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院应用止痛药物分析

我院应用止痛药物分析

我院应用止痛药物分析
我院应用止痛药物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1)本类药物中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双氯芬酸等解热作用较好;对炎症导致的疼痛,其以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氯芬那酸较好;对抗风湿,以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吲哚美辛较强。另解热镇痛药常与组胺拮抗剂、中枢镇静药、镇咳药、抗病毒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的对症治疗。 (2)应用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了体温,可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引以重视。鉴于发热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因此本类药物仅适用于热度很高或持续发热时间较长的患者。此类药物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创伤性剧痛与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但由于它只对疼痛的症状有治疗作用,不能解除疼痛的致病原因,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与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故不宜长期服用。 (3)应当指出的就是,发热就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人体内的吞嗜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但另一方面,发热会使体力消耗,感觉不适,影响休息,甚至可引起惊厥,年老者、体弱者在高热骤然降下时,有可能引起虚脱。故在应用本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量,并注意间隔一定的时间(4~6h),同时在解热时,多饮水与及时补充电解质。

(4)为避免药品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高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有上消化道出血与(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对有特异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当慎用或不用。 (5)如患者对本类药物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她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这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6)此类药物用于解热一般限定服用3d,用于止痛限定服用5d,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得长期服用。 (7)使用本类药物时,不宜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同时为了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尽量在餐后服用。 (8)本类药物中仅限复方制剂的活性成分,有些毒性较大,如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非那西丁可损害肾功能,严重者可导致肾脏乳头坏死,长期使用也可诱发成瘾性;为此,虽《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限定仅作为复方制剂并限定剂量,但其复方制剂目前在广泛使用,对其毒性不可忽视,不可随意滥用。 (9)吲哚美辛虽解热镇痛作用强,但口服后所致的不良反应较重,常见为头痛,发生率约为21%~50%,其次为恶心、胃烧灼感、胃痛、消化不良等反应;双氯芬酸有导致骨髓抑制的可能。基于安全的考虑,《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暂限定作为局部外用。布洛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科学合理应用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科学合理应用 在我国,解热镇痛药的应用数量仅次于抗菌药物。据国家卫计委初略统计,全国每年销售解热镇痛类药物总数高达250多亿片,即13亿中国人每年人均20多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从中不难看出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现象很严重。下面,笔者就如何合理使用常见解热镇痛药做下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四类镇痛药适应症各不同 第一阶梯(一般疼痛和轻度癌痛)患者表现为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活动时痛感减轻,基本不影响睡眠。其止痛药物以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为主。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芬必得)和消炎痛(吲哚美辛)、扶他林(双氯酚酸)等。主要用于轻度疼痛的治疗,特别是肌肉痛、肌筋膜痛和关节痛,也可用于头痛和轻度癌症疼痛,特别是骨转移性癌症疼痛的治疗。 第二阶梯(中度癌痛)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影响到睡眠和食欲,应在第一阶梯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第二阶梯弱效阿片类止痛药。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右丙氧酚、强痛定、曲马多和痛力克等。如单独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长期服用,以免形成药物依赖(成瘾性)。 第三阶梯(重度癌症)患者表现为癌痛剧烈,难以忍受,

晚间入睡困难,疼痛加剧,至晚期疼痛如焚心蚀骨般难熬,寝食难安,“生不如死”。此时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片(即缓释片美菲康与美施康定等)、什冷丁、羟考酮和丁内 诺啡等;还有多种替代药品,如美散痛、安依痛和二氢埃托啡。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镇痛药物代表药物有曲马多、强痛定、二氢埃托啡、阿米替林、多塞平、卡马西平、普瑞巴林和苯妥英钠等。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可以分别用于治疗多种疼痛。 如何科学合理服用解热镇痛药 低热不要急于应用解热药发热是机体一种本能的防御 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存噬细胞功能加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多,有利于免疫系统杀灭细菌与病毒。应用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了体温,有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 严遵医嘱,不可贪快而加大剂量“退热”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有害健康,严重者可因大量出汗而致虚脱,甚至休克。 确诊病症,“对症”用药必须是属于头痛、牙痛、肌肉痛、月经痛、关节痛和神经痛等,才能应用解热镇痛药。突然发生的其他疼痛,如外伤所致的剧痛或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胃痛、肚子痛均无效果。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f1612392.html,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金桥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5期 在临床治疗之中,解热镇痛的药物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如果解热镇痛的药物应用不合理,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进而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到底应该如何合理应用呢?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都有哪些 1、阿司匹林:有着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同时也有着较强的抗风湿作用,小剂量的应用可以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对乙酰氨基酚:有着较强的解热作用,但是相比较阿司匹林而言,其镇痛的作用比较小,但是作用较为缓和、持久。 3、布洛芬:有着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症、抗风湿作用,它的镇痛作用比较强,可以达到阿司匹林的16倍到32倍,但是抗炎的作用比较弱,相比较阿司匹林而言,它的退热作用更加有效和持久。 4、双氯芬酸:有着良好的口服吸收作用,其抗炎作用可以达到阿司匹林的26倍到50 倍,对于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活动,在老年人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十分适用。 5、吲哚美辛:有着较强的镇痛作用,尤其是对于炎症的镇痛效果十分显著,它的镇痛效力可以达到阿司匹林的10倍到12倍,对于骨关节炎、中度到重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这种药物有着较多的不良反应,所以只适合外用,不适合口服。 二、如何合理应用解热镇痛的药物 1、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所以在应用这些药物来缓解症状的过程之中,我们更应该查明病因,让疾病得到明确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合理的治疗,把握住治疗的最佳时期,这样才能让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在应用解热镇痛的药物之前,应该明确患者有没有过敏史,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用药。 3、如果患者有胃病或者是胃溃疡出血等的疾病,就不能应用阿司匹林极其配方制剂,而是应该给患者用一些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解热镇痛药物,比如复方氨基比林或者消炎痛等。

