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 来源:《城市文化评论》 | 发布日期:2012-11-20 ]

张海燕

【内容提要】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记忆的丧失和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城市记忆不仅是一种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还是一种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是城市记忆中的一种自我主体意识,文化认同感的根源在于城市文化的自我同一性。城市记忆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记忆的文化认同面前,城市建设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城市记忆文化记忆文化认同

一、城市的“集体失忆”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宣告着城市社会的来临。然而,中国在跑步进入城市社会并急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由“城市化急躁症”和“文化短视症”所引发的问题。一方面,在城市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很多城市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和城市化率的增长,而忽略了城市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和危房拆迁中,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采用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于是,在轰隆隆的推土机声中,北京的四合院不见了,上海的石库门消失了,成都的明城墙倒塌了……这种大拆大建的城市开发方式直接导致了很多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

物、地方民居的破坏乃至消失。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高了,马路越来越宽了,广场越来越大了,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惶惑:这还是我们的城市吗?我们的城市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陌生?原来充满亲切感的城市哪里去了?

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城市规划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很多城市并不去认真分析自己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而是一味采用“拿来主义”,不仅城市规划方案完全采用欧美的,就连城市住宅区的命名也跟着开起了“洋荤”,诸如“加州花园”、“东方巴黎”、“迈阿密水岸”、“阳光西班牙”、“新西兰文化花园”、“柏林爱乐”、“路易凯旋宫”、“东方威尼斯花苑”随处可见,置身其中的你一时还真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在何处。也难怪有人戏称中国城市是“万国城镇”。此外,由于城市规划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的“麦当劳化”也日见严重:城市建设完全采用现代商业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以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来取代现实生活对城市灵活多变的要求,人类的“造城”运动遂沦落为拙劣的“克隆”伎俩,“千城一面”的现象随之出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①

上述“城市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城市记忆和文化认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建设中人为地割裂历史文脉和文化空间的做法导致了城市记忆的丧失,而城市记忆的丧失又导致了城市文化认同危机的产生。

二、城市记忆是一种文化记忆

目前,中国学界关于“城市记忆”的研究刚刚起步,学者们对城市记忆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综合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城市记忆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城市历史文物等在现代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保护和再利用问题,其内涵基本上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相等同。

界定城市记忆的前提首先是要弄明白城市记忆究竟说的是谁的记忆,亦即谁是记忆的主体。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城市记忆的主体是城市,即把城市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特征和记忆功能的有机体;二是认为城市记忆的主体是具有群体特征的人。前者如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在罗西看来,城市记忆相当于城市意识,“随着时间的演变,城市逐渐成长,同时也具有本身的意识和记忆”。②不过,阿尔多·罗西的出发点仍是把城市看作是“人造物”或“艺术品”,在罗西的著作中,还可以看到“城市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③的相关表述。因此,罗西所说的“城市意识”或“城市记忆”只不过是一种隐喻。后者所谓的城市记忆是指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群体记忆,它更多地与集体记忆、历史记忆、社会记忆交织在一起。如克里斯汀·博耶(M. Christine Boyer)的著作《城市的集体记忆》就是把城市记忆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来看待的。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印证了博耶的观点:“在一种确实多元的都市状况里,文化和历史在空间中互动被赋予空间意义,并依照克里斯汀·博耶(Christine Boyer)的说法,联系上“集体记忆的

城市。”④中国建筑师、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主任布正伟认为,城市的记忆“就是人们对城市环境及其形态要素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认同后所产生的集体记忆,其中包括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方面的记忆。也可以说,城市记忆就是城市特色在人们心灵上打下的难以磨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烙印”。⑤由此可见,布正伟也是把城市记忆与集体记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一般是指作为个体的人的记忆。那么,是否存在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虽然没有明确肯定社会记忆的存在,但是,从巴特莱特的相关论述中我们不难捕捉到他关于社会记忆的思想:“实际上,个体重复回忆的一切过程与社会习俗化过程具有精确的相似性,这是肯定无疑的。”⑥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的记忆受到其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习俗、信仰、制度、思维模式等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会不断被同化为个体内在的行为标准,并以一个完全习俗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固定下来,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量的经验事实表明:不同的社会群体如家庭、地区、阶级、民族乃至人类整体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着他们关于过去生活的历史记录。显然,这些记录并不是纯粹个人意义上的对某些特定事件的记忆和保存,而是向我们昭示着社会记忆的客观存在。

哈拉尔德·韦尔策在《社会记忆》一书中把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⑦,并认为社会记忆的主

要范畴包括互动、文字记载、图片和空间、城市建筑群等,它们构成了社会记忆的主要框架、载体和媒介。由此可见,哈拉尔德·韦尔策所说的社会记忆其实就是一种具有群体特征的集体文化记忆。社会并不是单个的人的简单聚集和相加,而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某一社会群体的风俗、信仰、传统、制度、技术等因素必然会对社会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正是这种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把某一群体内的社会成员结合并凝聚在一起,并成为这一群体与另一群体的区别性特征。

社会群体中确实存在着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群体成员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这种并不为社会成员所意识到的记忆只是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存在。其实当某种文化理念、价值、习俗、传统等渗透到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时,我们的行动就会趋于模式化或无意识化,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那些影响我们思维和行动的东西往往会由于惯性而熟视无睹,以致让它演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实际上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比如受到外族入侵或发生重大的社会事件时,人们就会反过身来仔细审视其共同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这时人们就会发现,那些原来看似是集体无意识的东西恰恰是生长在我们骨子里的一种“集体有意识”。

我们知道,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文化的发生器,城市的产生虽然只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它却是人类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历

