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超声造影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诊断新技术

超声造影是指向心血管腔内、空腔脏器内以及组织内注入某种能产生声学对比效应的物质,以便清晰显示组织结构、血流状态及病变。超声造影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超声医学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超声造影剂

超声科自2006年开展超声造影技术以来,在肝脏,肾脏,乳腺,前列腺等脏器的检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超声造影在我科的临床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的检出和定性诊断。在肝肿瘤数量的诊断方面,尤其在检测1cm以下的亚厘米病灶方面,声学造影优于常规超声。在肝、胆及肾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体现出了临床实用价值。(2)靶向引导。我科开展了超声造影靶向引导肝脏肿瘤射频治疗和超声造影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技术。在肝肿瘤射频治疗中,通过超声造影发现常规超声难以显示的病灶,并引导射频针准确进入肿瘤内。通过超声造影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提高了穿刺的单针阳性率,检出更高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及更多的阳性病例。(3)疗效评估。通过超声造影评估肝、肾肿瘤射频治疗后区域有无残存肿瘤组织。评估肿瘤的化疗疗效。

超声造影与增强CT、核磁共振(MRI)相比有何特点?

超声造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实时动态扫查(即可不间断地观察到整个连续过程),而CT/MRI是间歇断层扫描成像,这一特点有助于医生对病灶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发现更多更小的病灶。另外,作为一项无创伤的、无电离辐射的新型影像学技术,术中能即刻检查且在短期内可重复多次。声学造影安全性好、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常规使用不需要做皮试。

李红丽万财凤

超声造影

超声医学最新进展——超声造影技术 前言 回顾医学超声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70 年代崛起的实时灰阶超声(real-time grey-scale ultrasound )即 B 型超声或二维灰阶超声断层扫描技术,奠定了现代超声诊断的基础,为超声极为广泛地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80 年代发展起来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使现代超声影像诊断极具特色,为心血管和全身器官组织血流的无损检测和血流动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90 年代以来,许多超声新技术的出现可谓层出不穷,其中对医学超声最具影响力并能进一步提升其在现代影像技术中地位者,莫过于超声造影成像,即造影增强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力,大大提高超声检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和增强CT 扫描极为相似。如今造影不仅进一步开拓了临床应用范围,提高常规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水平,在靶向治疗方面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之,超声造影是重大的技术革新和研究方向,是医学超声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 超声造影的概念 Barry B. Goldberg 是世界上研究开发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先驱者,他对各类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Goldberg 等将微泡超声造影剂称作血管造影剂(vascularcontrast agents)或血管增强超声造影剂,它有别于通常用于胃肠造影的口服造影剂(oralagents)。因此,超声造影有血管造影剂和口服或灌肠造影剂 2 类,前者也称微泡造影剂。十多年来,超声造影增强或血管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最为迅速。微泡超声造影剂初始研究阶段,最早用于造影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和氧气,其后,是以CO2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无壳膜造影剂静脉注射和经导管肝动脉内注射进行超声造影。90年代开始新型超声造影剂问世,以Levovist(利声显)、Albunex 和Echvist 为代表的含空气微泡的壳膜造影剂,称为第一代新型造影剂。此后,更有含惰性气体的SonoVue(声诺维)、Options 等为代表的壳膜型造影剂出现,亦称第二代新型造影剂。新型造影剂微泡的平均直径约3~5μm,可以顺利通过肺循环,实现左右心室腔、心肌以及全身器官组织和病变的造影增强。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经大量实验研究和超过万例临床应用经验证明,微泡造影剂是安全的。据测算,超声造影每次静脉注入的微泡含空气/气体总量小于200μl(0.2 ml),没有发生气栓的任何危险;目前上市的造影剂中只有利声显的壳膜是由半乳糖构成,其余造影剂多以白蛋白、磷脂或聚合物等构成,易被人体自然代谢,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是比较理想的超声造影剂。研究指出,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采用低溶解度和低弥散性的高分子量含氟惰性气体如SF6、C3F8 等,可显著延长微泡造影剂在人体血液中的寿命,增加了微泡的稳定性。超声造影原理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CO2 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第一代无壳膜型造影剂,以Albunex 和Levovist (利声显) 为代表的第二代含空气微气泡有壳膜型造影剂,及含惰性气体的新型微泡造影剂如SonoVue 、Optison、Echogen 等。这些造影剂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声衰减、声速和增强后散射等,改变声波与组织间的基本作用,即吸收、反射和折射,从而使所在部位的回声信号增强。理想的超声造影剂微泡要小至能够通过肺、心脏及毛细血管循环,以便通过简单的外周静脉注射即可造影,并可以在成像中稳定地保持其声学效应。研究发现采用低溶解性、低弥散性的高分子气体如含氟气体,可以提高微泡在血液中的寿命,增加稳定性。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国外有学者利用可生物降解多聚体材料来替代人血白蛋白和磷脂等自然物质,改变微泡的外壳组成,从而避免了由于这些自然物质本身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声学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聚体微泡的开发是最具有前途的超声造影剂,它可以通过改变聚合条件使其声学特性可以设计,可为某种成像条件“量身定做”适合

