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早期的补肾调周法将月经周期的分为4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经夏教授多年摸索后的调周法按7个时期论治: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通过燮理阴阳达到修复、重建月经周期。

①经后初期:月经干净后3-5天,亦有更长时间者,表现为无明显带下。治当滋阴养血,阴虚轻者,方用归芍地黄汤,常用药: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泽泻、续断、桑寄生、怀牛膝等。阴虚重者,雌激素偏低,癸水衰少者,可用二甲地黄汤,常用药:龟板、鳖甲、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牡丹皮、茯苓、紫河车、山茱萸、怀牛膝等峻补肾阴。

②经后中期:月经干净3-5天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始出现少量带下。治当滋阴养血,稍佐助阳,须加入少量助阳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常选滋肾生肝饮合菟蓉散,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熟地黄、续断、菟丝子、肉苁蓉、泽泻等,阳中求阴。

③经后末期:时间较短,一般2d~3d,与经间期相连。表现带下量增多,或有少量锦丝带。治当滋阴助阳,阴阳并调。经后末期常与经间排卵期密切相关,接近重阴的较高水平,这时需要阴阳并调,并却促使其气血活动,方用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减,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怀牛膝、杜仲、五灵脂、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等。

④经间排卵期:一般在两次月经周期的中间,以出现较多透明锦丝样带下为标志,持续时间根据数律分别有7、5、3天不同。治当补肾活血。夏教授自拟补肾促排卵汤,药用: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紫石英(鹿角片)、五灵脂、红花、川芎等。

⑤经前期前半期,又称黄体期。出现高温相6-7天之内。为阳长运动的重要时期,此期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此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此乃法中之法。常用药物: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片、紫石英、杜仲、巴戟天、党参、炒白术、木香等。

⑥经前后半期,即月经来潮前6-7天,重阳维持期,也即前人所谓经前期,前人所谓“经血未动,理气为先”即指指此时,常采用理气之法,通过理气来为行经作准备。故经前期理气为主,稍佐助阳。常用方有加减越鞠丸、丹栀逍遥丸、七制香附丸等。常用药物:丹参、赤芍、白芍、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紫石英、苍术、香附、五灵脂、山楂、绿萼梅等品。

⑦行经期:重阳转阴,彻底排出应泄之经血,“留得一分瘀,影响一分新生”。常用五味调经汤,常用药:苍术、香附、牡丹皮、丹参、赤芍、山楂、泽兰、益母草、五灵脂、续断、茯苓、川牛膝、艾叶等。

痛经案例:

某女,20岁。痛经6年,患者自初潮后即有痛经,来潮时需服止痛片,月经史:14岁6-7/30天,量中,有时有血块,夹腐肉样物,经行大便稀,行经第二天小腹痛甚。初诊:现经行第1天,腰酸乳胀,大便偏稀,脉细弦,舌淡红,苔腻,辨证属肾虚偏阳,心肝气郁,夹有血瘀。方选痛经汤。制钩藤10g、益母草15g、五灵脂10g、川牛膝10g、茯苓10g、制苍术10g、制香附10g、丹参10g、赤芍10g、木香9g、元胡10g、川断10g、肉桂5g、泽兰叶10g7剂。二诊:月经周期第8天,经净后l天,劳累后腰酸腰痛,脉细弦,舌红苔腻。予以滋阴养血,疏肝理气,方选归芍地黄汤加越鞠二陈汤加减。丹参10g、

赤白芍各10g、淮山药10g、山萸肉9g、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桑寄生10g、怀牛膝10g、制苍术10g、广郁金10g、木香9g7剂。三诊:月经周期第15d,出现拉丝样白带2天,bbt未升。脉细弦,舌红苔腻。按经间排卵期论治,方选补肾促排卵汤加减。

方药:丹参10g、赤白芍各10g、淮山药10g、山萸肉9g、炒丹皮10g、茯苓10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紫石英(先煎)10g、五灵脂10g、广木香9g、杜仲10g,12剂服完后月经来潮,下腹痛明显减轻,血块少,无腐肉样物,大便稀亦好转。后按补肾调周法治疗两个月经周期,经来下腹痛未再发作,彻底治愈了痛经。

按语:痛经的治疗需要掌握重要的时间,保证经间排卵期的顺利转化;保证经前期的阳长是治愈痛经的不二法门。痛经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经前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

卵巢早衰案例

李女,19岁,近2年来月经量少稀发,因症状不典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因停经3月来就诊,月经史:14岁6-7/30,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痛经(-);未婚,否认有同居史。女性内分泌检测:fsh 80 iu/l、lh 35 iu/l、e222;西医诊断:卵巢早衰。因患者尚未生育拒绝激素治疗,听说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故慕名而来。现患者无白带,阴道干,大便干,脉细弦,舌红苔腻。从心肾论治,治当清心滋肾,燮理阴阳。方选清心滋肾汤。钩藤10g、炒丹皮10g、莲子心5g、黄连3g、青龙齿(先煎)10g、紫贝齿(先煎)10g、太子参15g、浮小麦30g、郁金10g、合欢皮15g、淮山药10g、山茱萸10g、熟地黄10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炙龟板10g。二诊:7剂后有少量白带,但大便拉稀,又投清心健脾汤,钩藤10g、炒丹皮10g、莲子心5g、紫贝齿10g、浮小麦30g、太子参15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木香9g、陈皮6g、砂仁(后下)5g、六曲10g、郁金10g、合欢皮15g、淮山药10g、山茱萸9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因患者路途遥远,要求多开一些,予14剂,三诊:白带明显增多,但大便不干,投健固汤。太子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淮山药10g、山茱萸10g、木香9g、陈皮6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杜仲10g、巴戟天6g、五灵脂10g、赤芍10g、白芍10g、荆芥炭6g,7剂后出现bbt高温相,成功诱发排卵,后按补肾调周法治疗三月,测量bbt出现典型双相体温,每月出现排卵性月经。

