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学会分支,也学会选择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分支结构是程序设计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模化。既是顺序结构的延续,又是程序编写的一个基础。对以后编程影响重大。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高中时学习多分支选择结构打下基础。

2、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程序的基本要素和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的,大部分学生对程序的编写和结构有了一种认识,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学生可以再上一个台阶。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程序的要素和顺序结构认识不够、掌握不好,不能顺利地编写好程序;这部分学生仍需老师的辅导、鼓励和同学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支程序的结构,流程以及作用。

(2)熟悉掌握分支语句的作用格式。

(3)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4)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1、在思维分析中,体验学习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游戏程序的运行和流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2)通过运行程序、分析程序、编写程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分层教学和辅导,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4)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程序,分析程序,修改程序和编写程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克服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拓展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提高。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分支语句的流程图,分支语句的实现过程以及分支语句的格式。

难点:分支语句的应用以及分支语句的格式,。

五、教学策略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难点,故采用情景设置,游戏导入,讲练结合,任务驱动,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小组学习等多种立体方式呈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动,亲身体验,总结思考提高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媒体选择

极域电子教室广播系统、计算机教室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采用情景设置,讲练结合,分层辅导,分层练习,任务驱动,小组学习等多种立体方式呈现。

农村学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在编程的教学中这种差异更大,所以要因地制宜,要求不要太高。本节利用游戏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从游戏的编写思路引入利用结构图编写程序的思路,使学生容易理解分支结构图;再从结构图引入实现分支功能的条件语句;接着重点详细讲条件语句的格式和功能。操作题也是精于设计:先从学生容易掌握的填写补充程序到不难掌握的改写程序,再到学生有兴趣但难度稍高游戏编写。设计目的是由浅入深有利增强编写程序的自信心,逐步掌握知识点;这也是分层的操作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水平的操作题,既完成教学任务体验成功,又有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学生完成操作题的同时,教师进行分层辅导和教学,水平高的同学适当鼓励和表扬,水平低的同学适当进行辅导完成操作。对学生完成每一层次的题目,及时展示、表扬、评讲,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最后,及时总结,形成知识;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能体验成功,拓展了思维。但下面也值得我们沉思:

1.学生完成了练习,这就等于开拓了思维了吗?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

题会用这样的方法去思考吗?

2.用游戏去引导,真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程序,还是昙花一现吗?3.画图形结构真是解决编程难的一种好方法?

4. 小组学习是共同进步,还是尖子生代劳学困生?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吴焕英 【案例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有以下几项: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算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结构化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 1、顺序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编写简单的程序的过程 3、变量的特点

教学策略 1、在上课前,我故意引入一般人对程序的看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探索新鲜事物欲望。为拉近程序与生活的距离,举例说明生活中程序与生活的关系。 2、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 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展开,一起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学生从游戏中分析算法,本课设置了三个算法思路让学生分析。 1、顺序结构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依照人的正常逻辑,必有学生想到直接互抛法来交换两个球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算法,引出程序。由于算法1不是满足要求的算法,因此我先引出程序,再分析程序设计的过程。算法1是一个铺垫。

这其中也涉及到顺序结构程序的语句描述。 2、顺序结构的第二次亲密接触 这是本课学生必须掌握的程序,因此让学生分析算法的同时,能够模仿算法1编写出算法2的程序。 3、顺序结构的第三次亲密接触 算法3是本节课的扩展知识,重在培养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方式,理解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值的变化,培养学生具有算法分析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备课讲稿

