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地理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课标要求】

1.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降水,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气象部门对降雨等级的划分规定。

2. 运用青岛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掌握判读某地各月降水

量柱状图的方法。(重点)

3 .读新加坡、北京、罗马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了解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知

道三地降水类型。

4 ?运用济南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重点)

5.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基本规律。(难点)

6. 知道影响一个地区降水量多少的因素。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新闻播放]:

上课之前,请大家收看一则新闻: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自

主学

通过这则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由于降水的差

异,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引导自学]:

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

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 什么降水,降水的形式有哪些,主要的降水形式是

什么?

2. 降雨有哪些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3. 降水量如何测量的,用到了哪些仪器?

思考,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世界各地的降水,差异

很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A 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做

好标划。

B 回答问题。

1. 雨、雪、冰雹。主要形式

是降水。

2. 小雨、中雨、大雨、暴

雨。

3.24小时内的降雨量:小于

10毫米小雨; 大于等于

10毫米

小于25毫米大雨;

结合

时政,

情境

导入,

激发

兴趣。

要求学生独

立完成,

培养学生自

学能力。

【教学过程】

大于等于50毫米

为暴雨。

3 .雨量器、量筒等。

那么,世界各地的降水有哪些变化和差异 呢?下

面我们继续来探究。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媒体展示]:

A

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点拨指引]:

河流湖泊的水,主要来自降水。

B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观察思考:

中国第一大湖一鄱阳 湖,你发现了什么问 题?

说明了什么?

培养从图

结论:

中提取信 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 息的能 的降水量是有差别 力,培养 的,并表现为不同季 地理思 节降水量的变化。

维。

认真观察: 通过对降 ①降水最多及降水

水柱状图 最少的是哪个月 的分析, 份,各是多少? 加深对降 ②全年各季节降水分

水柱状图

[读图回答]:

多媒体展示图片的两组图片,说明什么问 题?

观察图片,说一说: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 生什么影响?

注意对学 生抗灾防 灾意识的

教育,

衔接过渡

图片引入

学 会 判 读

配是否均匀? 的理解。

启发思维回答一

分析新加坡、北京、罗马各月降水量柱状

图,得出结论:

动手操作追问一:青岛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那么不同地

方而言,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是不是都这样的呢?请

根据给出的不同地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说明:

追问二: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家乡一年

中那几个月降水较多,那几个月降水较少,降水量

的季节变化有什么规律追问三:你能不能为我们的

家乡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呢?你需要什么数据?

根据课本上提供的济南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绘出济南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在黑板示范

多媒体,投影学生的作品。其他小组评价:

1. 济南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

米?

2. 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

多少毫米?

3. 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设疑导入]:

1.新加坡全年多雨。

2 .北京夏季多雨。

3.罗马夏季少雨。

回答二:

小组内相互交流,得出我们的

家乡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

少。

回答三:需要各月平均降水

量。

明确步骤:

(1 )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

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

份。

(2 )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

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刻

度。

(3 )将表中各月的降水量数

据用点标注出来,与月份点连

接画成柱状图?

(4 )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

名,完成降水量柱状图。

说一说

1.7、8降水较多,212 毫

米。

自己动手,

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

2. 11、12、1、2 月降

衔接 过渡 读 图 分 析 归 纳 总 结

媒体展示图片

衆首小雨的上海 睛空万里的乌鲁木齐

水少,2.6毫米

3 .夏季降水多,冬季 降水

少。

观察图片,聪明的你 又发

现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什么?

世界各地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 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举一反三]:

向大家介绍新朋友:

等降水量线。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讨论:

1. A 、B 、C 三地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D 、E 两地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2.

M 地降水

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N 地降 水

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3. P 、Q 、R 三地,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思考:

1.根据以上分析的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

读课本回答:

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 等的各点连接成的 线,叫作等降水量线。

加深对概 念的理 解。

讨论:

观察降水量分布图, 培养学生 回答问题:

阅读降水 1 . 2000毫米以上

柱状图的

能力。

2. 200毫米

1000毫米

3. Q 降水少,P 、R

降水多。 学生自己 思考:

归纳总 1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结,加深 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对世界降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 水分布的 陆东岸降水多,大陆 理解。引 西岸降水少。中纬度 发学生对 地带,沿海地区降水

影响因素 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的思考。

2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

置。

3?还受地形因素的影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当堂达标】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

就是指降雨 B.

