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1.文艺学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A世界:艺术模仿论(再现论)文艺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西方: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

柏拉图提出理式世界、感觉世界、艺术世界。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否定艺术。

亚里士多德人提出对世界的摹仿有两种:历史学家对世界摹仿——已经发生过的事,个别的、具体的事;诗人对世界的摹仿——具有普遍性的、可能发生或应有的事。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肯定艺术。

中国:观物取象说

需注意的问题:文学不能脱离世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所反映的世界不等于现实生活。

B作者:艺术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因此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

中国:“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

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应该注意的问题:文学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的表现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文学本质问题: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文学批评问题:模仿论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文学创作问题: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C作品:艺术形式论(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陌生化”效果。强调从形式构成中去阐释容所具有的审美效果

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叙述性作品二元对立

需注意的问题:作品是作家与读者情感沟通的中介;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把作品与世界、作者、读者隔绝开来,孤立起来,是片面的。

D读者:读者接受论(读者阅读作品,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

斯:对接受活动中的读者的自主性加以积极的肯定和强调,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式的转型

伊瑟尔:隐含读者,接受研究转为效应研究。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的潜在对话。

注意:读者是文学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读者是文学的接受主体;过分强调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忽视作家、作品的客观性,使它无法全面而辩证地解答文学的所有问题。

3.文学活动的发生:

西方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相似律、接触律)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席勒斯宾塞理论)过剩精力是游戏和艺术共同的基础,人们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是文艺的起源。谷鲁斯提出“模仿说”。艺术和游戏确有联系,游戏接近于艺术,游戏中产生的娱乐也接近于美感享受,但游戏缺乏艺术的深刻社会容,它给人的娱乐也是粗浅的、暂时的。因而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命题,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离开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不科学的。劳动法生说(文学活动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劳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即劳动是文学发展的基础、源泉。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文学称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恩格斯。

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政治意识形态的变革对文学意识形态提出相应的变革要求;文学发展有着自身体系化的要求和发展惯性。

5.文学的含义:

广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既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和等一般文化形态(西方十八世纪前,中国晋前(3-6世纪))

狭义: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他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中国晋时期开始,宋文帝建立四学正式脱离,西方16到18世纪,1747年,查理斯巴托七种美的艺术,提出美的艺术才是文学。文学的审美含义脱颖而出)

文学审美艺术形态属性的表现: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双重缠绕状况。

文学的审美无功利性,是指作家或读者的创作或欣赏活动不指向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无功利性为阅读无功利性和审美(创作)无功利性。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在地却又有某种功利性。

第一,作为作家或读者的社会性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审美地掌握世界)。第二,作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形象,这里指审美形象,是由文学的本文结构所呈现的审美感性形态。文学必然地要表现为直觉方式,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理性而获得的瞬间领悟。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理性,通常被认为与形象相对,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普遍本质而形成观念的方式。理性以特殊方式存在:第一,形象被置入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这本身就依赖于理性的力量。第二,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某种理性。

文学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认识是人对世界的客观的、理智的反映方式。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

话语五要素:话语是特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①说话人,是话语的两主体之一,是体现在本文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

②受话人,是话语的另一主体,指阅读本文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

③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语言构成物。

④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本文阅读而达到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

⑤语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话语蕴藉有两种情形:含蓄(小中蓄大)含混(一中生多)

文学的话语蕴藉的审美特征:指性,音乐性,陌生化。

6.文学创造:

文学创造的客体:客体即自然,客体即情感,客体即原始意象。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丑的有个

性,审丑批判);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的主体:模仿者与创造者,旁观者和移情者,特殊的艺术生产者,没得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具体的社会人。

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文学作品是创造主体与创造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的双重超越的产品。

文学创造的过程:发生,构思,物化。

发生:材料储备(源泉是社会生活),艺术发现(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创造动机(分为:美学动机,社会政治动机,心理动机,对象刺激动机,经济动机)

情绪记忆:艺术家在对外部世界材料的积聚的同时,也把自己当时获得这一材料时的情绪、心境、情感存储下来了。这种存储,在文艺心理学上成为“情绪记忆”

想象与联想:

想象即构想意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有三种形态:一是再现想象,指在心复现外部事物或现象的过程。“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

二是比拟想象,指将某种难以言状的东西形象化的过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三是虚构想象,指凭空地将此物想成彼物、无物想成有物、或常物想成异物的过程。“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悟空”。

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过程,也是想象之一种。联想有三种形态:一是接近联想,这是将两种以上在时空上接近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二是类似联想,这是把两种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三是对比联想,这是把两种以上可以比照又有关系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联想在文学构思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诗歌构思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拓宽形象意境,造出读者意想不到的美妙境界来。

灵感

含义:是艺术构思的最重要机制之一,它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特点:突发性。亢奋性。创新性。

来源:长期艰苦的生活和艺术实践是灵感产生的根源。

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而又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特点:定向性;选择性;刷新性。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就是把构思中已基本成熟的形象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作品的在逻辑与意图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其具体情形有两种:第一,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第二,作家创作动机中途转换。

