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高考地理时事热点精编

2020高考地理时事热点精编

2020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汇编

一、扶贫开发攻坚战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时事背景]

2020年1 月19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透析考向]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和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精准的扶贫脱贫政策。

[考向预测]

人口问题、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其它资源的开发的利用等。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果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的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迅猛增长,水果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富农增收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云南省水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由于云南省水果的供给主体主要由分散的农户组成,加之水果本身的鲜活性、易腐性、易损性等特点,导致水果在流通过程中腐损率较高、流通效率较低。下图示意2016年云南省水果种植面积分布。

(1)描述云南省水果种植的空间分布规律。

(2)推测云南省水果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并说出推测依据。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如何解决云南省水果运输途中的弊端。

(4)除改善运输条件外,请为云南省水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其他合理化建议。

【答案】(1)水果种植空间分布广泛;红河(玉溪)水果种植面积最大,形成水果种植中心;大理、昭通形成次中心。

(2)公路运输。农户较为分散,交通需求不集中,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该地以山区为主,公路建造成本低,适应性强,公路网分布广。

(3)开辟水果运输绿色通道;加大冷冻、保鲜技术的研发投入;采用集装箱等形式,进行专业化运输。

(4)发展水果深加工业,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开展果园游、采摘游等,丰富产业结构;培育良种,延长保鲜时间。

【解析】

本题以云南水果种植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改善水果在交通运输中的弊端的以及水果产业发展的措施。要求学生学会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方法,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要求及结合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详解】

(1)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一般从整体分布状况、极大值、极小值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云南省水果种植面积分布图并结合图例判断,水果种植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红河、玉溪、大理和昭通。其中红河(玉溪)水果种植面积最大,形成水果种植集中分布区;大理、昭通种植面积较低,形成次中心。

(2)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结合云南水果种植的特点、云南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三者进行综合判断。结合材料、云南省水果的供给主体主要由分散的农户组成,说明种植分散且不成规模,交通需求不集中,应选择方面灵活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云南处于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况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河流纵横,这样的背景下,一是修建公路成本低,二是可以发公路运输方便灵活的特点。

(3)结合材料分析,针对水果具有鲜活性、易腐性、易损性等特点,可以加强冷藏、保鲜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针对水果在流通过程中腐损率较高、流通效率较低等问题,可以采取专业化运输,成立专门运输水果的运输通道,同时可以不采取集装箱等专业

化运输方式,一是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是水果迅速投入市场;二是可以减少运输途中水果的损害。

(4)本题考查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研究优良品种,提高品质,延长水果的保鲜时间;二是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种植特色水果,并开展果园观光、采摘、种植体验等活动,也扩展产业结构;三是加强水果产业的深加工,延长水果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四是加强宣传,提高水果产业的知名度;五是树立品牌战略,打造特色品牌水果。

2.图甲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图乙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答案】(1)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6~8月份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解析】

(1)从图甲可知,该省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且西北部较多。

(2)根据图乙可以看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在6~8月;滑坡泥石流往往由暴雨激发,而这几个月份正是云南降水较多的时期,故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二、东非蝗灾

[时事背景]

2020年2月初,根据外媒消息报道称,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爆发了严重蝗灾,近万顷粮食被吞食。有数据显示,此次蝗灾蝗虫的数量超过3000亿只,在距离事发地的数里外都可清晰听见蝗虫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声音。每次蝗虫的出现,都是遮天蔽日的,太阳亦为之失色,一派末日的景象。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显示,非洲之角是此次蝗灾的重灾区,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遭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而肯尼亚正经历70年来最严重蝗灾。大家看看这次虫灾的元凶“沙漠蝗”

[透析考向]

蝗灾是一种生物灾害,蝗灾带来的危害,蝗灾对粮食生产的破坏性,如何防治蝗灾等将会是考查的重点。

[考向预测]

1.下列灾害中与干旱相关联的是( )

