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就是初中科学常用得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就是在研究与解决问题得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得因素与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得大小,而保证其它得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得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得表格上得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得问题就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就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她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就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得方法,也就是中考出题最多得方法。

在初中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得有:

1、蒸发得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滑动摩擦力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液体压强得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

4、浮力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压力得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6、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7、动能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导体得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电流与电压得关系

11、探究电流与电阻得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得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电流得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探究电磁铁得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典例探究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她、二胡

等弦乐器得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

相同得条件下,发声得音调还可能与弦得粗

细、长短及弦得材料有关,于就是想通过实验

来探究一下自己得猜想就是否正确,上表就是

她在实验时控制得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得音调与弦得材料

得关系,您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

得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等,您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得全过程,所采用得合理顺序应该就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得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您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得实验名称: 。

【典例探究2】为了研究物质得某种特性,某小组得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她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得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与200克得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与计时器测量水得温度随时间得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得热量相等)

表1 m1=100克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6 6

2

时间/min 0 2 4 12 14 20 24 28 32 3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7 8 8

两杯水所处环境得温度就是得。)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与第三行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得初步结论就是: ,放出得热量与降低得温度成正比。

(3)分析表1与表2中得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得初步结论就是: 。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4与表5中得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得初步结论就是: 。

【名师精析】控制变量法就是中考出题最多得方法,因此学生要注意有关控制变量法得实验、本题考查比热得概念与控制变量法,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情境,培养处理信息、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能力。本题可以从热量得计算公式Q=cm△t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当比热容c一定,当m一定时,Q与△t成正比;△t一定时,Q与m成正比;c=Q/m△t为一定值。

【典例探究3】、学习欧姆定律时,为了研究电流与电压与电阻得关系,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得关系;再保持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得关系、这种方法就就是控制变量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这种方法得就是( )

A、通过电流做功得多少来判断电能得多少

B、引入合力得概念

C、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

D、研究电流产生热量得多少与电流得关系,先保持电阻与时间一定

二、等效替代法

【知识回放】用相等或容易测得得量代替不便直接求出得物理量,这种方法就就是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就是常用得科学思维方法。等效就是指不同得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就是相同得。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等效得方法就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得问题,提出一个简单得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得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例如我们学过得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分力与合力等效……

在初中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得有:

1、在研究串并联电路得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种方法、

2、在平面镜成像得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得蜡烛,验证物与像得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得测量物与像得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得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得大小、

【典例探究】探究物理规律与解决实际问题常运用到许多重要得物理思想与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得就是( )

A.测量一张白纸得厚度B、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得关系C、曹冲称象D、牛顿总结出惯性定律

三、转换法

【知识回放】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瞧不见、摸不着得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得物理量,通过用一些非常直观得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得物理量间接测量,一些比较抽象得瞧不见,摸不着得物质得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得运动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得瞧得见,摸得着得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研究问题得方法叫做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与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在初中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得有:

1、测不规则小石块得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得体积、

2、我们测曲线得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得长度、

3、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得大小、

4、我们在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得时候,将电功转换成砝码上升得高度、

5、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得因素时,我们将电热得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得高度、

6、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得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得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得改变来说明内能得变化)、

7、密度\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就是利用转换法测得得、

8、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将动能转化为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得距离,距离越远则动能越大、【典例探究1】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瞧来正如她坐得椅子一样实在。”磁场虽然瞧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得作用证明其存在。在物理学中还有其她一些现象也就是这样,如用__________可证明________得存在。

【点拨】=大家可以从力、热、光、电、磁、分子原子、能量等方面进行思考。

【典例探究2】分子运动肉眼瞧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墨水得扩散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转换法”,下面四个实例也采用“转换法”得就是( )

A、利用光线来研究光得直线传播现象

B、判断电路中就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得灯泡就是

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互感器得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去

研究电流与电阻得关系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四、理想模型法

【知识回放】实际现象与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与纯化得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得反应所研究事物得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得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在初中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得有

1.光线(光线就是瞧不见得,我们使用一条瞧得见得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

想化模型)

