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收集整理调查与收集数据

数据收集整理调查与收集数据

数据收集整理调查与收集数据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含答案)-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收集数据主要途径有,,和等等,间接途径包括 和等。 2、整理数据的主要方法是,。 3、,可以将原来数量繁多,无序的数据简化,有序化。 二、选择题 4、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68、167、160、164、168、168、167、168、167、163 这组数据是()方法获得的。 (A)直接观察(B)查阅文献资料(C)互联网查询(D)测量 5、某中学为了调查不同面额纸币上细菌数量与使用频率的关系,分别从银行、商店、农 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了6种面额的纸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这些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数据如下表: 这组数据是()方法获得的 (A)直接观察(B)调查(C)互联网查询(D)实验 6、小丽得到她所在居住楼里的小朋友的年龄数据如下: 3、16、1 4、1 5、17、8、4、 6、9、1 7、2、1、5、1 小丽是用()方法获得这组数据的 (A)直接观察(B)实验(C)调查(D)测量 7、小刚得到NBA2002—2003赛季洛杉矶快船队队员的身高:

1.91m 、 2.08m 、1.98m 、2.08m 、2.15m 、2.01m 、2.03m 1.88m 、 2.13m 、2.03m 、2.11m 、2.08m 、1.98m 、 1.98m 、2.08m 他获得此组数据的方法是() (A)调查(B)互联网查询(C)实验(D)测量 8、小明为了解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1996年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情况, 得到下表: 他获得这些数据的方法是() (A)查阅文献资料(B)测量(C)直接观察(D)实验 三、解答题: 9、在A、B、C、D四块实验田进行水稻新品种种植实验,各块实验田的面积和所种水稻的 单位产量统计数据如下表: (1)统计员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表中的数据? (2)你从这些数据中获得了水稻新品种的哪些信息和结论?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与小结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知识梳理: 一、统计调查 1、数据处理的过程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2)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 (1)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3、抽样调查的要求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即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如: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从具有不同层次文化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 (2)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 (3)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曜服务的满意程度。 小结:只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才能了解总体的面貌和特征。 4、总体和样本 总体:要考查的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如:要了解某校全体学生早晨用餐情况,抽出其中三个班做调查。总体是;样本是;个体是。 综合练习:1、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抽取500名学生是所抽的一个样本 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 分析:要明白统计调查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不要错看对象。 二、直方图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1数据的收集》教案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数据的收集》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据收集的必要性和方法,为进一步整理和分析数据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3.情感目标: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数据收集的必要性和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的过程。 课前准备 见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进入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校服!同学们,你知道厂家为大家做新校服的时候,第一件事是要做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常见的事引入课堂,直奔主题。使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理解数据收集的必要性,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 二、数据怎么说话

1.通过对引入中问题的回答(调查方法:测量),进一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这位老师在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数据? (2)这些数据需要整理吗?如果需要,应怎样整理? (3)通过这些数据,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活动:规定时间内四人组交流,个别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逐步理清自己的思路。同时对数据收集方法(测量)、整理方法(分类)有直观的感受和初步认识。 教师根据需要补充: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的方法。 2.数据是怎么说话的?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和讨论,以及由数据获得的信息,思考怎样才能让数据说话。(调查一件事情的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 (2)明确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得到数据; (5)整理和分析数据; (6)根据分析得到信息 3.这些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1)在本校举行的一次学生体检中,医生对某一组学生进行脉搏测试次数如下: 87次,65次,78次,76次,80次,72次,90次 答:测量 (2)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在平安飞行68个小时27分,绕地球45圈后顺利返回,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神舟六号飞船的数据,你该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 答:查阅报刊或互联网(查资料) (3)收集下列数据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①学校停车地方自行车的数量;答:观察

一、数据收集整理

一、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认识统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本课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从中进一步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 例1的教学要求是填写比较简单的统计表,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认识统计表。 2.通过教师带领同学们统计事物的数量,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3.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认识统计表。 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图片 2.学生:水彩笔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探究新知―→探究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 巩固应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K 【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大家订做新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课件出示四个颜色的方块。(红、黄、蓝、白)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指名学生回答。 可是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预设:先在班里调查,统计数据,再在全校统计数据。) 在班里如何调查呢? (预设:举手投票) 我们现在就来调查一下。喜欢红色的请举手,一共有()人,板书数字。喜欢黄色的请举手……喜欢红色、喜欢黄色、喜欢蓝色、喜欢白色的人数分别为9人、6人、15人、8 人。真了不起,刚才大家当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刚才大家准确地数出了我班最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但想要非常清楚地看到喜欢哪种颜 色的人多,必须借助于统计表或统计图。(出示统计表)现在我们一起把刚才的数据填到这个表格中。(学生说数据,老师填数,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统计表)老师指导学生明确,统计表能 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来。 问:1.全班共有多少人? 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 3.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都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4.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 【巩固应用】 完成第4页“练习一”第1题和第2题。 学生可分组统计并收集信息,然后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统计,还认识了统计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把我们今天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认识统计 统计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概括总结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概括总结 一、知识结构 二、统计调查 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有关概念: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将总体分成几个层(如年龄段),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这是一种分层抽样. 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分层抽样更具有代表性.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人数统计表(划记法) 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根据各项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如新闻:360°×10%≈36° 折线统计图 节目类型 划 记 人 数 百分比 A 新闻 4 10% B 体育 正正 10 25% C 动画 正 8 20% D 娱乐 正正正 18 45% 合 计 40 40 100% 301020400 娱乐 动画 娱乐