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

(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在线考试 单选题、(由一个题干和两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其中只有一个为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 1、下列哪一个药物不是非甾体解热镇痛药 A.乙酰氨基酚 B.阿司匹林 C.尼美舒利 D.地塞米松 E.吲哚美辛 2、发热用药中,不正确的是 A.治疗高热应先采用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无效时再考虑选 用解热药 B.解热药不能替代抗感染药、抗休克等治疗措施 C.当遇到发热而未明确原因时,不能首先使用解热药 D.发热而未明确原因时,不能首先使用解热药 E.一般温度超过37.5度时,均可考虑使用解热镇痛药 3、解热镇痛药抗炎应用中,错误的是 A.感染性慢性炎症,解热镇痛药治疗剂量要大于非炎症性关节炎 B.风湿性、类风湿性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非甾体抗炎药虽然作为治疗本 类疾病的首选药,但不能影响疾病本身的免疫病理反应而改变病程 C.解热镇痛药需要合用能够改变病情的二线药物 D.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本类疾病的三线药物,由于易引起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萎缩、 继发感染、停药后“反跳”等不良反应 E.关节炎的病因各异,治疗用药也不同,应首先明确诊断 4、阿司匹林的描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乙酰水杨酸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吸收 B.碱性尿中,水杨酸盐解离减少,再吸收增多而排出减少 C.该药对钝痛的作用,优于对锐痛的作用 D.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 血沉下降 E.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作用 5、以下哪一项与阿斯匹林的性质不符 A.具退热作用 B.遇湿会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 C.极易溶解于水 D.具有抗炎作用 E.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6、阿司匹林副作用中,哪一个不是 A.胃黏膜损伤 B.过敏反应 C.肝损害 D.骨质疏松 E.肾损害 7、阿司匹林应用中,那个是错误的 A.溃疡病人不宜使用 B.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禁用 C.小儿患者尤其是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

医院镇痛药物临床应用规范(2020版)

XXXX医院 镇痛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2020版) 为规范我院镇痛药物临床使用和临床用药点评标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及《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制定本规范。 一、规范化处方要求 特殊患者指需长期使用麻精药品的门(急)诊癌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1.应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具处方,详见表1。 2.患者使用镇痛泵时,置泵医师应于镇痛泵上标注药物种类、背景输注量、单次自控给药量等信息。 3.特殊患者应在医疗机构指定部门办理《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及《麻醉药品取药手册》,应由首诊医师建立《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并留存以下资料: ①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和《患者承诺书》原件; 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原件; ③患者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④患者代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及委托书 ⑤异地患者需提供现暂时居住证明。

