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内。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制的K+外流维持。

9.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0..动作电位特点:①全或无②不衰减性传导

11.动作电位包括上升支(Na+内流)和下降支(K+外流)。

12.局部兴奋特点:①非全或无式②电紧张扩布③可以总和

13.刺激作用: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

14.后电位:膜电位在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以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相对缓慢的波动。

15.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信息传递实质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6.终板电位实际上是由一次动作电位所引起的囊泡释放产生的所有微终板电位的总和。

17.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可以点紧张扩布的方式使邻近正常的肌细胞膜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从而爆发动作电位。

第五章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概念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所形

成(主要是电解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大小大小

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

态。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正常的血容量。

1.红细胞的成熟因子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少成熟因子则患巨幼红细胞贫血。

2.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

3.凝血因子种类:①因子I-XIII②前激肽释放酶③高分子激肽原

4.启动因子:内源:凝血因子XII 外源:凝血因子III

5.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II:凝血酶原;III:组织因子;VI:Ca2+

6.正反馈过程有凝血过程、排尿和分娩。

7.Ca2+参与多个血液凝固过程。

8.正常是血液不凝固、保持流动状态的原因?

①血管壁光滑,凝血因子不能接触活化②血流快,即使局部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随即被血流冲走③血浆中存在抗凝物质④存在纤溶系统

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心室肌细胞的AP分为5期:

0期:去极化期,Na+迅速内流导致

1期:K+过性外流

2期:Ca2+缓慢持续内流,抵消K+外流

3期:Ca2+通道失活,K+大量外流

4期:钠泵活动增强,Na+、Ca2+流出细胞,K+流入细胞

2.窦房结P细胞AP的形成机制:

0期:慢Ca2+通道开放

3期:K+外流

4期:自动去极化①K+外流进行性减少②Na+内流进行性增加③Ca2+内流,ICa-T在4期后半段发挥作用

3.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得到血液量。简称为搏出量。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心脏每搏输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5.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中心静脉压的影响因素:心脏泵血功能静脉流速度。

第七章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

2.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运动。

3.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胸膜腔实际为一潜在腔隙,其中仅有少量浆液。胸膜腔内的浆液有两方面作用:①在两层胸膜之间起润滑作用,减小呼吸运动时的摩擦②浆液分子间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使肺能够随胸廓的运动而运动。

4.胸膜腔负压的意义:①维持肺的扩张状态②促进胸腔淋巴液和静脉血回流。

5.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并释放。肺表面活性物质作用: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生理意义:①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②减少肺泡间质组织液生成增加,防止肺水肿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保持肺的扩张。

6.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

7.(选择)影响肺换气的因素:①呼吸膜的厚度②呼吸膜的面积③通气/血流比值

8.1分子血红蛋白可以结合4分子氧气

9.二氧化碳化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10.呼吸节律基本中枢:延髓

11.动脉血液中CO2分压对呼吸的调节:①要一定范围内动脉血的P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的兴奋性是必要的②CO2分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加强呼吸,但CO2超过一定限度则有压抑和麻醉效应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消化的方式:①机械性消化(肌肉运动)②化学性消化(酶)

3.吸收: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血液、淋巴(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

4.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①兴奋性②自动节律性③紧张性④富有伸展性

⑤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5.慢波电位: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的去极化和复极化电位波动。又称基本电节律。作用:不引起收缩,使HP接近阈电位,触发AP。是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电位。

6.动作电位:Ca2+内流

7.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与动作电位锋电位的数目有关

8.消化液的功能:①水解食物②改变消化腔内的PH③稀释食物④保护消化管粘膜-粘液、抗体

9.交感神经对心脏是兴奋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胃、肠道运动,消化液分泌减少。

10.内在神经系统包括两类神经丛:①粘膜下神经丛②肌间神经丛

11.(选择)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②营养作用③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12.(选择)唾液的作用:①可以湿润口腔和食物,以利于咀嚼、吞咽和引起味觉②清除口腔内的残余食物,冲淡、中和有害物质,对口腔起清洁和保护作用③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杀灭细菌和病毒④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⑤唾液具有排泄功能,进入体内的铅、汞等可部分随唾液排出。

13.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③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④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⑤可促进Ca2+、Fe2+在小肠内的吸收

