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与实践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与实践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与实践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与实践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与实践

摘要: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现代西方学者也提出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性生活方式,然而,现代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环境保护技术成为人类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平衡的必然选择。尽管当代环保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要不断接受生态伦理的考量,有些环保技术甚至被质疑“不环保”。人类应该重新审视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方式及未来,发展符合生态伦理要求的环境保护技术。

关键词:生态伦理;环境保护技术;限度;实践

面对生态危机,人类不断反思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断审视人类的技术实践活动。如何应对生态危机?人类将保护环境和推动技术进步两者结合起来,即发展环境保护技术。近些年来,环保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环保技术产品涌向了市场,然而,是否贴上“环保”标签的技术产品就一定环保?事实上,很多环保产品并没有达到生态保护标准,或者受到生态伦理的挑战。那么,人类到底需要发展什么样的环境保护技术?学术界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及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学者从技术角度指出,技术发展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更加倡导共享、可持续利用与发展[1]6-7。有学者从理论批判与建构角度出发,将生态环境危机归因于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应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让科技造福于人类,科技也应有利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2]231-234;也有学者从实践角度入手,认为实现科技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应该确保公众参与科技发展的决策,让公共问题在公共领域层面接受伦理考量[4]55-62。基于以上文献,本文将从生态伦理思想、环境保护技术以及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考量环保技术本身及其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伦理思想: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先导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及实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先哲们早就有关于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实践活动也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思想和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且影响和渗透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看来,应把对自然的神圣性敬畏赋以天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理念应成为人类生活的信念和行为规范[5]8385-8388。《礼记?月全》中就对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行为进行了限定和要求,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人类必须做到,“昆虫未蜇,不以九田,不麋,不乱,不杀,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强调要遵守自然界发展

的规律,按照原则和规律行事,保护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动物的种群能够自然延续下去[6]11。就技艺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儒家一直坚持的根本之道是仁德应驾驭技艺之上,其对古代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家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坚持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世界观,自然万物应袭其自身发展之道,而勿有人为干预之技。佛教强调要给予事物的完整性,尊重个体在宇宙中的意义和价值,懂得把生命的科学和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7]250-252。佛教提倡的“吃素”、“放生”和“不杀生”在一定意义上是要严格控制人的欲望和需求,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划清了界限[8]27-31。因此,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中国古代哲人们都在思考如何协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对如何保护自然表明自己反对人为干预之技的态度,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美国生态伦理哲学作家海明威通过《乞力马扎罗的雪》《最后一方静土》《老人与海》等一系列的作品蕴含了他的生态整体意识的伦理思想。他向往回归自然,但却热衷于享受征服自然的快感,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由此可见,他对待自然的思想具有双重性[9]194-195。美国的生态伦理学家汤姆?里根认为人类存在三个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存需求、社会需求、奢靡欲望需求,每当人类与自然界产生冲突,符合生态伦理道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先满足基本社会需求,抑制奢侈消费。二战后,哈里森?布朗在其《人类未来的挑战》一书中指出,由于人类自我膨胀及无节制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唯一的出路就是有限度地发展,建立新的社会整合机构[10]31-38。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其著作《生存之路》中反对人类的“过分”行为,主张对大自然的“消费”应采用“适宜”的态度。英国学者E.F.舒马赫在其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中揭示了人类滥用自然资源,从而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威胁。他主张发展一种“中间技术”,这种技术介于拖拉机和镰刀之间,即“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两者之间,以保护生态环境[11]74-82。实质上,这种技术就是所谓的环境保护技术。1962年,随着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民众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西方民众走上街头,发动声势浩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示威运动,强烈要求政府关闭污染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方国家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在其中,环境保护技术获得了肯定,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环境保护技术: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

技术是人类为了改造世界、获取更高生产力而创造出的各种方法、手段、工艺等的总称。技术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服务于人类。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也成为人类不懈追逐的目标,深

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境界。然而,技术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奴役了人,成为人的异化的对象物存在。20世纪以来,现代技术快速发展,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随着现代技术“权力”的不断扩张,愈加体现了技术自身的价值目标,然而现代技术无法掩盖其自然属性。以采矿选矿技术的发展为例,该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是破坏原有的地质生态,从天然自然之中索取必要的物质材料,经过诸多不同的程序,除去有害杂质,从而提取出人类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有用成分。该技术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的地质地貌,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森林破坏等。此外,以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例,作为技术人工物,它是由诸多不同类型的技术产品整合而成,如发动机、车身、电气设备、玻璃窗、轮胎等,并且每一种技术产品都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方法、手段、程序等合成,皆存在着物质资源的输入与输出,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汽车的使用也会产生诸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汽车工业的繁荣加剧了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大大超出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总之,当代技术的发展已经加速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超出了自然界所能承载的负荷,造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12]1-2。进入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危机依然严峻。为了协调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种新技术即环境保护技术,此类技术能够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有利于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的矛盾,从而实现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正大力发展环境保护技术,改变传统价值观念,构建新型的生态伦理价值体系,努力建设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当代科技加速了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当代技术的发展不仅上升为国家意志,而且已全面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人类通过不断地调整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来消解传 统技术之“弊”。技术理性已经深深地渗透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13]34-36。环境保护技术按照人的意志和诉求来为人类服务,它已经按照自身的逻辑和内在要求来运作,不断地规避传统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生产当中的污染治理、有效节约资源等方面。

