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2013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1、全国高考物理卷

新课标高考:(宁夏、辽宁、陕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江西、山西、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内蒙古14)

全国卷:(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5)

地方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福建、安徽、天津、重庆、四川、江苏、海南、上海12)

2、2013年高考新动向

考试的性质(无变化)

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有变化)单选还是多选在题号中有明确的指示。

各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无变化)

Ⅰ. 2010-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2010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 C 物理学史Ⅰ

15 C 胡克定律Ⅰ

16 A D 功和功率以及动能定理ⅡⅡ

17 A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Ⅱ

18 B 力的平衡Ⅱ

19 D 电源的效率Ⅱ

20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21 D 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Ⅱ

2011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B 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Ⅰ

15 ABD 力和运动关系Ⅱ

16 ABC 功和能的关系Ⅱ

17 A 主要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功率及理想变压器的

有关知识。

18 BD 动能定理和安培力Ⅱ

19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20 D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

21 A 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ⅡⅡ

2012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D 物理学史、惯性概念Ⅰ

15 BD 抛体运动Ⅱ

16 B 力的合成与分解Ⅱ

17 B 交流电、变压器Ⅰ

18 BD 电容器、匀强电场、电势差Ⅱ

19 C 电磁感应Ⅰ

20 A 电磁感应安培力Ⅱ

21 A 万有引力定律Ⅱ

2013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C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象Ⅰ

15 C 静力平衡问题Ⅱ

16 D 电磁感应中的v—t图象问题Ⅱ

17 A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Ⅰ

18 B 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Ⅱ

19 ABD 物理学史Ⅰ

20 BD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Ⅱ

21 AC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问题Ⅱ

近四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点的分析

1、10年试题涉及到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力求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

11年未考。12年又考。

2、质点的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可以与其它知识点相结合,也可以单独考查。考查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像,而且往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10年第16、17题;11年第15、20题。12年回避了v-t图。

3、平衡类问题及牛顿定律在的应用。如:10年第16、17题;11年第21题。12年16题。

4、对动能定理、功、平均功率及瞬时功率的考查。如:10年第16题;11年第16、18题。12年回避。

5、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技术的结合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10年20题;11年19题;12年21题。

6、对电场、磁场性质的考查,如:10年第21题;11年第14、20题;12年18题。

7、交流电的有关知识,主要知识点包括: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交流电的图像、变压器等。如:10年未考;11、12年第17题。

8、电磁感应与直流电路的综合问题,主要知识点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路功率、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等。如:10

年第19、21题;11年第18题;12年19、20题。

9.选择题未考查的知识点: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库仑定律、示波管、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自感、涡流、远距离输电的原理。11年未考查电磁感应。12年机械能。

10.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多、越来越全,突出了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了能力考查。主干知识题目主要来源于《考试大纲》中的Ⅱ级要求,由于试题量较少,一些题目考查多个知识点,同一个题目可以使不同的物理规律、方法交织在一起,综合性较强。

11.同一背景,同一考点重复考查。12年19、20均考电磁感应。

12. 多选题数量及选项增多。10年2道;11、12年3道。

13. 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大难度题。

14.数学要求明显降低。

15.试题背景生活化。12年24题。

启示

1.注重基础,全面复习,不出现盲点。千万不能“猜题式”复习。

2.重视变式训练,深挖概念规律内涵。注重“活”物理训练

3.专题涉猎相对固定,注重训练的针对性

二、实验题部分

年份题号分值知识内容

22 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年

23 11 伏安法测电阻

11年22 5 等效替代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23 10 应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22 5 长度测量—读数

12年

23 10 电路设计、磁感应强度测定

13年22 8 利用平抛运动测定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

23 7 多用电表的改装

近三年实验题部分命题特点的分析

1.利用课程标准所列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器材重新组合、推陈出新。

2.把重点放在实验和测量的原理、器材的选取、数据处理和结论获取的方法上。对操作细节和信息筛选能力要求更高。

3.对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的考查要求有所降低。

启示

注重基本实验,加强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重在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1)全面——《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必考实验必须全部复习,尤其是基本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读数方法要重点复习。不能有遗漏,更不能凭前几年的感觉复习了几个“重点实验”或“重点仪器”,而忽视了其他实验。

