方:半夏、黄苓、黄连、人参、干姜、甘草、大枣。用于治疗胃热,是和理中汤相对的,以上热、中痞、下寒(呕而肠鸣、心下痞)为用药指证。常常表现为饭后心下有堵塞感,食物留在胃中难以下行。 3.【柴桂汤】 处方;柴胡1钱,桂枝3分,花粉5分,牡蛎2分,炮姜2分,炙草2分。 功能主治;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 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出愈。 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外感病。值得一提的是本方还可以治疗胃痛。日本汉方家矢数道明用此方加牡蛎、小茴香治疗胃痛,无论虚实寒热,无不百发百中,效如桴鼓。《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4.【五苓散】 五苓散-组成 桂枝9g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五苓散-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五苓散-歌诀: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五苓散-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五苓散-病机

中医妇科方剂歌诀(修改稿)

附篇 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作为一名中医妇科医师,基本上要掌握妇科常用方剂50首。为了帮助学者掌握妇科方面的方剂,我们选编了50首较常用的方剂,其中不乏夏桂成验方。凡在妇科进修或学习者,均需背熟,以资考核,并为临床应用。为此把它编成歌诀,以备背诵,并增功用、主治、方义、简释,以供背诵时参考。 目录 1. 先期汤 27. 血府逐瘀汤 2. 奇效四物汤 28. 逐瘀止崩汤 3. 清经散 29. 加味失笑散 4. 清热固经汤 30. 琥珀散(附:脱膜散) > 5. 保阴煎 31. 折冲饮 6. 倒经汤 32. 脱花煎 7. 益肾通经汤 33. 红藤败酱散 8. 抑肝和胃饮 34. 苍附导痰丸 9. 橘皮竹茹汤35. 启宫丸 10. 羚羊角散36. 全生白术散 11. 清魂散37. 千金鲤鱼汤 12. 侧柏樗皮丸38. 完带汤 【 13. 易黄汤39. 健固汤 14. 清心滋肾汤40. 两地汤 15. 温经汤41. 胶艾汤 16. 温经摄血汤42. 滋肾生肝饮 17. 过期饮43. 滋水清肝饮 18. 补肾促排卵汤44. 二仙汤 19. 开郁种玉汤45. 定经汤 20. 加味乌药汤46. 调肝汤 ! 21. 紫苏饮47. 毓麟珠 22. 天仙藤散48. 泰山磐石散 23. 泽兰汤49. 保产无忧散

24. 免怀汤50. 通乳丹 25. 佛手散51. 下乳涌泉散 26. 生化汤 1. 先期汤《女科证治准绳》 先期汤中用胶艾,三黄香附知母良; ! 先期量多血热尝,凉血固经效力强。 功用:清热凉血固经。 主治:血热之月经先期量多。 方解:黄芩、黄柏、黄连、生地、知母清热凉营,当归、芍药、阿胶、甘草养血止血,香附调气,川芎调血,更加艾叶反佐,以免苦寒留瘀。 2. 奇效四物汤《校注妇人良方》 奇效方中用四物,胶艾黄芩共加入; 妇人崩中属血热,清热止血有奇功。 功用:清热养阴止血。 { 主治: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 方解:四物汤养血,黄芩、阿胶清热养阴止血,艾叶反佐,用量宜小,以此配合,主要是清血中之火而达到止血之目的。 3. 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清经散中黄柏用,青蒿茯苓与白芍; 熟地丹皮地骨皮,先期量多服之宜。 功用:滋水清火。 主治:水火俱旺经行先期量多。 方解:丹皮、青蒿、黄柏清热凉血泻火,地骨皮、熟地清虚热而生水,白芍敛阴,茯苓渗水宁心,总使火泻而水不伤。 @ 4. 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清经固经用栀芩,二地龟胶甘草需; 地榆棕藕及牡蛎,清热滋阴止血进。 功用:清热凉血,固经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崩症。 方解:该方系以李氏固经丸发展而来,方中生地、生藕节、生甘草、黄芩、焦山栀、地骨皮清热凉血,炙龟板、牡蛎、阿胶滋阴固经,陈棕炭、地榆固经止血。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 一、阑尾脓肿合并肠梗阻任兰汝,女,48岁。1964年8月14日病危,其子何新民从何家焉村下山邀诊。乃一路急行,午前抵村。入室诊视,见患者取右侧位卧于炕上,痛苦呻吟,频频呕吐秽臭粘涎并夹有粪便,豆粒大之汗珠从头部淋漓滴下。右腿弯曲不取 (? ) 稍伸,阑尾部有包块隆起约馒头大,外观红肿,痛不可近。扪之灼热,有波浪感。腹胀如瓮,阵阵绞痛,已3 日不便,亦不能矢气,小便赤热刺痛。高热寒战,叩齿咯咯有声。腋下体温39.5cc。口气秽臭,舌黑起刺、干涩。仅从外观,已可断为肠痈脓成,热毒壅闭三焦、阳明腑实之关格大症。乃建议即刻护送县医院手术治疗,但患者畏惧开刀,宁死不去。全家又苦苦哀求,设法抢救。余家在1939 年日寇扫荡时,曾在该村避难。又知患者素体康健,病虽5 日,未见虚象。 但症已危急,往返需2小时始可取药。乃从电话口授一方,嘱大队保健站火速派人送药上山: 1、生白萝卜2.5 公斤,元明粉120克,上药加水5000 毫升,置饭锅内同煎,分3 次入萝卜,待煮熟一批,捞出再换一批,得汁浓缩至500 毫升,备用;

