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数学专题训练——几何部分

小学数学专题训练——几何部分

小学数学专题训练——几何部分
小学数学专题训练——几何部分

小升初数学专题——几何部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共27分)

(1)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它棱长的总和是(),表面积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是()。

(2)小明要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31.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的距离是()厘米。

(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底面半径的()倍。

(4)一个圆柱形水管,内直径是20厘米,水在管内的流速是每秒3分米,每秒流过的水是()升。

(5)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缸内装满水,然后将这些水倒入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内,这时水深()厘米。

(6)把一根长12米的长方形木条沿着它的高锯成6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10平方厘米,这根木条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右图是正方体纸盒展开的平面图,与5号面相对的面是

()。

(8)把两根长分别为30分米和80分米的木条,锯成同样的小段(每段长度的分米数都为整数,而且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分米,最短是()分米。

(9)右图中圆锥形容器里有1千克水,水面在锥高之半,此容器还能装()千克水。

二、判断下面各题,在正确的括号里面画“√”,错误的画“×”。(共12分)

(1)把一个正方体铁块铸造成一个长方体(没消耗),体积不变。()

(2)12:15时,钟面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

(3)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按角分类,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4)用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至少用这样的木块3600块。

()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9分)

(1)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动后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拉动后的面积(),周长()。

①减小了②增大了③不变

(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的比是3:1,它们的高的比是()。

①1:3②3:1③9:1④1:9

(3)一个正方形,如果它的边长增加5厘米,则形成的正方形比原正方形的面积多95

平方厘米。原正方形的面积是()。

①75平方厘米②49平方厘米③35平方厘米

四、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共7分)

五、操作题。(共15分)

(1)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剪裁粘贴成一个深5厘米无盖长方形纸盒,要使它的容积尽可能大,你认为应该怎样使用这张长方形纸?画出剪裁草图并计算出容积。

(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把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在图中画出实线,并用字母D、E、F、G、H……表示出分点位置的特点。

六、解决问题。(共30分)

(1)一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草地,在相邻的两边的中点各有一棵树,树旁各拴一只羊,羊绳长5米,两只羊都不能吃到的草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2)小明在超市中见到两种圆柱形状的罐头,如下图。

①甲种罐头体积与表面积的比的比值是()。

乙种罐头体积与表面积的比的比值是()。

②()种罐头体积与表面积的比的比值大。

从两个比值的不同中你想到什么?

我能想到:

(3)一块梯形地皮,如下图,上底边AB长300米,下底CD长900米,在它的周围有4家公司,这四家公司要平分这块地,请你设计一个方案。

(4)小明星期六请6名同学来家做客,他买了一盒果汁(如下图)招待同学,他给每位同学倒了一满杯后(如下右图)他自己还能倒一满杯吗?(写出主要过程)

(5)一个无盖的底面是正方形的玻璃水槽中存有一些水,水面高度正好是水槽内部高度

的。小明将一块体积为0.8立方分米的铁块放入水中,经测量发现水面上升了2厘米,水槽正好装满。制作这个玻璃水槽需要多少玻璃?(玻璃厚度和接口处忽略不计)

(6)把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木料分割成3小块,使这3小块的体积相等,已知这长方体的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高为9厘米,分割时只能锯两次,如图就是一种分割的方法,除这种以外,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分割方法,请把分割线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

(1)24厘米24平方厘米8立方厘米(2)5 (3)2л(4)9.42 (5)5 (6)13200 (7)3 (8)10,1 (9)7

二、(1)√(2)×(3)×(4)√

三、(1)①③(2)④(3)②

四、48平方厘米

五、(1)2000立方厘米(2)①D、E、F为BC边的四分之一点

②D、E、F分别为三边的中点

六、(1)35.75平方米

(2)①②乙

(3)

ABCF为平行四边形,E为DF的中点

(4)15×12×6=1080(立方厘米)20×8×6=960(立方厘米)1080-960=120(立方厘米)因为120立方厘米<20×8=160立方厘米,所以不能倒一满杯。