三、直方图 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40名参加广播体比赛。收集身高数据如下(单位:㎝)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172-149=23 2、决定组距与组数 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作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相同),本例取组距为3㎝(从最小值起每隔3㎝作为一组). 232733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将数据分成8组:149≤x <152,152≤x <155,…,170≤x <173. 注意:①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②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③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 3、频数分布表 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用表格整理可得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 身高分组 划记 频数 149≤x <152 2 152≤x <155 正一 6 155≤x <158 正正 12 158≤x <161 正正正 19 161≤x <164 正正 10 164≤x <167 正 8 167≤x <170 4 170≤x <173 2 155≤x <158,158≤x <161,161≤x <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共有12+19+10=41人, 因此,可从身高在155~164㎝(不含164㎝)的学生中选队员.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可以根据上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主备:赵冬娅 知识与技能: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 知识梳理: 一、统计调查 1、数据处理的过程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数据、()数据、()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2)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 (1)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抽样调查的优点是()。 3、抽样调查的要求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和(),即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如: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从具有不同层次文化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 (2)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 (3)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曜服务的满意程度。 4、总体和样本 总体:要考查的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如:要了解某校全体学生早晨用餐情况,抽出其中三个班做调查。总体是;样本是;个体是。 综合练习:1、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抽取500名学生是所抽的一个样本 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 分析:要明白统计调查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不要错看对象。 二、直方图 1、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从而反映了在数据组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如:1、八年 级某班20名男生一次投掷标枪测试成绩如下(单位:m):25,21,23,25,27,29,25,28,30,29,26,24,25,27,26,22,24,25,26,28。 (1)将这20名男生的测试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列,统计出每种成绩的数值出现的 频数,并制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回答: ①成绩小于25米的同学有几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成绩大于28米的同学有几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这些同学的成绩大部分集中在哪个范围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小结:利用频数、频率分布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 频数和频率,从而反映这些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2、频数分布直方图 为了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直方图的结构: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的三部分组成。 (3)作直方图的步骤: ①作两条互相垂直的轴:横轴和纵轴;②在横轴上划分一引起相互衔接的线段,每条线段表示一组,在线段的左端点标明这组的下限,在最后一组的线段的 右端点标明其上限;③在纵轴上划分刻度,并用自然数标记;④以横轴上的每条 线段为底各作一个矩形立于数轴上,使各矩形的高等于相应的频数。 小结: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可按以下步骤:①计算数差;②确定组距与组数;③确 定组限;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 定标准,要凭借经验和研究的具体问题决定。一般来说,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 根据数据的特征通常分成5~~12组。 达标检测 1、下列调查用全面调查方式最合适的是() A、调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是否过重 B、调查中小学生课外资料花费情 况 C、调查某种组奶粉的合格率 D、调查禽流感病例在各省市的分 布情况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中 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B、抽取的100台电视机 C、100 D、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3、某商场随机抽查了某月6天的营业额,结果分别如下(单位:万元): 2.8, 3.2,3.4,3.7,3.0,3.1,则这6天的平均营业额为万元,估算该商场这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红黄蓝白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 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 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师: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练习题

2014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数据收集整理》综合练习题 1.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1)表示( )辆车。 (2)小轿车比客车多( )辆。 (3)( )最少,( )最多。 (4)货车和面包车相差( )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 )同样多。 (6)这四种车一共有( )辆。 3.下面是森林动物园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1)小刺猬有( )只; 小象有( )只; 小猴子有( )只。 (2)这些小动物一共有( )只。 口○口=口

4.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12) (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5.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18 ) (1)一年级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 )人;六年级的有(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内容: 调查记录和整理,教材1.2页。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 宁武县实验小学教师马利先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并对统计结果做出恰当的判断与预测。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需求和交往表现,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获得可持续发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的过程。之后在合作整理并制作统计表过程中,体验获得统计结果的成功。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统计表,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统计图表

数据收集整理(1)

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页例1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统计与概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本节课力求引导学生从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入手,即以“选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为载体,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对象(学生)、调查内容(最受欢迎的颜色)、调查方式(投票)、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它涵盖了统计的各个要素,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感受到统计的价值。此外,在教学中,注重数据的分析,使得学生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符合其任职水平的分析和解释中,做出一些判断和推理,从而锻炼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此外,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