超声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简称UCA,是一类能显著增强超声背向散射强度的化学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微气泡,一般直径为2-10um,可以通过肺循环。 最早的超声造影剂是含二氧化碳氧气或者空气的微气泡,主要是通过手振生理盐水获得仅能用于右心系统显像。 采用变性的白蛋白,脂质体,多聚体以及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材料包裹的微泡造影剂才是目前常用的造影剂。 超声造影成像原理 造影剂微气泡在超声的作用下会发生振动,散射强超声信号。这也是超声造影剂的最重要的特性——增强背向散射信号。例如在B超中,通过往血管中注入超声造影剂,可以得到很强的B超回波,从而在图像上更清晰的显示血管位置和大小。 接收到的超声强度是入射强度和反射体的散射截面的函数。散射截面是与频率的四次方和散射体半径的六次方成正比,这对所有的造影剂介质都适用。理论上,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看到气泡粒子的散射截面要比同样大小的固体粒子(例如铁)大1亿倍。这也是气泡组成的造影剂的造影效果比别的散射体优越的原因所在。 气泡散射还有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特性——气泡共振。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气泡共振频率一致时,入射声波的能量全部被气泡共振吸收,形成共振散射,这时散射截面远比上述公式给定的大。 应用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追溯到1968年Gramiak等人描述的心脏内注入盐水后可在主动脉根部得到云状回声对比效果。80年代后期,超声组织定征遇到一定的困难,某些组织即使病理上有区别,它们的超声特性却很相似。为此能增强组织和血液回波能力的超声造影剂受到极大关注。 早期的造影剂,包括含有自由气泡的液体;含有悬浮颗粒的胶状体;乳化液体等。缺点是尺寸大、不稳定、效果差。自由气泡是超声造影剂最简单的形式,中国临床采用过H2O2作为超声造影剂,它进入血液后生成游离氧,多用于心动学中的造影。由于自由气泡尺寸太大很不稳定,不能通过肺循环,不适于心脏造影。含悬浮颗粒的胶状体可用于增强软组织背向散射,且有较好的造影效果,它的存活时间长。但考虑到毒性的影响,只能小剂量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脂类化合物作为超声造影剂是从脂肪肝的回波能力增强中得到的启示,它的增强效率较低。由许多化合物组成的水溶液进入人体后,使循环系统的声速和密度随造