2. 二花240 克,连翘、生苡仁、赤芍、桃仁泥、厚朴、生槟榔、芙蓉叶、芦根各30 克,冬瓜仁60 克,生大黄45 克酒浸一刻取汁入药),丹皮、枳实各15 克,皂刺、炮甲珠、白芷、甘草各10 克,广木香、沉香各3 克磨汁对入(此为拙拟攻毒承气汤加味)。 加水过药2寸,加白酒1130 毫升,浸泡40分钟,加速药物分解,然后以武火急煎10 分钟,取汁混匀得1000 毫升,与方一混合,每隔2小时服300 毫升,连续服用,以通为度。 3. 先予舌下金津、玉液、尺泽(双)、委中(双)刺泄黑血;阑尾、足三里、内关提插捻转泻法,强刺留针。待药取回,呕吐已止,绞痛减轻。下午6时,顺利服下300毫升。2小时后腹中绞痛,上下翻滚,腹中阵阵雷鸣,频频打嗝矢气。幸得三焦气机升降已复,乃一鼓作气,再进500 毫升,患者欲便,取针后仍未便下,但痛账已大为松缓。于夜11 时又进300 毫升,至夜半2 时,便下黑如污泥,极臭,夹有硬结成条、块状粪便及脓血状物一大便盆。随即索食细面条 1 碗(已2日未进食),安然入睡。余在病家守护一夜,次晨诊之,阑尾部之包块已消,仍有压痛。舌上黑苔通净,六脉和缓从容,体温37?C。予《辨证奇闻》清肠饮,倍苡仁加芙蓉叶、甲珠、皂刺以清余邪:二花90 克,当归50 克,地榆、麦冬、元参、生苡仁、芙蓉叶各30克,黄芩、甲珠、皂刺、甘草各10克,3剂而愈。阑尾炎因失治而成脓肿,甚至合并肠梗阻,在穷乡僻壤、缺医少药地区,井非偶见。

妇科常用中成药

妇科常用中成药 龙血竭胶囊 血竭性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心、肝二经,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养血生血、消肿定痛、止血敛疮等功效,被誉为“活血圣药”。 【成份】龙血竭。辅料为硬脂酸镁、白炭黑。 【作用类别】本品为骨伤科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三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或用酒调敷患处。 艾附暖宫丸 【成份】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 【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功能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适应症状】痛经。 【作用说明】主要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抑菌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日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八珍益母丸

