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作且也较为综合;已有不少实证研究使用这两个操作性定义。

1.2.宽恕的类型

Trainer首次对宽恕做了实证研究,她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宽恕:角色期待宽恕(role-expected forgiveness)、利己的宽恕(expedient forgiveness)和内部的宽恕(intrinsic forgiveness)。角色期待宽恕表面上有宽恕的行为表现,但受害者并没有真正宽恕冒犯者,仍感到恐惧、焦虑,心怀对冒犯者的憎恨。利己的宽恕也有明显的宽恕行为表现,但这种行为伴有敌意,宽恕被作为体现受害者道德优越感的手段,之所以宽恕冒犯者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宽宏大量的气度。内部的宽恕是一种真正的宽恕,受害者将对冒犯者的憎恨变为对其的仁慈和爱心这种宽恕是主动的、积极的、发自内心的。

Enright认为不同时期宽恕有所不同,儿童时期为报复性的宽恕,青年早期的宽恕是压力迫使下的宽恕,青年晚期、成年期才出现无条件的宽恕。

Maugert的分类推动了人们对自我宽恕的关注,他将宽恕分为以下几类:宽恕他人,即自愿停止敌视冒犯者,并善待冒犯者;自我宽恕,即个人饶恕自己所犯的错误、罪孽;寻求宽恕,即承担道德责任、寻求受害者宽容;另一种分类:情境宽恕、特质宽恕。

1.3.宽恕的发展模式

宽恕的发展模式是对宽恕发生发展过程探讨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一。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Enright对于宽恕发展阶段的研究。Enright和他的同时们提出了人们在宽恕中的四个典型的表现阶段:暴露阶段、决定阶段、操作阶段以及成果阶段。在暴露阶段,被冒犯者开始认识并感受到由特定冒犯事件所引起的深度负面情感, 如悲伤、愤怒、焦虑、抑郁等,按照Enright的说法,在这个认知阶段,个体体验到想当大的情感打击,但是就是因为愤怒等负性情绪暴露了出来,才使得他们可能得以改变。第二阶段,决定阶段,被冒犯者意识到如果他们想要摆脱这种消极情感状态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于是他们开始思考是否要原谅和饶恕那些冒犯者;第三阶段,操作阶段,被冒犯者开始以一种新的思维角度来对待自己受到的伤害,更好的去理解冒犯者;最后在成果阶段,被冒犯者开始体会到通过宽恕所带来的情感上的轻松,在宽恕他人的同时体验自己内心情感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

2. 宽恕与道德发展研究

当代宽恕研究的代表人物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把个体对宽恕理由理解的发展阶段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相联系。Enright等人引用有关数据证明了人们对于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宽恕理由的理解与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有关。他们还发现,这种宽恕理解的深入程度与年龄大小也有关系。这项研究大大拓展了有关道德发展水平研究的视野,使得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得以从更多的层面上去展开。

自从Kohlberg之后,有关公平(justice)的研究已经完全支配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领域,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于宽恕的研究,如同其他的研究领域一样,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但是,如果当我们想要比较深入复杂一点地去理解道德含义的,仅仅研究公平问题便似乎显得有些狭窄,而且,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都同意在公平关系中存在宽恕,往往在受到伤害的一方感到公平受到挫败时它

的作用便表现出来了。基于这种假设,Enright等人把宽恕理由的发展与Kohlberg 公平理由的发展联系联系在一起。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引用数据证明为宽恕提供不同复杂水平理由的能力与对公平做理由的能力相关,并且,他们还发现,这种宽恕理由的复杂性与年龄相关。他们把这种随年龄上升的复杂性宽恕理由序列与Kohlberg的公平序列相对应比较。发现宽恕伴随着公平经历了类似的年龄变化阶段。表1显示了这个宽恕与公平发展的对照模型。

表1.公平与宽恕发展阶段比较

公平阶段宽恕阶段

阶段1 惩罚与服从定向。我相信公平

应该由一个可以作出惩罚的

权威来决定。报复性宽恕。当我采用同等水平的报复惩罚了对方之后,我就可以宽恕他了。

阶段2 相对公平。我采用互惠的方式

来定义对待我的公平,如果你

帮助了我,我必定要帮助你。归还和补偿性宽恕。如果我能够把我所失去的重新补偿回来,那么,我就会宽恕。或者,当我如果不去宽恕而感到内疚时,我也会通过宽恕来去处这种内疚。