三、环保还是不环保:环境保护技术的生态伦理论之争

从技术的价值论角度来看,技术存在着正负效应,为了规避技术的负效应,人类必须发展好的技术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抵制“不环保”的技术,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营

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在有效解决人类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必须能够做到有效降低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这一点上,产生负效应越小的技术更能得到生态伦理的支持。当前,人类必须对环境保护技术的生态保护标准做出底限要求,而其上限是无限的,是人类对环保技术的生态保护的无限要求和不懈追求,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1.环境保护技术理应“环保”:生态伦理的支持现代技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提升人的自我价值然而现实却是生态危机加剧,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日趋紧张。人类必须改变传统技术发展的方向方式、路径,将技术进步与生态保护两者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当今时代的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人类社会,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人类必须行动起来,尽最大努力降低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多技术上的突破和生态治理经验。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利好,中国政府根据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了不同领域的一些重点发展的技术项目,如针对火电、钢铁、水泥等工业烟气的治理列出了《2014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工业烟气治理领域)》(包含了如细颗粒物预荷电增效技术、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电除尘器高频电源供电技术等技术);针对水污染治理领域发表了201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水污染治理领域)》,该技术目录包含了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有效回收和集中处理技术,如增强型膜生活污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低氧高效一体化生物倍增污水处理技术等。此外,环保部门还针对汽车尾气和城市垃圾污染问题分别列出了国家鼓励发展的一系列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防治技术和城市垃圾的有效处置技术等[14]167。技术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改变了自然界本身,同样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技术开发是有限度的,应该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即人类的技术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始终控制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自身调节的限度之内达到这样一种科学合理状态,即人类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社会进步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15]98。2.环境保护技术“不环保”:生态伦理的反对在环保工作任重道远的背景之下,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环保新技术产品必须能够有利于促进环境污染的治理,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环保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大量使用绝不能给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因此,环保技术必须“环保”。事实是,产品在推向市场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未经严格论证和技术考证,如在其制造时,其材料获取、生产工具材料,在使用和操作中是否有耗费、污染问题,或其回收及回收后会否造成环境负担,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技术考证和伦理论证的。如现在的电动汽车的使用对于特定区域而言的确解决了城市汽车尾气污

染问题,但是电动汽车的能源供应问题如何解决,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几百里之外的火力发电厂供电,而火力发电对煤的消耗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此外,电池的生产、报废、回收及其产生的污染问题等同样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当然,人们对新技术的环保要求不能过于苛刻,如果暂不考虑电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还是能源问题,人类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清洁能源供应这一人类发展的共性问题,才能给电动汽车贴上“环保”标签。

四、支持与限度: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的生态伦理实践

人类支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的态度是坚决的,但对于某项具体的环境保护技术,其获得生态伦理上的支持可能是有限度的,而并非至上的。因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某项环保技术产品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依然存在被淘汰的可能,被更环保的技术所替代,这也反映了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技术是人的智力表现和延伸产品,它是为人类服务的。由于人类受有限性认识的影响,技术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防和避免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人类要深入研究分析技术可能会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种影响,而不要妄自尊大,毫无顾忌去发展任何技术。人类选择发展环保技术,此举是为了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在推动环保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必须避免受到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这将背离人类的价值理性。从生态伦理的视角来看,生态环境具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它与人类的生存状况或命运息息相关,必须能够得到人类应该给予的尊重权利。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它们的内在价值才真正符合生态伦理要求。当前,人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眼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发展符合生态伦理要求的环境保护技术。1.避免受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从污染源头上实现环保技术的新突破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宏观视野,从全人类的切实利益出发,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应从污染源头上下功夫,人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健康的食品,以及资源的有节制使用和可持续利用等。受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人类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利益而不断凌驾于自然之上,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无节制消费与自然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冲突,同样受此思想的影响,人类在消解冲突、发展环保技术的过程中又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思维,须知,环保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要解决一个一个家庭对空气、水、食品等资源的要求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营造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要避免走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环保之路。2.抵制不环保的技术,发展符合生态保护标准的环境保护技术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保护技术?一项新的环保技术要在多大程度上优越于已有的技术,政府部门或企业才应该极力去推广和使用?