按语:卵巢早衰常无明确病因可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工作压力,精神紧张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患者夜间长期在网吧当管理员,持续2年晚上不睡觉,导致了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出现肾阴亏虚,水亏则上不能既济心火,下不能涵养胞宫,造成胞宫闭塞,出现月经量少或停闭。治疗原则使心气心火下降,同时滋养肾水,心肾合治,水火既济,可诱发排卵,重建月经周期。

崩漏案例

王某,女,16岁。初经来潮2年,月经2-3月一行,甚则闭经。经行量多如注,色鲜红有血块,腹不痛,卧床休息出血稍减,伴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心情烦躁,腰酸,夜寐亦差,脉细弦数,舌质偏红,边有紫气。辨证属阴虚火旺,夹有血瘀,治当滋阴清热,化瘀止血,方取固经丸加味。炙龟版(先煎)30克,炒黄柏、炒川断、白芍、椿根白皮各10克,大小蓟女贞予、大小蓟各10克、墨旱莲各20克,炒蒲黄10克、炒五灵脂10克、炒荆芥6克,莲子芯5克,服药7剂,出血减少,烦躁睡眠有好转,再服二至地黄汤合加味失笑散7剂,经血始净,经净后从补肾调周治之,如此治疗4月方逐渐建立周期。

按语:前人治疗崩漏有“塞流澄源复旧”之说,当务之急首先控制出血,该患者是学生,功课多压力大,心肝经火旺,肝火下扰子宫血海,形成血热病机,肝火下耗肾水,又

形成阴虚病机,同时夹有血瘀,所以治当滋阴清热,化瘀止血,先用固经汤控制出血,然后用二至地黄汤促使肝肾之阴的恢复,再用补肾调周法调治,帮助建立月经周期,达到彻底控制出血。

乳癖案例

某女,28岁:经前乳房胀痛1年,伴有乳头触痛,心情烦躁,易怒,腰酸。月经史:14岁5/28,量中等,色暗红,夹有血块,有痛经;生育史:2-0-2-2;b超示:双乳腺增生。初诊:经周15天,锦丝带较多,按经间期论治,治当补肾活血促排卵。方选补肾促排卵汤加减。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9g丹皮10g茯苓10g川续断10g 菟丝子10g鹿角片(先煎)10五灵脂各10g马鞭草15g炒荆芥6g,予7剂。二诊:经周第25天,乳房胀痛伴乳g头触痛,心情烦躁,腰酸,夜寐欠安,大便成形,脉细弦,舌红苔腻。按经前期论治,治当补肾助阳,疏肝理气。方选毓麟珠合越鞠丸加减。药用:丹参10g 赤芍10g炒白芍10g山药10g炒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鹿角片(先煎)10g五灵脂10g 制苍术10g郁金10g木香9g玫瑰花6g 钩藤10g莲子芯5g5剂。三诊:患者乳房胀痛缓解,月经昨来潮,治当疏肝调经。方选越鞠丸合五味调经散加减。制苍术10g制香附10g炒丹皮10g丹参10g生山楂10g赤芍10g泽兰叶10g五灵脂10g益母草10g川断10g茯苓10g川牛膝10g艾叶6g,5剂。如此调治3个月后,经前经前乳房胀痛大大缓解。

按语:中医“乳癖”西医称为“乳腺囊性增生”,以往均将此病归入外科学范畴,但由于的本病起因与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一般认为此病与卵巢功能失调,体内雌孕激素失调,激素的不足造成雌激素相对过剩,乳腺的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有的形成乳腺纤维瘤。常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伴见,所以放在这里一并介绍。中医认为属肾(阳)虚肝郁,脾运失健,痰瘀凝聚所致。治疗重点在经前期,顺应经前期这一时期阳长的特点,予以补肾助阳疏肝、严重者结合软坚散结,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对颈椎病进行的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后进行对症治疗的。对颈椎病进行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瘫痪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力、无力,腿发软,易跌倒,行走不便,有踏棉花感,甚至可出现大小便障碍。患者常有头颈疼痛等表现。 1、湿胜型:肢体困重,痿软无力,下肢麻木,行走易跌倒,或有胸闷,腹腹,食欲不佳等。 2、肝肾亏虚型: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头眩,眼花,耳鸣,性功能下降。病情发展很慢。 3、气血瘀滞型:下肢疼痛剧烈,位置固定不移,活动加剧;肢体有麻木感。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瘫痪型颈椎病以下肢运动障碍,发抖,病起缓慢,间歇性发作为主。临床上以脊髓型多见。治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二、痹痛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颈部活动受限。 1、风邪偏胜者:颈肩疼痛,位置不定,或痛在肩,或痛在肘,或痛及手部,关节活动不利,怕风。 2、寒邪偏胜者:颈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较剧,甚者不能入睡;疼痛遇到寒冷时加重,热敷后好转;颈部僵硬感,活动受限。 3、湿邪偏胜者:颈、背部疼痛,有沉重感;上肢疼痛、肌肤麻木不仁;不愿活动,易疲倦;伴有饮食不良、腹胀、大便稀等。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痹痛型颈椎病以颈肩、上肢的疼痛、麻木为主。临床上以神经根型多见。治宜温经活血,以桂枝葛根汤或蠲痹汤加减。 三、眩晕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昏、头痛、耳鸣,颈部活动受限,尤不能旋转,甚至可出现猝倒。 1、气血两虚者:眩晕在动作后加重,劳累后发生,休息后好转,精神疲倦,心慌,记忆力下降,面色苍白,头颈无力。 2、肝肾两虚型:眩晕,精神欠佳,记忆力下降,腰酸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下降。 3、痰浊中阻型:眩晕,头昏,头重,昏昏欲睡,恶心呕吐,胸闷,食少,腹胀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眩晕型颈椎病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即发眩晕或猝倒为主。临床上以椎动脉型多见。若属气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以用补中以益气汤加减。属痰瘀交阻者,宜祛湿化痰,散瘀通络,用温胆汤加减。