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节区级研讨课。一直以来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在开学初确定研讨课选题时,我选择的是课改以前教材中没有的《排序算法设计》。可是,教研员决定让我把研讨课提前到三月十九日,课题也就因此改为《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难度明显降低了,但挑战性也会随之降低吗?说实在话,开始觉得这是一个不太有意思的课题,甚至有些失望。可当我真正准备这节课时,感觉其实更具挑战,也就乐在其中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学会使用赋值语句来实现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从“提取人民币方案”问题出发,一起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使用赋值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是第一次使用这套教材,感觉导入用实例有的比较复杂,不适合初学者,但很多例子又很贴近实际。于是多数情况下,是用更简单的例题导入,有了一定基础后,引导学生自学书上的例题。这样学生不仅能做到循序渐进,还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和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 这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这门课的第六节课,学生对界面设计已经熟悉,而且了解事件过程与事件驱动,但是真正去认识代码这是第一节课。在这之前,做过代码录入的练习,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 四、教学策略 采用加涅的九段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五、教学重点 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六、教学难点 用赋值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流程(见下页)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加涅: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 正投显示“银行取款单”,学生了解在取款单上要填写的内容及银行出纳如何支付。接下来,说明本节课的目标:我们用VB帮银行设计一个程序,解决以下问题-储户到银行提取存款共计N元,试问银行出纳员应如何付款,才可以使储户拿到的人民币的张数最少? 运行“money.exe”,输入366,先让学生说出结果。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很快说出答案和思考的方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学会分支,也学会选择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分支结构是程序设计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模化。既是顺序结构的延续,又是程序编写的一个基础。对以后编程影响重大。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高中时学习多分支选择结构打下基础。 2、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程序的基本要素和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的,大部分学生对程序的编写和结构有了一种认识,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学生可以再上一个台阶。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程序的要素和顺序结构认识不够、掌握不好,不能顺利地编写好程序;这部分学生仍需老师的辅导、鼓励和同学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支程序的结构,流程以及作用。 (2)熟悉掌握分支语句的作用格式。 (3)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4)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1、在思维分析中,体验学习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游戏程序的运行和流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2)通过运行程序、分析程序、编写程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分层教学和辅导,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4)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程序,分析程序,修改程序和编写程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克服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拓展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提高。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分支语句的流程图,分支语句的实现过程以及分支语句的格式。 难点:分支语句的应用以及分支语句的格式,。 五、教学策略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难点,故采用情景设置,游戏导入,讲练结合,任务驱动,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小组学习等多种立体方式呈现。以教师为主导,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一、概述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佛山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4 课的内容,它主要包括:程序的结构,IF 语句的基本格式(常用的一种)。 它的重点与难点:1、用户登录程序2 、IF 语句的格式3 、IF 语句的拓展形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3 种基本的结构(顺利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2.掌握IF 语句的基本格式: IF 条件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IF 3.掌握用户登录程序的编写,能够应用IF 语句来设计及编写 书中的用户登录程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屏幕演示、实例练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 使学生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用户登录程序的编写,使学生初步形成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建立一种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保护知识 产权,让学生懂得保护软件版权,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了解VB的程序界面,能够用VB设计图2-15的界面,以及各控件的使用,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会析问题,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我校的学生生整体素质一般,所以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 四、教学策略选择 运用主导策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协作进行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 1 .多媒体网络教室 2 .教学资源:(1 、课件2 、学习资源)六、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上QQ或上网购物时,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 进入,那么这个程序,我们也可以用VB设计一个类似的登录窗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行一个已经写好的用户登录程序。 设计意图:把神秘的编程化做我们平时的生活,使编程这个问题,简单化,同时告诉学生;谁学了VB语言,都可以编写的。 2.编登录程序之前,教师让学生说出程序的答案然后讲解、分析 程序的结构 1 )顺序结构:程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一句一句地顺序执行,即 如: X=4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2 选择结构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0.53,50,500.53(50)0.85,50, c ωωωω?≤?=??+-?>?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 算法为:

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 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 否则500.53(50)0.85c ω←?+-?; 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p 成立(或称条件p 为“真”)时执行A ,否则执行B .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 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 (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 (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A 和B 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 ,又执 行B ,但A 或B 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 两个退出点. 3.思考:教材第7页图121--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四、数学运用 分析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未必总有实数根,因此,求解时,要先计算判别式△24b ac =-,然后比较△与0的大小,再决定能否用求根公式求解.所以,在算