草率地使用和推广一项所谓的环保新技术,有可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是新技术与旧技术比较而言,它的优越性可能并不明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担依然不可小觑;二是随着新技术的使用,人们会暂时放弃对更加环保的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产生隐性的机会成本。目前,国内已经逐渐完善了有关污染排放等的环保标准,但是有关技术对生态环境平衡的保护及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等影响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因此人们还无法对一项环保技术作出全面详实的评价,政府无法决策是否应支持某项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应该将某项技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标准纳入环境保护标准之中[16]39,而这样的标准也将成为人类对环境保护技术进行开发和使用的生态伦理下限。3.加强技术主体的生态伦理意识,进行环保技术负责任的创新研发技术主体是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发展的直接推动者。技术主体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运用进行全面的生态伦理考量。技术主体的生态伦理意识关系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研发的成败。技术专家要始终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自觉按照道德规范或伦理限度去从事技术活动,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或人类社会有危害的技术行为。要清楚地认识到,技术专家的技术创新活动承载着价值,技术的实践活动会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技术主体必须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估和生态伦理论证,对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进行深入讨论,做到负责任的研究。这既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负责,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负责。4.倡导适度消费,主张发展能促成资源共享的环保技术。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毕竟是有限的。面对大自然,人类应有的态度是改变无节制的过度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活观念。人类的发展历史已经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甚至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为了让人类的后代能够分享自然界的有限资源,实现代际公平,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制止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3]11-14。人类必须将整合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能够促成资源共享的环境保护技术。如滴滴打车软件的开发和广泛运用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仅有效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还减少了一部分人购买和使用汽车的过度消费,减轻了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担,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五、结语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旨在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技术理性要求人类诉求技术之“利”,消除技术之“弊”。在当今高度技术化的社会之中,人们已无须思考要不要发展环境保护技术,而是要思考应该发展什么样的环境保护技术。全社会必须深刻思考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高度关注其未来。一项新的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必须能够经受住生态伦理的严格考量,决不能将技术创新上的可行等同于环境道德上的应该。人类的生态伦理思想

及实践方式将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充分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及对大自然应有的态度,即“敬畏”自然。人类围绕环境保护技术所从事的谨慎的创新与开发活动,应着眼于协调技术活动与生态伦理的关系,这不仅是人类对过去发展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纠错,也是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负责和担当。

参考文献:

[1]梁燕君:《新世纪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载《中国集体经济》2006年第1期。

[2]王劲、王学川:《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载《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5期。

[3]王劲、王学川:《环境保护技术与生态伦理》,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4]李三虎:《科学技术、公共领域与和谐社会》,载《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期。

[5]杨俊中:《中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探析》,载《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9期。

[6]王敏、代晓君:《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7]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8]任俊华:《论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载《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9]周山、谢东华:《论海明威的生态伦理观》,载《求索》2009年第5期。

[10]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1]葛荣晋:《道家的生态智慧与环境保护》,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4期。

[12]胡云江、张敏生:《环境保护的伦理思考》,载《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3]林德宏:《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6期。

[14]刘振华:《浅析现代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载《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年第9期。

[15]秦书生:《技术的生态伦理审视》,载《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4期。

[16]郭延飞:《基于创新思维背景下的环境保护标准化改革》,载《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5期。

作者:陈首珠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 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 (3) 1.1 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3) 1.2 制造业的发展 (3) 1.3 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 (3)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及特点 (4)

2.1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4) 2.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 (4) 2.3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4)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5) 4 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5) 4.1 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 (5) 4.2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5) 5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前沿 (6) 5.1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6) 5.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前沿 (6) 6总结 (6) 参考文献 (7)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阐述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先进制造技术的 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体系结构及分类,指出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先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 1 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 1.1 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制造系统是制造业的基本组成实体。制造过程及其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成产品的有机整体,称为制造系统。制造系统从结构、功能、过程三个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制造技术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1.2 制造业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正在发生质的飞跃,制造业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对制造工业的影响表现在对产品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经营和制造活动的全球化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没有工业基础和制造业的城市是没有根基的城市。 1.3 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促进制造业生产规模沿着“小批量"少品种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方向发展,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生产方式沿着“手工-机械化-刚性流水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但这种条件不能满足当今市场对产品花色品种和交货期的要求,为此工业经济时代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特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用户需求多样化;大市场和大竞争;交货期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信息化和智能化;人的知识、素质和需求的变化;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促进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 【文献出处】国际商报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1077字) 【副标题】一丁 【正文】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基本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预计“十五”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今后5年,我国环保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以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4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1.4%。其中环保产品500亿元,环境服务50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400亿元。 “十五”后,我国环保产业将以不低于1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其总产值将超过25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其中环保产品的总产值达到800亿元,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根据我国“九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从解决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出发,今后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城市污水治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及各类监测设备,及其相应的高新技术开发及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环保服务市场和环保资本市场。 水污染治理方面,急需草浆造纸黑液全套治理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治理技术、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 空气污染治理方面,需要大型燃煤电站脱硫技术和中小型工业锅炉简易实用的脱硫技术和设备、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高新技术、汽车机内净化及尾气净化的有效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城市垃圾需要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工业固体废弃物需要资源综合利用和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设施。 在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需要生态技术、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 环保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环境监测仪器。将开发各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及数据传输系统,大的烟尘、烟气排放口,污水处理出水口和重要水质监测断面实现在线监测,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通讯网络等。