(5)2÷(1-)=20(厘米)(水槽的高是20厘米)0.8立方分米

=800立方厘米800÷2=400(平方厘米)(水槽的底面积是400平方厘米,水槽的底面边长为20厘米)20×20×4=1600(平方厘米)(4个侧面的面积)1600+400=2000(平方厘米)=20(平方分米)

(6)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

一、什么是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指的是通过“几何”的手段,达到“直观”的目的,实现“描述和分析问题”的目标。这里的“几何”手段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直观”的目的主要是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因此,几何直观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几何直观所利用的“图形”主要是指点、线、面、体以及由以上四要素组成的其他几何图形,在小学阶段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等四边形、梯形、圆以及线段、直线、射线等。几何直观所要描述和分析的问题,不仅可以是生活问题,而且可以是数学问题。第三,几何直观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二是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预测结果,三是有助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二、对于几何直观的认识 顾名思义,几何直观所指有两点:一是几何,在这里几何是指图形;二是直观,这里的直观不仅仅是指直接看到的东西(直接看到的是一个层次),更重要的是依托现在看到的东西、以前看到的东西进行思考、想象,综合起来,几何直观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的思考和想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爱因斯:tH_(Einstein,1879—1955)曾说过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①"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空间形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图形”,除了美术,只有数学把图形作为基本的、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数学研究、学习、讲授中,不仅需要关注研究图形的方法、研究图形的结果,还需要感悟图形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几何直观就是在“数学一几何一图形”这样一个关系链中让我们体会到它所带来的最大好处。这正如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1862—1943)在其名著《直观几何》一书中所谈到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描述研究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得到的结果。几何直观在研究、学习数学中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几何直观是具体的,不是虚无的,它与数学的内容紧密相连。事实上,很多重要的数学内容、概念,例如,数,度量,函数,以至于高中的解析几何,向量,等等,都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它们,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掌握它们的本质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内容、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变得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运用他们去思考问题,形成几何直观能力,这也就是经常说的“数形结合”。这次课程改革中,强调几何变换不仅是内容上的变化,也是设计几何课程指导思想上的变化,这将是几何课程发展的方向。让图形“动起来”,在“运动或变换”中来研究、揭示、学习图形的性质,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对图形性质的本质认识;另一方面,对几何直观能力也是一种提升。由此也可以看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是很重要的。 几何直观与“逻辑”“推理”也是不可分的。几何直观常常是靠逻辑支撑的。它不仅是看到了什么而是通过看到的图形思考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这是数学非常重要而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几何直观会把看到的与以前学到的结合起来,通过思考、想象,猜想出一些可能的结论和论证思路,这也就是合情推理,它为严格证明结论奠定了基础。 有些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很多数学研究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抽象的,这是数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但是,数学中那些抽象的对象绝不是无

小学数学附加题题专题训练(精.选)

加分题专题训练 专题一:余数的妙用 例题一.填空。 ()÷3=7......2 ()÷9=9 (1) ()÷4=5......1 30÷()=4 (2) 48÷()=9......3 39÷()=7 (4) ÷= ......4 ,除数可以填()。 ÷= ......6 ,除数最小可以填()。 ÷ 5 = ,余数可以填()。 ÷7 = 4 ,,余数最大可以填()。 ÷= 4 ...... 3 ,要使除数最小,被除数应该是()。 ÷8 = 3 ...... ,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应该是()。 例题三:在括号中最大能填几? 8×( )﹤71 47﹥9×( ) ( )×7﹤60 23﹥4×( ) 54÷()<10 ( )÷8<4 例题四:(1)李老师拿来47本练习本,每个同学分得6本,还多5本,李老师把本子分给了几个同学? (2)有28个气球,要使6个小朋友分得一样多,最少拿走几个?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

专题二、算式谜 例题一:把加法算式中的残缺部分填完整。 例题二:把下面减法算式中的残缺部分填完整。 练一练

例题三:2.在圆圈和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三角形、圆圈和方框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数)。 = ( ) ,= ( ) 。 例题四、把下面算式中的汉字用不同的数字代替,使算式成立。 例题五○、△、☆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4)△+○=9 △+△+○+○+○=25 △=()○=() 专题四、按规律填数 例题一.填一填: 2,3,5,8,12,(),()

