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INSTTTUTEOFEDUCATION(NATURALSCIENCEEDITION)第3卷第2期

2008年4月Vol.3No.2Apr.2008

1积极人格研究的起源

积极人格的研究得益于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有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1]。但在“二战”以后,心理学工作者却逐渐放弃了后两项任务而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第一项任务上,即变成了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科学,即消极心理学

(pathologypsychology)。

在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下,人格心理学在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形成的问题,对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的消极人格特征研究过多;而对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积极人格特征研究过少。

进入新世纪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转型提供了契机。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

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强调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即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积极人格研究就是要通过培养拥有积极人格,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这样,积极心理学统一了早期分散在各心理学流派中有关人类的人格力量与美德的研究力量,并将其作为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理论支柱,为心理学的人格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2积极人格力量及其跨文化性

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陈浩彬**苗元江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摘要: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文章探讨积极人格研究的起源、介绍积极人

格力量分类及其跨文化性以及积极人格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评价其积极意义,对其进一步

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力量;美德;乐观

中图分类号:B84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11-5340/N(2008)02-0014-04

*收稿日期:2008-04-0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06AIS0670165)、江西省卫生厅科技项目“社区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20063252)、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YC07A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浩彬(1979-),男,江西九江人,南昌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14

2.1积极人格力量的分类

2004,Peterson和Seligman的《

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CSV)一书正式出版,CSV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作出了最雄心的计划。CSV以人类的人格力量为核心,界定了人格力量与美德的概念,制定了人类美德与人格力量的分类标准,为以人格力量与美德为取向的积极人格心理学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CSV的体系涉及人类普遍拥有的六种重要美德: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2]。人格力量则是定义美德的心理因素,包括过程与机制,它们是展示某一种美德的不同途径,具有跨文化性、可实现个人抱负、在道德上受到尊敬、不贬低他人、具有令人不快的反义词、类似性格特征、可测量、独特性、具有完美的典范、天才的表现、选择性缺失、相应的社会培养体系等特性。在美德的条目下,分类列出了24种人格力量。

CSV详细描述了每一种人格力量:典型事件、

一致定义、历史跨文化背景、测量、具有和缺乏人格力量的关系与后果、发展、有利和不利条件、性别差异、建立人格力量的干预等。这一分类将成为继续未来研究和创造新的积极心理干预机制的框架。

2.2积极人格力量的跨文化性

积极心理学者对积极人格力量与美德的分类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目前,就已得出了三项重要研究发现:

第一,通过对世界各地成年人的研究发现24种人格力量具有普遍性[3]。在40个不同国家中,从阿塞拜疆到委内瑞拉,最广为认同的人格力量是善良、公正、诚实、感恩、心胸开阔。其次是谨慎、谦虚、节制。而且,各国之间人格力量排列的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达到0.80。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各种社会文化对共同的积极人格力量的要求。

第二,在成年人与青少年的人格力量对比中发现,其排列顺序的一致性较低[4]。希望、团队协作、热情在青少年中更为普遍。然而,对美和优秀的鉴赏力、诚实、领导才能、心胸开阔在成年人中则更普遍。因此,在对青少年积极人格力量的培养时,既要注意防止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某些人格力量的削弱,又要注意从零开始帮助青少年建立其它的人格力量[5]。

第三,虽然有些人格力量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原因,但“内心”的力量如热情、感恩、希望、爱心,比好

奇心、好学等的智力品质与生活满意度的联系更为紧密[6]。成人之间、

青少年之间,以及从成年人到青少年的纵向研究,都证明了这些“内心”力量能够预见到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父母的节制行为虽然与父母本人的生活满意度相关较小,但却与子女的生活满意度相关较高[7]。

3积极人格的研究内容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之一,积极人格(positivepersonality)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和Marie(1999)[8]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indiv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relationswith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

表1

6种美德和24种人格力量分类(Peterson&Seligman,2004)美德人格力量

1.智慧2.勇气3.仁爱4.公正5.节制6.卓越

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好学;洞察力

正直;勇敢;诚实;热情

善良;爱心;社交能力

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

宽容;谦虚;谨慎;自我控制

对美和优秀的鉴赏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诚陈浩彬苗元江:积极人格研究概述15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人格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类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具有适应性的整体。目前,积极人格研究主要包括自我决定、积极心理防御和乐观等方面。

