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闻写作入门基础

新闻写作入门基础

新闻写作入门基础
新闻写作入门基础

新闻写作入门基础

导读:(一)主题的提炼

古人作文很讲究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它,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这里的“意”或“主脑”,以及古人另外常用的“旨”、“志”、“神”等,就是指文章的主题。

新闻作品的主题可以解释如下:它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是作者通过客观事实所要表现的主观意图,也是写作过程须臾不可偏离的核心。

主题来自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现实生活异常丰富,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众多的、复杂的种种主题。我们不能抓到什么就写什么,对主题必须有所选择。我们在选择新闻主题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应抓住决策性、方向性的问题。新闻的主题应是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对全局有影响的主题。它与全局的形势紧密相联,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往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选择主题要考虑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是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再次,选择主题不仅应当是正确的,而且要合乎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

提炼主题有一定的要求,没有无目的报道,新闻主题的确定通常有以下一些标准: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

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主题鲜明,是指记者对新闻所报道的人或事,要有鲜明的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应当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主题集中,是指新闻主题要单一,要抓住要点,不枝不蔓,把中心思想写深写透,切忌贪大求全。一条新闻最好只有一个主题,写作时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思路,把火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去。所谓“开口要小,挖掘要深”,“突破一点,以小见大”等,都说明这个道理。

主题的提炼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对新闻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一个飞跃的过程。准确地达到了对新闻事物全体的、内部规律的、完整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主题就深刻了。

(二)角度的选择

客观事物是具有多面性的。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普遍的客观规律,即事物的多面性决定了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反映它;而每一个角度各有其不同的用意、动机和出发点,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关于事物的特征往往不一样,所蕴含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所谓新闻的角度,指的是记者选取新闻事实的立足点,表现新闻事实的入手点,揭示新闻主题的突破口。如何选择最佳的角度呢?首先要选择能切中要害的角度,切中要害的角度往往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因为这个角度是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最能表现出问

题的实质。从这个角度报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选择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新闻作品的主题本身,大都是严肃的,往往缺乏趣味性。但写作时记者要善于通过角度的选择,把严肃的新闻事实中的`趣味性因素突出出来,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使读者乐意接受。再次是选择读者最关心的角度,与读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自然是读者最关心的事。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最后还应选择有新意的角度,俗话说:“文章切忌随人后。”新闻贵在“新”,除了立意新,还要角度新。

(三)新闻选材

新闻选材的具体要求主要有:新鲜生动的材料;有积极作用的材料;独具特色的材料;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四)新闻的由头

“新闻由头”中的“新闻”专指消息。也就是说,只有消息这种新闻报道体裁才需要“由头”。而其它的新闻报道体裁如通讯、报告文学等是不需要“由头”的。“由头”,是消息所特有的。

消息为什么需要新闻由头,这是由消息的“新近性”这一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有些重要事实,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值得报道,但事实发生的时间过去已久或跨度较大,要把事实报道出来,还需要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

寻找新闻由头总的原则是:新闻由头的事实要是新近发生的变化,要与所要报道的事实有本质的联系,要有利于消息主体部分的展开。

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不同的消息,寻找新闻由头的方法不同。

一般地,值得报道的各类事件和活动只要及时抓住报道,就不存在寻找新闻由头的问题。但有些事件和活动发生后,过了一段时间才被记者或通讯员捕捉到。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些事件和活动报道出来,就要在系列性的变化中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新闻写作入门基础

1.新闻写作的基础

2.关于新闻写作入门

3.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

4.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5.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6.新闻写作需要那些基础知识