①地震②森林火灾③蝗灾④泥石流⑤水土流失⑥荒漠化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④⑤⑥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地震属于地质灾害,与干旱没有关联,①错;干旱导致草木枯黄,可能诱发森林火灾,②对;干旱导致蝗虫孳生诱发蝗灾,③对;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一般是暴雨等多重因素诱发,与干旱关系不大,④错;水土流失是由于植被破坏等因素导致,⑤排除;干旱致使土壤水分长期缺失,导致土地荒漠化,⑥对。故该题正确答案为D。

2.下面那种灾害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A.地震B.台风C.寒潮D.蝗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蝗灾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蝗灾危害的严重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我国历史上造成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蝗虫灾害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3.材料一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

材料二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特点及成因。

(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3)分析说明蝗灾和旱灾的关系。

(4)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卷土重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蝗灾几乎没有。原因: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

(2)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3)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出现严重蝗灾。

(4)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图中曲线形态,我国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次数最多,冬季蝗灾几乎没有发生。因为我国夏季气温高,植被丰富,特别适宜蝗虫

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植被少,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

(2)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蝗神庙的数量,反映了区域蝗灾的程度。根据材料二图中蝗神庙的分布,我国蝗灾在黄

河中下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3)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出露的河床、湖底,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出现严重蝗灾。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主要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只要条件适宜,蝗虫会大量繁殖,蝗灾会卷土重来。

三、乡村振兴战略之新型农业

[时事背景]

近些年,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一些新型农业类型不断出现,其中一种名为“认养农业”的新农业模式走红全国,如在辽宁省盘锦市某镇,当地农户瞅准了“认养农业”的发

展潜能,实行“农旅结合,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农业认养开展得如火如荼。“认养

农业”是将农产品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把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对象,以体验、互动项目为卖点,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风情民宿进行整合

包装,再打包兜售。辽宁盘锦的“认养农业”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第一,农

民与消费者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第二,“认养农业”模式,是城市的消费者和

农民直接取得联系,市民和农民签订一份合同,整条产业链由过去的“产供销”变成

了“销供产”,农产品滞销难卖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消灭了中间环节,农民的利

润也显著提升,这就是共享经济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第三,在消费需求的倒逼下,农民必须主动提升农产品安全标准,用环境友好的方式对待土地和农作物。唯有农产

品的优质,才能换取市场的优价。除“认养农业”之外,还有庄园农业、设施农业、

工厂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多种类型。

[透析考向]

1.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2.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考查发展新型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向预测]

微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适度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

指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如图示意某微农场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微农场的主导因素为 ()

A.劳动力 B.市场

C.科技 D.政策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微农场主要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的配制主要依据科技,故选C。

[答案] C

2.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植物生长旺盛期时,下列城市中营养液箱中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解析]微农场无土栽培以蔬菜、花卉为主,蔬菜、花卉的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提供的养分、水分等生长。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某地植物生长旺盛

期加液次数最少说明此时该地营养液消耗较慢,即此时该地蔬菜、花卉生长速度较慢

或蒸发、蒸腾速度较慢,可推知此时该地的气温较低、光照较弱、降水较多,然后结

合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江淮地区为梅雨天气,可知该地最可能为位于江淮地区的上海,故选C。

[答案] C

我国某村庄原来低于25°的坡地(65 hm2)全部栽种黄烟,大于25°以上的坡地开垦了

10 hm2玉米田。近年来,该村庄为了继续陡坡耕地种植,逐步推广了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每隔4 m沿等高线高密度种植双行生长快、耐刈割、萌蘖力强的木本固氮植物,农作物及其他经济植物种植在篱间带上,当植物篱长至1 m左右时,从距地面30~50 cm处刈割。如图示意该村庄目前植物篱模式下农业发展流程。读图完成3~4题。

3.该村庄陡坡耕地需要继续种植的原因是 ()

A.科技进步,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减弱

B.气候湿热多雨,洪涝灾害频繁

C.可耕作土地不足,难以满足农业需求

D.畜牧业规模缩小,饲料需求减少

[解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多,人们不断开垦荒地,发展种

植业,该村庄陡坡耕地需要继续种植的原因是可耕作土地不足,难以满足农业需求,

选择C。

[答案] C

4.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影响是 ()