妇科经病中医辩证治疗

妇科经病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指出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人脉、子宫也相关。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活血通气。现代人缺乏运动,多为不通之症: ①血虚型: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②肾虚型: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③血寒型: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④气郁型: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⑤血热型: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 ⑥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症。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效果在于对病症的标本兼治为中医较好的方法,需要患者根据病情选择使用,不可因为误用西药而耽误就医。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需掌握郁结之主症。 一、月经病辩证 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并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症状的疾病。月经病主要是根据期、量、色、质来辩寒热、虚实。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月经病(精选试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月经病 1、对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治疗中的关键步骤是() A.加强营养 B.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C.促进排卵 D.纠正贫血 E.雄激素治疗 2、青春期功血的治疗原则是() A.减少月经量 B.调整周期,减少月经量 C.调整垂体与性腺功能 D.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 E.促进子宫发育 3、子宫内膜脱落不全的临床特征是() A.月经间隔时间不规则 B.经期5~7天 C.BBT单相型 D.月经第5~6天,内膜切片中尚有分泌反应 E.黄体期9~10天

4、可疑黄体功能不全,进行诊刮的恰当时间为() A.月经来潮前 B.月经来潮12小时内 C.行经第2天 D.行经第5天 E.任何时期均可 5、下列何项不是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 A.月经周期短 B.卵泡期延长 C.易不孕及流产 D.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E.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 6、功血临床分类,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无排卵性功血与有功能性功血 B.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血与有器质性病变的功血 C.垂体功能失调引起的功血与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功血 D.有排卵性功血与无排卵性出血 E.黄体发育不全与黄体萎缩不全

7、不同年龄的妇女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故治疗应各有侧重,围绝经期、妇女以下列哪项治法为主() A.补肾滋肾法 B.疏肝养肝法 C.调理气血法 D.健脾和胃法 E.养血调肝法 8、卵巢功能早衰是指绝经年龄为() A.30岁前 B.35岁前 C.40岁前 D.45岁前 E.45岁后 9、下列哪一项不是子宫性闭经的原因() A.子宫发育不全 B.宫腔粘连 C.子宫切除术后 D.子宫内膜炎 E.口服避孕药

从肾论治月经病(精)

从肾论治月经病 【关键词】月经病中医病机肾 月经病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调治月经病,首先应了解月经的生理病理、发病因素。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但其发病的本质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气血、冲任二脉失调。其中尤以肾的功能失调最为重要。本文就肾与月经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从肾论治月经病的临床意义探讨如下。 1 中医对肾与月经的生理关系的认识 肾藏精,主生殖。《素问·金匮真言论》曰:“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故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泄精气的功能,而以贮藏为主,使肾精不无故流失。 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随着肾气的充盛,每月天癸必至,呈现消长盈亏的月节律,经调而子嗣;其后又随肾气的虚衰,天癸亦渐竭,经断无子。故肾为天癸之源。 肾为冲任之本。冲脉为血海,广聚脏腑之血,使子宫盈满;任脉为阴脉之海,使所司之精、血、津液充沛。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若任虚冲衰则经断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止。然而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所以冲任之本在肾。 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调和,经候如常。《冯氏锦囊秘录》说:“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阐述了肾有阴阳二气,为气血之根。 肾与胞宫相维系。胞宫司月经,肾与胞宫相系。《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难经》云:“命门者……女子以系胞。”又肾经与冲脉下行支相并,与任脉交于关元,与督脉同贯脊,故肾与冲、任、督脉相关,肾与胞宫相系,冲、任、督同起于胞中。 肾与脑髓相通。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月经的产生,亦离不开脑的调节。 总之,月经生理以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为基础,更以肾气充盛,天癸泌至,任通冲盛,胞宫成熟为轴心,而肾则在此轴心中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 2 肾在月经周期调节中的作用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激素作用于子宫,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此轴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依据肾藏志、藏精、主骨生髓以及髓聚为脑的理论,可知肾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具有下丘脑一级的调节功能;肾中产生的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是促成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在月经产生的生理过程中,始终对冲任胞宫起作用。从功能的吻合上看,天癸在月经产生过程中,有相当于垂体前叶产生促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天癸具有垂体一级的调节功能。“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可见冲任是直接作用于胞宫的环节,并使经血来潮。现代医学认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早期的补肾调周法将月经周期的分为4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经夏教授多年摸索后的调周法按7个时期论治: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通过燮理阴阳达到修复、重建月经周期。 ①经后初期:月经干净后3-5天,亦有更长时间者,表现为无明显带下。治当滋阴养血,阴虚轻者,方用归芍地黄汤,常用药: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泽泻、续断、桑寄生、怀牛膝等。阴虚重者,雌激素偏低,癸水衰少者,可用二甲地黄汤,常用药:龟板、鳖甲、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牡丹皮、茯苓、紫河车、山茱萸、怀牛膝等峻补肾阴。 ②经后中期:月经干净3-5天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始出现少量带下。治当滋阴养血,稍佐助阳,须加入少量助阳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常选滋肾生肝饮合菟蓉散,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熟地黄、续断、菟丝子、肉苁蓉、泽泻等,阳中求阴。 ③经后末期:时间较短,一般2d~3d,与经间期相连。表现带下量增多,或有少量锦丝带。治当滋阴助阳,阴阳并调。经后末期常与经间排卵期密切相关,接近重阴的较高水平,这时需要阴阳并调,并却促使其气血活动,方用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减,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怀牛膝、杜仲、五灵脂、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等。 ④经间排卵期:一般在两次月经周期的中间,以出现较多透明锦丝样带下为标志,持续时间根据数律分别有7、5、3天不同。治当补肾活血。夏教授自拟补肾促排卵汤,药用: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紫石英(鹿角片)、五灵脂、红花、川芎等。 ⑤经前期前半期,又称黄体期。出现高温相6-7天之内。为阳长运动的重要时期,此期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此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此乃法中之法。常用药物: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片、紫石英、杜仲、巴戟天、党参、炒白术、木香等。 ⑥经前后半期,即月经来潮前6-7天,重阳维持期,也即前人所谓经前期,前人所谓“经血未动,理气为先”即指指此时,常采用理气之法,通过理气来为行经作准备。故经前期理气为主,稍佐助阳。常用方有加减越鞠丸、丹栀逍遥丸、七制香附丸等。常用药物:丹参、赤芍、白芍、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紫石英、苍术、香附、五灵脂、山楂、绿萼梅等品。 ⑦行经期:重阳转阴,彻底排出应泄之经血,“留得一分瘀,影响一分新生”。常用五味调经汤,常用药:苍术、香附、牡丹皮、丹参、赤芍、山楂、泽兰、益母草、五灵脂、续断、茯苓、川牛膝、艾叶等。 痛经案例: 某女,20岁。痛经6年,患者自初潮后即有痛经,来潮时需服止痛片,月经史:14岁6-7/30天,量中,有时有血块,夹腐肉样物,经行大便稀,行经第二天小腹痛甚。初诊:现经行第1天,腰酸乳胀,大便偏稀,脉细弦,舌淡红,苔腻,辨证属肾虚偏阳,心肝气郁,夹有血瘀。方选痛经汤。制钩藤10g、益母草15g、五灵脂10g、川牛膝10g、茯苓10g、制苍术10g、制香附10g、丹参10g、赤芍10g、木香9g、元胡10g、川断10g、肉桂5g、泽兰叶10g7剂。二诊:月经周期第8天,经净后l天,劳累后腰酸腰痛,脉细弦,舌红苔腻。予以滋阴养血,疏肝理气,方选归芍地黄汤加越鞠二陈汤加减。丹参10g、