4.《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及《麻醉药品取药手册》需建档编号。 5.特殊患者至少每3个月复诊或随诊一次,《麻醉药品专用病历》、《麻醉药品取药手册》中应有记录。 6.特殊患者连续3个月未开具和使用麻精药品,须重新办理《麻醉药品取药手册》。 7.麻精药品处方必须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 8.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具麻精药品处方。 9.医师为患者首次开具麻精药品、更换麻精药品品种、调整麻精药品用量时,应进行疼痛评估,并在病历中记录。 10.癌痛患者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应进行剂量滴定,包括初始剂量滴定、个体剂量滴定,维持、减量或停用在病历中应有记录。 11.处方注射剂用量不足整支剂量时,医师应在处方用法中注明弃药剂量。 12.各病区、手术室等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如患者剩有余液,应在专用登记表中注明余量处理方式,手术患者同时应在麻醉记录单里记录,双人签字确认。 13.除特殊患者外,麻精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由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急诊不得为患者开具需院外使用的麻精药品;术后患者使用的镇痛泵不能带出医疗机构,只限院内使用。 14.住院患者出院时,需在出院证中详细记录带药及使用情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的合理应用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的合理应用 一、概述和分类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品种繁多,是应用最广泛的对症治疗药物。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抗炎作用机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通常被称作非甾体抗炎药。由于一般认为它们的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又是对症药物,非处方用药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到其疗效的充分发挥,而且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掌握其药理作用特点,并有严格的指征、明确的诊断与合理用药的方案,对于正确使用本类药品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分类如下: 1.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赖氨酸盐、水杨酸钠、水杨酸镁、双水杨酯、卡巴匹林钙等;2.乙酸类如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舒林酸、依托芬那酯等; 3.丙酸类如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卡洛芬、非诺洛芬、吲哚洛芬、芬布芬等; 4.芬那酸类如甲芬那酸、氯芬那酸; 5.昔康类如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吡唑酮类如保泰松、羟基布他酮; 7.非酸化合物类如萘丁美酮。 二、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的合成来实现的。体内大多数细胞均能合成PG,PG广泛存在于各种重要组织的体液中,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参与机体发热、疼痛、炎症、血栓形成、速发型过敏等生理及病理过程。 1.解热作用人体的温度靠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人体发热是由于内热原激活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增加,而前列腺素E为极强的致热物质。本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并增强散热过程,从而产生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机体局部损伤或炎症时,局部产生和释放某些化学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组胺等,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前列腺素本身致痛作用较弱,但它具有痛觉增敏作用,可大大增强机体对上述致痛物质的敏感性,降低痛阈。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抑制外周的前列腺素合成,降低感受器的兴奋性,并同时抑制缓激肽的合成,从而产生镇痛效果。本类药物在镇痛剂量下不影响精神意识状态及其它感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等,但对创伤性剧痛或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却几乎无效。 3.抗炎和抗风湿作用本类药物除对乙酰氨基酚和非那西丁外,其它类均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机体抗炎过程中,组织会产生许多致炎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溶酶体、活性组织激肽以及前列腺素等。前列腺素是重要的致炎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痛觉致敏作用,致使炎症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一系列反应。本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使炎症缓解或消失,另外,在大剂量下还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而起到抗炎作用。 三、用药原则 (一)发热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主动反应,对机体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过程,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促使白细胞增多,以及加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等,这些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清醒镇静镇痛的临床应用