史。城市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而且城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认为城市绝不是各种物质设施、社会机构和人群的简单聚集,城市是一个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在帕克看来,“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所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的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⑧正是基于对城市社会和文化的观察和体认,帕克才在自己城市生态学理论中提出了人类社区的独特性,并在文化的基础上把人类社会与生物群落区分开来。美国城市历史学家芒福德认为城市的三大基本使命是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城市通过它集中物质的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的速度,并将它的产品变成可以储存和复制的形式。通过它的纪念性建筑、文字记载、有序的风俗和交往联系,城市扩大了所有人类活动的范围,并使这些活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城市通过它的许多储存设施(建筑物,保管库,档案,纪念性建筑,石碑,书籍),能够把它复杂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往下传,因为它不但集中了传递和扩大这一遗产所需的物质手段,而且也集中了人的智慧和力量。这一点一直是城市给我们的最大力量。”⑨芒福德这段充满人文关怀精神和生态文化意识的文字论述,实际上正是对城市文化功能的突显和强调。城市记忆随着城市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并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把历史事物、历史事件、历史传统和习俗延续下来;并对城市的现在和未来施加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每一部分,每个角落都在一定程度上带上了当地居民的特点和品格。城市的各个部分都不可避免地浸

染上了当地居民的情感。其效果便是,原来只不过是几何图形的平面划分形式现在转化成了邻里,即是说,转化成了有自身情感、传统,有自身历史的小地区。在这种邻里范围内,历史过程的连续性被保持下来了,往昔的事物迭加到当今来,每一个地区的生活又在发展中形成自身有纪念意义的事物并且同周围环境的生活与利益多少保持自身的独立性。”⑩帕克的这段文字或许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记忆的产生过程、特点及其社会意义。城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创造物,也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及其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感、生活经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经验积淀成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因此,拥有同一种文化或文化记忆的群体更容易形成文化认同感。

城市记忆是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它最终会转化成文化历史记忆,并以特定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城市记忆亦即是城市的文化记忆。扬·阿斯曼在《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一文对文化记忆进行了界定:“它是‘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重新使用的全部文字材料、图片和礼仪仪式……的总和。通过对它们的‘呵护’,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巩固和传达着自己的自我形象。它是一种集体使用的,主要是(但不仅仅是)涉及过去的知识,一个群体的认同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就依靠这种知识。”(11)扬·阿斯曼认为:“每个文化体系中都存在着一种‘凝聚性结构’,它包括两个层面:在时间层面上,它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其方式便是把过去的重要事件和对它们的回忆以某一形式固定和保存下来并不断使其重现

以获得现实意义;在社会层面上,它包含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而这些对所有的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又是从对共同的过去的记忆和回忆中剥离出来的。这种凝聚性结构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它的产生和维护便是‘文化记忆’的职责所在。”(12)从扬·阿斯曼的论述中可以得出,文化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文化记忆在时间之维上连接过去和现在,在社会之维上形成集体认同,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集体认同正是来源于共同的文化记忆。城市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市民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意识等群体生存状态和社会心理特征。城市的记忆,不仅存在于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和历史古迹中,它还存在于民族习俗中,存在于文献记载中,更重要的是同时存在于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13)城市记忆是在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得以体现的,相同的历史境遇和生活经验使本来具有匿名性和异质性的城市呈现出的另一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的面孔:这就是内聚性和认同性。

三、文化认同:城市记忆中的自我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当下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现代性问题;尤其是在人口异质性和文化多样化的现代城市中,这一问题就更

具现实性。

认同(identity)最早是个哲学范畴,意为“同一性”。它可以指事物的同一性,也可以指人的同一性,在传统哲学观念中当具体到人的同一性时,常常将其与具有历史性、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指出:“人能够具有‘自我’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并且由于在他可能遇到一切变化上具有意识的统一性,因而他是同一个人”。(14)虽然康德的自我观是一种超验的自我,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对康德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正是这种自我意识把人从动物的层面提升到社会和文化层面,也正是因为人类具有这种自我意识,所以才会产生自我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以及认同危机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人类的自我意识来源于何处?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到人类的记忆。正是因为人具有记忆,所以他才会获得具有历史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自我意识。最早把自我和记忆联系在一起的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首先,洛克认为自我存在于意识,只有在意识中人类才具有自我同一性,“意识永远是和当下的感觉和思想相伴随的,而且,只有凭借意识,人人才对自己是他所谓自我”。(15)其次,在洛克看来,自我依赖于记忆,正是因为记忆联系着“我们现在是谁”以及“我们过去是谁”,所以人才会有自我与意识。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记忆是心理在时间上的持续,有了记忆,先后的经验

才能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统一的过程,并形成他的心理特征。”(16)从麦独孤的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记忆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时间上获得统一,并使人在心理上获得一个整体的“自我意识”。

“认同”这一概念在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E. H.)自我发展理论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有时又被译为“自我认同”、“身份认同”、“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等。总之,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客观历史情境与主观理想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能够进行整体观照的能力,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在埃里克森看来,同一性包含着对过去和未来的互补性,因为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自我的同一性又是以他人为参照物而建构起来的。“因此自我同一性就其主观性方面而言,乃是对于这一事实的知觉,即自我的进行综合的方法亦即一个人个性的风格存在着一致性和连续性;而且这种风格是与一个人在本社区内在意义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别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相符合的。”(17)

文化与自我认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一种自我认同的方式或表现。王滢在《文化与自我》一书中提出:“自我是文化的产物,一般认为东方亚洲文化培育了互依型的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而西方文化培育了独立型的自我(independent self)。”(18)在王滢看来,互依型的自我就是强调人们之