超声造影剂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_王志刚

·述评·超声造影剂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王志刚 “超声造影”技术是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1],它是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超声微泡造影剂直径小于红细胞),增强组织器官显像,达到提高超声诊断与鉴别疾病的目的。超声造影由于无放射性辐射、操作简单方便、实时显像等优势,极具发展潜力。超声造影剂是超声造影的基础与关键,随着超声造影剂的不断改进与革新,超声分子影像学也应运而生,利用超声微泡(球)造影剂,可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成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目前,国内临床所用超声造影剂均为国外进口,为了使我国超声造影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造影剂的开发及制备技术的革新,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对超声造影剂的基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声微泡造影剂 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历了第一代游离微气泡造影剂,第二代包裹空气的微气泡造影剂之后,第三代微泡造影剂采用了其内包裹有在血液中弥散极低的高分子氟碳气体,使造影剂的稳定性、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可使血液产生强散射,使实质性器官显影增强。目前所用的超声造影剂为内含不同气体成分的微气泡,其外壳多为表面活性剂类、人血蛋白质类、脂质类等。超声微泡造影剂由于气体周围有一层外膜,使得微泡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在血液中的持续时间长,信号增强,实现了超声造影由有创性向无创性的转变,使超声造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生物相溶性比白蛋白微泡好,并且白蛋白微泡由于其较多的过敏反应而趋于淘汰。目前临床常用的微泡造影剂SonoVue即属于脂质微泡造影剂。 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医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广泛开发用作药物、基因传递和控释的载体[4]。这些高分子载体材料,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体系为主,在体内能自然降解,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研究者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外壳,以氟碳气体为核心,研制了这类新型超声造影剂。由于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抗压性和稳定性高,且作为核心的氟碳气体分子量较大,其溶解度和弥散度较低,因此,这类微泡粒径小、分布均匀、对比信号显著增强、在血液循环中持续时间长。由于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这些优势,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05.001 作者单位:400010重庆,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2015妇科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 指南与规范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5.02.00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802-10)通讯作者:郑荣琴,Email :zhengrongqin@https://www.sodocs.net/doc/2a9654085.html, 妇科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妇产学组 本指南叙述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是指使用微泡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UCA )和低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 ,MI )的造影成像技术。主要用于检查普通超声难以确诊的妇科病变、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怀疑女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造影时应使用具备超声造影功能的超声检查仪及与其匹配的探头。造影剂按说明书的要求配制后,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给药[1-2]:(1)经周围静脉注射,最常用的是经肘前静脉团注,其次经腕部浅静脉注射。(2)经管道注入(如输卵管、引流管等)。 一、经周围静脉超声造影(一)适应证 1.附件区肿块:(1)普通超声无法判断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内部类实性成分血流情况时,可借助超声造影明确有无血流灌注,鉴别其是否为有活性组织。(2)在普通超声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了解附件区囊实性肿块的良恶性,以及附件区实性肿块的组织来源。 2.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如:动脉栓塞、消融治疗后,评估技术是否成功,判断局部治疗效果。 (二)检查前准备 1.经腹部超声造影时需适度充盈膀胱。 2.经阴道超声造影无需特殊准备。(三)检查方法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探头,经腹部探头频率2.5~4.0 MHz ,经阴道探头频率5.0~9.0 MHz 。 1.造影前普通超声检查:采用经腹部及阴道或直肠联合方式检查,了解子宫及附件区一般情况。 2.超声造影检查:(1)造影剂及造影条件 设置:造影剂按说明书的要求配制[3-4]。声诺维?经外周静脉团注,推荐用量[1-4]:经腹部检查为1.5~2.4 ml ;经阴道检查建议2.4~4.8 ml 。造影条件的设置要求图像达到最优化,能获得充分的组织抑制并保持足够的深度穿透力,增益调节以二维灰阶背景回声刚刚消失、膀胱后壁界面隐约可见为准。(2)造影检查步骤:探头切面固定于目标区域,先切换到造影成像模式,调节超声造影成像条件。①注射超声造影剂并开始计时,当造影剂微泡到达目标时,缓慢扇形扫查整个病灶,观察造影剂灌注情况。②连续存贮超声造影120 s 内的图像,如有必要也可连续存贮3 min 之内的图像。 (3)检查注意事项:①扫查方式选择:根据目标病灶大小及位置选择扫查方式,推荐尽量采取经腹部超声扫查。如肿块位于子宫后方且位置较深,肿块后缘距离体表超过10.0 cm ,或需观察囊性肿块后壁小乳头或结节结构时,可采取经阴道超声扫查方式。 ②目标区域的选择:对于附件区实性或多房囊性肿块,应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最丰富的区域为目标;对于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则选择病灶的实性部分为目标。除病灶外,建议显示部分子宫肌层或卵巢组织作为参照。如不能同时显示病灶及参照目标,建议采取2次注射造影剂。2次注射造影剂时建议先观察病灶造影剂灌注时间、消退时间及灌注模式,而后观察子宫或卵巢组织造影剂灌注时间、消退时间及灌注模式。③注射造影剂时针头内径应不小于20 G ,以免注射时因机械冲击产生微泡破裂,影响造影效果。④对于需采取2次注射造影剂的患者,间隔时间至少10 min ,以保证循环中的微泡已清除。 (四)观察内容 对于盆腔肿块超声造影评价方法及指标尚无统一的标准,参阅文献报道及多中心研究结果,本指 南建议采用定性观察方法进行分析[2,5-10]。 1.造影时相的划分:将造影时相划分为增强早期及增强晚期。增强早期指子宫动脉开始灌注至子

