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注射剂的正确使用讲课讲稿

注射剂的正确使用讲课讲稿

注射剂的正确使用讲课讲稿
注射剂的正确使用讲课讲稿

如何正确使用注射剂

注射剂按照分散系统分,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和固体粉末型。给药途径有静脉给药、椎管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其他注射(例如关节腔注射、穴位注射、动脉注射等)。

1. 注意避免滥用

注射剂过度使用必然伴随着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例如滥用问题、用于口服、滴眼的问题、配伍不当等。

注射剂口服问题-患者在折断安瓿时可能会划破手、饮用时可能被碎玻璃屑划伤等。还有从药物经济学上考虑,注射剂的成本要比口服制剂高,将注射剂改为口服,浪费卫生资源,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像黄芪注射液口服肯定是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从疗效看,一些注射剂口服后会失去疗效。某些中药注射剂为达到注射剂标准,精制过程多,有效成分的损失也大。很多的药物之所以制成注射液使用,是因为这些药物在胃肠内不稳定或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若改为口服,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同时注射剂过度使用也增加了不安全注射的可能,如存在质量问题或受到污染的输液器具,导致乙肝、艾滋病的传播等。因此,药师要寻找切实有效的降低注射剂使用率的干预措施,促进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行政干预和宣传教育。药物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内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等原则。规定注射剂使用的适应证,提倡使用序贯疗法等。翟所迪教授组织了多中心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对照干预研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了不同的宣传形式:①针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宣传教育。内容可以是“注射剂中的微粒及其危害”、“注射剂使用的几个误区”、“抗感染治疗新战术—序贯疗法”、“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注射剂合理使用管理办法”等。根据各医院不同情况组织医生学习材料。②针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例如编写面向患者的宣传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宣传展板,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有关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基本常识,并纠正其有关注射剂使用的错误观念。结果显示,应用多种手段对于注射剂的使用行为进行干预是有效的,干预后注射剂的使用率有所降低,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有所减少。

2. 注意注射剂配伍的相容性

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后果包括药效降低、微粒数大大增加,增加输液反应发生率、毒性增加等。浙江大学医学院药剂科徐翔组织编写了系列注射药物相容性手册。我有幸作为副主编参与了注射药物相容性手册-抗肿瘤药物分册。该系列丛书详细地收集了国内外已上市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问题,对于临床正确用药有指导意义。

2.1 正确选用稀释溶媒

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不合适的溶媒中药物的稳定性下降,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稳定性不及以生理盐水稀释。卡铂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有部份降解为顺铂,而在5%GS和5%果糖注射液中稳定。

不合适的溶媒中药物可能变混浊,析出沉淀。例如易善复针严禁用含有电解质的输液稀释。地西泮注射液不宜用生理盐水稀释。苯妥英钠注射液不宜用糖溶液稀释,应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肝利欣说明书要求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稀释后缓慢滴注,但多篇实验研究论文报道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不同溶媒中药物的吸附可不同。例如,当尿激酶加入含0.9%氯化钠溶液的PVC输液袋中未发现尿激酶有吸附损失,而药物加入5%葡萄糖溶液的PVC 袋,尿激酶浓度下降15~20%。

表2摘录了部份注射剂对于稀释溶媒的要求。

表2. 部份注射剂对于稀释溶媒的要求

药物溶媒

丙泊酚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

两性霉素B 不能用含电解质溶媒配制,只能用注射用水或5%糖溶液

培氟沙星、氟罗沙星不能与含Nacl或其它含氯离子注射液配伍

解磷定不宜用糖溶液,宜用盐水

头孢噻圬钠不宜用糖溶液,否则易混浊

苯妥英钠不宜用糖溶液混注

亚胺培南不宜用糖溶液

青霉素类宜用盐水

乳酸红霉素不可与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磺胺嘧啶钠不能用10%GS稀释

头孢环己烯不能用林格氏和乳酸林格氏溶液稀释

伊曲康唑必须用生理盐水(美国药典标准)稀释伊曲康唑注射液,不

得使用含抑菌剂的氯化钠注射液、5%GS注射液或乳酸林

格氏液稀释

胆碱磷酸甘油二酯只能用葡萄糖溶液1:1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二巯丁二钠灭菌注射用水