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自家人与外人的区分;独立性的自我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这里实际上是强调了文化对自我形成的重要性,即自我是由文化塑造成的。另外,我们认为,文化本身就内含着一种自我认同意识,因为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信仰、价值体系、行为方式,它们实际上就是某一文化群体的自我表述和确认。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化看作是自我的一种表征。人类生活在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环境中,并通过具有象征性和符号性的社会情境进行社会互动。“人类之间的象征性沟通,以及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以及与其互补的消费)、经验与权力的基础上,会随着历史而结晶于特定的疆域里,从而产生了文化与集体认同。”(19)

认同可以分为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意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20)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上和心理上持认可和接受的态度,它可以使人们形成共同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从而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认同本质上就是一个从理念到心理的选择过程,是一个在特定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基本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特定心理的选择过程。”

(21)由于特定文化模式的影响,现时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对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价值、生活理想的趋同。从文化层面上来看,自我认同实际上就是“我们是谁”、“我们

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问题。有了这个自我确认和自我定位的标准,人们在世界中的活动就具有了相对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文化认同必然包含着一种深刻的自我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一种集体认同或社会认同,它包括性别、阶级、阶层、民族、政治等多维度的认同。邹威华在《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一文中认为:“就确定人们的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而言,在理论上有民族(nation)、族性(ethnicity)、种族(race)、阶级(class)、性别(gender)、宗教(religion)、职业(profession)、语言(language)等依据或尺度。”(22)阎嘉在《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一文中提出,在当下的文化研究语境中,identity有两种基本的文化内涵:“其一是某个个体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特定社会里之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如性别、阶级、种族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用‘身份’来表示”,其二是当某个个体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identity可以作为“认同”。

(23)也就是说,前者是个寻求并确认自我同一性的结果或产物,后者是个寻求并确认自我同一性的过程或状态。某一文化得到认同之后,必然产生某种与之相应的文化身份,而文化身份的确认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城市记忆的形成过程正是城市文化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

四、打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记忆之城

上文已经提到,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对照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以他人为参照系而建构起来的。因此,人

们的自我身份一旦遭到他人的质疑和否定,随之就会产生身份焦虑,严重时就是认同危机。当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当我们的本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时,文化认同危机、身份认同危机等问题就会突显出来。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所谓身份认同危机,实际上就是指处于社会转型和文化急剧变迁中的人们由于与传统文化割裂而造成身份模糊不清,从而产生一种焦虑感和恐惧感。也就是说,处在文化认同危机中的人们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我从哪里来”,更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城市认同危机反映了现代城市人的身份焦虑和文化焦虑: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不再是城市的主人,而只是一个旁观者或局外人。由于城市的历史传统被切断,我们无法返回过去;由于城市多元文化的“众声喧哗”,我们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于是,城市中的人们集体迷路了。

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人对自身及其环境形成历史性认识,正是这种历史性认识使人的行为活动具有了历史性意义。“环境是通过向人们提供线索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并使人们理解一定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脉络。这种提供线索的方式可作为一种记忆方法,提醒人们采取其预期的行为。”(24)“因为要知道,对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所属的大我群体的过去的感知和诠释,乃是个人和群体赖以设计自我认同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人们当前——着眼于未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的出发点。”(25)萨姆·温伯格在《制造意义:世代之间的回忆是如何形成的?》一文中谈到:“人们在回忆历史时有很高的选择性。实际上,历史事件细节并非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淡忘了,而是无论人

们想起或忘记过去的什么,都要通过当今的事件以及对它们的解释,对被回忆或忘记的东西进行一番加工:从国家的回忆政治到电影和小说的情节,直到抛弃过去的某些东西并让某些东西保持待用状态(这是一些无形的社会需要),无不如此。”(26)这实际上是指出了历史记忆在某种程度上是根据社会的现实状况和现实需要而进行生产加工的,它具有选择性和构建性,而对过去的选择或构建恰恰反映出了我们目前所秉持的一种文化价值观或意义观。群体是通过对过去的重新审视和叙述而获得一种集体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一种弗洛伊德意义上的精神创伤的“自我治疗”作用。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即使拥有再多的高楼大厦、再宽的马路、再大的广场都是没有魅力的。城市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聚合地,而且还是各种旧文化的存储器和新文化的发生器。当前城市文化的认同危机一方面是由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和拒斥而引起的。我们把城市的“失忆”或“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归因为世界资本体系的影响也好,西方文化的渗透也好,这好像都不足以从根本上说明问题。当一些人意识到“他者”存在之时,就有可能是这些人自我认同发生危机之时。如果我们从深层意义上来挖掘危机产生的原因,就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是由于我们的“文化自卑症”造成的。正是因为我们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不自信,甚至是妄自菲薄,所以才会产生在多种文化交融和冲突时我们原有的文化信念和文化价值观发生动摇乃至倾覆,所以才会“言必称希腊”,所以才会盲目崇拜“欧

陆风情”、“欧美时尚”,所以才会在城市建设中出现所谓的“洋务运动”,所以才会让我们的城市建设陷入“一边倒”的尴尬境地。

城市记忆的延续实际上就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城市记忆的恢复使得城市重新焕发出了精气神和个性魅力,城市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复活。沙朗·佐京在《谁的文化?谁的城市?》一文中指出了城市文化和城市记忆对提升城市精神重要性:“但文化也是控制城市的一种有力手段,作为意象与记忆的来源,它象征着‘谁属于’特定的区域。作为一系列的建筑主题,它在基于历史保护或地方‘传统’的市区发展策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7)我们知道,城市是异质群体与多元文化的聚居地,在这样一种现实的城市社会中创造一个具有集体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城市形象就显得尤其重要。

