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国战略]雅鲁藏布江——中印合作的纽带与桥梁

[大国战略]雅鲁藏布江——中印合作的纽带与桥梁

[大国战略]雅鲁藏布江——中印合作的纽带与桥梁
[大国战略]雅鲁藏布江——中印合作的纽带与桥梁

中国早就在雅鲁藏布江靠近“麦克马洪线”3公里的地方建了西藏墨脱电站。

该水电站海拔600m,落差2315m,流量1900m3/s,这是在Google地球上找到的,中国官方并没有对外公布该水电站的详细,就连该水电站何时建造的都不知道。

虽然我不知道水电站的原理,但在地图上可见是一个浩大工程,管道长40公里,覆盖一个40公里宽的山脉。

印度正是基于此,说中国掐断了印度的水源(中国已部分控制了下游水源,上游一放水,下游必泛滥),所以印度自己也要造水电站。

墨脱是一个绿树森林,鸟语花香的地方,与青藏高原完全不同。通往藏南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雅鲁藏布江——中印合作的纽带与桥梁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巨川,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河长2057公里,居全国第6位,流域面积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但年径流量达1654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和珠江,排在第3位。雅鲁藏布江从墨脱县巴昔卡附近流入印度的阿萨姆。进入印度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又由东向西流入孟加拉国,称贾木那河,在达卡附近先后与恒河、梅克纳河汇合,向南注入孟加拉湾。

由于巨大的落差和高原面上汇集的水量,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能蕴藏量高达11348万千瓦,其中干流为7912万千瓦,只小于长江,居全国第2位。单位流域面积和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都居全国甚至世界各大江河之首,仅雅鲁藏布大峡谷处就可以建装机超过3000万千万的超级水电站,发电量是三峡的两倍以上。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水力资源已经超出了印度目前发电能力的总合。

雅鲁藏布江源头称马泉河,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河流大体由西向东流,经西藏米林县转向东北之后,又急向南流,形成马蹄形大拐弯和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海拔在3900米以上多高寒草原,为牧区。雅江中游即著名的一江两河(年楚河、拉萨河)地区,是西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目前西藏最重要的农业区,集中了西藏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也是目前雅鲁藏布江

流域用水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但是随着拉萨河等支流的汇入,水流增加,径流量达到每年294亿立方米(羊村),其中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第一大支流,长551千米,流域面积3.24万平方千米,河口径流量105亿立方米。越向下游,雅江切割越深,形成两岸雪山对峙的峡谷地形和垂直自然带,在西藏林芝以下,雅鲁藏布江汇合支流尼羊曲,尼羊曲河长286千米,流域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38.2亿立方米,雅江径流量达到每年601亿立方米(奴下),不久即进入大峡谷地带,在大峡谷中游雅江与其重要支流帕隆藏布-易贡藏布汇合,帕隆藏布与其支流易贡藏布流域面积2.89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72.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储量1622.62万千瓦,雅江水量因此剧增,每年汇入大峡谷的径流超过1000亿立方米,大峡谷是著名的水电富矿地带。

雅鲁藏布江的水利水电开发目前仅涉及一些支流,干流仍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但雅江中游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市地,是西藏农业的核心区,多为半干旱气候。某些支流由于汇流面积有限,以感到水资源不足,出现灌溉困难。但雅江河谷深切,提水费用大,水资源难以利用,雅江中游山南地区各县的沿江地带有西藏最大、最集中的一片宜农荒地,建水电站可以雍高水位,发展引水和提水灌溉,促进西藏的农业开发。

除雅鲁藏布江外,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还有一些河流由我国境内流入印度,这些河流被习惯性的称为藏南诸河,藏南诸河流域面积约155778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约1952亿立方米。主要有三部分构成。

(一)汇入恒河的主要河流:甲扎岗噶河和乌热渠~乌扎拉渠是恒河的两个上源,它们位于西藏的西南部,在我国境内的河长、流域面积均较小。西藏南部的马甲藏布(孔雀河),吉隆藏布,波曲(麻章藏布),绒辖藏布、朋曲等河都是恒河的支流,这些流域不连续的镶嵌在我国境内,每条河流都对应着大喜马拉雅山上的分水岭隘口,是沟通我国与南亚交通的重要孔道。其中朋曲流域面积约25307平方公里,河长376公里,是恒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朋曲流入尼泊尔后称阿润河,下游是尼泊尔东部著名的特兰平原,与支流孙科西河汇合后称戈西河,流入印度的恒河平原。在我国建坝,对于改善下游的防洪供水有积极的作用。

(二)朋曲以东的康布曲、洛扎怒曲、达旺─娘江曲、卡门曲(鲍罗里河)、西巴霞曲、察隅河等河流都是自西藏流入印度境内,并先后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这些河流流域连成一片,是藏南诸河的主体。这些河流集中分布在大喜马拉雅山南坡,水利水电资源丰富,目前基本上尚未得到利用。