14.胃酸分泌过少: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溃疡。

15.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作用:①润滑作用②中和胃酸③减慢H+扩散速度④使胃蛋白酶失活

16.内因子是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作用是保护维生素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酶的破坏,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17.头期胃液消化能力强

18.消化期胃运动的主要形式:①紧张性收缩②容受性舒张③蠕动(特点: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②越接近幽门,收缩越强,传播速度越快③回推作用。意义:①磨碎食团,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②推进食糜)

19.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胃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

20.胰液是消化能力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消化液

21.胰淀粉酶:水解淀粉。胰脂肪酶:水解脂肪。

22.胆汁中无消化酶

23.胆汁的作用:①促进脂肪消化②促进脂肪吸收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④利胆作用

24.小肠的运动形式:①紧张性收缩②分节运动③蠕动

25.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26.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或小肠具有吸收的有利条件)?

①小肠的吸收面积大,有许多皱襞、绒毛和微绒毛②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③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④小肠黏膜绒毛内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第十章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肾脏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

2.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3.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4.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5.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因素:①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②肾血浆流量

③有效滤过压

6.葡萄糖100%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

7.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8.为什么糖尿病人出现尿糖?

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因此血浆的渗压也高,尿液的前体就是血浆,血流过肾脏被滤过和重吸收后就成为尿液,在重吸收过程中,原尿中的大部分水被重吸收入体内,如果尿液的渗透压高的话,那重吸收的水自然减少,尿液也自然增多。血浆中糖浓度高,出现尿糖现象。

9.肾血流的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不变。

10.为什么糖尿病病人尿量多?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小管液渗透压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11.血管升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合成于下丘脑,由垂体释放

12.解释水利尿现象:大量饮清水—血浆晶压降低—ADH下降—水重吸收减少—尿液稀释,尿量增加

13.醛固酮作用:保Na+排K+

14.清除率: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

2.神经元各部分功能:①树突、胞体:接受信息②轴突:传导冲动③兴奋产生于轴突始段④突触小体释放递质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①生理完整性②双向传导③绝缘性④相对不疲劳性

4.神经的作用:①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末梢能经常性的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影响被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从而影响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变化②神经的功能性作用

5.突触通常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接触和联系的部位

6.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7.按照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突触主要分为①轴突-树突式突触②轴突-胞体式突触③轴突-轴突式突触。根据突触前神经元对下一个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影响,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根据突触处信息传递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8.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曲张体

9.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10.神经递质概念: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轴突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11.神经调质:突触前神经元产生和释放化学物质,虽不直接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但可通过改变突触前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来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

12.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13.胆碱能纤维:①所有的躯体运动神经纤维②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③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④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14.递质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

15.毒蕈碱受体,又称M受体,阿托品是其阻断剂

16.烟碱受体,又称N受体,筒箭毒碱是其阻断剂

17.α受体的阻断剂是酚妥拉明

18.β受体的阻断剂是普萘洛尔

19.兴奋在反射中枢内传播的特征:①单向传递②中枢延搁③总和④兴奋节律的改变⑤后发放⑥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发生疲劳

20.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区别

区别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

结构基础轴-轴突触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抑制机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抑制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突触后电位EPSP IPSP

抑制形式去极化抑制超极化抑制

生理意义调节传入神经元的活动,

控制外周感觉信息的传

入调节传出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神经元的活动,使不同中枢内神经元活动相互协调

21.特异性神经系统:特点①点对点投射②投射区小③终止于皮质第四层

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2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点①弥散投射②投射区大

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23.第一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特点:①交叉性投射②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表面的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③投射区域有一定的分野

24.躯体总的安排是倒置的,而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排列是正立的。

25.快痛:产生快、定位明确、性质为尖锐的刺痛

慢痛:产生慢、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

26.内脏痛:特征①疼痛缓慢,持续时间较长②定位不准确③对于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④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并常常伴有牵涉痛。

27.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一定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28.牵张反射:与脊髓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当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的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29.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骨骼肌中的肌梭,效应器是梭外肌。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内。

30.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

31.腱反射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状态

肌紧张意义:维持姿势反射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32.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立即出现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抗重力肌(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

