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催化燃烧的性质

催化燃烧的性质

催化燃烧的性质
催化燃烧的性质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sodocs.net/doc/2a11699013.html,/

催化燃烧的性质是什么

催化燃烧是借助催化剂在低温下(200~400℃)下,实现对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因此,能耗少,操作简便,安全,净化效率高,在有机废气特别是回收价值不大的有机废气净化方面,比如化工,喷漆、绝缘材料、漆包线、涂料生产等行业应用较广,已有不少定型设备可供选用。

一、催化原理及装置组成

(1)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反应方向,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机理催化作用的机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仅做简介。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加入并不能改变原有的化学平衡,所改变的仅是化学反应的速度,而在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并不发生变化。那么,催化剂是怎样加速了反应速度呢了既然反应前后催化剂不发生变化,那么催化剂到底参加了反应没有?实际上,催化剂本身参加了反应,正是由于它的参加,使反应改变了原有的途径,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从而加速了反应速度。例如反应A+B →C是通过中间活性结合物(AB)过渡而成的,即:A+B→[AB]→C 其反应速度较慢。当加入催化剂K后,反应从一条很容易进行的途径实现:A+B+2K →[AK]+[BK]→[CK]+K→C+2K 中间不再需要[AB]向C的过渡,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而催化剂并未改变性质。

(3)催化燃烧的工艺组成不同的排放场合和不同的废气,有不同的工艺流程。但不论采取哪种工艺流程,都由如下工艺单元组成。

①废气预处理为了避免催化剂床层的堵塞和催化剂中毒,废气在进入床层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废气中的粉尘、液滴及催化剂的毒物。

②预热装置预热装置包括废气预热装置和催化剂燃烧器预热装置。因为催化剂都有一个催化活性温度,对催化燃烧来说称催化剂起燃温度,必须使废气和床层的温度达到起燃温度才能进行催化燃烧,因此,必须设置预热装置。但对于排出的废气本身温度就较高的场合,如漆包线、绝缘材料、烤漆等烘干排气,温度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sodocs.net/doc/2a11699013.html,/

可达300℃以上,则不必设置预热装置。

预热装置加热后的热气可采用换热器和床层内布管的方式。预热器的热源可采用烟道气或电加热,目前采用电加热较多。当催化反应开始后,可尽量以回收的反应热来预热废气。在反应热较大的场合,还应设置废热回收装置,以节约能源。

预热废气的热源温度一般都超过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为保护催化剂,加热装置应与催化燃烧装置保持一定距离,这样还能使废气温度分布均匀。从需要预热这一点出发,催化燃烧法最适用于连续排气的净化,若间歇排气,不仅每次预热需要耗能,反应热也无法回收利用,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在设计和选择时应注意这一点。

③催化燃烧装置一般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反应器的设计按规范进行,应便于操作,维修方便,便于装卸催化剂。

在进行催化燃烧的工艺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于处理气量较大的场合,设计成分建式流程,即预热器、反应器独立装设,其间用管道连接。对于处理气量小的场合,可采用催化焚烧炉(见图16-13),把预热与反应组合在一起,但要注意预热段与反应段间的距离。

在有机物废气的催化燃烧中,所要处理的有机物废气在高温下与空气混合易引起爆炸,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因而,一方面必须控制有机物与空气的混合比,使之在爆炸下限;另一方面,催化燃烧系统应设监测报警装置和有防爆措施。

二、催化燃烧用催化剂由于有机物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分为贵金属(以铂、钯为主)和贱金属催化剂。贵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分为全金属催化剂和以氧化铝为载体的催化剂。全金属催化剂是以镍或镍铬合金为载体,将载体做成带、片、丸、丝等形状,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将铂、钯等贵金属沉积其上,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sodocs.net/doc/2a11699013.html,/