1,3,7,15,(),63,( ) 3,6,9,12,(),18,21,24,27 1,5,2,10,3,15,4,(),( ) 7,8,10,13,17,( )28 54321、43215 、32154、( )、15432 81,72,(),()36,27,(),9 专题五、数一数 共有()个长方形。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小学数学几何专题.doc

小学数学几何专题 平行四边形 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 边形。 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面积公式:面积= 底×高,S=ah 三角形 面积公式:面积= 底×高÷2,S=ah ÷2 梯形 概念: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面积公式:面积 =(上底 +下底 )×高÷2 =中位线×高 S =(a+b)h ÷2 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汇总 常见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汇总 图形面积公式 三角形面积 = 底×高÷2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高 梯形面积 =(上底 +下底 )×高÷2 ⑴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5 D (单位:厘米) A 45 ° B7 C ⑴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D (单位:厘米) A 4 4 5 ° B 7C A E D ⑵已知正方形 EFGH 的边长 为 7 厘米,求正方形ABCD F H 的面积。 B G C ⑶ 如图,一个正方形分 5 成五部分,中间是一个小45° 正方形,其余四个是相同 的图形,每一个都是等腰45°45°直角三角形缺了一个角, 求中间的小正方形的面积。45° ⑷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5 (单位:厘米) 3 5 3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

⑴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C 部分的面积。18 性质:(单位:厘米) ∠A= ∠B=45 °,8 ∠ C=90 °, A D B 22 AC=BC , CD=AD=DB=AB ÷2, 四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一个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 面积计算: S=直角边2 ÷2S=AC 2÷2 =斜边2 ÷4=AB 2÷4 ⑵割补法:将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分割或补成一个或多个简单的可计算的图形,计算出这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之后,再相加或相减。⑹如图,直角三角形中 4 有一个矩形,求矩形的 面积。(单位:厘米) 6 例:右图中, ABCD B7A⑺如图,ABCD是直角 A 3 D 和 DEFG 都是正方形,梯形,求阴影部分的面 求△BDF 的面积。G F积和。(单位:厘米) (单位:厘米)4 B E 6 C 解:由于△BDF 的底C D E 和高都是未知的,因此,表面上我们无法直接运 用公式计算面积。为此,我们可以运用割补法, 将△BDF 分割成△BDG 、△DFG 和△BGF ,先分别 求出这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再相加得到△BDF⑻如图,把△ABC的底边四 A 的面积。等分,那么,甲、乙两个三 S△BDG =DG ×AB ÷2=4 ×7÷2=14( 厘米2 )角形的面积谁大,为什么 S△DFG =DG ×GF ÷2=4 ×4 ÷2=8( 厘米2 )甲乙 S△BGF =GF ×AG ÷2=4×(7-4) ÷2=6( 厘米2 )B C S△BDF =14 +8+6=28( 厘米2 ) 答。 ⑶等积法:当两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底、⑸把长方形纸折成高分别相等时,它们的面积相等。 如图形状,求阴影例: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分米。 10、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 2、把一个石块放进一只水桶里,桶里的水溢出31.4毫升,则石块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 3 4 5、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是旋转。() 6、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每条边、每个角都是原来三角形的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几何直观乘法分配律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阐述课程内容中的一句话,其中“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是这次新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凸显了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几何直观呢?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这里的“图形”主要指点、线、面、体以及以上四要素组成的其它几何图形,几何直观所要描述和分析的问题,不仅可以是生活问题,而且可以是数学问题。为什么在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中,要提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呢? 一、几何直观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是按照“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规律学习数学知识的。几何直观可强化感性认识,能为建立清晰而准确的概念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准确理解什么是三角形?导入新课,老师可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一摸它的外观,引导学生说出这就是“三角形”后,并让学生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画三角形的?”“用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画成一个三角形。”接着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是三角形的?学生举例:红领巾、小三角旗、自行车框架、屋架等,教师随之播放准备好的课件,呈现这些几何图案。接着引导学生“做”三角形:用三根小棒摆一摆,摆成一个三角形,并让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演示,并让这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用三根小棒首尾相接摆成一个三角形。”其他同学也互相说一说,怎样摆成三角形?此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对学生说:“通过刚才画三角形、摆三角形,你们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以上认识三角形的过程,就是充分利用几何直观,即通过摸、画、做等有形的三角形,来认识三角形、描述三角形,直至概括出什么是三角形。通过几何直观的感性认识,为描述清晰而准确的“三角形”概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几何直观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及相互位置关系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往往是在直观学习几何知识中形成的,或学生利用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同时,反过来又在大脑中建立了物体的大小、形状等表象,发展了自己的空间观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各种观察、实际操作直观的几何图形,来描述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圆柱体,明确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后,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呢?”“能不能把曲面变成平面呢?”接下来重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不能把圆柱的侧面积展开来看一看,?1?7拿出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裹住圆柱,但用长方形的纸比较好理解下面的操作过程?1?7我们可以把裹住圆柱的长方形纸看作圆柱的侧面,同桌的同学共同试一试,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合作探究:并观察思考展开后纸的形状与圆柱体的侧面有什么关系?即长方形与圆柱体的侧面有什么关系?探究发现:长方形的大小就是圆柱侧面的大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宽=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几何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复杂数学问题的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说明:“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

