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理课时作业答案

物理课时作业答案

物理课时作业答案
物理课时作业答案

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选择题(共2小题)

1.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

(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

(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

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第一次将重物提高h米.第二次将重物提高2h米.不考虑摩擦,比较两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

5.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某同学正确测得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是0.2m,物重是1.2N,其它测量或计算的数据如下:(不计绳重和摩擦)

0.5N 0.4m 0.24J 0.2J

(1)如果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违背物

理规律的.上表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表格中的数据),应改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改正后的

数据计算得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___.

(2)实验中应该_________拉动弹簧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的主要原因是要克服_________做额外功.

(3)当用这个装置提起重2N的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为η2,则η2_________η1(填">""="或"<").

(4)当动滑轮重为_________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重的物体刚好不省力.6.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_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填变化情况)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

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7.(2012?遵义)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9.(2010?漳州)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物上升一定高度.

(2)利用滑轮组(甲)和(乙)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分别为W

甲、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

、η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W

_________

W乙,η甲_________η乙.(选填">"、"="或"<")

(3)使用滑轮组总要做额外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2009?攀枝花)如图甲,某同学用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同一种绕绳方式下匀速提升不同质量的重物,得到了多组竖直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并绘制出如图乙的F﹣G图象(不计绳重与摩擦).(1)试根据图象计算动滑轮所受;

重力G

(2)在图甲中画出该同学的绕绳方法;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为65N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11.(2007?大连)某建筑工地为了搬运建材,采用的滑轮组示意图如图所示.钢丝绳的拉力F由电动机提供.此滑轮组在30s内将质量为450kg的建材匀速提升了6m,拉力F所做的功为36000J,不计绳重和轴摩擦,g取10N/kg.试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钢丝绳移动的速度.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什么?

12.某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1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_________.

(2)图2是实验时测力计的放大图.结合图2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

违背物理规律的原因.其原因是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可计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3)若增加提升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影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_.

13.(2011?锦州)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某位置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m A<m 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度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_________相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两个图进行比较,理由是_________.

14.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想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大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先将小球从斜面的h1的高度上由静止滑下,并记下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s1.

(1)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怎样判断动能的大小:_________.

(3)通过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4)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足够长),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15.(2007?临汾)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明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物体自由下落冲击

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钉子,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如图所示.

(1)他通过观察___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中A和B是通过控制_________来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3)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应选择图中的和(4)你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_________.

16.图是一电动机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装置示意图.假设电源电压380V保持不变,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Ω,不考虑电动机各处摩擦.当电动机将540kg重物匀速提升16m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为20A,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则:

(1)电动机所施加的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2)电动机所施加的拉力F是多少?

(3)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是多少?

(4)试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求电动机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

2012年11月胡文涛的初中物理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

(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

(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

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第一次将重物提高h米.第二次将重物提高2h米.不考虑摩擦,比较两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

答:

解: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对滑轮组来说,有几段绳子在拉重物,绳

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移动距离h的几倍.故机械效率:η====(n 为拉重物的绳子段数),所以用同一滑轮组提同一重物,两次提升的高度,在不考虑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3.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大小 2.4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应向上移动24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

(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拉力的大小;

(2)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根据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s=nh求出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的距离.

(3)利用η====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由图可知,此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

所以绳端移动距离s=3h=3×8cm=24cm;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83.3%.

故答案为:2.4;24;83.3%.

本题关键:一是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点评:

子股数),二是利用好推导公式η====.

4.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η=,需要测的物理量有有物重、绳端的拉力、物体上升的高度、绳端移动的距离,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动滑轮的重、绳重与摩擦.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增加提升物体的重.

(1)根据η==可知,实验中需要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和绳端的拉力,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

(2)在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不光有物重还有动滑轮的重、绳重与摩擦;

当其他因素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其他因素相同时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其他因素相同时绳重及摩擦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解:

(1)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η=;

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和绳端的拉力,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

(2)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动滑轮的重、绳重与摩擦;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增加提升物体的重.

故答案为:

η=;物重;绳端的拉力;物体上升的高度;绳端移动的距离;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物重;动滑轮的重;绳重与摩擦;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增加提升物体的重.

