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探析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探析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探析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探析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经典作品,也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品,更是戏曲史、文学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在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它名列第一。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给予这部名剧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窦娥冤》作为一部戏曲名剧,它的思想内涵是深刻的,艺术形象是具有典型性的,其艺术感染力更是超越时空的,这一作品,体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些重要特征。

《窦娥冤》剧情简介: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X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X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X驴儿为了威逼窦娥成婚,想用毒药毒死蔡婆,不料把他老子毒死了。X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关汉卿在这个传统故事里,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一、《窦娥冤》的创作背景

(一)《窦娥冤》的故事取材——“东海孝妇”的故事

《窦娥冤》最早的题材来源于“东海孝妇”这个故事。其叙述东海有孝妇“无子、少

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婆婆怕耽误她的青春,上吊自杀。她姑子却以孝妇杀母告官,竟被煅练成词。于公虽对此有疑义,但“数争不能保”,“太守竟杀孝妇。郡枯旱三年。”后来于公在新太守前为孝妇陈述冤情,天降大雨。关汉卿对其进行加工改编,把它写成了一部反映社会黑暗,官吏腐败的社会悲剧。

《窦娥冤》中的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卖,十七丧父,二十遭刑宪。为了表现剧作的悲剧性,关汉卿巧妙的运用叙事策略和技巧,使整部作品戏剧冲突强烈,高潮迭起,强化了悲剧意蕴。从剧作的叙事时间结构上分析:《窦娥冤》根据时间发展的进程依次展开叙述,线索分明,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井然有序。在叙事时间的安排上特点突出,其中省略了许多场景,如仅用一个楔子就交代了窦娥悲惨的身世,将十几年的时光一笔带过,实现了时空的大幅度跨越。另外,一些次要环节,比如表现赛卢医谋害蔡婆婆,X驴儿父子救蔡婆婆等场面,只进行了一些轻描淡写。关汉卿把重点放在写窦娥与X驴儿和梼杌的矛盾上,力求突出窦娥的悲惨命运,把悲剧气氛逐渐推向顶点。关汉卿根据剧情与主题的关系来定,与主题联系密切的叙事时间较长,重点描写,引发读者思考;而与主题无直接关系的,则叙事时间较短,仅仅发挥提示或辅助作用。这种处理手段为剧作揭示悲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窦娥冤》创作的社会背景——黑暗、腐败、混乱的社会现实

官府的腐败、高利贷的盘剥、社会“泼皮”的危害,正是《窦娥冤》的社会背景。关汉卿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戏曲创作,完成了这部著名悲剧的创作。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已不再是民间传说中的“东海孝妇”故事的翻版,而是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激动人心的著名悲剧。它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残酷、社会的混乱、官府的黑暗。成功地塑造了悲剧女主人公窦娥的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道路的妇女的典型。

二、《窦娥冤》的悲剧冲突

(一)善与恶的冲突——中国古典悲剧的主线

戏剧的本质在于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生命。而中国古典悲剧主要是善与恶的斗争,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属于善,“使其毁灭的东西”自然属于恶。剧中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皆因矛盾冲突激化所致,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位不幸的年轻女性。一桩明白简单的命案,掺杂着污浊的人情世态,而窦娥的无辜含冤竟缘于她的善良、弱小与孤立,而善良、弱小与孤立本是最该受官府与法律保护的,不料却成了官府与法律戕害的对象!窦娥痛心疾首,怒斥官府,指天发誓,最终惨遭枉杀。

善与恶的冲突,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条主干。善的付出,总是以血为代价的,冲突的结果常常使善成为失败者,恶成为胜利者。究其原因,与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有关。正如窦娥所处的时代,国家虽然也有所谓的“王法”,但很不健全,特别是那些执法者,他们昏庸无能,贪赃枉法,不但不能保护弱小、善良,惩罚奸诈、邪恶,而且欺辱弱小、鱼肉百姓。这是造成窦娥含冤而死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诞”的黑暗世道的主要原因。代表正义善良的悲剧人物,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明显缺乏主动性、攻击性。而且,她的抗争与斗争面对强权与恶行是软弱的、无力的。对善的X扬不是通过善对恶的主动进攻与消灭来完成,让善的化身在备受恶的摧残与欺凌时才奋起反抗,甚至不惜以死相拼,使其人格在最后一搏中得以升华。善在被恶毁灭的过程中不断散发美丽的光彩、动人的力量。永恒的正义在悲剧人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得以保存和升华。其悲剧之悲的魅力和价值也就在这里。

(二)百善孝为先——中国古典悲剧的弘扬重点

中国人一向是重亲情、重伦理的,百善孝为先既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中国古典悲剧弘