阶段3 好孩子公平。这里我主要根据

团体成员的感觉来决定对错。

我这么做是为了取得同伴的

好感。预期的宽恕。当其他人要求我这么做的时候,我便会宽恕。

阶段4 法与秩序的公平。社会的

法律将指引我作出公平判

断。我维护法律,是为了得到

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合法的宽恕。当我所信仰的宗教要求我去这么做的时候,我会宽恕(但这里不同于阶段2,把宽恕当作是一种内疚的解脱。)

阶段5 社会关系定向。尽管存在不公

平的法规和游戏规则,但我仍

然愿意去维持一定的社会关

系。我相信公平和法规是相应

于社会的变化而改变的。社会和谐需要的宽恕。我宽恕是为了重建和谐和良好人际关系。宽恕可以减少社会冲突。宽恕是控制社会和维护和平关系的方式。

阶段6 人类的伦理定向选择。我对于

公平的感受是基于维护全体

人类的权益考虑。在我的心中

的良知胜过法规。宽恕是爱。我的宽恕是无条件的,因为它提升了我的爱的体验。我必须要关爱每个人,他们对于我的伤害并不能改变我对他们爱的感受。在这里,宽恕已经不再像阶段5那样由一定的社会关系来决定,宽恕者不会通过给予宽恕而来控制对方,他仅仅给予宽恕。

资料来源:Enright,R.D.,Santos,M.J.D.,& Al-Mabuk,R.(1989).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Journal of Adolescence,12,p.96.

按照Enright等人的研究发现,宽恕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阶段性差异,同时,在宽恕与公平发展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公平与宗教和其中的不同性别个

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些似乎与宽恕发展理论的关系都不太大。就像Kohlberg 当年所做的研究一样,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宽恕与一定的个人发展阶段有关。在参考了Kohlberg的公平发展水平模型之后,他们发现青少年有关宽恕的理由儿童或成人初期不同。在这个阶段上他们看待宽恕的态度经常会受到来自同伴的劝说而改变。大部分青少年会在约十二三岁时进入第三阶段,并在到十五六岁的时候稳定下来。与之相对应的,儿童大都处在第二阶段,成人初期则处在第四阶段。Enright 和他的同事们在较近期的研究中已经进一步证明了宽恕(和寻求宽恕的倾向)会伴随着人们的生命历程而逐渐发展成熟,其他一些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也都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

3宽恕的影响因素

宽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主客体关系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其中人格、共情、对客体行为的认知评价是主要影响因素。

3.1 人格

已有的研究发现宽恕受人格特征的影响。Brown等人的研究表明,宽恕倾向与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无显著相关。McCullough指出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与宽恕倾向具有高相关。宜人性高的人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他们擅长社会交往,通常比宜人性低的人经历更少的人际冲突。情绪稳定性高的人多表现为平静、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同时,McCullough 还指出宽恕倾向于宗教性和精神性存在相关。

3.2 共情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当前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倾向,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两个词能够很好的代表共情的意思。共情对助人等许多利他行为有促进作用,因而也被认为是促进宽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McCullough等对亲密人际关系中的宽恕进行了研究,研究一发现共情可以直接影响宽恕, 还发现共情是道歉与宽恕的中介变量。研究二对来访者进行了共情教育和宽恕的临床干预,结果也发现共情与宽恕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McCullough M E,Rachal K C,Sandage S J 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共情对宽恕有直接影响,同时道歉、关系的亲密程度通过共情对宽恕产生间接影响。