伊班膦酸盐、帕米膦酸钠不应将本品加入含钙的溶液中滴注

2.2 注意多种注射剂同一输注瓶配伍是否合理

这一块是注射剂配伍的重头戏。应克服两种极端观点。一种是多种注射剂

可以同一输液瓶输注。另一种是什么都不敢混注。参考书、文献资料甚至软件可

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但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这些信息的载体往往有滞后性,不

能囊括所有药物以及最新的进展。例如,维生素B1注射液(或加兰他敏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能否混合肌注,资料没有显示可用或不可用。药师可以对这些进

行小实验,以指导临床。也可以向注射室的同志请教,因为她们的实践经验和感

性认识丰富。若实验或实践表明混合注射没问题,则可以混合注射。这样对于患

者而言则减少了注射两次所带来的侵袭性痛苦。

一般来说,中药注射剂尽量不要与西药注射液混注。一些脂肪乳等静脉营养

剂不宜与高渗电解质直接配伍。有不少注射剂必须单独使用。例如,尼莫同为20%乙醇溶液。若加入GS或GNS,则会析出沉淀。

一瓶输液挂完后再续挂另一种输液时,一定要注意仍有可能发生配伍化学反应。例如,痰热清注射液要求以葡萄糖输液稀释,该组输液挂完后输注来立信时就会

在输液管路中出现混浊。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以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合(包括续注)。

3.正确选用合适的输液器具

主要是考虑到药物可能被一些输液器具所吸附。我曾经在《中国临床药学

杂志》1999年以及《医药导报》2005年发表了微泵维持给药中聚氯乙烯材料的

一次性注射器对6种心血管药物的吸附研究,发现硝酸甘油在1 h 内的吸附丢失率最大, 以后其相对百分含量慢慢回升, 9 h内平均吸附丢失率52%。见图2。

另外,紫杉醇注射剂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应使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瓶和输液管静脉滴注。尼莫地平会被聚氯乙烯输液系统吸附,因此应使用聚乙烯输液系统。该系统为厂家(拜耳公司)提供,药师在发药时应给予。但也有些产品未注意该问题。

斯皮仁诺包装中也附带有专用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袋和输液管。有报道,用PVC 输液管在24 h静脉输注环孢素的药物浓度监测研究中发现,环孢素几乎损失了40%~50% ,但用PE或聚丁二烯(PB)输液管不会引起环孢素A 浓度损失,表明在应用环孢素A静脉输注时,应用非PVC输液管以保证药物浓度。尿激酶加入5%GS的PVC袋装输液后2~30min内其浓度减少15 %~20%,而用玻璃瓶在24h 内没有发现尿激酶浓度的下降。另据报道,胰岛素可被吸附在玻璃制品、PE和PVC 上,但PVC吸附量最大,在15s内可被PVC吸附55%。

4. 某些注射剂应用时应避光

易见光分解的注射剂有阿扎司琼、表柔比星、对氨基水杨酸钠、甲泼尼松、甲钴胺、硝普钠、尼莫地平、培氟沙星、两性霉素B等。

5.注意给药速度

注射剂的给药速度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关系密切。例如,林可霉素大剂量快速静脉注射给药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潮红及发热等,也可致心跳骤停。因此,本品不可直接静脉推注,较大剂量静脉给药时宜稀释后静脉点滴。每2克药物至少用250毫升液体稀释,且输液速度每小时不宜超过100ml。笔者曾碰到一例滴速过快造成依替米星输注过程中引起皮肤发麻、呼吸急促、胸闷等ADR。为减少红人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低血压等ADR,万古霉素不宜给药过快或快速推注。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静滴速度也要缓慢。注射用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与药物剂量、浓度、给药速度有关。快速静脉注射西咪替丁偶尔引起心脏骤停和心律紊乱。

有些药物或场合下需要快速静脉滴注。例如,青霉素要求快速滴注为好。头孢哌酮钠应作快速静脉滴注(30-60min)或缓慢静脉推注(10min)。颅内压增高病人应快速静滴20%甘露醇。

6.