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硕士研究生: 学号: 学科: 报告日期: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摘要 频率高于可听声频范围(20KHZ以上)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ultrasonic),简称超声。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主要由超声波在医疗检测上的应用和超声波在治疗上的应用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B超,彩超,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波手术刀,超声波碎石技术。文章论述了这些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相比于传统技术的优缺点,存在的局限和发展前景,以及超声波技术要突破的一些技术瓶颈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篇幅及理论基础有限,本文避免了难以理解的公式推导和证明,只是定性地,原理性地介绍了超声波在医疗上应用的这些技术。 关键词:超声检测;手术刀;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碎石;超声理疗 - -I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 - II 目录 摘 要 ....................................................................................................................... I 1.1 技术应用的领域 (3) 1.2 技术应用特点及原理 (3) 1.3 国内外情况分析 (6) 1.3.1 国外情况 (7) 1.3.2 国内情况 (7) 1.4 系统组成 (7)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超声科宣传稿37602

超声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科为顺应科技的发展,不断钻研、努力探索,现已把超声 科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科室。 科室旨在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热爱专业、热爱 医院、热爱本职工作,与时俱进,科学观念强的优秀人才。根据各检查室设备特点、性能、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及职责,并要求我可是所有医务人员严格遵守。 超声科主要以腹部、泌尿系统、心脏、血管、浅表小器官、肌骨超声检查为主。我严格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开机前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仔细检查一遍设备情况,了解是否存 在故障隐患,杜绝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如发生故障或损坏,应在两小时内写好发生故障的原因及过程的详细报告,并写 出设备运转过程的详细资料,由科主任上报院部、设备科。 为了严把医疗质量关,严防错漏及不准确检查信息的出现,减少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加强管理,科室 抽调骨干人才把关,以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我科要求抽调人 员一定要业务能力强,在病人、院内、院外、社会公认其能力,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有能力带动大家学习,培养后继人员,带培进修、学习人员的学科人才。热爱本职工作,尽职 尽责,具备无私奉献精神,有一定服务技巧和能力,与大家、 与病人和谐相处的人员,以把我科的业务管理推向一个新的 更高水平。 我科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科室规章制度工作,认真做 好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考核登记工作,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绝不能出现顶班、换班,更不能出现 迟到、早退现象。不得为难临床科室,拖延检查时间,耽误 病人。继续认真执行值班人员完全负责制制度,体现科室大 家管,工作大家干,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约束的管理 机制,以点带面,遇事举一反三,自查自纠,科室工作人员 要团结一心、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尊重,这是科室每 个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个人素养,要与社会、医院 各科室和谐发展,达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超声造影剂 声诺维 sonovue