第2课时顺序结构教案

第二课时 流程图 【知识结构】 【学习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概念以及顺序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能运用顺序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预学评价】 1、流程图是 ,其中图框表示 图框中的 表示操作的内容, 表示操作的顺序。 2 表示 ,表示 , 表示 ,表示 3、 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经典范例】 例1、已知x=4,y=2,画出计算w=3x+4y 的值的程序框图。 解:程序框如下图所示: 2 4和2分别是x 和y 的值 框中的数据或内容进行说明,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

例2:写出求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面积的流程图.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 =ab a + b +c (c 为斜边) 【随堂练习一】 练习1、.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写出算法步骤和运行结果. 答:12 练习2、半径为r 的球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 =4πr 2,当r =10时,写出计算球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析:算法如下: 第一步 将10赋给变量r ; 第二步 用公式S =4πr 2计算球面的面积S ; 第三步 输出球面的面积S . m ←p+5 开始 m ←2 p ←m+5 输出m 结束 开始 5,4,3←←←c b a r ← ab a + b +c 结束 输出S 2r S π← 开始 结束

例3、已知三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y 和z 的值,是给出一个算法,顺次交换x , y 和z 的值,并画出流程图。 解: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可以设置一个存放中间变量的单元。 第一步:z p ← 第二步:y z ← 第三步:x y ← 第四步:p x ← 例4、例4、已知一个数的13﹪为a ,写出求这个数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第一步:输入a ; 第二步:计算13 .0a b = 第三步:输出b

《分支结构——if语句》教学设计

第二节《分支结构——if语句》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二、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内容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分析 初三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四、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程序的选择结构 教案编写教师:付虹杨 实际授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授课日期:

Then End if Else The n Then Else Else End if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格式2:又叫块If I f 条件Then Else 2> End I 语句组1> 语句组说明: 新课讲授 (1)条件可以是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等。表达式都会 得到两种可能:非真即假,True或False。 (2)格式2中的if与end if 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3)在书写时,格式1中的<语句组>可以有多条语句,如 果有多条语句则必须写在一行,而且语句之间用冒号“:” 分隔开。格式2中的<语句组>中的多条语句,则需分行书写。 (4)将If、Else和End If 语句左对齐,而<语句组1>和<语 句组2>向右缩进若干空格,以使程序结构更加清楚,便 于阅读和查错。 4、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 当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组1, 否则执行语句组2 选择结构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5、下面我们共同运用选择结构来解决问题:例1、选择题 将鼠标价钱大竞猜的程序补充完整。 Dim a As Si ngle a=I nputBox(“请输入您猜的价钱”) ____ a=20_Print"猜对了"__Print “猜错了” 学生边看课 件,边听教师 讲解选择结构 的基本格式。 注意事项,及 程序的执行过 程。 学生运用选择 结构将鼠标价 钱大竞猜程序 补充完整。 进一步理解 选择结构的 用法、格式、 功能。 让学生熟练 掌握双分支 选择结构的 两种基本格 式及相互转 换。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doc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一、概述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佛山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 4 课的内容,它主要包括:程序的结构,IF 语句的基本格式(常用的 一种)。 它的重点与难点:1、用户登录程序 2 、IF 语句的格式 3 、IF 语句的拓展形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 3 种基本的结构(顺利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2.掌握IF 语句的基本格式: IF 条件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IF 3.掌握用户登录程序的编写,能够应用IF 语句来设计及编写书中的用户登录程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屏幕演示、实例练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 使学生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用户登录程序的编写,使学生初步形成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建立一种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保护知识产权,让学生懂得保护软件版权,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了解VB的程序界面,能够用VB设计图2-15 的 界面,以及各控件的使用,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会析问题,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我校的学生生整体素 质一般,所以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 四、教学策略选择 运用主导策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协作进行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 1 .多媒体网络教室 2 .教学资源:(1、课件 2 、学习资源)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上Q Q,或上网购物时,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 进入,那么这个程序,我们也可以用VB设计一个类似的登录窗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行一个已经写好的用户登录程序。 设计意图:把神秘的编程化做我们平时的生活,使编程这个问题,简单化,同时告诉学生;谁学了VB语言,都可以编写的。 2.编登录程序之前,教师让学生说出程序的答案然后讲解、分析 程序的结构 (1)顺序结构:程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一句一句地顺序执行,即如: X=4