人教版小学数学单位换算专题训练[精品]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题 一、填空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5000克=( )千克 3千克=( )克 7千米=( )米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 3吨500千克=( )千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1吨-320千克=( )千克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20张纸叠起厚1毫米,100张叠起厚( )毫米. 2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20000平方厘米=()平方米 400000000平方分米=()平方千米960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18平方米=()平方分米 34平方千米=()平方米 9平方米=()平方厘米 5平方千米=()平方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元=( )分 1角=( )分 1元=( )角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 3.001吨=()吨()千克 3.7平方分米=()平方毫米 5.80元=()元()角 ( )吨( )千克=4.08吨 5000千克=( )吨 ( )分米=1.5米 510米=( )千米 5米16厘米=( )米 5千克700克=( )千克 0.95米=( )厘米 4700米=( )千米 3650克=( )千克

1.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元7角5分=( )元 504厘米=()米 7.05米=()米()厘米 5.45千克=()千克()克 3千米50米=()千米 3千克500克=()千克 2.78吨=()吨()千克4.2米=()米()厘米 10米7分米=()米 9千克750克=()千克 9分米6厘米=( )米 8.04吨=()吨()千克 6.24平方米=()平方分米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0.8米=( )分米 50克=( )千克 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 3吨500千克=( )千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厘米=( )米 50厘米=( )米 5米=( )分米 50000米=( )千米 6元8角=( )元 50厘米=( )米 5厘米=( )米 280克=( )千克 28克=( )千克 7吨900千克=( )吨 7吨90千克=( )吨 28分米=( )米 28厘米=( )米 3角2分=( )元 619克=( )千克 19克=( )千克 7分=( )元 6分米=( )米 64厘米=( )米 208平方分米=( )平方米 4620克=( )千克 7元4角2分=( )元 1千米50米=( )千米 3厘米=( )米 7分=( )元 38米=( )千米 13千克=( )吨1035千克=( )吨 14分米=( )米 5元7角=( )元 8角5分=( )元 1元3分=( )元 7角=( )元 4厘米=( )分米 4吨50千克=( )吨 4米7厘米=( )米 ( )吨( )千克=1.8吨 1460米=( )千米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米65吨=( )千克 25厘米=( )米

小学数学常用解题技巧(解几何题技巧)