确保环保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环保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根据施工现场本身的工作环境特点,为保证施工现场及周边的环境整洁,同时不对其他相邻单位的施工造成影响,我公司将认真分析影响现场环境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工地的扬尘、噪音何废弃物排放等各种污染。 一、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率为零;尽量避免现场施工及材料机械设备运输造成环境污染。 二、环保达标管理方案 1、噪音排放控制 因施工时间技术方面的要求致使噪音超标时,必须遵循有关部门的规定,采取措施降低施工噪音污染。 (1)机械加工点远离居民区或其他环境敏感点。 (2)严禁夜间安排高噪声的机械施工,尤其是打桩等高噪声施工作业。 (3)严格按照当地政府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如与医院、学校等敏感场所产生冲突时,我公司将避开学校、医院等敏感时段,相关作业安排在周末或假期进行。 (4)在施工期间密切检测学校等敏感地段的噪声情况,并密切进行噪声监测,如果噪音超标时我公司将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5)注意保养施工机械,使机械维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使噪声维持最低水平,通过居民区的汽车限制鸣笛。 (6)我公司将自备便携式声级计,以便对施工点尤其是敏感点处的噪声进行常规监测。 2、大气污染防治 我公司大气污染防治主要针对环境敏感点进行防治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我公司将为本工程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于未铺筑的临时道路和灰土拌合站及路基填筑、取土场取土工作面进行定期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2)对于易洒落粉状物料的堆砌场所,我公司主要采取防风遮盖措施,减轻扬尘污染。 (3)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落散装物料的运输,应采取防风遮盖措施,尤其在干旱大风天气,以减少扬尘。 (4)对尾气超标的汽车,限制在本工程中使用;加强交通管理,有力疏导,使车辆尽量用低油耗车速运行,减少尾气排放。 3、文物保护 (1)我公司将派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普及基本文物保护知识。 (2)一旦在施工中发现地下大量古陶瓷、古钱币、工具或其它具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物品,我公司将立即停工,并迅速通知有关部门鉴定处理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4、公众干扰的防治措施 (1)确保公路施工行为不破坏沿线的公众服务设施。 (2)我公司装备临时供电、通讯、供水以及其它装置。 (3)对于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资运输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同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协调以避免现有道路的交通堵塞。 (4)在每一个施工现场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广告牌,写明工程承包者、施工监督单位以及当地环保局的热线电话号码和联系人姓名,以便群众在受到施工带来的噪声、大气污染、交通以及其它不利影响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 5、公众健康和安全 对于公众安全我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疾病控制等知识的教育,尤其是一些疫情、传染病等。 (2)对施工工人提供必要的自我保护装备,例如:安全帽、耳塞、防尘面罩(尤其是在隧道施工时)以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3)对沿线群众的安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施工场地和其它疫情未解除地点设置围挡禁止公众通行;当公路在公众集中区进行施工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计算虚拟化的发展历程

计算虚拟化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的虚拟化技术雏形 上世界60年代开始,美国的计算机学术界就开始了虚拟技术的萌芽。1959年6月在国际信息处理大会上,克里斯托弗的一篇《计算机分时应用》的论文,被认为是虚拟化技术的最早论述。 1960年美国的Atlas计算机项目,以及1965年IBM公司按照以上论述进行的一些列计算机项目试验,其中的M44/44X计算机项目,定义了虚拟内存管理机制,用户程序可以运行在虚拟的内存中,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虚拟内存就好像一个个“虚拟机”。 IBM提出的虚拟机技术,使一批新产品涌现了出来,比如:IBM360/40,IBM360/67,以及VM/370,这些机器在当时都具有虚拟机功能,通过一种叫VMM(虚拟机监控器)的技术在物理硬件之上生成了很多可以运行独立操作系统软件的虚拟机实例。 2 虚拟化技术的推广 很早以前,商业Unix厂商就在他们的企业级产品中加入了虚拟化的功能,这就是当时为什么大型主机卖得如此之火的原因了。但由于虚拟化的门槛很高,而且应用也很有限。虚拟化技术始终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 随着x86平台上虚拟化技术的实现,首次向人们展示了虚拟化应用的广阔前景,因为x86平台可以提供便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的服务器。更重要的是,一些用户已经开始配置虚拟化的生产环境,他们需要得到新的管理工具,从而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收益。 3 计算虚拟化成为流行趋势 用户对虚拟化感兴趣的底线是希望把成本降低,这是中型企业采用虚拟化架构的驱动力。许多小型企业开始进入数年前部署的Windows 2000/2003的更新期,有两种选择:买一或两台高性能的服务器或者购买6、7台普通的服务器。前者采用虚拟化技术就能达到后者所能提供的性能和存储容量,但占用的空间更小,成本也不高。 对于大型企业,虚拟化技术更吸引人。他们的数据中心往往由数十台甚至上百台机架式服务器组成,功耗很大。然而,大量服务器的CPU被闲置着。在大量调研后得出的结论:只有15%左右的资源在被充分利用。 CPU在高速发展,但操作系统却相对滞后,应用就更不用说了。这使得用户花大量的钱买新的服务器,运行的却是老的应用。那些已经运行数年的应用可能并不需要更大容量的内存和最新的CPU,但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对新硬件的支持,用户别无选择。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1207 【文献出处】经济研究参考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99文献)(7766字) 【副标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岳颂东 【正文】 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1月--6月为期半年的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除西藏、宁夏、海南以及台、港、澳地区,以下同)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9090个(企业单位7617个,事业单位1473个),其中专业单位5995个,占单位总数的66%,兼业单位3095个,占单位总数的34%。职工总数169.9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48.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4%,事业单位21.4万人,占12.6%。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720.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620.9亿元,占86.2%,事业单位99.2亿元,占13.8%。环保产业年产值521.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占总产值的88%,当年实现利润5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6%。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7年8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产业纵向与自身相比,发展是不慢的;但是横向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则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的总量规模依然不大,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1997年环保产业年总产值为521.7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确实不是很大。另外,在全国7617家企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90%左右,大中型企业占10%左右,即便在总量规模不大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 制造业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研究并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浪潮,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代国际间的科技竞争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信息化、精密化、集成化、柔性化、动态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将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 1.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1.1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先进制造技术是不断利用新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技术,因而它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先进制造技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目标,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制造过程,强调优质、高效、清洁、灵活生产,体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制造的柔性化。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技术构成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可以分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 目的的技术构成和以满足特种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强调制造系统与制 造过程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包括: (1) 系统理论与技术(着重制造系统组织优化与运行优化,以提高制造系统的整体柔性与效率) 。 (2) 制造过程的单元技术(着重制造过程的优化,以提高单元的效率与精 度) 。系统理论与技术涉及范围包括:CIMS、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制造过程单元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设计理论与方法、并行工程、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管理、决策与自组织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制造过程智能检测、信息处理、状态检测、补偿与控制、制造设备的自诊断与自修复、智能机器人技术、