应注意了解注射剂中的赋形剂

例如,紫杉醇注射液5ml中含50%乙醇和50%聚氧乙基代蓖麻油。环孢素注射液中也含有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因此,对其他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配制的药物有过敏反应者,严禁使用本品。洛赛克针(静脉注射型,LOSEC IV)的包装盒内除1小瓶主药外,另有1安瓶10ml溶媒。该溶媒系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12,专供在注射前作溶解主药用。溶解后宜单独作静脉缓缓注射,不得加入10%葡萄糖、0.9%氯化钠等输液中一起静脉注射。否则由于溶液中pH、空气及光线等影响在1小时后便会逐渐由浅棕色变为棕色。而阿斯利康另一产品注射用洛赛克(供静脉滴注用)的瓶内容物中含有奥美拉唑钠、EDTA-2Na和氢氧化钠,必须用100ml生理盐水或5%GS溶解后直接静滴。注射用泮托拉唑40mg临用前将10mL 专用溶剂注入冻干粉小瓶内,再将溶解后的液体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给予。但一些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中,是直接将注射用泮托拉唑以10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迈普新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每瓶含胸腺肽α1 1.6mg,甘露醇14.4mg。以1ml 注射用水溶解即可。而一般的胸腺肽粉针剂应用生理盐水溶解。硝酸异山梨酯注射剂的两个品牌:异舒吉和爱倍。前者助溶剂丙二醇未检出,后者含24-28%。

7.一些注射剂使用前应作过敏试验

注射剂使用前必须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即使皮试阴性,注射前几分钟也应缓慢给药,注意观察20分钟左右。首次注射给药应在具有抢救设备的正规医院进行。

8.储藏温度

要求冷藏的注射剂应冷藏,但对于一些特殊制剂,并不是说室温就绝对不能储藏。例如,胰岛素(诺和灵系列)瓶装注射液室温下(不超过30℃)可以保存6周,笔芯型注射液可保存4周。这就适合了那些没有冷藏条件或经常出差人

群的用药需要。药师应该加以说明,不能千篇一律地告诫病人必须冷藏,否则会降低用药依从性。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我数几年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说,要想上好一堂一年级语文,首先,老师要至多耐心,做一名爱生的老师,心中有爱,那么在课堂上,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声问寒问暖,都会体现出浓浓的爱意。心中有爱,才会有更多的爱心去教育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其次,就要能吸引每位孩子的注意力。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可启发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再者,老师的精神面貌同样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情绪。因此,老师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还要有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肯定中充满自信。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借助道具,渲染对话情境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于课本上的几篇寓言,也是情有独钟。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在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而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导《三个小伙伴》的分角色朗读时,为学生准备了头饰(狼、小羊),让学生到讲台边来表演。由于头饰渲染了气氛,学生们都格外的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来表演、朗读。甚至有的学生将对话背了下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

