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课题】七上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降水分布的特点。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降水的主要形式,举例说明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降水和人类的关系。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明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及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3.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受降水:展示给学生几幅不同的有关降

雨,雪,冰雹等的图片。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生活中对于天气我们

最关注的除了气温之外,还有---降水,引

入降水的学习。降水对我们的生活,生产也

有深刻影响。

欣赏图片。

学生明确天气要素有气温,

降水等,今天要学习的是降

水。

让学生在课前感

受降水的不同形

式,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为下面

的学习做铺垫。请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投影(学习目标)

阅读本节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具体

的学习目标进入

学习

教学过程一.理解降水:

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下

面内容: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主要形式是什么?

3.降水与降雨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答后,教师紧接着问:在生活中你有没

有见过其它的降水形式?

雾、霜、露

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

(承接)这些雨的大小级别是怎么测量划分

的呢?

二.降雨的测量与等级

自主学习教材,独立解决问

题。

给学生时间(自学课文)

回答:从大气中降落的雨、

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一

种主要形式。

降水既有液态水也有固态

水。

学生复习各种雨的符号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请学生当气象工作者介绍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必免一言堂,给

学生足够思考时

让学生学会自学

教材,练习自主

学习的技能

展示雨量器,(实物展示)

让学生自学降水量的测量,第69页。并完成:

1.认识雨量器的构造及使用。

2. 大、中、小雨的标准界定标准。降水量测定的仪器。

学生辨认小雨、中雨、大雨、

暴雨,根据亲身经验谈感受

温故而知新,从

学生已知的知识

入手,学生会积

极性更高。

学生对科学仪器

的认识,更感兴

教学过程利用现有仪器,装有不同量的雨请学生来

读。

(承接)通过测量我们能得到一年内的降水

资料。

三.探究降水的变化

我来说:

展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回答问

1、该地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2、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

4、哪个季节降水较少?

(承接)同学想象有没有更形象的资料来展

示一地年降水的变化情况呢?-----各月降

水量柱状图。

探究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我来画

动态图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友情提示:画轴、绘柱、写名三步骤。

探究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我来读:

展示世界五城市:北京、新加坡、伦敦、雅

典、比尔马的降水柱状图。

通过五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分辨各地降水的

季节变化。

对号入座:

小雨<10mm

10mm≤中雨<25mm

25mm≤大雨<50mm

50mm≤暴雨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回答问

题。自由发言(答案相差不

会很大)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课本第70-71页活动。

评价展示(找缺点)

学生读取所在的半球。

小组合作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五城市

的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北京:夏季多雨

新加坡:全年多雨

伦敦:全年湿润

雅典:冬季多雨

比尔马:全年干燥

带着问题读资料

目的性更强。

培养学生动手操

作的能力,通过

动手绘制和评价

其他同学绘制的

图加深对降水量

柱状图的理解

提高小组合作、

交流的能力、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

分析课本第70页

图4-3-3,学会看

图分析降水类

型。

位:

毫米

进而完成课本第70页图4-3-3:城市和降雨

类型的对比。

展示几幅不同降水类型的地区景观图。

(承接)一个地方降水有季节的变化,通过三城市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我们发现各地的降水也不同,感受不同降水类型的景观,加深对降水类型的理解。

教学过程那世界的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四.探究降水的分布

1.自主完成概念学习:等降水量线。

2.展示等降水量线,通过几个具体的点辨认

等降水量线。

3.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展示主要纬线。

(承接)我们以主要纬线为载体来探究世界

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展示图、问题:第72页读图4-3-4.

1)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

米?极地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附近,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

200毫米以下,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0毫

米以上?

3)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

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海陆因素)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通过看颜色来总结世

界年降水量分布基本规律,因为颜色直观,

一目了然。然后再看等降水量线的分布,验

证刚才的规律。

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展示各地有代表性的降水景观图片

拓展: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形成主要因素:纬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学生根据已学的等高线、等

温线定义来理解等降水量

线。

学生找出赤道、南北回归

线、南北极圈。

小组合作:通过屏幕中的问

题分组讨论。

小组展示,教师及时点评和

补充。

学生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

规律:一、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二、南北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三、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

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学生观察视频,在地图上找

出世界雨极、干极。

学生通过看视频及读课本

相信学生,把时

间还给学生。

锻炼学生读图分

析图的能力。

展示景观图片,

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认识。

从形象材料中得

度因素、海陆因素

播放世界雨极、干极资料视频。

提问乞拉朋齐成为雨极、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干极的原因?

乞拉朋齐的降雨形式是地形雨,那么还有其他类型的降雨吗?

拓展:视频材料介绍降雨类型及降雨的形成过程:

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

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因素—地形阅读材料得出答案。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降

雨有哪些类型,我国降雨的

主要形式?

出问题答案,学

生记忆更深刻

丰富学生的知

识,多了解对他

们是有益的。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和降水级别的划分

3.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判断降水的季节变化

4.世界主要降水类型:夏季多雨型

冬季多雨型

全年多雨型

全年干燥型

全年湿润型

二.降水的差异

1. 分布规律:三多、三少

2. 世界干极、雨极及成因

当堂达标:

1、请同学们根据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来对比城市的降水量的多少?

A、新加坡与东方站

B、比尔马与乞拉朋齐

C、北京、乌鲁木齐与伦敦

2、 2011-05-31联合国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随行的各国儿童欢聚一堂,诉说各

国的降水状况。他们分别来自新加坡、希腊的雅典、尼日尔的比尔马、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你能通过他们的描述说出他的家在哪吗?

A、我是李东,我这里里夏季多雨,是世界降水较多的区域。

B、我是燕子,我那里全年多雨,几乎每天都下雨,是世界降水较多的区域。

C、我是 Jane 我那里全年湿润,也是世界降水较多的区域。

D、我是杰克逊,我那里常年炎热干燥,几乎不下一滴雨

E、我是狄凯厄斯那里冬季多雨,我这里冬季常会发洪水,唉!

3、如果你是杭州天堂雨伞的经销商,要到国外开辟新的市场,你认为把市场设在哪几个小朋友的家乡最火?图中城市主要是:新加坡、雅典、比尔马、伦敦、北京。

以上题目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生活性的特点,并且及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教后反思: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这节课以下几点做的还不错:

1、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2、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尽可能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起引导作用。

3、教学设计符合大纲标准的要求,基本做到了精讲多练。

然而,这节课的不足仍有许多:

1、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中,引领太快,有对学生的评价,但太敷衍了事,如果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全体学生就能发现绘制过程中的缺点,从而更好的进行认识降水量柱状图。

2、探究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时,应把每一纬度地带标注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如标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大陆西岸的具体位置,单纯的拿教鞭指一下对于部分好学生来说还能有效果,但对于后进生来说照顾不周。再者如能跟进解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例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课堂效果会更好。

3.课堂时间把握不好,后半截很紧张,而后半截恰好又是重点加难点,学生很难理解透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