(2)细致——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步骤要细致周到,不厌其烦。务必使学生(特别是中等和中下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记忆实验步骤。

(3)动手——实验复习不仅仅是复习原理步骤后作一下实验展览。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要让学生亲自进行。按照近两年的情形来看,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手,才能了解实验和仪器使用的细节之处。

三、计算题部分

近四年计算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年份题号分值知识内容

24 14 运动学

10年

25 1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24 13 运动学、追击相遇问题

11年

25 19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24 14 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12年

25 18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磁场中运动

13年24 14

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25 18 木块与木板相互作用的动力学问题

启示

一、考查的热点一直未变。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关注生活、生产发展。

三、数学运算能力要求有所下降,但仍较高。

计算题为什么不考能、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四、选考题部分

近四年选考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年份题号选修模块分值知识内容

10年33 3-3

5 晶体和非晶体

10 气体压强的计算和玻意耳定律34 3-4

5 折射定律和全反射原理

10 波的干涉规律

35 3-5

5 能级跃迁规律

10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11年33 3-3

5 理想气体相关量的变化

10 气体压强的计算和玻意耳定律34 3-4

5 振动和波的关系

10 折射定律

35 3-5

5 光电效应

10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2年33 3-3

5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

10 气体体积压强的计算

34 3-4

5 简谐运动、波的规律理解

10 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

35 3-5

5 核反应方程、质能关系

10 碰撞、动量、机械能守恒定律

12年33 3-3 5 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5分选择5个选项)

玻意尔定律

10 气体体积压强的计算

34 3-4 5 简谐运动的周期和振幅与运动物体质量的关系(5分填空)

几何光学考察折射和全反射(10分计算

10 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

35 3-5 5 原子核的结合能(5分选择5个选项)

动量守恒结合机械能守恒(多过程,10分计算)

10 原子核的结合能(5分选择5个选项)

动量守恒结合机械能守恒(多过程,10分计算)

近四年选考题部分命题特点的分析

1. 对选修知识的考查有一定的规律,也侧重于主干知识的考查,如3-3侧重考查气体压强的计算和玻意耳定律,3-4侧重考查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的折射全反射;3-5侧重考查动量守恒。

2. 选考模块题难度有所降低。

3.选考模块题难度难于均衡,学生选择无所适从。3—3系列较易,3-5系列的难度明显较其它系列难度偏大.

4.由于超量给题、限量做题,导致阅读量加大。

5.三选一部分放置选择题不太合适,选择题已经48分了。中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在于对运动过程的把握,选择题不能完整地让考生展示其对题目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启示

选修内容的教学和复习一定要紧扣考纲和教材,强化基础和核心知识,不能象旧教材一样拓宽加深。(紧扣课本)

模块的选择要慎重。宜选择一个模块重点复习。

选考题答题策略要加强指导,强化训练。

Ⅱ.2014年新课标卷物理高考试题预测

1.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可能会有所微调,选择题明确单选和多选,5+3模式。

2.试题的难度应与2012年持平。选择题2012年较之2011年设问角度新颖;实验题2012年全新创新性非实验所列选;计算题2011年较之2010年思维难度、运算难度都有所下降;2011年压轴题稍易。

3.考查点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核心知识。除了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场和路必考之外,不能妄加猜测。注意全面复习。

4.试题立意角度新颖,思维价值高。新高考试题素材采用大量新资料,采用多种方式呈现,设问角度灵活多样。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的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及应用的能力;知识拓展延伸的能力;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对实验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考查,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强化实验数据的获得和处理方法。

6.试题背景生活化,注重试题选材,突出物理模型从实际情景中的抽象和建立近年高考中题目的情景设置不断创新,利用新情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试题理解,并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7、继续加强图形、图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图形、图像问题年年必考。