然后做成便于装卸的催化剂构件。由氧化铝作载体的贵金属催化剂,一般是以陶瓷结构作为支架,在陶瓷结构上涂覆一层仅有0.13mm的α-氧化铝薄层,而活性组分铂、钯就以微晶状态沉积或分散在多孔的氧化铝薄层中。但由于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少,多年来人们特别注重新型的、价格较为便宜的催化剂的开发研究,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科技工作者研究开发了不少稀土催化剂,有些性能也较好。三、催化剂中毒与老化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由于体系中存在少量杂质,可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小或者消失,这种现象叫催化剂中毒。这些能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称之为催化剂毒物,这些毒物在反应过程中或强吸附在活性中心上,或与活性中心起化学作用而变为别的物质,使活性中心失活。毒物通常是反应原料中带来的杂质,或者是催化剂本身的某些杂质,另外,反应产物或副产物本身也可能对催化剂毒化,一般所指的是硫化物如H2S、硫氧化碳、RSH等及含氧化合物如H2O、CO2、O2以及含磷、砷、卤素化合物、重金属化合物等。毒物不单单是对催化剂来说的,而且还针对这个催化剂所催化的反应,也就是说,对某一催化剂,只有联系到它所催化的反应时,才能清楚什么物质是毒物。即使同一种催化剂,一种物质可能毒化某一反应而不影响另一反应。按毒物与催化剂表面作用的程度可分为暂时性中毒和永久性中毒。暂时性中毒亦称可逆中毒,催化剂表面所吸附的毒物可用解吸的办法驱逐,使催化剂恢复活性,然而这种可再生性一般也不能使催化剂恢复到中毒前的水平。永久性中毒称不可逆中毒,这时,毒物与催化剂活性中心生成了结合力很强的物质,不能用一般方法将它去除或根本无法去除。催化剂的老化主要是由于热稳定性与机械稳定性决定的,例如低熔点活性组分的流失或升华,会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工作温度对催化剂的老化影响很大,温度选择和控制不好,会使催化剂半熔或烧结,从而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的下降而降低活性。另外,内部杂质向表面的迁移,冷热应力交替所造成的机械性粉末被气流带走。所有这些,都会加速催化剂的老化,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的影响,工作温度越高,老化速度越快。因此,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将有助于延长催化剂的寿命。但是,过低的反应温度也是不可取的,会降低反应速率。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热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sodocs.net/doc/2a11699013.html,/

稳定性,常常选择合适的耐高温的载体来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可防止其颗粒变大而烧结,例如以纯铜作催化剂时,在200℃即失去活性,但如果采用共沉积法将Cu载于Cr2O3载体上,就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其活性。

催化燃烧法是借助催化剂使有机物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进行无焰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并放出大量热能,用化学式表示如下:

在催化燃烧中,催化剂的作用是: 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反应器的体积。目前用于催化燃烧的催化剂除铂、钯类贵金属外,非金属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也日益广泛。对于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Pd > Pt > CO3O4 > PdO > CrO3 > Mn2O3 > CuO > CeO2 > Fe2O3 > V2O5 > NiO > Mo2O3 > TiO2 在催化剂的性能指标中,空间速度Vs表示催化装置处理废气的能力,其定义式为:

催化燃烧主要流程:

有机废气的浓度必须控制在相应有机物爆炸极限的25%以下,当有机废气浓度有可能超过此值时,应安装野风阀将其冲淡到安全值。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灵敏可靠的温度、浓度测定装置,以随时进行人工或自动调节。

为防止有机废气在催化剂床层上燃烧时的火焰蔓延,应在有机废气进入净化装置前安装阻火器。目前较多采用干式阻火器,阻火材料通常为玻璃球、砾石、多孔金属板、金属丝网等。 (1) 催化燃烧净化装置点火前,必须用空气将风道、燃烧室等吹扫干净,以消除可能聚集在这些部位的可燃气体,防止点火时发生起火或爆炸。 (2) 设备中可能积存有油污、凝液等可燃物质,它们在设备开始运行加热时会汽化成为可燃、可爆的气体,从而有可能导致爆炸。因此在点火前应将这些物质清除干净。 (3) 点火时应以火等气,不能以气等火。

有机物RH在催化剂作用下完成氧化,一般需经过以下步骤: 1. 反应物分子由气相扩散到催化剂表面; 2. 通过细孔由外表面向内表面扩散; 3. 克服气固界面膜的阻力被催化剂表面的活性部位吸附(至少吸附一种反应物);

4. 被活化的吸附物与另一种活化的吸附物、或物理吸附物、或直接来自气相之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sodocs.net/doc/2a11699013.html,/

间的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 5. 反应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 6. 脱附物通过细孔想催化剂外表扩散;7. 有外表面向气相扩散。多数工业气相反应总速度都受催化剂内扩散或催化剂与流体之间的传热速度所控制。