5.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某同学正确测得重物被提升的

表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0.4和0.2(填表格中的数据),应改为0.6和0.3;根据改正后的

数据计算得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80%.

(2)实验中应该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的主要原因是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

(3)当用这个装置提起重2N的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为η2,则η2>η1(填">""="或"<").

(4)当动滑轮重为4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重的物体刚好不省力.

(1)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可知,有用功不可能大于总功;根据滑轮组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根据s=nh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根据W=Fs求出总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改正后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利用二力的平衡,只有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在提升物体,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需要克服动滑轮重和摩擦做功,所以要做一些额外功,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3)使用同一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物重,增大了有用功,机械效率会变大.

(4)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表示时,绳子末端的拉力为F=(G

物+G

),当拉力

等于物体重力的时候,不再省力,根据此关系式列出等式,计算可得动滑轮重.

一点是违背规律的;

由滑轮组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3×0.2m=0.6m ,总功为W 总=Fs=0.5N×0.6m=0.3J ,故上表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0.4m 和0.2J ,应改为0.6m 和0.3J ;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80%.

(2)根据二力平衡知,只有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在提升物体,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3)使用同一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物重,增大了有用功,则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增大,即机械效率变大,故η2>η1. (4)若滑轮组不省力时,则有F=G 物,

根据F=(G 物+G 动)得:G 物=(G 物+G 动), 所以G 动=2G 物=2×2N=4N . 故答案为:(1)0.4;0.2;0.6;0.3;80%;(2)竖直方向匀速;动滑轮的重力;(3)>;(4)4.

6.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 匀速竖直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 ,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 ,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测量错误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80% .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 .(填变化情况)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

分析:

(1)测力计不是匀速地移动会造成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

(2)滑轮组在使用中,动滑轮被几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

移动距离的几倍;

(3)根据公式η=

=可计算出机械效率;

(4)使用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钩码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因此机械效率会变大;

(5)甲图中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2段,要研究与绳子绕法的关系,应控制其余条件不变,只改变绳子的绕法,画成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为3段.

解答: 解:(1)测量滑轮组的实验中应该竖直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动滑轮被5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5倍,因此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5m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0%;

(4)使用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钩码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因此机械效率会变大;

(5)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3段时,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绕线,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 故答案为:(1)匀速竖直; (2)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5m ;

(3)80%; (4)增大; (5)见下图: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7.(2012?遵义)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74%.(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c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析:

(2)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能用此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要掌握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s=nh.根据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同时也要注意被提升的物重.

(4)掌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物重和动滑轮的个欸数.被提升的物体越重、动滑轮的个数越少,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根据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答:解:(1)在测绳端拉力时,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

故答案为:匀速.

(2)η===≈74%

故答案为:74%.

(3)由数据知第2次实验中,s为h的3倍,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为6N,其它3组为4N.所以第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

第4次实验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4次实验是由c 图做的.

故答案为:b;c.

(4)分析第1、2次实验,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机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第1、3次实验,两次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第3次实验的动滑轮较重,而机械效率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故答案为:提高物重;越低.

(5)第3、4次实验只是改变了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机械效率没变,所以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故答案为:无关.

8.(2011?锦州)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是83.3%.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越高(填"高"或"低").

(3)第3次实验中的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拉力移动相同距离时,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加(填"增加"或"减小").由此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大小有关(填"有关"或"无关").

(4)实验小组的同学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请你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写出实验步骤.

解:(1)机械效率:η===83.3%.

(2)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相同条件下,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由实验2、3得,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额外功增大,机械效率降低.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有关.

(4)实验步骤:

选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绳端.

使重物升高h1,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动力点移动的距离,算出机械效率.

使重物升高h2,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动力点移动的距离,算出机械效率.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83.3%;

9.(2010?漳州)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物上升一定高度.

(2)利用滑轮组(甲)和(乙)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分别为W

甲、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

、η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W

=W

η甲>η乙.(选填">"、"="或"<")

(3)使用滑轮组总要做额外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利用机械时,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的和.