3.3 对客体行为的评估

对客体行为的评估是由主体的认知所决定的,包括对冒犯者冒犯意图的评估、对冒犯后果的评估、对事后冒犯者道歉真诚度的感知等几个方面。当受害者受到的伤害是在冒犯者的行为是有意而且可控的情况下发生的,受害者则很难宽恕冒犯者。如果受害者受到的伤害是在冒犯者的行为是有意而且可控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且冒犯者的道歉不真诚, 受害者就更不会宽恕冒犯者。Fincham F D, Paleari F G,Regalia C通过探讨检验了主观的严重程度和客观的严重程度对宽恕的影响,发现主观的冒犯严重程度部分地调节了客观严重程度对宽恕的影响。

3.4 责任归因

影响宽恕的责任归因是指受害者对侵犯产生的原因解释。Fincham 等的研究发现责任归因既可以直接影响宽恕也可以经由情境性共情和负面情绪反应而间接影响

宽恕。

3.5 侵犯的后果及道歉

侵犯的后果包括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后果消除的程度(后果是否仍然对受害者有影响)。研究表明侵犯的后果的消除程度与宽恕呈正相关,在控制了其他的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侵犯后果消除得越彻底,就越容易得到宽恕。也有研究表明侵犯越严重,就越难以得到宽恕。

3.6 人际关系

McCulloug等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承担义务的人际关系,是宽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亲密人际关系中的一方较愿意宽恕对方可能是由于这种关系把受害者和侵犯者的某些利益融合在了一起,从而驱使受害者通过忽略伤害来最大可能来维持此种关系,以促使受害者较愿意宽恕对方。

3.7文化差异

宽恕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宽恕自己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被认为是必要的,而在东方集体主义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也有研究表明宽恕不受文化影响。

在中国,做出宽恕决定往往是为了维持和睦的关系或者保全面子,人际关系的和睦被看成是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傅宏发现属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特有的文化人格因素如人情、面子、人和等与中国人的宽恕之间的相关趋势比较高,而那些在西方文化中已经被证实了的一些相关人格因子如自尊、焦虑等并没有发现显著相关。

4宽恕的研究方法

目前,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叙事法、问卷法和实验法。

5.1问卷法

问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测量受害者对某个人的某次侵犯的宽恕,代表性的问卷有Susan Wades 的人际动机问卷(TansgressionRelatedInterpersonalMotivationsInventory)和 Enright 宽恕问卷(EnrightForgivenessInventory)。另一类是测量宽恕倾向, 代表性的量表为宽恕意愿量表(WillingnesstoForgiveScale)。

5.2实验法

目前,宽恕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认知函数的研究和宽恕干预的研究。宽恕的认知函数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宽恕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探索人们在做出宽恕判断时如何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宽恕的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人际宽恕干预最有代表性的是Enright 和 Worthington 的干预措施,且这两个干预有很大的相似。其中干预过程中的5个重要部分是:回忆伤害事件;移情;承认自己的冒犯事件;承认和执行宽恕;克服不宽恕。

5.3 叙事法

叙事法又名临床访谈法,通常是让被试就自身经历过的侵犯的事情进行报告,由研究者对其报告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分析。Zechmeister等人于2002年采用叙事法针对冒犯者与被冒犯者对人际冲突所做出的解释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Auerbach,Y.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The religious dimension.[J]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2005,17,469–485.

[2]Chapman,A.R.Truth commissions and intergroup forgiveness:The case of the South African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Peace and Conflict[J]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2007,13:51–69.

[3]Enright.RD,Santaos,MJD,AL-Mabuk.R .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J]Adolesc,1989,10(2):96-97

[4]Enright.RD,Santaos,MJD,AL-Mabuk.R.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J]Adolesc,1989,10(2):96-97

[5]Enright.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1991(1):123-152.

[6]FinkelEL,RusbultCE,KumashiroM.Dealing with betrayal in close relationships:does

commitment promote forgive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6):956-974.

[7]Leitenberg,M.Deaths in wars and conflicts in the 20th century(Occasional

Paper29).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Peace Studies Program.2006

[8]Maltby.J,Macakill.A,AL-Mabuk.R,failure to forgive self and others: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giveness personality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general health .Pers Indivi Differ2001,30(5):881-885

[9]McCullough,M.E,E.L,Sandage,S.J.Worthington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11:Theoretical elaboration and measurement.[J]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1586-1603.