小学数学常用解题技巧:解几何题技巧 解几何题技巧 1.等分图形 【均分整体】有些几何问题,只要把大图形均分为若干个小图形,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下面两图中的正方形分别内接于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内接指四个顶点全在三角形的边上)。已知左图(图4.11)中正方形面积为72平方厘米,求右图( 4.12)中正方形的面积。 由于左右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我们不妨把这两个图形进行等分,看看这两个正方形分别与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 形有什么样的关系。等分后的情况见图 4.13和图 4.14。 积是 图4.12的正方形面积是 【均分局部】有些几何问题,整体的均分不太方便,或不能够办到,这时可以考虑把它的局部去均分,然后从整 体上去观察,往往也能使问题获得解决。 例如图 4.15,在正方形ABCD中,画有甲、乙、丙三个小正方形。问:乙、丙面积之和与甲相比,哪一个大些? 大家由前面的“均分整体”已经知道,像甲、乙这样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不是相等的。如图 4.16,经过等分,正方形甲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正方形丙的面积等于△EDF的一半,正方形乙的面积等于梯形ACFE面积的一半。这样,一个大正方形ABCD,就划分成了三个局部:等腰直角△ABC;等腰梯形ACFE;等腰直角△EDF。其中甲、乙、丙的面积分别为各自所在图形的一半,而△EDF的面积加梯形ACFE的面积等于△ADC的面积,即等于△ABC的面积。所以,乙、丙面积之和等于甲的面积。

2.平移变换 【平移线段】有些几何问题,通过线段的上、下、左、右平移以后,能使问题很快地得到正确的解答。 例如,下面的两个图形(图 4.17和图4.18)的周长是否相等? 单凭眼睛观察,似乎图 4.18的周长比图 4.17的要长一些。但把有关线段平移以后,图 4.18就变成了图 4.19,其中的线段,有的上移,有的左移,有的右移,它可移成一个正方形。于是,不难发现两图周长是相等的。 【平移空白或阴影部分】有些求阴影部分或空白部分面积的几何题,采用平移空白部分或平移阴影部分的办法, 往往能化难为易,很快使问题求得解答。例如,计算图 4.20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圆面积”,然后相加,得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这显然是很费时费力的。但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图 4.20左半左上部的空白部分,与右半左上部的阴影部分大小一样,只需将右半左上部的阴影部分,平移到左半左上部的空白部分,所 有的阴影部分便构成一个正方形了(如图 4.21)。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很快就可求得为5×5=25。 又如,一块长30米,宽24米的草地,中间有两条宽2米的走道,把草地分为四块,求草地的面积(如图 4.22)。 这只要把丙向甲平移靠拢,把丁向乙平移靠拢,题目也就很快能解答出来了。(具体解法略) 3.旋转变换 【旋转成定角】例如下面的题目: “在图 4.23中,半径为8厘米的圆的内外各有一个正方形,圆内正方形顶点都在圆周上,圆外正方形四条边与圆 都只有一个接触点。问:“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多少?”

2017年六年级奥数数学几何综合训练一

2017年六年级外冲班数学几何综合训练一 一、兴趣篇 1.图中八条边的长度正好分别是1、2、3、4、5、6、7、8厘米.已知a=2厘米,b=4厘米,c=5厘米,求图形的面积. 2.如图所示,∠1+∠2+∠3+∠4+∠5+∠6等于度. 3.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75厘米,以BC为底时高是14厘米(如图);以CD 为底时高是16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4.如图,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被分成4个小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 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和平方米.已知图中的阴影部分是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如图,红、黄、绿三块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放在一个正方形盒内,它们之间互相叠合.已知露在外面的部分中,红色的面积是20,黄色的面积是14,绿色的面积是lO.那么,正方形盒子的底面积是多少? 6.如图,在三角形ABC中,IF和BC平行,GD和AB平行,HE和AC平行.已知AG:GF:FC=4:3:2,那么AH:HI:IB和BD:DE:EC分别是多少? 7.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0平方厘米,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求三角形OBC的面积. 8.在如图的正方形中,A、B、C分别是ED、EG、GF的中点.请问:三角形CDO 的面积是三角形ABO面积的几倍? 9.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72平方厘米,E,F分别为AB,BC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1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E=2AE,F是AD的中点,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二、拓展篇 11.如图,A、B是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已知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比宽长8厘米,图中的字母表示相应部分的长度.问:A、B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哪个长?长多少? 12.如图,ABCDE是正五边形,CDF是正三角形,∠BFE等于多少度? 13.一个各条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1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将它的短直角边对折到斜边上去与斜边相重合,如图所示.问:图中的阴影部分(即折叠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海盐县六里小学 吴 国 【内容摘要】在以往的计算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将重点放在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上,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而对于算理的教学则相对弱化。而现在我们老师已经认识到算理的重要作用,也重视算理的教学,但又面临这样的困惑:算理对学生而言,常常很抽象、深奥、费解,这给学生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挑战,教学中怎样有效落实?有没有办法让算理更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笔者提出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本文通过借助几何直观,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建立数学模型、借助几何直观,发现算式间的关系等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 【关键词】 几何直观 计算教学 算理 在上学期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期末教学质量的检测中,三年级期末检测卷上出 现了这样一道题(图1): 图1 检测后,笔者随后对自己班35名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谈话统计,结果如下: 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 1.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将重点放在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上,力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达到一定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而对于算理的教学则相对弱化。 2.我们老师已经认识到算理的重要作用,也重视算理的教学,但又面临这样的困惑:算理对学生而言,常常很抽象、深奥、费解,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落实? 那么,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站在学生的视角,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 理解抽象的算理提供一个形象的载体?怎样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架起一座直通的、有效的桥梁? 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认真研读,认为在计算教学时教师不妨将几何直观落实到位, 发挥几何直观对理解算理的作用。新课标的论述是“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 表示( ) 表示( ) 1 3 × 2 5 6 5 6%