7.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8.新闻写作基础知识:通讯

上文是关于新闻写作入门基础,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新闻写作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新闻写作:是记者把采访中收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二、新闻写作的内涵: ?1、广义: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2、狭义:专指新闻报道写作。 ?记者不可或缺的“良知” ?三、新闻报道的类型: ?纸质媒体:消息、通讯、连续报道、特写、花絮等。 ?电子媒体:消息、专题、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 ?四、新闻写作的意义: ?1、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 ?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重要条件。 ?第二章消息写作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消息:是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它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多、最活跃的一种体裁,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新闻写作的共性要求,兼顾消息写作的个性要求,归纳消息写作的四个原则:真实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可读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第一节真实性原则 ?一、消息写作为什么要真实? ?1、是消息的特性决定的。2、是新闻媒介的信誉所在。3、真实是消息的力量所在。 ?二、消息写作如何做到真实? ?1、选择事实要全面。2、运用事实要客观。3、表达事实要准确。 ?三、避免消息失实的途径 ?1、“一知半解”的不写。2、消息要抢时间,但不可草率。3、“永远不相信自己的记忆”。4、严禁“想当然”。?5、批评报道力求“十拿九稳”。6、客观报道,少下结论。7、用形容词要“吝啬”。8、稿件写完要审稿。?第二节时效性原则 ?两层含义:迅速及时、简短明了。 ?一、为什么消息写作要“短”和“快”? ?1、为了充分发挥消息的作用。2、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3、有利于在新闻竞争中获胜。 ?二、消息写作怎样做到“快”? ?1、渠道通畅来源快。2、思维敏捷发现快。 ?3、作风顽强采访快。4、技巧熟练写作快。 ?5、采用先进技术发稿快。 ?三、消息如何写得“短”? ?1、一事一报。2、即时报道。3、精心选材。4、恰当结构。5、惜墨如金。 ?第三节可读性原则 ?一、消息的可读性:是指一则消息在不违背真实性、时效性原则的前提下,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二、消息写作如何做到“可读”? ?1、抓生动的内容。 ?①挖掘读者喜闻乐见的题材,满足读者多方面的兴趣。②抓住新闻事件中有特点的细节,使消息富有情趣。?2、用活泼的形式 ①使用描写手法,使消息形象化、镜头化。②借用修辞手法,把消息写活。③巧妙安排结构。④语言的新鲜活泼。?第四节指导性原则 ?一、消息的指导性: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报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年至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

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1、新闻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 ? 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 ? 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 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 ? 综合上述,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 ?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 新闻价值 ?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 ? (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 ? (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 ? (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 新闻写作基本原则 ?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执行党的宣传纪律; ? (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 (三)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 (四)在写作技巧上遵守以下10条写作规则: ?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 3、要表现,不要陈述。 ?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2、消息的写作

【免费下载】英语对外新闻报道中文新闻写作指导手册

A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rnational News Report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语对外新闻报道、中文新闻写作指导手册 本系列讲座以英文对外新闻报道的原则与规范为主要内容,辅之以中文新闻写作的艺术和技巧。在座的同学虽然有的来自翻译社,有的来自文学社,但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英文、中文的新闻写作素养对大家来说都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不同的是大家的侧重点不同而已。那么翻译社的同学侧重于英语新闻写作的学习,而文学社的同学则侧重于中文写作的学习。尤其是其中一些外语系的同学,由于专业不是英语,更要锻炼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并且在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多了解一些英语新闻写作知识。 我们这个系列讲座或者说是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活动,以及长期的任务。相信同学们也希望能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以及实际锻炼的机会。虽然这个不是正式的课程,也没有考试,但是我想,既然大家都加入到我们这个组织里来了,就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因此,希望大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这个严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观念 每周上课时间为周六下午2:30—5:30 (课间休息20分钟) 上课地点:4331培训教室 第二、学习、工作态度 严谨的学术精神 一丝不苟的求学精神 灵活的学习方法 广采博取,多学多记,包括文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史学、经济学、 法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各个门类的知识充实自己。新闻记者要求知识面 广博而精深,要成为一门或几门学问的专家,具有“多能一专”的知识结构。如果 信息量储存丰富,迸发灵感的机会肯定多。如果没有生活信息、经验的积累,大脑 仓库里空空如也,是无论如何也激发不了灵感来的。 第三、新闻工作者必备素质 民国初年,《申报》记者黄远生谈到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新闻记者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调查研究,有 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走, 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 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 ●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 ?比如要求大家善于同群众交往,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反映群众的呼声、 愿望和要求,善于从群众中寻找新闻线索,搜集报道素材。那么我们这里 所说的群众就是指我们身边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等等,我们要善于 发现校园里、校园外发生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件,搜集大家都关心的报 道素材。 ?同时,也要善于同领导机关及领导同志打交道,做到举止适度,有礼有心。 既要注意尊重被采访的领导同志,虚心向他们请教,又要注意时时把握新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读: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 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纽约太阳报》采访部的主任约翰·B·博加特提出的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最终定义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