清醒镇静镇痛的临床应用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肖晓山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疼痛的忍受能力越来越低,再也不能忍受分娩时的“痛苦的欢乐享受”、人流时的痛苦呼叫、胃肠镜检查时的“艰难历程”和局部麻醉或神经丛阻滞不完善的情况下行手术时“眉头紧皱”的痛苦经历。这就给麻醉医师提出了挑战,怎样才能在既保证患者安全、舒适、无痛苦的条件下进行检查与治疗,又不延长操作时间和过多增加患者费用?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了清醒镇静,即采用镇静类药物,以安定患者情绪为主要手段,解决了大部份患者的痛苦,但对于人流手术、神经丛阻滞下行颈部手术这一类伤害性刺激比较强的手术却无法解除痛苦,为此我们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类镇痛药对这类患者进行清醒镇痛,取得了满意效果。 一、清醒镇静镇痛的基本概念 1、清醒镇静:是指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从而使治疗得以完成的技术,在此过程中仍可同患者进行交流,例如镇静过程中患者仍能遵嘱反应。 清醒镇静能使原本不舒服的检查治疗操作变得更易为患者所接受,主要适用于内镜检查。一般来说,人们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和对未知的情况感到恐惧,尤其是当置镜时对咽后壁的刺激时的难以忍受的感觉是非常恐惧的。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31%的要做胃镜或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感到紧张或极度紧张,其程度强烈到使74%的患者要尽可能地延长预约做检查的时间。加强交流和沟通以及营造内镜室轻松的环境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但引起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并且与性别无关。 清醒镇静的目的在于能对CNS产生抑制,使操作能顺利进行,还要保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能与患者进行交流且患者能遵嘱活动。因此,经典的静脉麻醉药,如巴比妥类药物、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等,都不主张由非麻醉医生进行清醒镇静使用。因为这些药物的镇静作用和麻醉作用间的剂量范围非常窄。而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组安全界限宽、治疗指数高的安全药物,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咪唑安定。咪唑安定的半衰期约为2.5h,其具活性的羟基代谢产物的半衰期更短,约为1.5h。咪唑安定是水溶性的,其致遗忘作用比安定强。再加上现在已经有了苯二氮卓类药物受体特异性的拮抗剂--安易醒,它能迅速逆转苯二氮卓类药物对GABA系统的作用。所以临床上常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清醒镇静用于胃肠镜检查。 2、清醒镇痛:是一全新概念,可描述为“实施中小手术时,经过静脉给予小剂量短效镇静镇痛药物后,患者情绪稳定、对当时手术刺激无明显反应、似睡非睡、呼之即醒、术毕即刻定向力正常并可自由行走”。 清醒镇痛的目的是为一些有创性检查和治疗提供快速、舒适、安全满意的操作条件,同时保证快速恢复和最少的术后并发症。如人工流产术、诊刮、宫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与正确使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与正确使用 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服用ACEI类药物若疗程中出现干咳,首选的措施是使用含有止咳药的抗感冒药治疗。B:疑似或确诊的重症流感患者应尽早(起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超过 48 h 的重症流感患者依然能够从抗病毒治 疗中获益。C:头痛、发烧、四肢关节酸痛的患者,若使用复方盐酸伪麻 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则无效,因为新康泰克不含解热镇痛药。D:以干咳为主要表现的感冒患者使用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冒通(氯芬黄敏片)、速效伤风胶囊(氨咖黄敏胶囊)、泰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疗效差,因为上述制剂无镇咳的成分。 2、有关抗感冒药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孟鲁司特无常规抗组胺药引起的嗜睡不良反应,可用于单纯咳嗽、气道高 反应性咳嗽、慢性咳嗽的症状改善。。B:酮替芬兼有组胺H1受体拮抗作 用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作用可用于咽痒及引起的咳嗽。C:氨溴索和桃 金娘油兼有黏液调节和黏液促排作用。D:中枢性止咳药包括甘草流浸膏、那可丁。 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孕妇禁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B:孕妇禁用复方甘草合 剂。C:孕妇禁用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宁、白加黑、复方甲氧那明胶 囊。D:应用含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时,要注意苯海拉明是CYP2D6强抑制剂,会抑制CYP2D6底物例如美托洛尔的肝清除,造成不良反应增加。 4、有关风热感冒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风寒感冒的常见症状可见发热重、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干痛、咳嗽、 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B:风

热感冒的治疗原则应以辛凉解表为主。例如可选择连花清瘟胶囊。

解热镇痛药

非选择性COX抑制药 1.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1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的治疗 2大剂量(4-6g/日,为最大耐受剂量)有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急性风湿热治疗,使急性风湿热患者症状缓解,是临床首选药之一;明显减轻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和疼痛。3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血小板中COX活性,减少血栓素(TXA2)的产生,而不影响血管内皮COX活性,不干扰前列环素(PGI2)的产生;大剂量阿司匹林对COX的抑制作用没有选择性。临床应用:小剂量用于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 1.胃肠道反应上消出血 2. 对血液系统影响(effect on the blood)抗血小板聚集PT延长 3.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疹子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阿司匹林哮喘(肾上腺素无效) 4. 水杨酸反应大量时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 5. 瑞夷综合征(Reye syndrome) 6. 对肾脏的影响(effects on the kidney)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激素合用消化出血风险口服抗凝合用易出血磺脲类合用易低血糖2.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极少部分代谢为对肝有毒的羟化物 有解热镇痛作用,无抗炎、抗风湿作用。临床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神经肌肉痛 常用剂量较安全,剂量过大或伴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可致肝损伤,甚至急性中毒性肝坏死;非那西丁过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3. 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主要是抗炎抗风湿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的治疗,尚可用于急性痛风、癌性发热。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抑制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生障碍性贫血);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舒林酸吲哚美辛的前体药物;代谢物抑制COX作用较舒林酸强而持久;胃肠道反应轻(因胃、肠粘膜未直接暴露于高浓度的活性药物下)适应症: 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急性痛风。不良反应与吲哚美辛相似,但较轻。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强,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的治疗。不良反应较轻,易耐受,常用。 ●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效果比阿司匹林强,退热效果比阿司匹林更持久,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人可选用芬必得解热。芬必得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有阿司匹林哮喘病史者禁用。 5.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比阿司匹林强,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头痛、牙痛、神经痛等的治疗。 扶他林:双氯芬酸 6. 烯醇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7. 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解热镇痛作用弱。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不良反应多,现已少用 8. 烷酮类:萘丁美酮 选择性COX-2 抑制药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 用于风湿、类风湿及骨关节炎的治疗。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抗肿瘤作用;可能存在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镇痛药物的分类与用途

