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曲霉菌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曲霉菌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曲霉菌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曲霉菌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导语: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不太常见的,身体在检查出有一些复杂疾病的时候,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这样对疾病控制有很好帮助,有很多人在疾病

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不太常见的,身体在检查出有一些复杂疾病的时候,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这样对疾病控制有很好帮助,有很多人在疾病治疗的时候,都是随意选择治疗方式,这样做法是错误的,不利于疾病改善,那曲霉菌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对曲霉菌临床表现都有什么呢?

曲霉菌临床表现:

角膜炎

病史:

患者多有植物刺伤、戴角膜接触镜或长期激素点眼病史。

裂隙灯检查:

1、病灶呈硬性感、云雾状

2、边缘呈毛刷状

3、可见菌丝从溃疡中心伸向边缘实质

4、卫星病灶

5、病灶小,但炎症反应重----前房积脓、后弹力膜皱襞、内皮斑、免疫环

眼内炎

病史:

1、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白血病、器官移植术后、抗癌药物治疗等,或患者施行静脉内高营养输液

2、存在外眼曲霉菌感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针对一例规模养殖户鹅舍发生鹅曲霉菌病疫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介绍了鹅曲霉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并提出了鹅曲霉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为鹅曲霉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鹅曲霉菌病;症状;诊断;防治措施 鹅曲霉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产的真菌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多种禽类均可感染。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禽类疾病。鹅感染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鹅,成年鹅表现为散发。烟曲霉菌是主要的病原霉菌,致病力较强;黄曲霉菌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鹅感染此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道炎症,在南方阴雨潮湿天气多发此病。 2014年1月,某规模养殖户电话报告出现一批14日龄的鹅突然批量死亡,请求诊治,笔者及时赶到现场。根据养殖户描述疫情发生的情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观察病鹅的临床症状,对死亡鹅进行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涂片镜检,确诊为鹅曲霉菌病。果断采取隔离、增加精饲料及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病鹅死亡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该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饲养的品种是白罗曼鹅,14日龄,总计1 200余只,分2座大棚饲养。2014年1月7日晨发现有120余只鹅出现死亡,病程短(从发病至死亡约10 h),截至1月10日,共有病鹅684只,已死亡272只。该群鹅均全群注射过小鹅瘟和禽流感疫苗,曾用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佳。调查发现,鹅舍内环境潮湿,有刺鼻的氨味和霉味,但饲料没有霉变。 2 临床症状 病鹅减食或不食,饮水增加;精神不振,双翅下垂,两眼半闭;迅速消瘦,体温升高;病鹅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时似在打喷嚏,时而闭眼伸颈,张口喘息,眼鼻流液;行走不稳,站立困难;发病后期出现下痢、吞咽困难等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周左右。 3 病理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肺部、气囊和胸腹膜上有豆粒大小的小结节,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柔软有弹性。有的可见相互融合成大的团块,最大的直径可达3~4 mm;肺脏表面的结节一般呈球状,大小不一,结节的切面呈干酪样。肺组织切片可见到支气管肺炎病;镜检病灶中可见分节清晰的霉菌菌丝、孢子囊及孢子。肝脏呈脂肪肝,有的还出现腹膜炎。呼吸系统和浆膜的病理变化最突出,肺的病变最为常见,肺充血,切面上流出灰红色泡沫液。有神经症状的鹅,脑部剖检都见有脑膜炎[1-2]。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学习要求 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脑脊液改变和病因学治疗;了解朊蛋白病、爱滋病所致的神经障碍和神经梅毒的致病因子、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及相关辅助检查;了解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进行性风疹性脑炎的致病因子和临床表现; 了解寄生虫脑病的病原体和临床表现及其治疗一、选择题 A型题 1. 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嗜神经的RNA病毒 B.嗜神经的DNA病毒 C.非嗜神经的RNA病毒 D.非嗜神经的DNA病毒 E.Ⅰ型为DNA病毒Ⅱ型为RNA病毒 2. 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发生脑炎的主要途径是: A.不洁助产器械的应用 B.原发性胎儿宫内感染的延续 C.分娩时不洁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的接触 D.静脉输血导致的医源性感染 E.喂乳妇的乳头不洁 3. 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时,对于该病毒感染具有确定诊断价值的是: A.病程中2次或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高 B.病程中1次抗体滴度呈6倍以上增加 C.病程中4次抗体滴度呈2倍以下增加 D.病程中4次抗体滴度呈3倍增加 E.病程中6次以上抗体滴度呈3倍以下增加 4. 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腰穿脑脊液描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轻、中度增高 B.细胞数增多 C.细胞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 D.可以有红细胞增多 E.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 5. 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预后无影响的是: A.诊断、治疗是否及时 B.对症支持处理是否完善 C.免疫治疗是否得当 D.脑脊液中的病毒数量 D.抗病毒药物的疗程是否足够 6. 绝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A.肠道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带状疱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流感病毒 7. 病毒性脑膜炎的高发季节是: A.冬春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春夏季节

