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学写作基础 第二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学写作基础 第二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学写作基础 第二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学写作基础 第二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第二章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第一节叙述

一、叙述的定义

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它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主要的表达方式。

叙述往往与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结合使用。

古华在《话说<芙蓉镇>》中说:“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浮雕式的叙述,自己写小说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叙述有多种功能。(1)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给读者以整体感。如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曾经写过25字的小说《陨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故事叙述有头有尾、形象生动。(2)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给读者以概述性的了解。(3)介绍人物生活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时间、场面的变化和转移。(4)为议论说理的文章提供论据材料。(5)黏合作品中散乱无章、支离破碎的描写。可以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二、叙述的分类

叙述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别。

1.按叙述详略分

按叙述详略分,有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称概叙、略叙,是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简略、概要的叙述或交代。

具体叙述又称详叙、细叙,是对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所进行的详尽、具体的叙说。

2.按叙述人称分

按叙述人称分,有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二人称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又称“我字叙法”、“自称叙法”,文章用“我”的口气进行叙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想。用第一人称写的文章中的“我”,有两种指代,一种为“我”即是文章的作者,另一种为“我”只是文章里所写到的一个人物,并非本人。如鲁迅先生所写的《狂人日记》里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封建宗法社会里的一个“狂人”,不是作者自己;而《自题小像》中“我以我血荐轩辕”中的“我”是作者自己。

第三人称叙述又称“他字叙法”或“他称式”叙述。第三人称叙述的叙述人从文章里被隐去,用“他”或“他们”的人称来叙述。第三人称叙述方法大都从“全知叙事”(文章的叙述者对被叙述者的一切情况全然知晓,他有权利知道并且说出文章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情况)。例如《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叙述武松景阳冈打虎的事情便是如此。

关于第二人称叙述比较特殊,有的人甚至否定有“第二人称叙述”,认为“你”既然指代的是读者或是被叙述的对象,就不可能在文章里替代叙述人来叙述,像这样的以第二人称出现的叙述,实际上是由“我”在向“你”说话,所用的还是第一人称。

3.按叙述方式分

按叙述方式分,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

所谓顺叙,是指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事。

所谓倒叙,是指把事情的结局,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的叙述。

所谓插叙,是指在原来叙述进行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有追叙、补叙、逆叙等几种情况,追叙是把追忆过去的片断插入其中,补叙是对上文补充叙述、对下文进行必要的交代,逆叙则是所插入的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至古的叙述。

所谓平叙,是指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事,平叙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述一件,再叙一件,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另一是并行交叉叙述。

此外,还有预叙、复叙、意识流叙述、环状叙述等等,这里不作介绍。

三、叙述的要求

1.头绪清楚

有些事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叙述起来要交叉采用多种方法,因而必须理出一条主要线索,以使叙述有条不紊。如果叙述线条清楚,层次井然,就能头绪不乱。那么,叙述怎样才能清楚呢?(1)抓住主要线索。(2)抓住人物(主人公)活动、场面转换叙述。(3)处理好叙述的断与续,衔接要自然。(4)人称要统一。

2.交代明白

叙述事情应该做到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向读者交代清楚,使读者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交代的方法有直接交代和间接交代。在不影响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有的文章可省略某些要素。文学作品则可写得含蓄些。

3.评略得当

根据主题要求或故事情节的需要,对事件叙述有详有略、有繁有简。对重要的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重彩浓墨;对一些次要材料则应概括简略,惜墨如金。

4.波澜起伏

写文章切忌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写作要有高潮有低潮、有松有弛、有快有慢、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

第二节描写

一、描写的定义

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和刻画。描写是文学中最基本、最生动的东西,是文学作品最感染人的地方。但描写在议论文和应用文中的应用很少。

描写和叙述方式相近,它们同是对具体事物的反映与表达。但描写与叙述有本质的区别。叙述的着眼点是交代、介绍,是对事物的总体概括和过程的反映,其作用在于使广大读者明白了解某个客观事实;描写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事物的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描写的作用在于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叙述完成的是记叙事件的过程;描写完成的任务是塑造形象。叙述是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表达方法;描写是最生动、最感人的表达方法。叙述具有整体性、概括性、独立性、客观性的特点;描写则具有局部性、细致性、辅助性、主观性的特点。

二、描写的分类

描写的种类因划分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这里把描写分为:细描与白描,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1.细描与白描

细描即细腻的描写。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颇像绘画里“工笔画”。如《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描写。

白描,即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荷花淀》对水生肖像的描写,《背影》对父亲背影的描写。

2.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即正面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以及环境等直接描绘和摹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间接描写即侧面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与环境不进行直接描绘,而是通过对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物与事物的描述,用间接烘托、衬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如用“衣带渐宽”来写“人憔悴”。

