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人卫版)分证论治总结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人卫版)分证论治总结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人卫版)分证论治总结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人卫版)分证论治总结

中医内科学(人卫版)

分证论治总结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

暑湿感冒清暑袪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虚体感冒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第二节咳嗽

外感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节哮病第四节喘证

实喘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表寒肺热散寒泄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泻痰热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肝气犯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虚喘

肺气虚补肺益气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肾气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合黑锡丹

发作期

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脾肺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第五节肺痈

初期疏散风热,清肺散邪银翘散

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恢复期益气养阴清肺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第六节肺痨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清热杀虫月华丸

阴虚火旺补益肺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保真汤

阴阳两虚滋阴补阳,培元固本补天大造丸

第七节肺胀

外寒里饮温肺散寒,化饮降逆小青龙汤

痰浊阻肺燥湿化痰,降逆平喘三子养亲汤合苏子降气汤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虚汤合参蛤散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第二章心系病证

第一节心悸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心脉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第二节胸痹心痛

心脉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痰浊痹阻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瓜蒌薤白半夏汤

寒凝心脉宣痹通阳,散寒止痛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

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第三节心衰

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化瘀保元汤合桃红饮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生脉散

阳虚水泛温阳活血利水真武汤

痰饮阻肺化痰逐饮活血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竭阳脱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注射液,四逆加人参汤

第四节不寐

肝火扰心疏肝泻热,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第三章脑系病证

第一节头痛

外感头痛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止痛天麻钩藤饮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活络止痛八珍汤

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第二节眩晕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痰浊上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阻窍活血化瘀,通窍活络通窍活血汤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肾精不足补肾填精左归丸

中经络风阳上扰清肝泻火,息风潜阳天麻钩藤饮风痰入络息风化痰,活血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痰热腑实化痰通腑星蒌承气汤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滋养肝肾,潜阳息风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阳闭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阴闭温阳化痰,开窍醒神涤痰汤合苏合香丸脱证回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后遗症

半身不遂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

言语不利祛风除痰开窍解语丹

第四节痴呆

平台期髓海不足滋补肝肾,生髓养脑七福饮脾肾亏虚温补脾肾,养元安神还少丹气血不足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波动期痰浊蒙窍化痰开窍,养心安神洗心汤瘀阻脑络活血化瘀,通窍醒神通窍活血汤心肝火旺清心平肝,安神定志天麻钩藤饮

下滑期毒损脑络清热解毒,通络达邪黄连解毒汤合安宫牛黄丸

第五节癫狂

癫病

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顺气导痰汤

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

狂病

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

火盛阴伤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合定志丸

发作期

阳痫开窍醒神,泻热涤痰息风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

阴痫开窍醒神,温化痰涎,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

休止期肝火痰热清肝泻火,化痰宁神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定痫通窍活血汤

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大补元煎

第四章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胃痛

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脾胃湿热清中化湿,理气和胃清中汤

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不足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第二节痞满

实痞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

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宽中二陈平胃散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

虚痞

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

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

实证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食积内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痰饮中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虚证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第四节噎膈

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

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合沙参麦冬汤瘀血内结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

第五节呃逆

胃寒气逆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胃火上逆清胃泻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气机郁滞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

脾胃阳虚温补脾胃,降逆止呃理中汤

胃阴不足益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第六节腹痛

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气机郁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瘀血阻滞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

中脏虚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第七节泄泻

暴泻寒湿内盛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湿热伤中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食滞肠胃消食导滞保和丸

久泻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药方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第八节痢疾

湿热痢清肠导滞,调气行血芍药汤

疫毒痢白头翁汤

寒湿痢温化寒湿,调气和血胃苓汤

阴虚痢养阴清肠驻车丸

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第九节便秘

实秘

肠胃积热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气机郁滞顺气导滞,降逆通便六磨汤

虚秘气虚便秘补气健脾,润肠通便黄芪汤血虚便秘养血润燥,滋阴通便润肠丸阳虚便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第五章肝胆系病证