33.去大脑僵直原因: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后,来自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等高位中枢对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的神经联系通路被阻断,抑制肌紧张的活动减弱,而易化肌紧张的活动则占有相对优势,易化区和抑制区二者的平衡被打破,因而出现伸肌(抗重力肌)紧张的明显亢进。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①信息传递作用②相对特异性③生物作用的高效性④在

靶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

2.甲亢:消瘦、肌无力、血糖升高、喜凉多汗、基础代谢率升高

甲低:粘液性水肿、血胆固醇高于正常,喜热畏寒,基础代谢率降低

3.胰岛素作用:①调节糖代谢②脂肪代谢,促进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③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④促进机体生长,与促进蛋白质合成直接有关

4.肾上腺包括两部分:中央部的髓质和周围的皮质

5.肾上腺皮质在光镜下观察分为三层:自外向内依次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6.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

应急反应是紧急情况下,机体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HPA轴激活,血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并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以抵抗有害刺激。

两者差异:①刺激相同②激活系统不同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的适应能力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人体解剖生理学-自己笔记整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同化作用:同化需消耗,通过消耗合成自身的能量。 异化作用:提供能量. 同化和异化的关系:同化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 异化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 2.兴奋性:兴奋;抑制。 3.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转运功能,维持细胞内稳态。 1)被动转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a.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的扩散成为通透或渗透。 b.协助扩散:“通道” 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消耗细胞代谢产生能量)。 特点: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消耗能量;依靠“泵”。 4.方位: 1)轴:冠状轴(左→右);矢状轴(前→后);垂直轴(上→下)。 2)面:冠状面(纵切面左→右);矢状面(纵切面前→后);垂直面(横切面)。 5.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有极性;分布体表或官腔内表面。 a.单层上皮:ⅰ.单层扁平上皮:减少摩擦,分布在血管内表面。 分布:内皮:被覆盖于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 外皮:腹膜,胸膜,心包膜处的浆膜表面的偏平上皮。 ⅱ.单层立方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肾小管。 ⅲ.单层柱状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胃,肠,子宫表面。 b.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复层移行上皮。 2)结缔组织:特点:细胞上皮组织少,细胞间质较多,细胞不分层,组织类型多。 a. 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白细胞; 未分化间充细胞。 细胞间质: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 b.致密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网状结缔组织、 6.运动系统 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作用:支持,保护,运动。 骨骼的作用:维持体型,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器官。 1)骨 a.骨的形态:长骨,断骨,扁骨,不规则骨。 b .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P33 c.骨的功能:支架,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骨髓造血;钙库。 2)关节的基本构造 a.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b.关节囊:囊壁外层纤维层:加强骨与骨连接。 内层滑膜层:分泌滑液,增加润滑。 c.关节腔:滑液,关节负压。

安全员C证知识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行。 2.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3.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一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4.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5.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6.第十二条,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7.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8.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9.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责任,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0.第19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1.第20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 12.第22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稳态: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3.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极性分子和小离子顺浓度或顺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包括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4.原发性主动转运: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细胞代谢供能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子梯度跨膜转 运 5.去极化: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减弱,静息电位降低的过程 6.超计划;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增强,静息电位增强的过程 7.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外正内负且相对稳定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前体下接受刺激产生一次迅速、可逆的、可向两侧传播的 电位变化 9.“全”或”无”的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必须一定的刺激。当刺激不够时,无 法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若达到一定刺激时,便会产生动作电位且幅度达到最高值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强 10.阈电位: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11.兴奋-收缩偶联:将横纹肌产生动作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动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 心机制 1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张力增加的过程 13.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受到的负荷,决定肌节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随肌节长度的 增加,肌肉收缩的张力越大 14.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的所占的容积之比

15.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所决定的渗透压,影响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和 维持血浆的容量 16.血沉: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 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17.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后出血一段时间便会自行停止的过程。包括血管 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 18.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由于 心室在心脏泵血起主要作用,又成心室活动周期 19.射血分数:博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比值,能明显体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20.心指数:心输出量与机体表面积的比值,放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数 21.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引起的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22.期前损伤: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来之前额外使心肌受到一次刺 激,产生的兴奋和收缩 23.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经房室结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时间间隔:此处兴奋传导速 度仅有s 24.自动节律性:心肌在无外界刺激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25.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心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部分,故窦房结称为正常起搏点,其 他的称为潜在起搏点 2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其高低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和经脉回血 血量。 27.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28.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每一瞬间血压的平均值