2.磁感线(为了研究磁场,我们引入一条线将研究得问题简化,其实这条线并不存在)、

3.研究肉眼观察不到得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4.电路图就是实物电路得模型。

5.力得示意图或力得图示就是实际物体与作用力得模型。

6.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

7.实验室常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挂图来研究交流发电机得原理与工作过程(柴油机、汽油机模型等)。

【典例探究】芜湖长江大桥,这座目前我国科技含量最高得特大型公、铁两用斜拉索桥梁得建成,使得芜湖这座古老得城市又焕发出强烈得时代气息。大桥得建设,用到了很多物理学得知识与研究方法。

(1)在铁路桥引桥靠近居民住宅区一侧,建有高3米左右得板墙(如图所示),其作用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过桥时,每隔一段距离会有明显颠簸,这就是大桥桥面上得缝隙所致。这些缝隙就是( )

A.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B.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

C.避免司机开车由于过分平稳而瞌睡

D.伸缩缝,用于允许路面得膨胀与收缩

(3)将大桥得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可抽象成如图丁所示得模型。

①可以瞧出它用到了得相关知识。其中O就是__________,___ _ __代表桥重与过往车辆等产生得对桥得作用力。

②为了减小钢索承受得拉力,在需要与可能得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塔桥得高度。请分析原因。

③假如让您来设计新得斜拉索式大桥,您还能提出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钢索承受拉力?(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④您知道吗?在上述得研究中,我们用到了物理学中很重要得一种研究方法:建立模型。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象,忽略次要因素,从本质认识与处理问题;建立模型还可以帮助人们显示复杂事物及过程,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至无法直接观察得现象。想想瞧,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您在研究哪些问题时也用到了这种研究方法?请举一例具体说明。(本题实例除外)

【典例探究2】以下就是物理学习中得几个研究实例:(1)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2)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时,引人合力;(3)在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4)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前面几个实例中,采用“建立理想模型法”得就是( )

A、(l)(3)

B、(2)(3)

C、(1)(4)

D、(3)(4)

五.科学推理法

【知识回放】推理法就是根据已知物理现象与规律,通过想象与推理对未知得现象做出科学得推理与预见、推理法就是在观察实验得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得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得目得。理想实验就是研究物理规律得一种重要得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得可靠得事实为基础,以真实得实验为原形,通过合

I/A 0、0、0、

0、

0、U/0、1、1、2、2、3、0 A B 理得推理得出物理规律、

【典例探究】人们常用推理得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得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1(甲)所示得实验与对实验结果得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得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得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推理得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得传播”实验中。如图1(乙)

所示得实验中,现有得抽气设备总就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

下,您就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得?

假如在伽利略著名得理想实验中,实验设想得步骤有:

① 减小第二个斜面得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得高度、

② 要两个对接得斜面,让静止得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得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得匀速运动、

④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得高度、

(1)请将上述设想步骤按照正确得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得属于可靠事实,有得则就是理想化得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与推论得分类正确得就是( )

A ①就是事实,②③④就是推论、

B ②就是事实, ①③④就是推论

C ③就是事实, ①②④就是推论

D ④就是事实, ①②③就是推论

六、类比法

【知识回放】类比法就是指将两个相似得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得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得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得应用。所谓类比,实际上就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得推理。它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得相同或相似而推出

它们在其她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得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

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得实验与较难得物理知识。

【典例探究1】图2甲就是水流形成图,我们对电流得成因(图2乙)

得认识就是通过分析图甲中水流得成因来了解得,这种方法在物理

学中称为( )

A 、比较法

B 、类比法

C 、等效法

D 、控制变量法

【典例探究2】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得视线引入到了原子得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得模型。通过学习,您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得就是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七、归纳法 【知识回放】归纳法就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得技术、要做出正确得归 纳,就要从整体中选出得样本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 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 物理规律或定律,就要反复得通过实验来验证它得正确性,然后分析归纳,得出正确得结论、比如铜能导电,铝能导电,锌也导电,归纳出金属导电、在阿基米得原理实验中,F 浮=G 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与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总结,才得出结论,验证了该原理得正确性、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验证导体得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得时候,我们都就是经过多次实验,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八、图象法

【知识回放】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得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物理现象得

过程与规律,这种方法叫图像法、

物理图象不仅可以使抽象得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物理量之间得关系明确,还能表示出用语言难以表达得内涵。