如需了解更多的废气处理相关知识,可以咨询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以环保工程、产品制造与技术服务三大价值链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构架体系,业务范围已涉及给排水、废气、噪音治理、环境影响评价、能源报告书、节能工程等工程承包及运营管理、设备制造、安装调试、验收一条龙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环境规划与咨询、项目咨询、设计、建设、设备制造及设施运营完整的环保产业链。鼻尖下的健康,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国能创新科技一家致力于节能减排的企业,专注于有机废气处理,VOC废气处理,UV 光解设备的研发与销售,公司有一批有梦想,敢拼敢做的同事们,大家想法一致就是在从事一项造福社会的行业,做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梦想同行,感恩有你,和风帮助您。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第一章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法》(GB 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法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现行版本《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本节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相关容进行介绍。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按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法》(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 (1)材料。材料是指单一物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金属、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分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大值,用于燃烧性能分级。FIGRA0.2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2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0.4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4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5)THR600s。试验开始后600s试样的热释放总量(MJ)。 (三)平板状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 平板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见表2-3-3。表中满足A1、A2级即为A级,满足B级、C级即为B1级,满足D级、E级即为B2级别。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 Plastics-Deterination of the burning behaviour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mens in Contact with a small-flame ignition source

1996-06-14发布1997-04-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408-1996 Plastics-Deterination of the burning behaviour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mens in代替GB2408-80

Contact with a small-flame ignition source GB4609-84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1210、1992《塑料—水平和垂直试样与小火焰点火源接触时燃烧性能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实验室内,对水平和垂直方向放置的试样用小火焰点火源点燃后的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材料和按照GB6343测定的表现密度不低于250kg/m3的泡沫材料,而不适用于接触火焰后没有点燃就强烈收缩材料的测定。 本方法给出的试验结果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及材料预选,但不能用来评价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着火危险性。 2引用标准 GB 2547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5471 热固性塑料压塑试样制备方法 GB 6343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现密度的测定 GB 9352 热塑性塑料压塑试样的制备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有焰燃烧afterflam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火焰持续的燃烧。 3.2 有焰燃烧时间afterflame tim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3.3 无焰燃烧afterglow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当有焰燃烧终止或无火焰产生时,材料保持辉光的燃烧。 3.4 无焰燃烧时间afterglow time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表2-3-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和标识 (一)附加信息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附加信息包括产烟特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和烟气毒性等级。对于A2级、B级和C级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给出产烟特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铺地材料除外)、烟气毒性等级;对于D级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给出产烟特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 (二)附加信息标识 当按规定需要显示附加信息时,燃烧性能等级标识示例:GB 8624 B1 (B-s1,d0,t1),表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细化分级为B 级,产烟特性等级为s1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烟气毒性等级为t1级。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一)耐火极限判断条件 1)失去支持能力 构件在试验过程中失去支持能力或抗变形能力。 (1)外观判断:如墙发生垮塌;梁板变形大于L/20;柱发生垮塌或轴向变形大于h/100(mm)或轴向压缩变形速度超过3h/1000(mm/ min); (2)受力主筋温度变化:16Mn钢,510℃。 2)失去完整性 适用于分隔构件,如楼板、隔墙等。 失去完整性的标志:出现穿透性裂缝或穿火的孔隙。 3)失去绝热性 适用于分隔构件,如墙、楼板等。

失去绝热性的标志: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试件背火面测温点平均温升达140℃; 试件背火面测温点任一点温升达180℃;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三个判定条件,实际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分隔构件(隔墙、吊顶、门窗):失去完整性或绝热性; (2)承重构件(梁、柱、屋架):失去稳定性; (3)承重分隔构件(承重墙、楼板):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 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 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 2、88%火灾可在1.5h内扑灭,80%火灾可在1h内扑灭。 3、一级建筑物楼板耐火极限定为1.5h,二级建筑物楼板耐火极限定为1h。 练习题: 1、[单选题]临界热辐射通量为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 )分钟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与等级划分

