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1.引言

对译者来说,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对比的范围非常广泛,对比的层面可以从语音、词汇、词组、句子、句群、语篇、修辞、文体等两种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类别、功能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比与分析,各种对比有助于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把握各自的特点与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工作。

本文之所以选择句子作为英汉对比的单位,这是因为,首先,句子是语言表述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人类思维的单位之一。其次,句子在语言中是连接词汇词组与句群、语篇的纽带。换句话说,句子最能反映两种语言差别之所在。而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特点,把握东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将有助于探寻英汉互译的规律和法则[1]。对译者来说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英汉翻译工作。当然,英汉语句子结构的比较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研究项目。本文只是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对英汉句子结构的比较,分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使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注意这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更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语之间的翻译。

2.英汉语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2.1 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译意》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具体来说,英语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英语的语法成分都具有独立的作用,其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if,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等表现出来,即英语句子往往以形统神,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而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句子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内在化、隐含化、模糊化,往往并不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只求达意而已。但是英汉语句

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仔细对比起来,英汉语两种语言在形式结构上仍具有明显的差异。最根本的表现形式就是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所谓意合,是指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所谓形合,是指语言的词语与分句之间用自身的形式手段如关联词等相连接,用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2]。

汉语是一种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一种以综合型为主要特征并逐渐向分析型发展过渡的语言。分析型语言是指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汇自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完成。综合型语言是指主要通过词汇本身形态的变化来指示各种语法功能,如性、数、格、人称、时态、情态等[3]。一般来说,英语句子常用各种形式手段来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句子形式的完整和以形显义。因此,英语的句子结构常常显得紧凑严密。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逻辑事理顺序和功能、意义,即以神统形,结构简炼明快。也就是说,汉语的句子结构如同竹形结构(bamboo-type),一节一节地连下去,而英语的句子结构则如同树形结构(tree- type),从主干伸展开去。[4]例如:

(1).老栓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了门的铺檐子,蹩进去,靠门立住了。

(Old Shuan walked back a few steps to stand under the eaves of a shop in front of its close door.)

汉语的意合句从表面上看没有关联词,但各分句之间暗含了各种语义关系,因此,这类句子的翻译必须先弄清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类别,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组织起来。而把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则要站在语义的高度,利用组合能力强、节奏感突出的短句,按照事理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来灵活地安排语序结构[5]。例如:

(2)I think also that, if a person when adult is to be able to fit into a society, he must learn while still young that he is not the centerof the universe and that he wishes are often no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a situation.(我也以为一个人如果要在长大时适应社会,那么小时侯就应该了解他不是宇宙的中心,他的愿望也往往不是一个场合里最重要的因素.)

该例句是一个复杂句。句子主干为I think that宾语从句中,还有一个if条件句和另外两个并列的宾语从句,第二个宾语从句中还嵌套一个定语从句。句中多使用介词、连词、名词等。整个句子象一棵枝桠交错的树不

断向外扩展。而在其相对应的汉语译文中有三个小句子,它们按照语义彼此连接,句子简短,语义通顺,似一根竹子节节相连,通畅连贯。

2.2 汉语句子主题显著英语句子主语显著

汉语的句子结构是话题——说明结构,先提出一个话题(或人,或物,或事,或时间,或地点,等等),然后再加以说明。如:今天星期日。校长,正等在那儿哪。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别可以概括为:话题常在句首,可以套合,如“我今天城里有事”,而英语的主语不一定在句首,且要单一。话题和说明之间没有形式限制,而英语的主语和谓语必须在数和质等方面保持一致。由于汉英语言之间结构上的差异,两种语言在叙述事物发展过程的句子里,汉语句子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常常是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的,而英语句子则采取相反的顺序,往往是先表示个人的感受、态度或是首先就事情本身做评价,然后再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句式上的先短后长、头轻脚重的语言现象。