【典例探究1】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与B 中得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得关系如

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 得电阻为5Ω;将A 与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 得电源两

端,则通过A 与B 得总电流就是 、 V/cm 3

m/g A 0 B C 10

20 20 10 图1 图2

【典例探究2】 如图所示就是A 、B 、C 三种物质得质量m 与体积V 得关系图象。

由图可知,A 、B 、C 三种物质得密度ρA 、ρB 、ρC 之间得大小关系就是( )

A 、ρA <ρ

B <ρ

C B 、ρA <ρB >ρC C 、ρA >ρB >ρC

D 、ρA >ρB <ρC

九猜想法:

【知识回放】猜想也称想象或幻想,就是用已知得物理知识对某些未知得事物作出科学得预测。它就是人得思维得最高境界,合理得想象往往就是人类创造发明得源泉。

【典例探究 】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得故事。“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得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10年,比蜗牛得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就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得林中、湖边,带者这些美丽得景致得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得玻璃镶在城市住宅得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得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得美景。各种动物无声得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犹如别墅。”

这确实就是一个有意思得幻想,但关键就是要降住飞驰得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⑴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得依据就是什么?

⑵在生活与学习中,您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一种想象及其依

据。

【专项训练】

基础经典题

1、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是用什么方法获得得( )

A.单纯得实验方法 B 、单纯得推测方法 C 、数学推导得方法 D 、实验加

推测得方法

2、 在学习欧姆定律时,为了研究导体中得电流I 与导体两端得电压U 、导体电阻R 得关系,实验中先保持R 一定,研究I 与U 得关系;再保持U 一定,研究I 与R 得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就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得一种方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得就是( )

A. 通过电流做功多少来判断耗电能得多少 B 、 研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得效果时,引人合力得概念

C. 在研究磁场时,引人磁感线 D 、 研究电流产生得热量与电流得关系时,保持电阻与时

间一定

3、在“观察水得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

加热过程,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水得温度。某同学记录得

数据如下表:

(1)根据记录,在图1中画出水得沸腾图象。

(2)试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得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复习时,对质量、速度、密度、热值、比热、电流、电阻与电功率等概念按一定特征作了分类(见下表)。她使用得科学方法就是( )

A 、分

析与归

B 、调查与假说

C 、实验与演绎

D 、数学方法与实验

5、 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就是很直观得。如图2(a)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

与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b)所示。若细图1 图2

线中得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得深度用h表示。那么,在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得变化关系得图

象就是( )

6.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得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得速度,根据上表提供得信息,可以得出得结论

就是( )

A、声音传播得速度随着物质密度得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得速度随着物质密度得增大而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得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得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得速度随着金属密度得

增大而增大

7、由于电压与电阻两者都可能影响电流得大小,用实验研究它们得关系时,可以先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

电阻得关系;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得关系,最后总结得出了欧姆定律,这种研究问题得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在以下问题得研究中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得就是( )

(1)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2)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得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电流产生得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4)研究磁场时,引人磁感线

A、(1)(3)

B、(1)(2)

C、(2)(4)

D、(3)(4)

8、有些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实验中我们就是想办法测量与它大小相等得量来完成得。下列几个事例中不就是

应用这种方法得就是( )

A、用量筒与水测不规则物体得体积

B、用刻度尺与停表测物体运动得速度

C、用刻度尺与棉线测地图上两地间铁路线得长度

D、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

所受得摩擦力

9、 19世纪末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得视线引人到原子得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

结构模型。通过学习,您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得就是( )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10、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得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②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

图3

有关

③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④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

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得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得假设,则该实验验证得假设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小蜻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她猜想滑动摩擦力得大小与接触面积得大小有关。

现有以下器材:a、斜面,b、带钩得正方体木块(六面光滑程度相同),c、带钩得长方体木块(六面光滑程度相

同),d、表面平整得长木板,e、几条毛巾,f、直尺,g、弹簧测力计。请您帮小靖同学,从上述器材中,选出部

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验证。

所需器材: (填序号)

简述实验步骤:(1)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 ;(3) ;

(4)比较(2)(3)结果得出结论。

12.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她们得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得就是同学,这里比