(三)藏南内陆河分布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山间盆地内,在地质历史时期,这些内流河曾是雅鲁藏布江水系的一部分,后来因为湖面下降,才和雅鲁藏布江分割开。流域内基本为草原河流长度均约在75公里以内,流域面积一般不足1000平方公里,,基本上为季节性河流。这些河流以内陆湖泊为归宿,呈放射状分布于湖泊周围。年降水量约为100~500毫米,呈东大西小分布。羊昭雍湖是藏南内流区最大的湖泊之一,目前已打通羊湖与雅鲁藏布江之间的隧洞,利

用两者之间的落差发电。

雅鲁藏布江和藏南诸河总水量接近每年3700亿立方米,约占南亚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超级水系径流总量的约1/4,接近全印水资源的1/5。其中约1/3源于大峡谷以上青藏高原面上,约2/3来源于大喜马拉雅山南坡。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荒蛮的边疆,区内地势高寒、人口稀少,用水量很少,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由于远离中国的人口、经济中心,山脉阻碍、山高水低等原因,也难以从雅鲁藏布江干流特别是藏南诸河调水。因此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过剩的水资源对我国发展而言,基本上是无用的。但是布拉普特拉河却是印度未来的希望。

印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水资源总量居全球第7,大约每年2万亿立方米。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足每年2000立方米,属于联合国规定的贫水国,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半岛西南角和东北部大喜马拉雅山迎风坡降水充沛,而印度西部靠近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和德干高原内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属于干旱气候。因此印度计划搞“北水南调”工程,从恒河流域向干旱的西部沙漠和德干高原内部地区调水,工程经过地区主要是平原和低海拔的高原,技术难度不大,工程也可能做到很大的规模。

但总的说来,印度农业发展的条件是不错的。印度是一个发展的农业-工业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对印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印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和季风性热带草原气候,光热充足,农业生产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印度全境基本没有高寒地区,沙漠的面积也很小,印度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低矮平缓,可耕地占到印度国土面积的2/3左右,森林覆盖率在20%以上。这样优厚的国土资源条件,真是上帝(不对,印度人不信基督教,也许是印度教大神梵天)对印度人民的馈赠。虽然印度的国土面积仅居世界第7位,位于俄、加、中、美、巴(西)、澳(大利亚)之后,但是俄罗斯和加拿大纬度太高、气候也太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南极洲除外),中国高原、高山、沙漠面积都不小,而巴西的气候则过于湿润,遍布全国的都是难以开发的热带雨林。印度的农业开发条件足以和美国相提并论,是这七个国家中最好的,可耕地面积远远超出其他五国。2亿公顷的可耕地面积,良好的气候资源,次大陆的粮食产量可以轻松达到两万亿斤,超出任何一个世界大国,不仅养活印度人民,而且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但是近二十年来,印度的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余吨的水平徘徊,人均粮食和粮食单产都很低,次大陆是除了黑非洲地区之外居民营养水平最差的地区。

印度的土地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地产所有制(这种“大”仅是印度水平的“大”,和欧美动则几百、几千公顷的大农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无业游民,宝贵的人力资源白白闲置,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集中人力,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从而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且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在所有大国中,印度的动荡可能最为严重,整个印度的安全形势都不容乐观,

在全印20多个邦当中,一半以上的邦有所谓的反政府武装,但是性质并不一样,有的是反政府、有的是教派反对教派。但不论是民族之间、宗教之间还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种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都掩盖着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权力与财富分配的不公正,特别是土地分配的不公正。

印度的国内冲突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教派冲突,主要集中在印度西北部,主要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在克什米尔、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等),在旁遮普邦还有锡克教激进力量的分离活动(印度开国元勋尼赫鲁的女儿、印度总理英吉拉.甘地就是在总理府倍锡克教卫兵枪杀)。

