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

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

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会计监督: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

事中会计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

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

事后会计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三)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

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题?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核算与监督

B.参与经济决策

C.预测经济前景

D.评价经营业绩

『正确答案』A

(二)拓展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 )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

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

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

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

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企业会计只核算本企业发生经济业务。

明确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股东朋友向股东借钱,跟公司无关,公司会计不用做账。

公司股东、职工向公司借钱,会计要做股东、职工借款。

A公司销售给B公司234万的商品。A公司是一笔销售,B公司是一笔采购。甲公司设立乙公司(子公司)

"甲公司采购、销售不是乙公司采购、销售

"乙公司向甲公司分配利润,甲公司做收到股利的凭证

【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X

【解析】公司会计只核算本公司的业务。

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多个法律主体,也可以组成一个会计主体。

属于会计主体的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子公司、公司的生产部门、

销售部门等(容易出多选)

属于法律主体的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

【例题?判断题】企业集团有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答案】“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要破产清算,他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1.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

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

主体的经济活动。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

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单选题】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

反应。

A.所在国货币

B.人民币

C.所在国货币或人民币二者选一

D.所在国货币和人民币二者同时

【答案】B

【解析】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人民币反应。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

期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入的归属期:按照取得收款的权力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收到。费用的归属期:按照产生付款的责任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支付。

例如:2月的销售2月收到1月收到预收款或3月收到应收款

例如:4月的房租4月支付3月支付或5月支付

结论:

本期支付不一定是本期的费用;

属于本期的费用,可能已付,也可能未付。

【例题?多选题】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是()。

A.本期支付下期的房租金

B.本期预收的货款

C.本期预付的租金

D.本期售出商品但尚未收到货款

【答案】ABC

【解析】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选项ABC都不是本期的收入或费用。

【例题?判断题】权责发生制基础下,企业本期付出的现金或银行存款一定与本期费用相关。()【答案】X

【解析】本期支付的费用可能是上期或下期的费用。

【例题?判断题】权责发生制基本要求,企业应当在收入已经实现或费用已经发生时就

进行确认,而不必等到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答案】“

三、收付实现制

指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收付实现制就看钱是否收

到,收到了钱就是收入,付出了钱就是费用。)

例如:2月的销售款2月收到1月收到或3月收到

例如:4月的房租4月支付3月支付或5月支付

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收

入处理;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或银行存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例题?多选题】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C.收付实现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答案】AB

【解析】收付实现制下,不管是否为本月销售,本月收到的货款就确认为本月收入;权责发生制下,只有是本月的业务才能确认为本月的收入或费用。

四、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比较

总结:

1.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2.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揭示收入费用之间的因果关系,

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第四节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

众等。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

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相

关性要求,以可靠性为基础,二者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

用。

(四)可比性

(1)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是不得变更)。

(2)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

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

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

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权责发生制

【答案】D

【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个。

【例题?单选题】下列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的有()。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

B.对于相似的交易或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C.会计信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D.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秘密准备来规避估计到的各种风险和损失

【答案】A

【解析】选项B,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选项C,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

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选项D,谨慎性的要求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例题?多选题】谨慎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A.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B.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C.高估资产和收益

D.低估资产和收益

【答案】AB

【解析】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

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题?判断题】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

变更。()

【答案】X

【解析】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

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 年2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 年1月1 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 月18 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2013 年1 月1 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 月6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 年1 月1 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

第二节: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要素主要内容

一、会计要素概念和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要素包括

资产

负债I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

所有者权益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表的基本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变动状态,

利润J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

态的主要体现。

(一)资产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购买+生产+ 建造

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

期的资产。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所有权控制:控制权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注意: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

资产。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A.临时租入的设备

B.长期经营性出租的房屋

C.融资性租入的设备

D.应收账款

【答案】A

【解析】临时租入的设备并不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属于企业资产。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计量

3.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通常在一年或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是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事项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 .库存商品

B.库存现金

C.长期股权投资

D.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ABD (二)负债

1 ?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 务。

2. 负债的特征

①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②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不是潜在义务)

③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符合负债的定义,并且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 ?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①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主

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

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 ?长期借款

B ?应付票据

C ?应付职工薪酬

D ?应付债券

【答案】BC (三)所有者权益

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其金额为资产减去

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 特征

①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3.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和损失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①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 包括: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的 金额;超

过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②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

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A.