第一节胁痛

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第二节黄疸

阳黄

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

阴黄

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

脾虚血亏健脾温中,补养气血黄芪建中汤

第三节积聚

聚证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合木香顺气散食滞痰阻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

积证气滞血阻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

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健脾益气隔下逐瘀汤、鳖甲煎丸合六君子汤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

第四节鼓胀

气滞湿阻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济生》肾气丸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第五节瘿病

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

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

肝火旺盛清泄肝火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心肝阴虚滋养阴精,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

第六节疟疾

正疟驱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寒疟温阳达邪,和解表里柴胡桂枝干姜汤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

瘴疟

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

第六章肾系病症第一节水肿

阳水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理气机疏凿饮子

阴水

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肾阳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瘀水互结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淋证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韦散

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气淋疏肝理气,利尿通淋沉香散

膏淋清利湿热,分清泌浊程氏萆薢分清饮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第三节癃闭

膀胱湿热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

肺热壅盛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

肝郁气滞理气解郁,通利小便沉香散

浊瘀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

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起痿归脾汤

命门火衰补肾填精,壮阳起痿赞育丹

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行气起痿柴胡疏肝散

湿热下注清肝泻热,利湿通阳龙胆泻肝汤

惊恐伤肾益肾补肝,壮胆宁神启阳娱心丹

阴精亏损滋阴填精,润养宗筋二地鳖甲煎

第五节遗精

君相火旺清心泄肝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湿热下注清热利湿程氏萆薢分清饮

劳伤心脾调补心脾,益气摄精妙香散

肾气不固补肾益精,固涩止遗右归饮合金锁固精丸

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郁证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

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

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

鼻衄热邪犯肺清肺泻热,凉血止血桑菊饮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胃热炽盛清胃养阴,凉血止血玉女煎气血亏虚益气摄血归脾汤

齿衄

胃火内炽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

咳血燥热犯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黛蛤散合泻白散阴虚肺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汤

吐血胃热壅盛清胃泻热,凉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肝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气虚血溢益气摄血归脾汤

便血

肠道湿热清热化湿,凉血止血地榆散

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

尿血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紫斑热盛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营汤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气不摄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第三节痰饮

痰饮

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

悬饮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饮停胸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溢饮表寒里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

支饮

寒饮伏肺宣肺化饮小青龙汤

脾肾阳虚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第四节消渴

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胃热炽盛清泻胃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气阴两虚健脾益气,生津养胃生脉散合七味白术散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补肾养阴,益阳固摄《金匮》肾气丸

第五节自汗盗汗

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心血不足补养心血归脾汤

邪热郁蒸清肝泻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第六节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阳虚发热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气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栀逍遥散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湿郁发热宣化畅中,利湿清热三仁汤

第七节厥证

气厥实证开窍醒神,理气解郁急用通关散;继用五磨饮子

虚证开窍醒神,补气温阳急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继用四味回阳饮

血厥

实证平肝潜阳,理气活血急用清开灵注射液;继用通瘀煎

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

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暑厥清暑益气,开窍醒神

急用清开灵注射液、万氏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

继用白虎加人参汤

食厥消食和中神术散、保和丸

蛔厥安蛔驱虫乌梅丸

第八节虚劳

气虚肺气虚补益肺气,益卫固表补肺汤

心气虚益气养心,宁心安神七福饮

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肾气虚补益肾气大补元煎

血虚

心血虚养血宁心,安神定志养心汤

肝血虚补血柔肝,柔筋明目四物汤

阴虚

肺阴虚润肺止咳,清热养阴沙参麦冬汤心阴虚滋阴清热,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脾胃阴虚滋阴养液,调胃和中益胃汤肝阴虚滋养肝阴,养血柔肝补肝汤肾阴虚滋补肾阴,强壮腰膝左归丸

阳虚心阳虚温通心阳,健脾益气保元汤脾阳虚益气健脾,温阳祛寒附子理中丸肾阳虚补肾助阳,滋养精血右归丸

第九节肥胖

胃热滞脾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合保和丸痰湿内盛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导痰汤