超声造影剂声诺维 一、造影剂的基本概述 造影剂的定义: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这种被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也称之为对比剂。 超声造影CEUS: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UCA来增强人体的血流散射信号,实时动态地观察组织的微血管灌注信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并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评价器官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果说超声造影是超声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而声诺维作为超声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超声造影的引领者,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血管、心脏及妇科检查,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肯定,迄今为止国内近百万患者接受了该坚持,为临床提供了决定性的指导信息。 二、药物介绍 药物名称:六氟化硫微泡 英文名称:Sulphur Hexafluoride Microbubbles 别名声诺维 三、声诺维超声造影剂的产品特性 浓度1-5x108个微气泡/ml 微气泡平均直径μm SF6浓度8μl/ml 2ml声诺维=16μlSF6=90μgSF 渗透压和粘滞度290mOsm/kg PH值 配置后的稳定时间6h 成分不含人体蛋白 四、声诺维的优势 以意大利博莱科声诺维为代表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其内含高密度的惰性气体六氟化硫,稳定性好,造影剂有薄而柔软的外膜,在低声压的作用下,微气泡也具有好的谐振特性,振而不破,能产生较强的谐波信号,可以获取较低噪声的实时谐波图像,这种低MI的声束能有效的保存脏器内的微泡,而不被击破,有利于有较长时间扫描各个切面。由于新一代造影剂的发展,使得实时灰阶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五、声诺维微泡的物理学特性

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书

超声造影剂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根据造影原理的不同,造影剂主要分为X射线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 和超声造影剂。其中超声造影剂是利用含有气泡的液体对超声波有强散射 的特性,临床将超声造影剂注射到人体血管中来增强血流的超声多普勒信 号和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目前,超声造影剂在眼科、妇产科、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该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6279.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2664.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9%;流动资金3615.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68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511.40 万元,税金及附加281.29万元,利润总额6386.60万元,利税总额7548.80万元,税后净利润4789.9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58.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23%,投资利税率46.37%,投资回报率 29.42%,全部投资回收期4.90年,提供就业职位447个。