语言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把语言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果按主语的特征划分,可分为四类:注重主语的语言;注重主题的语言;主语主题都注重的语言;主语主题都不注重的语言。按这种分法,汉语属于注重主题的语言,英语属于注重主语的语言。在表达思想时,汉语往往突出主题,在篇章组织上有较大的自由性,上下文连接自成体系。英语的主语是一句之魂,是确定句子结构、选择词语搭配的决定性因素,英语中常见的不起语义作用的主语“it”和“there”等结构应用得如此之广,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英语重视主语的位置及其统帅全局的作用。因此,汉语句子常由“主题语+陈述语”构成,英语句子常由“主语+谓语”构成。由此可见,英语句子的重心往往放在句子的后面,而汉语句子的重心则常常放在句子的前面。在英汉互译时应首先找准各自的重心,然后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例如: (3)我原来计划今年二月访问美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感到扫兴。

对此类句子,我们只能按照英语的句式结构来It was a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America in February而不能照搬原句结构将其译成:I had intended to pay a visit to American in February but then I had to postpone it, this was a deep disappointment tome.根据英汉语

言方面的差异,我们在进行英汉语转换时,要想方设法把英语的主谓结构翻译成汉语的话题—说明结构.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He knows nobody.

②My parents expect me to become a teacher.

③You can go to the station by bus.

这三个句子的翻译最好是采取符合汉语习惯的主体———叙述的句型。分别试译如下:(1)他一个人也不认识;(2)我父母想让我当老师;(3)你可以坐汽车去火车站。再如:

(4)On the morning of a fine June day, my first bonny little nursling, and the last of the ancient Earnshaw stock,was born.译文:六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要抚养的第一个小宝宝,也是古老的厄恩肖家族的最后一根苗,出世了。把英语句子的主语my first bonny little nursling翻译成汉语的主体句,即话题———说明结构,就使得句子通顺易懂,同时又符合原文的章法,读来工整对仗,一气呵成。

2.3 汉语多用主动语态英语多用被动语态

(5)The audience are requested to keep silent.

(请听众保持安静。)

例(5)中用了被动语态,汉语采用了主动语态,表达了同样的意义。这与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密切联系。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强调“悟性”, 重视“事在人为”的个人感受,因此,在语言使用上,多采用主动语态、人称表达法、无主句、主语省略句及无形式标记的被动句而西方人则以物本为本体,以自然为本位,偏重于对自然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把宇宙自然看作是人类对立面而加以研究和征服,从而逐渐形成了客体型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英语常以非生物名词作主语,因而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广泛使用。英语中绝大多数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都有被动式凡是不必说明行为的行为者、不愿说出的实行者、无从说出的实行者或是出于便于上下文连贯衔接等原因,一般都使用被动语态。当然,汉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少也是有其多种原因的:汉语属主题显著语言,频繁使用主题———述体结构,将句中宾语部分提前作为说话的主题来交代,常在动词上暗示被动语气,更多地使用词汇手段来表示被动含义。

不过,在英汉互译时,我们仍然需要把握两种语言各自的行文特点和表述方式,以符合各自语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换句话说,如果英文是被动

语态,翻译成中文则不必一定是被动语态的形式;或者如果中文是主动形式,翻译成英语则不必一定用主动形关键是要根据译入语的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来译[6]。例如:

(6)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所谓被动句就是动作的客体(或称宾语)处于主语的位置,而原句子的主语却变成了句子的补语。英语中被动句用得十分广泛,凡是在不必说出动作的发出者,或不愿说出、无从说出施动者,或仅仅是为了使上下文连贯等情况下,往往都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因民族特点,很少用并尽量避免使用被动语态。因此,在英汉翻译时就必须注意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比如:Thousands of trees were lost in the forest fire.最好按汉语的习惯翻译成:这场森林大火烧掉了成千上万棵树木。若照字面译成:城千上万棵树木被损失在大火里,就会贻笑大方。又如:They were attended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by female helpers, wives and nurses and secretaries.(从早到晚都有妻子、护士、秘书这样的女帮手服侍他们。) 但英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时,根据情况也可以翻译成被动句。不过,汉语的被动句和英语的被动句还是有表现形式上的不同。英语的被动式一般比较单一,表现形式一般为:be+动词的过去分词+by短语。而汉语的被动式却十分灵活,可将英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如:This book was translated from French into English.(这本书是从法语译成英语的);还可将英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无主语句, 如:It was after a serious discussion that a conclusion was arrived at.(经过认真讨论才得出结论)。汉语中常用“遭、给、受、挨、叫、加以、予以、为……所、被……所”形式来表示被动.如;The old teacher was greatly loved and esteemed.(这位老老师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尊敬)。英语和汉语在被动语态上的区别还表现在英语有大量地用it作形式主语,后面是that从句作真正主语的被动结构。比如:

①It is believed that…;

②It is rumored that…;

③It is said that…;

④It is reported that…;

这些句式在汉语中是没有的,因此在汉译时,必须进行句式调整。有的可以增加泛指的主语,如“人们”、“有人”、“大家”,有的可以译成汉语的

独立结构,如“据悉”、“应该说”、“必须指出”、“已经证明”,等等。因此,以上句式可以分别翻译成:(1)人们认为……;(2)据谣传……;(3)据说……;(4)据报道……;

当然,英语中还有一些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式,但这些一般都限于不及物动词或系动词,如:This pen writes smooth.(这支钢笔写着很流利。);The book sells well.(这本书很畅销);The cup is out of your reach.(这个杯子你够不着。);The construction is underway.(建设正在进行。)等等。总之,在进行英汉语之间的翻译转化时,必须按照汉英两种语言主动和被动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频率来确定翻译的句式,尽量使译语符合各自的语言习惯。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正确的进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必须首先了解英汉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尤其是本文以上所述的三个方面,即: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句子主题显著,英语句子主语显著;汉语句子多用主动语态,英语句子多用被动语态。虽然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些差异不是孤立的,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各种差异之间都是相互重叠的。英汉句子结构间的差异在本质上体现了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就翻译而言,关键是把握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特点,寻找英汉互译的规律,并且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加以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 张梦井.比较翻译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6] 王菊泉,郑立信.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中英颜色词汇的对比与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2 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 3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5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6 探析《老人与海》的主题 7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8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生态主义解析 9 An Analysis of The Bible’s Influence o 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10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 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2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13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 14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15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6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17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18 19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20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 21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 22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23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24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25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26 管窥世纪年代以前的朴素社会语言学思想 27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 28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 29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30 寻找真正的自我 31 浅析库尔特?冯尼古特《猫的摇篮》中的黑色幽默 32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33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34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35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36 探析《劝导》中安妮的成熟形象 37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 38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39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40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41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arlett’s Personality in Gone with the Wind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目录 摘 要 ............................................................................. .. (1) 一、英汉句子中所反映的结构对比 ............................................................................. . (1) (一)生存环境的对比 ............................................................................. (1) (二)习俗对比 ............................................................................. (2) (三)文学对比 ............................................................................. (3) (四)宗教信仰的对比 ............................................................................. (3) (五)历史典故与神话传说 ............................................................................. . (4) (六)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对比 ............................................................................. .. (4) 二、英汉句子研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 (5) 总 结 ............................................................................. (5) 参考文献 ............................................................................. (6) 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摘要:句子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句子研究是在地域结构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的研究,即对不同结构以及不同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结构与研究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本文所要讨论的句子是广义的、包括成语、典故等。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对比,英汉句子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结构特色和结构信息,它们与结构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句子中的结构因素往往是研究中的难点,本文借助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句子的研究作一些探索。关键词:英汉句子、结构对比、句子研究 语言是结构的载体,同时又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句子是最带有地方性色彩的语言,它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结构特征的部分。如地理环