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 ①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性 ②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性,其它为不燃烧性。 ③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承重构件为可燃性。 ④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为不燃烧性,其余为难燃性和可燃性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1]? 的 3.2.2 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极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 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3 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4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2.5 锅炉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为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6 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 等标准的规范。 3.2.7 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2.8 粮食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二级耐火等级的粮食筒仓可采用钢板仓。 粮食平房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二级耐火等级的散装粮食平房仓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承重构件。 3.2.9 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耐火极限应为 4.0h。 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和2.00h。 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4层及4层以下的一、二级耐火等级丁、戊类地上厂房(仓库)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73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 级(正式版)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多次修订,目前,《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以下简称GB 8624)已发布实施。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以及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按照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表2-3-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燃烧性能等级名称 A 不燃材料(制品)

阻燃型电线电缆燃烧性能检测方法分析

阻燃型电线电缆燃烧性能检测方法分析 摘要电线电缆作为基础性配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有一大部分用于民用工程。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对电线电缆的防火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普遍开始使用阻燃耐火电线电缆。因此,在电线电缆的选择上,必须详细了解其主要的性能和检测方法,保证阻燃型电线电缆的质量过关,才能促进电力事业的稳健发展。本文通过对电线电缆的燃烧性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对燃烧性能检测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阻燃;电线电缆;燃烧性能;检测方法 1 阻燃性能分析和检测 1.1 阻燃性能分析 阻燃性能是材料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能,对火焰的发生和蔓延能够自行阻止。其中最为常见的聚合物阻燃机理有两种:第一,气相阻燃机理。阻燃剂在受到热量影响后,产生能够增加燃烧反应链增长的自由基,并对燃烧过程中发挥链增长效果的自由基进行抑制,从而阻止火焰的燃烧。例如在聚合物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含卤阻燃剂,就是利用的这个机理。第二,凝聚相阻燃机理。聚合物在处于固相状态时,尽量保证聚合物不会发生热分解,同时控制可燃气体的释放量。在聚合物制作过程中,可以在其中按照比例加入一些磷化合物,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阻燃过程相当复杂,要想实现阻燃的效果,一般都是几种阻燃机理相结合才能完成。同时,电线电缆的阻燃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不同方法来完成,如通过截面结构设计来实现等。 1.2 阻燃性能检测 阻燃性能检测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单根垂直燃烧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单个电线或者单根电缆的阻燃性能的检测,能够有效地评价单根电线电缆的实际阻燃性能。IEC 60332-1-2规定了1 kW预混合型火焰的常规用法,不适用于测试总截面小于0.5 mm2的小规格单根电线电缆,因为其导体在试验结束之前会被熔化,也不适用于细光缆,因为在试验结束前光缆会断裂。在这些情况下,试验方法可参照IEC 60332-2这里的所用的电线电缆的实心铜导体一般的直径为0.4-0.8毫米,而截面一般为0.1-0.5毫米的2绞合铜导体。在实际建筑中,会将电线电缆捆绑成束再进行敷设,还应采用特殊的装置来预防。成束电线电缆阻燃性的研究(见IEC 60332-3系列标准)是大规模燃烧实验,与实际的使用更加吻合,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成束电缆的阻燃性能[1]。 2 耐火性能的分析和检测 2.1 耐火性能的分析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1、总则 1.0.1 为保障建筑内部装修的消防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建筑物火灾的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部装修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设计。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1.0.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本规范规定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以及固定家具、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固定饰物等;在工业厂房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的装修。注:(1)隔断系指不到顶的隔断。到顶的固定隔断装修应与墙面规定相同。 (2)柱面的装修应与墙面的规定相同。 (3)兼有空间分隔功能的到顶橱柜应认定为固定家具。 1.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2.0.1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七类。 注:(1)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 (2)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2.0.2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 2.0.2的规定: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表 2.0.2 2.0.3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GB 8624—1997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4—04批准 1997—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GB 8624—88的修订版。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德国标准DIN 4102—81第一部分。 本修订版与GB 8624—88相比,增设了A级复合(夹芯)材料,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加了对特定用途的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和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的具体规定。上述特定用途的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仍必须按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分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原GB 8624—88即为失效。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建民、马祥林、卢国建。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2月。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和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GB/T 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GB/T 4609—84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GB/T 5454—85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 GB/T 5455—85 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 GB/T 5464—85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GB/T 8332—87 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整理)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校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GB/T 2406-93 氧指数法代替GB 2406-80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589-1981《塑料—氧指数法测定燃烧性》。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流中,测定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亦称氧指数)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均质固体材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软片和薄膜材料等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其结果不能用于评定受热后呈高收缩率的材料。 2.引用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3863 工业用气态氧。 GB 3864 工业用气态氮。 GB 5471 热固性模塑料压塑试样的制备方法。 GB 6379 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立 法和重复性和再现性。 GB 9352 热塑性塑料压缩试样的制备。 GB 11997 塑料多用途试样的制备和使用。 3.方法提要 将试样垂直固定在燃烧筒中,使氧,氮混合气流由下向上流过,