即兴与推敲是物化阶段冲的两种不同操作方式,也是作品定型的两种不同手段。

即兴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在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即兴创作的作品往往有如下特点:首尾贯通,情感炽热,有一气呵成之势。

推敲是作家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和妥贴地把心象物化为定型作品的文字操作情形。有如下特点: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精确鲜明。

7.文学真实:

艺术真实的定义:在作家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蕴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主要特征:与生活真实不同,蕴的真实(合情合理)、假定的真实(假定性情境)

与科学真实不同,主观的真实、诗艺性(诗的艺术手段和技巧)

艺术概括是创造艺术真实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从个别到一般,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文学创造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和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诗意的裁判”。涵:善与美的统一,对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和价值品格容的规定。

8.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含义: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1、再现性,摹拟现实;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倾向的隐蔽性

2、逼真性,感性状貌和细节真实

理想型:含义: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1、表现性,主观理想高于一切;直接表达情感态度

2、虚幻性,充分运用夸、变形、虚构的方法;创造出奇人、奇事、奇境,按照“假

想的逻辑”来塑造艺术形象。

象征型:含义: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作品。象征的特点:象征的东西往往既是它本身,又大于或超过它本身

基本特征:1、暗示性,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以间接的方式暗示寓意。

? 2、朦胧性,形象含有多层不确定的含义。

理想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的区别:

容上:现实型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理想型超越现实,突出表现型,创造理想世界;手法上:现实型一写实为主,描写见长,理想型一抒情为主,运用夸变形虚构等手法:在塑造人物上:现实型多写平凡普通的人,理想型多写英雄美女形象。

现实,理想文学与象征型的区别:

前者意义在于形象本身,后者意义超越了形象本身。前者直接反映现实,直接抒发情感。后者不直接表述。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

二分法:韵文“文”和散文“笔”

三分法:叙事类:诗、散文、小说、寓言故事;抒情类:诗、散文;戏剧类:悲喜正剧/话剧歌舞剧戏曲

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异:1.小说时空广,剧本时空受限,浓缩反应,集中刻画。2.小说心里,细节描写多,剧本受表演限制,以人物台词推动情节发展。

同:采用记叙为主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言(基础),象(中介),意(最高层面)。

文学语言层面:指性(艺术真实),心里蕴含性(带作者的主观情感),阻拒性(陌生化)

文学形象层面:典型、意境、意象

文学意蕴层面:历史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典型论的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17世纪以前为类型说主导阶段,强调普遍性和类型性(代表人物:贺拉斯、布瓦洛)

第二阶段:18世纪以后为个性典型说主导阶段,由重视共性转变为重视个性(代表人物:莱辛、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歌德:“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黑格尔:“理

想所要求的,却不仅要显现为普遍性,而且还要显现为具体的特殊性。”别林斯基:“熟悉的

陌生人”,

第三阶段:19世纪80年代末为典型论成熟阶段。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的含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1、互动作用:(1)典型环境决定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2)典型人物反作用于典型环境,即典型人

物性格的发展反过来影响或推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2、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1)典型环境是人物赖以生存的基础。(2人物是环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中心。意境的形成和界定:

最早使用“意境”一词的是王昌龄,王国维的“境界”说(集大成者)。(1)他把意境(境界)作为评词的最高标准(2)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3)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意境含义: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的特征:(一)情景交融——形象特征(二)虚实相生——结构特征(三)韵味无穷——审美特征

意象的含义:“意象”,就是情意与物象两相契合的艺术创造;“意”、“象”融合形成的文学基本单元。意象的特征:哲理性——本质特征、象征性——表现特征、荒诞性——形象特征、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思维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鉴赏特征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意境的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多数是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象重哲理的表述,意境重情韵的发挥。意象重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而意境重形象的感悟与联想。

9.叙事学:

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和普罗普民间故事分析的影响后,出现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包括以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神话分析、以布雷蒙德代表的民间故事分析和巴特、托多罗夫、热奈特等人为代表的小说研究。这些探索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这种新理论就被称作“叙事学”。

叙事三部分:1、叙述容(story) :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

2、叙述话语(text) :即叙事作品中讲故事的语句;

3、叙述动作(narrative):即叙述本身,叙述人怎么说,谁在说,以什么方式说等

叙事容:

事件作用的两大类别:①推动情节,使故事具有连续性;②塑造形象——使故事具有生动性。

核心单位是故事进展线索中的必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故事发展的可能与方向;

辅助单位只是在两个必要环节之间的过渡,并不能改变故事进程,只是使故事线索得以延续和伸展

情节二要素:1.按因果关系组织的一系列事件2.要有矛盾冲突。

人物:故事中人物的二重性:从推动故事进展的作用上讲,人物是行动主体,格雷马斯称之为“行动素”(也称为“行动元”) “行动元”功能:推动情节发展;行动的目的,意义与基本方法(情节的动因:“做什么”);从构造形象的意义上讲,人物是性格(也称为“角色”)。“角色”功能:显现性格特征。(形象的基础:“怎么做”)