中医妇科学证型方剂速记

中医妇科学方剂速记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固阴煎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 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大补元煎 3)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 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 4)气滞型-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 1)肝郁型-逍遥散 2)肾虚型-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保举笑 1)气虚型-举元煎 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 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 五、月经过少:苍滋归逃 1)肾虚型-归肾丸 2)血虚型-滋血汤 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 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原地红 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清淤地 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 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上清虫子左右固 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 肾虚证__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 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血热证__虚热证:上下相资汤 实热证:清热固经汤 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 九、闭经:四人血重阴 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十、痛经:圣清调少膈 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 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 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 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 经行泄泻:健身 1)脾虚-参苓白术散 2)肾虚-健固汤 经行吐衄:清静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经行乳房胀痛:逍遥观 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 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 经行头痛:通林珍 肝火证:羚角钩藤汤 血瘀证:通窍活血汤 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 经行感冒:采金菊 风寒:荆穗四物汤 风热:桑菊饮 邪入少阳:小柴胡汤 经行身痛:趁痛补 血虚:当归补血汤+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血瘀:趁痛散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练习试卷4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练习试卷4 (总分:82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41,score:82分) 1.风寒型经行感冒选用的最佳方剂是 【score:2分】 【A】桂枝汤 【B】银翘散 【C】桑菊饮 【D】麻黄汤 【E】荆穗四物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关于月经病的论治规律,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score:2分】 【A】更年期或老年肝肾并重【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经期血室正开,慎用过寒过热之剂 【C】青春期少年重在治肾 【D】生育期中年重在治肝 【E】经期血室正开,慎用大辛大散之剂 本题思路:

3.逐瘀止血汤出自 【score:2分】 【A】《傅青主女科》【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医宗金鉴》 【C】《景岳全书》 【D】《古今医鉴》 【E】《金匮要略》 本题思路: 4.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先期 【score:2分】 【A】月事20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 【B】月经提前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 【C】月经周期提前7天,连续3个周期 【D】月事22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月经半月一行,持续已半年 本题思路: 5.经行口糜涉及的脏腑为 【score:2分】 【A】心与脾

【B】心与胃【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脾与胃 【D】肝与脾 【E】肝与胃 本题思路: 6.定经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常用治月经先后无定期,其适用证型是 【score:2分】 【A】肝脾不和证 【B】肾虚证 【C】肝郁肾虚证【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肝郁证 【E】脾虚证 本题思路: 7."月水不断"此病最早见于 【score:2分】 【A】《女科证约旨.经候门》 【B】《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淋沥不断》 【C】《校注女改良方.调经门》 【D】《叶天士女科证治.调经》

中医妇科题库

中医妇科题库 1子宫位于正中,之前,之后。 2 女性的特殊生理包括、、、、。 3 妊娠周后,可从孕妇腹壁听到胎心音。 4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5.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应首先排除。 6.恶阻脾胃虚弱型的首选方是。 7.寿胎丸的药物组成是、、、。 8 .霉菌性阴道炎带下特点是。 9月经先期的病因为和两大类。实热有可分为、。 10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以与并举,或下胎益母。 11 闭经的治疗原则,根据病情的虚实,虚者,实者。 12西医认为内生殖器包括、、、。 13 痛经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气血失调,则痛,或而痛。 14 带下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是根据带下的、、、的异常,结合全身症状、舌脉、病史等进行分析。 15 中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是、、、共同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 16. 产后病的治疗原则是,。其实质是,。 17末次月经是2011年7月15日,预产期为——。 18狭义的带下有——与——的区别。 19月经过多的证型有——,——,——。 20产后三冲是——,——,——,三急是——,——,——,三病是——,——,——。21某妇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胀痛,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辨证属——。22产后恶露不绝的常见证型有——,——,——。 23导致妇科疾病的因素有——,——,——,—— 24卵巢分泌的激素有——,——,——。 25产后证见乳少,乳汁清稀,乳房柔软,脉虚细,证属——。 26妊娠期间凡——,——,——, ——, ——,及——之品都应禁用或慎用。

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之品, 27异位妊娠中,以妊娠最常见。 2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 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29妇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始自于——代。 30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其表面2/3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余下1/3靠近肌层的内膜不发生变化称。 31产妇在期内发生与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32.月经过多的病机有、、三个方面。 33.脾虚型带下病用方治疗;湿热型用方治疗。 34.产后腹痛淤滞子宫的最佳选方是。 35.孕后一般脉象。 36.月经血颜色紫红或鲜红多属证;色淡红多属证。 37.胞宫的主要功能是、、、。 38.滑胎治疗最早可于即开始调治。 39. 缺乳的病机为、。 40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是。 41.月经后期伴月经量少,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 42.月经先期的治疗原则是、。 43. 因寒凝血瘀所致痛经的最佳选方是。 44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的共同病机是、。 45.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气虚型的选方分别是、。月经先期、崩漏的脾虚型的选方是、。 46.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血瘀型的选方分别是、;两者在治法上,前者以为主,后者以为主,故选方不同。 47.闭经和痛经气滞血瘀型的治法分别是、;、。选方分别是、。 48.输卵管由内向外依次为、、、。 49.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分为、、三个时期。 50.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分为、、三个时期。