3.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与描绘。人物描写可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体态、神情、服饰等描写。肖像描写不只是介绍人物的长相,重要的是通过外貌的描写去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要“以形传神”,使所写的人物“形神兼备”。

行动描写也叫“动作描写”,是对人物的行为和动作的刻画。高尔基说:“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地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由此可见行动描写的重要性。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它包括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梦幻等方面的描述。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有直接描写、内心独白和通过对话、梦境、幻觉等进行描写。心理描写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富有“立体感”,因此,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妙的钥匙,是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思想的手段。

语言描写是指文章中人物言语的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的描写。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现,所谓“言为心声”。在文章中主要是要写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以表达他的思想、性格。

景物描写是对社会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中的景色、风土、物体、设施等各种事物所进行的形象描绘。如对春夏秋冬、晨午昏夜、阴晴雨雪、风云雷电、山川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烈日星空等描写。

三、描写的要求

1.有的放矢

描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描写的目的是为了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所以一切描写均要与人物、主题相关联,并为之服务。为描写而描写的描写是多余的。

2.捕捉特征

抓住特征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是描写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抓住特征才能突显人物个性,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表现事物本质,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营造典型环境。没有特征的描写必然千篇一律、千景一色、千人一面,毫无意义。

3.真实可信

描写是很富主观色彩的表达手法,因此使用描写手法往往比较“理想化”或“美化”,这是正常的。但不能过于“夸张”,以致使人明显感到“失真”,这是不行的。鲁迅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可以,但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就不真实,不可信了。

4.形象生动:“形象性”是描写的基本特征。所以描写时要求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描写什么像什么。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做到形神兼备,形神毕肖。只有这样才能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节抒情

一、抒情的定义

抒情是指用来表现和抒发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感情的表达方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五情发而为辞章。”《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抒情的作用是:(1)以情动人,感染读者。(2)创设情境,深化主题。(3)显示基调,贯通文脉。

二、抒情的分类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动人心,但是“打动人心”的方法也不同,可以直接抒情以打动别人,也可以间接抒情以感动别人。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是作者或作品中的某一人物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感情。真切动人的直接抒情能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接抒情大致有三种方法:

一是针对所写内容抒发感受,表达对所写的人、事、景的强烈的感情。如余秋雨的《自发苏州》第三部分中先叙述了关于西施姑娘的种种传说,然后写道:“可怜的西施姑娘,到今天,终于被当做一个人,一个女性,一个妻子和母亲,让后人细细体会”。

二是以所写内容为基础生发开去,扩大抒情范围,表现对同类事物的一种感情。

三是以所记叙的内容为基础,由表及里地抒发自己的感情,透过抒情的文字来显示由所记内容引起的体会、感受。

(二)间接抒情

抒情可通过叙述抒情、议论抒情、描写抒情等等,这便是间接抒情。

1.寓情于事,把情寓于叙事之中,即事抒情。这又可分为叙中带情,以情带叙,情叙相间三种。朱自清《背影》是典型的叙事抒情。

2.寓情于景,把感情抒发寄寓于写景之中。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作者将主观感情融化到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描写对象渗透了浓郁的主观情调。正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3.寓情于物,通过记叙,状写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叫“托物言志”,它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常借用比喻、象征、拟人的手法。作者往往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出,使文章情深意远。

4.寓情于理。通过议论来抒发感情。理与情是孪生兄弟,有理才有情,有情才有理,情总是产生于理性判断之后。例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三、抒情的要求

1.自然而然

所谓自然而然是说所抒发的感情应该是在非倾诉不可的时候,从心底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抒情文字忌生硬、别扭,忌故作深沉状。也就是说抒情要掌握好“火候”,“该出手时才出手”方为上品

2.深切真挚

“为情造文”是文章的本意、正道,反之“为文造情”则从根本上违背了写作的宗旨。所以,文章所抒发的感情必须是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虚情假意、故作多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不仅不感人,反而会令人作呕。

3.丰富细腻

感情的丰富性、复杂性决定写文章抒情时要多因素、多层次地表达情感,这样的抒情才丰富细腻。古诗《思夫》写道:“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短短四句把一个思念丈夫的妇女复杂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4.蕴藉含蓄

对于艺术来说,含蓄是重要的审美追求。艺术总是既让人明白,又让人思索回味的,可谓处于“露与不露间”。抒情的艺术也是这样,要含而不露,蕴藉让人回味。

第四节议论

一、议论的定义

议论即评议论说。

议论即讲道理。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刘勰说:“理形于言,叙理成论”,用语言把道理表达出来便成为议论。

议论要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议论的中心要素,它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主张。论据是基础要素,作为材料为论点服务。论证是联集要素,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统帅论据,论据为论点服务。论点是论证的目标,论据是论证的材料、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议论可以与其他表达方法连用。议论如果与叙述一起使用,就是“夹叙夹议”;如果与描写相结合,就是“借端生议”;如果与抒情相结合,就称为“寓理于情”;如果与说明一起使用,就称为“寓理与事”。

