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检验”知识拓展练习题(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检验”知识拓展练习题(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检验”知识拓展练习题(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检验”知识拓展练习题(无答案)

“常见气体的检验”知识拓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 观察气体颜色

B. 闻气体的气味

C. 插入燃着的木条

D. 倒入澄清石灰水

2.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D. 分别通入稀盐酸

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

①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

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g.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和H2

B. 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

C. 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和H2

D. 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4.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①或④

D. ③或④

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

①无色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增重3.6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增重4.4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O、H2

B. 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CO

C. 该气体一定只含有CH4

D. 该气体一定只含有CH4、H2

6.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7.现有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A.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 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C.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8.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

A.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加入澄清石灰水

C. 伸入燃着的木条

D. 闻气味

9.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 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C.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10.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的三种气体,较好的方法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用燃着的木条

C. 倒入澄清石灰水

D. 用燃着的镁条

11.实验室有三组无色气体,第一组为氧气和空气;第二组为空气和二氧化碳;第三组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某同学只用了一种实验用品就很快地区别出了上述三组气体。你认为该实验用品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蒸馏水

C. 带火星的木条

D. 燃着的木条

12.鉴别H2、CO、CH4三种气体的最好方法是()

A. 闻气味

B. 看颜色

C.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 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

13.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 CO、H2和CH4

B. H2和CO

C. CH4

D. H2

14.鉴别三个集气瓶中的无色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

A. 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

B.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分别加入水

15.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 观察气体颜色

B. 闻气体的气味

C. 插入燃着的木条

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6.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7.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区别O2和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 分别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

B. 分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 分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8.下列做法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B. 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C. 观察颜色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9.下列有关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用紫色石蕊试液

B. 用澄清石灰水

C. 用带火星的木条

D. 观察气体颜色

20.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气体可用NaOH固体的是()

A. CO2(CO)

B. O2(SO2)

C. H2(NH3)

D. CO2(HCl)

二、填空题

21.

甲乙丙

(1)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按图乙进行实验时,发现小气球胀鼓起来。如果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至少答出三种)________ ;如果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按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将液体A滴入盛有气体B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倒吸入试管①中,则液体A和气体B可能是________ 。

22.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中的一种.由图中气体放置的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________.

23.为了区别开空气、氮气、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五瓶无色气体,小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填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24.鉴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完整版)初三化学化学肥料知识点+练习题【精】

化学肥料 知识点一化学肥料 分类:氮肥(如NH4NO3)、磷肥[如Ca3(PO4) 2]、钾肥(如KCl)、复合肥 1.化肥利:调高农作物产量 弊:使土壤酸化等 2.常见的肥料、主要作用及性质 2. (1)铵态氮肥的检验 将样品与碱研磨或共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2)铵态氮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以防肥效降低。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施用后应立即盖土或灌溉,防止暴晒 C.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故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性增强,使土壤板结硬化,故不易长期大量施用 练习一:化学肥料 1.(2015上海)属于氮肥的是() A.K2CO3 B.Na2SO4 C.NH4HCO3 D. Ca( H2PO4)2 2.(2015 重庆)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 Ca( H2PO4)2 C.( NH4)2HPO4 D.KNO3 3.(2015湖南郴州)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KNO3 C. KCl D.Ca( H2PO4)2 4.(2015湖北襄阳)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硫酸铵[ (NH4)2SO4]属于复合肥 C.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D.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 5.(2015 江苏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和提小电子 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 C.通常把pH<7 的降水称为酸雨 D.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 6.(2014甘肃兰州,4,1分)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含量。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CO( NH2 )2 B.Ca3( PO4)2 C.NH4H2PO4 D.K2SO4 7.(2014 湖南郴州)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早能力,施用磷肥 B.为了健康,大量服用维生素 C.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D.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8.(2012,北京)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1、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KClO 3 MnO 2 2KCl +3O 2 2KMnO 4 MnO 2K 2MnO 4+O 2 +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 ?SO ? ==== ZnSO ?+H ?↑ 装置:启普发生器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 MnO ?+4HCl(浓) ====MnCl ?+Cl ?↑+2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 ?+2NaOH ====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H 2SO 4====FeSO 4+H ?S ↑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 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 ? (或P ?O 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 ?S+2NaOH ==== Na ?S+H ?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 Na ?SO ?+H ?SO ?==== Na ?SO ?+SO ?↑+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无水氯化钙、P 2O 5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 ?+2NaOH ==== Na ?SO ?+H ?O 【防倒吸】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 ?+2HCl ====CaCl ?+CO ?↑+H ?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 ?溶液(除HCl), 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 8H 2O ++2KMnO 4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详细