[10]McCullough,M.E,E.L,SandageSJ.Worthington ,Interperson-nal forgiveness in clos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hchology, 1997,73(2):321-336.

[11]McCullough,M.E.Transgression-related motivational dispositions:personality

substrates of for giveness and their links to the Big Five[J].Personality and Social Bulletin,2002,28(11):1556-1573.

[12]Michael J.A.Wohl,Matthew J.Hornsey,Shannon H.Bennett,Why Group Apologies Succeed

and Fail:Intergroup Forgiveness and the Rol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mo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doi: 10.1037/a0024838

[13]Nadler,A.,& Liviatan,I.Intergroup reconciliation: Effects of adversary’s expressions

of empathy, responsibility, and recipients’trust. [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6,32:459–470

[14]Neto,F.,&Mullet,E. Personality,self-esteem,and self-construal as correlates of

forgivingness. [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18(1),15–30.

[15]North,J.Wrongdoing and forgiveness [J].Philosophy,1987,62:499-508.

[16]Oh Park,Y.,Enright,R.D.The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 in the context of Adolescnet

conflict in Korea[J].Adolesc,1997,20(4):393-402

[17]Oliner,S.P,.Altruism,forgiveness,empathy,and intergroup apology.Humbold[J]Journal

of Social Relations,2005,29,8–39.

[18]Peggy,K,Wertheim,E.H.,&Kornblum,J.Paths to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The roles of

personality, disposition to forgive and contextual factors in predicting forgiveness following a specific offe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4,337–348.

[19]Philpot,C.R.,&Hornsey,M.J.Memory for intergroup apologies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orgiveness. [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1,41:96–106.

[20]Pingleton,J.P. Why we don't forgive:Abiblical and object relations theoretic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failures in the forgiveness process[J].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1997,25:403-413.

[21]Renate,Y.Kimberly,M.,&Hymie,A.Rumination:Bridging a gap between

forgivingness,vengefulness,and psychological health.[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2,1573–1584.

[22]Subkoviak,M.J,Enright,R.D.,Wu,CR.,Gassin,E.A.,Freedman,S.,Olson,L.M.,&Sarinopulos

,I.Measuring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middle adulthood[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5,18:641-655

[23]岑国祯.从公正到关爱、宽恕—道德心理研究三主题略述.[J]心理科学1998,21(2):161-166

[24]单家银, 徐光兴.自我宽恕- 健康心理学新热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8,16(1):92-94

[25]范美琴.大学生情境宽恕与宽恕焦虑的实证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6]傅宏.基于中国大学生样本的宽恕及其相关人格因素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

验,2006,(1):58-63.

[27]傅宏.基于中国大学生样本的宽恕及其相关人格因素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

验,2006,(1):58-63.

[28]傅宏.宽恕心理学:理论蕴涵与发展前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92-97

[29]胡三嫚 ,张爱卿,贾艳杰,钟华.大学生人际宽恕与报复心理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05,13(1):186-188

[30]胡三嫚,张爱卿,钟华.大学二年级学生人际宽恕与报复心理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心理

发展与教育,2005(1):104-108

[31]凯罗琳·默夫,阿泽拉姆·阿杜克[M].人格心理学新进展.2007,205-216

[32]李兆良.国外关于宽恕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医学与社会,2009,22(3):62-65

[33]罗春明,黄希庭.宽恕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4,(6):908-915

[34]骆一,戴冰,张惠. 关于宽恕的人格因素的初步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报,2005,21(1):16-17

[35]马洁,郑全全.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34-740

[36]马洁.归因在宽恕中的作用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7]马洁.归因在宽恕中的作用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8]倪伟.中学生宽恕风格的发展及其与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关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1(2):

98-104

[39]陶琳瑾6-12岁小学儿童宽恕倾向发展特点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40]童碧柳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41]童碧柳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42]王皓,3-6岁幼儿宽恕倾向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43]王金霞,王吉春.宽恕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2009,19(5):694-696

[44]王志琳,郑爱明.宽恕与健康:心理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34-7.

