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预测_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述评

预测_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述评

预测_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述评
预测_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述评

 收稿日期:2004209230

文章编号:100424337(2005)0320265203 中图分类号:R 194 文献标识码:A

?综 述?

预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述评

游 海 燕

(第三军医大学卫勤教研室 重庆400038)

指标体系(Indicato r System ,IS )的建立是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1],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的继续深化和发展。而建立指标体系作为系统预测、评价研究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软科学(特别是管理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为了使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特性,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合理,且符合客观实际,人们引入了一些必要的辅助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建立指标体系,但是由于对研究对象的管理需求、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不完全相同,使建立指标体系研究各具特色。

1 指标体系概述111 指标体系含义

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整体,其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研究对象的这种特征,就需要利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按照一定层次和原则构成某种结构[2]

。此外,一个指标体系也并不是若干单个指标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的系统,它不仅可以比单个指标反映的问题更多更全面,而且可以深人地分析说明对研究对象影响的重要程度。因此,指标体系不仅具有一定的构成要素(即指标)以及相应的结构层次,还具有反映指标间关系的量或指标对研究对象影响重要程度的量(即权重)。因此,科学的指标体系概念不仅包含构成元素(单个指标E )、层次结构(S ),更重要的还有指标的权重(W )。基于上述分析,将指标体系概念做如下描述:指标体系是由E 、S 、W 三元数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即:Z =f (E ,S ,W )。

式中,Z 表示指标体系;W 表示单个指标的集合,即指标系统的构成要素,反映指标体系的所有构成元素;S 表示按照一定层次和原则构成的结构,反映指标间的所属及相互关系;

W 表示指标的权重集合,反映单一指标对整个研究对象影响

重要程度的量化;f 表示E 、S 、W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

112 指标体系分类

对于各种不同的预测或评价研究对象,都需要许许多多

的指标来进行反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这些指标[3]。例如,按研究目的不同[1],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大类。其中,基本指标体系是描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从内容来看,该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科技指标三大子体系,且整个指标体系按照“总体系——子体系——类体系——具体指标”分层,形成一个庞大的指标分类系统,其粗细程度视研究需要而确定。专题指标体系是为了全面深人研究某一专题而设置的指标体系,由一组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主题的指标构成。其内容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具有专门化的特点。例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小康指标体系、反映教育质量好坏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了评价经济效益而制定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为了监测金融活动和预报金融风险而设置的金融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了评价科技成果价值而制定的指标体系等等。按指标体系功能的不同,有描述、解释、评价、监测、预测等功能的分类,一般指标体系都能做到描述和评价的功能;要做到监测功能就需从指标体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难度较大些;预测功能是指根据目前情况对今后长期目标进行预测,如小康社会、现代化目标等。根据指标反映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根据指标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根据指标本身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正指标、逆指标、适度指标等等。在一个指标体系中,往往是几类不同形式的指标的交叉组合。研究人员必须在明确和全面了解研究对象以后,才能基本确定指标体系的组合形式,这就给指标体系的建立带来了诸多不便。

2 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的关于指标体系理论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侧重在指标体系筛选、指标优化、指标权重的确立等方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基于系统科学应用与研究的深入,为建立指标体系提供

基础理论

建立指标体系的常规方法是根据研究问题的实质,自行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再由专家进行综合判断。在指标体系建立研究的早期,指标的设计者往往片面地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

?

562?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年第18卷第3期

性,企图使指标体系包含所有的因素,结果造成指标过多,指标相互间出现重叠,不但引起专家判断上的错觉和混乱,而且导致指标的权重减小,使指标结果失真。随着系统科学应用与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把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研究问题的实质,找出了最能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指标,从而减少了指标的总量,分离了指标的重叠源,尽量消除了指标间的相关性[4~6],为权重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并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以及构建过程。因此,系统科学从理论上为建立指标体系提供了基础。

212 基于指标体系量化的差异性,权重确立方法研究十分活

合理地确定、分配指标权重是指标量化的关键,也是建立指标体系研究的难点。在大部分文献中,解决这个问题都是用各种方法计算出指标的权重,这些方法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7,8]: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有专家咨询法(D elph i )、专家排序法、层次分析法(A H P )、秩和比法(R SR )、相关系数法等[9~11];客观赋权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熵值法等[12,13]。这些方法通常都是基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14]、运筹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等建立模型,均有其优缺点。对于多指标系统,由于决策者对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偏好[15],导致每个指标对于研究对象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一般是不相同的,从而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而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都不能很好地处理决策者的这种偏好。因此,针对指标属性有偏好这一问题,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又提出组合权重法