药店店员经典培训教材:镇痛药物的分类与用途 临床用于治疗疼痛的药物包括:一、麻醉性镇痛药;二、解热镇痛药;三、抗神经痛药;四、抗偏头痛药;五、解痉止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是最常见的镇痛药,临床主要有吗啡和芬太尼等,通过对中枢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阿片受体激动药,如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 二、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如喷他佐辛等; 三、阿片受体拮抗药,如纳络酮等。 用途 一、急性疼痛。对急性疼痛患者,主张使用速效和短效药物,如即释吗啡、芬太尼针、杜冷丁针等。需持续镇痛的患者可通过持续给药方法达到长时间镇痛。 二、慢性疼痛。如骨关节痛、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管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等。对慢性疼痛患者,主要使用控释药物,如控缓释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等,以达到最小的药物浓度峰谷比。 三、癌痛。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 一、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如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苯胺类(如醋氨酚)、吡唑酮类(如保泰松)、有机酸类(如布洛芬、吲哚美辛); 二、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 用途 一、解热镇痛。可用于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肌肉痛和痛经。 二、血栓形成。 三、胆道蛔虫症。 抗神经痛药 抗神经痛药大部分都是经过临床试用发现可能有效,再进行系统临床研究,然后回到实验室研究,探讨其机制,推动新药研究发展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 一、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 二、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 三、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 四、其他药物,如神经妥乐平。

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哪些? 鸦片类镇痛药是古老的止痛药,也是至今最有效的癌症止痛药。在目前所有的止痛方法中,鸦片类镇痛药是癌症止痛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对于癌症病人的中、重度疼痛,鸦片类药物是必不可少的。鸦片类药物的止痛作用超过其他任何非鸦片类止痛药。与非鸦片类止痛药相比较,鸦片类止痛药几乎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这些药物本身对胃、肠、肝、肾等重要脏器没有毒性作用。当病人的疼痛因为疾病的发展而加重时,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来提高止痛效果,而其他止痛药有最高剂量的限制。不推荐使用有争议的鸦片类药物,这些药物包括杜冷丁,鸦片受体激动剂喷他佐辛、布托诺菲、纳布芬。杜冷丁的镇痛作用维持时间很短,而且在反复应用的情况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鸦片受体激动剂的止痛作用非常有限,并且可能产生不愉快的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幻觉等。 1、吗啡这是鸦片类止痛药的典型代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强力止痛药,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这种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效果,对所有的疼痛都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比间断性锐痛和内脏疼痛效果好。此药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改善病人的紧张情绪。同时,这种药物可抑制咳嗽中枢,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长期应用可产生依懒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成瘾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呼吸抑制,此药物可抑制呼吸中枢,因此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的患者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对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可导致便秘和排尿困难。吗啡可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扩张脑血管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因此,患者存在脑转移、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使用时应该注意。 这种药物经口服、皮下注射或者肌内注射都可很好地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过肾脏排出,可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也可少量经过乳汁排泄。但是,这种药物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半衰期短,因此止痛作用维持时间短,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缓释剂型,使作用的维持时间延长。 注意事项:该药可产生恶心、呕吐,在持续用药后会逐渐缓解,并且可使用止吐药物来控制。发生便秘时可用泻药。呼吸抑制、胃肠道排空延迟、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心病患者禁用。妊娠、哺乳期患者、儿童禁用。存在脑外伤、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在应用时应该慎重。 2、杜冷丁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止痛药,作用强度是吗啡的1/10,除了止痛作用以外,这种药物还有镇静、镇咳作用,有轻微的呼吸抑制作用。其反复应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如震颤、精神错乱、癫痫发作。不良反应与吗啡基本相同,可有头痛、头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等,过量时会出现幻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注意不能与氯丙嗪合用。成瘾性比吗啡轻。 这种药物口服吸收不良,因此很少采用口服给药。皮下注射具有刺激性。因此,多数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在癌症的止痛中,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因为癌症病人多数需要