二是少数民族的分离运动,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等几个邦和印度本土很不一样。东北部各邦跟印度的主体部分只通过尼泊尔和孟加拉之间的一个狭长的走廊地带连接,这些邦人种、民族、相貌、语言、宗教、文化、习俗也和印度的其他部分不同,其历史、民族、语言和文化更加接近于缅甸、泰国和中国西藏地区,在古代史上还曾有过一个独立的阿洪姆(阿豪马)国与莫卧儿王朝隔河划界。在漫长的历史中,古印度国家主要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发展。19世纪以前德里的权威虽然曾经扩展到孟加拉,但始终未进入到孟加拉东北的阿萨姆地区,孟加拉以东的印度东北部地区是不列颠留给德里最重要的遗产。以阿萨姆为主体的印度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生产的茶叶也是印度最重要的出口物资;但却是印度比较贫穷和落后的一个角落,使当地人产生了一种被剥削的感觉,增加印度东北各邦与新德里的疏离感。同时还有大量的移民从人口过剩的自比哈尔、孟加拉以及尼泊尔的不断来到人口相对稀疏一些的阿萨姆平原及周边山区,他们和当地人争夺土地、水和就业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当地政治、经济,和当地人产生了许多矛盾。因此印度东北部地方自治或者独立的要求比较强烈,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反政府武装组织,比如说著名的阿萨姆革命联合阵线,要求在阿萨姆邦成立一个阿萨姆国。自从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印度东北部地区大小冲突中已经先后死亡了5万多人。但是这些所谓的“反政府武装”在群众当中还受到相当的支持,因为他们属于劫富济贫的罗宾汉式的人物,打的主要是一些富人、政府机构,对平民还不怎么伤害。政府军来了就躲到深山里去了;政府军走了就下山“打抱不平”,袭击警察局,袭击当地政府机构。为了镇压反政府游击队、维护治安,制止部族、种姓屠杀,以及保卫石油设施,印度政府在东北地区派驻了重兵。独立50年来,印度东北部诸邦实际上基本处于军事管制状态,新德里严格限制外国人进入该地区。但是印度军人在东北部地区的专权,更加激起了当地民族对新德里的反感,引发一波又一波以暴易暴的动乱。印度东北部驻军已经疲于应付社会治安问题。但是印度东北地区的动乱不是单纯靠武力所能解决的,如果不解决贫困和社会公正问题,印度再穷兵黩武,也保证不了国内的安全。另外居住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岛上的泰米尔人与新德里的关系也不太好(尼赫鲁-甘地家族的第三代,印度总理——

拉吉夫.甘地就是被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炸死的)。

在印度的主体部分最让政府头疼的就是印共非主流派领导的农民运动。这些被称为纳萨尔派(是为了纪念印度共产党人开始武装斗争的地方,1698年一部分厌倦了冗长的议会辩论的印度共产党人在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的纳萨尔巴里领导农民打响了武装夺取地主土地、农村土地革命的第一枪)的游击队组织已经发展到从比哈尔邦到安得拉邦,从奥里萨邦到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十几个邦几百个县,在印度的沿海与内陆地区形成了一个L型的广阔的游击地域,他们控制了山林与黑夜,袭击政府机构与警察哨所,建立平行政权,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与军警和地主武装进行以暴易暴的血腥冲突,并向工矿区(如矿产资源丰富、被森林覆盖的乔塔-那格普尔高原)发展。

印度与邻国的关系也不好。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的扩张主义传统,继续向喜马拉雅山区扩张,控制不丹的内政外交,非法吞并锡金。利用当时西藏达赖集团与中央政府的矛盾,蚕食中国藏南领土,在尼赫鲁手中终于实现了英国殖民者从未实现的夙愿。但是扩张主义路线造成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中国、孟加拉等较大邻国之间关系的全面紧张。

由于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的矛盾,自分治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就很僵,并曾经3次兵戎相见,小的边境冲突更是不计其数。长期以来印度在印巴边境地区陈兵百万,把全国2/3以上的军力用来对付巴基斯坦,并研制弹道导弹、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武器,与巴基斯坦搞地区军备竞赛,大大限制了印度国家战略的伸缩。

中印之间则存在英国殖民者留下的麦克马洪线问题。印度独立后即开始蚕食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领土,建立军事殖民据点。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麦克马洪线从1936年以来注明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并且在占领的土地上宣布成立东北边境特区,这造成了1961年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最终印军战死、失踪、被俘近万人。1972年该特区被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翌年,阿鲁纳恰尔邦(意为“旭日之国”)正式成立。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鲁纳恰尔邦面积约8.37万平方千米,超过印度东北部其他任何行政区,首府在伊塔那噶(Itanagar)。全境分成13个区。人口约100万,有多个民族,原住民约占人口总数的60%,多属于汉藏语系,包括门巴族、珞巴族、爱缔族(僜人)等,方言超过40种,但印度政府把印地语定为阿鲁纳恰尔邦的官方语言。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鲁纳恰尔邦的范围要比中国宣布拥有主权的藏南地区更为广阔,包括布拉马普特拉平原和那加丘陵北部部分地区。根据中国西藏政府方面的资料,藏南印控区主要包括山南地区的门隅,林芝地区的墨脱南部和下察隅。其中门隅面积为2.87万平方公里,墨脱南部(洛隅)面积为2.26万平方公里,下察隅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三者合计为6.31万平方公里,约占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鲁纳恰尔邦面积的3/4。居民主要有当地的门巴人、珞巴人、僜人等。门巴人、珞巴人散布在东喜马拉雅山区,总

人数都有数十万人之众,但我国实际控制线内只有区区万人。

跟孟加拉国的关系在印度周边关系当中仅次于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有边界冲突、有河水分配的问题、也有跨境移民问题,反正问题很多。