2016年IDSA念珠菌病临床实践指南--(中文译文)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16 年IDSA 念珠菌病临床实践指南(中文译文) (一)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 (二)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患者是否应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三)中性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治疗 (四)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治疗 (五)经验性治疗在 ICU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中的地位 (六)ICU 是否需要预防侵袭性念珠菌病? (七)新生儿念珠菌病(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八)腹腔内念珠菌病的治疗 (九)呼吸道念珠菌分离株需要抗真菌治疗吗? (十)血管内念珠菌感染(包括心内膜炎和心脏植入物感染)的治疗 (十一)念珠菌骨关节感染的治疗 (十二)念珠菌眼内炎的治疗 (十三)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的治疗 (十四)念珠菌尿路感染的治疗 (十五)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 (十六)口咽部念珠菌病的治疗 (十七)食管念珠菌病的治疗

(一)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 1. 推荐初始治疗方案选用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首剂 70mg,继以 50mg/d;米卡芬净100mg/d;阿尼芬净:首剂 200mg,继以 100mg/d)。[强推荐高级别证据] 2. 静脉或口服氟康唑,首剂 800mg (12mg/kg),继以 400mg/d (6mg/kg ),可以作为棘白菌素类初始治疗的替代方案,但仅限于非危重症及考虑不可能为氟康唑耐药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强推荐高级别证据] 3. 推荐对所有血源性和其他临床相关念珠菌分离株进行唑类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于先前使用过棘白菌素类药物和感染光滑念珠菌或近平滑念珠菌的患者,应考虑进行棘白菌素类药物敏感性检测。[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4. 对于临床症状稳定,分离株对氟康唑敏感(如白念珠菌),初始抗真菌治疗后复查血培养结果转阴的患者,推荐将棘白菌素类更换为氟康唑(通常在5-7 天内)。[强推荐中级别证据] 5. 对于光滑念珠菌感染者,只有当分离株对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敏感时,才考虑将治疗方案调整为更高剂量的氟康唑 800mg/d (12mg/kg)或伏立康唑 200-300mg (3-4mg/kg) bid。[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6. 若无法耐受、无法获得其他抗真菌药物或对其他抗真菌药物耐药,选用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每日 3-5mg/kg 作为替代治疗方案是合理的。[强推荐高级别证据] 7. 对于临床症状稳定,分离株对氟康唑敏感,初始抗真菌治疗后复查血培养转阴的患者,推荐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治疗 5-7 天后调整为氟康唑。[强推荐高级别证据] 8. 对于疑似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感染,推荐选用两性霉素B 脂质体每日3-5mg/kg。[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9. 伏立康唑 400mg (6mg/kg) bid 使用两剂,继以 200mg (6mg/kg) bid 可以有效治疗念珠菌血症,但作为初始治疗方案与氟康唑比较无明显优势。[强推荐中级别证据];推荐口服伏立康唑作为兊柔念珠菌感染菌血症的降阶梯治疗方案。[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10. 所有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念珠菌血症患者应在诊断后的一周内进行细致的眼科检查,

米曲霉的介绍

1.菌种特点: 米曲霉( 属于真菌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疏松柱状。分生孢子梗2mm左右。近顶囊处直径可达12~25μm,壁薄,粗糙。顶囊近球形或烧瓶形,通常40~50μm。上覆小梗,小梗一般为单层,12~15μm,偶尔有双层,也有单、双层小梗同时存在于一个顶囊上。分生孢子幼时洋梨形或卵圆形,长大后多变为球形或近球形,一般μm,粗糙或近于光滑。(半知菌亚门丝孢钢丝孢目从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菌落生长较快,质地疏松。初呈白色、黄色,后转黄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布甚广,主要在粮食、发酵食品、腐败有机物和土壤等处。是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和酱油的生产菌种。也可生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和曲酸等。会引起粮食等工农业产品霉变。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具有丰富的蛋白酶系,能产生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其稳定性高,能耐受较高的温度,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工业中。米曲霉也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和美国饲料公司协会1989年公布的40余种安全微生物菌种之一。 米曲霉 米曲霉是一类产的,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及各种,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等难吸收的物质,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生产曲酸、等发酵工业,并已被安全地应用了1000多年。米曲霉是理想的生产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活性蛋白的。米曲霉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食品酿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米曲霉基因组的破译,也为研究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曲霉病