[16]

,即用各种方法把主、客观权重结合起

来,得到指标的最终权重。总之,指标权重量化方法的研究已经趋于多元化,并逐渐向更科学、更公正、更合理的权重量化方式发展。

213 基于科学决策的原则,指标体系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和

创新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决策的科学性日益明显。作为决策依据的评估研究,其应用范围逐渐拓宽,相应的建立指标体系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几乎涉及管理科学各个学科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工业、农业、社会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制改革、人口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经营、灾害系统、社会现代化程度等

[17~20]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决策工作

探索,从实践中逐渐拓展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应用领域,深化了对指标体系建立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并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了一些规范,为指标体系的科学建立奠定了基础。

214 基于指标体系数量的不可控性,筛选与优化研究日益明

邱东[21]将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分为“定量与定性两大类”,并提出了定性选取指标的五条基本原则: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稳定性、与评价方法的协调性。目前在实践中基本

上是采用这种定性方法进行指标选取的。对于定量选取指标,在理论界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如王硕平[21]提出用数学方法选择社会经济指标;张尧庭[21]提出用逐步判别分析、系统聚类与动态聚类、极小广义方差法、主成分分析法、极大不相关法等数理统计方法选取评价指标,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邱东提到了用“条件广义方差极小原则”来选择指标体系,还提出一种根据指标相关性选择“典型指标”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与排序中存在的问题。何湘藩[21]提出了根据“三力”建标法和利用评价值离差最大的指标体系就是最优指标体系的思想,建立了最优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最优评价模型;王庆石[21]探讨了应用复相关系数、多元回归法、逐步回归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实现统计指标间信息重叠的消减方法;王铮[21]提出了采用综合回归法(又称综合趋优法)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并详细讨论了这一方法的三个基本部分:初始指标的建立、指标集的过滤、指标集的净化,这个过程虽然是针对教育评估问题给出的,但却是比较完整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构造过程。

所有这些讨论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哪些定性原则或思想可为指标体系筛选提供基本思路,二是有哪些定量方法可以用于指标体系筛选。从类上看,大致可分为多元统计分析法与统计指标评价能力测量法两类。

3 指标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

由于预测、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多元性、多时序性等特点,使描述其本质特征的指标亦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多元性,加之预测、评价的主体——人(专家)价值观念不同,不仅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包含的指标的个数和层次数十分复杂,而且从方法学上对其科学合理的论证亦十分困难,导致建立指标体系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311 指标数量的选择[22]

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实践中,由于片面地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企图使指标体系包含研究对象所有的特征,结果往往造成指标选择过多,不仅造成专家判断上的困难,而且亦容易导致指标的权重过小,使反映主要特征的指标没能体现出来,造成指标筛选结果失真。因此,需要对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进行合理的设置和科学的筛选。

312 指标体系层次的确定[23]

复杂系统科学认为,系统具有层次性,指标体系作为反映预测、评价对象——系统特征的标识,亦具有层次性和一定的结构。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从纵向上来说反映研究对象主要特征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横向上来说,反映处于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常常存在指标层次过多的问题,其结果可导致指标层次结构过于复杂。因此,一个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究竟需要几层,往往根据经验来确定,没有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加以支持。

313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24,25]

由于专家价值观、权威程度(如学术地位、研究领域、对咨

?

662?Journal of M athem aticalM edicine V o l

.18 NO .3 2005

询内容的熟悉程度)的不同,在选择指标和确立指标权重时,无疑会出现差异。到底应选择哪个指标更能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权重确定为多少更能体现该指标在预测、评价中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以往实践中缺乏科学方法的论证,从而导致指标体系缺乏稳定性,出现可靠性的“漂移”。

314 指标权重的确立

指标的权重是指标在研究对象整体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化,其大小直接影响预测、评价结果。目前,通常采用经验方法和多因素统计方法确立指标的权重。但是,无论是经验方法,还是多因素统计方法,主观因素对结果均有影响,难以控制和调节。此外,权重确立方法研究虽然十分活跃,但大多数局限于纵向研究,对于方法之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得较少,方法之间的差异性没能明显表示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不是单一存在的,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预测、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即使其研究方法再科学、再先进,其最终结果也会失真。