扬的重点。窦娥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代表,是恪守妇道,孝顺长辈的典X。作者借窦娥的孝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从这点来看,窦娥的孝行不但是美德的化身,而且体现了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

在第一折里,窦娥虽遭年幼失母、少年离父,青年丧偶等一连串的人生打击,但她想的是“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孝服守,我言词须应口。”她活着仿佛就是为了尽孝。她劝阻婆婆再嫁,既是出于封建礼教的立场,也是出于对婆婆的关心:“我替你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在公堂上,她被打得皮开肉绽,也不屈服,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忙说“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宁可被冤,也要尽力保护婆婆。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她顾及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顾念婆婆,请求绕道走后街,以免被婆婆看见,心中痛苦。不仅如此,关汉卿还对“孝”的境界进行了美的升华,剧本的最后,窦娥的冤案得以平反,她想的不是自己,不是官居要职的父亲,而是那个曾和自己相依为命,年老身衰、无依无靠的婆婆。窦娥要求父亲收养蔡婆婆,代她给婆婆养生送死。

窦娥的这种孝,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孝。她的善良、孝顺,令人动容。但这样一个至孝的人却无端地被社会邪恶势力蹂躏而死,不能不引起欣赏者的悲悯之情。孝是美德,然而过分的孝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窦娥所体现的牺牲精神便是如此。这是善良人的悲剧,此剧也因此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圆满大结局——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崇尚文明,尊重人性,追求和谐,向往美好,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有些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做到的。人们幻想惩恶扬善,让痛苦的心灵能得到一点慰藉,中国古典悲剧往往在结局时,设计成一种大团圆,给人“梁祝化蝶式”的弥补,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是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在窦娥的故事中,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借用神话色彩,使这一理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义得到伸X,人性得到X扬,邪恶受到严惩。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血溅白

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逐一应验,以明深冤。这些应验尽管是非正常的、超自然的,但仍给人欢欣鼓舞的力量。X驴儿被剐了一百二十刀处死;楚州太守桃杌,被杖一百,永不续用;塞卢医被发配边远地区,永远充军;窦娥无罪,案卷重新改正。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一切都是借窦娥的鬼魂争取其父窦天章来实现完成的。这些超现实的极具个性的想象,尽管都是虚幻的,但我们分明感受到正义的力量。这种理想式的大团圆结局,无疑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审美需求,宣泄了广大群众的心理情绪,表现了正义终会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体现出事物本质的真实。

中国古典悲剧的三个主要特征,在《窦娥冤》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这也是它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剧,受历代欣赏者喜爱和推崇的重要原因。

三、《窦娥冤》的悲剧形象及意义

(一)窦娥冤的悲剧形象

在《窦娥冤》中,关汉卿塑造了一个饱受封建压迫、苦难深重却又至死不屈的悲剧形象——窦娥。她的性格具有善良温顺的一面,又有正直刚强、敢于反抗的一面。其形象堪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下层妇女的代表。

1、窦娥是一个善良温顺而又多难的女性。她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幼习儒业,饱有文章”的书生。但是,窦娥家境贫寒,三岁亡母,幼小的心灵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从小养成了孝顺的品格。可是,她没有想到,父亲为了借参加科举考试的盘缠,竟忍痛将她出卖,让她小小年纪成了债主蔡婆婆的童养媳,这无形中加重了她幼小心灵的创伤。她在蔡家平淡度过了相当长的时期,到十七岁方与蔡婆婆的儿子成婚,但不久,丈夫因病去世,窦娥随即变成寡妇。世事的多变、接踵而来的苦难,在使窦娥磨练出应付灾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也使温顺的她对“天命”产生了怀疑。所以她在出场时,便满怀幽怨地唱道:“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然而,饱受折磨的窦娥却万万没有想到,她一生中最大的苦难竟还在后面。而窦娥善良的性

格则突出地表现在对蔡婆婆的同情和关怀上。在公堂,即使被打得皮肉横飞、血泪淋漓,她也不肯屈认罪名,但当官府转而拷打其婆婆时,她立即把“药杀公公”的罪名揽了过来;在押赴刑场时,她还嘱咐刽子手不要从前街走,免得让婆婆看见了伤心。她为救婆婆而送了命,临死的要求只是希望婆婆看在她死去丈夫的面上,“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她付出了最大的牺牲,却提出了最小的要求,其善良,由此可见一斑。