多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多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爱心礼物AB案探讨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李志 摘要:在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中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将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作为核心;一种是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发现和学习技术,形成技能。本文在多分支教学中设计的“爱心礼物”AB案实际上就是基于这两种观点的典型例子,通过具体教学与反思,我更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促进技能。 关键词:信息素养多分支结构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我们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或者说信息能力,到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这个问题在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中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将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作为核心;一种是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发现和学习技术,形成技能。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是否能把狭义的信息技术能力(技术上的操作)拓展到广义视角,也就是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并举这个目标上来? 我在多分支教学设计中,设计了“爱心礼物”AB案,AB案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实际教学和反思,让我更加坚定了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促进技能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2.3.2节的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VB的编程环境、VB中的数据类型、变量的使用以及If单分支与双分支结构,进一步向学生展示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使用。 2.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我所带的3个班是年级基础较好的理科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当然,也有一些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学生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到程序设计,但是一周开设了2节课,课程开设以来,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能够完成简单输入、计算、输出的顺序结构程序,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单分支和双分支选择结构,学生对If的这两种结构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

高中数学 2.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3

2.2算法的基本结构与设计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理解掌握前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 【教学难点】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以及条件结构算法的框图 【教学过程】 例1:现在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子装的是酱油,乙瓶子装的是醋。现在让你设计一种方法,把甲、乙瓶子中装的东西进行交换。即让甲瓶子装醋,乙瓶子装酱油。你将会如何设计? 算法如下:1。准备一个空瓶子丙。 2。把甲瓶子中的酱油倒进丙中。 3。把乙瓶子中的醋倒进甲中。 4。把丙瓶子中的酱油再倒进乙中。 以上这就是这件事情的一种算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它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核心。算法可以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述,但是用语言来表述有时会出现歧义,并且语言表述算法不够简练。因此我们就有了另一种表示算法的方法——流程图。 流程图是一种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 连接点 循环框 用箭头连接图形符号 注释框 以上的算法用流程图 表示就可以表示如下:

一.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一种判断是“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 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⑤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二、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 例如:图1 例2:对任意三个实数x 、y 、z 求出最大值。写出算法。 算法:1。输入三个数x,y,y 。 2。将x 和y 进行比较大小。 3。如果x 比y 大,就用x 和z 进行比较大小;如果y 比x 大,就用y 和z 进行比较大小 4。进行x 与z (y 与z )大小的比较。即可以得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 三、选择结构 根据条件判断,决定不同流向。 以上的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就可以表示如下: 例3:设y 为年份,按照历法的规定,如果y 为闰年,难么或者y 能被4 整除不能被100整除,或者y 能被400整除。 分析:对于给定的年份y ,要确定它是否为闰年,需要进行判断,判断的结果决定后

选择结构教案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程序的选择结构》 (选自粤教版教材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一书第二章第3 节,本节计划分两个课时,此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程序的选择结构,掌握VB程序中的条件语句的构建,掌握关系 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解决来真正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乐趣; 3、培养学生们对问题宏观分析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处理,并能学以致 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挖掘自己的潜力; 【学情分析】: 此次授课的班级为高一的少年班,他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最新的进度刚好是必修阶段的第四章——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在必修课中, 他们已经了解了编程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以及VB中的一些基本语句。 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 VB中的条件语句的格式、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做判断条件的表达式教学难点: 对实际问题分析出选择结构,提炼出条件表达式,并能用程序设计语言 来实现 【教法设计】: 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学科结合法”、“讲授法”