[45]徐晓娟.大学生人际宽恕行为原因探寻.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46]张海霞,谷传华.宽恕与个体特征、环境事件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774-779

[47]朱辉宇.关于大学生宽恕心理的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02,(12):

积极心理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研究与探索 积极心理学研究 学号:2009105070 姓名:陈林 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摘要: 随着心理学进入21世纪,关注人类幸福感与优势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日益声势浩大。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响应。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评价;发展趋势

目录 1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 4 - 1.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 4 - 1.2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 5 - 2 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 6 - 2.1 基本含义 ............................................................................................... - 6 - 2.2 研究方法 ............................................................................................... - 6 - 2.3 研究内容 ............................................................................................... - 6 - 2.3.1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 7 - 2.3.2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 8 - 3 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 9 - 3.1 积极意义 ............................................................................................... - 9 - 3.1.1 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存在的不足........................................................................................... - 9 - 4 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 10 - 5 结束语 .......................................................................................................... - 11 - 参考文献 .......................................................................................................... - 11 -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我们知道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是高举实验的旗帜屹立于科学之林的。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争取其科学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实证主义的量化方法路径并不能解决人类心理行为的所有问题,近年来与量化研究相对应的质化研究正在悄然兴起,本文力图对这一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评述,并介绍它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前景。 一、质化研究的蕴含及兴起的背景 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通常被人们译为“定性研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被译为“质化研究”“质的研究”等。陈向明认为定性研究的译名容易被误解为我国学术界目前通行的“定性研究”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定性研究所下的定义比较抽象、宽泛,通常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包括思辨、思考、解释等都划入定性研究的范畴。国内的研究方法论著中,定性研究有其特殊的含义,多指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思考、看法、构思,为了避免歧义,这里采用“质化研究”称谓。 那么国外的质化研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这里列举几种定义:“质化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加以度量”;“质化研究的渊源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科相关联……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及群体行为特征”;“质化研究是一种一致的质化范式设计,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叙述来理解社会和人的过程”;“质化研究是理解人的现场研究,一般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或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质化研究是从非普遍性的陈述、个案中获得印象和概括的过程,是文化心理方法学的基石”。陈向明总结了质化研究的主要特点:“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篇一:开题报告范例 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 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

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 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 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 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 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宽恕,当代,心理学]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 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 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 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 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 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 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是核心。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性格是核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①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行为的外在表现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②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的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④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和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