2、窦娥是一位悲剧人物,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所以,她的性格在具有善良、温顺的同时,又具有正直刚强、敢于抗争的一面。而这一悲剧性格,则是在与X 驴儿等恶势力的斗争中呈现出来的。事实上,善良、温顺有时候并不等于软弱。剧中,窦娥并不是一只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羔羊。当X驴儿父子闯上门来,强要招亲,蔡婆婆已经完全屈服时,她敢于一口回绝X驴儿的无理要求,并嘲讽了蔡婆婆的软弱;她的头脑里本来充塞着孝顺、贞节等封建伦理观念,被迫对簿公堂时还对官府抱着“明如镜,清似水”的幻想,然而昏官桃杌的一顿毒打,使她看清了官府的本质,从而发出了悲愤的呼号:[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采茶歌]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则我这小妇人毒药从何处来也?天那,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

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她更对那个社会,对天地鬼神发出了大胆的诘问与斥责: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的犯王法,不提防遭刑灾,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一番愤激刚烈的控诉,充分展示了潜藏于这柔弱女子身上的刚强与反抗精神。而窦娥在临刑前发出的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更是体现了窦娥性格刚强,敢于斗争的一面。

(二)窦娥冤悲剧形象的意义

1、随着一系列不幸遭遇的逐层出现,窦娥的性格,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从一个严守妇道的善良的普通妇女,发展成为具有强烈反抗精神,敢于痛斥官府、控诉天地的女性。深刻的悲剧性,使这一形象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价值。这既是对黑暗势力的愤慨和抗争,更是对正义的强烈呼唤,同时也是一种复仇愿望的象征,一种揭露和谴责的深沉力量。

2、窦娥温顺善良,与世无争,她本想尊奉封建道德规X生活下去,却被斩杀了。封建社会塑造了窦娥,却又不能保护窦娥,“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这就说明,这个社会的存在是不合理的;连最能忍耐的顺民都忍无可忍,被逼反了,提出了抗议,这种抗议比起英雄豪杰的抗议来,更为深刻有力。

3、“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代表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四、《窦娥冤》悲剧性质的界定

(一) 《窦娥冤》是一出社会悲剧

在中国戏剧史上,剧作所体现的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特征,要比体现的戏剧分类中悲剧、喜剧、正剧的戏剧类型特征鲜明得多。但《窦娥冤》却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

在戏里写了窦娥的两个愿望。窦娥是人生苦难的化身。她三岁丧母,七岁成为高利贷的牺牲品,被父亲用来抵债,做了蔡婆的童养媳,十七岁成亲不久,丈夫便亡故了。一个二十岁无儿无女的寡妇面对着无边的苦难,“天若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这时她的生活愿望是:守节尽孝,用今生受苦以修来世。但是,在重重封建道德的束缚之下,窦娥已

经失去了为自己谋取幸福的能力和自由了。最终这个愿望没能实现,被X驴儿和官府粉碎了。

X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选择了“官休”。这时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是非分明,执法公正。这是自从法律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实现的心愿,也是考察一个社会吏治明暗的惟一标准。窦娥的这个愿望被官府粉碎了。

由此可见,《窦娥冤》首先是一出社会悲剧:它深刻揭露元代社会民不聊生的一幕幕:残酷的高利贷盘剥;混乱的社会秩序;腐败的吏治……让人看到了造成小民呻吟号呼的既不是抽象的命运,也不是他们自身性格的缺陷,而是整个社会的黑暗。

(二)《窦娥冤》同时也是一出性格悲剧

从表面上看,窦娥先是作为被买卖的童养媳,后又成了无依无靠的寡妇,最后沦为阴谋的牺牲品,在社会面前她是十足的弱者,她的一生都受人操纵。她的悲剧好像从最初就被决定了,其实不然,她的悲剧有相当程度上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她的倔强刚烈决定了她必然对仇家蔑视痛恨,毫不妥协;她的善良又决定了她必然对亲人担起情感与道义的责任。所以,她的敌人必置她于死地,而她又自愿为亲人牺牲了自己。这种自主选择生动地照应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古语。她的性格悲剧不是由性格的缺陷造成的,而是由于道德上的完美和情感的坚贞。

道德是有时代性的,窦娥身上的某些道德,如贞节观念,在今天已不应当再加提倡。这是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但需要指出的是,剧中人的思想并不等同于剧作家的思想。关汉卿在其他戏里(如《望江亭》),对寡妇再嫁是持支持和赞赏态度的。之所以用贞节观念塑造窦娥形象,完全是从提高悲剧质素考虑的,是从批判当时社会的深度力度方面考虑的,这正是戏剧家艺术匠心的体现,为后世戏剧人物塑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参考文献

1.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人民年版,1958。

2.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中国戏剧,1984。

3.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C],人民文学,1959。

4. X一木:《浅谈窦娥的“节”与“孝”:读〈窦娥冤〉札记》,东北师X大学学报,19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