【学法设计】: 分析法、实践练习法【教学过程】:(简) (一)、导课(5分钟)(二)、讲授 (三)、练习(包含课堂练习)(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总结

【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简 (一)、生疑: (二)、质疑: (三)、练习(包含课堂练习)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课(5分钟)什么是选择结构 /*兴趣为主——引出主题——能理解选择及选择的条件控制*/ 教师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即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连接。物联网的实现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可以根据外面光线来选择自动地拉合窗帘,天亮时把窗帘自动拉开,天黑时自动合上。又或者为了保障家里的财产安全,设置防盗装置,当有人从门窗进入时,会发出警报信息,同时发送短信或视频到手机中。这些都是根据某种情况或条件做出的选择,生活中我们自己也会遇到很多选择。(可以让大家说说自己的选择)教师在屏幕上显示四个按钮,四个按钮后面分别对应四个活动,让同学们选择一个按钮,进行课堂活动。其中四个活动分别设置如下: 按钮一活动:英文翻译。 按钮二活动:(游戏)看商品,猜价格。 按钮三活动:(游戏)计算自己的健康指数 按钮四活动:语文造句。用“如果…那么…否则…”来造句 其中:活动一和活动四直接体现了选择,而活动二和活动三可以让学生谈谈哪里体现了选择。教师来解释选择结构,并以两个选择结构为例,给出流程图,解释选择在程序中的实现过程,展开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 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选修1

2.3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基本说明】 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 【教学内容】 (1)教材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课时数:1课时 【内容分析】 选择结构是VB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之一,在解决有条件选择问题上,具有自己的优势。选择结构在数学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根据不同的可能性,设计不同的流程,执行不同的程序。本节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实现选择结构的基本语句,了解控制选择结构程序执行的判断条件的构成。本节的活动,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对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条件变换的形式,实现由简单到多重选择结构程序语句的教学,然后通过多重选择结构程序与专用的多分支选择语句程序的对比分析和运行,让学生体验不同选择语句的适用情况。在所有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对选择条件的处理贯穿始终,是学习选择结构的重要线索,能否对其充分理解,将直接关系到选择结构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条件逻辑表达式的构成 2、掌握IF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3、掌握select case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技能1、通过编写程序,让学生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 2、通过对多重控制条件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使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的嵌套 3、通过阅读程序,让学生理解select case语句的使用过程 情感1、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能够运用所学的条件逻辑表达式,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学生分析】 在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中,已经介绍了算法的选择结构和用if语句来实现简单的单分支与两分支的选择。因此,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了解和掌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高二对VB的学习,学生们也掌握了一些VB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使用选择语句实现各种选择流程的控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第六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题 第6课 分支结构 ——QQ 登录窗口程序设计 所选教材 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上 所属章节 第二单元 适用年级 九年级 课的性质 新课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分支结构、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概念; 2. 了解MsgBox 函数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3. 了解VB 常用的分支结构语句格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qq 登录窗口”程序设计,了解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利用分支结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支结构的含义 2.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 教学难点 1.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用法; 2.理解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 教材分析 《分支结构》是《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二单元VisualBasic 程序设计初步中的第4课。本课通过设计、分析、制作一个学生熟悉并喜欢的QQ 软件的登录程序, 让学生了解分支结构的概念,掌握分支结构的语句格式,初步掌握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了解了VB 语言的基本语句、语法,熟悉使用VB6进行界面设计和编程调试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初步了解了分支结构流程图画法,为本课分支结构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 QQ 登录窗口程序、qq.exe 文件、图片素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教师展示QQ 登录窗口 师:这个同学们熟悉吗?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当一次腾讯公司的员工,设计制作一个QQ 软件的登录程序。 在做之前,我们可以先试用一下,账号:406389599,密码是两位数,请同学们猜猜看,并试一试能否登录成功。 教师告知密码,请学生再试着登录 你怎么知道登录成功(或失败)? 问:谁来描述一下QQ 登陆程序的功能? 学生回答:QQ 学生猜测密码并尝试登录 学生输入密码尝试 学生回答:有提示框 学生回答:登陆账号,并判断账号密码是否 以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软件qq 登录窗口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登录尝试对程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后面的软件功能分析做好铺垫。