霉菌毒素 常见种类介绍

常见种类介绍 据统计,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毒素有: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ZEN/ZON, Zearalenone) 赭曲毒素(Ochratoxin)T2毒素(Trichothecenes) 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deoxynivalenol) 伏马毒素/烟曲霉毒素(Fumonisins,包括伏马毒素B1、B2、B3)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特征:1.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 2.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 3.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 4.敏感性:猪>牛>鸭>鹅>鸡 黄曲霉素对猪的影响: 1.采食量降低或拒食。 2.生长迟滞,饲料报酬变差。 3.免疫功能降低。 4.造成肠道及肾脏出血。 5.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6.影响生殖系统,胚胎坏死,胎儿畸形,盆血。 7.母猪泌乳量下降。乳汁中因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对哺乳小猪产生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1.黄曲霉毒素对所有品种的家禽都有影响。 2.导致肠道、皮肤出血。

3.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4.高水平摄入时可导致死亡。 5.生长不良,产蛋性能变差,蛋壳品质恶化,蛋重减轻。 6.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和抗挫伤能力降低。 7.影响鸡蛋品质,现已发现在蛋黄中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出现。 8.低水平(低于20ppb)仍可产生不良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其它动物的影响: 1.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2.奶牛产奶量下降,另外黄曲霉毒素可以将黄曲霉毒素M1的形态分泌到牛奶中。 3.可引起犊牛直肠痉挛、脱肛。 4.高水平黄曲霉毒素也可引起成年牛肝脏的损害,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 5.致畸、致癌。 6.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动物免疫力。 玉米赤霉烯酮(ZEN) 特征:1.主要由粉红色镰刀菌产生。 2.主要来源是玉米,热处理不能破坏此毒素。 3.敏感性:猪>>牛、畜类>禽类 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有雌激素类物质活性的毒素,主要危害种用畜禽,其中青年母猪对之最为敏感。 ◆1~5ppm:后备母猪阴部红肿,假发情。 ◆>3ppm: 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发情。 ◆10ppm:保育及育肥猪增重减缓,仔猪脱肛,八字腿。 ◆25ppm:母猪偶发性不孕。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的部分菌株。不同的霉菌可产生同一种霉菌毒素,而一种霉菌可产生几种霉菌毒素。 霉菌根据生长条件划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镰孢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野外菌株,这类霉菌通常是谷物在生长过程中就已感染。仓储霉菌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镰孢霉菌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不过不同动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家畜中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干扰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损害免疫系统。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菌等所产生的一种毒素,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主要侵害猪的肾脏和肝脏。赭曲霉毒素可以造成猪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肠炎,甚至腹泻,脱水多尿,伴随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往往发生流产。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以肾脏为主,可见肾脏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肾实质坏死,肾皮质间隙细胞纤维化;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肾小管通透性变差,浓缩能力下降。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猪只的呕吐,同时降低采食量。呕吐毒素也属于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它在猪体内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产生影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因感染剂量和年龄不同而异。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生殖系统。较低的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可造成后备母猪或小母猪出现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该毒素会造成怀孕母猪的流产和死胎、初生仔猪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 T-2毒素