1、化学式和化合价一、考点解读主要知识框架: (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化学的书写)单质化学式的书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②用Xn这种形式表示(1 2)化合物(④盐:某酸某或某化某②酸:某酸③碱:氢氧化某①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书写化学式时应注意:①一般是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②因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只有一种化学式,故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③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是一个最简比。④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用于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化学式的意义2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2 (1)表示一种物质;( 3)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4)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二)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题型主要有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复习中除应熟 练掌握这三种基本题型外,还应熟练掌握下列两种计算:(1)化合物质量与其中某元素质量的比;)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该元素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在求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时,2(应熟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意义: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比。 116 / - 1 - 、规则 2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价;氢元素通常显+1 ②氧元素通常显-2 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④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口诀:1常见单质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 单质零价要牢记三铝四硅氧负二铜有一二铁二三 合价原子团化2常见二价硫酸碳酸根另外还有硝酸根 一价铵根氢氧根 常写常用须记住除了铵根皆为负三价只有磷酸根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 2KCl+3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SO?==== ZnSO?+H?↑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4HCl(浓) ====MnCl?+Cl ?↑+2H?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NaOH====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H?S↑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或P?O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S+2NaOH====Na?S+H?O或

H?S+NaOH==== NaHS+H?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SO?+H?SO?====Na?SO?+SO?↑+H?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2NaOH==== Na?SO?+H?O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2HCl====CaCl?+CO?↑+H?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OH)?+2NH?Cl====CaCl?+NH?↑+2H?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除杂: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NaCl+H?SO?====Na?SO?+2HCl ↑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通入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沉淀不溶 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⑼二氧化氮

中学常见离子检验方法与常见操作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检验溶液中含有F e3+的实验操作: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S C 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 e3+。2.检验溶液中含有F e2+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S C N溶液,溶液不变色,在加入几滴氯水后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 e2+。 3.验证溶液中不含有铁元素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S C N溶液,溶液不变色,在加入几滴氯水后溶液不变红,则证明溶液中不含+铁元素。 4.检验溶液中含有N H 4 +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 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含有N H 4+。

5.如何检验S O 4 2-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无现象,在加入B a C 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 中有S O 4 2- 。 6.如何检验C l -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A g N 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H N O 3 后沉淀不 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 l - 。 二、实验室常见操作 1. 气密性检验 (1)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3)液差法的关键词是封闭、形成液差。 甲 ①实验开始前,某同学对甲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关闭活塞,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水柱无变化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开始前,某同学对乙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2.气体的收集 依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高中化学常见离子检验篇演示教学