当然,城市记忆绝不只是一个保存和延续的问题,还是一个自我重构和自我创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既要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还要让城市的记忆成为城市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或许后者的意义更重大。城市历史和城市记忆的真正意义不在过去,而是在现在。城市记忆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存在与延续。城市的日常生活、市民风尚、城市风情和城市精神,借助时间和空间的流转,把记忆的碎片连缀成章,让本是封闭的城市空间敞开自己的一己情怀来容纳天地万物,于是城市记忆和文化认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以生成或拓展。城市不仅是我们的栖身之所,而且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永远不该忘却的也许就是——只有充满文化记忆的空间,才

是具有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空间;只有在记忆与认同的空间里生活,我们才能够找到寄存心灵的寓所,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家。

记得有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然而一旦当城市沦为资本和权力的竞技场,而缺失了文化和艺术之维,我们的城市将不再让人感到熟悉和亲切,城市的面孔会变得斑驳模糊甚至是冷漠难懂;于是人们在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丛林中常常会迷失方向,于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时时会产生逃离城市的冲动。城市的记忆如同城市的皱褶,在读取沧桑岁月留给城市的斑驳痕迹的同时,我们既对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和诗性智慧充满深深的敬意,又对人类非理性的行为给城市造成的伤害满怀忧虑。雪莱曾在自己的诗篇中呼告:“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如果用雪莱这一诗的哲学隐喻我们对城市化的憧憬,那雪莱肯定不会想到,在他的千呼万唤中姗姗来迟的春天,却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寂静的春天”。面对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却又日感陌生的城市,我们不禁再次发问:城市真正的春天到底还有多远?

【注释】①参阅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第6页,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②Rossi Aldo: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 1982: 1. ③Rossi Aldo: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 1982: 130. ④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第2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⑤布正伟:《创作视界论:现代建筑创作平台建构的理念与实践》,第227页,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⑥[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研究》,李炜译,第401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⑦[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第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⑧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第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⑨[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第580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⑩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第5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11)[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第1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黄晓晨:《文化记忆》,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6期。(1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第5-6页,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14)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5)[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第31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6)[英]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第46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7)[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第38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8)王滢:《文化与自我》,第48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9)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第19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0)陈世联:《文化认同、文

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21)吴灿新:《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建设》,《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22)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3)阎嘉:《江西社会科学·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2006年第9期。(2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第32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25)[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第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6)[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第14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7)鲍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第107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1]Rossi Aldo: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 1982. [2]Boyer, M. Christine: The city of collective memory: its historical imagery and architectural entertainments,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 [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布正伟:《创作视界论:现代建筑创作平台建构的理念与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研究》,

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7][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9][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11]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3][英]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4][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5]王滢:《文化与自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页。[16][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32页。[17]鲍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8]黄晓晨:《文化记忆》,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6期。[19]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20]吴灿新:《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建设》,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21]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22]阎嘉:《江西社会科学·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

化认同问题》,2006年第9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刘杨 王立荣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支柱性产业,就应该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入手。然而,设计艺术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框架,分析设计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改变中国“中国制造”的格局,构建“中国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理论,就成为目前设计艺术创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艺术 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典和芬兰 也都是在经济十分发达之后,才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 展起来的。在中国文化创意发展较快的城市,如北京、 上海、长沙、深圳等,其经济发展水平也都相对东北较 高。因此,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 第一步,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又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质经济满足的人们,逐渐显现出对精神层面的诉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就渗透到商品中在交换的各个环 节中产生改变社会意识的因素;文化产品的消费诉求 的高涨催生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能满 足人们的精神诉求,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都能通过引 入文化艺术创造力来提升它经济附加值。 3.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来源于个人的创意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活 动结果,通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来生产创造性的文化 产品,促进社会整体生活环境的发展。英国在世界范围 内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其中它包含了 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音乐、 舞蹈、影象、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领域。之后, 创意产业又扩大到文化、艺术和娱乐等各个方面。通过 英国的案例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创意产业立足于三个基 本条件;第一基于个人思维与创造力等相关领域。创意 的结果是难以复制的,是个人思维的一种价值表达。第 二是符合自然资源的市场生产经营的产品。第三通过知 识产权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互动流通获得的商业价值 是不可估量的。在这三个基本条件下,各个国家更加强 调个人创意思维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更多的是依靠市场 和消费者自身的推动力,同时又在不断地策划市场,激 发市场活力,设计艺术产业也是如此。此外,创意产业的 发展呈现多维化多层次的趋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 拓展模式,把文化创意当做产业来组织、管理、生产和流 通,是商业化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建 立在新经济全球化属性下,以创意、创造、创新为表达手 段的产业,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为社会 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的新产业形态。由此可见,文化作者简介:刘杨(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王立荣(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