3.1自我决定

自我决定是积极人格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yan和Deci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SDT)[9]。自决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概念。Ryan和Deci以个体的内在动机为出发点,探讨了人类三种相关的需要: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和自主的需要(autonomy)。Ryan和Deci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这些需要的满足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在重视个人成长、自主、良好的友谊和社会服务条件下的个体,会受到内在的激励,充分发挥其潜能,迎接更大的挑战。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人们会得到幸福感,发挥潜能,并促进社会的发展。阻碍需要的满足,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10]。由于需要的满足与否和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Ryan和Deei还考虑了有利于满足这种需要的社会环境及其相反的社会环境。

3.2积极防御

在对成熟的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提出要描述积极的心理过程必须在生命全程中,或至少要在纵向研究中进行。因为一个真正的积极心理适应机制应在一生中得以展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他对三个大的成人样本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成熟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快乐生活的作用[11]。Vaillant等人的研究显示,防御机制的成熟度不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和智商高低。虽然Valliant仍然使用了以病理学为中心的术语:防御,但他对成熟的功能的看法,完全考虑到创造性的、积极的解决途径,则打破了消极心理学的模式。

MedvedovaL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coping)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12]。对压力的应对策略可简单划分为趋近策略(例如解决问题或者寻求社会支持)和回避策略(例如逃避或者否认)两类,趋近策略比回避策略在应对压力中更为有效。MarieHL,JamesS.利用“大五”人格来研究人格特质与心理防御机制运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尽责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维度与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有显著的关系,而神经质的维度与消极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相联系,而神经质的反面,情绪的稳定性,则与趋近的应对策略有关[13]。

3.3乐观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乐观(optimistic)。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如Lazarus,Beck,Taylor和Tiger[14]等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然本性,但Seligman,Abramson,Peterson[15]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它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

Peterson认为人格其实就是个体在外在的真实事件和个体本身对它们做出的解释之间的中介调节方式[14]。因此,Peterson认为乐观的功能主要是起着一种中介调节的作用。他把乐观分为小乐观(如我今天晚上会找到一个方便的停车位)和大乐观(我们的国家正在取得伟大的成就),它们分别对当前的实际行为和将来的长远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但不管是大乐观还是小乐观,它们都包含三个因素: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动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乐观人格特质形成的最基本动力。积极心理学还对乐观人格特质作了进一步的区分,把它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Taylor等人的研究认为对未来不现实的乐观信念能使个体免于疾病[16]。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保持乐观的病人比面对现实的病人的症状出现晚,活得也久。他们分析,乐观的积极效果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进行调节。一个乐观的病人更可能积极接受治疗和获得社会支持,而以往学者普遍的观点就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才是健康的。Sandral.Schneider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此原则上不会产生不现实的对于环境或事件的评价,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欺人。这些对乐观的研究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

16

陈浩彬苗元江: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4评价与展望

4.1积极人格研究的贡献

首先,积极人格研究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积极转型。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良好性格,建立健全人格,帮助人们幸福生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心理科学。积极人格研究不仅既关注问题人格的矫正,更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使人格心理学研究回归了本原。

其次,积极人格研究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范畴。积极人格研究倡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在原来研究问题人格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平衡,拓展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范畴。

最后,积极人格研究拓宽了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积极人格理论强调积极情感体验在积极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为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之外的其它许多领域中的直接应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在教育学、管理学和临床心理治疗等领域的直接应用等。

4.2积极人格的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大多是有关积极人格的理论探讨,进行积极人格的测量与干预的实证性研究还较少。因此,积极人格的研究要真正立足于现代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之中,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诸如需要建立可靠有效的评估方法、开展前瞻性的纵向研究、探讨积极人格与创造幸福人生的关系、进行积极干预培养健全人格以及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本土化研究等。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2]Dahlsgaard,K.,Peterson,C.,&Seligman,M.E.P.(inpress).Sharedvirtue:Theconvergenceofvaluedhumanstrengthsacrosscultureandhistory.ReviewofGeneralPsychology.

[3]Park,N.,Peterson,C.,&Seligman,M.E.P.(2005a).Characterstrengthsinfortynationsandfiftystates.Unpublishedmanuscript,UniversityofRhodeIsland.

[4]Park,N.,Peterson,C.,&Seligman,M.E.P.(2005b).Strengthsofcharacterandwell-beingamongyouth.Unpublishedmanuscript,UniversityofRhodeIsland.

[5]Park,N.,&Peterson,C.(inpress-b).Thecultivationofcharacterstrengths.InM.Ferrari&G.Poworowski(Eds.),Teachingforwisdom.Mahwah,NJ:Erlbaum.