高中化学常见离子检 验篇

精品文档 常见物质性质小结之离子检验篇 下面这些,完全可以在化学推断题、实验设计题中直接使用。像亚铁离子这种有多种检验方法的,一般情况下选用第一种,有时候可用第二种,第三种等(如实验条件限制,原溶液中所含离子颜色干扰等) 一、阳离子 1.氢离子(H+):取少量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甲基橙试液,溶液显红色,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2.钠离子(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3.钾离子(K+):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蓝色。 4.钡离子(Ba2+):取少量溶液,加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排除Ag+),再滴加稀硫酸,析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钡离子。 5.镁离子(Mg2+):取少量溶液,滴加NaOH溶液,析出白色沉淀且沉淀溶于 NH4Cl溶液,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镁离子。 6.铝离子(Al3+):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NaOH溶液,先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然后沉淀消失,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铝离子。 7.银离子(Ag+):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析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银离子。 8.铵离子(NH4+):取适量溶液,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铵离子。 9.亚铁离子(Fe2+): ①取少量浅绿色溶液,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沉淀变为红褐色,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请注意“先”“迅 速”“最后”,不要更改) ②取少量浅绿色溶液,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立即显红色(或血红色),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10.三价铁离子(Fe3+): ①取少量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初三化学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1)

初三化学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要求: 内容基本要求目标层次 物质的变化 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有无颜色变化 B.有无新物质生成 C.有无气体生成 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例2】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 【例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例4】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例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例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A.消化食物 B.焚烧垃圾 C.冰块融化 D.西瓜腐烂 【例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例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2、H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例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 C.汽油挥发 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 【例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例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 【例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 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 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 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2.加水法 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 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 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 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 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 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 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 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 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 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 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其形成液封,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洗气瓶和集气瓶的橡皮导管处,再用手捂住洗气瓶。若长颈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液柱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试管A中加水浸没玻璃管口, ②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浸没在 水中的玻璃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则该装 置气密性完好.(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注射 器时通向试管的单向阀被关闭,水中不会 有任何现象。)

广州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1):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初三化学知识点填空复习题

(周周清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关 系密切。 一、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的变化;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二、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P6 2.请列举蜡烛的物理性质:(任举四个)。 3.请列举蜡烛的化学性质:。(举一个) 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和(填物质名称)。 5.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壁上有,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 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这可以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P8 6.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3关注.P9 7.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 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较低。P11 8.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说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P11 9.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较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0.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的药品可以用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和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中时,应该先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以免容器。P14 11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P15 1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 体积。P15 13.倾倒试剂时,塞子要在桌子上,瓶口要试管口,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倒完液体后,要立即,并把瓶子放回原处。P15 14.取少量的液体可以用,使用时应该保持向上,不要或者。用过以后要立即,以备再用。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P16 (周周清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关 系密切。 一、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的变化;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二、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P6

高中化学 物质的制备和检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知识点总结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难点聚焦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型气体O 2、NH 3、CH4等H 2、CO 2、H2S等。Cl 2、HCl、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1)先把

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 O2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 2、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NH3↑+H2O 3、CH4 CH3COONa+NaOH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H2S FeS+H2SO4(稀)=FeSO4+H2S↑ 7、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 8、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9、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0、C2H2 CaC2+2H2O→Ca(OH)2+CH≡CH↑ 11、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2、HCl NaCl(固)+H2SO4(浓)NaHSO4+HCl↑NaCl(固)+NaHSO4Na2SO4+HCl↑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13、C2H4 C2H5OHCH2=CH2↑+H2O 14、N2 NaNO2+NH4ClNaCl+N2↑+2H2O 2、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排水(液)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向

高中化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网络图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网络归纳 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①依据:状态不同 过滤 ②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③举例:出去食盐中的泥沙 ①依据:挥发性不同 蒸发 ②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③举例:从NaCl 溶液中分离出NaCl ①依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结晶 ②把两种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开 ③举例:NaCl 和KNO 3的分离 物理方法 ①依据:沸点不同 蒸馏 ②把两种互溶的液体分开 ③举例:石油分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 ①依据:二者互补相容 分液 ②把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分开 ③举例: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①依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萃取 ②把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另一种溶剂中 ③举例: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 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化学方法 沉淀法:如除去:SO 42-、Ca 2+、Mg 2+、等 方法 气化法:如除去CO 32+等 一、高考中常考的离子检验 ① 从外观观察其颜色、状态 步骤 ②配成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 ③用化学试剂检验 ①稀盐酸、BaCl 2溶液 SO 42- ②生成白色沉淀 化学 ③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方法 ①稀HNO 3、AgNO 3溶液 Cl - ②生成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 ③ AgNO 3+ NaCl=AgCl↓+NaNO 3