【处方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适应症状】月经不调。 【作用说明】主要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兴奋子宫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田七痛经胶囊 通则不痛寒则温调虚则补之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甘。【成份】三七、延胡索、小茴香、五灵脂、川芎、冰片、蒲黄、木香,辅料为二氧化硅。 【作用类别】本品为痛经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 【用法用量】口服,经期或经前5天一次3~5粒,一日2~3次。【规格】每粒装0.4克 大黄庶虫丸 Dahuang Zhechong Wan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 15g 苍术 15g 当归 陈皮 8g 炮姜 8g 附片 6g 12g 法半夏 12g 茯苓 10g 香附 10g 川芎 肉桂 6g 丹参 25g 莪术 10g 10g 海藻 8g 闭经方I 号:(补气血) 熟地 30g 山药 15g 紫河车粉 15g 白芍 9g 生枣仁 9g 沙参 9g 人参 6g 杜仲 3g 柴胡 3g 菟丝子 12g 12g 鹿角粉 白术 30g 当归 龙眼肉 9g 6g 丹皮 6g 闭经n 号 党参 15g 天花粉 15g 益母草 旱莲草 15g 柏子仁 黄芪 15g 金银花 12g 黄柏 15g 红花 12g 桃仁 12g 甘草 6g 杜仲 15g 15g 12g 黄岑 香附 15g 玄参 12g 陈皮 15g 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 1 方 白术 15g 仙鹤草 12g 阿胶 10g 血余炭 党参 15g 三七粉 5g 炒蒲黄 10g 茜草 10g 12g 甘草 9g 白芨 12g 消炎止血 2 方 党参 20g 白术 15g 阿胶 18g 三七粉 生地榆 30g 血余炭 15g 煅龙骨 30g 芡实 12g 荆芥花 30g 煅牡蛎 30g 10g 益母草 15g 旱莲草 15g 仙鹤草 15g 方: (主治月经不调 ) 10g 赤芍 10g 荷香 10g 茯苓 10g 调经 1 当归 川芎 6g 丹参 10g 泽兰叶 10g 益母草 30g 香附 10g 小 调经 2 方: ( 主治痛经 ) 当归 10g 赤芍 10g 王不留行 10g 怀牛夕 香附 10g 10g 广木香 10g 乌药 10g 元胡 10g 刘寄奴 10g 功血方 1 号 熟地 (另) 15g 甘草 10g 20g 山萸肉 15g 桑寄生 怀牛膝 12g 地榆炭 12g 杜仲 30g 侧柏叶 12g 30g 海螵蛸 25g 白芍 25g 地骨皮 15g 仙鹤草 生牡蛎 15g 旱莲草 25g 功血方n 号

外科急腹症

第二十章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一、单选题 1.外科急腹症的特点是 A.有停经和阴道流血史 B.卧床休息后腹痛好转 C.腹痛在前,发热、呕吐在后 D.以呕吐、心悸为主要症状 E.腹部压痛一般不明显 1.急腹症在未明确诊断时应对没有休克的病人 A.禁食 B.给用镇痛药 C.按需要实施胃肠减压 D.便秘者行低压灌肠 E.取半卧位 1.对急腹症病人最应重视的护理问题是 A.体温过高 B.营养失调 C.潜在并发症:休克 D.潜在的口腔黏膜损伤 E.焦虑 1.下列哪项不是外科急腹症发生穿孔性病变时的主要特征 A.刀割样持续剧痛 B.迅速出现腹膜刺激征 C.出现气腹 D.移动性浊音(+) E.肠鸣音亢进 1.外科急腹症的特点是 A.先腹痛,后发热、呕吐 B.排便后腹痛可好转 C.有停经和阴道流血史 D.常伴腹泻、心悸等症状 E.腹部压痛不明显 2.阵发性腹痛常见于 A.急性阑尾炎 B.溃疡病穿孔 C.机械性肠梗阻 D.肠绞窄 E.脾破裂出血 1.小儿肠套叠大便的特点是 A.血样便 B.果酱样便 C.黏液便 D.柏油样便 E.陶土样便1.急腹症病人未明确诊断前应禁用 A.阿托品 B. 安眠药 C.去痛片 D.哌替啶 E.镇静药 3.急腹症病人的改用手术处理的指征不包括 A.怀疑消化道穿孔 B.有明显内出血表现 C.出现休克表现 D.腹膜刺激征明显 E.腹痛反复发作4小时以上 2.观察急腹症病人的腹部体征中最重要的是 A.肠鸣音变化 B.腹膜刺激征的产生 C.腹式呼吸运动的大小D.是否有腹部包块 E.肝浊音界的大小 二、多选题 1.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有 A.炎症 B.穿孔 C. 出血 D.梗阻 E.缺血 1.急腹症在未明确诊断前应 A.半卧位 B.禁食 C. 疼痛剧烈时使用小剂量吗啡 D.胃肠减压 E.便秘时低压灌肠 1.急腹症中常伴有休克的疾病有 A.绞窄性肠梗阻 B.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C.脾破裂 D.胆道蛔虫症 E.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未出现休克的急腹症病人在未明确诊断时应 A.禁食 B.使用镇痛药 C.按需要实施胃肠减压 D.便秘者行低压灌肠E.取半卧位 1.外科急腹症的护理诊断有 A.焦虑或恐惧 B.腹痛 C.体液不足 D.电能质失衡