脾虚湿胜健脾益气渗湿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利水化饮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第十节癌病

肺癌肺脾气虚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

瘀毒阻肺行气活血,解毒消结血府逐瘀汤

痰热阻肺清热肃肺,化痰散结清金化痰汤

阴虚毒热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气阴两虚益气养阴,佐以解毒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肝癌肝瘀脾虚行气化瘀,健脾消积逍遥散合大黄蛰虫丸湿热毒聚清热利湿,解毒退黄茵陈蒿汤

脾虚湿困健脾理气,利湿消肿四君子汤合五皮饮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化瘀解毒一贯煎

大肠癌湿毒下注清热燥湿,化瘀解毒槐角丸合白头翁汤瘀毒内阻化瘀软坚,清热解毒隔下逐瘀汤

脾虚湿滞益气健脾,化湿消滞参苓白术散

肝肾阴虚滋肾养肝,清泻虚火知柏地黄丸

第八章肢体经络病证第一节痹症

风寒湿痹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

肝肾两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补血荣筋丸

第二节痉证

邪壅经络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

肝经热盛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

阳明热盛清泻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心营热盛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

痰浊阻滞豁痰开窍,息风止痉导痰汤

阴血亏虚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第三节痿证

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

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

脾胃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脉络瘀阻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第四节颤证

风阳内动镇肝息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痰热风动清热化痰,息风通络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营汤

髓海不足填精补髓,育阴息风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阳气虚衰补肾助阳,温煦筋脉地黄饮子

第五节腰痛

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淤汤肾阴虚滋补肾阴,濡养筋脉左归丸

肾虚腰痛

肾阳虚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理:痰、火。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三、哮证-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治在肺肾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为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腑。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禀赋不足,酒色劳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瘀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八、肺痿(咳吐浊唾涎沫、气短)—补肺生津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 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九、心悸首辩证:虚实。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十、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标实尤重活血通脉、补虚尤重补益心气 病因:寒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无药食不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真心痛 病机:本虚标实病位:心,其本在肾 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属实,治疗以祛邪活络为主,内伤所致多虚,治疗以补虚为要 病因:外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久病、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外感手足三阳内伤肝脾肾。 病理:痰湿、风火、血瘀。 十三、眩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病因:情志、饮食、年高肾亏、病后体虚、跌仆损伤、瘀血内阻。(无外感) 病机: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 病位:清窍,病变脏腑:肝脾肾。 病理:风、火、痰、瘀。虚 首辨:脏腑。 十四、中风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情志、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产生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虚(血虚、阴虚),致痹阻或血溢之外,脑之神明失用 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关。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首辨:中经络、中脏腑。 十四(2)、瘿病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特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 病位:肝脾,与心有关。 辩证:在气在血火旺与阴伤及病情的轻重 十五、癫狂 初期: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 后期: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 病机: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心肝,涉及脾胃,久伤肾。 病理:气、痰、火、瘀。 十六、痫病-豁痰顺气 病因:先天因素、七情失调、脏腑失调、脑部外伤 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位:脑-五脏关联主责心肝久则首伤心脾继肝肾。 病理:风火痰瘀,痰为重要。首辨:病情轻重。 病理基础:肝脾肾损伤 十七、痴呆-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标, 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病因:年迈体虚、情志、饮食、久病耗损。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本虚:阴精、气血亏虚, 标实:气、火、痰、瘀。首辨先天后天。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十八、胃痛-理气和胃止痛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 病理: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十九、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

新版中医内科学常见证型

1.感冒: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虚体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2.咳嗽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肝火犯肺:清热泻肝,顺气降火——黛哈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3.哮病 (一)发作期: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散加减(二)缓解期: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4.喘证 (一)实喘: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二)虚喘: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哈散加减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5.肺痈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加减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精深中医内科学证型表格解