4 结束语

目前,人们对建立指标体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已经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和理论,并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建立指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学科范围广泛,而且还综合了社会科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的交叉研究,因此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例如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可靠性、有效性、科学性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指标体系权重确立方法的运用上交叉研究深度不够等。随着数学、管理科学逐渐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数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两者的有效结合研究,使建立起一套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可靠的指标体系,减少建立指标体系的主观因素,使建立的指标更加客观化,更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已经成为我们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徐浪,王青华,主编.描述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Shavelson,R ichard J.W hat A re Educati onal Indicato rs and Indicato r System s.h ttp: https://www.sodocs.net/doc/2916286375.html, edo ED338701.h tm.

3 Shavelson,R ichard J,L o rraine M.M c Donnell&Jeannie O akes.

Step s in D esigning an Indicato r System.P ractical A ssess m ent, R esearch&Evaluati on,1991,2(12):5~9.

4 胡永宏.综合评价中指标相关性的处理方法.统计研究,2002,(3): 39~40.

5 徐祥发,肖人彬.评价指标相关性的消除方法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1):1~5.6 王军,张家善,周建明等.指标系统综合方法探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6(2):57~61.

7 Chen Sh ilian.A M ethod of Synthetical A pp raisal W ith Interval N um bers.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System Engineering,1995, 4(1):45~48.

8 张于心,智明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19(3):393~340.

9 倪少凯.7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华南预防医学,2002, 28(6):54~56.

10 孙威武.评价因素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统计与决策,2002,(7): 17~18.

11 M elody Y.K iang3.A comparative assess m ent of classificati on m ethods.D ecisi on Suppo rt System,2003,(35):441~454.

12 陈述云.综合评价中指标的客观赋权方法.上海统计,1995,(6): 16~18.

13 曹庆全,刘开展,张傅文.用熵计算客观型指标权重的方法.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0,17(3):40~42.

14 沈珍瑶,杨志峰.灰关联分析方法用于指标体系的筛选.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2(5):728~732.

15 黄维忠.对指标属性有偏好信息的最小隶属度偏差决策方法.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22(1):71~73.

16 陶菊春,吴建民.综合加权评分法的综合权重确定新探.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8):43~48.

17 Gary A nderson.P rogram Evaluati on in the Year2000.U niversalia O ccasi onal Paper,2000,(40):1~7.

18 Shavelson,R ichard J.Can Indicato r System s I mp 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 athem 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 on?T he Case of the U S.Evaluati on and R esearch in Educati on,1990,4(2):51~

60.

19 W illiam Shadish.Som e Evaluati on Q uesti ons.Am 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 on,1998,19(1):1~19.

20 L ie Ch ien L in,Gunter P.Sharp.T heo ry and M ethodo logy: Q 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es fo r the p lant layout evaluati on p roblem.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 onal R esearch,1999, (116):100~117.

2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9月.

22 M ichael Scriven.T he N ature of Evaluati on Part I:R elati on to p sycho logy.P ractical A ssess m ent,R esearch&Evaluati on,1999, 6(11):1~4.

23 M ichael Scriven.T he N ature of Evaluati on Part II:R elati on to p sycho logy.P ractical A ssess m ent,R esearch&Evaluati on,1999, 6(12):1~4.

24 Ye M ingqiang.A D ynam ic M odel of Sensibility A nalysis in P ro ject Evaluati on.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System Engineering,1994,3(2):125~133.

25 GeniGupur,L i Xuezh i.Sem igroup M ethod fo r a M athem atical M odel in R eliability A nalysis.Journal of System s Science and System s Engineering,2001,10(2):137~147.

?