长期股权投资

③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 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 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 )。

B.应付股利

C.盈余公积

D.投资收益

【答案】C

【解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收入的含义与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五)费用

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

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等。

工业企业按其经济用途费用可分为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产品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应按其实际发生情况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几

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受益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计入相关产品

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1直接材料

—产费用J直接人工1 . 计入生产成本

费用_ 制造费用J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

Y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六)利润

1 ?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营业外收入)和损失(营

业外支出)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

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

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

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利润的分类

企业的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及附加-销、管、财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的有()。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正确答案』ABD

【例题?单选题】编制财务报表时,以“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作为编制依据的财务报表是()。

A.利润表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收入”会计要素特征的有()。

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

『正确答案』ABC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

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资产和负债都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方法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

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

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资产:按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的资产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现在偿付该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

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主要应用于存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

种计量属性。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资产按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未来现金流出量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运用于对企业影响较大的事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

产的计量等。

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例题?单选题】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例题?判断题】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

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正确答案』x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

系的会计等式。即:

★收入一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会计恒等式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一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答案:A

【例2-1】甲公司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10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增加100 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100 000元,未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00000 = + 100000

【例2-2】甲企业用银行存款20 000元购入一批原材料。

企业的存货增加20 000元,同时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

【例2-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乙企业的货款20 000元。

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应付账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20000 +

【例2-4】甲企业经批准同意以资本公积20 000 000元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减少20 000 000元,实收资本增加20 00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0 000 000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基本

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三、动静结合的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资产总额250 000元,负债总额为100 000元,本月份发生下

列经济业务:取得收入共计70 000元,发生费用共计50 000元,则月底该企业的所有者权

益总额为()元。

A.310 000

B.180 000

C.100 000

D.170 000

【答案】D

【解析】(250 000-100 000 )+70 000-50 000=170 000 (元)。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对象|基本分类〉会计要素|具体分类〉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二,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在我国,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

计入何种会计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第三,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种成本计算成为可能,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核对,又为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四,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财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提供的及时性,财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填列。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 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分类

_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

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 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 的科目。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

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

5. 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

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例题?单选题】(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 会计对象

B. 会计要素

C. 会计科目

D. 明细分类账 答案:C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

目。

(1)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 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 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 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

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 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

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根据实

际需要增、删会计科目。

2. 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

、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资产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应收账款-百货大楼 300000 应收账款-千百意商城650000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各单位由

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5m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8m

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 在具体设

1资产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 共同类科目

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 ?实用性原则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外埠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投出投资款。

4?交易性金融资产: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购买股票、债券、基金

5 ?应收票据:销售方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6.应收账款: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方收取的款项。

7?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的货款

&其他应收款:除前面各项应收预付款项外应向对方收取的其他款项。

9.坏账准备:应收款项减值的数额

10?在途物资:采用实际成本法,尚未运抵企业的材料。

材料采购:采用计划成本法,尚未运抵企业的材料。

11 .原材料:材料验收入库的库存材料。

12.库存商品:库存的产成品、商品。

13.固定资产:房屋、设备、运输工具等。

14.累计折旧:对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所计提的折旧。

15.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叫做在建工程。它记录的是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的成本。

16.工程物资: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的材料、物资。

17.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收入、支出。

第二类:负债类科目

1.短期借款:向银行借入的一年内到期的借款。

2.应付票据:向卖方签发的商业汇票。

3.应付账款:买方欠卖方的货款或接受劳务方欠对方的款项。

4?预收账款:预先收取的款项。

5.应付职工薪酬:应向职工支付的工资、福利费、社保等。

6.应交税费: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7.长期借款:向银行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

第三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1.实收资本:收到的投资者的投资中按投资比例计算部分。2.资本公积:

收到的投资者超出其投资比例的款项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

3.盈余公积: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

4.本年利润

5.利润分配: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第四类:成本类科目

1.生产成本: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

3。劳务成本: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4。研发支出: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支出。