中医科学证型表解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因:外感六淫、邪干肺。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肾。 病理:痰、火。 辨证:外感伤,证候虚实。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痰为主。 发作时病理: 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 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 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 伤;虚喘当辨病变脏器。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 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淤血 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痰浊、水饮、血瘀。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基本病机: 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 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 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 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 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 瘀、痰浊、水饮。 病因:感受寒邪、情志失调、饮食失 调、年迈体虚、劳倦伤。(无药食不 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 寒凝、痰浊, 病机:本虚标实 病位:心,其本在肾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 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 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 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 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 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 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 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 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汤第二、咳嗽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 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内伤咳嗽 杏苏散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第四、喘证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 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第五、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 或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第六、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可另服琼玉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 基本病机:外邪袭表,肺卫失和。 病位:主要在肺卫。 实证:1-4 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秋燥证---润燥疏表---温燥--桑杏汤加减,凉燥--杏散加减。 正虚邪实证: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A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散B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5. 肺气亏虚---补肺益气,止咳化痰---补肺汤 三、哮病 基本病机:诱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失养】引触伏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甚则累及于心。 A. 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化痰清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B. 缓解期1. 肺脾气虚---补肺固卫,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味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基本病机:肺气升降出纳失常。实证:邪气壅塞、肺气不利虚证: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病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A.实喘1、风寒壅肺---祛风散寒,宣肺平喘---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泻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敛肺平喘---补肺汤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景岳全书》外感、内伤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 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哮病久发,痰气淤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二)缓解期:正虚为主 肺脾气虚:哮病日久,肺虚不主气,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张介宾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 病机: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实在肺,虚在肺肾) (一)实喘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 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 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 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风达表汤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A 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苏散 B 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A.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 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加葶苈子猪牙皂泻肺涤痰必要时用控涎丹5虚哮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如面青喘急,烦躁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另服黑锡丹B.缓解期1肺脾气虚:补肺固卫六君子汤 2肺肾气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A.实喘 1 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若寒饮伏肺,复感客寒而引发者--小青龙汤 2 表寒肺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 1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中气虚弱,脾肺同病(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补中益气汤 2 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 3正虚喘脱--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犀黄丸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胸部满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有力--桔梗白散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 六、肺痨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咳嗽频而痰少质粘者+琼玉膏。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景岳全书》外感、内伤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 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哮病久发,痰气淤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 (二)缓解期:正虚为主 肺脾气虚:哮病日久,肺虚不主气,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张介宾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 病机: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实在肺,虚在肺肾) (一)实喘