二、议论的分类

议论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立论”与“驳论”。

(一)立论

立论又称“证明”,它是一种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的一种方式。证明常用的方法有:

1.例证。例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是一种直接列举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事例,也可以举个别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解剖。

2.引证。引证是引用别人的论点或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方法。这些被引用的材料包括经典作家的言论、名人格言、民间谚语、寓言故事、公理、定律、法律条文等等。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是指直接引某文原文作为论据;间接引用指摘引大意,并不完全引用原文。

3.考证。考证指的是通过考核论据的真实性证明论点。它可以用于立论,又可以用于驳论。考证方法,一般是先提出要考证的问题,说自己的见解;而后列出不同的说法;接着进行考核、鉴别真伪是非,否定错的,肯定对的;最后得出结论。

4.喻证。这是一种通过类比推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称“类比论证”。作者往往是通过讲个故事,打个比方或引用一些成语典故等,就把较为抽象的道理说明清楚了。

(二)驳论

驳论又称反驳。它是通过驳斥对方的错误,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一种方法。反驳通常有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三种方法。

1.驳论点。就是指对论敌的论点进行批驳,通常用正确的理论和确凿的事实来指出论敌谬论的荒谬和虚假。

2.驳论据。就是针对论敌的虚假论据进行批驳,指出这些论据是不真实的。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批驳了论据,论点就站不住脚了。

3.驳论证。就是指出论敌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进而指出其论点错误。有的文章常常由于作者使用诡辩和运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推理,把错误的论点说得似乎很有道理。这种文章就要反驳他的论证。

三、议论的要求

1.论点要正确、鲜明、集中、新颖和深刻

论点是作者针对某一个所要论述的问题提出的主观见解、个人主张。议论首先要有自己的论点,才能“言之有理”。自己的论点要正确、鲜明、集中、新颖和深刻。所谓正确就是论点要符合客观事实。所谓鲜明就是论点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反对什么就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就赞成什么,决不含糊。所谓集中,就是论点要单一,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论点,并且论点概括成一两句话,或标题显旨,或开宗明义,或片言居要,或卒章言志。所谓新颖,就是要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论点有创见。所谓深刻,是指论点能反映人的认识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含哲理,理论有高度。

2.论据要确凿、权威、典型、充分和生动

论据是用以证明论点的根据,它是议论主体用以确立自己所提的论点的理由。为使论点能建立,使人信服,论据必须做到确凿、权威、典型、充分和生动。所谓确凿,是指材料来由具有可信度,论据引用值得相信。所谓典型,就指论据的代表性,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所谓充分,是指论据能充分地论证论点。论据不以多少为充分,而是看能否充分证明论点。所谓生动,是指论据具体新颖,让人读来亲切、耳目一新。

3.论证周密,合乎逻辑

议论文概念要清楚、判断要正确、推理要合乎逻辑。用论据论证论点时,不应留有漏洞,要稹密、完整。做到证明可信、反驳有力。

第五节说明

一、说明的定义

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等,解说清楚;或者把人物的经历、特征等表述明白的方法,就是说明。简言之,说明就是对事物、事理、人物进行简明扼要的解说和阐释。

说明运用广泛,教材讲义、科学报告、字典辞书、类书方志、著作注释、文物介绍、产品说明等等,都离不开说明。

二、说明的分类

常用的说明有八大类。

1.定义说明。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给人以清晰的概念。定义说明要求把事物的内涵解说清楚,下的定义与被定义事物的外延彼此应该相等。

2.分类说明。就是把被说明的事物,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逐类进行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类别的差异性,使人们掌握不同类型事物的特征。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分类的事情有三端必须注意的:一是包举;二是对等;三要正确。”他的意思是,说明事物划分要穷尽,级别要清,子项与母项不可混淆,并且划分要有标准。

3.举例说明。就是选取某种事物、现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用以说明诸种事物、现象的共同点、共同规律。有三种方法,一是典型举例法。如茅以升在《没有不能造的桥》中列举了泉州的“洛阳桥”、赵县的“赵州桥”、四川的“沪淀桥”用以说明我国古桥中的梁桥、拱桥和吊桥。二是列举法。如中国著名的大学有很多,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三是设例说明。如《语言的演变》中有一个假设:孔子与弟子谈话,朱熹闯了进去;朱熹估计也听不懂孔子他们在说什么。

4.比较说明。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揭示事物的特点,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方法是用已知之事用比附当前要说明之事,用以比较。比较说明的方法很多:有用同类事物的纵比和横比;也有相近事物的比较和相反事物的对比。