[6]Park,N.,Peterson,C.,&Seligman,M.E.P.(2004).Strengthsofcharacterandwell-being.JournalofSocialandClinicalPsychology,23,603–619.

[7]Park,N.,&Peterson,C.(inpress-a).Assessingstrengthsofcharacteramongadolescents:Th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heVal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forYouth.JournalofAdolescence.

[8]LazarusRS.Copingtheoryandresearch:Past,present,andfuture.PsychosomaticMedicine,1993,55(3):234 ̄247[9]DeciEL,RyanRM.Intrinsicmotivationandself-determinationinhumanbehavior.NewYork:

plenum,1985.

[10]RyanRM,DeciEL.Self-determinationtheoryandthefacilitationofintrinsicmotivation,socialdevelopment,andwell-being.AmPsychol1,2000,55(1):68-78.

[11]VaillantG.E.Adaptivementalmechanisms:Theirroleinapositivepsycholog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89-98.

[12]MedvedovaL.Personalitydimensions:"LittleFive"andtheirrelationshipswithcopingstrategiesinearlyadolescence.StudiaPsychological,1998,40(4):261-265.

[13]MarieHL,JamesS.Domoderatorsoftheoptimisticbiasaffectpersonalortargetriskestimates?Areviewoftheliterature.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Review,2001,5(1):74-95.

[14]Peterson.TheFutureofOptimism[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1).(下转第22页)

17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阙华发,阙振福,王荣初.乳腺增生病内分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3):208[8]鲁立宪,孟安琪.高频彩超在乳腺增生治疗中指导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4,23(11):545

[9]唐新,顾乃强.乳腺增生病病理分类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附360例临床资料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4)34

[10]杨毅,宋爱莉.乳腺增生病电脑近红外光扫描诊断与中医分型的关系[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6):432[11]罗华,罗宏明,古吉敏.乳腺增生病红外线扫描诊断与中医分型的关系探讨[J].山西省中医学校学报,2000,23(2):367

[12]杨立,童成命.乳腺增生病的辨证分型与钼靶X线诊断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学报.1998,6.4(6).21

[13]朱建敏,孙贻安.乳腺增生病高频钼靶X线片诊断与中医证型关系初探[J].河北中医,2005,36(2):28

[14]李琳,宋爱莉.抗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1(3):285

[15]司徒红林,林毅.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分级阈值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45

[16]钱丽旗,李杰,等.乳腺增生病病因学研究(附363例临床统计分析)[J].中国肿瘤与康复,1999,6(6):23

[17]李先涛,赖世隆.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4(2):14

[18]任占利,范吉平.《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33(6):24.

[19]官坤祥,吴文江.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量表的建立与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47(8):18.

AStudyofSyndromeNorma1izationonHMG

CaoWeiwei

(BeijingUniversityofChinaMedicine,Beijing100012,China)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tethegeneralizingcurrentconditionanddevelopment,andtoexplorethestudyofsyndromenormalizationofTCMonhyperplasiaofthemammaryglands(HMG).Ihopetofindthemoreobjective,normativestandardsofdiagnosisandcurativeeffectevaluationforHMGandguideclinicalmedicineusageeffectively.Weshouldenhancethestudyofsyndromenorma1izationinordertoprovidethebasisofthestandardclinicaldiagnosiswhichismoreobjectively,availableandoperative.

Keywords:hyperplasiaofmammarygland(HMG);differentiationofsyndrome;normalization

(责任编辑张景瑞)

(上接第17页)

[15]Schneider.InSearchofRealistic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WarmFuzziness[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3).

[16]TaylorSE,KemenyME,ReedGM,BowerJE,GruenewaldTL.Psychologicalresources,positiveillusion,andhealth[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99-109.

AStudyonPositivePersonality

ChenHaobinMiaoYuanjiang

(SchoolofEducation,NanChangUniversity,JiangXiNanChang330031,China)Abstract:PositivepersonalityisafoundationtoPositivePsychology.Thearticlediscussestheoriginofpositivepersonalitystudies,theclassification,thecross-culturalresultandthemaincontentofpositivepersonalityresearch,andevaluationofitspositivesignificance,affordingsomeadvicesforthefurtherstudy.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positivepersonality;virtues;optimistic