7

6

2

?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年第18卷第3期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实践表明,建立综合评价制度,对促进讲究经营道德、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正在进行实行市场体制的各种建设,其间不可忽视建立严格、有效的综合评价制度。综合评价制度,一般包括评价基本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公开评价结果四个方面。本文专门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统一人们这方面的认识和实务做法提供一些基本思路。 一、评价模式的基本结构 我国目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四套:一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八大指标;二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项指标;三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类十二个指标;四是资本增值保值考评指标体系,包括一个主导指标和若干个辅助指标。前两个指标体系,由财政部发布,第三种指标体系是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四种指标体系来自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规定。多头重复,缺乏严肃性和有效性,这可能是我国目前评价制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姑且不去深究这些评价制度实际效果如何,就各发布部门对比所作的说明本身来看,如此多重的评价制度实无必要。笔者认为,目前多头评价的状况必须改变。在中国,对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宏观上只能设置一套,否则,整个综合评价将出现无序混乱、难以规范的局面。 二、评价目标 综合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公开考评制度应起到哪些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制度,应该能有力地促进注重财务目标、财务实绩和财务纪律。从具体的操作功能上讲,综合评价必须具有导向效能,即:它的实施将使自觉地兼及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并能讲求经营道德和履行社会责任,严格做到遵纪守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充分满足上述要求为出发点。 财务目标,规范意义上说是价值最大化,用我们通常的说法,是使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对此衡量,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1.立足过去若干年财务实绩指标,看是处于发展、停滞或萎缩状态。2.依据当前在技术、人力、产品市场及信息等资源开发上的投入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看前景好坏。财务实绩是指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质量,一般以资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等指标衡量,这方面国内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

第5卷第10期经济与社会发展 VOL.5.No.10 2007年10月ECONOM I C AND S OC I A L DEVELOP MENT OCT.2007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 卢小珠,卢宁宁,邹继业,赵选忠 [摘要]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评价一个城市创新能力最基本的前提,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理论推断,缺乏实用价值。为使创新型城市具有可衡量性,文章总结了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动态连续性和简明扼要性等原则,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分为人才资源、物质基础和创新成果三大部分48项指标;根据国内先进城市在相关指标上达到的水平,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创新型城市应达到的标准。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研究 [作者简介]卢小珠,广西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卢宁宁,广西工学院管理学副教授;邹继业,柳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赵选忠,柳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672-2728(200710-0056-05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是技术革命的生命。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后,创新不仅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且也是我国许多地区的发展战略,许多城市都把构建创新型城市作为“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但是,什么是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达到什么水准可以称为创新型城市?却没有统一的标准。理论界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各异,各个城市在制定目标时各有各的内容和标准。这不仅使将来是否实现创新型城市无从评价,而且使构建创新型城市成为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word版本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 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纵观目前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研究信息化教学的多,研究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二是研究高校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三是研究城镇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这种现状不利于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加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这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施,要想更进一步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展本课题研究,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 2.选题意义: 本课题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贯彻落实了马列主义全面发展的观点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了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关注了处于弱势的农村中小学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正像农民不富农村不活一样,如果农村广大的中小学不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那么它将永远薄弱,教育公平永难实现,素质教育仍将是一句空话。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因而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的研究和推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了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科技平台,这将大大提高农

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因而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①通过本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引入和推广到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之中。 ②提高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③改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薄弱的现状。 ④促进教育的公平。 ⑤促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2.研究的内容 ①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的程度。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现状的原因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⑤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⑥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推广。 3.主要观点 ①目前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班级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4.创新之处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本课题现状评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常态、最基本的细胞,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也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高效,是广大教师在新课改时期特别关注的话题。所谓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虽说“教无定法”,但有效的教学模式却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由原来教师只研究书本知识走向研究课堂“教与学”的过程。面对我校地处丘陵地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绝大多数教师不能彻底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导致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不够,在有效教学模式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因此,我们提出了“低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总方针,准备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教学耗时低效的焦点问题。因而,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很有必要。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研究本课题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一)探索出适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课题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摸索,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改变我校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现状,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课题研究的目标:(预计用一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2)、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实力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研究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1年3月,交通部、铁道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政策措施。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在根据国家的统一决策积极地行动,物流规划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然而,由于缺乏一个科学而且客观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导致许多地方、许多部门进行盲目建设。由于很多物流项目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没有很好地正常运行,实际效果不显著。如果国家在现代物流发展初期就制定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使国家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物流发展水平,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避免大量的建设资金浪费,同时制约有些政府官员大搞“形象工程”。对于具体物流建设部门,也可以通过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对建设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估,以便尽早地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从而确保物流快速、健康地发展。这样,中国物流规划建设一开始就能够在一个科学的约束框架进行,物流建设领导部门可以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子兵法说的“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物流评价指标构成方案、指标数据以及有关统计分析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物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定量地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对于提