(完整版)小学数学几何题(总复习)

小学数学几何题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一、选择题 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 A 、2厘米 B 、4厘米 C 、12.56厘米 2、监利水文站用来测量水位高低和变化情况的选用(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3、 这里共有( )条线段。 A 、三条 B 、四条 C 、五条 D 、六条 4、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则圆锥的体积 ( )圆柱的体积。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5、一个圆柱体,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成为一个容器,这个容 器 的 体 积是原来 圆 柱 的( ) A 、13 B 、23 C 、33 6、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A 、1 B 、2 C 、4 D 、无数条 7、棱长为a 厘米的正方体,其体积是( )立方厘米. A 、6a 2 B 、6a C 、a+a+a D 、a 3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如果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 ) A 、3厘米 B 、9厘米 C 、27厘米 9、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 米、b 米、h 米,如果高增加3米后,新的长方体体 积比原来增加( )立方米。 A 、3ab B 、3abh C 、ab(h+3) D 、abh+33 10、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等边三角形 D 、圆 11、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距中点14千米的地方相遇,两车相遇时,它们所行 路程的差是( )千米。 A 、7 B 、14 C 、28 D 、42 12、一块菜地呈半圆形,它的半径是r,周长是( ) A 、2πr ×12 B 、πr+r C 、2πr D 、r(2+π) 13、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 )倍. A 、2 B 、4 C 、8 D 、16 14、如果一个长方体和圆锥体等底等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 、3倍 B 、2倍 C 、1倍 D 、13 1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比较,( )的面积大。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同样大

小学奥数7-7-3 几何中的重叠问题.专项练习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 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3.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育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作者:————————————————————————————————日期: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海盐县六里小学 吴 国 【内容摘要】在以往的计算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将重点放在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上,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而对于算理的教学则相对弱化。而现在我们老师已经认识到算理的重要作用,也重视算理的教学,但又面临这样的困惑:算理对学生而言,常常很抽象、深奥、费解,这给学生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挑战,教学中怎样有效落实?有没有办法让算理更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笔者提出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本文通过借助几何直观,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建立数学模型、借助几何直观,发现算式间的关系等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 【关键词】 几何直观 计算教学 算理 在上学期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期末教学质量的检测中,三年级期末检测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图1): 图1 检测后,笔者随后对自己班35名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谈话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统计表,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快的说出数位对齐的方法,即哪位上的数去乘,就写在哪位数下面。为什么要这样?大部分学生却不能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说明。也是我们一线老师对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了算法背后所蕴含的算理而困惑的。即算理比较抽象、深奥,难以落实。 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在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 1.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将重点放在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上,力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达到一定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而对于算理的教 表示( ) 表示( ) 1 3 × 2 5 6 5 6% 60% 34% 不能解释算理计算错误 不能解释算理但会计算能够解释算理并会计算