8、数学运算能力要求仍然较高。试题总会在某些方面创新,复习和模考要不断突破定势思维。选择题除了数量稳定之外,多选题数目、选题数目、题目难易排布都有变数。实验题一大一小,但谁大谁小不确定。计算题考点不能押宝。

Ⅲ. 高考物理后期复习备考策略

(一)物理高考复习备考

1.有效整合知识,提炼二级结论、落实知识复习的系统化

2.在知识迁移中发展能力,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能力

3.在综合应对高考物理试题中展示科学素养

(二)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

物体在斜面上放得住的条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

力的合成

力的动态分析

矢三角与结构三角相似性

瞬时值问题

临界值问题

整体隔离法

图像类问题

超失重观点解决牛顿运动定律问题

(三)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曲线运动的特点

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特点

合运动与分运动

平抛运动规律的推论(三种飞行时间)

用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分析竖直面内

水平面内内的圆周运动

(四)机械能

几种常见力(合力、一对相互作用力、摩擦力、变力)功的求解

功、功率、动能定理中的图像

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牵连体位移不同问题

功能关系中多过程求解路程问题

(五)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10公式

同步卫星发射与回收及变轨运动

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

万有引力中的估算

六、电场

三种起电方式

库仑定律中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

电场线的特征分析

电场中能量变化

匀强电场与电势差

电场中的图像(F-q、φ-x、E-x)

两类电容器动态分析中电场强度的计算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等效重力场、加速往返、偏转)

示波管的图像

(七)电路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用图像法求解变化电阻的电功电功率

变阻器的两种连接

电路动态分析的快速判别

含容电路分析

电源外特性曲线的六个特性

电路的连接与仪器选择

(八)磁场

安培力作用下的平衡与不平衡

洛伦兹力与现代科技(七种应用实例)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三角四点六线、飞行时间、磁场面积、临界值)(九)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与电磁感应中的图像(φ-t、B-t、i-t)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五个表达式

电磁感应与电路

电磁感应中动力学问题电磁驱动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

(十)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四值与电路

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I、U、P的原副边影响)

远距离送电原理及功率损失中的输电电压与输电线电压

Ⅳ. 高考应试实用能力的探究

如怎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如何对待选考?

答题顺序的安排;

怎样提高答题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得分;

一、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1)高考理综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min,平均每分钟必须拿回来2分。(2)理综物理卷:总题数:8+2+2+2=14;其中选择题8道,每题6分2-3min 完成一道选择题,选择题做完用时16-24min;实验题常见一大一小,约14分左右,5-7min完成;综合分析计算题2道题,32分左右,12-16min完成;必考共用时33-47min;(掌控在40-45min应比较合理)。

(3)选考题:第一题1-2min,第二题4-5min;

(4)总物理卷答题时间大约一小时;

二、对待选考

(1)选考本意是对高中学业负担的一种减轻行为,或是对学习专业倾向性的一

种导引。但目前考试只是体现了考试的选择性上,属于官样文章。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难度并不很大,对参考的同学来说,有一个减负作用。

(2)不在考场上选考,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三、答题顺序的安排

(1)一般组卷要求试题难度从易到难,因此答题顺序自然从前到后;

(2)但是不可死板硬套,这种组卷方式只适用于同一类试题。因此有可能选择题的20、21题难度远远大于实验题22、23;

(3)学会选择与舍弃,对选择题2分钟后还找不到突破,应考虑暂时放置。应先完成22、23、24;一般组卷这几题的难度应该在19、20、21题以下。

(4)也可以根据预先选择,跳跃性完成选考题(1);因其难度常常只有中等难度。

因此,总的答题原则是先找会做的,属于80%的试题。再啃20%难题。

四、有效解答选择题

1.选择题的特点:物理不定项,但往年多选不超过3个,考察角度灵活多变。常见史实识记,概念、规律辨析,规律应用推理、计算,图形、图象表述物理规律。

2.选择题应对策略:特殊值法、极限思想、量纲分析、赋值法、估算法、模型转换法、整体隔离法、排除法。

五、有效完成物理实验:

①基本仪器的使用: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

对基本仪器的读数

②实验的设计:

物理实验不仅仅是限于教材中实验,更注重实验设计和探究。

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自己学过的物理理论应用与实验,自行设计、选取方法、器材处理问题,处理实验数据,并能对实验过程予以分析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体现。

六、有效完成综合分析计算题:

①试题特点:以全新情景展现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

②应对策略:提取有效信息(圈画重点字词,在情境中分析研究,弄清物理情景和过程);将复杂问题模型化(分解复杂过程为若干个简单过程,寻找其中联系);根据具体过程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对谁、那个过程、在干啥要做一说明)③有效得分:瞄准得分点,有效假设物理量,分清过程、对象,表述清楚;列式计算要分开,物理繁,数学简;必要做图要准确。(善用草纸,准确计算)

七、物理学科知识再整合

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

力学牵连体

天体运动、人造卫星

功和能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

电磁感应规律

电路分析

物理学实验

选考

物理学史与方法

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综合各方面的高考备考信息,特别是本工作室各位名师的研究成果,现将物理名师工作室对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供全县高三师生复习时参考。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防万一,重点电磁感应,共点力平衡和万有引力选择题。具体预测为: 1、选择题第14题,主要考查物理学史的识记及物理慨念的理解,今年该题也应围绕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命题,主要关注物理量的定义,如比值法定义中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理解,物理量的单位、量纲的理解及应用等。 2、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在近十年的新课标理综考试中均有表现,除2008年为计算题,其余年份均为选择题,从近几年的命题特点,今年应注重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的级别要求,从大纲卷到改为新课标卷时,就从原来的Ⅰ级改为Ⅱ级,高考中相关的试题在其它省份逐渐出现,但在全国新课标Ⅰ卷中没有出现,2015年理综物理学科21小题有所表现,今年在新课标的理综卷中这一知识点应有体现。 4、图像问题应是高考的热点,今年注重v-t图、a-t图及电磁感应方面的U-t图、F安-t图的理解与应用。

高考理综考纲各地解读

理综考纲各地解读 名师解读化学大纲:空间想象力要求增加 化学 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增加 名师:省实验中学化学备课组高级教师杨燕飞 考纲变化 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化学部分,与去年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在能力要求中补充了: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备考建议 一、研究《考纲》和考题 高考复习备考应注重《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才知道高考如何考、考多难、考什么?充分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找出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哪些容易出错,下阶段复习才有重点。要对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评析,并注重对一些经典试题进行衍生和拓展。 二、处理好课本和资料的关系 三、抓主干知识,重查漏补缺 在下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注重高考化学的主干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注意哪些知识点还有不懂或易错的地方,注重查漏补缺,将以前的错题改错本经常看一看,并不断进行补充。 四、抓实验复习,重能力培养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化学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高考化学的难点。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和一些基本操作,要重视实验安全问题,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要特别重视课本上的实验,哪些近几年考过?哪些近几年还没考过?近几年没有考过的要关注。实验的复习要学生动手做(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动眼看(培养观察能力)、动口讲(培养表达能力)、动脑想(培养思维能力)。 五、答题规范,注意技巧 考生常常因为一些不注意的问题而失分。如将名称写成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将结构简式写成化学式,将HO-写成OH-,将苯写成笨,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将反应条件漏写以及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元素符号不规范等而失分。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与2017年物理考试大纲区别) H.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

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比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试题命题说明

《物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 取2 /10s m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创)下列以物理学家命名单位的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特斯拉 B.法拉 C.欧姆 D.安培 【命题意图】本小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物理学家和相应的物理量单位,同事考查了矢量与标量,难度较小。 2、(原创)下列奥运会运动项目,在考查运动员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跳水 B 、双杠 C 、体操 D 、马拉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难度较小。】 3、(2017年宁波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十校联考 改编)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 ) A .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B .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C .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 .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命题意图】本小题通过书法传统艺术,考查了学生对于牛顿第三定 律的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也考查了摩擦力的有关知识。 4、(原创)一只小鸟飞停在一棵细树枝上,随树枝上下晃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鸟( ) A.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先失重后超重 D.先超重后失重