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做到:一是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淡化教师的“理性权威”意识,消除教师的“话语霸权”角色。二是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建构意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内在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讲方法、讲规律,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四是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讲课要言之有物,切忌废话连篇提高语言讲解效果,首先要言之有物。在教学中,只要于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讲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只有言之有物,就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积极的反应。对一些动作的讲解只要抓住了本质与关键也同样可以起到一语破惑的效果,关键要言之有物。比如教“立卧撑”的动作时,让学生知道“两直一快”是做好立卧撑的关键,在动作时要求做到“俯卧要挺直,站起要立直,动作要快速”就行。在讲解怎样掷得远、跳得远时,只要讲清“角度、力度、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行,切忌废话连篇,影响讲解效果,浪费教学时间。 三、讲课要言之有序,切忌语无伦次 提高语言讲解效果,要精心设计讲解顺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切勿东拉西扯,语无论次。体育教学的讲解顺序尤为重要。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人教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课程标准解读: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 本节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前面《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又是学习《照相机与眼睛》、《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理论基础,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意外发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对今后进一步探究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2)感受探究过程的开放性与协作性。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本节重点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上,因为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缺乏经验,因而把它作为重点。 把难点放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对于实验探究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记录数据后,分析这些数据归纳得到结论,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而此处确定为难点。 4、课时安排的确定 用两课时完成本节教学。第一课时用于观察有关现象及收集证据;第二课时用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及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应用。 二、学情分析(说学生)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所以要把折射规律与凸透镜成像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学生对于凸透镜的了解,凭其生活经验仅知道它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而对其成像规律是知之甚少的。因此要上好这节课,前期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整理)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有关万用表的正确使用 有关万用表的正确使用 万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复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如β)。 1.万用表的结构(500型) 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电路及转换开关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表头:它是一只高灵敏度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上取决于表头的性能。表头的灵敏度是指表头指针满刻度偏转时流过表头的直流电流值,这个值越小,表头的灵敏度愈高。测电压时的内阻越大,其性能就越好。表头上有四条刻度线,它们的功能如下:第一条(从上到下)标有R或Ω,指示的是电阻值,转换开关在欧姆挡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二条标有∽和VA,指示的是交、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值,当转换开关在交、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挡,量程在除交流10V以外的其它位置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三条标有10V,指示的是10V的交流电压值,当转换开关在交、直流电压挡,量程在交流10V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四条标有dB,指示的是音频电平。 (2)测量线路 测量线路是用来把各种被测量转换到适合表头测量的微小直流电流的电路,它由电阻、半导体元件及电池组成 它能将各种不同的被测量(如电流、电压、电阻等)、不同的量程,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整流、分流、分压等)统一变成一定量限的微小直流电流送入表头进行测量。 (3)转换开关 其作用是用来选择各种不同的测量线路,以满足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程的测量要求。转换开关一般有两个,分别标有不同的档位和量程。2.符号含义 (1)∽表示交直流 (2)V-2.5KV4000Ω/V表示对于交流电压及2.5KV的直流电压挡,其灵敏度为4000Ω/V (3)A-V-Ω表示可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 (4)45-65-1000Hz表示使用频率范围为1000 Hz以下,标准工频范围为45-65Hz (5)2000Ω/V DC表示直流挡的灵敏度为2000Ω/V 钳表和摇表盘上的符号与上述符号相似(其他因为符号格式不对不能全部写上『表示磁电系整流式有机械反作用力仪表『表示三级防外磁场『表示水平放置))) 3.万用表的使用 (1)熟悉表盘上各符号的意义及各个旋钮和选择开关的主要作用。 (2)进行机械调零。 (3)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及大小,选择转换开关的挡位及量程,找出对应的刻度线。 (4)选择表笔插孔的位置。 (5)测量电压:测量电压(或电流)时要选择好量程,如果用小量程去测量大电压,则会有烧表的危险;如果用大量程去测量小电压,那么指针偏转太小,无法读数。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挡,然后逐渐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a交流电压的测量: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直流电压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合适量程上,万用表两表笔和被测电路或负载并联即可。 b直流电压的测量: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直流电压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压的合适量程上,且“+”表笔(红表笔)接到高电位处,“-”表笔(黑表笔)接到低电位处,即让电流从“+”表笔流入,从“-”表笔流出。若表笔接反,表头指针会反方向偏转,容易撞弯指针。 (6)测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时,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50uA到500mA的合适量程上,电流的量程选择和读数方法与电压一样。测量时必须先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到“-”的方向,将万用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即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如果误将万用表与负载并联,则因表头的内阻很小,会造成短路烧毁仪表。其读数方法如下:

最新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又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奠定基础。可以说本节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因此,本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知道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理解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通过演示实验体会透镜对光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师生双边教