C.有雨必疋有云,有云就会降雨2?降水量

的计算单位是()

A.毫米

B. 厘米

3. 按降水的季节分配,北京属于

A.全年多雨区

B. 全年少雨区

4.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的信息是()

A.日降水量

B. 月降水量

5. 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A.乞拉朋齐

B. 新加坡

6. 北京的年降水量是644毫米,

A、当年的年降水量B

C、各年的年降水量冰雹等多种形式

夏季多雨区

判断该图时,不能获取降水的季节变化

巴拿马城

实践应用律。

2 ?由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可知,影响降水的因素那些?

3.由下图可知,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多少,

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世界的“雨极”和“干

极”。并分析,为什么“雨极” 降水多?在图上标出乞拉朋齐和阿

塔卡玛沙漠。

并通过分析,小组讨论,

得出乞拉朋齐降水多的原

因是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

风坡。

建梳理

降朮站梓狀图的笙帝

降水的柚变牝",郊I多"

全年雄和型

障水的空间务t 、r ..

降木的空间分怖观律

世痒的雨根榊T艳

进行总结

与归纳,

明确知识

体系

、某一年的降水量的总和

D、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降水包括雨、雪

降水与人们生活关系不大

D.

C. 分米

D.

()

C. 冬季多雨去区

D.

-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C. 年降水量

D.

C. 火烧寮

D. 是指北京()

7. 读下列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A B C

(1 )图中属于常年多雨的是,常年少雨的是, 冬季多雨的是,夏季多雨的是

(2 )图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3 )图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教后记】

在设计上来看,本节课内容稍多,在准备讲授这节课之间必须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课前 准备预习空间。 从整体上看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在学生动手环节中,少

部分学生绘制太慢,时间长了一些。

还需补充的地方:一些小的细节,比如:“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学生不是很明确;

降水分布规律,可以用一个地点来概括。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加强 教学效果。

Q < I fflT.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范文

七年级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8题。

8.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①B.②C.③D.④Array 9.有关右图四个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大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B.世界最高峰位于A大洲 C.B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D大洲是跨纬度最多、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10.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 马六甲海峡 B.乌拉尔河 C.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11.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D.①② 12.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判断图中 所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 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 15.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 地球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a 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看到船身;b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第二课 经纬网 4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北N南S 东E 西W 6经度和纬度 7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W 向东到160°E 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W 向西到160°E 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9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课 地球自转 10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11自转方向:a 侧视图 自西向东 b 北极上空俯视图 逆时针 c 南极上空俯视图 顺时针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 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 点)。 13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东时区比西时区大。 北京 东八区 纽约 西五区 华盛顿 西五区 伦敦 中时区 东京 东九区 第四课 地球公转 14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15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重点)。 16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经度 纬度 起始位置 0°经线(本初子午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E ) 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W ) 向南、向北各划分90° 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 ) 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 )