5.引用说明。就是援引权威性资料、典籍、名言、诗词等对说明对象加以充分说明。

6.数字说明。有些事物、现象的本质和特点,表现在数量上,这就需要用数字加以说明。运用数字说明,一要准确无误,二要来源可靠。

7.比喻说明。就是在两件性质不相同的事物之间找到相似点,用比喻的方法来突出被比喻的事物的特点,比喻说明有助于确切具体、简洁生动地说明事物,还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活泼形象。

8.图表说明。有些问题,用文字不容易说明清楚,需要借助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一般来说,图表说明孤立使用比较少,它往往是一种辅助性说明,与文字解说、介绍结合使用,其说明力量不可低估,有时候甚至比其他手段更清楚、更引人注目。

三、说明的要求

1.抓住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果我们介绍事物抓住特征,就能把事物的本质、特点解说清楚。当然要抓住特征,首先是透彻地了解说明的对象。

2.客观冷静

说明要有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所以一般不以主观好恶而随意褒贬。作者要置身局外,用客观的态度、冷静科学地说明事物。说明时尽量不掺杂作者个人的主观见解、评论或感想,以防变成抒情、议论。

3.条理清楚

写文章要言之有序,说明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一般来说,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就能把事物说明清楚。如果要说明事物的结构,可按照其构成部分的秩序说明。如果是写发展,则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

4.通俗易懂

说明的事物,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就要求说明文字准确、简洁、通俗。对于有些较深奥的或人们陌生的东西,说明时最好不要用专业性的术语,以免影响读者接受,而要用比喻、比较等手法,做到通俗易懂。

文学与写作课程大纲

《文学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学时:54 其中实验学时: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文学与写作》是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从实践的角度,将各种文学知识运用到文学写作、文学鉴赏以及文学研究的领域。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先修课成为大学语文、文学概论。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文学写作主体论、过程论、文本论、接受论以及文体论的学习,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培育、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专业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写作实践法。 教学重点:各类文学形式的写作。 教学难点: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 五、学时分配

六、课程考核 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作业、实践等)占5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国魏主编文学鉴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 参考书:1、陈果安编文学写作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01。 2、陈果安//何纯//王定编写作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3。 八、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写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界定文学、文学写作的涵义,讲述文学写作的三大特征;通过列举文学写作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分类情形以及基本的审美功能来阐述文学写作的三大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特征。 难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写作主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分条叙述,使学习者能从主体静态角度,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知晓文学写作主体的文化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中的体察能力、想象能力、技巧运用能力难点: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的内涵,它六个方面的因素是怎样影响文学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挥。 第三章文学写作的过程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与其他艺术生产不同的是,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生产,是通过创造性的话语系统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生产。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 ▲关于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 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 ▲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描写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描写有哪些类型?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基础写作4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表达方式是文章的基本要素,也是文章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是传统文章学对表达方式的认识一直处于经验的理解,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例如,记叙和叙述是什么关系?叙述和说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很难从语言形式上对文章表达方式作出明确的区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表达,人们一般只从文章学的角度进行了界说,但并未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文章作为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既是文章学的,也是语言学的,而文章表达方式则具有文章学和语言学的二重性。传统文章学讲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表达方式的混合物。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表达方式,这是两个彼此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交际就是表达,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而要表达就要有一定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人们的表达一经实现,就意味着选用了一定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是:它是方法,因为只有是方法,才能实施表达;它又具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语言形式,才便于选择区分;它又表达一定的意义,因为只有表述一定的意义,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语言表达方式是方式方法的结合,是语法语义的统一。质言之,语言表达方式是人们为表述一定语义而选用的一定语言形式的表达方法。凡口头或书面语言中的每一个句子,都是人们表达的结果,都属于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语言表达方式又具体化为一定句子的表述类型。句子的表述类型是从句子的表述功能上给句子分出的类别。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纲要》中始终坚持把句子分为如下三类: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则分为如下四类:叙述句、表态句、判断句、有无句。陈望道先生的《文法简论》则分为如下四类:叙述句、描记句、诠释句、评议句。陈望道先生把描写句叫做描记句,把判断句叫做诠释句,并增添了评议句,精确了句子的表述功能,拓宽了句子的表述领域,更大限度地解释了语言表达的现实,为我们今天研究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继承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大量分析,我们认为从表述功能上,句子可以分为九种:记述句、叙述句、描述句、诠释句、评价句、断定句、表态句、评述句、指示句,而记述、叙述、描述、诠释、评价、断定、表态、评述、指示则是九种语言表达方式。每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都有特殊的语言形式和代表句型,都有更为具体的法式。 句子的语言表达方式类型也可以说是对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四种语气用途类型从表述意义上所作的再分类。这种分类出发点既然是表述意义,当然就不可能不涉及词的下位分类,并且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句子语法结构的格局。例如记述句,就是以动作行为动词作谓语的记述人的具体活动的句子;叙述句就是以概括动词作谓语的概括交代有关事件的句子;描述句就是状态动词和状态形容词作谓语描摹人的事物状貌的句子。记述句和叙述句都是语法上动词谓语句;但是由于具体动词和概括动词表达不同意义,所以具有不同的表述功能。描述句是语法上的状态动词、状态形容词谓语句等的综合;它们虽属于词性上不同的类,但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表述功能,所以成为同一种表述句型。 除以上九种以外,“证明”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证明,本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传统文章学把它引进到文章表达方式的理论中来,看作文章表达方式中“议论”的代表方式。其实,证明