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二、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学生对于透镜应该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科学认知。如:透镜都能当成放大镜用。要纠正学生在经验感知中所形成的错觉,在教学中就必需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最后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另一方面,大多数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而实验教学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式教学法,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 教师:透镜、电熨斗,圆规,直尺; 学生:透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授课心得体会

授课心得体会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讲课授课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授课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授课心得体会(一) 在本学期里,我第一次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上课,在教学中发现自己存在很多不足,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交流指正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备课 在这次讲课中,我第一次讲课准备的有些不充分,所以出现了不少状况。在后来的备课中我更加认真仔细,认真阅读模电的课程并且查阅参考书发现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进行了讲课,所以我认为上课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喔认为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如果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力气。再讲课之前一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接受。

二、讲课清晰 在第一次的讲课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了自己在授课方面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讲课没有震撼力整节课过于平淡;在讲台上有些紧张没有时刻注意到同学的反应只是一个人在讲课;没有和同学有互动;授课技巧有些缺乏,条理不清晰;在课程安排上时间分配有些不合理,讲的内容太多没有重点。经过我自己课下的总结和练习在录像中克服了上述缺点,有很大的提高。 我觉得在讲课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提高教学效率。在授课中,要自己给自己信心,要给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将这门课,而且可以讲的很出色。在讲课中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讲课要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节课。自己心中要有数对于所讲的内容。在开始讲课的时候要注重新课的引入,进行复习以前的知识要有很好的过度。好的新课引入,应该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打下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新课的讲解中要精讲精练,注重启发同学思考。在今后的授课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难易程度,精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要在黑板上标明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是学生了解的内容。在讲的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与学的共鸣,激发创新性思维。 三、课堂互动 在讲台上也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双边教学,充分体现学生

凸透镜 说课

五年级科学《凸透镜》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凸透镜》的内容,本课在学生对光源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带领学生研究凹透镜与凸透镜的特点,并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透镜问题的兴趣。这是一堂随班就读课。课程设计以全纳教育所提出的“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为指导思想。力求在班集体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兼顾随班就读学生(C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差异教学,促进学生最大发展。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放大镜,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时候都发现它放大聚光的作用,但对将放大镜成为凸透镜,却有些陌生。所以本课从观察放大镜入手,首先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的名称变化,再以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等把学生分为ABC 三类,其中A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强,思维敏捷,知识基础比较牢固,总结归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异,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B类学生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较好,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的操作与探究学习。 C类学生为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不会与老师同学沟通,从而限制该生思维的发展。此外,该生的注意力存在缺陷,与同龄孩子相比,该生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准确接收教师的讯息,影响学习的效果,需要教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和抑扬顿挫的语言吸引他的注意力。在认知方面,学生表现为反应慢、记忆力不好、思维和接受能力弱,难以理解消化新知识,这也大大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测查数据还反映出,该生尚有许多潜力可发掘,其言语发展虽属于弱项,但仍有表达能力,通过教育训练,会有较大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人人都能学习。基于“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讲师授课心得体会

讲师授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老师,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师授课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讲师授课心得体会篇一 在本学期里,我第一次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上课,在教学中发现自己存在很多不足,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交流指正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备课 在这次讲课中,我第一次讲课准备的有些不充分,所以出现了不少状况。在后来的备课中我更加认真仔细,认真阅读模电的课程并且查阅参考书发现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进行了讲课,所以我认为上课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喔认为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如果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力气。再讲课之前一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接受。 二.讲课清晰 在第一次的讲课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了自己在授课方面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讲课没有震撼力整节课过于平淡;在讲台上有些紧张没有时刻注意到同学的反应只是一个人在讲课;没有和同学有互动;授课技巧有些缺乏,条理