较三人运动得快慢采用得就是在相同得条件

下比较时间得方法。

13、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得关系”实验中,被控制得物理量就是 ,实验结论就是 ;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得关系”实验中,被控制得物理量就是 ,实验结论就是 。这两个实验所用得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14、为了研究由特殊材料制成得某导体元件L 得电学特性,小明与小华通过实验,测得通过该元件得电流I 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 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观察表

中得实

验数据,小明、小华对I 与U 间得关系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甲:通过导体元件I 、得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

猜想乙:通过导体元件I 、得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电压得平方成正比;

猜想丙:加在导体元件1、两端电压可能与通过它得电流得平方成正比;

经分析与论证,您认为,表中得实验数据支持上述哪种猜想?

答: 、

通过导体元件L 得电流I 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 之间得关系式应就是:I= 、

15、为了探究“电流产生得热量与电阻大小得关系”,大伟小组采用了如图4所示得实验装置,其中R 1>R 2。

(1) 实验中R 1、R 2采用什么连接方法使通过它们得电流相等?

(2)在通电时间相同时,两玻璃管内煤油上升较高得就是 (“甲”或“乙”)瓶。由此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一定得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得热量越 。

(3)上述实验方法就是研究物理问题得常用方法,下面研究与此相同得就是( )

A. 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时,引入了合力得概念 B 、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一定

C 、 在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16.一般固体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得长度都会胀大,在冷却时都会缩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长度得膨胀称为线膨胀。下表就是科技小组得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得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1)从1、

3(2、5

或4、6)

两组实

验记录

可以瞧出物体得伸长量与 有关。

(2) 图5所示得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

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得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使电路断开。请您参考上面得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与固定触点接触得一边所用得材料就是黄铜还就是康铜?并简述理由。

(3)从上面得实验记录可瞧出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得方法。请

您简单表述在探究“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影响滑动摩擦

力大小”得实验中,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得。

17.如图6所示得常用工具中,它们得物理模型都就

是 。在这些工具中,省力得就是 ,费力

得就是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得就是 (填序

号)。

18、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瞧来正如她坐得椅子一样实在在”。磁场虽然瞧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得作用证明其存在。在物理学中还有其她一些现象也就是这样。如用

图4 图5 1 2 3 4 5

图7

可证明得存在。

19、下列四组连线完全正确得一组就是( )

A.科学家与其贡献

B.工作原理相同得设备与工具

C.装置工作时与对应得能量转化

D.研究实例与其采用得主要科学研究方法

答案:

1、D

2、D

3、(1)如图;(2)液体变为气体;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等

4、A

5、

C 6、C 7、A 8、B 9、

D 10、B 11、(1)c d g (2)将长方体木块平放

在长方板上,用弹簧拉着它匀速前进,观察并记录这时弹簧秤得示数(3)将长方体

木块侧放在长方板上,用弹簧拉着它匀速前进,观察并记录这时弹簧秤得示数

12、丙路程(距离)

13、电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14、猜想乙I=2×10-2U2 15、(1)串联 (2)甲多 (3)B

16、(1)材料 (2)黄铜。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说明下面金属片伸长量大。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黄铜片与康铜片原长与升高得温度都相同时,黄铜片得伸长量长。因此,下边材料就是黄铜

(3)保持接触面得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得大小,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得关系;保持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得粗糙面程度相同,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得粗糙程度得关系。

17、杠杆 23 14 5 18、如扩散实验可证明分子运动得存在等

19:本题容量较大。既有科学史知识、常用器具得原理、能量转化知识得考查,也有科学研究方法得考查,综合性较强。正确答案就是D。蒸发与沸腾现象有许多相同与相似得地方,通过比较能更深刻地认识这两个概念,所以用得就是比较法。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与接触面得粗糙程度两个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实验时,先控制压力不变,研究滑动摩檫力大小与接触面得粗糙程度得关系;再控制接触面得粗糙程度不变,研究滑动摩檫力大小与压力得关系。这样就可得出滑动摩檫力大小与压力与接触面得粗糙程度得关系了。这里用得就是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在受到两个以上得力得作用时,为了简化与方便,用另外一个力单独作用在那个物体上,并且让它作用得效果与那两个力共同作用得效果相同,那么这一个力就可以代替那两个力了,并且我们把它称为合力。这里用得就是等效法。