文学写作课大二上学期参考答案

文学写作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张亮想尝试着写一些文学作品,但一动笔就力不从心,所以特就教于各位中文学子。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给张亮写封回信, 简明扼要地告诉他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答:1、重视基础,从教材中掌握基本的写作原理。 2、博览精读,从范文中体会和学习各种写法。 3、多写多练,从实践中练就过硬的写作本领。 4、积极投稿,从交流中体会自我的人生价值。 5、投写读写,以发促写,以写促读,互相促进。 2、李春从小学到大学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因为她老是觉得无啥可写。请从观察、感受、想像、认识能力着手,分析其原因。 答:观察能力=凝视+揣摩+默述,表现在对事物的注意力度和主观能动性。 感受能力:是指主题观客体的灵敏度和强度和力度。 想象能力:把抽象化为形象,并赋予形象以精神。 认识能力: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评判能力即对主题的提炼能力、表达能力。它决定着文章的价值高低。 第二章散文 1、试述散文的立意。(1如何提升散文的立意等级?2如何营造散文的意境? 散文的主题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答:一、提升等级: 1、从人类的高度介入。 站在广大人类的立场上关照自然,评点人生,要有关爱整个人类的意识和境界。如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2、从人性的深度切入。 人性的本质:善恶兼有,环境诱发他向善向恶;人性基础:自利;人性层次: 共性、民族性,个性;文学终极目标:优化人生,完善人生。 3、从宇宙的整体着眼。 物理,渗透万物,以物明理,启迪人生。 二、营造意境 1、化理为象。 即把自我的认识思考通过具体形象表现出来。 2、象外生境。 “象”指作品中具体物象,是一种实景;“境”指具体的物象之外的艺术境界。 3、以景相融。 指靠感情的机制使意与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意境往往是心境熔化物境,以心境统摄整个文境。 三、表意方式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是再现的过程, 述说人物的活动、经历或事情的过程 描写:再现的是细节 对人物、环境(包含景和物)进行形象化的描绘,给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如临其 境的感受。 说明: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原理、性质、规律等进行解说,给人以知识 议论:对所写的人、事等发表作者的主张和见解 抒情:抒发作者(喜欢、赞颂、批评、憎恶)的主观感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议论的方式:(1)提炼式:作者在记叙人物的言行和事情后,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概括写出 所记叙内容的本质特点或思想意义(议论不能太长,不能太空泛)(2)发掘式:在记叙的基础上,发现开掘出事物中和自己的某种认识和感情相 吻合的方面,或以小见大,或托物言志。 (3)延伸式:作者从记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生发开去扩大范围(从点到面) (4)比较式:运用别的事物进行类比,表明自己的看法,比较具体形象,意义 双关。 阅读记叙文的过程是什么 一.整体感知课文:首先要感知文章写的是什么?叙述、描写的重点是什么? 1写人为主的文章如何感知?要明白写的谁或什么人?描写人物的那几个方面?(外貌、语言、行动等)。以及与人物相关的其他因素(时间、地点、场景、背景、事件),初步知道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人物的方法 (1)明确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角度 (2)把人物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分析,注意把握好他生活的社会背景 (3)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分析 (4)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分析 (5)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分析 如问: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读某句来说说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法:(1)要联系上文或下文 (2)从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方面去分析作答 2写事为主的文章如何感知?要找准文章的六要素,大体感知事件的社会意义(由小到 大)。 3写景文章如何感知?要明白写的什么景?或什么物?景物特征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 二。体味文章的预言:能感受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的喜、怒、哀、乐之情,或褒、贬 的思想倾向。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着眼于全篇,分析文章各段的叙述重点,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了解 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意思接近的内容、联系紧密的段落归纳为个 部分。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1]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基本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表达,表达有哪些基本方式? 表达,又叫表达方式,表达方法。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变成具体存在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手段。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表达的基本方式有五种、一是叙述,二是描写,三是抒情,四是议论,五是说明。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4