总之,由于内忧外患,印度将很大一部分国力投入到国防、治安等领域,这就造成了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减少,影响了印度国家的发展,而且发展越慢,印度中央政府又不想也无力消除社会的不平等,解决动乱的根源,矛盾就越多,社会就越不安定,社会越不安定在军事治安方面的投入就越多,就越影响发展,如此往复,这实际上是一个看不到曙光的死循环。

如果印共或者其他进步政党取得政权,对内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保证少数民族与社会下层的正当权益与合理要求,对外改变扩张主义路线,修好与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关系。印度将卸下穷兵黩武造成的额外负担,印度是世界上土地、水、矿产、生物多样性和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只要下大力气加以合理开发,印度将大有可为。

中国和印度的合作将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农业、能源和钢铁工业。印度的农业生产条件比中国好,未来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而且还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农产品输出国,中国立足自身解决吃饭问题的难度太大,即使可以从雅鲁藏布江调水灌溉西北的荒漠,搞“西部大开发”,但代价是非常高昂的,而且“远水不解近渴”,我们应该放弃从雅鲁藏布江干流调水的设想,而推动印度“搞北水南调”。印度的农业发展了,将极大的改变国际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使通过国际贸易进口搞耗水的粮食,来解决国内我国当然雅江中游的支流,和怒江水系只一条分水岭之隔,从尼羊曲、帕隆藏布-易贡藏布向怒江每年调入几百亿是可能的,然后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处沟通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即可实现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流域水资源联合配置。

中国农业技术和农业装备水平要好于印度,相信中国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和化肥对印度是有用的。

雅鲁藏布江的水电蕴藏量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的能源富矿,但离负荷中心太远而难以开发,而印度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大国,从中国向印度“北电南输”是开发雅江水电的一个契机。

阿萨姆与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印度全面开发的基础,如果西藏还是中国遥远的边疆,但阿萨姆确是印度未来的希望。印度不能失去阿萨姆,印度境内只有少数几个油田,大部分集中在阿萨姆。而且阿萨姆所掌握的水利水电资源也是印度未来的生命线。毕竟和恒河流域的水资源已经达到极限,从布拉马普特拉河“东水西调”是“北水南调”,向印度干旱地区调水的基础。而且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水电蕴藏量已经超过了目前印度全国发电能力的总合,这对一个缺油少煤的国家是多么诱人呀。

但是次大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最缺水的旱季也是河流流量最小的时候,如果印度强行从布拉马普特拉河调水,就会影响下游孟加拉国的用水,产生新的矛

盾,因此布拉马普特拉河需要全面开发,在这方面印度需要与中国的合作。大喜马拉雅分水岭以南的河段仅仅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段尾巴,在大峡谷入口处雅江的径流量已经达到了约每年1200亿立方米,占全河的3/4,也占到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1/5,而且雅鲁藏布江水电蕴藏量的绝大部分以及大多数大坝坝址也集中在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印控区只能修一些小坝,这对调控雅鲁藏布江水资源是不利的。

因为我国手中拥有雅鲁藏布-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绝大多数优良坝址,因此,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印度未来的水龙头和电闸,离开了中国的合作印度对普拉马普特拉的开发将是蹩脚的。雅鲁藏布江这种居高临下的地位,也使印度一直梦想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置于自己的掌握下,或至少使其成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国。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联系中印两国的天然纽带。新德里只有选择跟北京合作,合才能两利;争印度只会输的很惨,甚至死的很惨。如果不与中国合作,印度难道想叫它的军队以动乱的阿萨姆为前进基地,翻越大喜马拉雅山,到青藏高原上显示它的存在吗?一方面是广阔但难以开发的土地,另一方面是唾手可得的水利水电资源,何去何从,有待印度抉择。真不知道印度在东北部混乱的国内、国际(与孟加拉的矛盾)情况下,再和中国发生大规模的、长期的、激烈的对抗会出现什么后果。

希望印度的领导人都会做出现实的选择。

即使中国不能指望用印度来解决自身的粮食问题,但中国也绝对承受不起长期将印度视为对手的代价。一个被纳入美国战略轨道的印度将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噩梦。

目前美印的准同盟关系是印度自主选择的结果吗?在我看来也是也不是。说他是,是因为印度确实有利用与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美国合作来提高自身与中国对话地位的考虑。可以说印度对于中国长期以来的轻视甚至是无视是相当不满的。而近十年来印度经济的高速成长加上传统的优越外交地位使得印度第一次拥有了中国必须正视的实力。印度想要和中国“叫板”的愿望无疑正日益膨胀。说他又不是,是因为印度深知美国借重印度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把他视为制横中国的砝码。印度只依靠美国是无法成为世界一极的。最为合理的做法是在一个借重印度的美国和一个承认印度实力并愿意推动中印关系完全正常化的中国之间保持等距离,以便左右逢源。所以说在印度的实力不足以和中国平等对话之前,印度只有借美自重一条出路。正所谓即使美国是魔鬼,印度也要把自己的灵魂卖个好价钱。

现在虽然已经有一些人意识到了中印关系的重要性,但这只是他们挂在嘴边的漂亮概念而已。一旦真的需要中国付出代价来打开中印关系的大门时,他们

很是难勇往直前的。而印度也看到了中国不愿在改善中印关系上有实质性突破的现实。眼看印美同盟日渐成型而中国彷徨无计。中印的得失又该如何衡量呢?