2019小学数学几何专题(奥数)一~十归总

小学几何面积问题一 姓名 引理:如图1 在 ABCD 中。P 是AD 上一点,连接PB,PC 则S △PBC =S △ABP +S △ pcD =2 1 S ABCD 1.已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图中的阴影部份面积占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几分之几? 2. 的面积为18,E 是PC 的中点,求图中的阴影部份面积 3. 在中,CD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E ,DC=2DE,连接BE 交AC 于P 点,(如图)知S △PDE =1, S △ABP =4,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4..四边形ABCD 中,BF=EF=ED,(如图) (1) 若S 四边形ABCD =15 则S 阴 = (2)若S △AEF + S △BFC =15 则S 四边形ABCD = (第一题图) (3)若S △AEF= 3 S △BFC =2 则S 四边形ABCD = 5. 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被E,F ,G 三点四等份,(如图)若四边形AECG=15 则S 四边形ABCD = E P 图1 A D C B (适应长方形、正方形) B

GB F C  A E D6.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被E,F ,G 三点四等份,(如图)若阴影部份面积为15 则S 四边形ABCD = 7.若ABCD 为正方形,F 是DC 的中点,已知:S △BFC = 1 (1)则S 四边形ADFB = (2) S △DFE = (3) S △AEB = 8.直角梯形ABCD 中.AE=ED,BC=18,AD=8,CD=6,且BF=2FC,S △GED =S △GFC .求S 阴= 小学几何面积问题二 姓名 1.如图S △AEF= 2, AB=3AE CF=3EF 则S △ABC= 2. 如图S △BDE=30 ,AB=2AE , DC=4AC 则S △ABC= 3.正方形ABCD 中,E,F,G 为BC 边上四等份点, M,N,P 为对角线AC 上的四等份点(如图) 若S 正方形ABCD=32 则S △NGP= 4.已知:S △ABC=30 D 是BC 的中点 AE=2ED 则S △BDE= A C B D 第1题 第2题

小学奥数-几何五大模型(蝴蝶模型)

模型三 蝴蝶模型(任意四边形模型) 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 S 4 S 3 S 2 S 1O D C B A ①1243::S S S S =或者1324S S S S ?=? ②()()1243::AO OC S S S S =++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例 1】 (小数报竞赛活动试题)如图,某公园的外轮廓是四边形ABCD ,被对角线AC 、BD 分成四个部分,△ AOB 面积为1平方千米,△BOC 面积为2平方千米,△COD 的面积为3平方千米,公园由陆地面积是 6.92平方千米和人工湖组成,求人工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O D C B A 【分析】 根据蝴蝶定理求得312 1.5AOD S =?÷=△平方千米,公园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123 1.57.5+++=平 方千米,所以人工湖的面积是7.5 6.920.58-=平方千米 【巩固】如图,四边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其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已知, 求:⑴三角形BGC 的面积;⑵:AG GC = 任意四边形、梯形与相似模型