形考任务4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仅是叙述类文本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而且几乎在所有文体的写作中都程度不同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从不同 文体写作比较的角度来看,一般而言,详细叙述主要运用于记叙文类文本写作,而 概况叙述则普遍运用于其他各种文体类型的写作之中。 2)描写: 是写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处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3)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地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是说明类文体写 作的主要表达方式。 4)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种表达方式。议论是议论类文体写 作的主要表达方式。 5)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主要借助于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现内心感情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抒情对用于各类文学作品的写作,尤其是在 抒情诗和抒情散文中,更成为作品的主要表达方式。 2.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请选择文本,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描写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 1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 2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3说明的表现技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4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5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第五章文学写作 第一节诗歌 一..概述 1.诗歌是一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分行分节的句式章法、流转和谐的节奏韵律、蕴含情思的意象组合,借助于联想想象书法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 诗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 2.诗歌—按内容(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形式(格律诗、自由诗) —按发展(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 —按杂交(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3.诗歌的特点:表现生活的抒情性、流转和谐的音乐性、蕴籍形象的精炼性 二.诗歌的意象、意境 1.意象组合 意象中的意是意念,指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象是具象,指表现对象的客观物态 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态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契合的产物 2.意境创造 意境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主客体统一的整体意象所显示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有大境界与小境界、所造之境与所写之境、宏伟之境与优美之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范畴(1)有我之境:诗人所描绘的具有强烈主观情感色彩的境界 (2)无我之境:诗人把主观情感含而不露地融化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营造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三.诗歌的语言锤炼 1.独特搭配 2.欧化叠句 3.提行转句 4.省略跳跃 5.想象比喻 第二节散文 一.概述 1.散文是出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样式的源头和母体,是一种在字里行间流露真情、表抒真心,述说真意、传递真思,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确有其情的心理认同的文学样式 2.散文—广义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之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文章,包括经书、史书 —次义散文-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杂文 —狭义散文-叙写“我”的经历、见闻、感受的文学作品,强调“自我亲感”的文体特征 散文分类—表达方式-记叙性、抒情性、议论性散文 —表现对象-感性、知性、审美、审智、都市、乡土、文化、旅游、闲适、纪实、网络、运动、生态、新生代散文

1、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第九讲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2、体会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教学准备:文章片段、故事、图片 教学步骤和安排: 开课语: 同学们,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的重要。阅读可以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还可以为写好文章打下基础,提供借鉴。如果你拥有了热爱阅读的习惯,那么恭喜你已经拥有了一盏闪耀的明灯,它会带着你走向你想要抵达的任何地方!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提起这盏灯,走进小桔灯快乐阅读,让我们一起在这座阅读的殿堂里遨游! 一、心香一瓣——瓣瓣沁脾 故事大派送 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扭送县衙。

教师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本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吗?什么叫文章的表达方式呢?学完本课知识,你就会了如指掌。 二、指点迷津——点石成金 1、积累 和写文章有关的成语: 大处落墨大含细入大做文章空洞无物 夸夸其词淋漓尽致驴鸣狗吠旁征博引 大处落墨:指绘画或写文章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大含细入:原指文章内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空洞无物:空空洞洞,没有什么东西。多形容文章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充实。 夸夸其词: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淋漓尽致:形容把某一事物表现得非常充分、详尽、透彻,十分痛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或痛快到了极点。驴鸣狗吠:嘲笑人文章写得不好 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2、导入新知 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情达意时,使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和方法,通常指的是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同学们表现不错,老师再奖励你们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可要听好了哦! 周末,康德去看电影,他排队买了票,走进电影院。可是,不一会儿,他纳闷儿地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走进电影院。过了一分钟,康德又沮丧地走出来,

写作课程介绍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1、目标 写作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写作活动参与了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经济活动的开展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写作也是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思维训练、综合素质提高途径。因而写作课适合作为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有着其它课程不能取代的作用。 《中文写作》课针对专业特点,以实用文体为突破口,以可操作的文体学、写作思维学理论等,指导学生按科学的训练体系进行学习、练习,循序渐进地系统学习写作基础知识和目前社会上和专业工作中使用频率高的应用文体写作知识,同时,通过对例文的分析和研究,讲练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以分析综合能力为主的思维能力,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并通过一定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感力及其语言掌控能力,以适应专业学习的需要,以便将来能够鲜明、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信息,写出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符合格式规范及文体表达要求的各种应用文章。 2、内容 (1)总论 中文写作及其特点;学习中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学好中文写作的途径和方法。 (2)写作主体性的建构 写作能力有赖于写作感知力、写作思维里、写作审美力和写作文化吸纳力,写作主体性的建构是关键。 (3)计划、总结 计划概述;计划的内容和构成;计划的写作要求;总结概述;总结的内容及构成;总结的写法;总结的写作要求。 (4)演说类文体的写作 演讲文体。 (5)书信类文体的写作 书信的种类和特点;书信的结构和内容;书信的写作要求;求职信写作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合同的写作 合同概述;合同的基本内容;合同的一般写法;订立合同的要求。 (7)学术论文的写作 学术论文的概述;学术论文的选题;精心安排论文的结构;毕业论文的写作。 (8)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含义;市场调查与预测的重要性;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和方法;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和写法;写作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的要求。 (9)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写作格式。 (10)广告 广告的概述;广告的作用和功能;广告的种类;制作广告的艺术。 (11)公文写作 公文概述;通用公文写作示例(请示、报告、通报等)。 (12)调查报告