不清晰;在课程安排上时间分配有些不合理,讲的内容太多没有重点。经过我自己课下的总结和练习在录像中克服了上述缺点,有很大的提高。 我觉得在讲课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提高教学效率。在授课中,要自己给自己信心,要给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将这门课,而且可以讲的很出色。在讲课中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讲课要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节课。自己心中要有数对于所讲的内容。在开始讲课的时候要注重新课的引入,进行复习以前的知识要有很好的过度。好的新课引入,应该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打下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新课的讲解中要精讲精练,注重启发同学思考。在今后的授课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难易程度,精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要在黑板上标明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是学生了解的内容。在讲的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与学的共鸣,激发创新性思维。 三.课堂互动 在讲台上也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双边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同学自己来回答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舒缓课堂气氛、提高听的效率,而且可以让我自己自身的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不至于那么紧张。教师的学识与人格魅力是一张名片,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模仿、学习。所以,优秀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教师的循循善诱、鼓励赞美会增强学生的自信,使他们充分发挥才智,展现风采。尊重学生,平等交流。教师居高临下会使学生因敬畏而口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思想,与之平等交流与对话,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四.时间分配 教学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势必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在讲课时间的把握上也要合理分配。说课要分秒必争这是对时间的把握,既要充分利用

数字万用表的正确使用与操作

数字万用表的正确使用与操作 数字万用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数字仪表。其主要特点是准确度高、分辨率强、测试功能完善、测量速度快、显示直观、过滤能力强、耗电省,便于携带。进入90 年代以来,数字万用表在我国获得迅速普及与广泛使用,已成为现代电子测量与维修工作的必备仪表,并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模拟式(即指针式)万用表。 电阻的测量: 测量步骤: 首先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 量程旋钮打到“Ω”量程档适当位置 分别用红黑表笔接到电阻两端金属部分 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 量程的选择和转换:

量程选小了显示屏上会显示“1.”此时应换用较之大的量程; 反之,量程选大了的话,显示屏上会显示一个接近于“0”的数,此时应换用较之小的量程。 如何读数? 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再加上边档位选择的单位就是它的读数。要提醒的是在“200”档时单位是“?”,在“2k~200k”档时单位是“k?”,在“2M~2000M”档时单“M”。 如果被测电阻值超出所选择量程的最大值,将显示过量程“1”,应选择更高的量程,对于大于1MΩ或更高的电阻,要几秒钟后读数才能稳定,这是正常的. 当没有连接好时,例如开路情况,仪表显示为“1” 当检查被测线路的阻抗时,要保证移开被测线路中的所有电源,所有电容放电.被测线路中,如有电源和储能元件,会影响线路阻抗测试正确性。 万用表的200MΩ档位,短路时有10个字,测量一个电阻时,应从测量读数中减去这10个字。如测一个电阻时,显示为101.0,应从101.0中减去10个字.被测元件的实际阻值为100.0即100MΩ。 直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步骤: 红表笔插入VΩ孔 黑表笔插入COM孔 量程旋钮打到V-或V~适当位置

最新《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巩固和加深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能解决典型的中考试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3)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掌握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②会用实验的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③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难点:①学会作光路图;②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具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前置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课前2min下发)。 用多媒体投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提示学生2min内翻书和查阅笔记温故对应的知识点) 四【复习过程】 (一)透镜知识归纳与梳理 1.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基本概念:

(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 向,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①凸透镜焦点: 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 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实焦点)。②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 (4)焦距: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因此凸透镜又称为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因此凹透镜又称为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课件展示光路图,教师点拨) (2)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以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向着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课件展示光路图,教师点拨) (二)回顾并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准备:在探究实验前,要调节、、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目的是。 2 .复习探究:利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具体见课件展示)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

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学评价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为学习者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外语课程改革的方面、力度与效果。 一、更新了教学观念,重视教学评价的目标与功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变化。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认真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在要求学生听课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和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英语交际技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范文网:)、合作、欢乐中学到知识;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评价的激励作用,更新了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

新理念犹如春日里的阳光,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温暖和活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课堂气氛的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瞌睡,教学效果极差。经过培训班的学习,认识新理念的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英语课,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语言感受、文化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让英语课堂活起来。活教。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教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语言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要体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活学。以活教带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改过去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使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实施与运用,学会了创设情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肯定性的激励评价能够更好地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反思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也是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 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重点 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难点: 由实验现象得出规律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刚接触物理,对科