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我想简单谈谈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通过专业课的一些学习,我们都知道,英汉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但今天我主要想说说他们在句子结构上的不同。下面,我将从形合与意合、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及间接与直接这四方面来详细阐述。 首先,在形合与意合上,英汉存在着差距。所谓的形合就是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而汉语则主要采用意合法。英语造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关系词和连接词;(2)介词;(3)其他连接手段。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英语中几乎离不开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则很少甚至不用这类词。举个例子吧: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其中who就是关系词,and是连接词)。但翻到中文就大不同了: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丧失了生命。(很明显,没有使用连词,就是用逗号隔开)。介词包括:简单介词、合成介词和成语介词。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汉语则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例如:This was an intelligently organized and fervent meeting in a packed Town Hall, with Mr. Strong in the chair.(此处用了in和with两个介词)而中文:这是一次精心组织起来的会议。市政厅里济济一堂,热情洋溢,主持会议的是斯特朗先生。(其中就省略了介词“在”、“和”)。至于其他连接手段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英语常常综合使用上述的关系词、连接词、介词等等,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成长短句子,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汉语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汉语的介词数量少,大约只有30个,而且大多是从动词“借”来的。介词和连词常常可以省略,甚至不用,尤其是口语。此外,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没有“it”和“there”这类替补词,代词用得也比较少。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采取一些手段:(1)语序;(2)反复、排比、对偶、对照;(3)紧缩句;(4)四字格。就语序而言,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从句若前置,一般有“因为”、“如果”、“虽然”、“即使”等含义。例如:人(若)不犯我,我(则)不犯人。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就反复、排比、对偶、对照来说,这些句式词句整齐、均匀,往往不用关联词。如:;他不来,我不去。(=如果他不来,我就不去。)If he won’t come here ,I’ll not go there.紧缩句中,句式简明紧凑,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往往是隐含的。如:有饭大家吃。(=如果有饭的话,那就让大家吃吧。)Let anybody share the food if there is any.四字词是汉语里广为运用的语言形式。四字格往往历经锤炼,言简意赅。例如:不进则退。Move forward , or you’ll fall behind. 其次,在物称与人称上,英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非人称表达法是英语常见的一种文风,尤其常见于书面语。这种表达法往往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两方面。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英语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往往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举个例子:What happened to you? 你

英汉 句子 结构总体差异分析

总的英汉句子结构分析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中国学生写的句子,即使用词、语法和结构方面没有明显问题,但读起来总没有英美人写的那样地道。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学生不了解英语的思维模式,采用了汉语的思维模式进行写作造成的。其实,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思维是语言的指导,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下面就中英思维中句子结构差异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1、英语属形合(hypotactic)语言,汉语属意合(paratactic)语言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过:“就汉语和英语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所谓“形合”是指利用连接词(并列连词and、but、or等或从属连词that、who、when、if等)表现句子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意合”是指不通过连接词,而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反映句子成分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英文句子形合关系比汉语多,也就是说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依赖连接词来表现逻辑关系。 【例1】 “你来,我就走。”, “If you come, I'll go.” 或 “When you come, I'll go” 【例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以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中最后两句) The boundless sky and endless earth may pass away, but this vow unfulfilled will be regretted for aye. (许渊冲译)。 在汉语中这两句之间体现了很明显的强对比的逻辑关系(拿天地和此恨对比),但这种逻辑关系是通过上下文语境反映,并未借助任何连接词,译成英文后却加了一个but,表示强对比逻辑关系。(这里的but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表示转折) 总结:在将汉语句子写成英文时,注意将隐藏的句子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隐藏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因此对于连接词的掌握就变得尤为重要。 【例3】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If you try again ,you will succeed. 【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4】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

(完整版)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

一、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 (一)句子成分 1.主语(subject): 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主语可以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主语从句和短语等来担任。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 (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 (主语从句)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elephant i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It形式主语,主语从句是真正主语) 找出下列句中的主语: Jane is good at playing the piano.(名词) She went out in a hurry.(代词) Four plus four is eight.(数词) To see is to believe.(不定式) Smoking is bad for health.(动名词) The young should respect the old.(名词化的形容词)What he has said is true. (句子) 2.谓语(predicate): 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和特征。 简单谓语:由动词或动词词组组成 I saw the flag on the top of the hill? He looked after two orphans. 复合谓语:由情态动词或助动词+动词; He can speak English well. She doesn’t seem to like dancing. 找出下列句中的谓语(注:只有动词才可作谓语。): 1. We love China. 2. We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is book. 3. He can speak English. 4. She seems tired. 3.表语(predicative): 系动词之后的成分,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和特征。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1.引言 对译者来说,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对比的范围非常广泛,对比的层面可以从语音、词汇、词组、句子、句群、语篇、修辞、文体等两种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类别、功能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比与分析,各种对比有助于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把握各自的特点与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工作。 本文之所以选择句子作为英汉对比的单位,这是因为,首先,句子是语言表述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人类思维的单位之一。其次,句子在语言中是连接词汇词组与句群、语篇的纽带。换句话说,句子最能反映两种语言差别之所在。而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特点,把握东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将有助于探寻英汉互译的规律和法则[1]。对译者来说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英汉翻译工作。当然,英汉语句子结构的比较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研究项目。本文只是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对英汉句子结构的比较,分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使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注意这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更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语之间的翻译。 2.英汉语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2.1 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译意》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具体来说,英语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英语的语法成分都具有独立的作用,其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if,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等表现出来,即英语句子往往以形统神,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而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句子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内在化、隐含化、模糊化,往往并不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只求达意而已。但是英汉语句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张毅博