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以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为例 陈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人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了出来,有的差异很小,并不妨碍交际的进行,而有的差异很大,不仅会妨碍交际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表现并以《刮痧》当中的文化冲突为例,谈一些对文化冲突的思考,希望能够使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文化融合 随着世界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也越来越密切。世界是整体,然而又存在不同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了出来,有的差异很小,并不妨碍交际的进行,而有的差异很大,不仅会妨碍交际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这就是历史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世界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新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主要来自于不同族群的文化。 交往越深入,文化交往就越频繁,文化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凸显,要想在异国立足,融入异国社会,达到文化认同,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表现并以《刮痧》当中的文化冲突为例,谈一些对文化冲突的思考,希望能够使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文化冲突的表现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和文化认知的不同引起的冲突。文化是人的文化,随着一个民族的建立而产生,并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并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些观念和体系一旦形成就固定下来,在语言的帮助下代代相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是持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本族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语言上反映的文化冲突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甚为密切,首先,同一种语言和文化来自于同一个民族,语言虽然有一些个人的表现,但是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同一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用母语来谈论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世界,但是通过我们的语言反映出来的文化信仰与我们的民族是统一的。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传承。语言和文化都是在后天习得的,当我们习得一种语言的时候,我们也习得了它的文化。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上的冲突反映的即是文化上的冲突。 1.2价值观念上的冲突 价值观念上的冲突来自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在时间观、隐私观、家庭观和教育观等方面都有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人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守单时制的人,一类是遵守多时制的人。单时制的人是线性的时间观,他们把时间分为一段一段,每段都有特定安排,在该时间段不能做其他事情,而多时制的人会在同一时间做多个事情。 从隐私观来看,欧美国家的人对自己的隐私比较敏感和重视。美国人对于隐私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如果没有隐私就难以独立思考,没有隐私就不是自由社会。而在大部分亚洲国家的父母眼中,子女在父母面前是没有隐私的。 就家庭观来说,中国人更趋向于一种依赖的家庭观。《论语.里仁》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就是说当父母健在时,子女应尽义务在家陪伴父母,离开家则要有一定的去处,不要让父母担心。而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他们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和经济上及心

建筑让城市延续记忆

建筑让城市延续记忆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而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符号。是一个民族赓续绵延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每个城市都有着被人或多或少追寻的历史痕迹)。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有人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看看一个城市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听到它们为我们讲述的这座城市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建筑传承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试想,如果北京没有了长城、故宫、四合院,再多的高楼大厦也无法展露这个城市的神韵。 无数的城市史告诉我们,城市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在历史文化保护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路,而是(更)要求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城市的记忆无疑是一种复杂的组成(脉络)。地形地貌、森林

水力、河流山脉、居住形态、建筑遗址、公共场所、文化气质、民族情调……这些是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认同性、构成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然而,盲目的建设和更新却往往割断历史的文脉。 张掖是119座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甘州府志》记载:甘州城原是“连片苇溪,半城塔影,遍地古刹”之处,这说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是非常盛行的,据说当时张掖建有金、木、水、火、土五塔,可完好保存于今的只有土塔与木塔了。今天仍然装点张掖大地的唐代西来寺,西夏大佛寺,明代钟鼓楼、粮仓,山西会馆、民勤会馆等历史遗迹,(这些)城市的这些名片,无一不展示着甘州深厚 的文化底蕴,使城市魅力(顿)倍增。面对此,我们(有责任)理应保护好、守护好、(让)这些(古建筑)在河西大 地靓丽夺目,熠熠生辉,为张掖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古建筑。 今天,只有在经过了无数教训和挫折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作为一个复杂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各要素所具有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它们饱含着从过去时代传递下来的信息,是历史记录的真实载体,文献记载无论多么动人有趣,在客观上都不可能比得上历史遗物的真切实在。承载与存留、拯救与跨越、追溯与见证,城市未来的脉络其实就保存在城市的记忆中。

菰城老街一座城的记忆

菰城老街,一座城的记忆 菰城,是湖州的别称,楚国春申君所筑城址。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在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在其封地内筑菰城县,由地多菰草,城西溪泽菰草弥望而得名。秦代,公元前223年,改菰城县为乌程县。从此,菰城仅作为湖州的代称之一存在至今。 这座拥有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总有一种属于她的风情。这种风情所折射出来的风姿绰约,大气不失委婉,清丽不失古朴,奔放不失娇媚。而湖州老街,更体现了它的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湖州市的中心繁华处,有一条充满着湖州历史文化气息的百年老街——衣裳街,一直以来被湖州人民称之为“老湖州的缩影、湖文化的窗口”。据宋嘉泰《吴兴志》载,衣裳街宋代称州治大街或州治前街和市街,明代称府前街和小市街,是湖州府治通向驿馆的必经之路。早在清朝中期就已是湖城的主要商业街坊,因有众多的估衣店而得名“衣裳街”。 历代以来,在这条形状如弯弓的窄街上,曾有过数百家

沽衣布料店以及嫁妆店、文房四宝店、中药店、地方特色小吃店等众多百年名店,林立于细长的街道两旁。加上卖糖果的、卖针头线脑的、卖狗皮膏药的,人流如潮、川流不息,那唱卖声、吆喝声日夜此起彼伏,煞是热闹。成为反映湖州清末民初传统城市商业文化、传统水乡居住文化和传统江南城市风貌的历史街区。 我生长在一个离湖州不算远的水乡镇上,记得小时候,跟随着大人们去湖州,大人们办完事后,必定要到衣裳街去走一遭。我随后紧跟着,仿佛走进了一条漫长的时光隧道,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沧桑峻陡的石板路;几步一座古老石桥;转身一条蜿蜒幽长的弄堂;让人从这古朴的历史长河中拣拾起遗落的旧梦。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对于湖州来说,衣裳街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一些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古老故事,至今被许多市民作为饭后茶话而流传至今,所以,有“不到衣裳街,枉来湖州境”之一说。它的吸引不仅仅是来自外在的,更重要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时间沉淀的人文情怀渗透在其中。 后来,老街开始变了,“文革”期间破“四旧”,扫除封建遗物,很多古建筑被破坏、摧毁,那些保存了数百年的精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族作家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生命意识的觉醒。阿来的小说创作既坚持不懈地把艺术触角深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中寻找民族文化的踪迹;又在不断地寻找中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和重构探寻着超越之路。 【关键词】阿来小说文化身份认同超越 阿来,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对阿来文学创作更多的关注。阿来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其小说创作成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最高成就,阿来也成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的评论,往往绕不开对“民族文学”这一范畴的解读和阐释。那么什么事民族文学那?“从广义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创作,所有的文学,都是民族文学,都是由具有独特文化身份的生命个体创作的。每一个作家,都是以一定的文化身份进行创作的,也必然地要进行他所选择的文化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在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自然的获得了某种文化意义,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民族文学的创作,任何作品,都是民族文学的作品。”[1]但在中国以汉族为绝对主体、各民族共存的多民族背景下,民族文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一般指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学,即少数民族文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作家是少数民族,二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反映了民族生活。阿来的小说创作具有以上鲜明的特点。他从本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学话语,来建构自我作为藏民族个体的文化观。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并没有陷入“民粹主义”偏执的狭隘视角。在对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比较中,使作者对自我的民族身份和本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