第五类:损益类科目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销售材料或租金收入等。

3.营业外收入:非日常业务利得。

4.主营业务成本:已销商品的成本或劳务成本。

5.其他业务成本:所售材料、包装物的成本或出租固定资产折旧或对出租的无形资产计提的摊销等。

6.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7.销售费用: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及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8.管理费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9.财务费用:借款利息、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等10.营业

外支出:非日常活动损失。

11.所得税费用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A.投资收益

B.本年利润

C.营业外收入

D.制造费用

答案:B

解析:AC属于损益类科目。D属于成本类科目。

第二节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

二、账户的分类

(一)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

2.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核算的内容相同,只是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总分类账户统驭和控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从属于总分类账户。

【例题?判断题】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

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正确答案』X

『答案解析』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

(二)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

共同类账户

【例题?判断题】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

账户。()

『正确答案』X

『答案解析』账户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三、账户的功能与结构

(一)账户功能

账户的功能在于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具体信息。

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分别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 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二者统称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会计要素在会计期末的增减变动结果,称为账户的“余额”,具体表现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账户上期的期末余额转入本期,即为本期的期初余额;

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

额要素。同一账户,它们的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1.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2.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3.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

4.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例题?多选题】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表示。

A.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二)账户结构

1.基本结构

(1 )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用以说明经济业务记录的日期);

(3 )凭证字号(表明账户记录所依据的凭证);

(4)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5)金额(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例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期初余额

B.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C.账户的左方发生额等于右方发生额

D.如果一个账户的左方记增加额,右方就记减少额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的表述为:本期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下期的期初余额;选项C,账户的左方发生额不一定等于右方发生额。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

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

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

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现代会计运用复式

记账法。

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都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法来记录经济业务。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主要有: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

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这里的“借”、“贷”已失去其原有的含义,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

容的性质。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成本、费用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1.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 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5.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6. 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7.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8.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9.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 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11.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3.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 的收入、费用。 14.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 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6.会计要素 两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定性)、会计要素的计量(定量) 1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8.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020年8月整理).pdf

201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5、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6、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7、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8、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典定义: 1、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2、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专业定义: 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的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2、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会计核算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作用 从正面看主要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二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四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分类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两部分。 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 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会计、金融证券会计、保险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邮电通讯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旅游餐饮会计、医疗卫生会计、交通运输会计、文化教育会计、物业管理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物流企业会计、连锁经营会计、出版印刷会计、私营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制造业) 会计、小企业会计(商业) 会计、电力企业会计、煤炭企业会计、钢铁企业会计、石油化工会计、汽车行业会计、烟草企业会计、酒类企业会计、食品企业会计、药品企业会计、加工制造会计、轻工纺织会计、外经外贸会计、信息咨询服务业会计、广告服务会计、房屋中介服务会计、市场(农贸、五金、批发、建材、服装等)会计、个人独资企业会计、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软件及集成电路会计。 按工作内容分为:总帐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按工作范围分为:公共会计、私用会计、政府会计。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2018初级会计考试《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得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是一回事,无需特别区分。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注意】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 【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仲裁裁决 1.仲裁管辖权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2.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1)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3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 (2)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公平合理原则) 3.回避制度(公平合理原则)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4.仲裁应开庭但不公开(自愿原则)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会计基础必须要知道的24个重点知识报表

会计基础必须要知道的24个重点知识 1.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 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咦?第10点呢?) 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

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4)经济业务所涉及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5)经济业务的金额;(6)凭证的类别和编号;(7)过账的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或其他资料的张数;(9)凭证应具备的签字与盖章。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是:依据正确;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填制及时。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05-13 10:32:59 10570 仁和会计小编整理了最新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_图文.

第一章金融市场 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已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 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广而言之,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考点三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则是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因素 (2法律因素 (3市场因素 (4技术因素 (5体制或管理因素 考点四金融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考点五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 非证券金融市场是指除了证券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它包括: 1.股权投资市场。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及企业(或者个 人

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无形资产和其他事 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股权投资市场,即实现上述交易过程的市场。 2.信托市场。信托投资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资金进行的投资。当信 托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后,特别是其特殊的制度优势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信托这种服务方式的需求和供给的总和就形成了信托市场,也可以说信托服务业实现其价值的领域即为信托市场。 3.融资租赁市场。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 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考点六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