中药方子大全

中药方子大全 方剂查询 方剂快速查询 一画二画三画四画五画六画七画八画九画十画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方剂关键字查询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当前位置:中医外科学 > 方剂查询 方剂快速查询 附方的剂量参考《中医外科学》或原出处中的剂量,部分原著没有剂量者,编者根据药典及临床经验用红色加注,以示区别。所有药物的剂量只供临床参考,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著者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一画 一号扫风丸 (经验方) 大枫子1750g 苡仁240g 荆芥240g 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各120g 白花蛇30g 苍术白附子桂枝当归秦艽白芷草乌威灵仙川芎钩藤木瓜菟丝子肉桂天麻川牛膝何首乌千年健青礞石(制) 川乌知母栀子各60g共为细末,水泛成小丸,干燥后待用。功用:祛风,利湿,杀虫。治初期轻型麻风。用法:成人初用6g,每天2次。3天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每次加1.5g,至第8天后每天服3次。方歌: 一号癣药水 (经验方) 土槿皮300g 大枫子肉300g 地肤子300g 蛇床子300g 硫磺150g 白鲜皮300g 枯矾150g 苦参300g 樟脑150g 50%乙醇20000ml 将土槿皮打成粗末,大枫子肉捣碎,硫磺研细,枯矾打松,用50,乙醇温浸,第1次加8000ml浸2天后,倾取清液,第2次再加6000mI,再浸2天,倾取清液,第3次

加600Oml,去渣取液,将3次浸出的药液混和,再以樟脑用95,乙醇溶解后,加入药液中,俟药液澄清,倾取上层清液备用。功用:杀虫止痒。治鹅掌风、脚湿气、圆癖等病。用法:搽擦患处,每天3,4次,有糜烂者禁用。方歌: 一扫光 (《外科正宗》) 苦参黄柏烟胶各500g 枯矾木鳖肉大枫 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樟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白砒15g 共研细末,熟猪油1120g,化开,入药搅匀,作丸如龙眼大,瓷瓶收贮。功用:杀虫止痒。治白秃疮、疥疮、白屑风等证。用法:搽擦疮上。方歌: 二画 八宝丹 (《疡医大全》) 珍珠3g 牛黄1.5g 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 冰片0.9g 炉甘石9g 研极细末。功用:生肌收口。用于溃疡脓水将尽者,阴证、阳证都可用。用法:掺于患处。方歌: 八二丹 (经验方) 熟石膏8份升药2份,各研极细末,和匀。功用:提脓祛腐。用于溃疡脓流不畅,腐肉难脱。用法: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瘘管,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方歌: 八珍汤 (《正体类要》)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各30g。功用:补气补血。用于疮疡、皮肤病属气血两虚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八正散 (《和剂局方》) 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炙甘草山栀子大黄各500g。功用:清利湿丁桂散 (经验方) 公丁香肉桂各30g 共研细末。功用:温化痰湿,散寒止痛。用法:掺膏药或袖膏内敷贴患部。方歌: 二白散 (《外科大成》) 生南星贝母等分,共研细末。功用:化痰散结。用于肉瘤、痰核。用法:鸡子清和米醋调敷。方歌: 二陈汤 (《和剂局方》) 陈皮 15g 半夏15g 茯苓9g 甘草5g。功用:燥湿化痰。用于疮疡痰浊凝结之证。用法:水煎服。方歌: 二矾汤 (《外科正宗》) 白矾皂矾各120g 孩儿茶15g 侧柏叶250g功用: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用法:水煎,浸泡。方歌: 二号癣药水 (经验方) 米醋