专题1 科学探究

专题1科学探究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学了环节动物后,特意找了一些蚯蚓来研究其形态和运动,他研究蚯蚓的方法主要是(A) A.观察法B.实验法 C.调查法D.模拟法 2.有的生物学实验需要测量数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B.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取其中一组的数据即可代表实验结果 C.实验时用更多的同样材料同时进行实验,也是开展重复实验 D.重复实验需要保证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 3.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 A.为了了解黄冈市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圈养起来观察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视野中可见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二、非选择题 4. 目前校园“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某大学社团随机发放问卷两千份进行调査,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及健康危害情况统计表 (1)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__抽样调查法__(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2)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哪方面的健康状态?__C__(填字母)。 A. 身体 B. 心理 C. 社会适应 (3)从表格数据分析,使用时间为__6小时以上__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4)下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状图,请你将图补充完整。

(5)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身边的“低头族”说点什么?__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合理即可)__。 5. 陈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他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10个3W,光线均匀 10个4W,光线均匀 10个4W,光线均匀,, 18小 时/天,85% 18小 时/天,91% 12小 时/天,81%(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上表的饲养的条件中__温度(合理即可)__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__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__等有关。 (3)陈同学进一步探究鸡卵(鸡蛋)的结构,他用放大镜观察到卵壳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再将鸡卵浸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实验证明__卵壳表面有很多气孔__。 (4)陈同学实验后联想到:与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__爬行动物__。 6. 连江官坞是我国重要的海带生产地。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知识精讲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和计划,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考察和描述的方法。 观察主要分两类: (1)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 (1)调查的类型: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2)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并如实记录→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3)调查的基本要求:要全面细致、如实记录,不凭个人好恶取舍;不要损伤植物和动物,破坏其生活环境;要注意安全。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利用特定器具和材料,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探究的方法还有分类法、模型法、文献法等。 名师点睛 1.正确选择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法是认知生物形态、行为的主要方法;调查法是认知生物种类、生存环境等的常用方法;实验法是认知生物结构、生理的主要方法。 2.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探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在于:观察法在研究中不施加任何外界干扰因素,实验法则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

3.科学探究的方法往往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进行研究,通常是先观察,再调查、分类,最后才是实验的方法。 典型例题 1.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 解析: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分析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观测。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 答案:A 2.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置于()。 A.实验室里B.家养状态下 C.野外自然状态下D.圈养笼子里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必须让动物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答案:C

专题六 科学探究

专题六科学探究 必胜题·测易 类型一物质变质的探究 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猜想二成立[来源:学&

①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来源:学,科,网] [ 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 学*科*网 Z*X*X*K] 科&网]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2.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新制的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样品中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Na2CO3、CaCO3和等五种物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过程或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 入适量水试管壁发热 样品中CaO、NaOH 至少含一种 ①.向上述试管中继续加 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并 过滤得到溶液A和固体B 样品中一定含有 CaCO3 ①.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 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并过滤得到溶液C和固体D A溶液中含有 C O32-

9第一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

黑林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七年级科目:生物执笔:尹秋明审核 课题: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课型:新授讲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2、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索生命。 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实验器材:显微镜,常用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究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揭题),在我们周围的生物中有许多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那么如何探索它们呢?这就要借助一些器具。 二、新授: 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生物实验室 (一)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器材 1、引导生阅读教材,观察图1-7。

2、师演示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如下图) 3、师提示:安全事项。 (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如上图) 1、师简介显微镜后,引导生对照教材图1-8(或者挂图),观

察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名称。 2、观察活动:认识显微镜。 分别介绍以下各个部件的作用 镜座、镜柱、镜臂、 载物台、镜筒、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 目镜和物镜、遮光器、 3、师指示显微镜,让生回答其结构及作用。 4、讨论:显微镜常用于观察什么? 5、总结: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常用显微镜。