安全员B证考试重点整理

三类人员继续教育 B 类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于 2004 年 1 月 7 日国务院第 34 次常务会议通过。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非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 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应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4.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 年。 5.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 3 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6.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 3 年。 7.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8.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有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审查,对没有安全施工措施的,不得颁发。 9.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政府要求施工单位要缴纳工伤社会保险,关于该保费缴纳的说法正确的是施工单位全额缴纳。10.建筑起重机械使用中使用单位应当对再用的建筑机械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吊索具等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11.《起重机械安全规范》中规定:安全、防护装置,经常性检查,根据工作繁重、环境恶劣程度确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月二次。 12.根据《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企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每年不少于30 学时。 13.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范围是本企业的职工与分包单位的职工。 14.塔式起重机的拆装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 15.塔式起重机拆装工艺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 16.施工现场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 三相四线制用电工程中,必须采用的接地保护形式是TN-S。 17.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基本供配电系统应按三级设置。 18.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19.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投入、参加工伤保险等均是属于安全许可证取得条件。 20.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建设主管部门在颁发施工许可证时,必须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 21.开挖深度达3米的基坑、支撑高度达 5米的不=模板工程、建筑幕墙工作、密闭空间的施工作业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 22.患有色盲、心脏病、断指、癫痫、矫正视力低于 5.0 (1.0 )等疾病和生理缺陷的不能做塔式起重机司机工作。 23. 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4. 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附着的附墙装置及配件使用单位不得自行加工、使用。 2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转让、冒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26. 脚手架的搭设作业人员需要接受特种作业培训。 27. 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中,漏电保护器应该分设于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 28.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无芯电缆。 29.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不可以采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绝缘导线替代。 30. —般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0.1s。 31.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32. 刑事拘留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33.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 34.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5.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环境。 4.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高K+浓度是细胞许多代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

植物生理学笔记整理

《现代植物生理学》 绪论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3个方面。 2、萨克斯于1882年撰写出《植物生理学讲义》并开设课程,他的弟子费弗尔1904年出版三卷本《植物生理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脱胎而出,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体系。 细胞生理 3、水势(Ψw ):同温同压下,每偏摩尔体积纯水与水的化学势差。(细胞水势由三部分组成:溶质势(ψs),衬质势(ψm)和压力势(ψp),即Ψw=ψs+ψm+ψp) 4、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称为溶质势。 压力势(ψp):细胞壁对原生质体产生压力引起的水势变化值。 衬质势(ψm):由于亲水物质对水的吸引而降低的水势。 5、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a.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b.是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运输的动力; c.降低叶温。 d.有利于气体交换 6、现已确定有17种元素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镍(Ni)、氯(Cl)。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大小,通常把植物必需元素划分为两大类,即大量元素和微量 8、缺素症

9、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植物就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终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离子对抗: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含有其他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消除,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对抗。 (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的内容也要看下及书上面的什么是“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生理中性盐”也要看P81) 11、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把CO?和H2O合成富能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12、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⑴结构原因:C3:维管束鞘细胞发育不好,无花环型,叶绿体无或少; 光合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C4:维管束鞘细胞发育良好,有花环型,叶绿体较大; 光合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就近运输,防止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⑵生理原因:①PEPC对CO2的Km(米氏常数)远小于Rubisico,所以C4对CO2的亲合力大,低CO2浓度(干旱)下,光合速率更高。 ②C4植物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改变了CO2/O2比率,改变了Rubisico的作用方向,降低了光呼吸。 13.光补偿点: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度称为光饱和点。——P132 CO?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浓度即为CO?补偿点(图中C 点)。