二、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 M ×1000ρ ×溶质摩尔质量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分类》知识网络归纳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与习题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1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及其发展史 (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2)金属材料的发展简史。 ①商朝(青铜器)→春秋(冶铁)→战国(冶钢)→一百多年前(使用铝) ②现在世界上年产量居前三位的金属依次为:铁、铝、铜。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为固态,有金属光泽,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机械加工性能。(中考常考填空题,一般结合生活举例来 考) (2)特性: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固体,汞呈液态;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3)用途 :由金属本身的性质、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是否便于回收和环保等因素决定。 a)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b)钨——灯丝——熔点高 c)铬——电镀——硬度大 d)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e)汞——体温计液柱 f)银——保温瓶内胆 g)铝——“银粉”、锡箔纸

3、金属之最:(中考选择题的选项)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 >金 >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的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5、合金 (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合金是混合物。 (2)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其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高,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抗腐蚀性能更好。(中考 常考简答题) (3)常见的合金: 铁合金: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铁高,因此有“生铁炼钢,”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O 2点燃 CO 2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将它们互相刻画。

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精华版)

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精华版),太全面了,先收藏! 守恒法题型: ⑴ 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 ⑵ 混合物总质量与各组分的质量之和守恒; ⑶ 反应前后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质量守恒; ⑷ 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守恒; ⑸ 溶液中离子电荷守恒关系; ⑹ 混合前后溶液或溶质的质量守恒; ⑺ 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守恒关系等 ⑻ 蒸发或稀释溶液时溶质质量守恒 ⑴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⑵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量=外加入物质质量-反应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差量法题型: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CO 、CO 2 H 2CO 3 CaCO 3、Na 2CO 3、NH 4HCO 3…… 甲烷(CH 4)、乙醇(C 2H 5OH ) 乙酸(CH 3COOH )…… 单质:石墨、金刚石 混合物: 石油、煤、天然气 生铁和钢 含碳 的物质 纯净物: 空气 CO 2 CO H 2CO 3 2CO 3 CaCO 3 NH 4H 12O 6 C 2H 5OH 淀粉 NaHCO 3 Ca(HCO 3)2

⑴根据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⑵根据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的差量,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⑶根据金属和酸反应前后的差量解答有关天平平衡的问题; 解题关键:分析质量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根据题意,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关系 信息: SO2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2能被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除去 日常生活中的结晶现象: ①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的盐斑,是因为汗水中含有的氯化钠等物质结晶析出晶体的缘故。 ②久置的硫酸铜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③海水晒盐。 ⑴蓝色溶液——CuSO4 ⑵黄色溶液——FeCl3 ⑶蓝色不溶物——Cu(OH)2 ⑷红褐色不溶物——Fe(OH)3 ⑸白色不溶物——BaSO4、AgCl、BaCO3、CaCO3、Mg(OH)2 ⑹打开盛液体的瓶盖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 ⑺片状白色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潮解的是——NaOH ⑻黑色粉末——CuO、MnO2、C ⑼红色粉末——Fe2O3 ⑽红色光亮的金属——Cu ⑾溶于水产生大量热——浓H2SO4、CaO等 俗名学名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C 酒精乙醇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生石灰氧化钙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乙酸CH3COOH 木酒精、木醇甲醇CH3OH 干冰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氢硫酸H2S 亚硫酸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氢氯酸、盐酸HCl 水银汞Hg 纯碱、苏打、面碱碳酸钠Na2CO3 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填空复习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一、化学变化:____ ____ _____的变化;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变化。 二、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 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_____ _______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 P6 2.请列举蜡烛的物理性质:(任举四个)。3.请列举蜡烛的化学性质:。(举一个)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和(填物质名称)。 5.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壁上有,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这可以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P8 6.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3关注 .P9 7.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较低。P11 8.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说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P11 9.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较高。10.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的药品可以用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和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中时,应该先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以免容器。P14 11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P15 1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P15 13.倾倒试剂时,塞子要在桌子上,瓶口要试管口,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倒完液体后,要立即 ,并把瓶子放回原处。P15 14.取少量的液体可以用,使用时应该保持向上,不要或者。用过以后要立即,以备再用。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P16 15.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不要惊慌,应立刻用。P16 1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焰加热。焰的温度最高。P17 17.给试管中的液体预热的方法是。P17 18.加热试管时,试管夹夹在,试管口和水平面成度角。P18 19.洗涤试管的方法是:先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后把水倒掉,这样连续几次,最