“英汉差异”之句子结构的差异 11S015016 张毅博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异多于同,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体现为意和与形合、后饰与前饰、前重心与后重心、复合句与简单句的区别。透彻了解这些差异,就能准确理解原文,从而把握翻译规律,这对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句子结构;差异;翻译 1.英语属形合(hypotactic)语言,汉语属意合(paratactic)语言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谓+宾,然而这两种语言句子的形成却大不一样。其中,汉语的句法结构重意合,即以语义、语序为句子内部及外部连接的手段。而英语句子却重形合,所谓“形合”是指利用连接词(并列连词and、but、or等或从属连词that、who、when、if等)表现句子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意合”是指不通过连接词,而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反映句子成分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英文句子形合关系比汉语多,也就是说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依赖连接词来表现逻辑关系。英语的句子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体,也就是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并通过大量的关系词、连词、介词把句子的各个成分分层搭架而成,从而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而汉语句的脉络是一种有逻辑的时间流,它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并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以流水句的形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移的方法,一件件交代清楚,一层层铺张开来。 如He jumped up and hastened to the mirrorin the bathroom,taking away the towel to exam the cut upon his cheek.(他跳起来,连忙跑到卫生间的镜子前,拿掉毛巾,仔细查看脸上的伤口。)其中,英语句子除了一主动词(两个并列动词)外,其他动词都分别变成了分词和不定式;汉语则用多个动词按时间先后将一个个动作介绍清楚。又如,He didn’t remember his fa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这句话以限定动词remember为中心搭建,可直译为“他不记得他三岁时死去的父亲。”这种句式在汉语里显得过于“紧凑”、不够顺畅,因为它是以“形”(动词中心的框架)译“意”的。而按汉语的语言习惯,这句话应该译成:“他三岁就死了父亲,已记不得他父亲的模样了。”这就是一种按逻辑顺序展开的时间流。

英汉对比与翻译期末论文 (2)

英汉对比与翻译——词汇三境 [摘要]:本文将英汉语言中词语分布做了对比,并就词汇翻译提出了“意译”、“义译”、“化境”三个要求,从而得知,词汇翻译的地道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的还原程度。 关键词: 译意、译义、臻化、词汇、语境 正文: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W ilk 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由此可见词汇在英语中所居的重要地位。在翻译时,即使一个译者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与句法,还是会遇到总不能够突破的瓶颈,这个障碍往往是由词汇,甚至是简单词汇所引起的。例如:“He is a perfect stranger in the city.”这里对于什么是一个“perfect stranger”的理解与处理会造成译文层次的不同,同时也是考量一个译者的水平。如果仅翻译字面意思,翻译成“完美的陌生人”,译文显得晦涩难懂;当我们进一步理解“perfect”这个词的含义,并进入意义层面, “perfect”就是“完完全全”的意思,那么“perfect stranger”该译为“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他是这城市中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意思准确但是和全句契合不够完美,同“in the city”在搭配上略有滞涩;所以,我们将其转化,将“完完全全的陌生人”这一名词词组转化为动词词组,意为“对……完全陌生”,这句话就可译为“他对这城市完全陌生”,这样的搭配显得协调,不但译出了源语言想表达的意思,“疏离”这一

