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戒仪规讲义及学佛问答》(三)(五台山比丘果戒)

《五戒仪规讲义及学佛问答》(三)(五台山比丘果戒)

第四部分:开导。

善男子。汝等即已殷勤申请。可为汝授受三皈五戒。所有言词。听我开导。

这是戒和尚为你们讲的开示,为什么叫善男子?善男子说智慧之心,善女

人说慈悲之意。也就是说,罗汉就没有男女之相,佛菩萨也没有这个相,你看西方

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大丈夫相,两边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贵夫人之相,它是

表法的,阿弥陀佛大丈夫相表的是根本智,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贵夫人相表的

是自利利他的一种慈悲。实际上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不是凡人没有男

女相。观世音菩萨两边是善财童子和龙女,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在度众生的时候既

要有慈悲心还要有方便的智慧,善财童子代表方便智慧,龙女代表慈悲。如果你还

要在三宝佛菩萨罗汉里分一个男女相,那是凡夫心。为什么这里叫你们是善男子?

因为你们能在出世法里来学来修,是有智慧的人,所以称你们为善男子。

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本。超凡入圣之种子。

信为道源功德母,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只要严持佛戒,就能把身、口、意三业的恶门关闭,轮回之路已绝,从今之后就不再造轮回的业了,不种轮回的因了,就不受轮回之苦,所以叫“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本”。凡圣之别就在于有无烦恼,戒把各种烦恼先制住,之后修定伏住烦恼,最后以般若断除烦恼。一旦受持佛的戒律,就入了佛弟子的种性,所以叫“超凡入圣之种子”。

才登戒品。便绝轮回。

“才登戒品”,一旦有佛法的戒体,“便绝轮回”,是说不再造轮回之业了。

受持不昧与初心。始终无犯。慈护谨防与微念。止作双持。

初心不退成佛有余啊!一切修行人初发心非常勇猛,非常纯洁,但是久而久之,因为在佛法里得不到真实受用,心稳定不下来了,就退失道心。所以说“发心证果二无别,由是中间发心难,发心不难难长久,长久方便应当说”。把我们的初发心保持住,不要把初开始的勇猛心丢了忘了,所以叫做“受持不昧与初心”。

“始终无犯”就是始终不敢放逸身心,去造贪、嗔、痴业。“慈护谨防”里的“慈”是拔苦的意思,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有造业的可能性,造业就苦,为了不再受苦,对自己来说,慈护谨防与微念,起心动念都观察。总之一句话:“止”者是诸恶莫作,“作”者是众善奉行。前头的“谨防与微念”是自净其义,合起来就是诸佛之教。

三乘道果以跻登。五分法身而克证。

“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乘,都以持佛戒而证得。当年在印度,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净饭王请世尊说了这五戒,所以这就暗示五戒就是法身之父,也是诸佛之父。“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三乘道果,五分法身”都是由持戒而生的,所以说“戒为无上

菩提之本”。

吾佛世尊开方便门。戒例多品。

根据众生所接受的能力不同,所以为诸众生制定的戒律也不同。

初唱三皈。

一切佛的戒律之中,三皈戒是第一,所以叫“初唱三皈”,就是开始的翻邪三皈,从三皈开始才是佛教的基础,也是佛教的入门。记住!佛教的基础并不是你们所说的《弟子规》、仁义礼智信,这里说的很清楚。

次申五戒。乃依五戒。增入十具。因托十具。三聚重宣。

受了五戒发心好的就可以出家了,出家受的十戒是沙弥十戒,“具”指的是比丘具足戒。所以这里的“十具”是两个概念,“十”是沙弥十戒,“具”是比丘二百五十具足戒。菩萨三聚净戒重在断恶、修善、度一切众生,故说“三聚重宣”。