A.植物篱与农作物争光,作物产量和生活燃料供应减少

B.25°以下坡耕地直接土地产出效益明显增加

C.坡耕地稳定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带动畜牧业发展

D.水土流失减弱,培肥作用增强,土壤肥力上升

[解析]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陡坡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固氮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D对;作物产量和生活燃料供应增加,A错;25°

以下坡耕地经过综合发展经济效益明显增加,B错;大于25°坡耕地主动退耕还草,带动畜牧业发展,C错。

[答案] D

四、粤港澳大湾区

[热点背景]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加快编制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规划。

[透析考向]

1.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材料考查建成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该区发展的条件。

2.考查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如何协调发展。

3.以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等为背景材料,考查该桥梁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预测演练]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原创题)

材料一: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桥,是世界级超大的“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路线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与深圳侧连接线对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岸,终于横门互通。全长24千米。

深中通道距港珠澳大桥38公里,全长24公里,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界级超大“隧、岛、桥”集群工程,其中8车道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

材料二:深中通道交通分布图

深中通道采用“东隧西桥”的建设模式,主要原因是()

A、景观要求

B、机场起飞限高要求

C、建设成本低

D、建设难度低

【答案】B

【解析】东部靠近深圳机场,桥梁高度会影响飞机的升降,故B符合要求。

(2)深中通道被称为“虎门二桥”,它的建成,将会()

A、减轻虎门大桥的交通运输压力

B、加剧中山的交通压力

C、中山房价下降

D、深圳房价迅速升高

【答案】A

【解析】建设深中通道的目的之一是减轻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

(3)深中通道的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 (3)缓解虎门大桥交通运输压力;完善珠江三角交通运输网络;大大缩短珠江口东西两岸通行时间,提高通行效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等。

五、中美贸易战

[热点背景]

中美贸易摩擦是2019年的重要大事,涉及面广,关系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尤其对

出口贸易、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透析考向]

中美农业差异、贸易战对双方工业和农业部门的影响,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相关考点。[预测演练]

1.下图为中国主要农业贸易流量示意图,表格为中国主要农业区域间贸易流量统计表,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流出→湖南广西黑龙吉林新疆湖北吉林黑龙黑龙

(2)说出图中A组箭头所示农业贸易的主要农产品,并分析新疆成为其贸易输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3)据图表分析湖南广东两省之间农业贸易量最大的原因。

[答案](1)中、东部间贸易量多,东西部间的贸易量少,(贸易流量东多西少,青藏地区最少)(2分),主要贸易输出地为东北、中南、广西、新疆等地(2分),主要贸易输入地主要为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分)。

(2)棉花(2分)、水果(2分)。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质量好,有灌溉水源(2分),产量高;交通便利(2分)、纺织等加工业不及东部发达(2分)(7选5)。

(3)地域位置邻近(运输便利、成本低;食品结构相近)(2分);广东城市化水平高,耕地面积小(2分);人口众多,需求量大(2分),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发达,需要农产品为原料(2分);湖南有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产品产量高(2分)。(5选4,得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农业贸易差异较大,我国农业贸易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中、东部间贸易量多,而与西部间的贸易量少,青藏地区最少,从表中数

据可以看出主要贸易输出省区有中南地区的湖南、湖北,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

西北地区的新疆,西南地区的广西,主要贸易输入地区主要为广东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及山东省、京津唐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

(2)读图可以看出A组箭头所示农业贸易的农产品主要输往京津唐、山东省、河南省、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处我国内陆,降

水虽少,但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盛产优质长绒棉和

葡萄、哈密瓜等优质水果,产量高,所以该组箭头所示农业贸易的主要农产品最可能

的是棉花、水果,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农产品输出,而且纺织等加工业不及东部发达,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新疆农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

(3)湖南、广东两省地域位置邻近,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成本低,而且两地生活习惯相似,食品结构相近,而广东城市化水平高,耕地面积小,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广东省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农产品作为原料,而湖南有全国商品粮

基地,农产品产量高,是重要的农产品输出基地,所以两省之间农业贸易量最大。

2. 材料一高粱,又称萄黍,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用

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既可食用、酿酒,又可加工用。高粱喜温、喜光,在生育

期间所需的温度比较高,全生育期适宜温度并且全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高粱

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中吉林省是高粱的核心种植区。

材料二东北高粱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见图1)。

图1东北高粱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高粱近年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变