B 【解析】 ⑴根据蝴蝶定理,123BGC S ?=?,那么6BGC S =; ⑵根据蝴蝶定理,()():12:361:3AG GC =++=. () 【例 2】 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如图所示)。如果三角形ABD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CD 的 面积的1 3 ,且2AO =,3DO =,那么CO 的长度是DO 的长度的_________倍。 A B C D O H G A B C D O 【解析】 在本题中,四边形ABCD 为任意四边形,对于这种”不良四边形”,无外乎两种处理方法:⑴利用已 知条件,向已有模型靠拢,从而快速解决;⑵通过画辅助线来改造不良四边形。看到题目中给出条件:1:3ABD BCD S S =,这可以向模型一蝴蝶定理靠拢,于是得出一种解法。又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已 知条件是面积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可以得到第二种解法,但是第二种解法需要一个中介来改造这个”不良四边形”,于是可以作AH 垂直BD 于H ,CG 垂直BD 于G ,面积比转化为高之比。再应用结论:三角形高相同,则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结果。请老师注意比较两种解法,使学生体会到蝴蝶定理的优势,从而主观上愿意掌握并使用蝴蝶定理解决问题。 解法一:∵::1:3ABD BDC AO OC S S ??==, ∴236OC =?=, ∴:6:32:1OC OD ==. 解法二:作AH BD ⊥于H ,CG BD ⊥于G . ∵1 3ABD BCD S S ??=, ∴1 3AH CG =, ∴1 3AOD DOC S S ??=, ∴1 3AO CO =, ∴236OC =?=, ∴:6:32:1OC OD ==.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止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开启智慧的钥匙,突破数学理解上的 难点。 (一)以图连线—搭建桥梁,沟通联系 “在传统领域之间界限的日趋消失是现代数学的特性之一,而几何直观在其间起着联络作用。”某些问题的信息之间,某个知识块之间,代数与几何之间,几何直观使复杂多样的分类变得简单明了 (二)以图促思—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无形不直观,形无数难入微”,“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实质是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小学数学教材中特别注重这种思想的渗透,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反映出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质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实现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相互渗透,不仅使解题简捷明快,还开拓解题思路,为研究和探求数学问题开辟了条重要的途径。 (三)以图求解—有助于数学方法的再创造 直观是抽象思维问题的信息源,又是途径信息源,它不仅为抽象思维提供信息,而且由于直观形象在认知结构中鲜明性强,可以多思路、反复地给抽象

思维以技巧。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质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实现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相互渗透,不仅使解题简捷明,还开拓解题思路,为研究和探求数学问题开辟了条重要的途径。直观图形的使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学结论,而且有利于掌握数学发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问题的本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正娟 关键词:空间观念;几何知识;教学;几何图形变式新课标指出:“空间观念是一种自觉地感受空间图形、运用空间图形的意识和能力”.其主要表现在:实物的形状与几何图形之间的想象;复杂图形的分解;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和位置的关系;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利用图形直观来进行思考等.在初中几何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合情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应该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浅谈几点。 一、从建立表象到再造想象,再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 1.运用感性材料,建立表象 空间观念指的是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距离在人脑中留下的既直觉又有一些概括性的形象。表象是具有感知的形象在头脑中的保持,它是具体感知向概念、思维过渡的重要环节。没有形成清晰的表象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活动,没有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的重新组合或再造而产生新的表象的过程将会困难,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就无从说起。小学教材的几何知识(系统学习时)的安排是:线→面→体,即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从图形来说是简单单一→复杂组合;从计算来说是长度→面积→体积.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以大量表象的化,形象思维活动向抽象思维活动转化,揭示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得到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思维的。

小学数学专题训练大全—简易方程一

整理与复习简易方程测试题(一) 复习要求: 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数量关系、运算性质和定律、几何求积公式等数学表达式; 2)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与算式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联系及区别,会用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并养成正确计算和检验的良好的计算习惯; 4)掌握用方程法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会用方程解答较简单或较复杂的应用题; 5)了解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结构特征以及这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正确选择两种解法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填空题: 1)连续三个偶数,第一个数是a,第二个数是(),第三个数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2)某班有学生a人,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有()人。 3)比m小5的数是();a的与b的的和是()。 4)甲书架有书x本,比乙书架的3倍多n本,乙书架有书()本,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本。 5)若三角形的面积用s表示、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表

示为();已知一块三角形地的底边为140米,高为150米,它的面积是()公顷。 二、判断题: 1)等式就是方程,方程也是等式。() 2)当χ=8时,χ=8χ。() 3)χ比一个数的5倍多3,这个数是(χ-3)÷5。() 4)方程24χ=19χ+,χ=。() 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用a、b、h表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表示为2(ab+ah+bh)。(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式子中哪一个是方程?() A、8.5a+8; B、χ=0; C、χ < 10; D、×4=34。 2)下面等式正确的有()。 A、a÷b×c=a÷(b×c); B、ac+bc=(a+b)c; C、a-b+c=a-(b+c); D、a÷c+a÷d=a÷(c+d) 3)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A、4χ+5χ=9χ; B、 t ; C、+b=; D、3.6a+4a=7.6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