良由修道阶次。心行非一。皆由浅以至深。从微而及显。究竟归元。本无二三。

“良由”就是原因。修道的这个次第,由于“心行非一”,就是我们说的根基不一样,受得戒体是由浅至深由微至显的。“究竟归元。本无二三”,到最后没有二乘三乘之说。二乘就是大小乘,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乘,到最后已经没这些分别。

“由浅以至深。从微而及显”就是说刚开始学的时候,都要从浅到深,从微到显的,也就是从不太明白到逐渐清楚明白,然后逐渐的学习到最后才要开始深入,就是你们常说的一门深入。但你不能一开始初学就说要一门深入,因为学佛它是金字塔的结构,刚开始它的基础是很大的,越上越小,最后汇到一个点才叫一门深入。很多人现在刚刚参加了个皈依的仪式,连个三皈都没搞清楚,就在那叫唤一门深入,如果刚开始就是一个点,那还能上的去吗?能支撑的住吗?上不去了!我们看古往今来的祖师们都是这样,藕益大师是净土宗的祖师,最后收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在他的全集著作里面,教、宗、律、净、密没有他不通的。也就是说他刚开始修学的范围非常广,没有他不知道的,渐渐收到最后,才收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上来。所以说念一句阿弥陀佛不容易,你们不要看的太简单了,连个三皈五戒戒体都没有的人,你说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那你把这句佛号想的太简单了。咱们说结个善缘,行!种点善根,行!要是在这个上面想得点好处求往生,难!

善男子。汝今欲求禀受优婆塞。优婆夷。三皈五戒者。应先了知名德行相。体用之义。

“名德、行相、体用”是三个内容,实际上是体、相、用。也就是告诉我们五戒的名德从哪里来,行相如何,它有什么作用。

庶几心境相应。授受如律。若不知者。虽已侥幸。但获少益。

要把这五戒的名德、行相、体用的道理在心里面搞的清清楚楚,如果不知道的话,虽然

你们今天非常侥幸的到这里来听了听,有的人也很侥幸的受了五戒,但是得不到多大的利益。

梵语优婆塞。此云近事男。梵语优婆夷。此云近事女。

你看梵语“优婆塞”,这个地方叫做“近事男”;梵语“优婆夷”,这个地方叫做“近事女”。唐朝那个时候我们佛法非常兴盛,所有的老百姓都是念佛的,都叫优婆塞、优婆夷。现在好多地方,把女人们还叫婆姨。

谓亲近三宝。广修众善。承事供养。植种福田故。

亲近三宝的目的是广修众善,培养自己的善根和智慧。如果不培养善根和智慧来这个地方干什么?所以过去的人说:“无事不登三宝地,等闲莫向塔中行,不为恭敬礼拜事,纵有恒沙福也倾”。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为了礼拜恭敬而来寺院的话,会折你的福报。好多人只知道第一句,把后面三句忘了,现在是无事专登三宝地,由其是搞旅游的那些地方,四大佛教名山现在都搞旅游了。什么是游客?“游”者无事闲游,“客”者不能自主,无事闲游不能做主为游客。所以去三宝圣地当游客,是最没有智慧的,“纵有恒沙福也倾”,何况你那点福报?

三皈者。以佛法僧三宝。具足无量真净功德。能息众生无边生死苦轮。远离大怖畏故。

这段在三皈依里讲过,“真”者不虚,“净”者无染,所以叫“真净功德”。

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受三皈。五戒者。谓断杀、盗、邪淫、妄语、饮酒、此五名曰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又名学迹。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又名径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

这里先把五戒的名字说出来了,断杀、盗、淫、妄、酒,这五个有多少名德呢?第一是“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是说你只要皈依三宝,成为三宝弟子,学的地方就是五戒,所以叫学处。这里要明白一个问题,我们佛弟子除了生产、生活中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外,其它的不让学,以五戒为学处。因为生产、生活生存的技能它属于基本技术,比如医生要学医,律师要学法律,老师要备课,这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的工具,这个要学,除此之外与你的法身慧命不相干的不让你学,因为它会妨碍你的法身慧命,看了那些东西对你的善根和智慧没什么好处,所以五戒叫做“学处”。