考研七版中医内科学总结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风达表汤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A 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苏散 B 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A.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火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 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加葶苈子猪牙皂泻肺涤痰必要时用控涎丹5虚哮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如面青喘急,烦躁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另服黑锡丹B.缓解期1肺脾气虚:补肺固卫六君子汤 2肺肾气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A.实喘 1 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若得汗而喘不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若属支饮复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小青龙汤 2 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 1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中气虚弱,脾肺同病(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补中益气汤 2 肾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 3正虚喘脱--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犀黄丸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胸部满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有力--桔梗白散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肾。 病理:痰、火。 辨证:外感内伤,证候虚实。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痰为主。 发作时病理: 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 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 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 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器。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 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 正气虚弱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 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有侧重地选用 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淤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痰浊、水饮、血瘀。 辩证:标本虚实 病情轻重 病位:肺 脾肾 心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基本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病理:虚实 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病因:感受寒邪、情志失调、饮食失调、年迈体虚、劳倦内伤。(无药食不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病机:本虚标实 病位:心,其本在肾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 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 首辨外感、内伤。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 二、基本病机:外邪袭表,肺卫失和。 病位:主要在肺卫。 实证:1-4 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秋燥证---润燥疏表---温燥--桑杏汤加减,凉燥--杏苏散加减。 正虚邪实证: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A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苏散 B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5. 肺气亏虚---补肺益气,止咳化痰---补肺汤 三、哮病 基本病机:诱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失养】引触伏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甚则累及于心。 A. 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名解 1、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 其特点为起病急骤, 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 持续不解, 阵发加重, 手足逆冷至肘膝, 甚至呕吐如喷, 肢厥、抽搐。 2、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 3、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 4、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5、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6、自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 7、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8、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 9、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10、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二、填空、选择 1、积聚:病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寒邪、病后所致;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病位:肝脾。食滞痰阻证—临床表现: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等。 2、鼓胀:病变脏器:主要在于肝脾, 久则及肾。 3、内伤头痛病因:情志不遂、饮食劳倦、跌扑损伤、体虚久病、禀赋不足、房劳过度;风寒头痛特点: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内伤头痛常见证型:肝阳、血虚、痰浊、肾虚、淤血头痛。痰浊头痛:临床表现:头痛昏蒙, 胸脘满闷, 纳呆呕恶, 舌苔白腻, 脉滑或弦滑。治法: 健脾燥湿, 化痰降逆。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半夏、陈皮; 白术、茯苓; 天麻、白蒺黎、蔓荆子。瘀血头痛临床表现:头痛经久不愈, 痛处固定不移, 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 舌紫暗, 或有瘀斑、瘀点, 苔薄白, 脉细或细涩。治法: 活血化瘀, 通窍止痛;代表方: 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活血化瘀止痛; 当归活血养血; 白芷、细辛辛散通窍止痛。 4、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滋养肝肾, 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5、中风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肝肾亏虚证 主症: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6、热瘴特点: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冷瘴特点: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色白,脉弦。 7、水肿基本病机: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肾失开阖, 三焦气化不利。病位:在肺、脾、肾, 而关键在肾。转归:阴水、阳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肿各证之间亦可以相互转化。湿毒侵淫证临床表现:眼睑浮肿, 延及全身, 皮肤光亮, 尿少色赤, 身发疮痍, 甚则溃烂,恶风发热,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或滑数。湿热壅盛证:遍体浮肿, 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 烦热口渴, 小便短赤, 或大便干结, 舌红, 苔黄腻, 脉沉数或濡数。治法: 分利湿热。代表方: 疏凿饮子加减。 8、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漓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膏淋临床表现:小便混浊,乳白或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

中医内科学证型方药简记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发 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中医医院内科证型整理加快速记忆口诀.docx

中医内科学 肺系病证 类型证型治法舌脉方药 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苔薄白,脉浮紧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感风热犯表辛凉解表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冒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舌淡苔白,脉浮无力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舌红少苔,脉细数加减葳蕤汤 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咳嗽平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三拗汤合止嗽散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桑菊饮 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 咳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小数 嗽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苔白腻,脉濡滑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舌红少苔,脉细数沙参麦冬汤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寒(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哮发作期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舌尖边红,苔白腻罩黄,脉弦紧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病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苔厚腻,脉滑实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舌淡,脉沈细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舌红少苔,脉细数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锡。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苔薄白而滑,脉浮紧麻黄汤合华盖散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麻杏石甘汤 喘实喘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桑白皮汤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苔白厚腻,脉滑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证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苔薄,脉弦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舌淡红或舌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生脉散合补肺汤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舌红少津,脉细数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初期疏风清热,清肺化痰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银翘散加减 肺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苔黄腻,脉滑数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痈溃脓期排脓解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实加味桔梗汤恢复期清养补肺舌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月华丸 肺虚火灼肺滋阴降火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痨气阴耗伤益气养阴舌光淡,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而数保真汤、参苓白朮散 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舌光淡隐紫少津,苔黄而剥,脉微细 补天大造丸而数或虚大无力 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肺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舌暗红或淡紫,苔白腻或黄腻,脉细 涤痰汤 胀滑数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舌胖黯,苔白滑,脉沈细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舌淡或黯紫,脉沈细数无力或结代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肺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舌红而干,脉虚数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痿虚寒温肺益气舌淡,脉虚弱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心系病证 类型证型治法舌脉方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