(责任编辑何艳)22

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研究 应用及概述

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研究应用及概述 心理1302班景超513100302047 一、大五人格理论 从1921年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Goldberg(1992)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分别是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可以通过NEO-PI-R评定。 二、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研究结果及文献 1、大五人格背后的高级人格因素:社会关注模型 华中师大黄飞等人(2014)在大五人格的背后存在着更加高级的人格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全循环设计,用等级评定和团队内排序的方法,在80个4到6人的小团队中收集成员及成员之间在五个特质维度上的自我人格知觉和对成员的人格知觉。共获得四种来源的大五人格数据,根据社会关系模型分解出目标效应,对每一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跨来源联合因素分析,将四个来源数据视为四个指标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显示,两个高级因素相关模型对数据有较高的拟合,两个高级人格因素对关系质量有显著且不同效应量的预测作用。高级人格因素模型中,五个特质在各自的高级人格因素上的负载差异比较大,在稳定性因素上,宜人性A的负载最大,N次之,C最小,外向性在弹性因素上的负载高于开放性。而两者的预测作用主要表现为稳定性越高,社会适应越好的人在其所处群体中的关系质量越高;弹性越高,韧性越好的人在其所处群体中的关系质量越高。相对来说,稳定性对于关系质量的预测力更高。 2、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赵宇晗,余林(2014)系统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开始采用“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作为工具并得出结论。神经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 神经质中的焦虑对一般智力和流体智力有负向预测作用, 智力水平较低的个体表现出来的焦虑可能是由于其无法像智力水平较高的个体那样有效应对环境。(Moutafi, Furnham, & Crump, 2003)。Sutin 等(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 神经质中的焦虑、愤怒-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和脆弱性等消极情绪都与测量执行功能的言语流畅性呈负相关。Graham和Lachman (2014)也发现, 抑郁水平较高的个体其推理能力较差。外倾性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有研究发现, 外倾性与一般智力和流体智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并对其具有负向预测作用。高外倾者在推理等需要高度加工的任务中表现较差(Wolf & Ackerman, 2005; Baker & Bichsel, 2006)。但外倾性各因子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并不一致, 其中的独断性对各认知能力均有负向预测作用, 乐群性对批判思维能力有负向预测作用, 而活力对批判思维能力和一般智力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 外倾性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Sutin et al., 2011), 从外倾性各因子来看, 相关最高的是积极情绪, 其次为独断性、活力和热情。积极情绪能够提高执行功能, 尤其是言语流畅性的任务表现。外倾性是加工速度和短时记忆的正向预测因子。外倾者在测验表现和心理生理反应上都具有更快的运动反应(Lieberman, 2000)。并且, 外倾性和加工速度一样, 与前额叶皮层和顶叶的激活相关(Eisen-berger, Lieberman, &Satpute, 2005)。同样, 行为方法灵敏度这种类似于外倾性的情感维度, 在成年人样本中也与较好的工作记忆表现相关。开放性与一般智力、流体智力、晶体智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研究综述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研究综述 [摘要]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由诚实-谦恭、情绪性、外向性、宜人性、尽职性、经验的开放性六个因素组成。文章在介绍该模型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其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的应用,即人格结构HEXACO模型对职场偏离行为和显性诚实度测验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职场偏离行为显性诚实度测验 近些年,有关人格结构的词汇学研究又有新进展,Ashton &Lee (2001)对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的全面性再次引起争论,Ashton &Lee等通过对至少12种不同语言的词汇学研究获得人格结构由相似的六个因素组成,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人格结构模型。此模型的出现,为有关人格的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介绍 Lee & Ashton(2004)提出一个新的人格结构模型,它由诚实-谦恭(Honesty-Humility)、情绪性(Emotionality)、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尽职性(Conscientiousness)、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六个因素组成,根据该模型所含因素的英文名称和数量,可以将其命名为人格结构HEXACO模型。 在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中外向性、尽职性和经验的开放性这三个因素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的相同因素是非常相似的。与此相一致,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调查表中测量这三个因素的分数,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测量相同因素量表的得分的相关性很高。但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中其余的三个因素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有所不同。该模型中的情绪性和宜人性因素是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神经质和宜人性因素进行旋转后的变量。比如,在神经质因素中与易怒有关的内容同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中宜人性负向的内容相关。最后,对于诚实-谦恭因素,此因素不与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的因素直接对应,而只有它变量的一小部分在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诚实-谦恭因素与涉及剥削和权利这种消极人格结构的内容密切相关。比如,Lee & Ashton(2005)发现HEXACO-PI 量表中的诚实-谦恭因素同真正心理变态(Primary Psychopathy)、权术主义(Machiavellianism)、自恋(Narcissism)及临时雇工人格调查表(SPI)中的控制和诚实量表这类变量存在显著相关,但这些与诚实-谦恭因素密切相关的变量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的相关却很弱。 2004年,Lee & Ashton编制了测量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调查表(HEXACO-PI),它由六个因素量表组成,在每个因素量表下有四个小的层面量表。此量表既适合于自我评价也适合于他人评价。有192个题目和96个题目两个版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也日益彰显其魅力和价值。近年来,国内及区内已有不少中小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和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积累了一些丰富的诵读经验。但这些研究基本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如何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人格培养结合起来研究的更是鲜见。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如何在中学生中培养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良好的、有序对策和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通过“研读经典”,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呢?我们一直在思考并为此已经做了两年多的实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故此提出了本课题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还将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更为有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其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广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开展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传统文化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 通过走进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文化校园,探索出适合中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优化校园文化。 让传统文化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耳濡目染,达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锻造其文明素质之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筛选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完善主题式经典阅读文化的校本课程。经典研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读、诵、议、评”的研读模式。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上的有形展现,通过文化景点建设,构建特色鲜明、教育效果明显的立体的、开放的校本教材。让校园文化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引领师生亲近经典文化,让校园成为师