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六、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研究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_汪艾曼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3卷 第14期(总第274期)2015年5月①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②内蒙古医科大学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讯作者:吴晓萍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汪艾曼①② 吴晓萍③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什么是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以便深入地了解超声造影剂在超声诊断和超声治疗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文章最后介绍了超声造影剂在现阶段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对超声造影剂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超声; 造影剂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4-0160-03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dvanc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WANG Ai-man,WU Xiao-p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14):160-162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the type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In the end,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t present.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clinical work. 【Key words】 Ultrasonic; Contrast agent First-author ’s address: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 014030,China doi:10.14033/https://www.sodocs.net/doc/2a9654085.html,ki.cfmr.2015.14.082 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无创且成本低廉的医学成像方法,但众所周知,普通超声的分辨率较低致使其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1968年美国Gramiak 教授提出了“超声造影”的概念,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超声波成像的分辨率。超声造影技术具有实时、动态、连续显示脏器实质和病灶血管构架以及组织灌注状况等特点,同时,超声造影技术也具有廉价、简便、易重复、无放射性、无肝肾毒性、安全性高的优势。当前,超声造影技术与CT、核磁增强技术一同作为常规的影像诊断方法,已在大多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如肾脏、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血管等。1 什么是超声造影剂 随着超声医学和临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组织器官显像,从而达到鉴别疾病与提高超声诊断的医学专门技术,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具发展潜力[1]。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超声造影剂,那么什么是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是一类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可使血液产生强散射,能够显著增强超声医学检测信号的诊断和治疗药物。UCA 在超 声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提高了超声的诊断水平和治疗能力,这也使得它成为医学科技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2 超声造影剂的种类 超声造影剂从尺寸上分为微米级超声造影剂和纳米级超声造影剂两种。微米级超声造影剂主要包括第一代游离微气泡造影剂、包裹空气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包裹有在血液中弥散极低的高分子氟碳气体的第三代微泡造影剂和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内含有多种气体成分的微气泡,且气泡外壳多为人血蛋白质类、脂质类或表面活性剂类的第四代微泡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从性质上分为靶向超声造影剂和非靶向超声造影剂两种。非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由内层的惰性气体和外层的包膜构成。包膜表面没有任何的配体修饰,这种造影剂对任何组织器官和病变部位没有特异的结合能力,不能实现组织特异性显影;而靶向超声造影剂其外层的包膜表面被执行了特异性的配体修饰,这种造影剂可以在特定的组织器官或者病变部位与其受体特异性地紧密结合,使造影剂在该部位滞留,实现超声的组织特异性成像[2]。 超声造影剂从功能上分为单纯超声造影剂和多模态超声造影剂两种。单纯超声造影剂仅在超声检查和治疗中使用;多模态超声造影剂是能够同时应用于超声显像和CT 显像或MR 显像的特殊造影剂,如临床中使用的液态氟碳纳米粒超声造影剂就属于这类[3]。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s://www.sodocs.net/doc/2a9654085.html,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2.肢体运动康复 改善微循环,改善病灶周围血供,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趋化因子,促进吞噬细胞在病灶部位聚集,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疏通血管,积极建立侧支循环为目的。促进患肢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建立侧技循环,减缓疼痛。主要适应症:35ml以下的局部性脑出血稳定期,脑出血手术恢复期,脑中风后的肢体运动障碍,肢体肿胀、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硬化。 3.中医科应用 利用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及超强的穿透能力,使之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的各处穴位时,可以媲美中医针灸、艾灸穴位刺激的等同效果。具体适应症参照中医配穴诊疗,超声波在中医科的应用,适合于中医全科临床治疗。 4.骨科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及理化效应,对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骨折延迟愈合进行循环重建、骨再生诱导。骨坏死刺激骨生长因子进行骨组织再生,骨结构重塑。软骨损伤局部透入促使组织修复的生长因子,促使软骨修复和重建。骨科手术后康复止痛消炎、解除痉挛、消除水肿和渗出、加速骨重建、促使肢体功能恢复,消除残余症状。 5.外科应用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药物保守治疗。主要适应症:术后促进排气、排痰、止痛、肠粘连预防治疗、创口修复促进、呼吸道术前准备和术后清理、喉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褥疮和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尿储留的预防和治疗等。 6.内科、儿科应用 在患者全身给药的基础上给与局部超声药物导入协同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主要适应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颌下淋巴结炎、腹膜后淋巴结炎、小儿腹泻、肾病、肾炎。 7.男科、妇产科应用 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道炎、性功能障碍、输精管绝育术后并发症、盆腔炎、附件炎、内膜炎、痛经、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妇科术后康复、产后康复、人流后康复、产后乳腺管不通、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腺瘤、及妇科肿瘤的辅助治疗。 8.肿瘤科应用 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靶位局域性化疗、放疗增敏、癌止痛、肿瘤合并感染、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胃肠功能恢复、介入辅助。 详情可以浏览:https://www.sodocs.net/doc/2a9654085.html,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s://www.sodocs.net/doc/2a9654085.html,