颈椎病分型及治疗

病因病机:中医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症”、“痿症”、“头痛”、“眩晕”、“项筋急”、和颈肩痛"等疾病中。如《素问。逆调论》说:“骨痹,是人当挛节也。。。。。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者,曰死。“这里所描述的症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相类似。总之,其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痹症型: 1、年老体虚,腠理空虚,气血衰少,筋骨失于濡养,风寒湿邪骤袭,痹阻经络,气滞血瘀,引起酸痛不仁症状。 2、寒湿型:肝肾亏虚,筋骨衰退,此为本病的主要原因。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脏气衰退,筋骨虚寒,筋骨也会出现功能障碍,引起各种症状。 (2)眩晕型 1、肝阳上亢型:肝肾素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以致头部胀痛眩晕,失眠。 2、气血亏虚型:思虑过度,暗伤心脾,气血不足,不能濡养于脑,故发眩晕,食少体倦等。 3、谈湿中阻型:恣食甘肥,劳倦太过,伤于脾胃,或内伤七情,肝脾失调,脾失健运,以致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3)痿症型:肝肾久虚,督脉受损,瘀阻血脉,致诸阳失宣,筋骨痿弱,肢体痿废。 (4)落枕型 中年以后体质渐弱,肝肾渐亏,如兼有气血亏损或外伤,劳损等因素,则可致筋骨骨失养,风寒湿邪侵入,痹阻经络,发为颈部疼痛不适。 西医认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椎间盘逐渐退变,出现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关节失稳,黄韧带肥厚,变性,钩突关节培生及小关节的继发性改变。这和变化在活动范围大、易于遭受外力损伤的下颈椎更容易发生,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必然导致颈椎管或椎间孔的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血影响血运使颈部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影响虽然很大,但中医通过辨症论治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没有手术指症的,建议用保守疗法治疗,可以服用颈腰骨康丸,颈复康冲剂,根痛平来治疗。西医对颈椎病的认识及分型: (一)临床表现 1、颈型颈椎病 症状:颈项疼痛强直,整个肩背部疼痛,僵硬感,头部屈曲、转动受限。呈斜颈姿势。回头时,颈项和躯干必须共同旋转。少数病人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部疼痛,以及胀麻等症状,但咳嗽或喷嚏时无上肢放射性加剧。 建议用颈复康冲剂,颈腰骨康丸治疗。 2、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又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症状:以持续性紧臂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为主。患侧上肢可出现明显根性症状,如手指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当咳嗽、深呼吸时,均可诱发患肢症状阵发性加剧。

(完整版)沈绍功教授月经病的治疗

沈绍功教授月经病的治疗 中医治疗妇科呀,那优势就更大了,西医那是它的弱点。好多西医治疗妇科病就利用激素;另一个手术,这个危害都很大。尤其妇科医生,没有医德,对不对?一看囊肿,一看肌瘤,一刀切了,而且吓唬病人,你不切就麻烦了,容易转变成癌症。病人无知,一说要转成癌,那只能上在手术室上让你切了,叫任人宰割。切完以后呢,没有后果吗?第一女士的子宫和卵巢是重要的器官,受损以后,这些都拿掉了,能好吗?最后成了内分泌紊乱,比肌瘤囊肿还要痛苦。第二复发率相当高。我看过病人,切了几刀?切了五刀,还想切。我就问她:“人家五刀都宰了,怎么还要切呢”?她说:“我就怕得癌症,还不如切了好,切了就不得癌了。”我说:“你不能欺骗自己容易得癌了,我说癌症是增生的加速。良性肿瘤为什么长了?比正常细胞分裂加速了六倍,加速呀,分裂加速就长了良性肿瘤。再刺激,再增长三倍,那就细胞分裂10倍以上就恶性肿瘤了。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西医老师教我们学生的。你切得多,越刺激,越长着癌,到容易得癌了,这是一条。”另外功能紊乱相当痛苦,西医没办法。碰到神经它就软弱了,一提神经,西医就头痛了;一提病毒,头就痛了。我们安然自得,没要紧,神经病毒我们都心中有数,稳扎稳

打,能给你治好。第二个呢,西医还有办法就是用激素。比如肌瘤、闭经、囊肿,它就大量的用激素。黄体酮、孕酮,特别是打针用激素。你不知道激素人的差异很大,激素是个好药,但是副作用特别大,个体的差异不一样。比如书上讲了,这个人10g就能弥补,不一样,有的人用6g 就多了,有的人到10g也不多,你不好掌握,个体差异相当大,激素用多了,那全都转成癌证。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就是激素分泌的紊乱,这西医已经明白了,妇科的癌症就是激素紊乱。你为了调经,为了消瘤,你冒这个风险,所以西医治疗妇女病,它绝对是个劣势,中医是个优势病种,尤其我们家祖祖辈辈搞女科,里面包括妇科,那都有绝招,靠这个吃饭。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月经病的治疗,注重4个大法:1,必先调气。“百病皆生于气”。夫人多郁善怒,情志变化最显,气结则血亦结,故“调经而不理气,非其治也”。理气有行气、破气、补气3法。行气多选用柴胡、香附、木香、乌药、佛手、陈皮、炒橘核;破气多选用青皮、枳壳、大腹皮、川朴、沉香;补气多选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仙鹤草、太子参、山药、扁豆衣、大枣。2,调养脾胃。“脾胃为生化之源”。妇人以阴血为主,月经失调者大多有脾胃之证,如纳差便溏,面浮肢肿,故“脾气一旺,胃气自兴,精微敷布,新血化生,月经自调。”调养脾胃有醒脾、健脾2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4种方法