最新安全员C证考试重点培训资料参考

三类人员C证考试要点资料(安全法规40% 安全技术60%) C类填空20题、判断20题、单项20题、多项15题30分案例题10分(客观题用答题卡2B铅笔作答) 填空、单项重点要点。 1、、施工单位必须有(资质证书),技术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电器产品必须(3C)认证。施工现场建立重大危险源(公告)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值班室不得小于(4平方M)。附着式脚手架架体上必须设置(防坠落装置),人货施工升降机应当装有(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2、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实行建设工程工程专职安全生产经管人员(委派制度)。建设工程工程的专职安全生产经管人员应当定期将工程安全生产经管情况报告(企业)安全生产经管机构。重大危险源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对被查单位(工程部)签发(整改通知书)。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工程部)组织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经管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制定施工现场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施工现场应尽量使用(定型化)产品,提高材料周转次数。现场施工人员患有法定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并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处置。员工考勤采用(打卡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边沿设两道(护身栏杆),还必须在栏杠的基础上加(密目式安全网)防护。人员上下基坑应设(坡道或爬梯)。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生活区应设置满足需要作业人员使用的盥洗池,使用水龙头,并有(遮雨设施)。 3、各种安全标志设置后,未经(工程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移动或拆除。办公区宜在(一层)设置会议室。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事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位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高大摸板支撑系统拆除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工程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高大摸板支撑系统拆除作业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严禁)将招工权下放到工程部和作业班组。合同工期原则上不得比定额工期提前(30%)及以上 4、职业病防治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规范)。、施工现 燃烧)。监测龙门架两侧移动的(同步性),要求误差小于(1/2000)。 5、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筑生产中最基本的(安全经管)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经管规定》确立了(管生 (JGT/T77-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规范》(JGJ59-99)是(强制性行业规范)〈企业安全评价规范〉〉 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是一部(推荐行业规范)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 6、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法定代表人) 安全生产负总责。对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经管)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经管人员。专职安全生产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工程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经管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职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规范)。施工单位采购、租赁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等应当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施工单位应当对经管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登高焊接作业一般在地面周围(10M内)为危险区,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施工作业用火,必须有动火(审批)手续。(亚硝酸钠)是冬期施工常用的防冻剂、阻锈剂. (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施工应当设置(加压水泵)和(消防水源管道)。(水)是不燃液体,它是最常用,来源最丰富,使用最方便的灭火剂。施工现场必须设不小于(3.5M)的消防通道 7、(建设单位)申请施工许可证,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措施报送相关部门备案领取施工许可证(三个月)内开工。建设单位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否则处20-50万罚款.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一绪论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 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什么结构 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

安全员考试A证知识点梳理呕心沥血必过版

安全员考试A证知识点梳理呕心沥血必过版

安全员证(A证)知识点梳理 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技术 1、土壁塌方的原因 (2)雨水、地下水深入基坑,使土地抗剪强度降低,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 (4)土方开挖方法不当,未遵守“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2、在建筑物附近进行井点降水时,可设置一道固体抗渗屏幕,还可用回灌井点补充地下水。 3、做好止水堵漏的准备工作 (2)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堆载。在载重车辆频繁经过的地段,应铺设走道板或进行地基加固。 坑边堆置土方和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小于1.2m,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5m。 4、在基坑开挖前制定现场监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测点布置、观测方法、监测项目报警值、监测结果处理要求和监测结果反馈制度等。 5、盾构始发及操作 (2)盾构始发时必须做好盾构机防扭转和基座