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

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认识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活检、痰培养及手术证实的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结果10例CT表现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结节状阴影,伴有晕征或空气半月征。结论晕征、空气半月征是侵袭型肺曲霉菌病的CT特征性表现,对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或早期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标签:肺;曲霉病;体层摄影术;MSCT 肺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肺部疾病,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正确认识本病的影像表现对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肺曲霉菌病通过原发和继发两种不同的感染方式,主要是继发感染为主,即患者常在原发病变的基础上,如严重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使致病菌发展,引起疾病。另一方面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不敏感的曲霉菌得以繁殖。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表现较复杂,缺乏特征性改变。肺曲菌病临床分为3型:曲霉菌球、侵袭性肺曲菌病(IPA)和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经临床确诊10例肺曲霉菌病例的CT资料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提高影像对其诊断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经确诊具有完整临床及CT资料的10例肺曲霉菌病中,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在42~84岁,平均年龄65岁。有7例患者有咳嗽,发热症状,3例咳血。 1.2方法CT扫描机为GE Hispeed DX/i型螺旋CT机,每例患者均采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自肺尖至肺底进行层厚10 mm,层距10 mm连续螺旋扫描,对较小病灶局部进行层厚2~5 mm,层距2~5 mm薄层扫描。 2结果 10例肺霉菌病中肺霉菌球型6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4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CT表现为多发球形或片状影4例,均可见”日晕”征;单发或多发空洞6例,且均发现6例空洞内软组织影及新月征,见图1~图4。 图1 左肺小片状阴影图2 同一患者,11 d后出现半月征及菌球 图3 空洞及洞内随体位变化之菌球图4 双肺多发空洞及”日晕征” 2.1多发球形或片状阴影4例,占40%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表现,多见。可累及多个肺段或肺叶,境界不清。CT表现为多在肺野中、外带,其边缘可见毛玻璃样改变,呈环或”日晕”征。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原则 一、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时细胞及体液反应的重要作用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脑脊液(CSF)正常时可见到IgG及IgA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体液免疫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1. 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 (1)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2),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3)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4)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2. 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 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 demylination)。后者可见于病毒感染时,也可见于脱髓鞘疾病时。炎性过程中引起脱髓鞘的机制可能有下列5种:①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的直接细胞病理效应;②免疫介导的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向性的改变;③免疫介导的对感染的少突胶质细胞的破坏;④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⑤旁观者”脱髓鞘。伴随脱髓鞘可能出现髓鞘再生,导致症状的缓解。一度以为只有周围神经髓鞘再生。这对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3. 脑膜炎是最常见的CNS感染:细菌引起脑膜炎与其有关的三种成分:(1)细菌包膜;(2)细菌的细胞壁;(3)脂多糖物质。某些细菌如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等均在细胞外有一含多糖的包膜,这种包膜使细菌易于侵入宿主。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区别主要基于细胞壁。阳性菌壁含有大量多糖肽(peptidoglycan),而阴性菌则只含少量;阳性菌胞壁还包含壁酸(teichoicacid),而阴性菌则无。这两种物质都引起强烈的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0-07-15T14:38:22.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柴淼潘宇罗晓慧袁国明[导读] 这种营养菌丝与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柴淼潘宇罗晓慧袁国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046-02 曲霉菌以腐物寄生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感染的约20多种,常见的有8种。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是引起肺曲霉病最重要的两个菌种。近几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联合使用是造成肺曲霉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2008年以来,肺曲霉病的发病率突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上升。临床上治疗时机的延误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曲霉病的诊断,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检验科微生物工作者如何配合临床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件,迅速制定和建立实验室的快速检测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多年培养出的应急意识及工作经验,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制定出了曲霉菌实验室快速鉴定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检测方法。 1 方法 1.1标本留取真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气中菌丝,另一种叫营养菌丝。这种营养菌丝与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 1.2培养曲霉菌的培养一般接种在沙保弱培养基中,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接种在血平板中最好。因为在血平板中培养18~24小时后生长出的菌落会产生特殊的颜色,它是鉴别曲霉菌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曲霉菌的菌落为灰绿色,黄曲霉菌的菌落呈棕黄色,菌落的背面还可见到皱褶。 1.3涂片由于营养菌丝与组织粘膜结合牢固,直接留取痰液涂片检查很难查到。即使找到了也只是一些子囊及壳细胞,而被误认为是酵母菌。这也是造成临床治疗延误的重要原因,因此涂片检查应在培养后进行,挑取菌落时一定是刮取而不是沾取,染色后应先用低倍镜找视野(即蒲公英花样结构),再换油镜观察。各种曲霉菌有它特有的形态特点。 正确留取标本是曲霉菌能够检出的前提条件,培养选择血平板是24小时内出现典型曲霉菌菌落的保障,镜下查到完整曲霉菌结构是一步鉴定到种的关键。掌握了这三个方面,实验室查到病原体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2 结论 为什么肺曲霉菌病比以往以8倍的速度上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联合应用后细菌,甚至是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使真菌得以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感染。许多抗生素对人体中的白细胞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中性粒细胞可组织曲霉菌菌丝的形成,单核细胞则主要影响分生孢子,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的降低及数量的减少,加大了曲霉菌感染的风险。曲霉菌的检测以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美国国家免疫变态感染疾病学提供IPA诊断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到曲霉菌菌丝。侵袭性操作,如:纤支镜、经皮肺穿、开胸手术等方法,所取组织培养阳性。国内目前实验室对曲霉菌检测的标准没有报道,临床发表文章普遍认为曲霉菌的分离难度大,培养时间长(需一周)。PCR检测为曲霉菌的最佳选择,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其原因是曲霉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空气中也存在。实验室不是在真空中,假阳性不可避免。PCR对曲霉菌基因片段的扩增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危险性。由于过去IPA的诊断较晚,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未经治疗几乎100%死亡,仅部分免疫损害因素消除的患者可以存活。在肝脏、骨髓移植和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中,至临床出现症状到死亡一般仅10~14天,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早应用合理的抗真菌药物。 作为微生物室工作者,今后的工作会更复杂、更艰难,应对更艰巨的挑战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肺曲霉菌病