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在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此,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加大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心的制度建设,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重塑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信心。 关键词:文化冲突;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在我国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文化没能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质,在时代洪流中逐渐衰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身份”的标记,“包含了制度性的‘权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认同’(identity)两个组成要素”[1],它既是个人认同的身份,又是制度赋予的身份,也是社会认可的身份,是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体现在其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上。 1.作为教师的专业身份 在过去相对静止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乡村教师凭着自己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尚能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施,乡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多数农村学校,自然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工作压力大,乡村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信心不足,出现了“懒教”和“厌教”的现象。于是,很多家长不再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城镇里学习,乡村教师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专业发展困境。 2.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 乡村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是乡村社会中唯一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所谓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乡村教师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除了教书育人,他们还应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可是,当前的乡村教师却严重缺乏这种社会意识和公共责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着代表主流形态的城市文化,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中。“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分子的‘导师’身份已经自行消解”[2]。作为身处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们公共精神在日益狭窄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教育的挤压下,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压抑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甚至已经丧失了文化想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马海霞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前国内外有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建构, 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的行业分析、区域分析、比较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等。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区域研究偏重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关注较少;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比较研究;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系统研究,以及缺少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8)01-0089-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以来,为适应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于是关于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加。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国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研究的具体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国内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日益显示 出对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业等的积极作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本质特性、范围划分,结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联系区别,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解决方案及发展对策。 (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构建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概念,一直成为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畴。我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如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 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 程恩富提出,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文化资源可分为文化自然资源和文化社会资源,还可以分成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具有以精神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的无形性、地域差异性、更新和发展性、无限性的特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开发的实质是尽可能的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劳动加工使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产品。开发有两种形式:单项文化资源开发和多项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 吴圣刚提出, 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李东红、杨利美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样重要。资源有价,文化资源的“自然成本”与“使用成本”,应纳入文化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核算。以文化为资源基础的产业,必须为资源的使用与消耗付费,把生产能力的增长建立在科学的资源观之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收稿日期:2007-09-14 作者简介:马海霞(197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学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2008年3月 第29卷第1期 Mar.,2008Vol.29,No.1

城市记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城市记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城市记忆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城市记忆》阅读材料城市记忆冯骥才①首先说...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城市记忆》阅读材料 城市记忆 冯骥才 ①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后者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②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中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③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

却都是随其自然,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④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保护它,决不仅仅因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 ⑤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⑥当然,城市记忆是有选择的。 ⑦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⑧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是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城市记忆》阅读题题目 15、第⑦段中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是(4分) 16、第⑧段加点词"暴发户"、"失忆症患者"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一、困惑与困境 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来自于非洲,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的主要旋律的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主张废奴的杰斐逊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主张解放后,将其迁移到不致造成血统混杂的地方去,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国家,将美国国内所在的黑人全部转移到该地。这种主见完全把黑人塑造成不开化和愚昧的状态。在黑人民权运动胜利后,黑人对自身的文化完全处于一种丢失与困惑的状态,他们的文化定位是什么——那被时间和空间已经疏远的非洲文化对他们还有无意义,在探寻自己文化根源的时候,出现彷徨与困惑,他们认为:只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才能改善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也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有的黑人性。’ 由于历史一代一代为种族主义所渲染,黑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加强,黑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内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便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造成的自我身份迷失和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求。