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二)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三)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四)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六)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也失去了意义。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网络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内容如下: 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新闻写作基本理论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价值 无论是以报道为主的新闻文体(消息、通讯),还是以评论为主的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选择的对象都必须具有某种价值,应该值得报道或者值得评论,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或者明理欲望。 新闻报道的对象要有价值,主要是说要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一般认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与它所体现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密切相关。事实(事件)越是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或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或诸多要素同时具备),就越是具有新闻价值。事实(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记者进行新闻选择的重要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事件)都可以报道,还必须考虑它是否具备社会价值。所谓事实(事件)的社会价值,是指它被批露以后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对人的自身发展总体有利的功用。因此,只有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备的事实(事件),才具有报道的价值。

新闻评论的对象应当蕴含某种意义,具有议论价值。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时效性原则。 四、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1、真实:准确而客观,感人而形象 2、简洁:简洁而生动,鲜明而深刻 3、时效:新鲜而富动态,快速而富有个性 五、新闻写作的语言: 1、准确简练。 2、浅显易懂。单位 (二)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构成要素 “五W”和“一H” 新闻的“五W”和“一H”是消息写作所要具备的六要素。“五W”指的是英语中以“W”为开头的五个单词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一个H(how)”即何果。 二、消息的结构: 一篇消息大致有如下几部分组成:标题、消息头(一般分成“讯”和“电”两类)、导语(包括自成段落或几段联结的复

作文写作指导 破题三招

破题三招 准确破题是考生能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考场作文的关键。破题在这里指审题——又快又准地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要写好考场作文,必须首先要学会破题。为准确破题,我们可遵循两个原则、采取三种方式: 两个原则:(1)弄清楚命题人让我们写什么、不让我们写什么;(2)找出自己能写什么、能把什么写好。 三种方式:抓关键词、抓提示语、抓题目要求。这一招三式,能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题目要义,摆脱不会审题、审题不清或偏题、跑题的困境。 下面编者根据湖南近年来出现过的作文考查形式按类型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一进行讲解。 命题作文 第一步审题 1.紧抓关键词。题目“书,我的良师益友”有三个关键词:书、我、良师益友。“书”规定了所写对象,而且这里的书应是实指具体的书,而不是虚指抽象的书,如把自然、社会、他人比作书,就是对书的错误理解。当然,“书”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多本书,可以有具体名称,如《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等,也可以没有具体名称,如唐诗宋词等。“我”强调主体是“我”,文章要写的是书对“我”的影响,而不是对别人的影响;是要写“我”与书的故事,而不是他人与书的故事。“良师益友”指“使人得到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这一方面提示我们作文时可以从书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从书中得到的感悟着笔。另一方面,“良”和“好”也规定了所写之书一定是好书,是给人正面引导的书,是给人“正能量”的书。 2.确定选材立意。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书:如经典名著、有趣的读本、充满哲理的书等。选择的书必须是一本对你来说有特殊意义、影响很大的书,或者是曾给你提供过帮助的书等。

重点思考这本书为什么是你的良师益友,列出大致提纲。写作时一定要将文章开头和结尾突显出来,这样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3. 紧扣题目要求。题目已定,不可再改动,否则作文将会被扣分。“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就是诗歌除外,写什么文体,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但一定要符合自己所写文体的要求,不能出现“四不像”文体。“不少于600字”,就是说凡600字或600字以下的文章均不能算作一等文,相应地也会被扣分。最后,要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凡在文章中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的,作文也会被扣分。 第二步选材立意 第三步列提纲 题目:书,我的良师益友 主旨:书的作用 开头:点明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是“我”的良师益友。 主体:分别引用巴金、莎士比亚、李白等作家的名句,巧妙解读屈原的作品,表明书可以开启智慧,启迪思想;书能陶冶