确保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本项目部将严格按本工程招标文件和市有关部门及市容监察的要求,按照业主及监理方的统一调度和安排,服从业主对总平面管理和现场平面管理的要求,做到现场整洁、堆放有序、工完料清、三清退场、道路清洁安全通畅,地下管线保护、消防、治安等进行标准化工地建设,并及时解决和减少由施工造成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本工地达到市文明样板工地。 (一)、文明施工目标: 我们将严格按本工程有关文件和市有关部门及市容监察的要求,按照业主及监理方的统一调度和安排,服从业主对总平面管理和现场平面管理的要求,做到现场整洁、堆放有序、工完料清、三清退场、道路清洁安全通畅,地下管线保护、消防、治安等进行标准化工地建设,并及时解决和减少由施工造成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本工地达到市市文明样板工地。 (二)、文明施工措施: 1、工地办公场所保持整洁,无乱堆乱码现象,无积灰、乱涂乱画现象,桌椅橱柜摆放有序,公文资料整齐存放,办公设施完整无损。 2、我们将统一制作各种标识、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画幅,并制作钢架宣传画廊,反映施工进度情况及安全知识教育等。 3、在现场入口明显的地方制作“六牌一图”,即单位名称牌、工程概况牌、门卫制度牌、安全措施牌、安全记录牌、安全宣传牌、现场平面图等,施工现场平面图按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具有科学性,并分施工阶段联系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做到紧凑、合理,便于施工。 4、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管理领导班子,领导成员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监督检查现场文明管理,把规定中的检查项目分解到人,定期检测考核,进行奖罚,将场容管理与职工分配有机结合。 5、编制详细的现场文明管理制度,把场容管理制度化,并将检查项目责任到人,设置专用记录薄记载,制定考核措施计划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6、全体员工树立遵章守纪思想,采用挂牌上岗制度,安全帽、护目镜、工作服及劳保鞋统一规范。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剖析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机电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题目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4月26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4)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4)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5)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6) 4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举例 (7) 4.1在产品制造过程与工艺技术中的应用 (7) 5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展望 (8) 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0) 6.1 CIMS 系统的功能组成 (11) 6.2 CIMS 系统的技术优势分析 (11) 6.2.1保障和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质量 (11) 6.2.2 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周期 (12) 7 加工技术 (12) 7.1 超精密加工的技术范畴 (12) 7.2 超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 (13) 7.2.1 主轴 (13) 7.2.2 直线导轨 (13) 7.2.3 传动系统 (14) 7.3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NC)) (14) 7.3.1 数控技术是应用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15) 7.3.2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重大变革 (15) 结论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 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等,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科跨度大。本书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各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成为人们所需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装备的总称,是涵盖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技术的集成。从广义来讲,它包括设计技术、加工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等三大类。其中设计技术是指开发、设计产品的方法;加工制造技术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所设计产品而采用的生产设备及方法;管理技术是指如何将产品生产制造所需的物料、设备、人力、资金、能源、信息等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达到生产目的的方法。 具体地说,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 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 当代的先进制造技术以其高效率、高品质和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主要特征。先进制造技术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各个学科提供装备、工具和检测仪器的重要任务, 成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