双性人格综述

双性化人格研究的综述 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 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 一、双性化的概念和历史 概念: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如“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1980)、“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Elle Pile Cook,1985);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1973)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agency)与合群性(communion)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历史:1964年A.S.Rossi 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1】 1974年bem编制Ben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开始了双性化的实验研究开,随后十年出现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Ben和 Spence的两种不同理论假设展开。其中Ben 的研究遵循平衡模型强调两性气质相互调和或相互削弱的作用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她后期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2]进一步强调了双性化者具有根据情景客观需要组织和处理信息的特点。Spence和Helmreich的研究注重个体内部稳定的行为倾向及两性特质的占有水平的差异他们坚持双高模式强调两性特质的独立效应。 国内关于双性化研究开始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是对一些理论的探讨后来对双性化的实证研究呈现三种情况一是从性差研究的不同角度证明人格双性化是在对两性性别角色良好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Bem的性别图示理论。二是注重双性化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者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3】三是有关双性化的发展受外部环境、年龄影响的问题,在双性化的人格结构方面国外研究了许多不同年龄组样本后发现,在有关双性化的许多研究性量表中BSRI的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其中男性气质量表具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为“工具性”(支配性、领导性、占有性、自信)一为“独立性”(自主性)女性气质量表只具有一个因素“移情性”(人际敏感性)。 二、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影响 1、打破性别角色标准的严格界定。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张者们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实际上,Bem在1978年就宣称她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4】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男性特有勇敢、坚强、进取、成就、竞争等特征,而女性具有温柔、顺从、脆弱、细致、同情心、安静等特征。【7】 2、证实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个体事实存在 中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

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学年论文 题 目人格特质与消费者网购决策风格的关系研究姓名陈 炯学号3100123025 专业班级10市场营销(1)班 指导教师疏礼兵(博士) 学院管理学院 完成日期 2013年10月30日宁波理工学院

摘要 目前,中国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的中国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盛行,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家也愿意或者是更喜欢到网络上去购物。电商巨头的不断涌现,对实体店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内购物网站在不断涌现,各种类型的网上经营模式比比皆是,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这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决策复杂性。因此,不管是对消费者心理学方面的学术研究,还是对商家在营销心理战中的商业价值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决策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进而研究其与人格特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人格、人格特质以及网购购物风格量表(CIS)等相关理论,梳理了人格特质理论和网购消费决策的研究现状,最后对人格特质与消费者决策风格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网络购物;人格特质;决策风格

目录 摘要............................................................................................................................I 1人格的研究概述.. (1) 1.1人格的定义 (1) 1.2人格特质理论 (1) 1.2.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2) 1.2.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2) 1.2.3艾森克三因素理论 (2) 1.2.4五因素人格模型 (3) 1.2.5七因素人格模型 (3) 1.3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 (3) 2网络购物消费决策风格的研究概述 (5) 2.1决策风格及网络购物决策风格的定义 (5) 2.2消费者购物风格量表(CSI)的研制 (5) 2.3网络购物消费决策风格的研究现状 (6) 3人格特质与网络购物决策风格的相关研究 (9) 4研究总结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人格教育教案

课题一人格心理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人格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形成理论,对人格这一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人格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本节中我们将对这一概念作出分析,探讨人格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人格 (一)人格一词的来源 要回答人格一词的概念,首先要从考证人格一词的来源说起。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在希腊语中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所带的各种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二)人格的含义 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综合各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将人格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这个含义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层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当然,这不等于说人格是一成不变的。第二层是人际过程。它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指的是发生在我们内心、影响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 二、人格的基本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份,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方面。 (一)气质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时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发生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2.气质类型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有规律的结合。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气质类型最早的学说,后来人们多用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来总结,并把它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研究综述_张婷婷 - 副本