语境也得以完整地保留了。 以上例子就体现了英汉互译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即词性转换。世界上的语言,不管其各有多少词类,名词和动词都占最大的比例;不管有多少句型,都能归纳为静态与动态两类。总的来说,汉语呈动态特征,英文呈静态特征。在词汇的使用上,汉语的动态表现为:汉语的动词丰富,使用频率高;而英语中,名词、介词等非动词性此类的使用频率很高。据周志培(2003:390)统计显示截选如下:(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及英译 语言总 数名 词 介 词 动 词 助 动 非限 定动 词 代 词 形容 词 副 词 数 词 连 词 量 词 冠 词 汉语词数636 167 11 186 27 41 70 70 39 17 8 % 26% 2% 29% 4% 7% 11% 11% 6% 3% 1% 英语词数907 238 99 105 19 30 98 104 43 28 5 84 % 26% 11% 12% 2% 3% 11% 11% 5% 3% 7% 9% (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中国欢迎宴会上的讲话”及汉译文 语言总 数名词介词动词助动非限定 动词 代词形容 词 副词数 词 连词量词冠 词 汉语词数324 99 9 72 5 36 22 42 15 13 2 % 31% 3% 22% 2% 11% 7% 13% 4% 4% 0.6% 英语词数366 91 49 41 1 9 39 50 22 13 23 28 % 25% 14% 11% 0.2% 2% 10% 14% 6% 4% 6% 8% 上述结果表明,若要在英汉互译中,若要翻译出地道的T arget Text,就应当尽量符合Target Language的表达习惯。这必然包含必 要的词性转换。在进行英译汉时,根据需要将英文中的名词,介词等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英文句子写作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英文句子写作 杨莉红 杨 源 摘 要:理解好中英句子结构差异,对于更有效地进行英文写作很有好处。中英句子在结构上的差异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英语句子的形合和中文句子的意合上。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英句子结构差异的分析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英句子结构;差异;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 N43-1027/F(2008)5-128-02 作 者:湖南工程学院外语外贸系大学英语教研室;湖南,湘潭, 411100 一、引言 英语写作一直以来是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言学习的成败就看学生是否能自如地使用语言。高校的非英语专业一般不会开设写作课程,只在英语精读课程上有所涉及,但是CET考试中写作所占的比重却不轻。而英语写作恰恰又是很多学生英语学习中一颗难攻的“坚果”。据笔者调查,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都会很自然地把母语的习惯套在英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却套错了。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用习以为常的母语思维方式去理解或组织英语句子。由此看来让大学生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对于更有效地进行英文写作很有好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英句子结构差异的分析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中英句法结构的差异 申小龙(1988)在讨论句子结构的文化认同时指出:一种语言句子的格局同一个民族的时空观有内在的联系。西方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自然时空,而且特别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种空间型的构造。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心理时空,而且特别注重时间,即便是空间,也表现为流动空间。在句子的结构差异上就表现为英语句子的树型结构和汉语句子的线型结构。 从英汉基本句型来看,英语句子主要是受形式逻辑制约,结构上可分为S VO三部分。汉语句子主要受阴阳逻辑的制约,结构上可分为话题和说明两部分。在句子的结构差异上就表现为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和汉语句子的两分结构。 1.英语句的树型结构和汉语句的线型结构。 英语句子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句的出发点,尤其是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焦点,其他成分的配置都要根据主谓框架定,修饰、限制、补充等附加成分好似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词进行空间搭架构成一种树型结构。英语句子在表达复杂一些的意思时,主要通过增加结构层次,旁支延伸,叠床架屋的办法,是一种以主谓成分为主干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张的空间构型。而汉语句子则没有一定的主谓框架限制,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有可能几个动词结构连用,或几个名词性短语连续铺排,节奏简洁明快。汉语句子在表达一些复杂意思时,一般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形成连续铺排之势(贾玉新,1998)。例如: 1)Mr Li ran into the office and hastened to the desk,turning the com puter on to show us his design.(李先生跑进办公室,连忙走到桌子前,打开电脑,给我们看他的设计。) 英语句除了留一个主动词(两个并列动词)外,其他动词都分别变成分词和不定式;汉语则用多个动词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一个一个动作介绍清楚。再如: 2)每个广播公司下面都联系有大约200个附属广播站,由公司向这些广播站提供主要文艺节目,这些节目要靠各地就地取材是很难编排出来的。(Each of the broadcasting com panies is linked to approximately200affiliated stations to which it provides major entertainment programs which they could not produce if they were obliged to depend on local res ources.) 汉语句子中的是动作的先后次序和因果的前后关系;英语句则为了空间搭架.往往可以打破先后顺序或对此须采取灵活的态度。 2.汉语句子的两分结构和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 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常常是言者主体思维中的一个话题(theme或topic)。我们说:“这个计划你跟家人谈过了吗”“这个计划”是主体意识中的一个话题,“你跟家人谈过了吗”是述题(comment),因而呈现T C(话题———述题)句法模式(刘宓庆, 2001)。它的基础不是形式逻辑,而是阴阳辨证。中国的远古先民们很早就对世界形成了阴阳对立的认识,传说中的伏曦八卦是很久远的了,历经夏易、商易、周易,一脉相承。《易经》中的思想和语言文字都是阴阳对立的,到《诗经》已经比较系统了,此后虽然经过了二三千年,今天遣词造句依然如此。 汉语句子的阴阳对立,不在语法,而在语意,其表意有其独特之处。张今先生(1997)把汉语句子的表意类型归纳为七种:语义相反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语义相异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 语义递进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反义衬托型: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春秋?晏子) 同义衬托型:有莠则锄,有疾则医。(宋?苏轼) 正说反说型: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宋?苏轼) 同义强调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文言) 而现代英语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 VP、S V、S VO、S V oO、S VOC。这五种基本句型都可以分为三部分。S VO是现代英语句子结构的典型代表。例如: 3)That dirty old house is an offense to every one who lives in the street. 汉译1:那座肮脏的老房子使住在那条街上的人都讨厌。 汉译2:那座老房子很脏,住在那条街上的人都很讨厌。 原文是S VO三分结构,汉译1直译,句子较长,读起来不上 821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

