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2020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2016年-2020年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2016年-2020年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年-2020年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XX 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XX 区“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三五”时期全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和组织实施《XX 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幅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切实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阐述了“十三五”时期XX 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我区统筹部署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依据《XX 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XX 市信息化“十三五”规划》、《XX 区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决策和要求等编制而成。本规划执行期为2016 年-2020 年。

一、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区累计投入科技经费3.62 亿元,安排科技项目821 项,比“十一五”期间分别增长74.12%和41.07%;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创新资金 3.52 亿元,安排项目639 项,比“十一五”期间

分别增长8.6 倍和6.4 倍;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励成果351 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61.75%;拥有主要科技平台53 家,占全市的15.9%,其中包括国家、省、市的各级别重点实验室36 家,占全市的24.3%,各级别的工程中心17 家,占全市的9.7%。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

二是XX 科技园发展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XX 科技园通过实施“以写字楼为载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十一五”期间的4 个增加到20 个,经营面积从10 万平方米增加到逾60 万平方米,形成了以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健康产业、服务外包产业和教育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成为XX 市新兴产业发展主力军。园区“十二五”时期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59.3 亿元,税收25.5 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114.4%和104.7%,先后被授予“全省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全省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XX 示范区”等称号。

三是创意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我区充分利用创意与创新资源优势,2010 年在全市率先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市、区联动成立了XX 首个创意产业园,并以园区为依托、创意为核心、科技为支撑、产业化为方向,发挥区域优势,通过市场配置、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等手段,促进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创意XX”品牌。目前已形成创意创作、产品制作、传播媒体、创意产品展示、体验和销售平台、交易消费市场、服务体系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一条创意大道·两大创意产业园区·三大特色产业群·四大高端产业功

能区”的创意产业布局。“十二五”期间,全区创意产业年均增长12.9%,2015 年实现营业收入720.88 亿元,比2010 年增长83.47%,培育出XX、XX 文化等品牌企业和《XXXXXX》等品牌产品,创意产业成为全区新的增长极。随着XX 节落户和成功举办XX 奖等多项活动的开展,XX 区已成为国内动漫企业集中、人才集聚、闻名国内外的重要区域之一。

四是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我区以XX 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建设为重点,通过加强宣传、培训与服务,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全区知识产权及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建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十二五”期间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0085 件和7360 件,比“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53.2%和84.4%。制定出台了《关于XX 区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及《XX 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办法(暂行)》、《XX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方案(试行)》等配套文件;加强专利服务,成立了区知识产权促进会和博士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加强示范引导,认定了30 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强信息化工作,成功引进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落户我区,建成开通了XX 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XX 分平台;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支持了一批专利产业化项目,扶持了一批新型版权产业试点单位建设。XX 区、XX 科技园被授予“XX 省知识产权试点区”、“XX 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称号。

五是科学技术普及成果丰硕。XX 区是“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一直高度重视中心城区科普工作的开展。“十二五”时期全区共投入科普专项经费1060 万

元,重点加强街道社区科普工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广泛开展科技科普宣传活动,打造科普培训和科普品牌,围绕防震减灾、垃圾分类处理、动漫创作、健康防疫等社会热点专题,立项支持10 多个街道社区和机团单位建设科普基地。截至2015 年,全区共有综合性科普活动中心1 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 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 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2 个、区级科普教育基地14 个、科技特色学校18 所、市级以上科普示范街道9 条、科普示范社区4 个、区级科普示范社区21 个、科普活动广场167 个、科普活动室22 个、图书室367 个、标准科普画廊109 个、社区科普学校22 所、社区科普志愿者服务站22 个、社区科普宣传栏386 个,科普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市各区之首。

六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区率先探索实践“条块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其中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领先于XX 市各区(市),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启动“XX 号”信息服务直通车建设,基本形成以“一网、一站、一库、一平台”为核心的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构建起信息共享、协同办公的“一站式”电子政务空间体系。与此同时,全区有一大批企业开展了管理信息化,CAD/CAM、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为今后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发展环境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也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尚

未完全形成;

二是区域内可共享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于加强;

三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四是重大科技项目的示范作用仍不明显;

五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偏少,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等。未来5 年,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将面临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许多新变化和新机遇,风险挑战也将十分复杂,“十三五”前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会比较明显。在省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我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意味着更加注重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加注重提高文化影响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更加凸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愈加迫切。这必将提出一系列重大科技和信息化需求,科技工作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压力。

二是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我区科技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十三五”时期,加快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将是我市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

建设的重要内容。XX 区是老城区,集中了全市最多的科研资源,占有新时期科技发展的先发优势。

三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给我区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时期,XX 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三网融合”,建成无线城市,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开发全面应用到城市生活,从根本上为我区科技和信息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为目标,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提升科技和信息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以高端化、融合化和智能化为导向,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物联网产业、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产业、健康产业和教育服务业等特色新兴产业,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幸福XX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原则

1.体现区域特色。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结合我区科技和信息化资源特点和发展基础,创新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思路和方式,探索形成我区科技

和信息化工作的特色。

2.突显高端集聚。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和信息化需求,明确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统筹部署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集成资源,集中力量,力争实现重点突破。