作者简介:张婷婷,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1.完美主义概述 1.1完美主义的界定 完美主义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Adler(1956),他提出了“追求卓越”的概念。Alder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他所在的生存环境,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1]。 Hollender(1965)则认为有两种完美主义者,一种是追求外在评价,追求完美形象的完美主义者;另一种是辛苦工作,使自己工作尽善尽美的完美主义者[2]。前者将他人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后者追求的是让自己达到绝对满意。Hollender还指出,个体早年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学者王静群等人(2005)将完美主义者的核心特征概括为: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3]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研究综述 张婷婷门陆 摘要:完美主义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国外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完美主义进行探索,但在我国仍属于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该论文主要对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进行介绍,并对国内完1美主义的定量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针对完美主义者的心理调适提出几点建议。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应该解决的问题,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注意,进一步完善完美主义的研究。 关键词:完美主义人格特质测量工具心理调适 作者简介:门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目前对于完美主义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完美主义看做是一种力求凡事尽善尽美的人格特质。 1.2完美主义的测量工具 1.2.1国外 Frost(1990)编制的多维完美量表(Multidi-mensionalPerfectionismScale,MPS-F)共有35个项目,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担心错误(Concernovermistake,CM)、个人标准(Personalstandards,PS)、父母期望(ParentalExpectations,PE)、父母批评(ParentalCriticism,PC)、行动的疑虑(DoubtsaboutActions,DA)、条理性(Organization,OR)[4]。 Hewitt(1991)等人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ultidimensionalPerfectionismScale.MPS-H)共有45个项目,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Self-orientedperfectionism),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Other-orientedperfectionism)和社会取向的完美主义(Sociallyprescribedperfectionism)[5]。 另外,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还有Terry-Short(1995)编制的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量表以及Flett编制的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在这些量表中,以Frost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Hewitt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最为常用。 1.2.2国内 国内完美主义量表的修订,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对国外已有量表的引进,二是结合中国文化背景,编制中国版本的完美主义问卷。 2006年,大陆学者訾非和周旭采用中文版的《弗罗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并根据大陆的语言习惯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信效度检验,修订后的量表得到国内学者的认同,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6]。同年,訾非等结合Hewitt等人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再次对《弗罗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进行修订,得到一个包含50个项目,由担心出错、个人标准、条理性和父母要求四个维度组成的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修订后的问卷具有令人满意的信效度,适合在学生人群中使用。 李建伟等人(2007)编制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问卷包含42个项目,6个维度,分别是完美期待、个人标准、担心错误、条理性、自省和父母要求,该量表具有理想的信效度适合本国大学生使用[7]。 张小燕等人(2007)编制了大学生一般完美主义量表和特殊完美主义量表,弥补了国内完美主义研究领域的不足,为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资料和依据[8,9]。 2.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完美主义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研究结果。近几年来,随着完美主义研究的迅速发展,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 2.1完美主义的定量研究 2.1.1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和自信的关系 马和冯泽永(2009)采用中文版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大学生自信量表对124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10]。结果发现完美主义总分与成就动机总分相关不显著,但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担心错误”、“对行动的疑虑”与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的动机”有显著的负相关,与“避免的动机”有显著的正相关。“个人标准”和“条理性”与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的动机”均存在正相关,“条理性”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存在负相关,这意味着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可强化个体的成就动机,而“担心错误”、“对行动的疑虑”、“父母期望”会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由此可以看出,完美主义在成就动机上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加强个体对成功的追求,也会强化个体害怕失败的动机。在自信方面,“个人标准”和“条理性”与自信总分和自信的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那些对自己要求较高、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个体通常也是自信心较强的个体,且在自信的各个方面(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都会有所体现。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人格培养研究