高推进物流产业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别是为研究制定物流发展计划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物流评价指标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式。在此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本着实用的原则,提出中国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供有关部门及感兴趣的专家参考。 现代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的容,因此,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比较全面地衡量物流发展水平。我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些比较实在的、能够反映问题的指标,如物流基础设施指标、物流保障体系指标等。中国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由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保障体系、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构成、物流规划、物流产值、物流用户、物流成本共计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构成。该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对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定性打分与定量统计相互结合的方式,使中国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既科学又容易实施。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6.2所示。 表16.2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刘玲玲1刘洁2刘晓静3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廊坊 065000) (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 050016) 摘要:本文在分析创新型城市内涵基础上,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展开综述,并对目前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指出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99. 22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ies Liu ling-ling, Liu jie Liu xiaojing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Langfang, 065000 )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innovative city. Representative of domestic innova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ity main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y is reviewed, pointing out that the curr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Key words:innovative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review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杨冬梅、赵黎明[1]等人定义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 city)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 1刘玲玲(1977-),女,河北,汉,北京城市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问题,电话:E-mail:,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教三楼A302,邮编:100083 2刘洁(1979-),女,河北,汉,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城市发展 3刘晓静(1977-)女,河北,汉,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社会保障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世纪的今天,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推动了新型教学方式的诞生。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资源,逐渐改变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方式,许多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教学面貌发生的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其他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2.选题意义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占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的70%以上,而且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教育,都要体现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里。华东师大校长叶澜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课堂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丰富的生命与生命的多方面接触和碰撞,围绕着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而开展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的,而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协调的。 将网络化信息化功能引进课堂,创设温馨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引导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投入群体活动中,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在素质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意义。网络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温馨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创建“温馨课堂”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在信息化环境中,探索实践“温馨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2.研究内容 (1)信息化环境中如何创建“温馨课堂”。 (2)信息化环境中,“温馨课堂”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 3.主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背景,以多媒体手段为媒介,以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温馨课堂为切入点,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总结出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温馨课堂的要素和方法,并在教学中验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使命就是要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体的地位上。教师教学的一切形式就是要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形成铺桥架梁。既关注学生的学,也关注教师的教,使教与学和谐统一,是温馨课堂教学方式想要实现的效果。 4.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创设温馨课堂环境的作用,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作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切入点,研究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如何来调控课堂氛围,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如何辅助、推动教学,形成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世纪的今天,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推动了新型教学方式的诞生。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资源,逐渐改变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方式,许多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教学面貌发生的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其他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2.选题意义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占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的70%以上,而且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教育,都要体现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里。华东师大校长叶澜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课堂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丰富的生命与生命的多方面接触和碰撞,围绕着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而开展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的,而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协调的。 将网络化信息化功能引进课堂,创设温馨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引导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投入群体活动中,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在素质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意义。网络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温馨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创建“温馨课堂”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在信息化环境中,探索实践“温馨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2.研究内容 (1)信息化环境中如何创建“温馨课堂”。 (2)信息化环境中,“温馨课堂”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 3.主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背景,以多媒体手段为媒介,以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温馨课堂为切入点,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总结出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温馨课堂的要素和方法,并在教学中验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使命就是要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体的地位上。教师教学的一切形式就是要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形成铺桥架梁。既关注学生的学,也关注教师的教,使教与学和谐统一,是温馨课堂教学方式想要实现的效果。 4.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创设温馨课堂环境的作用,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作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切入点,研究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如何来调控课堂氛围,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如何辅助、推动教学,形成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刘志强 2012-8-13 15:55:50 来源:《世界经济》(京)1998年08期第61~65页 作者简介:刘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一、研究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目前,用于国际比较的指标体系主要是综合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合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代表作主要有:美国R·S·克莱因(Ray.S.Clien,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根据其国力方程设计的指标体系(Ray.S.Clien:《80年代的世界权力趋势与美国对外政策》,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设计的指标体系(日本经济企划厅综合计划局编《日本的综合国力》,1987年);中国军事科学院黄硕风研究员设计的指标体系(黄硕风:《综合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王诵芬研究员等设计的指标体系(王诵芬主编:《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湖南出版社1996年)。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代表作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设计的指标体系;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设计的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代表作主要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设计的指标体系(《我们共同的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World Bank:Monitoring Euvironment ProgreSS,Washington D.C,1995)。英国政府统计办公室设计的指标体系(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United Kindom Government Statistic OFFice of DOE UK.1996.3,London)。虽然这些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均有经济要素,但由于综合国力概念的核心在于现实的全部实力——物质实力中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外交、人口与领土方面的物质实力,战略意志和国家意志方面的精神实力,因此,不论上述哪套综合国力指标体系,其经济要素主要是反映一个主权国家的宏观经济实力,没有反映宏观经济业绩中的经济增长及其源泉、就业、物价稳定和汇率稳定情况,没有反映政府财政状况中的债务情况和支出结构,没有反映宏观经济结构中的使用构成。另外,它表现的宏观经济效益中仅反映了人力投入的效益和物耗水平,忽略了财力投入的效益,其反映宏观经济的指标只有静态指标,没有增长率方面的动态指标。这表明综合国力指标体系中的经济要素没有全面反映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国际竞争力不论采用何种定义,它都是仅从经济角度,着眼于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报告 篇一: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 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 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 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 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 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 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 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 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