中医妇科学证型和常用方剂

中医妇科学方剂 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 1.1.气虚证 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 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 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 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 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 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 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 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 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 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 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 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症 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 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 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 3.1肝郁证:逍遥散 3.2肾虚证:固阴煎 3.3肝郁肾虚:定经汤 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 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 4.1气虚证:举元煎 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 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 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失效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 5.1肾虚证:归肾丸 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 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 5.2血虚证:滋血汤 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 5.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 5.4痰湿证:苍附导痰汤 仓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 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6.经期延长 6.1气虚证: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 6.2血热证 6.2.1虚热证:两地汤 6.2.2湿热证:固经丸 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归芍香附依; 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6.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7经间期出血 7.1肾阴虚证:两地汤 7.2湿热证:清肝止琳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 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7.3血瘀证:逐瘀止血汤 逐瘀止血生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 枳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制共合方。 8崩漏 8.1脾虚证:固本止崩汤 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芪; 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 8.2肾虚证 8.2.1肾气虚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加减苁蓉菟丝子,熟地当归覆盆子; 艾叶寄生枸杞子,固冲止血益肾气。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 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 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Removed_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1、一阴煎(《景岳全书》) 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安康 由麦冬、芍药、生地、熟地、丹参、牛膝(一方有杜仲,无牛膝)、甘草七味药组成。滋阴清热。治肾水真阴虚损所致烦渴咽干,潮热不退,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二黄三白散(《妇科玉尺》) 二黄三白香附芍黄连黄柏侧柏酌白术椿白白石脂清热利湿治带卓 由黄连、黄柏、香附、芍药、侧柏叶、白术、椿白皮、白石脂八味药组成。清热利湿。治带下赤白,甚或黄赤相兼,量多质粘稠、气臭秽、少 腹坠胀,**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症。 3、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 人参麦冬散知芩生地竹茹草茯苓清热养阴安心神妊娠烦闷效验灵 由人参、麦冬、知母、黄芩、生地、竹茹、甘草、茯苓八味药组成。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治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烦 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而滑等症。 4、八物汤(《济阴纲目》) 八物沁扣四物匡延胡川楝木香榔疏肝理气调经血经行肢肿服之康 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槟榔八味药组成。疏肝理气。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善叹息,苔薄白,脉弦细等 症。 5、大营煎(《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 由当归、熟地、肉桂、甘草、杜仲、牛膝、枸杞子七味药组成。养血温经、扶阳散寒。治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经行延后,色淡量少,质 清稀,小腹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脉沉延无力等症。

6、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由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山甲、王不留行、白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柴胡、青皮、甘草共十四味药组成。疏肝解郁, 通络下乳。治产后乳汁分泌少。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饮食不振、苔薄黄,脉弦细带数等。 7、内补丸(《女科切要》) 鹿茸菟丝内补丸芪桂苁蓉附紫菀潼白蒺藜桑螵蛸温肾培元止带专 由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桑螵蛸十味药组成。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治肾阳不足,带脉失约 ,妇女带下清冷,量多质稀,小腹冷,夜尿多,腰酸便溏,舌淡脉沉细等症。 8、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由泽泻、猪苓、茯苓、茵陈、赤芍、丹皮、车前子、黄柏、栀子、牛膝十味药组成。清热利湿止带。治湿热滞下焦,带下色黄如茶汁,或黄绿 如脓、臭秽难闻、阴痒或肿痛,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9、天仙藤散(《妇人良方大全》) 天仙藤散用木瓜香附乌药柴苏加再加陈皮草生姜妊娠水肿气滞佳 由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紫苏叶八味药组成。理气行滞。治妊 娠气滞满及水肿等症。 10、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疏肝解郁功效彰 由当归、白芍、茯苓、丹皮、白术、香附、天花粉七味药组成。疏肝解郁,养血解脾。治多年不孕、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经行不畅,乳房胀 痛、精神抑郁、舌红苔薄、脉弦等症。 11、牛膝散(《济阴纲目》) 牛膝散用归芍桃桂心玄胡丹皮要再入木香行气滞逐下胞衣效能高