“十四五”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

“十四五”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 目录 一、我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 二、新时代的绿色产业内涵 (3) 一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基本支撑 (3) 二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4) 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 (4) 四是推动形成绿色消费,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5) 三、绿色产业发展经验及趋势 (5) 一是严格的法规制度体系创造活跃的市场需求 (5) 二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6) 三是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6) 四是综合性生产服务逐步成为绿色产业的主流发展业态 (7) 五是广泛的社会参与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7) 四、中长期环境科技发展规划展望 (8) 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国内的环境问题是在近30年才集中出现并被社会公众所关注,但研究发展速度很快。2000年以来,我国的环保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趋严以及政府在该领域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大,是环保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环保技术研究紧跟国际前沿,形成了较全面的研究布局,在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如生态修复技术中的森林与草地恢复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中的固定源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源清单技术。但环境科技的研

究水平整体处于国际中上水平,距离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仍有10—15年的差距。 一、我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说,我国在环保技术创新方面的产出较多,环境领域的论文发表总数仅次于美国,且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一些子领域的专利技术申请量达到或接近世界第一,但环保技术论文的质量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SCI论文被引频次少于发达国家,且原创性技术较少,核心技术创造不足,发明专利技术总体质量也不高,缺乏核心专利技术。分析我国的环保技术创新成果,可发现存在研究偏基础、产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 主要原因有: (1)国内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现有环保技术研发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研究院所,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以水污染控制领域为例,国际水污染控制主要专利权人,前十名几乎全部是国外企业,其中日本5家、韩国2家、美国2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力量分散,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 (2)技术转化率较低企业研发实力不具备国际竞争力,高校和企业的研发与转化应用脱节的问题突出,导致自主研发技术多处于小试或中试阶段,技术产业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缺乏支撑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例如,从转化应用来看,全国的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合同

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二章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12.1建立健全环保管理组织保障体系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制定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计划》,并贯彻到整个施工活动中,保证满足河南省有关的环保规定。 (1)根据有关规定工程开工前向省、市、区环保部门申报并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2)施工区设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并明确岗位责任。施工前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法规教育和学习。 (3)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完整的环保措施,现场环保人员必须参与其制订,并确保措施的具体使用,符合现场要求并得到落实。 (4)施工前与施工队签订环保协议书,切实把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地防止空气污染、防扬尘、防施工扰民等。 (5)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挂责任人的姓名,以明确责任人的管理责任。 (6)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根据现场情况,定期召开环保管理分析会,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落实。 (7)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的环保检查,并对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 12.2防大气污染、扬尘措 (1)清理垃圾时运输车辆必须加以覆盖,防止道路遗撒,弃土(垃

圾)场应通过省、市环保部门的同意方可弃土。垃圾必须分拣分类处理,不得含有易挥发性物质。 (2)水泥等易飞扬的材料不得露天存放,必须采用封闭式库房或水泥罐。搬运时应进行覆盖,防止遗撒飞扬。 (3)严禁烧煤、木材等发烟物资。食堂使用煤气灶,燃料采用罐装液化气。必须使用燃煤器具时,要有可靠的除尘、消烟装置。12.3防水污染措施 (1)施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应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2)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应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过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进行排放。 (3)食堂废水按规定设置隔油池,定期处理油污,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 (4)现场厕所采用封闭式,并经常冲洗。粪便经化粪池后,方可进行处理,化粪池应经常清理。 (5)废弃垃圾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洗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 12.4防噪音污染措施: (1)现场施工时间控制在早六点至晚十点之间,如必须夜间施工时,应征得当地政府部门的同意,并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 (2)现场的强噪音机械设置封闭的机械棚,减少噪音污染,移动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姓名:李福彬 班级:11020143 学号:50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一、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内涵及特点。 先进制技术(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简称AMT,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先进制造技术的实用性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首先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其应用于制造全过程的范围,特别是达到的目标与效果,无不反映这是一项应用于制造业,对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起重大作用的实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制造业(如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先进、适用的制造技术,有明确的需求导向的特征;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以追求技术的高新为目的,而是注重产生最好的实践效果,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为目标。 (2)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传统制造技术在应用范围上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传统制造技术通常只是指各种将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加工工艺,而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由于其组成中包括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因而则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准备、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与实践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与实践 摘要: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现代西方学者也提出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性生活方式,然而,现代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环境保护技术成为人类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平衡的必然选择。尽管当代环保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要不断接受生态伦理的考量,有些环保技术甚至被质疑“不环保”。人类应该重新审视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方式及未来,发展符合生态伦理要求的环境保护技术。 关键词:生态伦理;环境保护技术;限度;实践 面对生态危机,人类不断反思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断审视人类的技术实践活动。如何应对生态危机?人类将保护环境和推动技术进步两者结合起来,即发展环境保护技术。近些年来,环保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环保技术产品涌向了市场,然而,是否贴上“环保”标签的技术产品就一定环保?事实上,很多环保产品并没有达到生态保护标准,或者受到生态伦理的挑战。那么,人类到底需要发展什么样的环境保护技术?学术界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及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学者从技术角度指出,技术发展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更加倡导共享、可持续利用与发展[1]6-7。有学者从理论批判与建构角度出发,将生态环境危机归因于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应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让科技造福于人类,科技也应有利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2]231-234;也有学者从实践角度入手,认为实现科技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应该确保公众参与科技发展的决策,让公共问题在公共领域层面接受伦理考量[4]55-62。基于以上文献,本文将从生态伦理思想、环境保护技术以及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考量环保技术本身及其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伦理思想: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先导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及实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先哲们早就有关于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实践活动也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思想和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且影响和渗透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看来,应把对自然的神圣性敬畏赋以天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理念应成为人类生活的信念和行为规范[5]8385-8388。《礼记?月全》中就对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行为进行了限定和要求,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人类必须做到,“昆虫未蜇,不以九田,不麋,不乱,不杀,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强调要遵守自然界发展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文明施工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工程施工期内,我们将以创建文明工地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制高点,在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上树立精品意识,科学管理、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我企业将严格按照西安市创建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和要求以及有关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高标准地布置施工现场,美化施工现场并实行严格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营造文明素质高的施工环境。由专业负责人对工地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场容场貌、生活卫生检查,以有力地促进项目达到安全文明工地要求。 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本工程为装修工程,因此我司将严格按文明施工现场的标准和招标文件中的要求进行管理。施工现场必须有七牌一图:即工程概况,工程项目负责人名单,创工程质量奖和施工现场标化管理,工程环境,安全生产纪律,安全生产天数,防火须知七牌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档牌的制作、挂置必须符合标准,现场由项目经理任命文明施工负责人,及各施工部位分片区包干于责任人,委托负责人制订责任制,明确职责监督项目的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保持齐整、清洁,做到现场垃圾随做随清,工完场地清。实行工地门前“三包”,确保门前场外无垃圾,无建筑材料、无易燃物。 现场原材料、构件、机具设备要按指定区域堆放整齐,保持道路通畅。建筑垃圾及时归堆、外运,严禁随意抛掷。建筑污水必须通过管理集中向下排放。做到作业面无积存垃圾,无积存废水、无散落材料。