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学法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采用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性教法和学法,并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境和教具 1、本节课要观察透镜成像性质,所以需要在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现象比较明显 2、教具改进 (1)光具座标尺重新标定数值,中间凸透镜位置标为0,数值向两方逐渐增加 目的:如此改进便于学生读取物距和像距,有助于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规律,从而突破难点。 (2)光源由教材上的烛焰改为自制的LED“F”光源,烛焰成的像不停地晃动,“F”光源成像稳定,便于比较像与物大小相等,变不可能为可能。同时,还能直观地看到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是颠倒的。 (2)光屏画上格子,学生能够比较像与物大小相等。 (二)教学流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

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比赛心得体会

教学比赛心得体会 【篇一:参加省里说课比赛心得体会】 参加省里说课比赛心得体会 东京城中学贾德晶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个出去学习的机会,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感受 和大家交流一下,以便信息共享。 我是5月11日号和我市的三位老师一起去哈尔滨参加的黑龙江省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观摩研 讨会的,参赛选手来自全省各地市,共300多人,按说课的文章体裁,比赛分五个组进行,我在说明文与议论文组,共68名选手,四 天时间听了60多位选手的说课,最后还听了哈尔滨市125中学和大 庆市一位曾获全国赛课一等奖的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参赛教师的精 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精美的课件制作,幽默 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四天的学习让我 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参赛教师都比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 理念,说课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体 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在此次说课竞赛过程中,参赛教 师展现了其较强的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语言准确精炼、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掌握现代 化教育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 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 生兴趣, 四、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的处理,知识的拓展 和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创新,别具一格。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 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教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多采用先给学生播放视 频或补充一些历史资料,然后根据资料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去探讨、

(一)万用表的正确使用

(一)万用表的正确使用 用途、用前检查和准备 1、用途:一只万用表至少可以测量交流电压U~、直流电压U—、直流电流I—、电阻R。有些表还可以测量交流电流I~、电感L、电容C、晶体管放大倍 、电平db等。 数h FE 2、用前检查 (1)外观检查:表壳应完好无损,指针应能自由摆动,接线端(或插孔)应完 好,表笔及表笔线应完好,如需测量电阻表内应有电池。 (2)零位调整:将表位按规定位置放好,指针机械零点应准确,否则调至准 确。 3、测前准备:将表位按规定位置放好,黑表笔插入“一”插孔(或“*”插 孔)红表笔插入“+”插孔(或相应插孔) 交流电压的测量:表笔不分正负,分别接触被测的两端。选档原则是: (1)已知被测电压范围时:选用大小被测值但又与之最接近的一档。 (2)不知被测电压范围时:可先置于交流电压最高试测,然后确定是否降档 测量(总之应使指针偏转角度尽可能地大)。 注意!有些表交流电压最低档有一条专刻度线(一般为10V)。使用此档时, 要在专用刻度线上读数。 有关电压的知识: 测量相电压(单相插座)选250V挡,因为相电压是220V。 测量线电压(如三相电动机电源)选500V,因为线电压是380V

直流电压的测量: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当不知被测电压极性时,可先置于直流电压最高档试测。表针右偏,红表笔接触的是正极;否则相反)。 其选档原则为: (1)已知被测电压范围时:选用大于被测值但又与之最接近的一档。 (2)不知被测电压范围时:可先置于直流电压最高档试测,然后确定是否降 档测量(总之应使指针偏转角度尽可能地大)。 直流电流的测量:应在切断电源的条件下,将被测电路断开一点,按电流方向红表笔接电流流出的一端,黑表笔接另一端(如不知电源极性时,可在电源未切断前,先置于直流电压最高档试测。表针右偏,红表笔接触的是正极;否则相 反)。其选档原则为: (1)已知被测电流范围时:选用大于被测值但又与之最接近的一档。