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疾病。 肺部真菌感染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免疫学检测来辅助诊断。其中免疫学检测血清中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阳性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诊断: 1.肺念珠菌病 见于粒细胞缺乏、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腹部大手术、激素和抗生素治疗、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器官移植等高危人群。临床症状有不能解释的持续发热、呼吸道症状,但体征轻微。咳嗽,甚至剧咳,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浓痰。血型播散型常出现迅速进展的循环和呼吸衰竭。X线呈支气管肺炎改变或片状浸润或融合,可有空洞形成。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组织、胸水、血直接涂片或培养出念珠菌即可确诊。痰液直接涂片或培养出念珠菌并不能诊断为真菌病,因有10%~20%的正常人痰中可找到白色念珠菌,若3%双氧水含漱3次从深部咳出的痰(合格痰)连续≥2次培养出同一菌种的念珠菌则有诊断参考价值。血培养念珠菌阳性是念珠菌菌血症可靠的诊断证据。部分患者G试验阳性(需除外假阳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2.肺曲霉病 临床表现复杂,常见3种类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多见过敏体质)、曲霉球(最常见症状是咯血)和侵袭性肺曲霉病(为粒细胞缺乏或接受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发热、干咳、胸痛,咯血等)。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标准包括: (1)反复哮喘样发作; (2)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1X109/L; (3)X线一过性或游走性肺部浸润; (4)血清总IgE浓度≥1000mg/ml; (5)曲霉抗原皮试阳性; (6)血清沉淀素抗体阳性; (7)特异性抗曲霉IgE和IgG滴度升高; (8)中央囊状支气管扩张。 肺曲霉球根据影像学特征可作出临床诊断,但需与其他真菌球、错构瘤、肺癌、棘球蚴囊肿、肺脓肿相鉴别。确诊需病原学和组织病理学。肺曲霉球CT特征为肺空洞或胸膜腔内圆形致密阴影,其边缘有透光晕影。若空腔较大,尚可见球形阴影有蒂与洞壁相连,形如钟摆,球形阴影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形态。如果空洞较小,球形病灶填充了大部分空腔,其晕影很小,仅呈一狭长的半月形透亮带。侵袭性肺曲霉病CT特征:早期为炎症阴影,周围呈现薄雾状渗出(“晕轮征”),随后炎症病灶出现气腔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再后可见病灶呈现半月形透光区(“空气半月征”),进一步可变为完整的坏死空洞。其诊断采用上述提到的3级诊断标准。GM试验阳性提供重要参考。