稳定措施,并对盾构姿态作复核、检查。(3)负环管片定位时,管片横断面中线应与线路中线一致。 6、满堂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10)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拖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7、吊索是用钢丝绳制作而成的,钢丝绳吊索的接头方式包括编接和卡接两种。最好采用编接。 钢丝绳夹头主要有骑马式接头、压板式接头和拳握式夹头三种,其中,骑马式是最常见的。 8、千斤顶不得超载使用,每次顶升高度不得超过套筒或活塞上的标志线。无标志线的千斤顶,其顶升高度不得超过螺杆的螺纹或活塞总高的3/4,以避免将套筒或活塞顶脱,损坏千斤顶而造成事故。 9、塔式起重机按塔身结构划分为,上回转式、下回转式、自身附着式三类; 按变幅方式划分,有动臂式和运行小车式两类;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刺激是指机体所处环垄因素的变化刺激条件包括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问变化率三个要素反应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阈强度(阈值)是指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4.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5.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最重要的是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三种调节各具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面积广泛、时间持久;自身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回馈是由受控部分的回馈信息调整控制 部分活动的作用,有正、负反馈两种。 正回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 出回馈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道.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发性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为钠一钾泵转运。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变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式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 进入细肥的过程,分别称为吞噬和吞饮.吞饮也可以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两种形式。2.生物电现象是指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 单个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称为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生物电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同,构成生物电产生的基础。②胞膜在不同状态下时离于的通透性不同.成为生物电产生的关健。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它是细胞安静的标志、它的形成是由于K+的外流。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膜两侧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内流与K+的外流及Na+—K+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植物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水分的存在状态 束缚水—被原生质胶体吸附不易流动的水 特性:1.不能自由移动,含量变化小,不易散失2.冰点低,不起溶剂作用3.决定原生质胶体稳定性4.与植物抗逆性有关 自由水—距离原生质胶粒较远、可自由流动的水。 特性:1.不被吸附或吸附很松,含量变化大2.冰点为零,起溶剂作用3.与代谢强度有关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代谢强、抗性弱;比值小,代谢弱、抗性强 2.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 1)、扩散作用—由分子的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的过程。 特点: 简单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适于短距离运输(胞内跨膜或胞间) 2)、集流—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特点:物质顺压力梯度进行,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 3)、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注:渗透作用是物质顺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进行 3.水势及组成 1.Ψw =ψs +ψp+ ψm+ψg Ψs:渗透势Ψp:压力势 Ψm:衬质势Ψg:重力势 1)渗透势—在某系统中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又叫溶质势(ψπ)。 ψs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总数:1M蔗糖ψs> 1M NaClψs (电解质) 测定方法:小液流法 2)压力势—ψp〉0,正常情况压力正向作用细胞,增加ψw;ψp〈0,剧烈蒸腾压力负向作用细胞,降低ψw;ψp =0,质壁分离时,壁对质无压力 3)重力势—当水高1米时,重力势是0.01MP,考虑到水在细胞内的小范围水平移动,通常忽略不计。 4)衬质势—由于亲水性物质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ψm〈0,降低水势. 2.注:亲水物质吸水力: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有液泡细胞,原生质几乎已被水饱和,ψm =--0.01 MPa ,忽略不计; Ψg也忽略,水势公式简化为:ψw=ψs+ ψp *没有液泡的分生细胞、风干种子胚细胞:ψw=ψm *初始质壁分离细胞:ψw = ψs *水饱和细胞: ψw = 0 3.细胞水势与相对体积的关系 ◆细胞吸水,体积增大、ψsψpψw 增大 ◆细胞吸水饱和,体积、ψsψp ψw = 0最大 ◆细胞失水,体积减小,ψsψp ψw减小 ◆细胞失水达初始质壁分离ψp= 0,ψw= ψs ◆细胞继续失水,ψp 可能为负ψw《ψs 4.蒸腾作用(气孔运动) 小孔扩散律(边缘效应)——气体通过小孔表面的扩散速度不与小孔的面积呈正比,而与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安全员重点知识点整理

1、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唯有安全这个环节不出错,家庭、企业、国家才能一帆风顺。 2、时任劳动部长的李立三根据这一指示,提出了“安全与生产是统一的也必须统一;管生产的要管安全,安全与生产同时要搞好。”这是“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的最早提法。 3、2010年7月19日,着眼于进一步巩固发展安全生产形势,重点结局当前安全生产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出32条措施和要求。 4、强调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5、《国务院意见》对新时期的工作提出了7项任务:一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二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是应急救援队伍与基地建设;四是专业化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五是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六是安全文化建设;七是安全产业发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该法自1998年3月1日再全国实施,中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7、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保证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保证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8、建筑安全的活动场所是施工现场。建筑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9、从微观经济上来讲,没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都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有时是巨大的,甚至是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难以承受的。 10、根据兼职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11、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法定主体,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12、在这项规定中,必须坚持三点:一是身材经营单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二是衡量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标尺为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能自定条件或降低要求;三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安全生产经营活动。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指的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是对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设定的前置性条件。 14、管理的基本特征:①管理师一种社会现象;②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③管理具有一定的任务和职能;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⑤管理的本质是创新。 15、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6、反馈是把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反送回来,对输入与输出的信号进行比较,比较差值作为系统输入信号,再作用系统,对系统起到控制作用。 17、封闭原理是指任何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一个有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而且为使系统运转状态优良,可以采用多级闭环反馈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