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及练习

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及练习 1. 主语(subject):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主语从句)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elephant i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It形式主语,主语从句是真正主语) (一)指出下列句中主语的中心词 ① The teacher with two of his students is walking into the classroom. ② There is an old man coming here. ③ The useful dictionary was given by my mother last year. ④ To do toda y's homework without the teacher's help is very difficult. 2. 谓语(predicate):是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常用动词或者动词词组担任,放在主语的后面。 We study English. He is asleep. (二). 选出句中谓语的中心词 ① I don't like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A. don't B. like C. picture D. wall ② The days get longer and longer when summer comes. A. get B. longer C. days D. summer ③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A. Do B. usually C. go D. bus

(完整word版)英汉语句法结构比较与对比

英汉主语的对比与转换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汉语句子逻辑性强,主题突出。这些差异给英汉转换时主语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试图对比分析汉英主语,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译英时主语确定的几种策略。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英语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但不知为什么译出的汉语怎么读都觉得不通顺、不地道。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显着地体现在句子结构上。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属屈折性语言;汉语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属分析性语言。因此,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所认识,翻译时才能有意识地避免欧化的汉语或汉化的英语。进行英汉主语对比分析是关键,希望它能给我们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及互译带来少许裨益。 1 汉英主语对比 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其功能很强,英语需要把主谓关系纳入一定的关系中去处理,谓语必须与主语一致,主谓语结构是英语句子的主轴与核心。一般情况下,英语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的。而汉语中的主语功能相对就较弱,没有主语也可以成句。另外汉语中的主谓搭配关系也十分灵活,通过语境来融合其间的语义关系,形成一种意义上的联系,主语和谓语也不需要在数、时态和语态上保持一致。汉语句法特征是意合的。 1.1主题Vs主语 主语显着的语言是指该语言的核心句型是主语+谓语构成的框架,而主题显着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与主语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 (1)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本句的主题“昨天的事”虽然是个名词词组,但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不能将其译成英语的主语。 1.2有灵Vs 无灵 英语与汉语句子的另一个重要差异是,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词或各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充当主语。而汉语则常用有灵主语,即用有生命的人或动物作主语。英语较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3)我一想到还要在这里再呆一年就浑身不舒服。 The thought of spending another year makes me physically sick. 汉语句子用的是有灵主语“我”,可英译文中却没有用I作主语,而是用了无灵主语thought,这一点正符合了英语中“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的表达。 1.3零主语Vs 形式主语 英语句子常常必须有主语,有时找不到表示事物或人的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就用“it”作形式主语。尤其在表示天气、时间、距离、度量等概念时,这种与汉语思维方式的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相比较而言,汉语中主语的使用灵活得多,而且常常可以省略。只要通过上下文可以判断句子的主语,主语就没必要出现,此时所用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零位主语”。英语中的形式主语是汉语所没有的,而汉语的零位主语在英语中也是不存在的。 (4)刮风了。下雨了。