文学与写作课程纲要

文学与写作 课 程 纲 要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01) 一、课程性质……………………………………………………………………0l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0l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0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05) 一、知识与能力 (05) 二、过程与方法 (05)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6)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07) 第四部分教材编写原则 (08) 一、教学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08)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特点 (08) 三、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 (08) 四、教学内容的表达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成人化教学 (09) 五、教学内容应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 (09) 六、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09)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11) 一、36课时的安排 (11) 二、评价建议 (12)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4)

第一部分前言 文学与写作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全面的语文素养,其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写作教学既是语言运用的训练,更是思维的训练和思想的砥砺。相对于听、说、读的能力,写作能力是最高级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最困难的活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他们语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加强写作教学有利于全面完成中学语文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写作就是写文章,即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在语文教育中就是学生作文。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谋篇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特殊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写作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的训练。写作教学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它方而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书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写作也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训练过程,它在指导学生认识社会、体验人生,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学生的写作缺少真诚昀人格,鲜活的个性,独特的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写作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重建教学理念,改革写作教学。 (一)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 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中陈旧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该使写作教学更具开放性、民主性,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描写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抒发自己感悟到的真情,发表独立的见解,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当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散文阅读第四课时 ———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一、知识卡片 “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A.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B.一般较简短,起画龙点睛,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 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 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说事物的特点。 作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有助于深刻了解。 二、考点说明 散文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中常考的是记叙和描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表达方式的常见题型,以及相应的答题规范。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基础写作作业1

基础写作形考作业 作业1 1.答:(P4-5)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达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2.答:(P11-12)1。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2。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3。双重主体:作者与读者来信的相对性。 3.答:(P26\27\38):“言之有物”是中国传统写作理论始终强调垢一条基本写作规律。所谓“言之有物”。 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的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认识。写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基本手段,而言不由衷或者言之无物显然都不可能达到与阅读才进行精神交流的目的,因此从写作的精神交流性特征来看,是否言之有物是评价写作成败的最基本的标准。写作成果如果不能首先达到言之有物的要求,那么它即使在其他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也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写作,因为它并不具有写作的精神创造性的交流性,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从写作表达的角度来看,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方面要素。4.答:(P32-38,P40-43)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与选择。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写作者在原始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写作意图和文本思想之后,为了这种思想获得有效表达,就需要对所积累的原始材料进行新的选择。1、材料要最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生。 文体思想的提炼,目的在于依据写作规律的要求,使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1。在尽可能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5.答: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善意或倾向以及情感。文本思想是通过材料表现出来,选取新颖、典型材料表达文章中心。本文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思想。本文中心是表达人们对大自然,感谢天地养育之情。选用了外国朋友感谢上天;小时候祖母的谢天,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上天;爱因斯坦和介之推在成功面前总是念念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的推崇。所选取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1。外国家庭吃饭谢天;2。小时候外祖母的谢饭;3。家因斯坦感谢同事、朋友。4。 雨果对给约伯的推崇。这些材料让读者能与作者能从普遍,更深层面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形象,更生动告知人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 作业2。 1.答(P52):“言之有序”指文本的结构安排。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的安排。是写作者按照思想表达的要求而将所选定的材料妥善地组织成一个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有机整体过程中所进行的谋划和安排,以及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方法。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使文本思想内容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式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最有效地实现与写作者的交流。 2.答(P55-57)(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产物,成功的写作成果对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都会产生一写审美效果。这里暂且不论以审美创造为其本质特征的文学写作。仅就一般写作而言,写作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一般来说,构成文本形式美的因素包括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其中语言表达中的审美问题将在“言之有文”中进行讨论。这里只谈结构安排中的审美效果问题。文本的结构安排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实现与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也将“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确定为结构安排所应当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包含完