三维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成像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医学成像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超声成像设备在成像方法和技术等层面上不断得到改进,临床诊断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三维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超声成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 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40-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影像学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重要手段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使得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更高。而超声成像技术在医学成像领域中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初就已探索利用超声检查人体,50年代已研究、使用超声使器官构成超声层面图像,70年代初又发展了实时超声技术,可观察心脏及胎儿活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成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直接显示脏器的三维解剖结构;其次还可对三维成像的结果进行重新断层分层,能从传统成像方式无法实现的角度进行观察;再有还可对生理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对病变位置精确定位。因此,近几年来三维超声成像已经成为医学成像领域备受关注的方面。 1 三维超声的成像技术 可靠的数据提取是得到精确三维超声图像的前提。采用二维面阵超声探头,使超声束在三维扫查空间中进行摆动,即可直接得到三维体数据。但二维面阵换能器的制作工艺限制了阵元数,使得三维图像的分辨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已有使用二维阵列的超声成像系统面世。目前三维超声数据的提取仍广泛采用一维阵列探头。用一维阵列探头提取三维超声数据,需要外加定位装置,如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一体化探头。该探头是将一个一维超声探头和摆动机构封装在一起,操作者只要将该探头放在被探查部位,系统就能自动采集三维数据。还有一种新型探头专门用于解决定位问题。该探头有三个阵列,中间的主阵列用于超声成像,与主阵列垂直的两个侧阵列用于提取定位图像。由于探头移动的连续性,所以定位图像两两重叠部分很大,可以通过两侧的定位图像确定两次采样间的位移、旋转,从而确定图像的空间位置。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提供了通过相邻图像的相关和图像的斑点噪声统计规律来确定探头侧向位移的方法。 2 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 2.1 三维超声在空腔脏器中的应用 2.1.1 胃、肠道疾病嘱受检者适量饮水或灌肠后可建立良好的透声窗。清楚显示胃肠道隆起性病变与溃疡的大小、深度、边缘形态,观察恶性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及与邻近组织、血管的立体位置关系,进行术前tnm分期,对协助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3d-cde对溃疡出血和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也可提供较大的帮助。 2.1.2 膀胱疾病膀胱充盈后可形成极佳的透声窗,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一样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同时三维超声还能显示病变的整体、表面形态及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情况,从而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并有助于肿瘤术前方案的抉择。对慢性膀胱炎症、憩室、结石、凝血块等膀胱疾病的诊断,也显示出优越性。 2.2 在实质性脏器中的应用 肝脏疾病肝囊肿与肝脓肿二维超声诊断准确性较高,而肝癌与肝内其它性质占位性病变相互间的鉴别有时较为困难。三维超声可从不同方位观察肝表面和边缘轮廓,肿三维超声成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精确测量和定位在产科临床上,三维超声成像可用于鉴别早期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以及检查各个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可用于多种心脏疾病以及血管内疾病的检查。随着实时三维超声成像(一般要求帧频必须大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机械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温热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因此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地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其结果是组织的自身温度升高。即内生热。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着,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理化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临床应用编辑 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 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肢体康复

超声造影剂(优选内容)

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m,UCA)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药剂,其利用声波对气体反射比液体大近1000倍的原理,使用含气微泡后超声回波信号增强,得到更高的对比分辨力,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肿瘤组织由于快速生长的需求,血管生成很快,导致新生血管外膜细胞缺乏、基底膜变形,因而纳米级的粒子能穿透肿瘤的毛细血管壁的“缝隙"进入肿瘤组织,而肿瘤组织的淋巴系统回流不完善,造成粒子在肿瘤部位蓄积,这就是所谓的增强的渗透与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effect,EPR),在实体瘤中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现象。这种策略属于被动靶向的一种,在当前的靶向制剂研究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以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多聚物为疏水段与生物相容性好、水溶性好、柔性好、低免疫原性的亲水段如聚乙二醇等组成的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因有疏水段和亲水段而具有类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在水中能自发形成有序聚集体胶束,其具有极稳定的壳--核结构。 与普通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比,聚合物胶束具有结构稳定、粒径小、体内循环时间长、安全性好、具有靶向性、制备简单、易于保存的优点。表现为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解离速率,在生理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使装载的药物保留更长时间,在靶位有更高的药物累积量等,并且该聚合物胶束由于体积小(粒径通常小于100nm),且外层为水化层,而不易被网状内皮细