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数据收集整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1的内容。例1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选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必要性和价值,并学习用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解决问题。接着引导学生确定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呈现数据的方法等,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目的是使学生体验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勇士例1中通过学生的话“全班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渗透了抽样的思想。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统计和概率的其他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会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焦炉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例子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激发兴趣,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试题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要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那么样本是指() A.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 B.被抽查的500名九年级学生 C.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 D.被抽查的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 2.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用电15 度的有3户,用电20度的有5户,用电30度的有7户,那么平均每户用电() A.23.7 3.已知某班有4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分成4组,在160~165cm区间的有8名学生,那么这个小组的人数占全体的() A.10% B.15% C.20% D.25%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七年级学生每日运动量 B.调查该校女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男生每日的运动量 D.从七、八,九年级各抽调100人调查他们每日的运动量

第5题图 15050 第7题图 5.如图是某公司四个部门的营业情况,则销售情况最好的是( ) 丙 D.丁 6.值 增长率的变 化情况如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1995~1999年国内生产值增长率逐年减少 B.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7.如图是体育委员会对体育活动支持情况的统计, 在其他类中对应的百分数为( ) A.5% B.1% C.30% D.10% 8.下列调查中:①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对某区七年级⑴班的学生进行调查;②爱心中学美术爱好小组拟组织一次郊外写生活动,为了确定写生地点,对美术爱好小组全体成员进行调查;③为了了解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数学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小区的100位居民,其中属于抽样调查的有( )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教案)

1 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目标】 1.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统计表。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制作、分析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统计表。 2.初步掌握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指导】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仍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统计活动过程之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取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素材,同时让学生对统计结果做出恰当的判断与预测。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1)…………………………………………………1课时 2.数据收集整理(2)…………………………………………………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1)(教材第2页例1,第4~5页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重点难点】 1.认识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2.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情景导入】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衣服,选哪种颜色合适? 生1:红色 生2:黄色 生3:蓝色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那么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堂课将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师:我们要怎么样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1: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生2: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3:可以先在班里调查。 师: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在班里调查一下。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的红色的请举手。 师: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全班同学对校服颜色的喜好,我们可以把它分成4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含答案).doc

第6章数据与图表 【课标点击】 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 2.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3.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 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体会统计图表在现实牛活中的应用. 4.能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地去获取一?些数据信息,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5.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图表.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要点预习】 1.数据的收集途径: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 ________ , _______ 和实验得到;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 资料,使用__________ 查询得到. 2-整理数据的方法: 整理数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课前热身】 1.举出数据收集的途径中的一种间接途径 ____________ ? 答案:如杳询、杳阅文献资料、上网、计算等. 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可以将原來数量繁多,无序的数据简化,有序化. 答案:分组编码 2 3.某校初三英语口试达到优乔标准的有60人,占总人数的一,则总人数为? 5 答案:150 【讲练互动】 【例1】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168、167、160、164、168、168、167、168、167、163.这组数据是什么方法获得的?.................................... () A.直接观察 B.查阅文献资料 C.互联网查询 D.测量 答案:D

【变式训练】

生物统计学答案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1 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n y y n i i ∑ = =1 ,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1.4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6 69 64 65 64 66 68 65 62 64 69 61 61 68 66 57 66 69 66 65 70 64 58 67 66 66 67 66 66 62 66 66 64 62 62 65 64 65 66 72 60 66 65 61 61 66 67 62 65 65 61 64 62 64 65 62 65 68 68 65 67 68 62 63 70 65 64 65 62 66 62 63 68 65 68 57 67 66 68 63 64 66 68 64 63 60 64 69 65 66 67 67 67 65 67 67 66 68 64 67 59 66 65 63 56 66 63 63 66 67 63 70 67 70 62 64 72 69 67 67 66 68 64 65 71 61 63 61 64 64 67 69 70 66 64 65 64 63 70 64 62 69 70 68 65 63 65 66 64 68 69 65 63 67 63 70 65 68 67 69 66 65 67 66 74 64 69 65 64 65 65 68 67 65 65 66 67 72 65 67 62 67 71 69 65 65 75 62 69 68 68 65 63 66 66 65 62 61 68 65 64 67 66 64 60 61 68 67 63 59 65 60 64 63 69 62 71 69 60 63 59 67 61 68 69 66 64 69 65 68 67 64 64 66 69 73 68 60 60 63 38 62 67 65 65 69 65 67 65 72 66 67 64 61 64 66 63 63 66 66 66 63 65 63 67 68 66 62 63 61 66 61 63 68 65 66 69 64 66 70 69 70 63 64 65 64 67 67 65 66 62 61 65 65 60 63 65 62 66 64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E:\data\exer1-5e.dat。所用的SAS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58-59='58-59' 60-61='60-61' 62-63='62-63' 64-65='64-65' 66-67='66-67' 68-69='68-69' 70-71='70-71' 72-73='72-73' 74-75='74-75'; ru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