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5, 734–74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 马洁郑全全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杭州 310028) 摘要西方学者已普遍接受宽恕的本质即为亲社会性动机转变过程。从这一取向出发, 介绍Worthington提出的宽恕压力应对模型、Koutsos等人提出的人际间相关变量模型以及Hall和Fincham 提出的自我宽恕模型这三个模型。三个模型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提供支持, 通过论述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同时在宽恕模型论述中总结分析近年来宽恕的认知加工、人际相关变量的作用以及自我宽恕方面的研究进展等。最后对宽恕在西方以及我国的研究进行回顾, 指出中西方宽恕研究发展中存在的研究不全面、缺乏理论支持等问题。 关键词亲社会性动机转变; 个性倾向性宽恕; 情境性宽恕 分类号 R395; C91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 宽恕(forgiveness)是一种美德, “以和为贵”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态度。但个体社会生活中总避免不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侵犯或者伤害, 宽恕研究领域正是关注于个体对类似事件发生后的认知及反应过程。可以看到, 早在18世纪哲学著作中就有过对宽恕的论述, 但理论观点多以宗教信仰为核心 (张宁, 2001)。直到20世纪90年代, 宽恕才因道德研究正式走入心理学的视线(岑国帧, 1998), 早期阶段的研究重心为宽恕概念及临床干预方法的争论, 缺乏实证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各种宽恕量表的开发(如Wade的量表), 宽恕研究范畴也逐渐从宽恕的定义、发展阶段以及临床干预手段等方面扩展到宽恕的认知变量、社会关系变量、神经生理等方面, 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宽恕概念发展 有关宽恕的比较清晰的心理学概念最早由Enright于1991年提出, 他认为“宽恕是指面对冒犯者的不公平行为时, 对冒犯者施以同情和爱” (Enright, 1991)。Enright这一定义首次将宽恕归属于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状态, 强调情绪及认知转变, 但这一界定缺乏对宽恕的人际间特征与个体内特征的整合。1995年Robert首次提出宽 收稿时间: 2009-11-03 通讯作者: 郑全全, E-mail: qqzheng@https://www.sodocs.net/doc/327505747.html, 恕倾向(forgivingness)这一概念, 他认为, “宽恕倾向指基于个体特性的原因, 在被冒犯时, 个体会以一种善意的、仁慈的方式来中止自身的愤怒” (Allemand, 2008)。Robert这一界定指出宽恕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认为特定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中具有一致的宽恕倾向。 Gottman等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动机理论中提出在冒犯行为产生后, 被冒犯者的反应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属于正当的愤怒(如悲伤、愤怒和谴责等), 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攻击及伤害的反应(无辜的受害、害怕以及担心等)。McCullough与Worthington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动机分类观点, 认为冒犯行为产生后被冒犯者会产生对冒犯者的两种不同动机: 回避动机与报复动机。宽恕过程就是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回避动机与报复动机减少的亲社会动机改变过程, 回避与报复动机越强烈, 被冒犯者的宽恕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越小(McCullough, Worthington, & Rache, 1997; McCullough et al., 1998)。McCullough在2000年的综述文献中提出宽恕的本质为“发生在个体内的, 对人际间冒犯行为的亲社会的动机性转变”(McCullough, 2000)。目前心理学界也普遍肯定McCullough等人的观点, 认为宽恕的核心概念是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的, 冒犯行为产生之后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转变过程。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篇一: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日期 XXXX 院、系(部)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 专业及班级工程管理专业XX级 01 班 姓名及学号 XX XXXXXXX 工程管理系 XX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审查表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 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人的某些行为或行为结果在一定刺激下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1)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 年时仅有20 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 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 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Lyubomirsky 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 等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 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 (3)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 Peterson 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

自我宽恕的理论分析与成因探索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兴起,有关宽恕的研究越来越多,其领域涉及宽恕的概念、机制、模型和影响因素等基础研究以及宽恕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家庭婚姻、攻击性等关系的应用研究。近年来,作为宽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宽恕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1],它是一个“当事人由自我疏远的状态转向自我亲近、自我接纳的过程”[2]。Enright (1996)认为,自我 宽恕是“在面对自己的、已认识到的错事时,个 体愿意放弃对自己的不满,并给予自己同情、宽大、关爱”[3]。 自我宽恕包括三个要素:其一,自我宽恕的是具体的事件,而不是某个模糊的不安感,要自我宽恕,必须揭示不安感后面的具体“错事”;其二,由错事触发的消极情感被克服,从而达成内在的自我接纳;其三,承担相关的责任,改善自己的行为[4]。可见,自我宽恕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份构成。据此,我们认为,自我宽恕是个体在面对自己已经做的错事时,在认知方面,个 自我宽恕的理论分析与成因探索 祁焦霞陈少华 摘要:自我宽恕是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该文从进化心理学、精神分析、观察学 习以及认知失调等不同理论角度对自我宽恕的本质、形成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自我宽恕研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自我宽恕的定义还存在争议;自我 宽恕的研究方法还远远不够成熟和完善;自我宽恕的研究内容也不够全面,忽视了对受害者之自我宽恕的研究等等。 关键词:自我宽恕理论成因 作者简介:祁焦霞(1981-),女,河南焦作人。现就学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发展与教育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是个性发展与教育。 作者简介:陈少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4卷总第103期2009年第3期总第237 页