解:(1)为了测力计的示数与于拉力的大小相等,只有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因滑轮组(甲)和(乙)提升的是相同的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由W

=Gh可

知:W

甲=W

又因甲组的动滑轮的个数比乙组的少,所做的额外功就少,由机械效率的公式

可知:η

甲>η

(3)因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的和;使用滑轮组总要做额外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

10.(2009?攀枝花)如图甲,某同学用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同一种绕绳方式下匀速提升不同质量的重物,得到了多组竖直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并绘制出如图乙的F﹣G图象(不计绳重与摩擦).

(1)试根据图象计算动滑轮所受重力G

(2)在图甲中画出该同学的绕绳方法;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为65N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

解:(1)由受力分析可知,F=(G+G

)…①

根据图象上两个特殊点代入,20=(30+G

40=(70+G动)…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可得:G

=10N,n=2;

(2)由n=2可知有两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故绕绳方法如图所示;

(3)由题意得,此时的拉力F=(G+G

)=(65N+10N)=37.5N,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6.7%.

答:(1)动滑轮的重力为10N;

(2)如图;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6.7%.

),结合图象中的数据,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根据滑轮组的省力特点,依据F=(G+G

求出动滑轮的重和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这样后面的问题便都迎刃而解,求机械效率时只需要正确运用公式即可.

11.(2007?大连)某建筑工地为了搬运建材,采用的滑轮组示意图如图所示.钢丝绳的拉力F由电动机提供.此滑轮组在30s内将质量为450kg的建材匀速提升了6m,拉力F所做的功为36000J,不计绳重和轴摩擦,g取10N/kg.

试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钢丝绳移动的速度.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什么?

解:(1)W 有=Gh=mgh=450kg×10N/kg×6m=27000J ,

则η===75%;

(2)由滑轮组的特点知,物体移动6m 时,钢丝绳移动的距离为:L=3×6m=18m , 则由速度公式可得:v===0.6m/s .

(3)拉力在拉动时,同时拉动了动滑轮和重物,由于动滑轮有重力,故拉力对动滑轮

做功,故使机械效率小于1,即由于动滑轮重力的原因,使机械效率不为1.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2)钢丝绳移动的速度为0.6m/s ;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动滑轮的重力引起的.

12.某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1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大于总功 . (2)图2是实验时测力计的放大图.结合图2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违背物理规律的原因.其原因是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错 .纠正错误后,可计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 (3)若增加提升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影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 增大动滑轮的重和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 .

解:(1)由表中数据知道:

W有用=Gh=2N×0.1m=0.2J,

W总=Fs=0.4N×0.3m=0.12J,

W有用>W总,这严重的违背了物理规律W有用<W总;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错,应该是0.8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83.3%;

(3)若增加提升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除了这个因素外,增大动滑轮的重和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可以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减小.

故答案为:(1)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大于总功;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错,83.3%;

(3)增大,动滑轮的重和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

13.(2011?锦州)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某位置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

(1)实验中通过观察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m A<m 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度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得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甲、丙两个图进行比较,理由是控制小球质量相同,速度不同.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 作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难度系数 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 (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 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 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7、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物理作业本九年级上答案2020

物理作业本九年级上答案2020 1答案:A 点拨:尘土属于小物体,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B、C、D选项中均是因为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答案为A选项。 2答案:D 点拨:能够闻到酒精的气味是酒精分子持续运动的结果,所以D选项准确。 3答案:D 点拨:难以压缩表明分子间有斥力,墨水散开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只有D选项能说明分子间存有吸引力。 4答案:B 点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A、C、D 选项的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是内能之间的转移,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B选项中,划火柴时,火柴头通过摩擦使机械能转化为火柴头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的着火点而被点燃,是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5答案:AC 点拨: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选项准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所看到的“白气”,故B选项错误;将-18 ℃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 ℃保鲜室中后,冰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故C选项准确;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要克服摩擦做功,从而使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 选项错误。 6答案: B 点拨: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如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选项错误;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选项错误。 7答案:B 点拨: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因为汽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准确;分子是持续运动的,吸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2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时间长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样长D.质量大的时间长 【解析】水平抛出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由y=1 2gt 2得t= 2y g,其下落的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 定,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相同,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过程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初始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解析】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x=v0t,由h=1 2gt 2得t= 2h g,所以时间t由高度h决定,又x =v0t=v02h g,故x由初始高度h和初速度v0共同决定,B正确. 【答案】 B 3.(2013·茂名高一检测)滑雪运动员以20 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 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x,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x=16 m,t=0.50 s B.x=16 m,t=0.80 s