印美同盟固然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美国不会坐等一个强大的印度危及自身在该地区的利益,必然会使出离岸平衡者的老手段。但如果这一切是发生在印美同盟甚至是“四国联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中国之后,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转变又能有多少意义呢?

可以说今天的中国除了以行动承认印度的大国地位,换取中印关系的完全正常化。再以中印合作的前景消解印美同盟之外,还能有更好的出路吗?

话说到这里已经是非常明朗了。继续无视印度实际上就是和印度为敌。中国的前途恐怕有相当一部分取决于中印关系的前景。这实在不是危言耸听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仍,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

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壮:从空中或从西兴拉等山口鸟瞰大峡谷,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大拐弯,南泻注入印度洋,其壮丽奇特无与伦比。 深:在南迦巴瓦峰与加拉白垒峰间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围绕南迦巴瓦峰核心河段,平均深度也5000米左右,其深度远远超过深2133米的科罗拉多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100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 化深度融合”100分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单选题3 分) o A.美国 o B.德国 o C.日本 o D.中国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o A.日本 o B.法国 o C.中国 o D.美国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 A.计算机操作系统 o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C.微软的办公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o A.动物、植物 o B.设备、数据 o C.工人、农民

o D.人、机器、系统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 o A.世界设计中心 o B.世界制造工厂 o C.世界维修中心 o D.世界服务中心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单选题3分) o A.机械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化学技术 o D.电气技术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o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单选题3分) o A.二手设备 o B.备品备件 o C.金融服务 o D.故障维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单选题3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解读附练习和答案

第一单元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材解读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 1.杨逸畴1935年4月7日出生,江苏省武进县人,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野外先进工作者、竺可桢野外先进工作者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逸畴先后二十余次上青藏高原,八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五次深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科学考察探险,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要论证和发现者。他先后出版科学论著二十余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科普文章百余篇,在青藏高原地貌科学研究、高原与大峡谷地貌的形成和沙漠环境演变的研充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2.作品他的关于青藏高原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其科普著作《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沙漠寻踪》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四)重点词语、句子解析 (1)对词语的理解。 屋脊: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 峡谷:两坡陡峭,中间狭而深的谷地,指河流流经的狭而深的山谷。 咫尺: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反差:指人或事物优劣、美丑、高低等方面对比的差异。 壮丽:宏壮美丽。多指山川﹑建筑﹑图景﹑场面等。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映衬:映托;衬托。 神秘莫测:不可理解的。 皑皑:洁白(多形容霜、雪)。 神来之笔: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呈现:显露;表现。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穿梭:织布机上梭子往来穿越。比喻快速或往来频繁。 无愧:没有什么惭愧之处,比较起来并不逊色。 预料:事前推测。 (2)对句子的理解。 ①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高耸的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得格外突出。“堪称”,“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指“可以称作、可以称为”,这样的壮丽景观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②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的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③“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通过生动鲜明的景色对比突出山与水的奇绝。运用“从……到……”的句式,从性质对比中描写山河特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五)课文点拨