点燃试样顶端,同时记时和观察试样燃烧长度,与所规定的判据相比较。在不同的氧浓度中试验一组试样,测定塑料刚好维持平稳燃烧时的最低氧浓度,用混合气中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4.试验设备 4.1 氧指数仪 氧指数仪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 图1氧指数测定仪示意图 1.点火器; 2.玻璃燃烧筒; 3.燃烧着的试样; 4.试样夹; 5.燃烧筒支架; 6.金属网; 7.测温装置; 8.装有玻璃珠的支座 9.基座架;10.气体预混合结点;11.虐待截止阀;12.接头; 13.压力表;14.精密压力控制器;15.过滤器;16.针阀; 17.气体流量计;18.玻璃燃烧筒;19.限流盖 4.1.1 燃烧筒 最小内径75㎜,高450㎜,顶部出口的内径为40㎜的耐热玻璃管,垂直固定在可通过氧.氮混合气流的基座上.底部用直径为3~5㎜的玻璃珠充填,充填高度为80~100㎜.在玻璃珠的上方装在金属网,以防下落的燃烧碎片阻塞气体入口和配气通路. 4.1.2 试样夹 4.1.2.1 自撑材料的试样夹 能固定在燃烧筒轴心位置上,并能垂直夹住试样的构件. 4.1.2.2 非自撑材料的试样夹 采用图2所示的框架,将试样的两个垂直边同时固定在框架上.

A级燃烧性能材料

酚醛泡沫防火保温材料,酚醛泡沫是一种新型难燃、防火低烟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仅为0.023W/m.k左右,最突出的特点是难燃、低烟、抗高温歧变。 它可以制成板材、管壳及各种异型产品,具有质轻、施工方便等特点。 酚醛泡沫制品用途广泛,它适用于大型冷库、贮罐、船舶及各种保温管道和建筑业。如果用于防火要求严格的厂矿及机械设备,更能突出它难燃、低烟、抗高温歧变的特点。如:轮船、军舰、火车、装甲车的保温以及造纸、化工、制药等方面。 酚醛泡沫简介: 酚醛泡沫保温材料常简称为酚醛泡沫。酚醛泡沫是以酚醛树脂和阻燃剂、抑烟剂、固化剂、发泡剂、及其它助剂等多种物质,经科学配方制成的闭孔型硬质泡沫塑料。 酚醛泡沫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 1 优异的防火性能:聚氨酯和聚苯等有机保温材料,燃烧后,会产生浓烟和剧毒,容易造成人员死亡,同时也增加灭火难度。而酚醛泡沫遇火不燃,燃烧性能最高达A级,最高使用温度为180℃(允许瞬时250℃),100 mm厚的酚醛泡沫抗火焰能力可达 1 小时以上而不被穿透。在火焰的直接作用下具有结碳、无滴落物、无卷曲、无熔化现象,火焰燃烧后表面形成一层“石墨泡沫”层,有效保护层内的泡沫结构。 2 优良的绝热性能:导热系数低(<0.025W/m×K,为聚苯的2倍多,与聚氨酯相近),为保温、隔热的优良材料; 3 抗腐蚀抗老化:几乎能够耐所有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剂的侵蚀。长期暴露于阳光下,无明显老化现象,因而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 4 密度小、重量轻:酚醛泡沫材料的密度为80㎏/m3以下,可达到50㎏/ m3左右。可减轻建筑物的自重,降低建筑物的载荷,减少结构造价,且施工简便、快捷,可提高工效; 5 吸声性能:酚醛泡沫具有优良的吸声性能,开孔型的泡沫结构更有利于吸声; 6 环保:岩棉、玻璃棉对环境和人有伤害,聚氨酯、聚苯乙烯燃烧受热时会分解出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气体。而酚醛泡沫采用无氟发泡技术,无纤维,符合国家、国际的环保要求。 酚醛泡沫的应用领域: 由于聚苯乙烯泡沫和聚氨酯泡沫都易燃,不耐高温,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正受到消防部门的限制使用,对防火要求严格的场所,政府部门已有明文规定只