颈椎病 按摩疗法 用手上下提捏患者的后颈部肌肉,从后发际到颈肩处,左右手轮换做3~5分钟,用手拿肩部肌肉3~5分钟,前后转肩1~2分钟,慢速左右转动头部1~2分钟。此法就是放松颈肩部的肌肉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或预防颈椎病。 药枕疗法 选取当归、川芎、辛荑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各30克,研为粗末,装枕芯。每日枕用不少于6小时,连用3~6个月。此法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中药热敷法 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各等量,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炒成糊状,装入两个棉布袋中,置锅蒸热,直敷患处,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药袋可使用数次。 内服中药

用中医治疗颈椎疾病是以温补肝肾、养血益精为主,祛风胜湿、活血通络为辅,多采用内服中药的方法,分类型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治法、梳头疗法、按摩疗法等,也能使患者症状减轻,疼痛消失及治愈。 颈椎病的其它治疗方法 手法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就是眩晕,而患椎移位、关节囊肿胀、颈椎失稳、颈肌紧张、颈椎内外的平衡失调以及其它软组织的炎性变则是会引起病人的眩晕等症状的重要病因。关节囊炎性肿胀和颈肌紧张疼痛,颈功能活动受限,常由于患椎移位,颈椎内外平衡应力失调引起,需要及时进行手法复位,纠正颈椎正常解剖关系。 牵引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是能够纠正颈椎的失稳、颈椎骨关节移位、颈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或痉挛,平衡颈部肌应力,康复颈部神经血管,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功能治疗 功能治疗方法就是在手法纠正患椎旋转移位之后,积极的进行颈部的功能锻炼,来调整颈椎以及周围的组织关系,缓解血管神经的病理刺激,改善患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松弛肌肉痉挛,

中医妇科学试卷含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天癸: 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2.妊娠恶阻: 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 3.脏躁: 脏躁是妇人精神忧郁,情志烦乱,无故悲伤,苦笑无常,呵欠频做,不能自 控者称为脏躁。 4.崩漏: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 5.胎动不安: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伴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___是女子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 2.《达生篇》中提出的六字真言是___、___。 3.冲任为病往往是通过__来体现调理冲任的。 4. 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__。 5.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主要是__、__、___ 6. 月经过多是指__、__。 7. 崩漏的病机是__、__ 8.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__。 9.月经不调主要是指___、___的改变。 10. 痛经的治疗原则是___。 11.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__与__并举。 12.缺乳的病机为___、___。 三.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简述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要注意哪三审? 崩漏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崩漏常用的方法。 四.病例分析(共15分) 仲某,女,20岁,学生。行经腹痛5年。患者4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但每于经前、

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平素性情抑郁,经前1周即出现胸胁乳房胀痛。刻诊正值行经第一天,量不多,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急躁易怒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 (要求:写出:诊断、证型、辨证分析、病位、病机、治法、方药) 五.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妇科第一首方剂是: A 启宫丸 B 寿胎丸 C 四乌贼骨——芦茹丸 D 固冲汤 E 大补元煎 2.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千金要方》C《胎产书》 D《傅青主女科》 E《经效产宝》我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将妇产科独立分科的: A唐代B宋代 C明代 D 元代 E清代 4.“一源三歧”,同起于胞宫的奇脉是: A冲任带 B 督冲任 C督冲带 D任督带 E任冲带 5.妊娠期间,机体表现为——的生理特点 A肾阴不足,心火上炎 B 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C 阴衰阳盛,阴阳失调D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E 以上都不是 6.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 A肾气盛 B天癸至 C任脉通 D 冲脉盛 E 血溢胞宫 7. 新产后机体的生理特点是: A阴血不足,气易偏盛 B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C 肝失调达,气机逆乱D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E肾阴不足,心火上炎 8.正常恶露干净的时间为; A产后2周内 B 产后3周 C 产后6周内 D产后1周内 E 产后1月内 9.下列哪项不是血瘀所致的月经病: A月经过少 B月经先期 C痛经 D崩漏E经间期出血 10.经行先期,量少,色红,质稠,伴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代表方剂是:A补中益气汤 B 固阴煎 C两地汤 D 清经散 E丹栀逍遥散 11.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月经先期: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练习试卷11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练习试卷11 (总分:86.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 6.00) 患者女,26岁,2001年6月18Et初诊,述自然流产两次后,近一年来,出现腰酸下腹空坠,头昏眼花,心悸怔忡,月经量渐少,月经周期尚可,近两个月来,月经点滴即净,色淡、质稀、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头昏眼花加重,舌淡红脉细弱(分数: 6.00) (1). 此病的诊断(分数: 2.00 ) A. 月经过少血瘀证 B. 月经过少肾虚证 C. 月经过少血虚证V D. 月经过少痰湿证 E. 月经过少气虚证 解析: (2). 此病的治法为(分数: 2.00) A. 活血化瘀调经 B. 养血益气调经V C. 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D. 化痰燥湿调经 E. 益气养阴调经 解析: (3). 此病临床最常用方剂(分数: 2.00) A. 桃红四物汤 B. 当归地黄饮 C. 左归丸 D. 滋血汤V E. 人参养荣汤 解析: 二、A3 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0) 患者,女,40岁,两年前工作改为夜班后,月经量逐渐增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体倦,气短乏力,经来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细弱(分数:10.00) (1). 中医诊断为(分数: 2.00) A. 月经过多气虚证V B. 月经过多脾虚证 C. 月经过多血寒证 D. 月经过多血瘀证 E. 月经过多肾虚证 解析:

治宜 A. 益气养血调经 B. 养血活血调经 C. 补肾益气调经 D. 益气摄血固冲V E. 养血收涩止血 解析: (3). 方宜首选(分数: 2.00 ) V 举元煎A. B. 失笑散合四物汤 C. 大补元煎 D. 固阴煎 E. 补中益气汤 解析: (4).(假设信息)若患者正值经期,血量多,宜酌加(分数: 2.00) A. 阿胶、当归 B. 艾炭、炮姜V C. 地榆、茜草 D. 三七、蒲黄 E. 续断、杜仲 解析: (5).(假设信息)若患者腰骶冷痛,大便溏薄者,宜酌加(分数: 2.00 ) A. 补骨脂 B. 炒杜仲 C. 炒川断 D. 炒艾叶 E. 以上均可V 解析: 钱某,女,47岁,近一年来月经周期紊乱,时而提前,时而错后,有时半月一潮或 3 个月一至,经来量多,时感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腿软,口干咽躁,颈面烘热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分数:10.00) (1). 此病应诊断为(分数: 2.00 ) A. 月经过多 B. 月经先后无定期 C. 闭经 D. 绝经前后诸证V E. 经行情志异常 解析: (2). 此病证型为(分数: 2.00 ) A. 肾阳虚证 B. 肾阴虚证V C. 肾阴阳俱虚证 D. 脾虚证 E. 脾肾阳虚证 解析: (3). 所选最佳方剂为(分数: 2.00)

从肝论治月经病

从肝论治月经病 【摘要】从肝主疏泄,主藏血的生理功能论述肝与月经病的生理病理关系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肝;月经病;辨证论治 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是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的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闭经。以行经期异常为主的有经期延长。以经量异常为主的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周期、经量均异常的有崩漏。其中月经后期和月经量少临床多并见,月经先期和月经过多多并见,亦有月经先期伴量少和月经后期伴量多。 《河间六书》谓:“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叶天士在《叶氏医案存真》、《临正指南医案》中都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正常的月经有赖于冲脉的充盈及任脉的舒畅,而冲脉隶属于肝脏,因此,肝藏血及主疏泄功能的正常是月经正常的基础。冲脉之气盛,肝气疏泄有序,血脉才能流畅,月事才能以时下,因此,从肝论治月经病,是一重要治疗法则。 1肝与月经病的生理病理关系 肝藏血,为血海,是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亦称血海。肝血不足,冲脉无以充盈,可见月经过少,闭经。肝气虚弱,收摄无力。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等。朱震亨《丹溪心法.头眩》“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肝火亢生,灼伤脉络,破血妄行,亦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等。 肝主疏泄,朱震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气疏泄功能正常,冲任气血调和,月事以时下。反之肝失疏泄,则月经异常。肝之疏泄功能不及:如抑郁伤肝,肝气不疏,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肝气郁结,气行则血行,气结则血滞,冲任气血阻滞,可见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肝气疏泄功能太过:如暴怒伤肝或气郁日久化火,肝气亢逆,血随气行,可见月经过多,月经先期、崩漏、经行吐衄等。 肝主疏泄,其用为阳,肝主藏血,其体属阴,即“肝体阴而用阳”。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 2从肝论治月经病的常用法则 2.1疏肝解郁

曾倩从肝肾论治月经后期经验撷要

肾脏有所裨益。 关于调理脾胃,聂师常用温胃降浊法和清胃降浊法。温胃降浊法,适宜于脾胃气虚,寒湿中阻证,症见神疲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中有尿味,不渴,便溏,手足不温,舌淡胖而润,苔白腻,脉浮大无力或沉迟无力等。常用方为香砂六君子汤。方中木香的用量为10g以下,过量易伤气,且于便溏不利;半夏以姜半夏或法半夏为佳,一般用量10 15g,重症者可增至30g。清胃降浊法适应于湿浊中阻,郁而化热之湿热中阻证。症见神疲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中尿味重,口苦口渴或口黏,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舌淡或红,苔黄腻,脉滑数。聂师多用黄连温胆汤、苏叶黄连汤等加减,伴见心下痞满者,可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方中的黄连用量为3 10g,应注意中病即止,以防久用损伤胃气。 临床上许多慢性肾衰关格期患者,经调治脾胃后,呕恶除,纳增神振,苔净,血肌酐稳定或下降,病情能相对地稳定一段时间。如治刘某,男,38岁,河南人。患者2008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无发热、头痛。在当地查Scr530μmol/L,超声示:多囊肾。在当地治疗效差。遂于2008年6月18日求诊于聂师,由门诊收入院治疗。入院症见:神疲乏力,头沉,恶心,纳差,口黏,渴而不欲饮,眠可,大便2日未行,小便色黄,每日尿量 修回日期:2009-12-30 作者简介:朱乐章(1980-),女,新疆伊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的研究。约1500 2000mL,无水肿。舌淡黯苔黄腻,脉沉弦。急 查血生化示:Scr1572.1μmol/L,BUN170.52mg/dL,K3.27mmol/L,Na133.1mmol/L,TCO 2 13.2mmol/L,血RBC3.13?1012/L,Hb99g/L,WBC8.8?109/L。虽经数次劝告,但患者拒绝透析,要求保守治疗。聂师查看患者后,认为患者恶心、纳差,口黏,大便不通,应诊为慢性肾衰关格期,辨证为湿热中阻。处方以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川连6g,姜半夏6g,茯苓20g,陈皮10g,枳壳12g,竹茹12g,银花20g,苏梗20g,鸡内金12g,当归10g,麻子仁20g,制大黄20g。水煎服,日1剂。并配合纠正酸中毒、纠正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补钾等对症治疗。6月23日,查Scr1381.4μmol/L,Hb77g/L,Na142.1mmol/L, TCO 2 24mmol/L,患者乏力明显,呕恶减轻,便干,每日1次,舌淡苔黄腻,脉沉。聂师查房后,在原方中加生芪15g以补气,麻子仁加至30g加大润肠通腑之力。7月8日患者因受风外感而见咳嗽、咳少量黄黏痰,查Scr 815.3μmol/L,K4.49mmol/L,血常规:WBC4.06?109/ L,N63.5%。遂急治其标,更方为银翘散加减治疗,经治1周外感消失。此后将6月23日药方稍事加味服用至7月22日,查Scr765.53μmol/L,Hb93g/L,患者乏力不明显,纳食稍差,无恶心、呕吐,大便稍干,日1次,小便调,舌淡苔黄腻,脉滑。患者因病情好转,要求出院。出院后,继续在聂师门诊治疗,仍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9月8日查Scr564μmol/L,病情稳定,患者遂携方回原籍继续治疗。 曾倩从肝肾论治月经后期经验撷要 朱乐章,李艳锦,万丹,杜冰心,陈艳,指导:曾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关键词:月经后期;经验;肝肾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9;27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8-1452-02 导师曾倩主任医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四川省首届名中医杨家林教授,并跟师妇科中西医结合专家卓启墀、唐永淑主任医师学习,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载,擅长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临床疗效确切。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收获颇丰,现将导师从肝肾论治月经后期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肝肾同为女子之先天 曾师指出,肾藏先后天之精,为生命之源,主生长发育生殖,为脏腑之本,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为冲脉之本,性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女性生理上的月经潮止,生殖盛衰,生长壮老均由肾所主宰;月经期量的规律,少腹气血的调畅都受肝的影响。肝肾同居下焦,共寄相火,肝藏血,肾藏精,精生血,血养精,精血互化;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血海蓄溢有常,肾精化生有序;肾之封藏功能正常,肾精充盛有度,则肝之阴血生化有源。五行上,张介宾《类经·蔵象类》云:“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肝属东方甲乙木,肾属北方壬癸水,乙癸同济亦称肝肾同源,为子母之脏。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一开一合,一藏一泄共同维系着女子正常生理活动。女性生理上以精为本,以血为用,女性生理活动均以肾为基础、核心、动力、肝为调节枢纽。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强调的是肝对女性生理、病理的作用,是基于肾为人之先天的基础而言,故言肝肾应同为女子之先天更符合其在女性生理中的角色,肝肾同为女子之先天的思想须贯穿整个女性的生理、病理及疾病治疗的始终[1]。 2月经后期与肝肾 2.1肾与月经的关系月经的产生机制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心,肾气充盛是月经产生最根本的原动[2]。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天癸之源,冲任二脉在经脉的循行上与肾经相并,在肾气既盛的前提下,天癸蓄极泌至,使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充沛、通达,