怎样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怎样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首先是一种抛弃传统冲突对抗逻辑,利益攸关两国的关系;其次是一种超越和包容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差异的关系;再次是一种在现有国际体系下,既能共创共享制度、又能共同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最后是一种互利共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种大国关系存在于当今的现代化世界,并且应该合理地存在。 当今国际环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显得十分明显。许多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别国的利益和安全。然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两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性课题。因此,中国对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强调大国之间的新型合作之道。以往,随着大国实力的变化,总会出现冲突。新型大国关系要看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办法,在一种新的合作框架下,避免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新兴大国必然和传统大国发生冲突的局面。中美建交30多年来,关系经历过高低曲折,有很多经验和教训。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改变美国对华既要遏制又要接触的“两面下注”局面。双方要不断通过增强互信,来减少美国对华遏制、猜疑、敌视和对立的一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有具体的行动路径和行动指南,明确如何避免冲突,增加合作,增加互信,将总的原则具体化、系统化,需要制定一些新的行动指针。”具体来讲,中美之间的小分歧很多,我们要管控好,不要演变成大的危机。 于是,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对于现实中的中美关系来说,理解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议题也是很重要的,这关系着我们去理解“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首先,两国之间的议题是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的问题。中国担心美国是否会在东亚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这就是中国最担心的问题。其次,人民币汇率、中国对美贸易、能源合作能否打开新局面也是中方的关心问题。由此可见,两国之间的议题也是十分现实的,关系着彼此的深刻利益问题。 最后,说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所需要的做法,中美二者都是需要相互努力,不断地开拓发展道路的。 1、创新思维,探求互利共赢之路。中美关系是一种开放性结构,要求中美两国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思维,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符合本国国情和中美关系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大国关系。 2、超越意识形态分歧,拓展共有知识领域。以意识形态划分的传统思维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反,拓展国家间的共有知识却有助于消除分歧,化解矛盾,从而实现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满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 共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2.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5.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6.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二、多选(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美国的战略历程包含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 A.霸权准备期 B.霸权确立期 C.霸权护持期 D.霸权扩展期 2.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如何确定新时期美国大战略,成为美国各界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国内激烈的战略讨论凸现了美国的各种战略选择,这几种战略选择分别是: A.新孤立主义战略 B.选择性接触战略 C.合作安全战略 D.单极霸权战略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徐建业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09-02 11:37-2016-09-02 11:59 85分 1.()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脉 o B.专利数量 o C.科研资金投入量 o D.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2.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是基于()。(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o B.第三次工业革命 o C.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o D.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4.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机械技术 o B.电气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交通技术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世界服务中心 o B.世界维修中心 o C.世界设计中心 o D.世界制造工厂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7.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设计 o B.销售 o C.售后服务 o D.制造—加工—组装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 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 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 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 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 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 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 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战略”来源 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 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整理完美版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又用排比句式把雅鲁藏布大峡谷气势非凡的自然景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读完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这篇文章容易理解。因此为了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播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说起西藏,你们会想起什么?对这里有号称“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高高的雪山,美丽的雪莲花,还有离太阳最近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而且有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咱们就一同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浏览一番,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注意这个藏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读cang (藏匿,藏起来)是动词,一个是藏(西藏)是名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好,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要求:①遇到不会的字要对照拼音多读几遍。②遇到不 懂的词语先勾画出来,查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③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老师请坐的最端正的一组来读这些生字词)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100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 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作者姓名:徐玉刚班级:C10机械一班学号:101309131 内容摘要:“制造大国”的称呼,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肯定作用,但现在的事实情况告诉我们,我们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子。“制造大国”已经不是什么美誉了,在数量、质量、产量、结构各个方面下,我们必须求进,我们要成为“制造强国”。欲求变,我们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制造业责任未来 首先我不能不承认的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比重的提升和位次的前移,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制造业水平的同步提高,更不代表“制造大国”就是“制造强国”。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但是我国在各个方面总会有不足。 从数量上看,有资料显示: 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已达到15.6%,超过了日本的15.4%。即便与美国相比,也仅仅相差3.4个百分点。按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可以肯定,用不了几年,我们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通视也有一份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为1.6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8.6%,低于美国的1.717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据该机构预测,中国制造的产值在未来几年内有望赶超美国。 但是,从质量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 而从产量来看,中国制造业虽然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尤其是钢铁、水泥等行业,早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也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 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过国的制造业正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位置。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有我国缺乏核心型技术,在中国制造的许多领域里,尤其是一些重大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下游,利润也比较薄。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资源和环境负荷较高,当前,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我国向世界提供了大宗的基础原材料,以及相对低档次的工业品,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往往都是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大的行业。这使得中国制造的资源、环境负载非常严重。在某些行业,由于我国加工利用技术不成熟,科研积累不足,因此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的现状一直难以改变,并由此带来了工业废弃物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缺乏大企业集团,缺少世界品牌,缺少高附加值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制造生产率低下的情况下,又怎么会是“制造强国”呢? 而现在我们现在是要思索的是如何在目前的基础上,努力让我们成为“制造强国”。这一点,地方政府要做的事,放弃对虚假政绩的渴望,对制造业的要求不要满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或对GDP能有多少拉动作用,因为那样做不仅会使占用的土地规模很大,而且消耗的资源数量也会很多、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很大。 除了地方政府,领袖企业更应担任起更多的责任。经北京大学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教授说过:“面对内忧外患,在这关系整个国家制造业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领袖企业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最终打造一个响亮的‘中国制造’。”而真实情况下,也正是那些领袖企业在“中国制造”遭遇

小学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有关情况 师: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观潮》,钱塘潮的奇妙、壮观令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大自然的景观十分丰富。今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同样神奇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 雅鲁藏布大峡谷 出示图片,介绍雅鲁藏布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情况。