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解题思路

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解题思路 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防火案例 对于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防火案例,在理解题目中情景描述之后,主要以厂房仓库生产或储存物品的种类数量、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类)、耐火等级为依据,从建筑物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厂房仓库内设置内办公室(休息室)的要求、中间仓库布置的要求、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的布置、构造防火(防火门、墙体、楼板等的耐火极限)、安全疏散设施(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走道的形式、位置、宽度、距离)等知识点考虑问题的答案。 民用建筑防火案例 对于民用建筑防火案例,在理解题目中的情景描述之后,主要以建筑物的功能(住宅、人员密集场所、老人儿童场所、歌舞游戏娱乐放映场所等)、建筑物的分类(单多层、一类高层、二类高层)为依据,从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建筑物平面布置的要求、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的布置、消防登高面和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要求、构造防火(防火门、墙体、楼板等的耐火极限)、安全疏散设施(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的形式、位置、宽度、距离)、室内各部位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A\B1\B2\B3)的选取等知识点考虑题的答案。 消防设施应用案例分析解题思路 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方面的案例 对于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方面的案例,在理解题目中情景描述之后,以建筑物类型(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单多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依据,从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使用场所的情况采用开式、闭式、干式、湿式、预作用、水幕等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建筑灭火器、消防电梯、消防水泵、管道、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方面根据现行规范要求考虑问题的解答。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与验收方面的案例 对于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与验收方面的案例,在理解题目中的情节描述之后,以各消防设施设置、功能要求为依据,主要从验收资料、系统安装质量和技术检测要求及检测办法、系统调试要求、功能性调试、联动调试、安装中常见的问题和错误、合格判定标准等知识点考虑问题解答。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与保养方面的案例,在理解题目中情景描述之后,主要从各消防设施的日常巡查内容、巡查方法及要求、巡查周期、年度季度月度检查项目、年度检测项目及要求、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等知识点考虑问题解答。 消防安全评估案例分析解题思路 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 对于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在理解题目中情景描述之后,主要从性能化设计评估的管理流程、性能化设计评估消防安全总目标选取、火灾场景的设定、疏散场景的设定、模拟软件的选取,人员疏散安全判据的选定,防止火灾辐射蔓延准则的选定,建筑内可燃物的状况及火灾荷载密度、防止火灾辐射蔓延的措施,烟控系统的量化指标、疏散时间的组成及选取、疏散通道的有效宽度等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多次修订,目前,《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以下简称 GB 8624)已发布实施。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以及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按照 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表2-3-2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燃烧性能等级名称A不燃材料(制品)B1难燃材料(制品)B2可燃材料(制品)B3易燃材料(制品)(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1)材料。指单一物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分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大值,用于燃烧性能分级。FIGRA0.2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2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0.4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4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5)THR600s。试验开始后600s内试样的热释放总量(MJ)。 (三)平板状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平板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见表2-3-2。表中满足A1、A2级即为A 级,满足B级、C级即为B1级,满足D级、E级即为B2级别。表2-3-2 GB 8624—2012对平板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燃烧性能等级试验方法分级判据AA1GB/T5464a且炉内温升 ΔT≤30℃;质量损失率Δm≤50%;持续燃烧时间tf=0GB/T14402总热值PCS≤2.0MJ/kga,b,c,e总热值PCS≤1.4MJ/㎡dA2GB/T5464a或且炉内温升ΔT≤50℃;质量损失率Δm≤50%;持续燃烧时间 tf≤20sGB/T14402总热值PCS≤3.0MJ/kga,e;总热值PCS≤4.0MJ/㎡b,dGB/T2028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0.2MJ≤120W/s火焰横向蔓延未到达试样长翼边缘;600s的总放热量 THR600s≤7.5MJB1BGB/T20284且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FIGRA0.2MJ≤120W/s;火焰横向蔓延未到达试样长翼边缘;600s的总放热量THR600s≤7.5MJGB/T8626点火时间30s60s内焰尖高度 Fs≤150mm;60s内无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现象CGB/T20284且燃烧增长