中考科学专题训练科学方法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训练及答案-科学方法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下列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B.通过观察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一定 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2.如图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 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这种突出问 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 学研究方法.以下四个实例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选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B.选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C.选用轻绳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D.选用2Ω和8Ω两个电阻串联代替10Ω的电阻 3.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研究方法。以下探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磁场的方向 C.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下列同一选项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B.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C.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D.通过亮度来判断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判断磁性强弱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如图6所示的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6.下列各种重要科学理论,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C.牛顿第一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 7.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某年某月某天,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课外观察月亮的活动,听听同学通过观察作了以下记录,其中通过直接观察不可能得出的记录是() A、月亮是一个球体 B、月亮象一个银色的盘子 C、月亮象一艘弯弯的小船 D、月亮悬挂在东方45°的天空中 9.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动能大小的比较方法 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 C.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D.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 10.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但变化时引起的其他量的变化却易直接观察,用易观察的量显示不易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A.温度计B.压强计C.弹簧测力计 D.量筒 11.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A.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电 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 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 C.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 线运动 D. 在学习蒸发与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12.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物理量。下列几幅图给出的比较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最新七年级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4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实验是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方法。实验一定要有相应的工具和正确使用有关工具的方法及步骤。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安排学生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工具,对常用实验器具的分类、安全操作规则做了简单的介绍,了解其用途、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安全使用法则。着重学习显微镜,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操作。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索生命,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设计了DIY 及“科学·技术·社会——电子显微镜”两个栏目,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及了解显微镜的发展,体验显微镜在微观世界中的特殊作用,感悟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第二部分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通常包括6个阶段,对各个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本教材选择一则肉汤变质问题的典型案例,从中了解到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通过实例分析、设计与实践,学生就能更加明确科学探究各个阶段的要求以及达到要求的方法。由于有前几次实验探究的训练,这项实验提高了探究要求,要求学生学会作出假设,收集数据并汇总数据,找出规律。教师对此要非常明确,一定要想方设法组织好这次实验探究活动,将之落实到实处,使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认识常用的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利用书上插图、实物,认识显微镜,对照图1-8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尝试确定实验中的变量,并相应设计对照实验。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和指导:在认识显微镜的基础上,尝试使用显微镜,从而能正确使用显微镜。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以探究肉汤变质为例,说明探究的一般步骤;并通过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鲫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体验探究的过程。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集体合作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投入率达100%。 5、观念确认与引导:强调实验在生物课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的认识,才能学会许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从而是学生明确实验课的目的,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强调思考和假设在生命探索中的重要。只有多思考,多问为什么,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大胆作出假设,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认同率达100%。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使用显微镜。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本节课的难点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控制变量、开展实验探究。 四、课时计划:本节内容我准备安排2课时。 第1课时:(1)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工具。 (2)学习使用显微镜。 第2课时:(1)通过案例分析,学习科学家进行探究的过程。 (2)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这里着重讨论探究方案即制定计划) (3)尝试找出温度与呼吸频率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交流实验结果,得出普遍规律。教学思路: 第1课时是:(1)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工具。(2)学习使用显微镜。 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从而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

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就是初中科学常用得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就是在研究与解决问题得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得因素与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得大小,而保证其它得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得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得表格上得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得问题就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就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她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就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得方法,也就是中考出题最多得方法。 在初中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得有: 1、蒸发得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滑动摩擦力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液体压强得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 4、浮力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压力得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6、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7、动能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导体得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电流与电压得关系 11、探究电流与电阻得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得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电流得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探究电磁铁得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典例探究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她、二胡 等弦乐器得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 相同得条件下,发声得音调还可能与弦得粗 细、长短及弦得材料有关,于就是想通过实验 来探究一下自己得猜想就是否正确,上表就是 她在实验时控制得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得音调与弦得材料 得关系,您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 得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等,您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得全过程,所采用得合理顺序应该就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得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您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得实验名称: 。 【典例探究2】为了研究物质得某种特性,某小组得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她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得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与200克得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与计时器测量水得温度随时间得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得热量相等) 表1 m1=100克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6 6 2 时间/min 0 2 4 12 14 20 24 28 32 3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7 8 8 两杯水所处环境得温度就是得。)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与第三行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得初步结论就是: ,放出得热量与降低得温度成正比。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1)