黑曲霉介绍以及使用说明

黑曲霉详细说明 产品英文名称:Aspergillu s niger CAS编 号: 6826- 42-2 别名: 山东黑曲霉孢子粉|培养物载体销售|发酵菌种厂家|高孢 子数菌种供应商|饲料发酵菌种报价 分子式:c11h1204 EINECS 编号: 6826- 42-2 有效物质 含量: 75 % 品牌:康丰源产品规 格: 500克 执行标 准: QS9001:2008 黑曲霉孢子粉 一、黑曲霉在发酵饲料方面的应用: 《2014年饲料添加剂目录》有关于黑曲霉可以直接添加使用的决定。 1、黑曲霉能够提高发酵后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消化吸收率。本品所含的微生物能分解饲料中的大分子糖类为单糖和寡糖,并生成多种有机酸、维生素、生物酶、未知生长因子,大大提高了发酵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消化吸收率; 2、使饲料脱毒。通过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动,使饲料内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被降解而脱除,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安全性; 3、提高动物的抗病力。本品所含的微生物直接参与动物肠道的屏障作用,补充动物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数量,通过生物竞争机制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植和生长繁殖.恢复和维护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显著增加食欲。在饲料中添加本产品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养殖环境。 黑曲霉在发酵剂方面还能发酵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粗饲料等所有种类饲料。发酵的饲料既适用于猪、牛、羊等家畜动物,又适用于鸡、鸭、鹅等家禽动物,而且适用于鱼虾水产、黄粉虫昆虫等各种动物。发酵饲料能使饲料解毒脱毒,大大提高饲料的安全性,而且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淡淡的香味,从而增加了动物的适口性;发酵过程中还能生成多种有机酸、维生素、生物酶、氨基酸及其他多种未知生长因子,大大提高了发酵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消化利用率;提高动物的抵抗力,降低饲料成本。 二、黑曲霉孢子粉使用说明: 《2014年饲料添加剂目录》有关于黑曲霉可以直接添加使用的决定。 产品优势:1.孢子含量高,便于产品的存放 2.产品有效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3.孢子的发酵再生能力高 产品用途:1.用于生物肥料秸秆腐熟剂等发酵时添加; 2.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 3.用于禽畜的粪便、有机垃圾发酵剂; 4.用于动物饲料发酵时添加; 产品配方:麦片、豆皮、微量元素、纯种米曲霉/黑曲霉菌株等。 使用量: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即每吨加300克——500克 (根据实际菌孢子量和生产工艺的要求添加)。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 导语:治疗疾病前身体检查是很关键的,对患者身体检查能够很好的掌握患者病情,这样对疾病治疗有很好帮助,同时也能够避免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减 治疗疾病前身体检查是很关键的,对患者身体检查能够很好的掌握患者病情,这样对疾病治疗有很好帮助,同时也能够避免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减少对患者身体损害,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都有什么呢,这类疾病在检查上,也是有很多方式,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 曲霉菌属是一种丝状真菌,通过孢子形式进行繁殖。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土壤,水,食物,腐烂的植被等,主要经空气传播。大多数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统能够抵抗曲霉菌的侵袭,而免疫受损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个体则易致病。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Aspergillosis,简称IA)是致病的最严重的一种形式:曲霉菌孢子通过呼吸道入侵体内,随血液循环侵犯其它器官和部位,如鼻窦,眼睛,皮肤,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然而IA的早期诊断仍是当前较难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 近些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数据显示,I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整体死亡率达到58%.①主要发生于临床化疗,移植后免疫抑制和高剂量激素治疗患者,如:恶性血液病,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涉及临床科室有血液科,移植科(中心),呼吸科,风湿免疫科,ICU,皮肤科等。目前的诊断仍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方法,即X-射线或CT扫描,组织培养,组织活检等,这些方法或特异性不高或检测周期较长,尤其组织活检时样本的采集无疑使病患雪上加霜,且很难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病。导致患者长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这样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而且增加了药物毒性作用,对患者造成进一步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米曲霉的介绍

WOIRD格式 1.菌种特点: 米曲霉(Asp.oryzae)属于真菌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 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 疏松柱状。分生孢子梗2mm左右。近顶囊处直径可达12~25μm,壁薄,粗糙。顶囊近球 形或烧瓶形,通常40~50μm。上覆小梗,小梗一般为单层,12~15μm,偶尔有双层,也 有单、双层小梗同时存在于一个顶囊上。分生孢子幼时洋梨形或卵圆形,长大后多变为球形 或近球形,一般4.5μm,粗糙或近于光滑。(半知菌亚门丝孢钢丝孢目从梗孢科曲霉属真 菌中的一个常见种)。菌落生长较快,质地疏松。初呈白色、黄色,后转黄褐色至淡绿褐色, 背面无色,分布甚广,主要在粮食、发酵食品、腐败有机物和土壤等处。是我国传统酿造食 品酱和酱油的生产菌种。也可生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和曲酸等。会引起粮食等工农业 产品霉变。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具有丰富的蛋白酶系,能产生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 其稳定性高,能耐受较高的温度,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工业中。米曲霉也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和美国饲料公司协会1989年公布的40余种安全微生物菌种之一。 米曲霉 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 植酸酶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 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 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 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 工业,并已被安全地应用了1000多年。米曲霉是理想的生产大肠杆菌不能表达的真 核生物活性蛋白的载体。米曲霉基因组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 专业资料整理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怎么回事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怎么回事 真菌引起的疾病比较多,在对真菌引发疾病治疗上,一定要选择多种治疗方式,这样对缓解病情有很好帮助,而且真菌引发疾病,发展速度很快,患者患有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病情严重后,治疗上也是会很复杂,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对它是怎么回事呢?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怎么回事: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即真菌对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侵犯,引起气道粘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到其他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IPFI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引起的肺部改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免疫功能正常、有或无临床症状的肺部真菌病;继发性肺部真菌感 染是指伴有宿主因素和(或)免疫功能受损的真菌感染,后者在临床上常见。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和肺孢子菌等。