“2019高考物理考纲”的变化及解读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的变化及解读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的变化及解读 考纲,是命题的参考,直接反映出高考的命题动向,为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一)考纲新变化 变化1: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一段第一句,由原来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变化2: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二段中,由原来的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变为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变化3: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二段中,由原来的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变为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变化4:题型示例部分例12由原来的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0题换成了2018年全国卷I的第20题。 【原题】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 1 / 6

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答案】BD 【说明】本题结合地球所处的近太空卫星目前的实际状况,将卫星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原因限制为一个因素进行设问,考查考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难度适中。 【换后】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答案】BC 2 / 6

不得不知道的高考物理命题趋势

不得不知道的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高考冲刺在即,相信许多同学最想知道的当然是今年考题都有哪些啦!这怎么可能会知道呢!那不能知道试卷好歹能知道出题者们哪些知识点会是重点,今年的出题大概又会有哪些趋势。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 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小编来科普同学们以上两个名词“Ⅰ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识记与了解,不需要深人理解;“Ⅱ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同学们可对照着上面的变化,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这个三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哦!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物理)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物理) 总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省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试说明》的原则依据。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考试说明》。 本《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物理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I)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I)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B.5.7×102 C.6.0×102D.6.3×102 2.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 量分别为、、。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 是() A.B.C.D. 4.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 6 u,的质量为3.015 0 u,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 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2017高考物理考纲解析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析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

2020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教育部宣布取消考试大纲2020年高考注意什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2022年前全面取消考试大纲 高考命题将以高校要求为依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作为高招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高中教学质量、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而针对考试命题的深化改革,则是《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 《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同时,从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和加强命题能力建设三方面提高命题水平,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七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而在广义上,学生在校阶段所获得的奖项、奖励(如学科竞赛),都可以被看做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与一些含金量较低的软性奖项相比,学科竞赛类的奖项会在多元录取中受到更多高校的认可。 吕玉刚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坚决克服这种倾向,这也是为了从“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方式转变而实施的积极举措。

但对于全国绝大多数普通中学来说,这样的举措使它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高中阶段的教学,实际上是围绕考试大纲展开的教学设计,针对高考考纲,学校制定了高一到高二的知识讲解顺序,并在高三进行机械但有效的刷题训练。 本次《意见》要求高考(包含选考和统考)不再设置考试大纲,而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这就对学校提出了三个挑战: 一、课时不足: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所需授课课时数量远超高中可用课时数,这就使得高中不得不将大量学习任务下放,教师在课堂上只讲主干、讲重点、讲方法,而教学效果则更加倚重学生日常的自学——这对目前推崇精细化教学的高中,是一种颠覆; 二、教师需要二次成长: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有大量的内容是远超目前高考的难度和复杂度的,目前主流的教师群体,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们,是否具有再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挑战——毕竟一些教师当年也没有学习过这些内容,现在要求他们去把自己也没能完全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确不太现实; 三、人才供需双方的矛盾:目前高校与高中间主要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高校普遍认为高中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基础薄弱、思维敏捷性不够、变通性差。 本次《意见》明确了高考命题要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那么高校以自身的理想生源为基准,设置的选拔标准对于目前的高中和高中生来说是异常苛刻的,这也会导致对高中教学的批判会更加严厉。 而要破除这些困局,《意见》中也已经给出明确的方法:在今年,重新修订后的普通高中教材也已经陆续发布并投入使用,其中最核心的改变就是: 强化了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对于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不仅如此,《意见》还指出:应该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 高校应以多种方式向高中学校介绍专业设置、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等,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不再单纯以考分录取学生 多元录取成升学主要途径 本次《意见》的核心思想就是持续推进高中教育发展,深化高中阶段育人方式的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在2022年之前,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多重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普及攻坚、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三大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而目前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很强,所以要协调好三大改革的步调,首先就要从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着手。《意见》指出,在高校招生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 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结合今年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来看,高考、学考选考等传统选拔性考试在区分度上已显得有些难以满足高校需求,单纯的题目套路和依靠大量记忆、计算来提高