招远市级优质课!《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说课稿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说课稿 辛庄初中初四1班物理组张长庚 ?教材分析? 《透镜及其应用》是初三上册第四章内容,新教材比原来的教材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中考中的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常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考察相关规律应用。复习时通过各种图片以及动画展示能充分激发学生复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同时重视从熟知的生活实例中领悟,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通过动态flash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器材的放置,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情况,像的变化与物距、像距的变化规。通过列表、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利用各类透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对于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分和矫正,采用对比方式复习,从成因、特点、成像位置、矫正发放、透镜性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技能防止混淆,又能加深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已经全面学习了本章知识,有了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学生存在遗忘以及不懂现象,一些重要的知识理解不深,章节知识不系统。因此通过本次复习应该使学生迅速构建本章知识脉络,并且通过归纳总结,结合中考真题演练迅速提高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熟练应用基本知识方法技巧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知识模块的复习归纳系统化掌握透镜及其相关应用,学会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探究实验使学生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并且进一步提升热爱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系统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课本 ?课型?复习课 1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_13.doc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6篇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1 一、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教师。 二、加强学习 孩子喜欢、家长信任的老师,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并时刻保持那一桶水是活水,是流动的水。 在校本学习中,我能多方面学习,取长补短,武装自己。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 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 如,尹文老师的教研课在开课前的说课时的新鲜的备课理念,凡荣老师课堂上的大师风范,课后反思中的自我剖析时的高度,薛兴峰老师的沉着冷静,陈伟艳老师的扎实??在这些年轻小专家们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 什么教科研,什么新的备课理念,我都觉得很新鲜,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于是,我尽量让自己静下心来读书,在学校給我们订的教育教育杂志里,我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学习到了很多同仁们的教学经验,慢慢的,我学着把自己学到的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点的实践着, 我就像是一个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了绿洲,那份惊喜无语言表 三、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

凸透镜成像说课稿

凸透镜成像说课稿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学生必做的一个分组实验。它既是光的折射及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又是学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的理论基础,在本章中占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而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做好分组实验并分析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很是关键,同时提高了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科学探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如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五、教学器材: 放大镜、光具座、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 六、教学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七、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透镜的类型及对光的作用。 2、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提出问题:三者都为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却不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进行猜想 学生体验一: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

学生体验二:教师指导,学生将窗外的影像成到教室的墙壁上。 通过体验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学生可能形成如下猜想:(1)可能是物距不同;(2)可能是像距不同…… (三)师生合作,设计实验 各小组清点器材并介绍器材,练习使用器材: ①摆放。实验器材按F光源、凸透镜、光屏的顺序放置在光具座上,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②调节。打开F光源,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F光源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呈在光屏中心。 ③找像。引导学生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50cm处不动,将F 光源移到光具座的15cm处,提问此时的物距是多少,加深学生对物距的理解。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像的点最小最亮,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这便是像的位置。提问此时的像距是多少,加深学生对像距的理解。 ④虚像。光屏上看不到虚像,眼睛从光屏这一侧去观察物体,透过凸透镜观察F光源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四)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因为学生处于实验探究的初级阶段,对于表格设计有一定的差异,为后面的教学能顺利开展,实验前直接给出实验记录表格。在实

透镜及其应用说课稿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说课稿 教师刘芳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是中考复习专题五《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说中考要求 本部分内容在中考中主要考查凸凹透镜的定义、对光线的作用、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学现象,考查学生运用光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判别方法及他们对光的作用。 (2)会熟练地画出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4)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2)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复习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复习课,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知道两种透镜的定义,并能够熟练的画出三条特殊的光线,还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难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四、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而且设计光路图较多,所以我采用多媒体,真实反映关于透镜的光路问题,并用动画再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我的目的是能让学生将三条特殊光线和透镜的成像结合起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透镜成像规律,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并不好。 五、说学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启发引导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是:由实际情景导入——展示知识框架——回顾相关概念——学练结合——实验在现——知识运用。 七、说教学效果 上完课,感觉在自己的课堂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未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在备课时,没有备好学生。 2、课堂时间分布不合理,自己说的太多。 3、在课堂上显得丢三落四,比如对课件的操作、内容不熟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