科学探究专题 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 主备人:穆建英审核人:穆建英 复核人:刘娜定稿人:樊雷使用人: 一、复习目标: 1.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常用的探究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3.能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找出对照试验,分辨对照组和实验组;并能根据变量设计对照试验。 二、考点比重:10%-15% 三、基础知识梳理 1.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通常包括六个环节,分别是、、、、、。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 (1)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疑问句,句意完整,句末是问号。巴斯德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应是个人对所探究问题的观点,应是一个陈述句,句意完整,句末是句号。巴斯德的假设应该是。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探究计划包括以及所需要的等。 (1)探究方法:在生物学探究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如、、、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多种探究方法并用。巴斯德探究肉汤变酸的主要方法是。 (2)变量、对照试验: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为验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巴斯德实验的变量是。 (3)对照组、实验组辨别:在对照实验中,各项条件都正常且适宜(即自然生活状态)的为对照组,对所探究的条件或因素进行调控的为实验组。如巴斯德实

验中,A组接近自然状态,空气中微生物通过竖直的瓶颈很容易落入肉汤,为组;B组通过弯曲的瓶颈使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肉汤,为组。 (4).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依照制定的计划实施,完成后针对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如结果不够成功,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再一次进行探究。 巴斯的实验的结果是:3天后,A瓶肉汤,B瓶肉汤,且B瓶肉汤4年后仍新鲜如初。由此可得出结论是。把B曲颈瓶的瓶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这进一步说明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是从空气中进入的。 四、典型案例 1.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王芳同学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5组实验,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请回答: 分析各组种子所处环境条件:在甲、乙、丙、丁、戊五组实验中,各项环境条件都适宜种子萌发(且接近自然状态)的是组,因此,该组应为组。其余组中,乙控制了、丙控制了、丁控制了、戊控制了,各控制了一个环境因素,因此,本题中能够形成组对照实验。(甲和乙,变量是;甲和戊,变量是;甲和丙,变量是;甲和丁,变量是) (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组和_____组进行对照。(2)选择甲和丁对照,所探究的问题应是? (3)分析甲、戊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光______(填“是”或“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甲、戊两组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戊和丁能否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

实验评价题解题策略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一.控制变量法 【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 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典例探究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和20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1)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表1和表2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4和表5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 二.等效替代法 【知识回放】用相等或容易测得的量代替不便直接求出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在研究合力时, 一个力和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 2.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种方法. 3.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 无法真 4.正的测量物与像的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 【典例探究】探究物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运用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B.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 曹冲称象 D. 牛顿总结出惯性定律 三.转换法 【知识回放】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过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 2.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 3.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 4.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5.我们在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将电功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 6.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将动能转化为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 距离越远则动能越大.

专题40——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问题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问题 一、单选题 1.老师给小敏一个纸板做的方盒子,问小敏,里面是什么?小敏拿过盒子轻轻摇晃一下,回答说:里面可能是一个苹果。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敏的回答是()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事实证据 D. 检验评价 2.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作出猜想和假设 C. 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 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3.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不同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某同学发现前几天不小心浇了食盐水的月季花死了。月季花的死是不是与食盐水有关呢?于是该同学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食盐水浓度确实过高。查阅资料得知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失水枯死。文中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5.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 运行的行星。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A. 建立假设 B. 合作与交流 C. 提出问题 D. 检验与评价 6.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结果通过统计蚂蚁的存活率来进行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

知识清单——专题1.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专题01】科学探究→ (苏教)第01单元第二章(1章)←知识清单 ★1.1科学探究——探索生命的方法 一、科学探究→重要概念(5个)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二、图示专题——知识梳理 实验(结论已知) (验证“定论”)(结论未知)(探究“新”问题) 发 现 问 题引起