3.强化自主创新。将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的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4.促进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着力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实现我区科技和信息化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率先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科技和信息化示范区。

--科技创新投入稳步提高。到2020 年,我区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实际支出比例达到2%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0 年,掌握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共性关键技术,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3900 件,专利授权量达到2900 件,两项均位

居全市前列。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300 件。

--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对接国家创新系统,初步形成与XX 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科技创新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科技人才体系建设更加完备。建成完备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体系,制定长期科技人才交流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精尖科技人才来我区工作和服务。发挥我区科研机构和教育资源集中、科普设施较多的优势,继续加强重点科普项目和科普基地建设。

--XX 科技园新兴产业形成更大规模集聚。“十三五”期间,以XX 科技园、XX 创意产业园为主要载体,优势产业(创意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地位继续巩固、健康产业竞争力增强、教育服务产业迅速成长,形成科技型企业的合理布局和有效集聚,建成国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到2020 年,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到420 亿元,年均增长12.8%。

--电子政务成效更加显著。到2020 年,XX 区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是:网上服务、就近服务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市民企业对政府服务满意度大为提升;信息共享、协同办公成为机关工作人员的常态化操作,政府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能大为提升;协调联动、协作监管成为城市管理的有效运作方式,齐抓共管的综合管理水平大为提升。到2020 年,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继

续保持领先水平,争取建成全国城区电子政务建设典范。

三、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

“十三五”时期,我区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和六大项目,突破一批对我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一)六大重点产业

我区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产业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1.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快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推进移动互联网安全控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以及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平台等共性技术的开发;构造数字媒体内容平台,重点开发面向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和广播电视事业,以视、音频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内容处理关键技术,开发易于交互和交换、具有版权保护功能和便于管理的现代传媒信息综合内容平台。

2.物联网产业。瞄准国际发展前沿,攻克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国际物联网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自主可控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加快系统级软件开发,重点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基础性软件;针对多网融合需求,加大应用管理和服务软件,以及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的开发力度,以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重点发展可编程传感器网络模型与协议设计、仿真机和移动代理设计,情境感知可编程技术;重点突破组网、传输、信息处理、测试、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测试技术,样本库生成和环境模拟技术;建立标准测试验证平台、物联网应用技术规范和系统测试平台。

3.健康产业。以中西新药、医疗电子化技术、非医疗健康产品、医疗器械、临床检验的高新技术开发及相关销售、服务为发展重点。培育引进一批药品、非医疗健康产品和医疗器械研发销售总部,做大做强健康产业。同时积极支持现代化的家庭保健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关键技术包括分子诊断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技术、疫苗制备技术、中药现代化技术、干细胞技术、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技术等。重点推进老年健康服务的科技研究。加快推动健康产业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4.创意产业。重点发展以动漫创作、网游开发和设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产业,大力支持创意产业服务平台与集聚区建设,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创意产

业集群。动漫游戏:加大对题材新颖、市场看好的原创精品的扶持力度,打造品牌作品。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媒体的动漫游戏新业态,丰富拓展产业链条。推动动漫在教育领域的推广,设计出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动漫。现代传媒:进一步推动我区传播媒体和出版发行机构实现强强联合,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创新理念、体制、技术、内容和模式,实现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率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传媒,创造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新模式和产业新模式。建筑景观设计:充分发挥设计方面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政策引导,扶持重点企业,强化基础建设,大力发展建筑设计、环境规划设计、园艺设计、旅游设计、城市色彩设计等建筑景观设计业。广告业:构筑以强势媒体集团、高水平高效益广告公司为主力的行业中坚,以相对成熟的媒介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媒体广告内容提供商,全面提升XX 广告业的品牌形象。

5.服务外包产业。根据国际服务外包转移趋向,围绕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 主要形式,巩固软件及嵌入式软件外包优势,鼓励企业承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管理、桌面管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服务等信息系统操作服务;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远程维护等信息系统应用服务;软件开发设计、基础信息技术管理平台整合或整理等ITO 业务。立足园区现有的物流、人力资源、数据处理等业务,鼓励企业重点

承接:物流的整体方案设计及数据库服务; 后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资福利管理、财务会计与审计管理等客户银行数据、信用卡数据、各类保险数据、保险理赔数据、医疗/体检数据等数据(包括信息)中心的操作、数据处理及整合服务等技术先进型BPO 业务。鼓励发展法律咨询、项目咨询服务、数据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及数据挖掘、数据管理、金融股票保险研究等KPO 业务。

6.教育服务产业。发挥政府在人才培训中的规划、指导、监督、服务作用。引导人才培训机构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开展与我区社会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相适应,紧贴用人单位需要,紧盯国际国内学术和技术发展前沿的各类人才培训。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资源,为开展继续教育服务。加快培育形成信息畅通、竞争有序、操作规范的培训市场,构造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紧贴市场、就业依靠培训新格局,有效地帮助各类人员提高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加强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努力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集培训、鉴定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化的综合培训基地,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劳动者提高技能素质的需要,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坚实的平台。