《新闻写作》摘要

新闻写作 新闻工作人员必备手册(摘要) 第一章消息写作基本原理 第一节消息的定义、要素和种类 一、消息的定义 目前新闻界多数人赞同陆定一同志的观点:“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消息的要素 一般可分为事件(何事)、当事人(何人)、时间(何时)、地点(何地)、原因(何因)和如何发生(如何)六个要素,简称“六要素”、“六何”。 三、消息的种类 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10种。 第二节消息写作的一般原则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不能想象和夸张,更不能虚构。 二、及时性 要缩短新闻事实发生和新闻作品发表(播出)的时间差,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三、可读(可听、可视)性 只有内容新鲜、形式活泼,能吸引人,才会引起受众的兴趣。 第三节消息的基本结构 消息的内部构造通常分为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六个部分。 一、消息标题的作用 (一)、浓缩新闻、突出精化。 (二)、指示其新闻价值。 (三)、供受众选择内容。 消息标题通常由引题、主题、副题多行组成: (一)、引题又叫肩题、眉题,放在主题的前面。 (二)、主题居于最显著的中心位置。 (三)、副题又称子题,放在主题的后面。 消息标题的写作,采用单行还是多行,要依据稿件的内容确定。要求简洁明了、新颖生动,抓住新闻的主要要素。 二、消息头 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是新闻发出媒体、地点和时间的交代与说明。 通讯社称电头,报社称“本报讯”,电台、电视台称“本台消息”。 三、消息导语 一般由新闻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提炼构成。它可以让受众知道消息主要传递什么,

吸引受众注意。 消息导语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是: (一)、一句话导语(单因素导语) 在导语中展现新闻最新鲜、最重要、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核心事实。 (二)、概括式导语 提纲挈领地叙述消息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三)、评论式导语 对新闻作简要、简短评论的导语。 (四)、结论式导语 把结论放在开头,先结论后阐述。 (五)、引语式导语 使用引语补充、陈述新闻事实,突出主题。 (六)、提问式导语 用疑问句鲜明地提出问题,然后用事实加以回答,引起受众注意。 (七)、描写式导语 再现现场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八)、对比式导语 通过纵的对比、横的对比或纵横交错的对比,突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 (九)、散文式导语 运用散文的表现手法来写新闻导语。这种导语自由灵活,放得开,收得拢,富于文采。 (十)、故事式导语 用一个动人的故事作开头,引起受众的兴趣,然后再对新闻主体做叙述。 四、消息主体 (一)、消息主体的含义 是新闻的中心部分,又称“新闻躯干”。 (二)、消息主体的作用 通常是导语的具体化。它要承接导语,阐述生动、具体的事实,解释、深化导语所表达的主体思想,或回答导语所提出的问题。 (三)、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 (一)、主体部分紧紧围绕导语确定的主题选择、运用材料,前后统一; (二)、主体是导语的深化和补充,没有重复导语; (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每一段回答一个问题,没有给受众留下悬念。 五、消息背景 (一)、消息背景的含义 是消息中新闻事实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材料。 (二)、消息背景的作用 一是交代新闻事实发生的具体条件与环境,帮助受众完整地理解新闻。 二是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使消息的结构过度与衔接更加流畅、自然,但单独成篇的例外。 三是烘托和深化主题,增加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增加新闻报道的美感。 四是寄托记者的倾向性。 (三)、消息背景的种类 1、对比性背景材料。对事物进行前后和左右、正面和反面等对比衬托的背景材料,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新闻 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新闻,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裁的统称。 二、新闻的特征 1、真实性 新闻,要求报道真实的事实。人们通过这样的真实事实,可以洞察宇宙万象的恢宏,大千世界的风云,社会发展的趋向,生活演进的动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如果新闻不是写生活真实的事实,那就不会取得人们的信任。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真实事实。 2、实证性 实证性,就是说新闻要让事实本身说话。新闻反映生活的特殊规 律,主要就是让事实本身说话。写出确定事实的基本要素。一般应交待清楚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 3、及时性 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和述评,那么就必须有新的事实,新的内容,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意义。否则,写人家已写过过人家早已知道的过时的事实、过时的内容,或者一条新