三、归纳整合【考点00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下5个步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科学探究中,始终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作出的假设要有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 假设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其真假。 选择材料用具 制定计划设计方法步骤*计划要全面,能说明问题 实验是验证假设正确与否的基本途径,实验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预测实验结果 发现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搜集证据等方面(引子)实验就是制定计划后,进而实施计划: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进一步观察、调查或实验,如实地记录实验的现象与数据等事实和证据。 实施计划→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组”(详见2)。 在科学探究中,要善于表达和呈现。 表达交流不只是最后的步骤,整个探究活动都需要“表达交流”,包括拟定实验题目等。 在科学探究中,始终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科学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设置和变量的控制←科学探究设计方案必须处理好的2个关键:①设置对照实验②控制单一变量 ①实验变量→变量就是变化的因素,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人为改变的因素,或“加”或“减”。(几乎所有生物实验都有变量)。 →变量一般描述为名词。如:温度、光照、水分等,不能表述为温度的高低、光照的有无、水分的多少等。 →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且适宜),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注意:其他因素要——相同且适宜) ②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就是控制变量、条件变量、干扰变量,即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各组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控制到一致且适宜就达成单一变量原则。 ③对照实验→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单一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 对照组→是指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不“加”也不“减”),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是与现实情况吻合的自然组或常态组。 →对照实验的组成+ 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或“加”或“减”),是未知实验结果的组,是最能反映实验目的的、与现实情况有偏离的特殊处理组。 →在对照实验中可有多个实验组,大多是每个实验组都分别与同一对照组组成一个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且适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且只能有一个变量,即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否者,就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对照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 →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进而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所致。 ④实验误差→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①多次实验,即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取平均值; ②实验时,选取的生物的数量要尽可能多(至少10个),如果太少,实验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准确。 ③实验时,选取的生物的大下、形态、年龄等要尽可能一致或相同。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若A>B,则…… 3.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后)要预测实验结果←若A=B,则…… (A、B表示的是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若A<B,则……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探究题专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探究题专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 2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 2气体产生。 (2)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3)操作步骤和现象解释: (4)结论与讨论: ① 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B 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___,D 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 ② 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 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侧面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MnO 2)和三硫化二锑(Sb 2S 3)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燃烧得更旺。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1)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 A. 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都是可燃物 B. 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三硫化二锑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C. 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D. 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2)已知三硫化二锑燃烧后,生成一种Sb 2O 3和SO 2,氯酸钾加热会放出氧气,同时生成一种氯化物。写出划火柴时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b ) ; (c ) 3.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 2S )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 2和水,把H 2S 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 2S +H 2SO 4(浓)=SO 2+X +2H 2O 操作步骤 简答 ①将各装置按上图所示连接 好并装入化学试剂,C 中放入绿色植物 ① 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C 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A 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⑤ A 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 澄清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因此,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 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典例探究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上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标准答案】(1)D和E (2)CABD (3)实验一: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三: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四: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哪些因素有关. 【典例探究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和20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1 m=100克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6 6 时间/min 0 2 4 12 14 20 24 28 32 3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7 8 8 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的。“相同”或“不相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表1和表2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单地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它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主体性,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主动性、认识主体的创造性以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充分的合乎规律性,是以合乎理论规律为主体的科学知识程序化;(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观察和实验以及他们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考察,保证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展示了人类的高度智慧。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电子、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随着量子论、相对论和现代宇宙学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微观、宇观和高速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这些发展,不但大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改观,而且不得不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的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新成就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带来了科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同时,新的科学方法的采用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人甚至认为,没有科学方法的创新,就不会有科学技术的新的突破。无论如何,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中的重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了。对新的科学方法进行总结,对传统的科学方法在新条件下的发展加以研究,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和哲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任务。 一般来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科学的、宗教的、直觉的、猜想的、思辩的。这些方法都包括主观分析的环节,但与其他方法相比较,科学方法更强调客观实证。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至少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概念操作化、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如果一种研究方法不包括概念操作化与实证检验这两个环节,这种方法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要保证研究过程与结论都可公开检验,因此科学方法要求以共同规则确定标准,而没有相同标准就无法做任何检验。此外,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变化程度;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提倡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纠正不良的学风。大家都反对学界的浮夸现象,学术打假是惩罚措施,还需要通过提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术道德。使用科学方法有助于防止制造含义不清的新词,有助于防止无明确逻辑关系的因果解释,有助于防止不在乎结果的形势预测。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开放性,认为自身是不完善的和需要改进的,因此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还可以有助于培养研究人员承认错误的品德和改正错误的勇气。 以科学方法教育为例,当今科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日益趋向专业化;而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二方面的发展趋势,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