麻醉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

麻醉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 一、单选题 1、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呼吸抑制,一旦出现,可以静注( )治疗。 A.纳洛酮 B.去甲肾上腺素 C.阿司匹林 D.哌替啶 2、因作用时间太短,不适合作静脉PCA选择用药的是() A.吗啡 B.芬太尼 C.舒芬太尼 D.阿芬太尼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WHO癌性疼痛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 A.按阶梯给药 B.首选无创途径给药 C.按需给药 D.个体化给药 4、药物成瘾性指的是药物的() A.精神依赖性 B.身体依赖性 C.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D.以上均不对 5、引起骨关节痛的主要原因是() A. 局部压迫 B. 骨质疏松 C.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 D. 肿瘤转移 6.塞来昔布属于()类药物。 A. COX-1选择性抑制剂 B. COX-1选择性激动剂 C. COX-2选择性抑制剂 D. COX-2选择性激动剂 7、以下关于联合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阿片类镇痛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用药可以明显增加镇痛效果 B. 镇痛药与辅助药物联合用药也可以明显增加镇痛效果 C. 联合用药同时会因药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D. 镇痛治疗联合用药时,不应减量使用 8、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除哪项外都是( ) A. 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 B. 长期用药控制用药剂量 C. 避免联合用药 D. 注意合并症对用药的影响 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非癌性疼痛包括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B. 急性疼痛是防止组织伤害的有益因素和信号 C. 慢性疼痛则是毫无价值的因素,常常带给患者孤独感和绝望感 D. 所谓慢性非癌性疼痛,是泛指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以外的所有疼痛 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阿片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不一定造成滥用 B. 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 C. 患者在接受阿片治疗期间不能驾驶交通工具 D. 对爆发痛患者只给予长效阿片类药物即可 二、多选题 1、麻醉性镇痛药用于术后镇痛的常用给药方法有() A.口服给药 B.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椎管内给药 E.病人自控镇痛 2、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的适应症包括() A.胸部或腹部手术后 B.下肢手术后需要早期肢体活动

解热镇痛药

第三章解热、镇痛抗炎及抗痛风药物 1. 什么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分哪几类?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多数还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抗炎作用机制与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不同,故亦称非甾体抗炎药. 2. 非甾体抗炎药中哪些属于非处方药(OTC)? 非甾体抗炎药中属于OTC的有:阿司匹林、精氨酸阿司匹林、赖氨酸阿司匹林、卡巴匹林钙、双水杨酸酯、乙水杨酸酯、对乙酰氨基酚、贝诺酯、布洛芬、芬必得。吡罗昔康、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只作为外用制剂。 3. 非甾体抗炎药作用机制是什么? 本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的合成。PG广泛存在子人体的各种主要组织和体液中,大多数细胞均有合成PG的能力。PG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参与机体发热、疼痛、炎症、血栓、速发型过敏、保护胃黏膜、维持肾血流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PG的前身是花生四烯酸(AA),游离的花生四烯酸分别通过环氧化酶和5-脂氧酶途径,进一步代谢成PG、血栓素(TXA2)和白三烯(LT)。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了PG合成 4. 如何合理选用解热镇痛药? 根据患者的指征、机体状况及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等综合因素考虑选药。 (1)一般以疗效确切、毒性低、价格较便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为首选药,次之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等。解热应用不超过3日,镇痛应用不超过5日。 (2)对长期高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伤寒、晚期癌症,可考虑应用消炎痛栓剂。 (3)儿科用药最好仅限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它们的复方制剂。 (4)孕妇应慎用解热镇痛药,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5)肾炎、消化性溃疡、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或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6)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一些复方制剂如去痛片、APC最好不用,该类药已趋于淘汰。 5. 如何合理选用抗炎镇痛药? (1)尽管本类药物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目前抗炎镇痛仍以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价格便宜或适中的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及双氯芬酸为首选药,吲哚美辛和保泰松虽然抗炎作用强,但副作用亦大,故保泰松已很少使用,而吲哚美辛只作为二线药,用于重症或其他药物无效的替代药物。 (2)由于本类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个体差异,通常先选一种药,并逐渐加大剂量,待有效后逐渐减量,若使用2—3周后无效,可更换品种。 (3)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需长期服药者,应选择维持疗效较长、副作用较少的药物,如芬必得、舒林酸、萘丁美酮、尼美舒利等。 (4)老年肾功能低下者,可选择尼美舒利、舒林酸等。 (5)高血压正在服药期间的患者,可选用舒林酸;因该药与抗高血压药很少发生相互作用。 (6)有消化性溃疡史者,可选用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 (7)对于腰、关节、韧带等急性扭伤,肌肉异常紧张,肌肉劳损及肌腱炎等,可选用氯唑沙宗。 (8)对早期骨关节病患者可选用氨基葡萄糖(葡立、维古力),可阻断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防止疾病进展。