(二)六大重点项目

重大项目是我区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支撑,是率先突破发展的基础,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提供有效的保障。

1.创意大道。把创意大道打造成为“百家优秀创意企业,百亿文化创意产值”的大型创意产业基地,不断将从事创意设计、动漫网游、数字内容、文化传媒等行业的规模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创意企业集聚过来。通过产业升级和城市景观更新,打造成产业、商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都市创意产业景观带,成为新型产业再造的示范区。配套建设XX 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四个系统,一机房”,即数字内容制作系统、工业设计系统、信息服务业创新服务系统、展览展示系统及机房。建成后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以行业内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设备共享、内容制作、研究开发、信息资讯、展览展示等多方面服务,项目为区域企业发展提供全方面的公益性的技术支持,促进企业快速的技术响应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XX 文化传媒产业园。XX 文化传媒产业园位于XX 大道中,毗邻XX 新城、XX 新城、XX、XX 国际会展中心,规划面积为 6 万平方米,是目前新建规模较大的文化创意主题产业区。XX 文化传媒产业园将借助XX 报业传媒集团形成的集聚效应,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实施,达到更合理的分工和更有效的合作,迅速形成区域性的创意产业链,建立龙头优势地位,并乘势而上打造XX 文化创意产业“XX 门”,成为XX 的传媒中心门户。

3.XX 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XX 区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将以XX 科技园XX 国际中心园区为启动区,以XX 大学XX 路校区、XX 村城中村改造为发展区,以XX 地段为主体区,分期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移动互

联网的基础软件、移动终端和网络构架方案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上的各项创新性商业应用。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门户网站、移动视听、移动商务、数字出版、移动网络技术服务等。力争将XX 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制高点、国家移动互联网产业应用与技术创新研发基地、XX 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智慧XX”的新名片和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区。

4.“物联网应用中心”平台。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无线城市”为主体,重点开展TD 与物联网融合的应用开发和推广,逐步将我区建设成为珠三角城市物联网应用中心;中心将在政务公开、城市管理、民生工程、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技术主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示范项目合作,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数字家庭、数字旅游、数字校园、数字医疗、市民一卡通等。推动物联网产业链健康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商业化、规模化。

5.环XX 教育产业园。按照“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区域功能相对分开、建设档次适度超前、公共资源共享共用”的指导原则,精心进行规划设计,引进优秀的教育、文化、科技及服务业机构入驻园区,努力使产业园建成后具有承担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常年短期培训等综合功能,打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层次多样、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化教育城。

6.“XX 号”信息服务直通车。依托“XX 号”信息服务直通车,重点完

善“XX 号”网上服务大厅,逐步实现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网上咨询、结果反馈等五项服务的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在全区22 条街道及窗口业务部门建设统一形象的“XX 号”信息服务直通车服务站,并向条件成熟的社区居委会延伸,向市民和企业统一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加快建设区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进一步完善区自然人、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打造“XX 号”信息服务直通车平台,完善全区统一的“XX 号”信息服务直通车平台,为网上服务、就近服务、协同办公提供平台支撑。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和吸收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运作机制,立足区域互动和资源整合,增强我区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为主体,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和科技政策为支撑,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我区区内和周边高校资源的优势,坚持重点突破、有所作为的思路,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参与和支持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争取引进高校、大院大所来我区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园、研究所、国家级分析测试平台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从而提升全区产业科研体系的层次和水平。鼓励企业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通过共享外部丰富科技资源和集成全区科技资源,建设完善公共科技信息

网络,构筑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的共享网络。

(二)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一是制定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相关政策。适时出台《XX 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拓宽专利质押贷款和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我市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大力鼓励与支持科技型企业进场开展产权交易,探索规范和活跃产权交易的新途径。加大借(贷)款机构或担保机构开展股权质押和专利权质押的借(贷)款业务的扶持力度。

二是促进“政产学研资介”的融合服务,加强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构建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政府资源与市场运作高度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努力构建针对不同类别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两大保障体系,突出支持辖区内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和创业,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建立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和金融服务机构的多方会商机制、多级联动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有效对接和资源共享。

三是积极扶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更多采用贷款贴息、科技担保及保险补助、创业投资风险补助等方式进行扶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上市工作的补助力度。对拟上市的科技型企业,优先给予在高新技术企

业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科技成果奖励、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对于其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办理资产置换、剥离、收购、财产登记过户所产生的交易税费和其他费用,给予以适当减免。对其与证券公司签署保荐协议并在XX 证监局完成上市备案后,区财政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一是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宏观指导。明确科技服务业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与发展模式,理顺政府与科技服务单位的关系,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政策与法律环境。根据对科技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制定不同类别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办法,明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增强科技服务机构服务能力。

二是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扶持。设立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用于对项目服务费、活动经费、设备更新换代以及人才培养及专家交流等方面的补贴,大力培养一批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企业享受到政策优惠。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对科技服务机构在用地、租金、税收、规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放宽科技服务单位注册限制,在无形资产入股、人力资源资本化、外资入股、民资介入、注册资本等方面予以放宽,全面减少制度运行成本。

三是健全、规范统计工作制度。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积极采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