- - -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人格培养研究 肥西县中科院幼儿园(禹州华侨城):炎 摘要:本文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人格培养以及两者关系,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 发展历程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幼儿人格影响因素和发展阶段,结合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容,提出幼儿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人格;人格教育;幼儿园;措施方法;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应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且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自启蒙教育阶段便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儿童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并为青少年建立正确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起到奠基作用。大凡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常能以孝悌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朋友,以道义对待取舍,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并以“慎独”之心保持其质朴的生活态度。 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人格培养关系,以及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德育有机结合,从幼儿的日常行为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回溯历史,到古代先哲那里去汲取智慧与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人格培养相结合,融合中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幼儿人格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民族道德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人与自然、人与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 1.人格坚韧性的含义 Kobasa与其同事在美国伊利诺斯贝尔电话公司进行有关应激反应的研究中发现,有一些经理人员在高度应激的情景下,由于保持一定的态度而表现出较少的心理和身体的疾病症状。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Kobasa提出了人格坚韧性的概念[3]。用以描述那些体验高度的生活应激,但由于表现出一系列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倾向而使自己免于疾病的个体。坚韧性包括三个成分:承诺(Commitment)、控制(Control)和挑战(Challenge)。承诺是指个体对于目的和意义的感知,这种感知通过个体积极卷入生活事件而不是消极被动避免卷入的方式表现出来。控制是指在不利的条件下,个体拥有的通过自身行动来改变生活事件的信念,并在这种信念指导下采取行动,努力对生活事件施加影响而不是孤立无助。挑战是指个体希望从积极的和消极的经验中进行持续学习,认为变化才是生活的正常状态,变化是成长的促进力量而不是对于安全的威胁。后来的研究者把承诺、控制和挑战称之为坚韧性的“3C”结构[4]。 完整的坚韧性人格结构必须同时包括承诺、控制和挑战三个成分。具有高的控制态度而承诺和挑战信念很低的个体希望自己能去决定生活事件的后果,但他们不愿意去浪费时间,也不愿意从经验中进行学习,不愿意卷入到生活事件中去。他们相当缺乏耐心而且易怒、与人保持相当距离,当控制的努力失败后,具有很强的挫败感。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心理学家常说的A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人是自我本位的,认为自己比别人要强,没有任何必要去向他人学习。这种人格类型与真正意义上的坚韧性相去甚远。 具有高的承诺而挑战和控制信念都很低的个体完全陷入周围的人与事之中,从未考虑自己对生活事件施加影响,也未对生活事件给予自身的影响以及自身与生活事件的相互作用加以考虑。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一点个人主义的念头,他们对于意义的感知完全由社会环境来决定,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失去了自我。无论何时何地,当大量的琐碎的生活事件的变化聚集起来,这种人就特别容易受到疾病的攻击。 最后,具有高的挑战而承诺和控制信念都很低的个体脑海里充满了好奇心,对于自身周围的人与事很少关心,从不考虑他们能够对任何事物施加影响。他们可能经常进行学习,但这与他们花费在新奇事物上的时间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冒险者,为了刺激而乐意参加各种赌博游戏和冒险活动。这种人格类型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坚韧性人格。 2.坚韧性人格的实证研究

人格障碍概述(4)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 一、概述 指人格特征的明显偏离正常,在人格发展的内在结构中有着严重的不协调,从而使患者形成了一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使其社会交往功能和职业功能蒙受严重影响, 以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害,患者也感到痛 苦。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1>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情况下,人格严重偏离正常或人格发展的内在严重不协调; 2、对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 3、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 4、行为的冃的和动机不明确;

5、情感情绪发育不成熟; 6、人际关系失调; 7、人格偏离或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有相对稳定性; 8、起始时间一般是从早期开始(幼年起因,始于青春期)。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2. 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有人格障碍的男性更易恋网

(二)环境因素 恶劣的社会坏境和不合理的养育坏境是造成病态人格的温床。 --- 童年的精神创伤。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不合理的教养。 ——恶劣的社会坏境。 (三)心理学的解释 K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在6岁以前,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口欲期和肛欲期,就会形成病态人格。 2、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是通过补偿自卑感而形成的,病态人格的形成是由于对自卑感的不恰当的补偿。 3、行为学派:认为病态人格源自社会性学习的失败。

(-)ICD.10对人格障碍的分类 K 偏执型人 格障 碍— 2、 分裂样人格障碍 3、 冲动型人格障碍 4、 戏剧型人格障碍? 5、 强迫型人格障碍 6、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丑 7、 依赖型人格障碍 8、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二)DSM-IV 关于人格障碍类型的分类 DSM-IV 中列出10种人格障碍,分3大类群 A 类群:行 人古怪、奇异为特点:偏执型、 分裂样 分裂型人格陲磚 B 类群「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 点: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 人格障碍 C 类群:紧张、焦虑行为为特点:回避型、 依赖性、强迫型人格障碍。 四、人格障碍的分类 ?t'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升华、理智化、反向、否认、投射、替代 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9.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0.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1.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自陈式问卷、投射测验 12.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13.人格动力: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马斯洛是自我实现 14.1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15.斯金纳提出了两种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1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积极自我看待、和睦相处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8.多拉德与米勒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1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21.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特殊反应、习惯反应、特质、类型四个水平 22.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23.大五人格的维度有: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24.Funder现实准确性模型包括:良好的判断目标、良好的特质、良好的信息、良好的判断者