第二叫“学迹”。为什么叫“学迹”呢?“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这个“迹”就是痕迹的意思,你顺着这个痕迹、足迹走的话,就可以走到大智慧的般若殿堂。为什么这样说呢?杀、盗、淫、妄、酒是五种烦恼心,杀是嗔恨心,盗淫是贪欲心,妄属于愚痴心。贪、嗔、痴这三种烦恼心正好障碍了三种智慧,贪欲心障碍的是根本智,嗔恨心障碍的是差别智,愚痴心障碍的是道种智。讲三皈依时给你们讲过三智圆觉,这三种智是成佛的三种智慧,那么这里守好五戒就把贪、嗔、痴这三种根本烦恼减少了,贪、嗔、痴只要减少之后,三种智慧就升起来了,从这个角度上讲叫“学迹”。所以只要严持五戒,你们以后就能进入大智慧般若殿堂。

第三个是“径路”,“径”是轨道、规范、规矩的意思。“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就是说从五戒开始,一些善法也可以升起,因为从这个地方开始用心,所以叫做“转”,

“转”是轮转的意思,它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因果,只要遵从这个规范,我们的命运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叫做“转”。戒、定、慧互相循环,你持戒就能净心,心净就有智慧,有了智慧以后更好地持戒,所以叫“径路”。

第四个名“学本”,说“诸所应学。此为本故”。“诸所应学”指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无漏学从五戒开始,五戒是根本。

第五个名“五大施”。五戒为什么叫五大施?“施”是布施的意思,布施是舍的意思。因为这五戒对应着五种烦恼心,把这五种烦恼心全部舍了,所以叫布施。杀、盗、淫、妄、酒这五戒持住以后,就把你的贪心、愚痴心、嗔恨心全都放下了,所以叫做五大布施。一个人修行的时候,如果能把这五种心放下、布施出去的话是很难的,所以叫“大”施。放下就是真正的布施。

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

修行人断尽贪、嗔、痴心之后,一切众生见他都没有恐怖感,根本不怕他,他能和所有的众生和谐共处,所以说能“摄取无量众生”。就和《三皈仪规显密双解》中讲的降龙伏虎罗汉所表的法义一样。

成就无量功德故。

断恶就是功德,杀、盗、淫、妄、酒是万恶之首,所以三皈五戒能断无量过恶,成就无量功德。

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斯乃三皈五戒之名德行相也。

断除无量过恶习气,叫“成就无量功德”。证得一切智慧叫“增长种种功德”。所以说断六道之习气,证五分之法身,就叫断证二德。

体用者。体谓戒之当体。依本具理体而发。用谓行持力用。依所发戒体而行。

给大家说过“体”就是它的特点,那么五戒的理体是什么呢?佛法说理不离因果,五戒因果上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得到一个圆满的人身,这里的因果对应给大家讲一下。

断杀、盗、淫、妄、酒这五戒对应圆满的人身。先看这个杀,你要想得到圆满的人身,首先必须要健康长寿,那你必须得戒杀放生。假如你到三岁五岁就死了,那这不是圆满的人身。虽然活了八九十岁,但一直病病怏怏的,也久治不愈,那也不是圆满的人身,所以你必须得戒杀放生。

再看偷盗。得圆满人身必须要富裕要有福报,你不能吃了早饭没晚饭,顾得了今天顾不了明天,这样的人身也不圆满。要不贫穷你就不能犯偷盗,偷盗会使人贫穷。

邪淫对应的果报是丑陋,一个圆满的人身最起码要拿得到人前头,如果你长相太难看了,一来就把人吓跑了,那可不行,也不是圆满的人身,所以不邪淫会使人庄严端正。

妄语是文字口业上的,作为人语言文字上必须要过关。哑巴、聋子语言文字不过关,所以也不能算圆满人身。

酒对应的是愚痴。唐朝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号称诗仙,但这个人贪酒很厉害,所以最后他的孩子全是白痴。