化示意图(见图2)。

图2中国高粱近年产置、进口置和消费置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中国是世界主要高粱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的70%以上,其中美产高粱占总进口90%多。2018年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经

济史上规模最大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于6月15日表示,美国将开始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中国即日发布声明回应称,将以“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对等措施进行回击,第一轮反制措施描准了高粱、歲菜等农产品和汽车。中国商务部还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行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对某国商品发起的第一例“双反”调查。

(1)吉林省所产高粱粒大饱满,营养充足,简述当地适合高粱种植的气候条件。(2)结合材料三,说明近年来我国高粱的供需特点。

(3)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分析此次加征关税对美国髙粱产业的影响。

(4)中国对美产高粱加征关税,对我国东北高粱产业来说是一大机遇,请为东北高

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吉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高粱的生长;生育期白昼长,光

照充足;生育期晴天多,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热量充足。

(2)近年来,我国高粱的国内供应量(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外供应量(进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需求量总体有所减少;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但仍旧

很大。

(3)美国高粱出口困难,库存积压,价格下跌,高粱种植农户利益受损;高粱种植

面积下降;与高粱生产相关的产业受到连带影响。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高粱的单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高

粱种植面积;提高高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命题意图】

以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对地理知识进行考查,是本题的设计导向。“农业”在高考中考

查的频率较高,且多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本题以“中美贸易战”为背景考查吉林高粱的生长条件和中美高粱产业

的对比和发展,能更好地落实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凸显对地理学科核

心素养的考查。第(1)题考查吉林的气候对高粱生长的影响,学生需具备准确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2)题考查髙粱供需(市场)的特点,要求学生能结合图文材料,准确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第(3)题考查中美贸

易战对美国高粱生产的影响,解答本题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需

要学生用逆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方法才能获得较全面的答案;第(4)题考查东北高

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考生需具备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题从“中美贸易战”这一热点人手,以东北为区域背景,考查了区域认知能力;以“高粱”为载体,设计了高粱生长的气候条件、供需变化、产业影响和高粱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等问题,由浅人深,环环相扣,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

六、澳大利亚山火

[时事背景]

澳大利亚的山火,从2019年9月以来,已经烧了近5个月,造成至少33人死亡,约10亿野生动物丧生,2500多间房屋和1170万公顷土地被烧毁。

[透析考向]

山火与气候的关系,山火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态环境如何恢复等应为重要考点。

[预测考向]

2015年1月澳大利亚南澳洲发生30年来最严重森林火灾,南澳州这场林火主要发生在在阿德莱德地区,造成几万亩的森林被烧,几百栋民宅被毁。

(1)简析阿德莱德该季节森林火灾发生的自然原因。(6分)

(2)指出森林火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地处背风坡(易发生焚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枯枝、落叶等松散可燃物数量多。(6分,答出3点即可)

(2)森林面积减少;污染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4分,答出2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1月份,澳大利亚是夏季,阿德莱德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地处背风坡,易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少。夏季,气温高,枯枝、落叶等松

散可燃物数量多,容易发生火灾。

(2)火灾导致当地森林面积减少,烟尘污染大气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考点: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不利影响。

七、新冠肺炎

[时事背景]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全球,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万人被感染,

情况严重,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预测考向]

新冠肺炎的考查侧重于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国民经济

不同部门的影响等。

[预测考向]

1、这是我国2月18日16时新冠肺炎的分布图,制作这幅分布图应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数字地球

【答案】A

【解析】制作分布图,要经数据收集、输入、计算等环节,需要地理信息系统。

2、有一批10吨应急的抗疫物资要从北京运到武汉,最好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答案】C

【解析】应急物资由于是急需,时间紧,所以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

3、世界卫生组织要想及时准确了解各地疫情的最新状况,做出应对措施,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想要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变化,需要对疫情分布、疫情发展等一系列信息做综合地处理,需要地理信息系统。

考点:“3S”技术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