保持施工道路、场地畅通、整洁,施工环境保护采用二级排防处理,进出车辆冲洗干净,做到无泥浆出工地。 在本工程中所有施工人员有公司统一工作服装,实行标准化管理。

中国虚拟化技术发展路线图

IDC:提出中国虚拟化技术发展路线图 2008-04-15 04:05:24 通过多年以来对中国服务器市场的跟踪研究,IDC认为虚拟化技术--尤其是基于x86服务器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的热点。IDC进一步提出了中国虚拟化技术发展的路线图,并认为虚拟化技术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有更深远的发展空间。 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周震刚观点: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虚拟化1.0时代,绿色IT将推动虚拟化进程——通过多年以来对中国服务器市场的跟踪研究,IDC认为虚拟化技术--尤其是基于x86服务器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的热点。IDC进一步提出了中国虚拟化技术发展的路线图,并认为虚拟化技术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有更深远的发展空间。 IDC认为,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会经历四个阶段,在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的服务器集中化可以被看作是虚拟化发展的准备阶段,可称作虚拟化0.5时代。而从2005年开始持续至今的虚拟化热则可以被看作虚拟化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将计算资源的动态集中和共享作为实施虚拟化的主要任务。从2007年开始,在一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虚拟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虚拟化实施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灾备、迁移以及负载均衡上。IDC预测,在2010年左右,虚拟化将达到成熟阶段。这时的虚拟化实施,将形

成以服务为导向、成本可控、基于策略且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数据中心,IDC把这个阶段称作虚拟化3.0时代。 中国虚拟化技术发展路线图 根据IDC对虚拟化发展进程的划分和对中国相关市场的研究,周震刚指出目前中国市场仍然处于虚拟化的起步阶段,即虚拟化1.0时代。在虚拟化的普及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IDC在北美市场的研究表明,在大型企业中,虚拟化应用的普及程度达到了67%以上。而在中国市场的调研显示,即使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城市,应用虚拟化技术的大型企业仍然不超过22%。 但是,随着中国政府“节能减排”的政策出台,建设“绿色IT”成为各地企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这将带动虚拟化技术在未来几年中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环保综合规定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国发[2012]19号 【失效依据】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2016)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2.06.16 【实施日期】2012.06.16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发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而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宝库,给人类带来了切身利益,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的时代。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与自然搏击的漫长过程中,掌握、发现了无数的规律与知识、发明了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先进科学,这些发明与创造,不仅推动了中国进步,甚至推动了世界发展进程。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已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竞争推进了科技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使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展望未来,科学技术将更加快速的向前发展,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进步必将为人来带来福祉。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手段也日新月异。环境问题正是整个地球在遭到人类掠夺性开发后发生的系统性病变:人类在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出了深重的环境灾难。自从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占据了人类心灵中的神圣地位。然而,由于科技万能的思想和片面增长的观念忽视了科技、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不顾环境资源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使人类步入了危机——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所有这一切,并非完全天灾所致,而是人力所为。科学技术文明背后的价值观念日益在促成人之主体化、自然之客体化,直接导致人类攫取和控制自然和权力。人们曾经认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从环境中攫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就是越好的技术,只注重科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科学观的扭曲,导致了方法论的扭曲,把发展引上了歧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路。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深刻矛盾,始终笼罩着人类赖以蕃衍生息的家园。另外,由于科技研究“名”与“利”的两大诱因,使得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有“走火入魔”的趋势。我们在从事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环境保护、伦理道德、意外灾害等相关的事宜。科技现代化过程本身也要求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这种一体化的思想有可能促成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模式。因而,在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中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方案