杭州市2019届高考物理命题比赛试题182019051601190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物理卷 双向明细表 ▓选择题部分:共16题,其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不定项每小题2分共45分。 ▓非选择题部分:共7题,共55分。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物理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创题)下列哪个仪器测量的物理量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 A .托盘天平 B .测力计 C .秒表 D . 刻度尺 2.(原创题)何老师驾车从“萧山区教研室”开往“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手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 B .根据导航的数据可以预估“最短路线”17公里指的是位移 C .图中显示的“34分钟”是指时刻

D .途中经过“彩虹快速路”,进入前路边竖有限速标志80,指的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80km/h 3.(改编题)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 .高中物理课本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D .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4.(原创题)铝合金人字梯具有轻便,美观,耐用等优点,已经成为登高工具的首选。它将两个梯子的顶部用活页连在一起,中间某位置用一绳将两梯子拉住。如图所示的两个同样的梯子中,甲图中用的绳更长一些,现忽略梯子本身的重力大小,并将它们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当同样的人站在甲乙两梯子顶端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梯子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一定较大 B .甲梯子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一定较大 C .甲梯子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一定与乙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 .甲梯子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一定与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5.(原创题)2013年2月16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从地球旁边掠过,其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已经略小于同步卫星的高度。有关于这颗小行星经过地球附近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其速度比同步卫星的速度要小 B .其速度可能比第三宇宙速度要大 C .其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加速度要大得多 D .其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略大些 6.(原创题)下列哪一种运动情景中物体将会处于一段持续的完全失重状态 A .高楼正常运行的电梯中 B .沿固定于地面的光滑斜面滑行 C .固定在杆端随杆绕对地静止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 D .不计空气阻力条件下的竖直上抛 7.(原创题)如图为一湖边倾斜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某人站在不同高度h 处以不同初速度 v 0沿水平方向向湖面扔小石块,不计空气阻力。则石块 A .若抛入水中,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随h 增大而减小 B .若抛入水中,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与v 0无关 C .若抛入水中,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随h 增大而增大 甲 乙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及考纲解读 原子和原子核(15)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考点及考纲解读(15)原子和原子核 名师解读 原子和原子核为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一般都在选择题中出现。主要涉及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能级及跃迁、核反应方程、核能的利用、半衰期等。其中能级、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是考查热点,一般单独命题,有时也与动力学、动量、电磁学等知识相结合,特别是与电场、磁场的综合问题尤其需要注意。在复习过程中关键是要识记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和理解一些最基础的概念和规律,对于能级、半衰期等概念要认真地领会,对于α粒子散射实验,核反应的几个重点实验,质能方程等规律和实验要记住结果并学会应用。 样题解读 【样题1】在金属中存在大量的价电子(可理解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在原子核和核外的其他电子产生的电场中运动.电子在金属外部时的电势能比它在

金属内部作为价电子时的电势能大,前后两者的电势能差值称为势垒,用符号V表示.价电子就像被关在深为V的方箱里的粒子,这个方箱叫做势阱,价电子在势阱内运动具有动能,但动能的取值是不连续的,价电子处于最高能级时的动能称为费米能,用 E f 表示.用红宝石激光器向金属发射频率为ν的光子,具有费米能的电子如果吸收了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而跳出势阱,则 A.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E K =hν-V + E f B.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E K =hν-V-E f C.若增大激光器的发光强度,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增大 D.若增大激光器的发光强度,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不变 [分析] 具有费米能的电子吸收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而跳出势阱,由动能定理, hν-V=E K -E f ,得E K =hν-V + E f ,A项正确,B项错误;由上述式子可以看出, 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只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激光器的发光强度无关,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AD [解读] 本题涉及到原子的能级结构、动能定理等知识点,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和“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要求。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理解题中所给名词的含义,再结合动能定理进行判断。 【样题2】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 U238 系列(从238 93 U开 始到稳定的208 82Pb为止)、 Th232 系列、 U235 系列及 Np237 系列(从237 93 Np开始到 稳定的209 83 Bi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已在自然界找到,而第四个系列在自然界一直没有被发现,只是在人工制造出Np237 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Np237 系列中所有放射性元素的质量数 B.从237 93Np到209 83 Bi,共发生 7 次α衰变和 4 次β衰变 C.可能Np237 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相对于地球年龄都比较短