文化与人格_心理人类学的解释

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 马前锋 1 孔克勤2 (1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 在众多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中,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文化影响人格的系统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本文通过国内外这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说明人格特点的文化因素影响,对今后的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结构 社会化 国民性 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其中文化因素又独特地制约了人格的发展。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是社会中的一员。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1],人与社会相互影响,因此,人格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 1 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综述 在西方心理学中,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关系的研究又被称为心理人类学(Psycholo gical A nthropolo gy),是文化人类学中一门较新的边缘性分支学科。 关于文化与人格研究的产生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纵观全过程,可分为萌芽、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把 社会 和 文化 当作一个整体或体系来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不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问题,就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作历史的重建,而不注意文化演变的心理历程。这种情况到30年代之后逐渐发生改变。人类学家在一个民族中作深入而长久的田野调查时发现,单纯搜集不同社会的具体文化事实,不注意人的行为,对社会文化的研究便过于空泛而不能涉及其全貌。因为心理分析学家因临床需要对个体发育理论感兴趣。他们所创立的个人学习与教养方式理论对人类学家很有启发。所以人类学家转向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 当时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民族心理学(Ethno -Psychology),也开始对人类文化感兴趣。自1900年至1920年间,冯特出版了他的巨著!民族心理学?多卷本。在这部10卷的著作中,冯特广泛搜集了原始共同体的经验材料,综合分析了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等人类社会历史产物,并将人类文化按人类的心理特质分为:原始人类、图腾时代、英雄崇拜、人性发展4个发展阶段,开创了用群体心理解释人类文化的先例。 另外,在弗洛伊德出版的!释梦?中,试图超越神经学和精神病学本身的范围,介入解释文化现象###神话学和文学的领域。弗洛伊德试图从 被排斥的冲动 理论来说明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失言、错字、错话、忘记名字等。1913年,弗洛伊德发表!图腾与禁忌?一书,以心理学方法解释 关 于文明、文化与现代人问题 ,实际上已涉及了人类学的范围。 1.2 创立阶段 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米德(M argaret M ead)等人最早将心理分析学的观念引进人类学领域。萨丕尔从人类的象征性行为(Sy mbolic behavior )、无意识行为(unconscious behavior )进入人类学与心理学综合研究的领域[2]。1921年以后,他先后发表了!社会行为的无意识模式?,!文化人类学和精神病学?和!文化研究中人格概念的提出?等文章,并且在1930年初于耶鲁大学组织了 文化与人格讨论会 。在30年代对文化与人性的关系仍很模糊,米德通过到萨毛(Samo a)调查,她与那里的少女们一起生活,从最深的一层去了解她们在成熟期的生活。她认为,少年期的冲突并不是普遍的生物性,而是由若干特殊的教养方式所造成。少年期烦恼是文化的产物,而非生物性[3]。米德又继续通过调查(在新几内亚调查了三个距离不远,但文化差别很大的民族)发现,三个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两性的气质与行为也各有不同[4]。在米德看来,人类本质确有使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可以精确地恰当地分别作出反应,所以不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也和同一文化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一样,几乎无例外地受各种条件的影响。 米德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开始探讨文化对人格的影响程度。继萨丕尔和米德之后,林顿(Ralph L inton)、杜宝娅(Cora DuBo i s)、卡丁纳(Abram Karchiner)等人将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推上更有系统的科学性综合研究轨道。 1936年林顿提出 地位和角色 (Status and Role)概念,指出社会是靠社会中的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推动的[5] 。文化除了社会整体的共同特征外,由于个体或小群体之间所掌握的知识或技术的差别又形成局部的特殊性。所以,林顿主张从个体考察文化,并把个体与文化一起研究;认为文化是从各个个体中获得自己的形态的,没有心理学家的工作,人类学家永远不可能超出对文化过程的了解。1937年,林顿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当时,精神病学家卡丁纳和杜宝娅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共同举办文化和人格问题研究讨论会。在讨论会中,林顿、杜宝娅和其他人类学家提供他们在原始社会中所找到的有关儿童养育、成人行为和其他文化 通讯作者:马前锋,男。E mail:mqfeng888@https://www.sodocs.net/doc/2011252595.html,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号:06JZD0039)的资助。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6):1517-152015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