整个19世纪黑人对非洲文化是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有部分黑人希望靠重建非洲故土来建设民族性,另一方面,有少部分黑人希望摒弃非洲传统文化,将黑人文化看成是低劣的,认为应该向白人学习。黑人权利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盲从,他们摒弃了黑人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于那种被殖民的文化给予拒绝,黑人在彷徨中寻找自己的文化领地,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本位。 二、复归与融合 随着黑人政治力量的觉醒,文化相对主义的深入,许多黑人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包容文化因素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20世纪初,许多黑人团体明确了自己的非洲文化。 马库斯加维是一位具有牙买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他提倡黑人的民族主义,哪里有黑人自己的政府?哪里有黑人自己的国王?哪里有黑人的总统、国家、大使、陆军及其重要人物?我找不到他们,我宣布‘我将帮你们建造这一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其机关报《黑人世界》周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报纸。领导人加维宣传黑人祖先的光荣历史,提出“回到非洲去”的纲领。他认识到在西半球文明化的过程中,黑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使美国黑人加入协会来激发黑人的自豪感,但是纲领缺少可以行动的可能,在经济危机后,黑人没有基本的生存保证,何来精神追求。黑人普遍赞成杜波依斯的观点,他是一位出身于黑人家庭的学者,著有《黑人的重建》、《世界与非洲》等书,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他以精辟的言论说明了黑人和非洲文化对美国和世界的贡献,认为有色人种应和白人共同承担义务,同那些为民主而战的白人同胞和盟国肩并肩得紧紧团结起来。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在城镇化狂飙突进,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今天,名片上的字迹却变得模糊,城市文化的传承遭受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只有保护和创新城市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保护城市文化是打造特色城市的根本要求。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的一首《忆扬州》,让我们领略了隋唐时称扬一益二的美妙扬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大拆大建,随意模仿,使得城市“千城一面”,完全丧失了城市的地方特色,而且城市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面临严峻考验,昔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情画意即将成为回忆。城市文化饱含了城市的政治氛围、历史风貌和个性,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延续城市的记忆,确保城市的发展别具一格。 创新城市文化是文化传承的现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如果脱胎于生活的文化不能随之变化,那么必将被发展的现实所抛弃。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非一味的因循守旧,而应在保护中创新,让文化更好地代代相承。上海豫园旅游区,保留完好的江南园林,通过扩建,形成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将历史渊源、民族风格融汇商业文化,通过建筑规划的创新突破,实现了传统文化建筑的传承。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发源于民国时代的海派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基融汇吴越精华,吸纳外国要素,正是这种勇于创新、善于扬弃的做法,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保护是保护文化的历史底蕴,是延续人们的城市记忆;创新是焕发城市的活力,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能因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而停滞,城市的发展同样不能以割断历史作为代价。传承需要保护,传承也需要创新,只有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城市文化才不会被割裂,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 如果说红墙黄瓦的皇家文化是北京的名片,那么十里洋场的中西混搭则是上海的特色。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展现城市风貌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珍贵的资产。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使城市文化得到更好地诠释。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 和建构 摘 要: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理论强调文化身份只有放在 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民族文化杂交中以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 史中才能够很好地被定位。 而李安导演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裔 导演,其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通过镜头带来中西文化的视 觉冲突。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推手》来深入探讨影片中人物的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过程。 1、 综述 自从二十世纪 50 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开始对身份这个主题的 研究以来,对身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文献基 础。不过大部分文献都是关注于个人身份和种族身份。 然而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大批移民浪潮的涌起, 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移 民群体处在两者或者多种文化的边缘地带,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拉 伦指出, 只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冲突和不对称, 不管是以 何种形式进行交往, 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因此在移民研究 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后殖民理论视 角下的“关于文化身份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不变的文化身份, 而总是在时刻被塑造着, 处于一种重新被定位 和建构的未完成状态。 文化身份的认同核心在于的文化价值观念 的认同, 并需要与异质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清晰地现出。 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共 后殖民理论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 不存在一种一成 然而一个

同行为模式等在某一个阶段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裂和重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认同接受文化( receiving culture )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就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heritage culture )。就拿美国亚裔群体来说, 在文化身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下四个过程:1)寻求认可; 这个时期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不能定义华裔的身份问题。2)为传统文化的辩 护; 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同化和“臣属”,这个时期的华裔已经已经 完全“西化”,这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更多的声音。3)后同化时 代。当下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 2、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随着跨文化交往的加强,中西文化冲突也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关注于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以及任碧莲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相继提到了中西文化冲突中美籍华人的困惑以及尴尬处境。而在华裔导演李安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诠释了华裔群体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建的思考。

南通城市博物馆考察报告

走近南通城市博物馆 精心设计,艺术与实用兼顾——南通城市博物馆考察报告博物馆是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在当今时代是越来越普遍的文化现象。现在,南通已经有纺织博物馆、建筑博物馆、珠算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23座,成为著名的“博物馆之城”。在南通众多的博物馆中,有一座备受世人关注的博物馆——南通城市博物馆。南通市的博物馆因历史悠久、品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等特点而受到瞩目。近日,我走进南通城市博物馆,参观了这座国内首家、独具特色的城市博物馆。外观设计 城市博物馆由东西两组建 筑及三处广场构成,和谐、 雅致、厚重、大气。馆前不 同字体苍劲有力的“城” 字,格外令人影响深刻。参 观展馆之间的三个广场,南侧的怡城广场依水而作,温馨亲和。广场滨水矗立的雪松与休闲购物功能形成一个怡人的生活休闲空间;美术大师韩美林著名的《母与子》雕塑,为广场平添了一份艺术氛围;开朗庄重、意韵纯厚的中广场是城市博物馆的门户,也是东西两馆两座新老建筑对话的空间,迎面树立的“城市之门”雕塑,将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浓缩在一起,

寓意城市博物馆穿越时空隧道的丰富内涵,而中央空间的九宫方格、朱雀玄武的青铜雕纹,则是体现了南通这中国近代第一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朴典雅、紫竹婆娑的东广场,生态绿地、木板栅栏与历史建筑相映成趣,在此可以享受品茗观景的闲趣,也可以享受乘船览 胜的雅兴。 东西两馆与三处广场相得益彰,既章显中国传统艺术中留白的韵味,又是有人很好的休息场所,大气而不失精致。 结构布局 西馆底层为“近代第一城”城市建设、实业、文化、教育等成就。 一、二、三层布置规划馆,一层临展厅用于各类艺术展示;公示厅用于公示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监察项目,征集群众意见。二层为总规厅、县市厅、互动厅。总规厅展示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声、光、电一体化总规模型;县市厅异彩纷呈,九县(市)区展现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规划;互动厅运用高科技手段,引导参观者畅游虚拟世界,规划梦中家园。三层综合展厅和规划知识厅展示专项规划,开辟规划知识普及区。二、三层面设置的精品人居馆展示南通的品牌楼盘,供市民选房购房。 具体格局 底层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展览馆:青墩的石器、鹿角,罗马城砖,破碎的宋瓦,在这些沉甸甸的文物中,你能看到历史风烟掠过南