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个要素,3个指标。 1.1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建设应用水平。包括3个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1.1.2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指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题设计论证

---活页1---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走进葫芦文化 ---------莪山畲族乡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葫芦文化与畲乡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 最近邻近乡镇在开庙会,庙会上的物品虽说不上昂贵却也应有尽有。路过庙会,一种叫葫芦丝的乐器吸引了我,买一个回家练练,没想到这小小的乐器也被我们学生们瞄上了,很快葫芦丝就走进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每天早晨只要你走进我们的校园,随处都可以看见吹练葫芦丝的同学,三五成群,欢歌笑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同学还在想:这样的葫芦丝我们自己也可以制作呀!我们不是有许多自己种植的葫芦吗? 是呀,说起种植葫芦同学们早就有很深的体会了。近两年少先队一直在组织学生自己回家种植葫芦,出了不少的成果。其中学生制作的葫芦器在校园艺术周上得到了展示,县电视台少儿栏目对此还特别进行了系列报道。 (二)历史背景:葫芦文化是灿烂畲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葫芦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畲族历史演变过程中早就有了它的一席之地。勤劳聪明的畲族人民曾经用它制作了各种生活用品,例如:水瓢、茶壶、竹筒等,也曾经用它制作了许多极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葫芦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显而易见,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尽情领略祖国灿烂的葫芦文化。 (三)时代背景:把葫芦文化发扬光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美不胜收的葫芦世界就是一座民间艺术宝库,21世纪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代。弘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艺术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浓浓的艺术韵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生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丰富学习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畲乡地处山村,这里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每次不是钓鱼跳绳就是打球走棋,葫芦文化的开发和挖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能在活动中寻找童年的快乐、体验动手的乐趣,享受合作的愉悦。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教师、学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逐渐地把课程的生态系统直接指向于学生,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葫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2、教师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推动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挖掘葫芦文化课程资源,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就让我校一线教师有了更大的课程开放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视野都产生变化。他们将引领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变为一个实践者,一个研究者;他们将与学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加快自身专业成长的脚步。 3、学校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凸现自身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中外大量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业已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一条基于学校特色的道路。葫芦文化是我校自身的一个优势项目,以此为生长点和突破口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目标。 4、社区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为社区不断发展作好准备 小小葫芦为我们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艺术品加工厂应蕴而生,精美的葫芦工艺品给畲乡人民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希望。学生通过参观调查,亲身实践,与葫芦有了不解之缘,长大要把家乡人民的这份共同事业发扬光大是不少学生心中的愿望,学生们的爱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主要由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等决定,不主要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而是受到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主体社会认知的影响制约,这种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社会认知有两种:即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是指人关于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他所期望的某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作用。从理论分析,任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受学生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制 约和调节。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在其自主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学生与教师、父母、其他学生的积极交往和反馈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此理论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自由意志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意志成分控制着人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高度的自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作者:王琳等来源:城市化网添加日期:09年12月07日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多元变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得对于城市化的研究成为转型期发展的焦点之一。