叙事结构:

经典叙事结构:平衡——打破平衡——追求平衡——结果(新的平衡)

部结构的两个向度:(1)历时性向度:按叙述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等叙述单元之间的关系;(表层结构);共时性向度:叙述容在叙述背后的在的文化背景关系。(深层结构)

布雷蒙德: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复合序列:首尾接续 ;中间包含 ;左右并联

叙述时间:(是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对照)

文本时间: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是阅读作品文本所需要的时间;②故事时间:故事中虚构的自然时间关系。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是不同的时间概念。前者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的时间关系。后者是与叙述行为直接相关的、存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的文本写作与阅读活动中的时间关系。文本时间的长度与故事时间的长度无关,是由叙述语言的长短决定的。

时距的疏密状态:(又称叙述的步速,即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长度互相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

1.匀速、文本时间几乎等于故事时间作用:直接述故事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2.概略。文本时间小于故事时间长度。叙述步速是加速状态。常用于交待不重要的事件过程。作用:一般用于交代一些不很重要的事件过程,串联前后情节,构成故事背景。

3.省略。即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文本时间为零,可以说叙述的步速无穷大。

A、明确省略,说明省略的时间B、暗含省略(作用:对与故事无关的情节直接跳过,使故事紧凑简洁。)

4.减缓。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减速状态。比场景叙述增添许多细节方面的容,叙述语言加长。作用:使关键细节得以充分显示,形成细腻而深入的效果。

5.停顿。故事时间长度为零,叙述文本时间大于零。无论叙述进行多久,故事时间没有变化。作用:停顿造成整个故事进展速度的放慢,可以使读者从关心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转向关心故事的具体情境。

叙述视角:

零聚焦叙述。(多用第三人称)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来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多。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零聚焦可以比较简略清楚的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但容易剥夺读者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利。

聚焦叙述。(多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只叙述某个人知道的情况,即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述故事。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聚焦能缩短叙事者与读者的距离,因而带来真实感。缺点是只能写入观察者视野的事情,对未见的只能靠推测、判断。

外聚焦叙述。(多用第三人称)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知道的还要少。也常用第三人称叙述。外聚焦的优点是强烈的现场感,缺点是受视野限制,许多容叙述不到,且难以洞悉人物的心理活动。仅在短篇小说中完整采用。聚焦和外聚焦经常用于渲染气氛,制造悬念等。

叙述动作:

叙述动作的完成共有6个参与者: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接受者→隐含的读者→真实的读者

叙述声音(那种能体现叙述者的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

显在叙述者(显在叙述者是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

隐在叙述者 (隐在叙述者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最典型的例子是剧本.隐在叙述者中还有一种,是处于显在叙述者与完全不露面的隐在叙述者之间的状态。这种叙述者不像显在叙述者那样直接在文本中露面,但也不像上面所说的隐在叙述者那样完全隐藏在文本背后。这种隐在叙述者存在于文本叙述之中,但并不直接显现,读者只能间接地感受到叙述者声音的存在。)

复调式叙述

含义:在同一叙事中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

作用:在矛盾对立中展示人物的心世界,从而获得较强的感染力。

10.抒情:

抒情作品的构成:声音(声调,押韵,节奏)情感(景与情),经验,画面。

抒情角色:

含义:抒情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

分类:第一人称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可直接勾勒隐含作者形象,风格率直,有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代言的抒情方式:多出现在戏曲歌词、新闻报道中,具有双重性(外抒情层和抒情层),可以产生较丰富的意义。

11.文学风格:

理解:

从作品外在形式: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从在根据上看:风格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布封“风格即人”)

从作家的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以及容与形式统一: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容与形式相契合的特色。

从读者鉴赏的角度: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含义: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作家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关系: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在依据。

注意:1.创作个性小于风格,创作个性制约和影响着风格的形成。作家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2.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还会受到题材主题、体裁,时代,地域的影响

3.创作个性要借助一定的文体结构和语言才能外化到具体的作品中。

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言语组织是表现风格的第一要素:格调,色彩,气势,结构。

文体特色:体裁(得以生成的基础),语体(有机组成部分:规语体,自由语体)风格(最好畴和体现)。分析一个作家的文风:

从外部:题材主题、体裁,时代,地域等的影响

从在:创造个性(1.生活经历2.人生观和世界观3.艺术修养4.个性气质)

文学风格的分类:简分法:刚柔,虚实,奇正。

繁分法: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建立了具有中国传统的风格分类的模型。

文学风格的特点:

(一)风格的多样性与同一性(同一时代)

多样性:文学风格的多样化是时代文学繁荣的显著标志。原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1)社会生活——客观对象的丰富性。2)作家创作个性千差万别。3)读者的不同需求

同一性:时代的烙印,规语体。

(二)风格的稳定性与变迁性(同一作家)

稳定性: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形成不同的风格,但是从总体上看,必然会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基本风格。

变迁性:风格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作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作家社会地位、生活阅历、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他的创作个性也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相应地,其作品的风格也会发生重大的转折和嬗变。参看书29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