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综述 21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涌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它的简明定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1]。积极心理学起源于MihalyCsikszentmihalyi 和 Martin Seligman 1997 年冬天的一次谈话,并迅速成为推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一种积极倾向。这种积极倾向甚至不限于心理学内部,而是已迅速扩张到了教育、公共健康、社会和人类服务、经济、政治科学、神经科学、领导学、管理学和组织科学等其它学科。积极心理学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批评和挑战。 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认为积极心理学家们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个人的满足就是好的)是由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衍生而来。这种观念导致积极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忽视了潜藏的文化和道德假设,并曲解了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观,没能批判性地反思其研究工作。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研究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Becker和Marecek回顾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和19世纪末流行的心理治疗和20世纪的心理卫生保健运动的比较。他们主张积极心理学应该持一种超越孤立个人、涉及社会环境全貌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应该重视社会约定和人的能动性;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快乐”、“美德”和“力量”做出更细致的定义,应该构建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繁荣”理论。他们最后建议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展其应用价值[2]。Power认为性格是积极心理学在理解和发展“人类繁荣”的研究中的核心。尽管积极心理学重视性格,并广泛地参照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但是它的美德理论仍发展滞后。Power阐述了理解繁荣的美德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善、性格整体性和性格类型,认为积极心理学家并没有提出“善”的实质性概念。因为美德是一种持久的追求某种“善”时所必需的人格特质,所以“善”的实质性概念,在研究人类美德时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家只是用一种不完整的方式来呈现美德,关注少数的“力量项目”,而美德伦理学研究者则通常强调性格的整体性和全方位的美德的发展。由于积极心理学家们没有承认美德的性格和性格的四种类型,所以他们经常把节制的性格曲解为是美德的。最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在关于善的生活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把美德的和邪恶的性格类型区分开来Kristjdnsson认为,积极心理学遭受:内部分歧,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对快乐是什么的分歧;概念模糊性,比如是否存在非道德的快乐;矛盾性,比如自我实在论和反自我实在论的矛盾,还有积极心理学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即假设凡是通过总体评估判断后,就能够获得一种规定Sundararajan通过对比较塞里格曼和孔子关于好的生活的设想,批判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所带来的弊端:科学和生活的割裂、道德价值标准(美好生活的标准)取决于科学验证(也就是科学价值)[3]。Sundararajan还通过对比中国佛教的“体味”和“空”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关于“好的生活”的模型缺少的价值维度[4]。Sundararajan认为,要弥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所带来的弊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维度,而价值维度的确立,又通过道德地图的描绘。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Miller认为积极心理学基于一整套谬误的主张:循环论证、同义重复、定义不明、不合理概括等。积极心理学仅仅只是把心理健康和一种高兴的、友好的、目标驱动的、追求卓越的和外向的人格类型相关联,而不是探究积极态度如何促进成就、成功、幸福和快乐Richardson和Guignon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源于它草率地认为主流心理科学太“消极”了。Richardson和Guignon考察了积极心理学的哲学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苟勇 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厌恶习得性脑岛 厌恶是什么?厌恶是一种情绪,也是最神秘的一种情绪。厌恶来自于习得性,并最终成为我们关于自身脆弱和有限的生命的独有认识。任何触发厌恶的事物,从各种物质、人体结构,再到我们世界观被粉碎,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厌恶。所有厌恶都会引起回避,但特定的、转瞬即逝的厌恶感是不能被制约的。厌恶可以是明显的、内在的和简单的,或者是抽象的、哲学的和复杂的。﹝1﹞1厌恶的定义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厌恶(disgust)是远古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厌恶是一种内脏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厌恶是有同情心和文明的人的副产品,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个体特征,厌恶也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的厌恶对象可能代代相传。 2研究现状

2.1厌恶的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观察法为行为假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通过观察2~3岁儿童群体对厌恶的人或物的反应,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区分儿童厌恶情绪表现方式。观察被试者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记录厌恶对象名称。分析出厌恶的事物往往没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事物可以划分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无素,每个元素都构成了厌恶情绪的一个层面。 2.1.2实验法。厌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厌恶量表研究和厌恶认知干预的研究。厌恶量表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读博士期间开发的,它被应用于实验及临床测验,量表中可以回答你的忍耐恶心事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具体的事物,对被试者有多大“杀伤力”。厌恶的认知干预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厌恶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厌恶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2.2厌恶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学者对引起厌恶心理的因素有不同看法,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认为厌恶从一种简单的机制进化而来,它帮助我们避免吞咽毒药,警告我们远离一些危害。厌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情感。它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在社会群体中理解互惠的重要性,同样地,我们对于疾病感到厌恶并回避它,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健康。 2.2.1厌恶心理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