肺部真菌感染常继发于严重的原发病,症状、体征常无特征性,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1)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流涕、关节痛、肌痛等; (2)隐匿性感染: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可自愈; (3)肺部表现: ①肺炎或支气管炎:最常见,与一般细菌性肺炎难以鉴别。可有发热、咳嗽、咯白色粘稠痰或黄脓痰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可伴有少至中量胸液; ②肺结核样表现: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和奴卡菌病的临床表现有时酷似肺结核,可有干咳、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及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③肺脓肿和脓胸:常急性起病,可有寒战、高热(多呈驰张热)、咳嗽、咯粘液脓性痰,有时痰中臭味明显,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放线菌病和奴卡菌病所致脓胸均易在胸壁上形成窦道;

肺曲霉病

专题笔谈 肺曲霉病病谱及其诊断策略 张静瞿介明 近年来,随着对肺曲霉病认识的增多和临床资料的积累,其分类也在不断演变。对肺曲霉病病谱的特点及其病理生理基础深入理解对疾病诊治尤为重要[1]。一方面,不同类型的肺曲霉病具有鲜明的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另一方面,肺曲霉病的复杂性、多变性又阻碍了准确诊断,例如同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但因免疫功能抑制类型及程度不同,感染曲霉后的临床表现往往差别很大,多数缺乏典型特征;又如伴随疾病的临床表现往往掩盖了肺曲霉病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蛛丝马迹。本文介绍肺曲霉病目前的常用分类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谈谈诊断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肺曲霉病病谱及其疾病特点 1.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IPA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经典的免疫功能低下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持续粒细胞缺乏,是IPA的高危因素。非粒细胞缺乏患者,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营养不良、实体器官移植等也是IPA的易发人群[2]。 IPA可分为血管侵袭性曲霉病(angio-invasive aspergillosis, AGIA)和气道侵袭性曲霉病(airway invasive aspergillosis),后者根据累及的部位又可分为气管支气管炎(aspergillus tracheobronchitis, ATB)、支气管肺炎和细支气管炎。 AGIA多见于经典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也可见于其他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晕征”是AGIA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在CT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结节或肿块,边缘模糊,有些聚集成簇,其病理基础是出血性肺梗死,中央的结节或肿块为坏死的肺组织,磨玻璃晕环提示肺泡出血[3]。空气新月征(air crescent)多发生于粒细胞缺乏患者AGIA中性粒细胞恢复时,一般在初发浸润的第6~26天(平均15 d)后出现,提示预后较好及免疫功能恢复。在X线胸片和CT检查均可见到环型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01.000 作者单位:200025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张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 通信作者:瞿介明,Email: jmqu0906@https://www.sodocs.net/doc/1f17403511.html,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脑膜或脊膜的炎症),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侵犯出现的脑部临床表现),脑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临床表现),脓肿以及蠕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简介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如脑(脊)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有时用来指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但也可由自身免疫反应(如发生多发性硬化)、药物副作用(如布洛芬)或骨髓腔注入化学物质引起。脑炎是脑组织的炎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脓肿是局限的感染,可在身体各部位形成,包括脑。细菌和其他感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感染通过穿通性外伤、手术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入颅。 病理 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脑脊液(CSF)正常时可见到IgG及IgA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体液免疫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炎性反应 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1)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2)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3)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4)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髓鞘破坏 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demylination)。后者可见于病毒感染时,也可见于脱髓鞘疾病时。炎性过程中引起脱髓鞘的机制可能有下列5种:①病毒对少突胶