胞吸收及肝排除、肾排泄,延长了药物在血液里的循环时间,是潜在的药用纳米载体,在基因药物及细胞毒性药物的给药研究中,将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有学者用两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LA)为成膜材料制成能发生气液相变的纳米泡,发现其在体内稳定,长循环,通过被动靶向到达肿瘤组织间隙后,在超声诱导下转变成微泡,使成像效果增强。因此,具有两亲性的可生物降解的两嵌段共聚物作为超声造影剂的成膜材料将会是最理想的材料。 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PLGA-PEG的合成需经过两步反应。首先是将PLGA末端羧基酰氯化生成酰氯化PLGA,然后酰氯化PLGA再与mPEG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PLGA-PEG 本项目在上述微泡及纳米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可静脉注射的、用于肿瘤定向诊断与治疗的载DOX纳米泡的研究。即以可生物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阐述什么是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以便深入地了解超声造影剂在超声诊断和超声治疗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文章最后介绍了超声造影剂在现阶段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对超声造影剂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the type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In the end,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t present.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clinical work. [Key words] Ultrasonic;Contrast agent 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无创且成本低廉的医学成像方法,但众所周知,普通超声的分辨率较低致使其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1968年美国Gramiak教授提出了“超声造影”的概念,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超声波成像的分辨率。超声造影技术具有实时、动态、连续显示脏器实质和病灶血管构架以及组织灌注状况等特点,同时,超声造影技术也具有廉价、简便、易重复、无放射性、无肝肾毒性、安全性高的优势。当前,超声造影技术与CT、核磁增强技术一同作为常规的影像诊断方法,已在大多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如肾脏、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血管等。 1 什么是超声造影剂 随着超声医学和临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组织器官显像,从而达到鉴别疾病与提高超声诊断的医学专门技术,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具发展潜力[1]。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超声造影剂,那么什么是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是一类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可使血液产生强散射,能够显著增强超声医学检测信号的诊断和治疗药物。UCA在超声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提高了超声的诊断水平和治疗能力,这也使得它成为医学科技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2 超声造影剂的种类 超声造影剂从尺寸上分为微米级超声造影剂和纳米级超声造影剂两种。微米级超声造影剂主要包括第一代游离微气泡造影剂、包裹空气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包裹有在血液中弥散极低的高分子氟碳气体的第三代微泡造影剂和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内含有多种气体成分的微气泡,且气泡外壳多为人血蛋白质

超声成像新技术的物理声学基础及其应用

超声成像新技术的物理声学基础及其应用 9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容量和功能的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以及各种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医学超声成像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腹部超声诊断中常用的主要新技术的物理声学基础、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1 与提高图像质量有关的超声成像新技术 1.1 频谱合成成像频谱合成成像即频率转换技术 (frequency convert technology,FCT)[1]。组织在超声声场的作用下,当超声波满足小振幅条件时,声源与其声场之间为线性关系,即无论在声场的任何距离上,介质质点都重复声源的振动规律,但当超声波不满足小振幅条件,而具有一定振幅(有限振幅,达到有限振幅的波为有限振幅波)时,随传播距离的增加,由于有限振幅波的传播速度不是常数,而与介质的非线性参量及质点的振速有关,致使波形发生畸变,波形的畸变必然伴随谐波的产生。当声源发射的不是单频的超声波,而是以f0为主频、具有一定频宽的超声脉冲时,经声场介质作用后,将产生具有多重频率的回波信号,且其频谱与声源发射者不同,即实现了频率转换。从成像的观点来说,回波信号中频率成分利用得越充分,图像质量就越好。利用超宽频探头、数字化处理和超大容量计算机,可将回波信号分解为多个频带进行并行处理,然后再按频谱合成为最后的信号,因此亦称为频谱合成成像,由此获得的图像分辨率更高,对比度更大,噪声伪像更低。 1.2 二次谐波成像 1995年以来,二次谐波成像(second harmonic imaging,SHI) 技术逐步趋于成熟,近几年开始用于心外脏器和组织的检查[2]。应用于临床的谐波成像分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ative tissue harmonic imaging,NTHI)和造影剂谐波成像(contrast agents harmonic imaging,CAHI)两种。 (1)物理声学基础:如前所述,当超声波不满足小振幅条件时,在组织中,随传播距 离的增加,必然有谐波成分产生,但组织的谐波信号微弱,主要反射(大界面产生反射)和散射(小界面产生散射)基波。声学造影剂多为含气体微泡的液体物质,这些微泡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