我们学地理时,知道了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的藏文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 雅鲁藏布江在青藏高原上冲刷出了一条很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旁。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雅鲁藏布江流到扎曲村后,突然在高原上出一个呈U字形大拐弯的,而且转向南流。峡谷旁的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此处峡谷深达6000米以上。大拐弯峡谷以雄伟峻险、奇特的转折闻名于世。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和最深的峡谷。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考察后发现的,以其宽、深、窄成为世界一大奇观。 ●二、范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是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动画范读课文。 2、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把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对于标有拼音的字重点掌握。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拼读。重点掌握: 3、学生互相检查拼读,教师巡视。 4、教师抽查学生拼读情况。 5、教师讲解难写的字词,学生练习书写。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2012年12月04日17:46 作者:知远 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战略,平衡国家实力要素的目的、途径和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并保护、维护和促进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成功的话,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大战略或统一的战略的发展,这个大战略将把价值观和利益与产生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战略评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政策将在一个统一的战略中加以表述。然后,这个战略将作为政府的一份统一文件。1 本文将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起源和发展。本文还将分析,美国总统根据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的规定,编制并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的要求和内容。本文随后将介绍和分析1987年、1988年、1994年、1998年和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以上这些报告是否实现了《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为美国提供一个统一的战略或大战略的意图。选择这五份报告的原因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报告代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和方向的新的或重大的变化。 背景:美国国家安全结构发展的历史回顾。 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提供所需的政府机构和机制,组织国防机构,统一武装部队,将科学用于军事目的,动员军队的人力,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分摊国防的费用。2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孤立主义的黄金时代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那一天结束的。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认识到,美国和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形态竞争的新时代。对美国来说,努力界定和完善国家安全结构和战略的过程始于二战期间,并在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案》中第一次正式阐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将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理念引入了关于美国未来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个问题的辩论之中。第一种理念与旧的保守政治文化有关,担心发展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机制,会危及与美国民主有关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制度。他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结构会浪费资源,严格地管制这个国家的青年,将权力过于集中在联邦政府,尤其是军队。这些人还担心,建立一个强大的行政部门会破坏国会和行政部门之间符合宪法的基本平衡。4 第二种理念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念,希望在世界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强调,美国已经进入全面战争的时代,这种新的威胁需要更高程度的军事警惕和战备,可以为美国的国防动员国家所有的资源。此外,他们还认为,保卫美国的自由与保卫其他地方的自由是不可能分割的。5 “和平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只有通过捍卫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来保卫美国的安全”。6 最后,正如民主社会的所有政治进程一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之间的辩论以妥协告终。在国防问题上产生一个多数人的共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必要妥协。制订战略不是一个理性的和系统性的过程。事实上,这是一个紧张的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和妥协,才产生了国家战略。7 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的准备与实施,行政与立法之间的斗争,陆军部内部的斗争以及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斗争。8 主要的不足在于:陆军和海军之间关于空中力量的作用之争;关于国家的安全结构不能再基于一种适用于平时的组织结构,又基于一种适用于战争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认识;陆军和海军关于战后的作用和任务的分歧;和平时期的国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 整理完美版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又用排比句式把雅鲁藏布大峡谷气势非凡的自然景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读完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这篇文章容易理解。因此为了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播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起西藏,你们会想起什么?对这里有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高的雪山,美丽的雪莲花,还有离太阳最近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而且有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咱们就一同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浏览一番,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注意这个藏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读cang(藏匿,藏起来)是动词,一个是藏(西藏)是名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好,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要求:①遇到不会的字要对照拼音多读几遍。②遇到不

懂的词语先勾画出来,查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③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老师请坐的最端正的一组来读这些生字词) 2.交流汇报,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穆:mù珠穆朗玛峰肃穆 玛:mǎ玛瑙珠穆朗玛峰 涓:juān 涓涓细流 滔:tāo 滔滔江水滔滔不绝 脉:mài 山脉动脉 卉:hùi 花卉奇花异卉 罕:hǎn 罕见稀罕 (还有一些带拼音难读的。加上词的字词) 重点指导“秘bi鲁”的读音,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堪称”、“号称”、“美誉”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从中体会恰当运用近义词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把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纲写下来吧!(三)、自主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1.结合课后“资料袋”内容,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并思考: ①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哪里?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③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奇异景观? 生:第一自然段。回答位置。板书1、位置 师: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分析号称和堪称的区别。 2.指名汇报学习情况,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句段加深体会。 师:哪里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最长最深的大峡谷? 生:①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师:看来你读的很认真,请坐,作者用了很多数字证明了最深最最长的峡谷,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_王勇辉