而其中,正确测度城市化是客观评价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将为政府选择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拟重点在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上作相关探讨。 一、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 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一般是指人口比重指标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可以用某一国家或地区内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用公式表示为: U=[PC/(PC+Pr)]*100% =(PC/N)*100% 式中,U表示城市化水平 (或称城镇化率),PC表示城镇人口,Pr表示农村人口,N表示地区总人口,即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之和。可见,在该方法中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数据尤为重要,不仅要区分不同人口统计口径的标准,更要注意人口统计口径的适用性、可比性和局限性。 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人口比重指标法在判断城市化水平中居于主要地位。但在现实的统计中,由于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多变,如行政区划的变更等,可能会使城镇人口突变;特别是当前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大,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统计方法往往忽略占相当比重的外来务工人员,从而使得城市化水平表现出多样性。因此,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较难适应新的形式需求。 二、复合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针对城市日益多元的综合性发展,协同考虑人口、土地、文化、环境等多因素的复合型指标体系构建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近来,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一系列复合指标的评价方法,以下主要从研究机构以及学者的代表性研究两方面展开。 (一)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 1、北京市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于2005年创建,从反映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出发,参考了国内有关城市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主要从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5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社会、人口素质、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就目前来说,对于卢梭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思想专著,成文的也多是篇幅有限的论文形式。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和类别:一是关于卢梭伦理思想对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代性意义述评;二是卢梭伦理思想与哲学史上其他思想家如康德、黑格尔等的比较性研究;三是卢梭的婚姻家庭观在《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中的概念论述。关于卢梭伦理思想对于家庭教育的述评,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郑州大学学者崔帆概述了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真谛,指出卢梭是对人类新儿童观建立的贡献最大者,认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做到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孩子,研究孩子,欣赏孩子,使孩子一跃成为教育过程的焦点,使孩子问题成为令世人瞩目的课题。并针对我国现行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人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些许可参照的措施。钟英法对卢梭的伦理思想与康德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不是表现为继承和发展,而是表现为震撼和挑战.卢梭伦理思想以情感作为最终的根据和基础,而康德则把道德严格地建立在人类的理性能力之上.但是,卢梭和康德的伦理道德观念无论其具有多么大的差别,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在他们看来,道德责任的担当者乃是作为个体的人,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无需他人的确证.学者刘阳认为,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不只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是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符合自然道德的纯洁爱情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的描绘从而达到对建立在诚挚、纯洁和友爱基础上的爱情的肯定,反映了作者与贵族文明截然相反的新的社会思想。宣扬激情的冲动是不可战胜的。然而在刘阳的这一研究中,所不足的是忽略了女主人公对于家庭的责任和自我牺牲给两个家庭所带来的和乐与幸福,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中家庭伦理最具有启发的论断。 在高呼男女平等、传统国学又悄然兴起的现当代社会,女性面临着这一新的形势下,呈现出回归家庭做“贤妻良母”和在女权主义的影响下成为“白领贵族”的两个极端现象。然而两个状态都给新时代的女性带来苦恼:一是回归家庭做所谓的“全职太太”。在这一境况下,其真实的现状不过是做了一个家庭保姆,在完成锁碎家务之余只能以追各式电视剧或者逛街打麻将来打发漫长的时日,而每于饭点时又于起起落落的等待盼望中圆自己心中所谓的“团圆与幸福”。就是在这样的消磨中她们全然忘却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年轻时的所有理想被当作一件包裹精美的礼物赋着在丈夫和孩子身上。结果可想而知,家人因不堪这理想的“重负”开始叛逆和逃避,而她也只能以失望来对于自己对于家庭的“全力付出”在苦闷中发出质问:“他们为何要这样对待我”?另一个极端是坚持所谓的“男女平等”。她们绝不愿意做一个传统中的女性那样去相夫教子,她们忽视自己做为一个女性与男人之间天然的差别与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的特殊困难,有着和男人们一样的野心在职场上撕杀,手中攥着权力或者显耀的地位,高喊着自己是所谓的“女汉子”,并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于是,外面的世界占据了全部的心思,孩子的家长会从来是没有时间参与的,老公事业上的困境被藐视为他的无能,她也俨然成了家里的“支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男女在天性上的不等同,长期的劳累拼搏导致的疲累、对于孩子和家庭的忽视导致的背判,最后剩下的,是一个外表的光鲜包裹着一颗破碎的心。固然,全然地回归传统的“三从四德”是不可取的,然而,只片面强调男女平等走出家庭去打拼也同样不可取。那么,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家庭事业两不误,既经营一个成功的家庭又不失自己独立之人格,这就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深究的课题。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以期通过对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