第一节 曲霉菌

第十五章其他病原微生物 引起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病原除了上述介绍的细菌和病毒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病原微生物,在这里主要介绍曲霉菌、分支杆菌、牛放线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猪肺炎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等。 第一节曲霉菌 曲霉菌主要存在于稻草、秸秆、谷壳、木屑及发霉的饲料中,菌丝及孢子以空气为媒介污染笼舍、墙壁、地面及用具。致病性曲霉菌有多种,常见的有烟曲霉和黄曲霉。 一、烟曲霉 (一)生物学特性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为需氧真菌,室温下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37~40℃。在马铃薯培养基、糖类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都能生长。烟曲霉的菌丝为有隔菌丝,菌丝纵横交错。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菌丝初期为无色到灰白色。经24~30h开始形成孢子,成熟时孢子逐渐变为浅黄色、草绿色、灰绿色甚至黑色。气生菌丝末端分化出厚壁的足细胞,在足细胞上生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顶部膨大形成顶囊,形似倒置的烧瓶。顶囊上长满辐射状排列的小梗,小梗顶端长出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孢子呈蓝绿色,2.5~3.0μm,分生孢子梗长250~300μm。菌落呈绒毛状,初期为白色、圆形,后期变为暗绿色或黑绿色,菌落边缘仍呈白色,菌落反面无色或带褐色。 曲霉菌孢子抵抗力强,120℃干热1h或煮沸5min才能被杀死,常用消毒剂为5%甲醛、石炭酸、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曲霉菌在消毒剂中一般经1~3h 才能死亡。 (二)致病性烟曲霉的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极易在潮湿垫草和饲料中繁殖,同时产生毒素。烟曲霉孢子导致家畜发病较少。孢子和菌丝进入家禽腔性器官并增殖,常造成器官机械性堵塞,加之毒素的作用,常表现为曲霉菌性肺炎,尤其是幼禽敏感性极高。潮湿环境下,曲霉孢子穿过蛋壳进入蛋内,不仅引起蛋品变质,而且在孵化期间造成死胚,或者雏鸡发生急性曲霉菌性肺炎。 (三)微生物学诊断烟曲霉的检查主要根据菌丝及孢子形态而确定。 取病禽肺、气囊或腹腔上肉眼可见的小结节,尽量剪碎,置载玻片上,加10%~20%氢氧化钾溶液1~2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短的分支状有隔菌丝,直径4~6μm,长可达300μm。据此可做出初步诊断。经过病原分离才能确诊。分离培养时,取肝脏、肺脏、禽类气囊等组织,接种于马铃薯培养基上,37℃下培养3d,可见菌丝生长,根据繁殖菌丝末端是否膨大,分生孢子的形态大小及排列特征加以确诊。 (四)防治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通风干燥,不让垫草发霉,不用发霉的饲料和垫料。环境及用具保持清洁,发病时可使用制霉菌素。 二、黄曲霉 (一)生物学特性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特征与烟曲霉相似,菌丝形态和孢子排列特征也与烟曲霉相似,但分生孢子梗壁厚而

IDSA曲霉感染指南汇总

IDSA:2016 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2016-07-07 21:13 来源:丁香园作者:步步非烟 字体大小 -|+ 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病原体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2008 旧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管理此病提供参考。该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流行病学与感染风险因素 1. 易感者如何预防曲霉菌病?何为易感人群? (1)应将住院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安置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也应给予其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易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高危患者相应防护措施,如急性白血病正在接受诱导/ 再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者(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若住院无法提供防护病房的条件,推荐此类患者入住单独病房,且病房远离施工场地,也不允许将绿植或鲜花带入病房(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建议对IA 高危门诊患者采取合理防护措施,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包括避免园艺、施肥劳作或密切接触装修或施工场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5)白血病诊疗中心与移植中心应当定期监测侵袭性霉菌感染。若发现霉菌感染率超过基线水平,或者非高危人群发生侵袭性霉菌感染,应当立即对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曲霉菌病的诊治 2. 如何确立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 (6)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前,推荐采集足量组织和体液样本同时送检组织病理学/ 细胞学检查与真菌培养。如果分离培养得到非典型菌株或考虑存在耐药,可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7)对于采用PCR 法化验血检测IA 尚存争议。 (8)建议临床医生根据个案情况谨慎使用PCR 试剂盒检测感染,根据具体试剂盒方法学与检测特点解读化验结果。使用该方法诊断时,应结合其他诊断性检测结果及临床具体情况(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IDSA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IDSA: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病原体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2008 旧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管理此病提供参考。该 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流行病学与感染风险因素 1. 易感者如何预防曲霉菌病?何为易感人群? (1)应将住院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安置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也应给予其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易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高危患者相应防护措施,如急性白血病正在接受诱导/再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者(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若住院无法提供防护病房的条件,推荐此类患者入住单独病房,且病房远离施工场地,也不允许将绿植或鲜花带入病房(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建议对 IA 高危门诊患者采取合理防护措施,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包括避免园艺、施肥劳作或密切接触装修或施工场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5)白血病诊疗中心与移植中心应当定期监测侵袭性霉菌感染。若发现霉菌感 染率超过基线水平,或者非高危人群发生侵袭性霉菌感染,应当立即对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