文章编号:1673-5161(2006)04-0014-07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王勇辉 内容提要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 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 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 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 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 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关 键 词 地缘政治学;小布什政府;大战略;美国中东政策 作者简介 王勇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04级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Abstract In a historical viewpoint, the rise of America somehow lies in its peculiar geo-strategic status. During the term of George W. Bush administratio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make out the faultage liner, find out America’s globally potential rival, the way and the spot where may break out serious confrontation, and seek for some arrangement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Meanwhile,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of Bush administration conform the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which reflects America’s neo-conservatism about the world order of post cold war. I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selective engagement is both a component and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iddle East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selective engagement towards where Bush administration will pursue a dual principle: heritage and reshaping. Key Words Geo-Politics; G.W. Bush Administration; Grand Strategy; US Middle East Policy 从历史实践看,地缘政治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引入地缘政治学,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的战略理论;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年)从地理空间来分析整个世界形势,其中的“心脏地带论”使得亚欧大陆成为世界列强关注的战略地区,斯派克曼(Nicolas Spykman)在《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1942年)与《和平地理学》(1944年)两部著作中提出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相对应的“边缘地带论”,对凯南的“遏制理论”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从而对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汉(A.T.Mahan)提出与“陆权论”相对应的“海权论”,把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取得制海权视为强国的必经之路,对一战后美国加强海军军备、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权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力量和可能导致重大战争发生的地点和方式。挑战不仅在于判定这些断层线所在的位置,还要找到克服断层线的方法——至少要找到降低断层线的破坏力的方法。① 从地缘政治的现实看,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三大重要国际水道,航运往来十分繁忙。斯派克曼在其“边缘地带说”中曾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支配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他所说的“边缘地带”就包括中东地区。鉴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撑点。但长期以来,中东并没有建立起某种覆盖整个地区的控制机制,现有的只是一 ———————— ①Charles A Kupchan,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ra: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Geopolitic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fred A. Knopf inc, 2002, p.26.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所所长袁鹏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2年初习近平访美时提出:要把中美关系塑造成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但新年伊始,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新的“国防授权法”,进一步明确《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涵盖钓鱼岛。这一政策宣示意味着,中美日围绕钓鱼岛乃至东北亚的战略博弈更加复杂化,无疑给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投下了阴影。国际舆论十分关注:中美关系今后究竟会怎样?是在摩擦中逐步走向缓和,还是走向对抗?两国能否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一、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中美双方签署新的《联合声明》,提出“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提法给长期处于“非敌非友”模糊状态的两国关系找到了一个新定位。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美进行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之旅,进一步提出中美要构建一种“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正式向美方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在3月7日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的讲话中,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指出,“我们在共同树立典范,力争在合作和竞争之间达到一种稳定和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这是前无古人的”,“我们必须通过逐渐形成一个建立信任的框架,以直接和富于建设性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其基调同习近平同志的倡议是完全吻合的。基于这一共识,2012年4月底5月初举办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均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奥巴马在贺信中提及新型大国关系,胡锦涛同志则在开幕式上发表《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致辞,提出了“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五点构想,首次为“新型大国关系”充实了具体内涵。 中美希望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究竟新在何处?其“新”大体包含两重含义。 第一,这种新型关系不同于4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中美关系。过去中美关系是“超—强关系”,即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与“多强”之一的中国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关系与美俄、美欧、美日、中俄、中欧关系等没有根本区别。而今天中美关系则更像是“老大—老二的关系”,是守成霸权国同新兴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被真正赋予国际关系史上“权力转移”的特殊意义。而从未来预期看,国际多个权威机构普遍预测,中国GDP总量超美在2020年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份报告更大胆预测这一时间会提前至2016年。这一对比往往同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和西方大国整体性低迷这一国际体系大变迁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也同中国在军事、网络、太空、海洋、科技等领域的长足发展联

人教版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去领略那里的神奇风光。一起来看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生齐读)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完成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请几个同学轮流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同学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2、师:刚才,几个同学把全文读了一遍,声音很响亮,但下面几个字在读的时 候出现了错误,下面我们再把读一遍。 3、学生齐读易错字 咫尺秘鲁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文意) 1、师:同学们已经把生字词都掌握了,咱们来挑战下一关。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什么方法来说明的?(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情况) 3、检测自学效果。 先让后进生回答,如果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其余同学补充。 通过分析第二自然段,回答第一个问题。 师总结:文中通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向我们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说明的呢? 4、生答。师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师: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受最深? 5、生默读——同桌可低声交流。 6、指名谈感受。

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概念 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双方业内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 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二、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中美双方经济力量对比所呈现出的超越与被超越态势,似乎再次提出了国 际关系史上反复出现的大国之间从战略竞争走向战略对抗的规律性命题:在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即“守成大国”,同迅速 上升的大国中国,即“新兴大国”之间,会不会不可避免地重蹈过去列强之间 从战略竞争走向战略对抗的老路?中美两国是沿着过去40年的轨迹,继续推动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还是重蹈过去大国之间战略对抗与“权力转移”的覆辙? 对此,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给予了十分明确和具有历史指导意义的答案,即: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应该发展和建立起不同以往的新型的大国关系。 三、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 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 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 文明进步。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 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 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四、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处 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以往的大国关系进行比较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新 型大国关系的新处。 第一,“新”在中国对外战略与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维护世界和平、 稳定、可持续发展,是努力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友好、合作 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无意对外称霸,更 无意同任何大国争夺霸权。这一点,同以往任何所谓“新兴大国”,或者“后 起的”帝国主义大国根本不同。 第二,“新”在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关系,而 是互利共赢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根本基础,是中美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