闻写上十天半月才报道,那就不叫新闻了。要突现新闻的“新”,就得要及时地捕捉,及时地采写,及时地报道。可以说新闻是一种极重时效的文体。新闻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迅速及时地采 写与报道。新闻是今天生活的快摄,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前天的新闻。 4、广泛性 新闻是由新闻机构发布的,它是面向全社会,对广大群众传播最 为广泛的信息形式。正因为新闻具有这样的广泛性,所以新闻一经发布就会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产生广泛的影响。 5、开放性 由于新闻是不受空间限制的一种宣传形式,因而它具有冲破闭锁隔绝现象的开放性。由于有了迅速灵敏的新闻传播,使当今世界每个角落发生变化的重要消息,能在瞬间传遍全世界,于是遥远 的距离得以缩短,孤陋寡闻者得以开扩视野,居于斗室,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宇 宙星云,天下大事。 6、变动性 新闻以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事实作为归依。而生活中的 事实不断地有所变动,新闻所要反映的正是变动中的客观事实。 三、新闻的分类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体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

新闻采编与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记忆点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中国最高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原分别为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年根据中 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精神,将两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 ●现在常说的“两报一刊”,即重要宣传口径要以“两报一刊”为依据,这“两报一刊”指的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解放军的《解放军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 ●中新社: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 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 务。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指导方针四个“以”:宣传工作的“四个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 舞人。” ●中国的记者节月日确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每年的月日)、教师节一样(月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 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养是多方面的,诸如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 作风素养、科学素养、技能素养等。 ●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判断某些事实(事件)的社会意义以及可能产生 的社会意义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判断某些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影 响大小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判断某些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听众兴趣和兴趣大小的

能力。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同类事实中,迅速判断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见微知著,从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它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注意宣传口径并且能发现某些宣传口径有所变化的能力。 ●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 、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之。 、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之。 、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之。 、通过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之。 、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之。 ●采访提问的三种形式 . 正面提。 . 侧面探。 . 反面激。 ●具体地讲,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制定报道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 ●排版面等几个方面。 版面的元素包括有版面空间、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等。 ●新闻策划的流程有五个步骤: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策划的主题,进行目标定位 拟订报道方案 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实验教学指导书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代码: 0321ZY06 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课程总学分: 4学分总学时: 78学时实验学时: 24学时 一、实验教学总体目标: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本课程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论知识,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项目设置:

三、实验具体环节 实验项目一:消息的写作(2学时)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消息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同时训练学生根据现有素材确定报道主题、根据报道主题选择素材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并在电脑上完成稿件,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电脑,快速成稿的能力。 实验重难点:消息的结构和语言。 (二)实验器材: 录音笔、照相机和电脑。 (三)实验内容或步骤: 1.确定报道主题; 2.采访与整理相关素材; 3.根据消息写作要求,在电脑上完成稿件;

4.填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要求 1. 消息稿要求500字左右; 2.本实验要求一人完成一篇稿件,报道对象可以相同,但稿件不能雷同。 实验项目二:通讯稿的采写(4学时)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通讯或事件通讯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并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人物或事件通讯。 实验重难点:通讯的选题和结构。 (二)实验器材: 录音笔、相机和电脑;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确定通讯的主题; 2.课外采访新闻素材并选择相关素材; 3.根据通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完成稿件; 4.填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要求: 1.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2.稿件文字不少于1000字; 3.单人单稿。 实验项目三:人物专访的采写(4学时)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了解人物专访的采访特点和要求。要求学生经过精心研究和选择后,确定有新闻价值的采访对象,拟定好采访计划,选定好采访的地点,针对人物的某一方面情况进行专访,做好笔录。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掌握人物专访的写作要求。尤其是开头、正文与结尾的写作要求,强调写出现场感。 实验重难点:采访问题的设计和稿件的逻辑结构。 (二)实验器材:

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通讯的写作

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通讯的写作 导读: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

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 亲切感。 2、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 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 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 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 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 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 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 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种类 1、人物通讯 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人物 通讯并非仅仅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 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写“全

新闻稿格式范文

新闻稿格式范文 导读:范文新闻稿格式范文 【篇一:新闻稿格式及范文】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 特写的特点 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透视全局。