建筑防火分析

第1章建筑防火分析 1.1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濮阳市某机关办公楼的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此建筑是一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办公楼,其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高度为96.6m。地上共二十四层,地下两层,负二层层高3.9m,建筑面积4101.16平方米,设有风机房,弱电机房,水泵房,消防水池等,负二层战时为人防工程,非战时为停车库。负一层层高4.8 m,建筑面积3910.36平方米,负一层为停车库。一楼到四楼设有展厅和办公室,地上五层至地上二十四层为办公室区域和敞开式办公室区域,一层层高4.8m,,设置有消防控制室。二至四层层高为4.2m,五~七层层高为3.9m,八层层高4.8 m,九~二十四层层高为3.9m。建筑共设有两部楼梯,五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 1.2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对建筑进行分类

该综合楼建筑总高度为9606m,可知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故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1.3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划分 1.3.1防火分区的划分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1500㎡。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高层民用建筑综合楼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一级。 表2.2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表2.3 汽车库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建筑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表中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局部面积一倍计算。 由于该建筑配置有自动灭火系统,故地上部分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地下室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 地下室一层建筑面积为3910.36平方米,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为4101.16平方米,可划分一个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当建筑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最大允许面积可增加一倍,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3000㎡,其一至四层面积均为1062㎡,五至十五面积均为629.28㎡,故每个楼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1.3.2防烟分区的划分 本办公楼地上建筑部分,九至二十四层为标准层,一至八层为开敞式办公区域,单个防烟分区最大允许保护面积为500平方米。 负一层及负二层为地下室,其中,负一层为机动车库,地下机动车库单个防烟分区最大允许保护面积为2000平方米,故地下一层应划分为三个防烟分区。地下二层为机动车库及人防共设,故地下二层应划分为三个防烟分区。 1.4人员疏散分析 1.4.1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提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该建筑一至四层共3个安全出口,五至二十四层每层分别 2个安全出口。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5.9条规定,建筑面积在1000 ㎡以上的防火分区,直接通往室外的安全出口最少要有2个;建筑面积在1000 ㎡以下的防火分区,最少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标准版)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多次修订,目前,《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以下简称GB8624)已发布实施。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以及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国外(欧盟)在火灾

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按照GB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表2-3-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燃烧性能等级名称 A不燃材料(制品) B1难燃材料(制品) B2可燃材料(制品) B3易燃材料(制品)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 (1)材料。指单一物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分离的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人们通常把开发煤炭资源的企业称作煤矿,把开采出来的煤矿产品称为煤炭。我国古代曾称煤炭为石涅,或称石炭。它是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它不仅是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而且还是冶金、化工、医药等部门的重要原料。据统计,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1995年,生产占75.5%,消费占75.0%。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炭。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煤炭的用途和综合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大。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都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矿物原料特点 (一) 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 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 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 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 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 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 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 8.导电性 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褐煤电阻率低。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二) 煤的化学组成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第一章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现行版本《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本节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按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 (1)材料。材料是指单一物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分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试