新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精品】初中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材与学情分析评论 教材共设置两个小标题: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形状是 p3的组合图,它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为线索, 以人类认识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事例为节点,以漫画、雕塑、照片、地图和文字旁白等形式,勾画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四个阶段,即 “臆想阶段”“推测阶段”“验证阶段”和“卫星探测阶段”。地球的大小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能够体现地球大小的一组数据。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现在初中地理又要学习此内容, 学习目标和要求势必要有所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线索. 2.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认知背景,感悟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的关系。 3. 能够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其教学重点应落脚在“过程”上。 【教学难点】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学生观察自己手上有的球类,对地球形状有初步认识;预习课本内容;多媒体课件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认识我们的美丽家园评论. 一、地球村的位置 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家园在哪里呢,怎样才能在太空中找到地球呢? 先看活动1:找一找,地球村在哪里? 什么是宇宙?它的范围有多大,宇指的是时间,宙指的是空间,宇宙连在一起就是说,时间上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无边无际,所有的物质都是存在于宇宙中,那我们现在所说的宇宙,只是目前人类探知到的这部分宇宙, 图3在茫茫的宇宙中,要想找出地球村的位置,我们还要认识一下下面这颗星体。 图4:太阳在宇宙中是一颗恒星,可以发光发热,为我们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图5:由于太阳具有很大的体积和质量,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吸引周边质量小的行星以及其它的一些级别更低的星体围绕它进行公转。这些星体相互吸引,绕转就行成了太阳系。 图6: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示意图。 同学们,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教师指示,学生读星体名称) 请学生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小组内部讨论,完成下列2小题) 我们总结出地球位于太阳系,是一个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距离排在第三位 下面一起口答完成下列题目。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地球村的位置。 那么同学们肯定也观察出了地球以及其他行星的形状?这些行星是什么形状的? 活动2:看一看地球村的形状 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地球形状的探索。从我国古代的盖天说,到现在运用科学技术对地球的精确测量,从而对地球的真实面貌有了科学的认识。 通过对八大行星的认识,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都是球状的。所以地球它是一个球体。 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我们见到蓝色是海洋,白色是云,黄色的部分是陆地。根据人造卫星的观测结果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圆的球体。 活动2:看一看地球村的形状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地球形状的探索。从我国古代的盖天说,到现在运用科学技术对地球的精确测量,从而对地球的真实面貌有了科学的认识。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思考,回答、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地图复习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图 【课型】复习课 【课程标准】 【复习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知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掌握比例尺三种形式的相互转化;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掌握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养成利用图例和注记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的习惯。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不同地形部位、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4.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虽然学习了本部分知识,但对一些重点的内容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建构,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习题,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训练。把学生感觉困难的知识点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得到提升。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综合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一、知识框架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箭头指北;方法是平移指向标: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例1.读上图,回答: ⑴甲、乙、丙图分别按哪种情况判定方向? 点拨:甲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乙图按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丙图按经纬线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⑵甲图中A村位于B村的方,乙图中A村位于B村的方,丙图A村位于B村的方。 答案:正北东北西北 例2.读某村公路平面图,回答问题。 ⑴公路走向变化是:AB为走向,BC 是走向。 答案:南北西北—东南 ⑵若没有指向标,从A处走到C处应先 向走,到B处后再向方向走。 答案:东南正东 例3.经纬网图有直线型和弧线型,读下列经纬网图, 回答问题。 ⑴甲图中B点位于A点的方向,C点位于A点的方向; D点位于B点的方向,D 点位于C点的方向;D 点位于A点的方向。 ⑵乙图中B点位于A点 的方向,C点位于A 点的方向; D点位于 B点的方向,D点位于 C点的方向; D点位 于A点的方向。 答案:(1)正南正东正东正 南东南(2)正南正东正东正南东南 板图点拨:要判断图中D点位于A点的什么方向,方法是将A点作为参照点,过A点作南北、东西四个基本方向,然后判断D点在A点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弧形经纬网图上的经线和纬线可能是弯曲的,但图上的经线和纬线无论怎么弯曲,经线始终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始终指示东西方向;且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个点,只存在正北或正南的位置关系;在同一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圆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 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圆点,只有赤道平分地球,所有纬线相互平行。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度,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 经度与纬度。 5.北N;南S;自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东E;西W。自东向西增大的是 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 线。 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 高纬度。 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word完整版)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上册质量检测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月食现象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伏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教案商务星球版

天气

蓝色表示海洋 绿色表示陆地 (2)作用 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 等信息。 常用天气符号 类型一:阴晴变化、降水类型 出示天气符号图片。 抢答:说出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含义。 一个城市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什么? 晴转多云 阴转雷阵雨 类型二:风向、风级 风向----风的来向 风力----风的强弱 出示:风标示意图,学习风向、风速 如果是5级风如何表示? 如果是10级风具体如何表示? 在书中找到 学生观看图 片、识记 抢答 思考、交流 理解风向和风 级 动手画 培养学生快速记 忆 考察学生记忆情 况,也活跃的课 堂气氛。 用图片的形式学 习,形象直观 解释风标示意 图,为看图识天 气做准备 动手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如果没有风向标,我们能用什么方 法观测风向? 1.看炊烟,棋子,树枝,草。 2.看云的飘向,探空气球 3.看水面的波纹 4.看海鸥起飞。海鸥总是迎风起飞 培养学生野外生 存的能力。 课堂练习 1.某一天的卫星云图上,广州地区全是灰白 色,表示广州地区的天气是(C) A. 晴天 B. 霜冻 C. 雨天 D. 大 雾 2.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该年以来最大 的暴雨,下列能表示这种天气的符号是(C) 3.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B) A.稳定 B.多变 C.表现为冷热 D.表现为风雨过程 4.“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 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 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B) 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 旅游 5.下列关于的卫星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绿色表示云区 B.蓝色表示陆地 C.白色表示海洋 D.颜色越白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6.下列表示天气状况正确的是(A) 学生完成巩固本节所学内 容。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 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全题商务星球版精.doc