儿科常用解热镇痛药及其合理应用

儿科常用解热镇痛药及其合理应用 摘要: 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儿常伴有咽痛、头痛等不适症状,部分患儿可引发惊厥。因此,解热镇痛药是小儿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由于小儿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呼吸道细小而且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一旦伤风感冒,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炎症,甚至肺炎。所以合理应用药物是儿科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儿常伴有咽痛、头痛等不适症状,部分患儿可引发惊厥。因此,解热镇痛药是小儿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由于小儿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呼吸道细小而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伤风感冒,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炎症,甚至肺炎。有的医生在没有查出病因前就盲目使用解热镇痛药,这不仅会掩盖病情,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虚脱。所以合理应用药物是儿科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1 儿科几种常用解热镇痛的分析 儿科几种常用儿童解热镇痛药的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包括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 1.1 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中应用最早、最广的典型药物。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解热镇痛良药,随着临床广泛的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日显广泛,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是它可诱发瑞氏综合征(临床上称为急性肝脂肪性脑病综合征),因此,某些西方国家已规定禁用或慎用阿司匹林。我院临床上使用巴米尔、APC和来比林都属于此类解热药。其中巴米尔为泡腾型水溶片剂,起效快,对胃刺激小,酸甜可口,饮用方便。来比林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结合的复盐,用于肌注,其解热镇痛效果显著,起效迅速,作用持久。 1.2 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由于它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较少,故在儿科应用广泛。儿科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临床应用广泛,如泰诺林滴剂、儿童百服宁口服液等。时美百服宁滴剂、(泰诺)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除有退热作用外,还用于缓解小儿感冒其他症状,如小儿咳嗽、鼻塞等。 1.3 布洛芬是美国FDA唯一推荐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抗炎药,其口服吸收快,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美林混悬液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据报道,美林具有比百服宁更长的退热持续时间和更强的退热作用。美林除了给药方便,它的口感好,外包装美观,更适合儿童使用。 1.4 其他成分安乃近为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的加成物,其解热作用显著,但毒副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较长时间应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而粒细胞是人体对付外来微生物侵害的细胞,它们是人体抵抗力的重要部分。故临床上安乃近片剂应用不多,但安乃近注射剂在儿科普遍使用,主要用于高热患儿。表1 含阿司匹林的制剂表2 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表3 含布洛芬或其他成分的制剂 2 小儿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2.1 用药选择应用时必须根据小儿年龄、病情、药物副作用及其依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解热镇痛药:(1)应选毒性低、副作用小的解热药。WHO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2个月以上小儿的首选解热药。一般建议0~3岁的小儿选择使用泰诺林滴剂。(2)选用小儿专用剂型,提高用药依从性。儿科的泰诺林滴剂、百服宁口服液、美林口服液等经口给药,从而减少患儿对肌肉注射的抵触情绪,增加了患儿对治疗的合作性。这些制剂有小儿喜欢的水果味道,外包装美观,另配

镇痛药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镇痛药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A型题(本大题40小题.每题1.0分,共40.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A 镇痛、镇静、散瞳、呼吸抑制 B 镇痛、镇静、散瞳、呼吸兴奋 C 镇痛、烦躁、散瞳、呼吸抑制 D 镇痛、镇静、缩瞳、呼吸抑制 E 镇痛、镇静、缩瞳、呼吸兴奋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题思路]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吗啡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还会随镇静作用出现欣快感,但无止吐作用。不但不止吐,而且在治疗剂量下可引起恶心呕吐;吗啡有镇痛、镇静作用。镇静不等于安定,安定有安神定志、改善焦虑不安之意。同时吗啡不散瞳,而是缩瞳,中毒时可产生针样瞳孔。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镇痛、镇静、欣快、镇咳、抑制呼吸、缩瞳、引起恶心及呕吐等作用。 第2题 关于吗啡体内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通过胎盘 B 可经胃肠道黏膜吸收 C 常采用注射给药,大部分通过血脑屏障 D 可经乳汁排泄 E 首关消除明显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喷他佐辛成瘾性小是由于: A 拮抗δ受体 B 拮抗κ受体 C 拮抗σ受体 D 拮抗μ受体 E 拮抗DA受体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与脑内阿片受体无关的镇痛药是: A 罗痛定 B 喷他佐辛 C 曲马朵 D 美沙酮 E 纳洛酮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吗啡缓解疼痛不愉快的情绪,其作用部位是: A 痛觉感受器 B 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C 丘脑内侧 D 中脑边缘系统和蓝斑核 E 脊髓胶质区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止痛药的合理应用和三级止痛方案

止痛药的合理应用与三级止痛方案 2010-10-07 09:0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麻醉科叶胜泉 所谓止痛药就是指那些具有缓解疼痛作用的药物。这种止痛作用只是暂时的,因为它们不能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因;但又不能否认,止痛药物在癌性疼痛的止痛上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药物治疗上,癌性疼痛常用的止痛药物有两类:一类是非麻醉止痛药,在一般药店可直接买到;另一类是麻醉止痛药,需要医生特殊的处方才可得到。 (1) 非麻醉止痛药 非麻醉止痛药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对异丁苯基丙酸3种药物。 多数情况,非麻醉止痛药如果使用及时,对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有足够疗效。特别是在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效果较好。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常规剂量的非麻醉止痛药与麻醉止痛药如可待因的止痛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别。所以现在提倡,病人如果使用非麻醉止痛药便可获得止痛效果的,就不要使用麻醉止痛药。因为麻醉止痛药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非麻醉止痛药还有复合制剂,目的是缓解药物的某些不良反应和增加止痛效果。复合止痛药除了含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或对异丁苯基丙酸3种外,还根据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加入碳酸镁、氢氧化铝可中和胃酸,减轻胃部不适感;加入咖啡因兴备剂,有减轻疼痛的作用;加入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有催眠、镇静作用,后一类药物宜在晚上服用,否则引起困倦,无精打采。