正确理解阻燃级EPS的指标和燃烧性能

正确理解阻燃级EPS的指标和燃烧性能 阻燃级EPS 正确的定义实际是一种自熄材料,即该材料在遇明火时也会被燃烧而很快融溶,但离开火源即会自行熄灭。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制品用户甚至执法部门对阻燃级EPS 的指标标准和燃烧性能产生了一种理解上的歧义,鉴此,我们将阻燃级EPS的有关指标概念和标准性能提供参照,企望达到共识。 一、阻燃级EPS应用中涉及的几个概念 1、氧指数 氧指数的概念是指极限氧指数,为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最大氧气浓度,通常氧指数越高意味着该材料阻燃性好。 阻燃级EPS 的极限氧指数测试方式在GB/T10801.1-2002中做了规定:试样尺寸150mm×12.5mm×12.5mm,样品陈化28天,氧指数不小于30%(空气中氧含量为21%),所以氧指数概念必须与GB/T2406-93(分析方法)和GB/T10801.1-2002(判定依据)二项国家标准关联。 2、燃烧分级 概念源于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划分为二大类:不燃类材料(A级)和可燃材料(B级)。B级又按可燃程度再分为B1/B2/B3。 B1级的判定为同时满足三项指标:氧指数≥32(GB/T2406);平均燃烧时间≤30S,平均燃烧高度≤250MM(GB/T8333);烟密度等级(SDR)≤75(GB/T8627)。 B2级的判定为同时满足二项指标:氧指数≥26(GB/T2406);平均燃烧时间≤90S,平均燃烧范围≤50mm(GB/T8332)。 二、关联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提出单位说明 1 GB/T10801.1-200 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国轻工联合会用于判断 2 GB/T2406-9 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试验方法 3 GB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公安部用于判断 4 GB8627-1999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公安部试验方法 5 GB8333-87 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垂直燃烧法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试验方法 GB/T2406-93和GB8333-87标准内容均提及“其结果不能用于评定实际使用条件下着火的危险性”。 GB/T10801.1-2002规定表观密度不小于15kg/m3。 GB/T10801.1-2002附录中阐明:根据用户和消防部门的意见,并考虑到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GB8624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接轨,本标准除采用氧指数试验方法外,还要求产品达到GB8624的B2级标准。氧指数指标仍执行原标准。。 三、概念误区 1、直观点试与阻燃性 从刚制成的板材或刚切割的板材上掰下一角,打火机点试,表面闪燃,泡沫块融缩,此现象为板材过于新鲜,未经烘房处理及存放期过短,即没有达到陈化要求。 2、氧指数不够 施工工地上取一块样板很快送消防部门检测,几天后说氧指数不够,达不到30,原因在于不了解氧指数的概念是指其极限值,并应当按照GB/T2406-93规定的方式测试(样板陈化

你必须看的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

你必须看的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是三科最难的一科,也是决定你是否能拿到证的一科。 很少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案例分析》过了其他两科却没有过。 因为《案例分析》是一门主观题而且汇集了《技术实务》和《综合能力》两门课程的内容,只有把两门课程理解透彻并可以灵活运用里面的知识才能把《案例分析》考好,所以当你把《案例分析》都考过了就证明《技术实务》和《综合能力》都学得很好了。 上一年的通过率如下: 全国报名人数 587961人; 完成缴费441096人 技术实务,考试318157人,合格6639人,合格率2.09% 综合能力,考试328679人,合格7003人,合格率2.13% 案例分析,考试329813人,合格3067人,合格率0.93% 三科合格人数 3067人,通过率0.71% 明显的发现得案例者,得消防。 说了那么多那到底要怎么学? 《案例分析》虽然难但是如果掌握了解题思路还是能轻松拿到30%的分数,很多人在试卷上写了一堆却都没拿到什么分,因为你没有碰到点子上,做案例是有解题思路的,搬知识要搬对点,这样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其他分数怎么拿? 当然是学好记好另外两本书的知识点啦! 那怎么学好另外两本书? 首先要要对书本有系统的规划学习,要会整理知识点,要会总结归纳,要对重要知识点有敏锐性,记住重要关键字。以上这一点我们将来会详细讲到本期不多加讲述 一、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解题思路 对于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防火案例,在理解题目中情景描述之后,主要以厂房仓库生产或储存物品的种类数量、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类)、耐火 等级为依据,从建筑物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厂房仓库内设置内办公室(休息室)的要求、中间仓库布置的要求、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的布置、构造防火(防火门、墙体、楼板等的耐火极限)、安全疏散设施(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走道的形式、位置、宽度、距离)等知识点考虑问题的答案。 对于民用建筑防火案例,在理解题目中的情景描述之后,主要以建筑物的功能(住宅、人员密集场所、老人儿童场所、歌舞游戏娱乐放映场所等)、建筑物的分类(单多层、一类 高层、二类高层)为依据,从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建筑物平面布置的要求、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的布置、消防登高面和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要求、构造防火(防火门、墙体、楼板等的耐火极限)、安全疏散设施(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的形式、位置、宽度、距离)、室内各部位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A\B1\B2\B3)的选取等知识点考虑题的答案。 二、消防设施应用案例分析解题思路 对于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方面的案例,在理解题目中情景描述之后,以建筑物类型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单多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依据,从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使用场所的情况采用开式、闭式、干式、湿式、预作用、水幕等系统)、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