《选择结构》教学设计和反思

会判断的程序 VB选择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第一篇《程序设计》中第3单元第二节的内容。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有了选择程序开始变化多样,同时程序相对前面的顺序结构也变复杂,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应通过生动有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程序,激发学生学习VB程序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VB分支结构语句及编程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二年级VB选择结构的新授课。在这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用赋值语句进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并经历了可视化编程的一般过程,但前段教学主要通过案例讲解程序,学生通过模仿完成程序的编写,学生独立编写程序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学过程多使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实例来加深理解,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判断应用,引入条件语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入新知、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逐步掌握编程思想,学会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F语句的基本格式、功能和应用 (2)学会用IF语句编程,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本节课问题的逐步深入,初步掌握运用VB分支语句编程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完善程序,设计程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能运用学习的分支结构语句进行创新设计,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IF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if分支结构语句完成程序的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任务 ■教学过程

c顺序结构教案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结构》教案 第3章C语言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 所谓“程序结构”,即指程序中语句的执行顺序。 1.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程序一般由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结构,它由若干部分组成,按照各部分的排列次序依次执行,如图4.1所示。 (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是根据给定的条件,从两条或者多条路径中选择下一步要执行的操作路径,如图4.2所示。图中菱形中的“表达式”表示给定的条件,当条件成立(即表达式的值非0)时,选择语句组1操作,否则选择语句组2操作。 (3)循环结构是根据一定的条件,重复执行给定的一组操作,如图4.3所示。图中菱形中的“表达式”表示给定的条件,当条件成立(即表达式的值非0)时,重复执行语句组操作,一旦条件不成立时,即离开该结构。 由这三种基本结构或三种基本结构的复合嵌套构成的程序称为结构化程序。结构化程序的特点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2.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程序设计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实现程序。 (1)分析问题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输入哪些数据,需要进行什么处理,最终要得到哪些处理结果。对要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数据类型。 (2)设计算法 在对输入、输出的数据分析之后,要设计数据的组织方式,设计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并将操作步骤不断完善,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算法。 (3)实现程序 选择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将算法设计后得到的数据组织方式、算法具体步骤转化成用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实现整个算法。 3.1顺序结构 3.1.1赋值语句、复合语句、空语句 顺序结构是程序中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在C 语言程序中,这类结构主要使用的是赋值语句以及由输入、输出函数构成的语句。 【例3.1】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并输出结果。 程序如下: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t; scanf("%d%d",&a,&b); printf("a=%d, b=%d\n",a,b); t=a; a=b; b=t; printf("a=%d, b=%d\n",a,b); } 程序运行情况: 5 9↙ a=5, b=9 a=9, b=5 程序说明:交换两个变量的值,需要第三个变量的帮助,上面程序中的t 就是这种变量,这个道理就像交换两杯水一样,需要第三个杯子的帮助。 【例3.2】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计算并输出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假设输入的三条边长a 、b 、c 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利用数学公式: )c s )(b s )(a s (s ---=面积,其中2/)c b a (s ++=, 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 math.h 为数学函数的头文件 */

高中数学 1、1、2、1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教案(已修改)