写作课

1.文字出现时: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人类从此掌握了书面语言这种划时 代的传播工具,这标志人类告别了蛮荒,买入了文明时代。 2.文章写作走向自觉时期,其标志是出现了博大精深的写作学专著《文心雕龙》, 刘勰从文章形式上划分,把有韵者成为“文”,把无韵者称为“笔” 3.名词解释: ●写作: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 一种心智活动过程 ●语境性: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指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意和读者分析理 解文章的语言时所依据的客观环境因素。广义上的语境又称“情景语境”,包括特定的交际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和语言使用者的主观状态;狭义上的 语境又叫“上下文语境”,就是上下文或更小的语言单位所构成的语言环 境。 ●想象力: 观察力:观察力指的是观察主体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保证观察活动成功进行的心理特征,是一种可以能动地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力。 灵感: 4.语感:即语言感觉 5.超文本的写作及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从写作习惯与阅读习惯两个方面对文本 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不管怎样变化,写作的根本规律并没有改变,作者最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文德都是不能缺少的。 6.写作的主体是作者。(一)写作主体包括写作对象的认识主体和写作成品的制作主体两 个方面;(二)写作的客体即写作的对象或写作的题材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1)生活的客观形态;(2)生活的主观形态;(3)生活的文化形态。(三)写作的载体及写作的成品,是写作活动物化形式的最终结果(四)写作受体是写作行为的接受对象,通常把读者等同于写作受体。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主体事先去假想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状态,就是读者意识。 7.整个写作过程是由“四体”“三过程”(制作过程、阅读过程、反馈过程)构成的动态系 统。 8.填空题:㈠写作的特性:①社会性;②个体性;③综合性;④实践性 ㈡写作的功能;①传播功能;②记载功能;③实用功能;④宣泄功能;⑤审美功能 ㈢写作动机类型:①缺失性写作动机;②丰富性写作动机 9.观察力指的是观察主体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保证观察活动成功进行的心理特征,是一 种可以能动地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力。 思维是决定观察力水平高低的关键 定向注意是观察的必要前提 宏观观察是指对事物的整体感知,从全局上把握事物的特征,而忽略局部的或细节的特征;微观观察是对事物的细部进行特写式的观察。 外向观察就是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的观察,内向观察则是以自身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活动为对象所进行的自我观察。 静态观察是指对处于静止不动状态下的食物的观察,动态观察则是指对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实物的观察 10.写作是以语言为中介符号的。 11.灵感思维的成果突破了思维定式,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说明▲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 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 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 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 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 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 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 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 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 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 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

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 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 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 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 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 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 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 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 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 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其缺点是,只能从“我”、 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 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

文学写作基础 第二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第二章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第一节叙述 一、叙述的定义 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它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主要的表达方式。 叙述往往与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结合使用。 古华在《话说<芙蓉镇>》中说:“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浮雕式的叙述,自己写小说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叙述有多种功能。(1)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给读者以整体感。如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曾经写过25字的小说《陨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故事叙述有头有尾、形象生动。(2)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给读者以概述性的了解。(3)介绍人物生活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时间、场面的变化和转移。(4)为议论说理的文章提供论据材料。(5)黏合作品中散乱无章、支离破碎的描写。可以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二、叙述的分类 叙述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别。 1.按叙述详略分 按叙述详略分,有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称概叙、略叙,是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简略、概要的叙述或交代。 具体叙述又称详叙、细叙,是对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所进行的详尽、具体的叙说。 2.按叙述人称分 按叙述人称分,有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二人称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又称“我字叙法”、“自称叙法”,文章用“我”的口气进行叙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想。用第一人称写的文章中的“我”,有两种指代,一种为“我”即是文章的作者,另一种为“我”只是文章里所写到的一个人物,并非本人。如鲁迅先生所写的《狂人日记》里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封建宗法社会里的一个“狂人”,不是作者自己;而《自题小像》中“我以我血荐轩辕”中的“我”是作者自己。 第三人称叙述又称“他字叙法”或“他称式”叙述。第三人称叙述的叙述人从文章里被隐去,用“他”或“他们”的人称来叙述。第三人称叙述方法大都从“全知叙事”(文章的叙述者对被叙述者的一切情况全然知晓,他有权利知道并且说出文章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情况)。例如《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叙述武松景阳冈打虎的事情便是如此。

复旦大学中文课程(文学写作)

复旦大学 文学写作 招生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院系说明:本系拟招收70%左右推免生。 专业代码050126 专业名称文学写作招生人数 2 研究方向01 小说写作研究与实践 02 散文、传记写作研究与实践 03 大学写作研究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6写作④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 复试科目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考试方式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二考试方式笔试 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一考试方式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招生院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院系说明:本中心拟招收30%左右推免生,欢迎跨学科申请推免生。 专业代码060103 专业名称历史地理学招生人数17 研究方向01 历史人文地理 02 历史自然地理 03 边疆历史地理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 复试科目历史地理综合知识考试方式口试和笔试 历史地理文献阅读能力考试方式笔试 专业外语考试方式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国古代史考试方式笔试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方式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中文专业基础课程 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 3 3 54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各个方面——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变化、发展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课程一个学期上完,每周三课时。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 现代汉语(上)Modern Chines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各个方面--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变化、发展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课程分两个学期上,第一学期的内容是现代汉语绪论、语音、词汇、文字,第二学期的内容是语法和修辞。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 现代汉语(下)Modern Chines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