(2) 麻醉止痛药 麻醉止痛药,在过去都是人植物罂粟(鸦片)中提取的,所以也称做鸦片制剂。而如今,许多麻醉止痛药都可以人工合成。 麻醉止痛药有:可待因、二氢吗啡、美沙酮、吗啡、氧可酮及氧吗啡酮。 麻醉止痛药主要用于中度和重度的疼痛,止痛效果明显。常与非麻醉止痛药一起应用,不仅能有效地控制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有助于减少麻醉止痛药的用量。麻醉止痛药的最大问题就是出现成瘾及抗药性。一般来说,在医生指导下,癌症患者在使用麻醉止痛药后发生成瘾的机会极少。当大多数病人使用其他方法能控制住疼痛时,都能较顺利地停止麻醉止痛药的使用。 (3) 其他类药物 这类药物可单独或与麻醉止痛药一起用于治疗癌症病人的疼痛。其中有一些具有自己的止痛作用,有一些则可增加麻醉药的止痛效果,还有一些可减轻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这几类药包括: 1) 抗抑郁药 如丙咪嗪、阿咪替林等,常被用于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的疼痛。 2) 中枢兴备药 如右旋苯异丙胺等,除增加麻醉药物的止痛效果外,并具有对抗困倦不良反应的作用。 3) 抗组织按药 如苯海拉明、羟嗪、安他乐等,有缓解疼痛、止吐及安眠作用。 4) 抗惊厥药

浙江省2019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进展

浙江省2019年报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进展》 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骨关节炎患者在使用依托考昔60 mg qd 4周后疗效仍不明显时,应考虑使用其他治疗手段。B:依托考昔和艾瑞昔布没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急性疼痛治疗的适应症。C:塞来昔布和艾瑞昔布禁用于已知对磺胺过敏者。D:从说明书的描述可知,依托考昔比塞来昔布在心血管方面的禁忌症更少。E:洛索洛芬可能增强磺酰脲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 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根据疼痛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B:美国疼痛协会2016年发布全新术后镇痛管理指南:推荐多模式镇痛治疗,即联合应用不同镇痛技术或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作用于疼痛传导通路的不同靶点,发挥镇痛的相加或协同作用,可使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少,副作用相应减轻。C:肝胆胰外科术后加速康复专家共识(2015版)推荐患者使用非选择性NSAIDs,以降低出血风险。D: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提出术前使用可在脑脊液中具有较高浓度的COX-2抑制剂(如口服塞来昔布或静注帕瑞昔布)可发挥抗炎、抑制中枢和外周敏化作用,并可能降低术后疼痛转化成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荟萃分析及上市后监测数据表明,静脉使用帕瑞昔布的心血管系统安全性同安慰剂。B:NSAIDs服用者中,发生胃溃疡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40倍,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8倍左右。C:健康人服用双氯芬酸2周,不会出现小肠损伤。D: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双氯芬酸+奥美拉唑方案的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塞来昔布的4倍。E:在选择非选择性NSAIDs+PPI之前,关节炎疼痛患者直接选择塞来昔布是一个相对经济的选择。 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对乙酰氨基酚、丙帕他莫属于NSAIDs。B:200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白皮书明确指出:不同NSAIDs疗效相当,对乙酰氨基酚不优于NSAIDs。C:如果患者对某一NSAID反应不佳,那么可以尝试其他NSAIDs。一些患者对不同的NSAIDs反应不同。D:NSAIDs的止痛效果在开始用药后即可得知,而其抗炎的作用需要1~2个星期后才能完全建立。 5、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COX-2抑制剂的肝损风险要比非选择性NSAIDs高。B:NSAIDs中在非禁忌情况下,老年患者可优先选择帕瑞昔布、塞来昔布。C:总体而言,关于急性肾损伤风险,选择性COX-2抑制剂小于非选择性NSAIDs。两种NSAIDs联用,则急性肾损伤风险减少。D:CYP2C9基因多态性对主要经CYP2C9代谢的NSAIDs均有影响。E: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显示,术前给予NSAIDs(主要是COX-2抑制剂)可显著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消耗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