第九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9.1文明施工措施 项目部以“三文明一满意”(即文明之家,做文明职工,建文明工地,造满意工程)活动为有效载体,把职工管理和质量三要素重组,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施工不扰民,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本工程施工现场布置,临舍搭建、道路、围墙等均应严格按文明工地的要求布设。 9.1.1文明施工目标 按省级文明工地标准要求施工。 9.1.2文明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并按公司“创建文明工地”的要求编制项目部“创建文明工地计划书”,在申报公司审批通过后具体实施。 9.1.3创建文明工地的标准 文明施工范围较广,它涵盖了整个施工管理和施工生产过程,通过实施文明施工计划,能较好的展现企业的综合实力,树立企业形象。因此,在施工的全部过程中抓好文明施工,将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工作,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文明施工着重突出体现在:环境保护(控制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水质污染及光污染等)和环境卫生,安全防护,遵章守纪,文明施工气氛等方面。 9.1.4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⑴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落实责任,建立制度,定期检查评分,项目经理是文明工地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⑵每月召开一次“文明工地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例会,总结一个月的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对文明施工检查情况进行考评,布置下一阶段的文明施工工作。 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工程进度情况,公司将安排专人对文明工地建设进行策划和实施。项目部将制定分阶段的文明施工组织方案,对文明施工管理目标进行详细分解,明确岗位职责。 ⑷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由各施工队生产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开具“重大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队在收到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安全员应监督检查问题的解决情况。如发现重大隐患问题,检查组有权下达停工指令,整改后经检查组批准后方可施工。 ⑸文明施工检查结果做为各有关部门的考核业绩,与奖金挂钩,对于管理不力,多次在文明施工检查中出现问题的部门或责任人要给予批评甚至撤换人员,被评为先进单位和个人的给予奖励。 ⑹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针对文明工地建设的各项标准,项目经理部要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更详细的检查评分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 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职工都了解创建文明工地的意义,

桌面虚拟化技术发展分析

桌面虚拟化技术发展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桌面虚拟化技术(VDI)发展分析

目录 1.1 桌面虚拟化现状与发展 (3) 1.1.1 虚拟桌面简介 (3) 1.1.2 虚拟化技术 (4) 1.1.3 虚拟桌面/应用的优势 (19) 1.1.4 常用三维虚拟桌面平台分析 (20) 1.1.5 虚拟桌面需求分析 (23) 1.1.6 桌面虚拟化安全需求分析 (26)

1.1桌面虚拟化现状与发展 1.1.1虚拟桌面简介 桌面虚拟化“Desktop Virtualization (或者成为虚拟桌面架构“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VDI概念最早由桌面虚拟化厂商VMware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标准的技术术语。虽然借用了传统的瘦客户端的模型,但是让管理员与用户能够同时获得两种方式的优点: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同时用户能够获得完整PC的使用体验。 在后端,虚拟化桌面通常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来实现: 运行若干Windows虚拟机的Hypervisor,每个用户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到他们的VM (虚拟机)。 安装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每个用户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到服务器。(这种方法有时被称作bladed PC(刀片PC)) 无论何种方式,都是让终端用户使用他们想使用的任何设备。他们可以从任何地方连接到他们的桌面,IT人员可以更易于管理桌面,数据更安全,因为它位于数据中心之内。 VDI方式最有趣的是,虽然这些技术是新兴的,但把桌面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的概念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了。与传统的基于服务器计算的解决方案最主要的区别是,基于服务器计算的解决方案在于为Windows的共享实例提供个性化的桌面,而VDI的解决方案是为每个用户提供他们自己的Windows桌面机器。 能提供虚拟桌面的厂商有国外的VMware,Citrix和微软Hyper-v,的自己研制的Cloudview,集成了虚拟桌面和云计算的功能,包括对外提供云桌面、云应用和云服务等。 将桌面操作系统虚拟化带来很多好处,包括: ●数据更安全,通过策略配置,用户无法将机密数据保存在本地设备上,只能在数据 中心进行存储,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提高网络安全,由于只使用需要开放有限几个端口,所以可以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 和严格控制,在不影响应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性;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到被授权的桌面与应用; ●终端设备支持更广泛,可以通过PC,瘦客户端、甚至是手机来访问传统PC上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