3.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 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4.新闻特写的实例 实例 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本报通讯员xxx 3月12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xxx省xxx市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室里,端坐着全市49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将通过闭卷考试获得任职“科技资格”。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 (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新闻结构 2.动态消息 3.综合消息 4.速写 5.观察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30 分) 1.新闻的功用是( ) A.报道和运用事实 B.报道和评价事实 C.宣传和评述政策 D.分析和判断事实 2.报道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属于记者的( ) A.职业道德修养 B.知识修养 C.作风修养 D.业务修养 3.中国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 ) A.《亚细亚报》 B.《中外新报》 C.《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D.《中外纪闻》 4.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 A.新闻敏感 B.新闻判断力 C.新闻概括力 D.新闻分析能力 5.新闻的宣传价值为( ) A.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B.真实性,时宜性,针对性,一致性 C.灵活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D.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6.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 A.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B.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C.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D.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7.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 A.少听多讲,广采博纳 B.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C.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D.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8.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 A.观察的综合性 B.观察的客观性 C.观察的直接性 D.观察的敏感性 9.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 ) A.易地采访 B.交叉采访 C.巡回采访 D.隐性采访 10.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 A.瞬间印象 B.新闻事实 C.独特感受 D.背景材料 1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 A.现场协调律 B.情绪调节律 C.情景协和律 D.心理感应律 12.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 ) A.真实 B.灵活 C.鲜明 D.迅速 13.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 ) A.增加亲切感 B.提高客观性 C.避免主观说教 D.增加真实感 14.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 )的写法。 A.动态消息 B.新闻特写 C.事件通迅 D.速写 15.早期出现的人物通讯与古代的哪一种文体有

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消息的写作

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消息的写作 导读: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消息种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二、消息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

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何)。在五个W 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 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具有从事新闻传播事业应有的人文情怀和批判性思维、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在新闻与传播专 业及相关领域内持续探索、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2、熟练掌握采、写、编、评、录、播、摄等专业技能,具有跨媒体应用能力并有专长;能够发现和 解释传播现象,具备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立场,具有主流新闻媒体或传播等方面的国际胜任力,具有拓展职业发展 空间的能力,为本岗位中坚力量。 二、培养成效 专业技能: 1.通晓新闻传播理论,熟悉新闻传播规律,运用新闻传播学相关知识的能力 2.进行新闻或传播作品创作的能力,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3.兼顾现实与可持续性约束条件,创新和拓展媒体应用的能力 4.提出和解决新闻传播领域内问题的能力 5.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力 职业技能: 6.从不同学科角度发挥作用的能力 7.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 8.有效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足够知识储备和国际视野,能从历史、全球多个维度理解新闻传播之于人类的现实意义 10.理解当代社会和新闻传播领域现象的内在联系 11.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6学分,专业教育课程77学分,自由发展课程学分27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学分 (3) 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1-4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体育课的选课、退课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2018级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4) 外语 10学分(一外英语必修8+2学分,一外小语种必修6学分) 一外为英语学生大学英语课程要求8学分,英语实践环节2学分融于“英语新闻”课程,免修。 英语分级为1、2级的同学需在大二结束前修满8学分的公共英语和英语通识课程(每学期2学分);英语分级为3、4级的同学在大二结束前修满8学分的英语通识课程或外文系英语专业课程(每学期2学分)。选修4门外文系认定、其他院系开设的英文授课课程,可申请4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免课。外语课程开课目录请参考每学期选课手册。 设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必修,不设学分,学生进入大三后报名参加。 一外为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必修6学分。 (5)一年级大类课程 15学分 据人文社科大类一年级培养方案要求,选修不少于15学分的课程。 ①人文类课程 10691123 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3学分 10691213 汉字与中国文化3学分 10691233 中国古代文明3学分 10691243 世界文明的进程3学分 10691223 西方哲学思想经典3学分 10691273 老庄与魏晋风度3学分 20690043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与写作3学分 10691323 现代中国的形成3学分 40690773 西方现代思想史专题3学分 20690013 逻辑学3学分 20690053 中国哲学思想经典3学分 ②社科类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