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

第30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 ol.30 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10 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邓筑虹,女,1978年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 邓筑虹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广东 湛江 524025) 摘 要:解读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了解费斯克的文化理论,认为:费斯克对大众文化进行了语义转换和辩解,由此强调大众文化的创造性、娱乐和逆反功能。然而,尽管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乐观有着鼓舞人心的地方,但他对大众的文化生产力是否标举过高,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费斯克;大众文化;生产者式文本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0)02-0080-05 On Fiske’s Cultural Theory in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DENG Zhu-hong (Foreign Affairs Office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 Zhanjiang 524025, China ) Abstract: Since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is the most theoretical of John Fiske’s works, it can shed light on Fiske’s cultural theory. As is shown in this book, Fiske proposes a redefinition of popular culture that sets great store by its creativity, entertainment and rebellious spirit. Though Fiske’s optimistic view of popular culture is inspiring, whether he has over-evaluated the creativity of popular culture still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Key words :John Fiske; Popular culture; Producerly text. 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1]7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1939-)是20世纪80年代以 来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是任何研究大众文化和电视文化都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费斯克 子·尽心上》云:“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荀子·劝学》亦有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之说。刘勰对前人的理论在文学的鉴赏批评的实践中进行了升华和超越。 综上所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鉴赏批评论中,以其全部的心灵与精神对“知音”进行了充满诗意的美学探索:力主“觇文见心”的同情体验而要求避免“贵古贱今”的孤独体验,并以“博观”打开眼界、开阔胸怀,对前人的理论在文学的鉴赏 批评的实践中进行了升华和超越! 注 释: ① 本文所引皆据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出版社 1995年版。 参 考 文 献 [1] 张佐邦. 文艺心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陆侃如,牟世金,译注. 文心雕龙译注[M]. 济南:齐鲁出版社,1995.[3] 钱谷融,鲁枢元. 文艺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摘要:文明,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存在着两条并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文明的冲突,另一条道路是文明的交流与汇融。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不同文化间、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会愈演愈烈,并产生了许多矛盾。文明的多元性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与生物的多样性对生命世界的意义同等重要,文化间应相互交流,建立和谐文化,多元文化。 关键词:多元性,文化冷战,文明和谐,中国文化 (一)基本含义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这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二)产生原因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三)带来结果 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四)代表性观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在亨氏的"文明冲突"的主张中,包含了少许"文明和谐"的因子,他既声称文明冲突是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又声称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最可靠。他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由于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五)中国文化的处境

城市肌理的传承与更新

城市肌理的传承与更新 摘要:城市肌理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演化的产物,是一个城市人文记忆和历史信息的载体,如何在城市肌理中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解读城市的人文记忆,构筑城市的美好未来,必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河西古镇开发中如何保护原有城市肌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做到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和风貌特征的同时,又能改善人居环境,使新的城市肌理能够“有机切入”原有肌理,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Abstract:Urban structure i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al history and product,which is the carrier of the human memory and history information. How to continu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interpret the human memory and construct the bright future of the cities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ities' develop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xi ancient town,how to protect the original urban structure,continue the city's historical context and protect the city's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style,at the same time,improve the human settlements and make the new urban structure become "organic entry" the original structure,become the urgent reality

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

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 青岛的黄县路再普通不过,几百米长的路面蜿蜒上下,两辆汽车错开,还显得有些紧张。然而,这又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民国时期它是文化气息浓郁的一道风景线,许多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更令青岛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还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故居。 走进黄县路,一栋栋欧式老建筑尽收眼底,虽已斑驳陈旧,却依然显现着昔日的厚重与贵气。老舍一家当年住在一栋德式建筑里,从1935年底到1937年7月底,一共630天。在这里,他创作完成了经典代表作《骆驼祥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今这栋建筑门前一左一右,分别悬挂“老舍·老舍”和“骆驼祥子博物馆”两块牌子。左墙还嵌着“老舍故居”四个大字。一居多牌,实在不多见,这恰恰独具特色。据说,此种现象别无二处。 推开铁门走入庭院,迎面呈现两尊塑像,院中心坐北朝南是老舍先生。院落西南角是祥子拉车的塑像。栩栩如生的神态,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小说、电影、话剧和连环画里的祥子。院南侧和西侧墙面上,镶嵌着26幅别有韵致的陶版画,选自老舍先生最为认可的著名画家孙之儁的《骆驼祥子画传》,集中呈现了《骆驼祥子》的主要故事情节。 许多人也许都知道,老舍写《骆驼祥子》的冲动来自友人闲谈中讲的两个车夫的事。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以及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以为是老舍谙熟北京的一草一木和情有独钟的结果,殊不知,它的生活素材竟是出自青岛,创作也是在这所不起眼的德式老建筑里完成的。 现在的青岛东方饭店门口,一座立交桥凌空架起,桥下的路面显得拥挤而杂乱,全然没了以往的旧貌。当年,从黄县路右拐,有一处叫“东方市场”的集贸市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购物场所。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有钱阶层”。当时汽车很少,那些有钱的阔小姐太太先生们想免去负荷之苦,主要靠黄包车。东方市场旁的黄包车因此大受青睐。市场旁的小树林是车夫们靠活,休息的地方。老舍常来这里与车夫们聊天、拉呱。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为了创作,老舍一定是眯着眼睛,吸着香烟,或许会背着双手,从住宅里走出来,直奔小树林。和蔼的老舍与车夫们打着招呼,然后用京腔与车夫们交谈。生意好不好做?遇没遇上倒霉的事?家里几口人,日子过得怎么样?家长里短最能拉近人的距离,闲谈中老舍了解了车夫们的生活,遭遇,挖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观察他们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据当时的邻居回忆,老舍还经常把一些聊得意犹未尽的车夫请进家里,像亲戚似地接着聊。对材料“入迷似的收集”,丰富了老舍的创作素材,也印证了其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的一贯主张。优秀作品源自生活,老舍严谨的创作态度,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