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及练习

英语句子成分 1.主语(subject): 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 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 (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 (主语从句) 2.谓语(predicate): 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和特征。 We study English. He is asleep. 3.表语(predicative): 系动词之后的成分,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和特征。 He is a teacher. The cake tastes delicious. He looks tired. He became mad after that. 系动词亦称联系动词(Link Verb),作为系动词,它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后边必须跟表语,构成系表结构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 常见的系动词有: 1)状态系动词:be (am is are was were…) 2)持续系动词:keep, rest, remain, stay, stand, “保持” 3)表像系动词:seem, appear, look.. "看起来像" 4)感官系动词:feel, smell, sound, taste,

英汉词语对比与翻译【打印版】

英汉词语对比与翻译 --- 系统、语义及其他 词类在英汉语中使用的频率有差异 1.我成功了。 I was in success. 2. The old man cast impatient glances at the clock. 这位老师不耐烦地看了看钟。 3.他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经验。 He is a green hand 4. On entering the door I remembered the doll I had broken. I felt my way to the hearth and picked up the pieces. I tried vainly to put them together. 一进门,我就想起来了被我摔碎的娃娃。我摸索着走到壁炉跟前,捡起了碎片。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 英汉语对比研究 人到齐就开会。 The meeting will begin when all are here. 不要人云亦云。 Don’t say what others have said. 帐单撕碎了。 The bill was torn to pieces. 问题解决了。The problem was solved. 你再说一个字,我马上走。 If you should say one more word, I would go at once. 你死了,我去当和尚。 If you should die, I would go and be a monk. 1.人在阵地在。 The position will not be given up so long as we are still living.(Condition 条件)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If one has no long-term considerations, he will find trouble at his doorstep.(Condition 条件) 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Sickness comes like an avalanche(雪崩) , but goes like reeling silk. (Contrast, Opposition 对照、转折) 4.我来他已去。 He had left when I arrived.(Time Order 时间先后) 5.他人老心不老。 Although 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 (Concession 让步) Look at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of the two languages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1.我的小子他很调皮。 My little grandson is very naughty. 2.那所房子你们早该修了。 You should have repaired the house. 3.英语这门语言,学会它可不容易。 It is by no means easy to learn the English language. 4.这里建大桥,我看行不通。 I don’t think it workable to build a bridge here. 1.志同道合,友谊才会持久。 Friendship will last only if it is based on a common goal. Only if friendship is based on a common goal, it will last. 2.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了。 The sports meet was postponed because of rain. Because of rain, the sports meet was postponed. 3.We saw many signs of occupation while strolling along a street past a major concentration of the huts (棚户区)not far away from the Central Avenue.

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目录 摘要 (1) 一、英汉句子中所反映的结构对比 (1) (一)生存环境的对比 (1) (二)习俗对比 (2) (三)文学对比 (3) (四)宗教信仰的对比 (3) (五)历史典故与神话传说 (4) (六)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对比 (4) 二、英汉句子研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5) 总结 (5) 参考文献 (6)

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摘要:句子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句子研究是在地域结构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的研究,即对不同结构以及不同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结构与研究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本文所要讨论的句子是广义的、包括成语、典故等。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对比,英汉句子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结构特色和结构信息,它们与结构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句子中的结构因素往往是研究中的难点,本文借助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句子的研究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英汉句子、结构对比、句子研究 语言是结构的载体,同时又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句子是最带有地方性色彩的语言,它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结构特征的部分。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结构个性,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历史结构的特点,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背景对比,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句子之间的多方面对比可归分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对比,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对比,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结构对比的具体反映。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句子结构意义研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句子中所反映的结构对比 朱光潜先生在《谈研究》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研究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很难找出,而这对文学却极关仅要。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结构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研究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结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结构》(1871)一书中,首次把结构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结构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地位能力与习惯等。"可见结构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结构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句子所反映的是非曲直结构对比,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存环境的对比 句子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