北京市高考物理大纲

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大纲版) (一)能力要求 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列在本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知识内容表

论文: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研究

近几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题型研究 杨大伟朱多跃 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 831200 关键词:物理高考题型 我们主要研究了近三年来的全国理综试卷,对试卷考查的知识点、题型、深度和命题方向进行了分析。 一、对近几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

查,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7. 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8.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二、对学生的考查 (一)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 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份试题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主考查。从“运动和力”方面考查的主要有: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闭合线圈(或导线)切割磁感线等。从“能量与守恒”方面考查的有: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等)、核能、内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考查的模型主要有天体运动、弹簧体问题、连接体问题、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导体或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物体间相互作用及碰撞等。 (二)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物理试题会越来越与新课程思想接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要求考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一种学生能力、应用能力,比如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等。08年Ⅰ卷中要求估算太阳、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比值,Ⅱ卷中最后一道“嫦娥一号”绕月运动时微波信号发射到地球的实际情况等。其它还有估算云层的高度、学生的接力赛、运动员从下蹲到起跳等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Ⅲ)(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A. 电阻定律 B. 库仑定律 C. 欧姆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楞次定律指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这种阻碍作用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感应电流的电能,所以楞次定律的阻碍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a 地>a 火 B. a 火>a 地>a 金 C. v 地>v 火>v 金 D. v 火>v 地>v 金 【答案】A 【解析】 【详解】AB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 Mm G ma R 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向心加速度越大,故知A 项正确,B 错误;

CD .由2 2Mm v G m R R =得v =,运行速率越大,故C 、D 都错误。 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F F , B. 12F F , C. 121=2F mg F , D. 121=2 F F mg ,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圆筒进行受力分析知圆筒处于三力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1cos30F mg '=?, 2sin 30F mg '=? 。解得1F '=,212F mg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121,2 F F mg ==,故D 正确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 在3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该物体的质量为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2013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1、全国高考物理卷 新课标高考:(宁夏、辽宁、陕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江西、山西、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内蒙古14) 全国卷:(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5) 地方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福建、安徽、天津、重庆、四川、江苏、海南、上海12) 2、2013年高考新动向 考试的性质(无变化) 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有变化)单选还是多选在题号中有明确的指示。 各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无变化) Ⅰ. 2010-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2010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 C 物理学史Ⅰ 15 C 胡克定律Ⅰ 16 A D 功和功率以及动能定理ⅡⅡ 17 A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Ⅱ 18 B 力的平衡Ⅱ 19 D 电源的效率Ⅱ 20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21 D 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Ⅱ 2011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B 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Ⅰ 15 ABD 力和运动关系Ⅱ 16 ABC 功和能的关系Ⅱ 17 A 主要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功率及理想变压器的 Ⅰ 有关知识。

18 BD 动能定理和安培力Ⅱ 19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Ⅱ 20 D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 系 21 A 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ⅡⅡ 2012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D 物理学史、惯性概念Ⅰ 15 BD 抛体运动Ⅱ 16 B 力的合成与分解Ⅱ 17 B 交流电、变压器Ⅰ 18 BD 电容器、匀强电场、电势差Ⅱ 19 C 电磁感应Ⅰ 20 A 电磁感应安培力Ⅱ 21 A 万有引力定律Ⅱ 2013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C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象Ⅰ 15 C 静力平衡问题Ⅱ 16 D 电磁感应中的v—t图象问题Ⅱ 17 A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Ⅰ 18 B 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Ⅱ 19 ABD 物理学史Ⅰ 20 BD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Ⅱ 21 AC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问题Ⅱ 近四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点的分析 1、10年试题涉及到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力求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