中医治疗颈椎病专题报告

中医治疗颈椎病专题报告 报告人:迎春林区人民医院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又称颈椎综合征。主要为颈项疼痛不适活动受限,牵涉肩部 及上肢疼痛麻木,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 中医属于“项痹”“头痛”“眩晕”病症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病因其一、风寒湿外邪侵入太阳经,经气弊滞,气血瘀滞,是该病早期主要病因病机。其二、外伤和颈部长期疲劳性损伤,使气血失和,失和之久,伤及正气,筋脉失养。其三、年老体弱,督脉虚损,肾精亏损,肾虚不能生髓充骨,骨不坚,外邪易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我习惯将颈椎病按照病情急缓分4型论治: 1风寒痹阻型 主证:颈项强硬转侧不利,枕部疼痛,并伴恶风或恶寒,肌肤冷湿麻木,肩背上肢疼痛,舌质淡,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宣痹通络 方剂:桂枝汤加减 桂枝10g 芍药10g 葛根15g 羌活10g 防风10g川芎10g桑枝15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2血瘀阻络型 主证:颈项肩背肢体疼痛、麻木,疼痛为刺痛,局部压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伴头晕,肌肤甲错,舌质紫黯,瘀点脉弦涩。

治法:理血通络,活血化瘀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 川芎10g葛根20g鸡血藤20g桔梗10g路路通10g威灵仙10g 蜈蚣1条 3痰瘀交阻型 主证:颈项强痛沉重麻木,伴眩晕、头痛、头痛重闷如裹,胃脘胀闷、恶心或呕吐,大便溏薄。舌黯有瘀斑,苔白腻,脉滑。 治法:祛湿化痰,散瘀通络 方剂:涤痰汤合血府逐瘀丸汤加减 陈皮10g制半夏10g茯苓10g胆南星10g 白术15g 川芎15红花10g赤芍10g桃仁10g 枳壳10g 4肾气亏虚型: 主证:颈背部酸痛,精神欠佳,记忆力下降,腰腿疲软,耳鸣,性功能障碍,步态蹒跚,舌质红,苔薄净,脉弱无力,尺脉尤甚。 治法:补益肝肾舒筋通痹 方剂:自拟舒筋益肾汤 黄芪20g 鹿角胶15g龟板胶15g 狗脊15g锁阳15g 丹参15g 当归15g蜈蚣1条全蝎3g

主治医师(中医妇科学)-月经病(A1型题 1)

主治医师(中医妇科学)-月经病(A1型题 1) 1、以下哪项诊断原发闭经最有意义 A.绝经期无月经 B.妊娠期无月经 C.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 D.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 E.哺乳期无月经 2、固冲汤用于 A.脾虚型崩漏 B.肾阳虚型崩漏 C.虚热型崩漏 D.血瘀型崩漏 E.实热型崩漏 3、青春期少女崩漏,以下主症哪项是正确的 A.青年肾气未盛 B.脾虚中气虚弱 C.阴虚内热 D.血热 E.肝肾亏损

4、某女性患者,41岁,一年来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此次停经2个月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经血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苔少伴裂纹,脉细数,应诊断为 A.肾阳虚型崩漏 B.脾虚型崩漏 C.虚热型崩漏 D.实热型崩漏 E.肾阴虚型崩漏 5、某女性患者,37岁,半年来经乱无期,近一个月,经血淋漓数日不止,今天经血突然暴崩,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的代表方剂为 A.上下相资汤 B.右归丸 C.清热固经汤 D.固冲汤 E.六味回阳汤 6、虚热型崩漏的主要证候中不正确的是 A.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咽干口燥

B.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 C.血色鲜红 D.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 E.舌红、苔黄、脉细数 7、逐瘀止血汤用于 A.血瘀型崩漏 B.血热型崩漏 C.肾虚型崩漏 D.脾虚型崩漏 E.虚热型崩漏 8、固本止崩汤出自 A.《景岳全书》 B.《金匮要略》 C.《医学衷中参西录》 D.《傅青主女科》 E.《丹溪心法》 9、治疗崩漏出血期的重要治法哪项是正确的 A.活血化瘀止血 B.益气化瘀止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