临床常用地28个经典方剂

临床常用的28个经典方剂 1.【人参汤】人参汤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 当归(切,炒) 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30克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 当归(切,炒) 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30克 人参汤 - 用法 上药八味,捣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温服。 人参汤 - 主治 妇人半产后,血下过多,心惊体颤,头目眩晕,或寒或热,脐腹虚胀疼痛。又名理中汤(丸),配方:人参(或党参)、干、甘草、白术。用于治疗胃寒。何为胃寒?凡是不敢冷饮、冷食、水果、凉菜的人皆属于胃寒,如果勉强吃下去,则会有胃痛、胃胀、腹泻等种种症状发生,都是胃寒所致,服用此方即可痊愈。 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 组成;半夏12克(洗) 黄芩干人参甘草(炙)各9克黄连3克大枣12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半夏泻心汤 - 功效 寒热并用以合阴阳,补泻兼施以顾虚实。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痢,苔腻而微黄。寒热错杂,肠胃升降失调。 半夏泻心汤 -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消痞。 半夏泻心汤 -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配方: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干、甘草、大枣。用于治疗胃热,是和理中汤相对的,以上热、中痞、下寒(呕而肠鸣、心下痞)为用药指证。常常表现为饭后心下有堵塞感,食物留在胃中难以下行。 3.【柴桂汤】

处方;柴胡1钱,桂枝3分,花粉5分,牡蛎2分,炮2分,炙草2分。 功能主治;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 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出愈。 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外感病。值得一提的是本方还可以治疗胃痛。日本汉方家矢数道明用此方加牡蛎、小茴香治疗胃痛,无论虚实寒热,无不百发百中,效如桴鼓。《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4.【五苓散】 五苓散 - 组成 桂枝9g 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五苓散 -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五苓散 - 歌诀: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五苓散 -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五苓散 - 病机 太阳表邪未解,传太阳膀胱之腑。 配方: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是通阳利水的经典方,用于水代障碍。用药指证为:口渴、吐水、水样性腹泻、小便不利等与水有关的症状。现代人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方证。 5.【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概述 〖方剂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厚朴半夏汤、七气汤、四七饮 〖方源〗《金匮要略》卷下。 〖组成〗半夏一升(130g)厚朴三两(45g)茯苓四两(60g)生五两(75g)叶二两(30g)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共紫,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

感染疾病科常用药物分类汇总表

感染疾病科常用药物分类汇总表 抗病毒(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 1 替比夫定片600mg/片 2 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片或1 mg/片 3 恩替卡韦片(T)0.5 mg/片 4 恩替卡韦胶囊0. 5 mg/片 5 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 g/粒 6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 10/20/30/40/50/60 ug/支 7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135ug/支或180ug/支 抗肝纤维化类 8 复方鳖甲软肝片0.5g/片 9 鳖甲煎丸 3 g/次3g/次,50g/瓶 10 扶正化瘀片0.4g/片 11 强肝胶囊0.4 g/粒 12 贞芪扶正胶囊 2.1 g/粒 保肝、降酶、退黄类 13 盐酸精氨酸注射液20ml/支 14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 ml/支 15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0.6g/支 16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20mg/支或80mg/支 17 注射用肝水解肽50mg/支 18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 ml/支 19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5ml/支 20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28 mg/粒 21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2.5 g/支 22 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3g/袋 23 注射用丁二磺算腺苷蛋氨酸0.5 g/支 24 茵栀黄颗粒 3 g/袋 25 茵栀黄胶囊0.33 g/粒 26 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 g/粒 27 双环醇片25mg/片或50mg/片 28 六味五灵片0.5g/片 29 草仙乙肝胶囊0.4 g/粒 30 乙肝健片0.26 g/片 31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40mg/片 32 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50m g/粒 33 大豆磷脂散7 g/袋