1、1、 2、1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 讲义编写者:数学教师孟凡洲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程序框的画法和功能. 2、了解什么是程序框图,掌握学习程序框图的意义. 3、掌握顺序结构的应用,并能解决与顺序结构有关的程序图的画法.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整体的把握.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 1、阅读教材第6—7页内容,回答问题(程序框图) <1>什么是程序框图? <2>请说出程序框、流程线的符号与功能. 结论:<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 行顺序.<2>①椭圆形框: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称为终端框(起止框),表示开始时只有一个出口,表示结束时只有一个入口.②平行四边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输入和输出信息,又称为输入和 输出框,它有一个入口和出口.③矩形框:表示计算、赋值等 处理操作,又称为处理框(执行框),它有一个入口和出口.④菱形框: 是用来判断给出的条件是否成立,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程序的流向,称为判断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⑤流程线:表示程序的流向.⑥圆圈:连接点.表示相关两框的连接处,圆圈内的数字相同 的含义表示相连接在一起. (具体见教材第6页). 【教学效果】:要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并熟记程序框、流程线的符号与功能. 2、阅读教材第7—8页内容,回答问题(顺序结构) 材料: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分别称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尽管算法千差万别,但都是由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构成的.如图: <3>上图哪一个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逻辑结构?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二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是一个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已初步形成并继续发展的阶段。 学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就是要在这些基础上,借助具体事务为载体,了解程序解决问题的条件与办法。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程序的编写与运行方法,了解顺序程序结构的执行流程。 二教学需要分析与教学设计本节课在有大屏幕投影仪的多功能室上课。 通过再度开发课程资源(《信息技术》第四册第四节《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著)和充分利用学生发言的现场事件进行有效讲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努力创设师生之间的互动场景,使学生在讨论中协作学习,在发言中共享学习成果。 本教案主要以课本任务一的人机对话程序为例子,用向学生请教英语和鼓励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方法精心创设多个课堂教学小高潮,逐层推进讲授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中的三种语句形式及其功能。 本节课在教师设疑讲解和学生分析讨论发言等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 教师讲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否定前面的结论,提出新问题(任务)请同学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课堂现场发生的事件,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当学生的讨论发言偏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时,要机智处理。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语句形式及其功能: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格式一条件语句组功能: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后语句组,否则跳过此行执行下一行。 格式二条件语句组语句组功能:当条件满足时执行语句组,否则执行语句组。 块结构条件语句的形式:条件语句组条件语句……语句组功能:如果条件成立,则执行语句组;否则如果条件成立,则执行语句组……否则执行语句组。 情况语句一般形式:测试表达式表达式表语句组表达式表语句组……语句组功能:先求出测试表达式的值,然后看该值与哪一个子句中的表达式表相匹配,如果找到了,则执行相应的语句组,如果没有找到则执行与子句有关的语句组。 课本中的任务二任务三和任务四作为第二课时上机练习的例题(任务)。 三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信息素养新的机会知识符号…………概念分支结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某个前提成立与否做不同的事。 技术思想原理操作方法人际互动表达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小组成员换各自想法合作小组内探讨问题并形成一致意见,举荐发言

高中信息技术2.2程序的顺序结构教案

2-2 程序的顺序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能够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2、方法与过程 本节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如求圆的面积,让学生初步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方法及其功能。进而转入较为复杂的问题,如编写程序使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三位数,然后反方向输出,并且运用到上一章所学的运算符、表达式等,对知识进行巩固,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与高一所学的数学、物理中学到的新知识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追求和向往。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 (2)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 (3)能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 三、教学环境 1、教材处理 教材选自《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原教材的第一个程序例子有关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计算,题目很简单,学生也能理解,但是涉及到的条件较多,写程序时多次使用同样的语句和函数,整个程序看起来长,而且是简单的重复。 所以上课时,把教材的内容作了的简单的处理,以求圆的面积这个程序作为导入,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而且这个例子也符合一般程序包括数据类型说明、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四个部分,让刚入门的学生有规可依,进而觉得程序也不是太难学,从易到难进行过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预备知识 学生已掌握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方法,定义常量与变量的方法,程序设计的四个步骤——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 3、硬件要求 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 4、所需软件 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所需课时 2课时(100分钟) 四、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