道理和因果上的对应就是这里的“体”和“用”,以这个因果的道理产生这样的作用。佛教的道理离不开因果,五戒全持了,五样果报就都有了。五戒全犯了那五个里面一样也没有,由于犯和持的程度不同,得到的果报也不同。

假如说杀戒,大的众生没有杀但小动物还是杀了,来生多病但不要命。假如这个偷盗你犯的不是很厉害,那么来世虽然不贫穷但也不富裕。所以说圆满的人身现在的人基本没有,我们的人身都不圆满,因为五戒里面我们都犯过,只不过犯的不厉害,所以我们今生得了个人身,但是这五戒我们没有持好,所以人身不圆满。

用谓行持力用。依所发戒体而行。

那么这个五戒怎样行持才有力量呢?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得到五戒戒体,戒体坚固则行持就有力。

然五戒以三皈为体。

“体”就是特点,在真正皈依三宝的基础上才能谈到戒,否则无戒可谈。所谓“三皈纳体”,如果失去三宝种性的话,五戒没有体,没有任何意义。佛法是一个整体,如果你讲五戒把三皈丢掉,那就根本不是我们佛法的五戒。前面说过,佛教的所有戒律都是以三皈依为体,三皈依守护越好的人,戒体也就越坚固,因为三皈戒是佛法的根本,三皈修学和掌握好才能持好其它戒,所以根本还是在三皈依。

其正秉受三皈之时。当起殷重慈护大悲心。偏缘一切情与非情境。境从心现。心外无境。此境非有表色。即是一切尘境之体。亦即得戒之因。

“当起殷重慈护大悲之心。偏缘一切情与非情境。”,这正是诸佛之心,我们若有此心,既是佛心,就是皈依佛。“境从心现。心外无境”这正是一切佛法的密秘妙意,如果我们通达这个密秘妙意,既是得法,就是皈依法。“此境非有表色。即是一切尘境之体”,“非有表色”就是没有实体,只有影像,如同电影中的境像,只能引人动心做意而已,所以叫“尘境之体”。而这正是一切贤圣僧所遵从的理念智慧,以此理念智慧不受尘劳,梵行自立。我们若能时刻遵从这个理念智慧,自然得僧宝之净戒,也就是皈依僧。所以说“其正秉受三皈之时,亦即得戒之因”。

而一切境界就是尘,对境起贪、嗔、痴心,失去殷重慈护大悲之心(违背佛心),就是得戒(皈依佛)之因;不知道此境从心现,心外无境,颠倒执着(违背妙法),此是得戒(皈依法)之因;对没有实体的无常幻境,起尘劳染着(违背清净僧),是得戒(皈依僧)之因。

在五戒里面来说,杀是嗔恨心,盗是贪心,淫是欲心,妄是愚痴心,酒可以摄到散乱心里面,因为这五种心才对应制这五戒,没有这个心制这个戒干什么?所以这个心就是得戒之因。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若未缘想领受已前。与已无系。

如果把这个道理没有领受,一切与你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你不懂、不明白、不知道。

发心缘想之后。恒依自心。

发心缘想之后,缘想就是思维的意思。“恒依自心”就是把这些道理一旦明白之后就全部装在自己心里面。

而戒法为能依。心是所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甚深妙义就叫“戒法”,也叫“能依”,真正明白了这个甚深的妙义才叫“心”,也叫“所依”。

心法不一不异。

心若迷时,戒法妙义难明,故说“不一”;然而通达诸佛戒法妙义之后,知心又不可得,故说“不异”。

名曰戒体。

这个是三皈的戒体,也就是一切佛戒的戒体。

得是体已。任运止恶。任运修善。名曰力用。

真正有了戒体,断恶修善,度生弘法才有力量。

汝今既详闻了解。果能依教奉行否

能依教奉行(现场受戒者同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