中医妇科学临床常用方剂

中医妇科学临床常用方剂 1、胶艾汤《金匮要略》: 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2、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4、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产后乳汁点滴无,原因气血两虚乎。气血充足乳汁旺,衰弱乳汁必干枯。生乳丹中参芪通,当归麦冬苦桔梗。七孔猪蹄用两个,二剂乳汁如泉涌。 5、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山药萸,茯苓泽泻牡丹皮。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枸杞。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6、一贯煎《柳州医话》: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次方良。 7、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龙胆栀芩酒伴炒,木桶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8、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9、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10、橘皮竹茹汤《金匮》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11、济生肾气丸 肾气丸+车前子、牛膝。 肤膨腹肿痰如壅,气化水自行。 12、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 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13、补肾固冲丸《中医学新编》 鹿角戟断菟丝仲,当归熟地杞胶从,参术枣气砂仁理,补肾固冲安胎中。 1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15、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16、少腹逐瘀汤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17、丹栀逍遥散《女科辑要》: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18、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胞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19、左归丸《景岳全书》: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0、右归丸《景岳全书》: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21、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22、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23、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山药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24、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炙草升柴当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25、固阴煎《景岳全书》: 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26、保阴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27、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28、温经汤

急腹症

急腹症acuteabdominalgia 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异位妊娠子宫破裂等。 病因 1.外科急腹症 (1)感染与炎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憩室炎等。 (2)空腔器官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穿孔、伤寒肠穿孔、坏疽性胆囊炎穿孔、腹部外伤致肠破裂等。 (3)腹部出血创伤所致肝、脾破裂或肠系膜血管破裂,自发性肝癌破裂、腹或腰部创伤致腹膜后血肿等。(4)梗阻胃肠道、胆道、泌尿道梗阻等。 (5)绞窄胃肠道梗阻或卵巢肿瘤扭转致血循环障碍,甚至缺血坏死,常导致腹膜炎、休克等。 (6)血管病变血管栓塞,如心房纤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附壁血栓脱落致肠系膜动脉栓塞、肾栓塞等。血栓形成,如急性门静脉炎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如腹主动脉、肝、肾、脾动脉瘤破裂出血等。 2.内科疾病 (1)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腹膜炎、腹型紫癜、镰状细胞贫血危象、铅中毒、糖尿病、尿毒症。 (2)由于神经牵涉致放射性腹痛,常见有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绞痛,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3)脊椎增生性骨关节炎,脊柱结核、肿瘤、损伤致脊神经受压迫或刺激等。 3.妇产科疾病 急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炎、卵巢黄体破裂、卵巢肿瘤扭转、异位妊娠破裂。 临床表现 1.腹痛的部位 最先发生的部位可能是病变的原发部位。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始在上腹部痛,当穿孔后消化液流向下腹,此时腹痛扩展至右下腹乃至全腹,易与阑尾炎穿孔相混。急性阑尾炎为转移性腹痛,开始在脐周或上腹部,为炎症刺激性内脏痛,当炎症波及浆膜或阑尾周围壁层腹膜时,则表现为右下腹痛。腹痛最明显的部位,常是病变最严重的部位,如有腹膜刺激征,则常提示该部位有腹膜炎。 2.腹痛的性质 持续性剧烈钝痛,病人为了减轻腹痛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咳嗽、深呼吸和大声说话均加重疼痛,定位准确,提示该部位壁层腹膜炎症刺激——急性腹膜炎。持续性胀痛常为脏层腹膜受扩张牵拉所致,按压腹部疼痛加重,如麻痹性肠梗阻、肝脏肿瘤等。阵发性绞痛,为空腔脏器平滑肌阵发性痉挛所致,常提示消化道、胆道或输尿管存在梗阻因素,如机械性肠梗性,胆道结石、蛔虫、肿瘤,输尿管结石等。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表现梗阻与炎症并存,常见于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胆道结石合并胆管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等。 3.腹痛的程度 分轻度(隐痛),中度和重度(剧痛),表示病变的轻、中、重,但也因个人耐受程度有所差异。 检查 仔细地询问病史,准确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等,将采集到的资料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进行正确的符合逻辑的临床思维、分析、鉴别和综合,去伪存真,是急腹症正确诊断的重要步骤。 1.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大便常规,血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和血气分析等。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有助于诊断炎症及其严重程度;血红蛋白下降可能有腹腔内出血;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应考虑有无合并DIC,提示需进一步检查;尿中有大量红细胞提示泌尿系结石或肾损伤;血尿淀粉酶增高提示急性胰腺炎;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