高中化学气体的检验

【高中化学】实验系列——史上最全的气体的检验 本文总结了: H2、CO、Cl2、O2、CO2、HF、HCl、HBr、HI、H2S、Br2、I2、SO2、N2、NO、NO2、NH3、CH4、C2H4、C2H2等20种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方便学生进行系统复习。 1.H2 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uO由黑色变为红色,并将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中, 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通入CuO的气体是H2。 H2+CuO =(加热)Cu + H2O CuSO4+5H2O =CuSO4·5H2O 2.CO 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烧杯上无水珠生成,然 后将产物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气体为CO。 2CO + O2 = 2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3.CO2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品红溶液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品红不 褪色,则通入的气体为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4.CH4 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烧杯 上有液滴生成,然后将产物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 烧气体为CH4。 CH4 + 2O2→(点燃)CO2 + 2 H2O CO2 + Ca(OH)2 = CaCO3 + H2O 5.C2H4 (1)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则此气体是C2H4。 C2H4 + 3O2 →(点燃)2CO2 + 2H2O (2)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注:当有其他不饱 和气态烃存在时,此法不适用) CH2=CH2 + Br-Br → CH2Br-CH2Br (3)将待检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很快褪去。则此 气体是C2H4。(注:当有其他不饱和气态烃或还原性气体存在时,此法不适用) 5CH2=CH2 + 12MnO4-+ 36H+ →12Mn2+ + 10CO2↑+ 28H2O 6.C2H2 (1)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则此气体是C2H2 2C2H2 + 5O2 →(点燃)4CO2 + 2 H2O (2)将待检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溴的红棕色逐渐褪去。则此气体是C2 H2。(注:当有其他不饱和烃存在时,此法不适用) CH≡CH + 2Br-Br →CHBr2-CHBr2 (3)将待检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后,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则此 气体是C2H2(注:当有其他不饱和气态烃或还原性气体存在时,此法不适用) CH≡CH + 2MnO4-+ 6H+ →2Mn2+ + 2CO2 + 4H2O 7.N2 将点燃的镁条放在待检气体中燃烧,燃烧之后,向燃烧产物中加入适量的水,如果 有白色的不溶固体和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证 明待检的气体为N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知识解读】 1 2、结构:指物质一个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及原子相互的结合方式。如图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同,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 的,如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 所以,虽然他们组成相同但是结构不同,而不是同一物质。 4、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 【知识解读】 以根据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对比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中考中,常考的事例都是生活中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家熟悉的例子。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变化。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 决定决定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

化,则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同时要注意,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味道等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首先,判断描述的是变化还是性质,如果描述的是性质,再假设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则描述的是化学性质;如果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或不能发生变化,则描述的是物理性 三、绿色化学(热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的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环节 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知识解读】 1.实验现象是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直接观察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而得到的。 2.在描述时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能混淆,常见的是现象中有结论,尤其是在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3.“白烟”是由固体小颗粒组成的,“白雾”是由小液滴组成的。在现象描述时不能将二者混淆。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