七年级 , 地理 , 上册 , 知识点 , 归纳 , 全题 , 商务 ,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 1、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1)麦哲伦环球航行;(2)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 3)月食现象;(4)地球的卫星照片;(5)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3、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赤道平行的圆。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特点 相互平行; 相交于南北极点;

4、低纬度:纬度 0°~ 30°中纬度:纬度30°~60°高纬度: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判断:北纬(N)在北半球,南纬(S) 在南半球, 赤道( 0°纬线)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界线。 6、东西半球的判断: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划分界限;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小于 20°W、160°E ——东半球; 大于 20°W、160°E ——西半球。 7、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加的为北纬(N),向南增加的为南纬(S); 向东增加的为东经(E),向西增加的为西经 第三课第四课.地球的运动 9、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定义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 绕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约 1 天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

公转 绕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约1 年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 ( 2)简单的时差计算。 ①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北京在东八区)② 经度每相差 15°,时间相差 1 小时。 ③时间计算“东早西晚” ( 3)地球的公转(4)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示意图: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日期 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夏至 北回归线 6 月 22 日 昼长夜短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二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根据学科的特点,现将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 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 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 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但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初 一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塑性强,;有的表 现随便,有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课走神、作 业潦草等。教师要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及时引导,发现闪光 点,评出学生的自信。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地球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 球。本章教学重点是: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 布规律;2南北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4 地球自转的特点及意义,5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6五带的划 分, 第二章地图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三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读图、用图、绘图,提高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本章教学重点是:1、地图三要素、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3、熟知常见的图例符号,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知道常见的五种地形,4、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5、学会运用地图查找信息, 第三章海洋及陆地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二部分。“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及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本章教学重点是: 1、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2、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变迁的原因,3、知道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第四章天气及气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 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 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 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 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 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 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 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 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1、“盖天说”、“浑天说”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出发,依次经过哪些大洋,绕地球一周用了多长时间? 3、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 二.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数据 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约5.1亿km2 [学习方法] 这部分内容少,很枯燥,但是是重点内容。学习步骤: 1、让学生在填图册的空白图中正确填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2、数字趣味化:①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相当多少个中国?(约53个) ②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8844米)?(约720倍)③如果你每天来回学校走2公里,要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周?(约55年)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七年级上星球版地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 f 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 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f 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一*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 看到船身;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 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 2.经度和纬度 3.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 W向东到160° E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 W向西到160° E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③在写地理坐标的时候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带字母。 ④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 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5.五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②五带划分示意图 第四节地球的公转 1?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④温带,四季分明,获得的热量适中。 ⑤寒带,终年寒冷,获得的热量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或者1天。 2?四个季节: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北半球季节和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 3?四个节气: ①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 球昼夜平分。②夏至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 23.5° N ) 北 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 昼现象。③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 线 (23.5° S)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4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 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 昼夜长短的变化 (重点)。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点)。 4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ffi ? e?? ------ ■■弗界 —? ■心 ------屯区界 ???谈齬 一■幢镇 A 山? ------ n-n-ru KW x 鬓m ■界&蜩 ■—al *—|来建 EB界—癖君圣a* 2?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①通常,“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 ③热带,终年炎热,获得的热量最 多,有阳光直射现象,除热带内的 其他点一年有两次太 第二章地图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商务星球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与学中的优势因素,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不强,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会可能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不利因素和未知困难,应该是教师提前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四、学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理事务描述能力的培养。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会学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气候类型的简单的天气图。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地球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国家,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差 五、教材分析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要点2017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圆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 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④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圆点,只有赤道平分地球,所有纬线相互平行。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度,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 经度与纬度。 5.北N;南S;自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东E;西W。自东向西增大的是 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 线。 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 高纬度。 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