C.x=20 m,t=0.50 s D.x=20 m,t=0.80 s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得t=2h g= 0.80 s.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x=v0t=20×0.80 m=16 m,B正确. 【答案】 B 4.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5. 如图5-2-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以v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在它正上方有一小球b也以v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并落于C点,则() 图5-2-13 A.小球a先到达C点 B.小球b先到达C点 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不能确定 【解析】b球做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b 球落于C点,水平位移x与a球位移相同,由于x=v0t,故t=x v0,x相同,v0也相同,因此t也相同. 【答案】 C 6.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抛出后,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物体抛出后,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C.物体抛出后,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始终沿着切线方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 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 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5m,v≈13504m/s=33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50-1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 t2~t312.左030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9s25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4s(2)29km(3)429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 405681361201677288710.(1)25×106m/s2(2)011m(3)0128m11.(1)12 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初三上册物理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初三上册物理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简单机械 (一) 杠杆 1、某一固定点转动 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 ×L1 = F×L2 ,相反,逆时针,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便于总结普遍规律,避 免偶然性。4、(1)大于,小于,力,距离,略 (2)小于,大于,力,距离,略。5、等于,等于,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没有。 (二)滑轮 1、等臂,力,施力方向。 2、2,力,施力方向。省力,施力方向,几分之一。 3、定,动。 4、动滑轮。 (三)斜面力,功,斜面 二、典型习题 1、大于,能够省力。 2、B 3、(1)省力(2)A ,C , (3)较好,反射。 三、反馈练习 1、A, 1:4 2、省力,A,D 3、 4、5作图略。6、(1)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平衡螺母向左调。(2)0.02,8 (3)弹簧没 有竖直向下拉 第二课时功和功率、机械效率 (三)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W=FS,焦耳,1。 3、功,功的原理

(四)功率 1、快慢,单位时间完成的功。 2、P=W/t P=Fv 3、103, 106 1秒做的功为25焦 (五)机械效率 1、有利用价值的功,没有利用价值,不得不做,动力对机械做 的功。 2、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 3、重力,重力,小于,小于 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5、公式略 二、典型计算 1、(1)1440焦(2)1800焦(3)360焦(4)80﹪(5)180牛(6)120牛(7)240牛(8)83.3﹪ (9)增加物重或减轻动滑轮自重 2、(1)750牛(2)300瓦 三、反馈练习 1、1500,80﹪ 2、> , > 3、75,80﹪,150 4、125 5、B 6、C 7、A 8、(1)450(2)75﹪ (3)500牛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十四) 第一组测量物质的密度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4分)在用量筒和天平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测量更准确,我们先测量它的体积还是质量( ) A.先测体积 B.先测质量 C.无所谓 D.同时测量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固体密度测量的相关知识。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固体密度时,要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如果先测体积,物体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会偏大,密度测量值会偏大。 2.(4分)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烧杯的质量为40 g B.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112.4 g C.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 cm3 D.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大 【解析】选B。天平的分度值是0.2 g,空烧杯的质量为20 g+20 g=40 g,A正确;天平的分度值是0.2 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100 g+50 g+2.4 g= 152.4 g,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减小了,小于152.4 g-40 g=112.4 g,故B错误;量筒分度值为10 mL,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 mL=100 cm3,故C正确;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酸奶的体积减小了,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所以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密度偏大,故D正确。故选B。 3.(4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读数,则该岩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6(解析版)

1.(2012·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米、秒B.克、牛顿、米 C.质量、长度、时间D.质量、力、位移 【解析】选项C、D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C、D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A正确;B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B错误. 【答案】 A 2.(2012·厦门高一检测)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 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制 C.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算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长度、能量、时间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即长度(m)、质量(kg)、时间(s)、电流(A)、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国际单位制就是各国都要统一采用的通用单位制,故A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便于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中的交流,故B选项正确.为了物理运算的简捷、方便,才有了国际单位制的统一规定.只要运算过程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这是国际单位制的又一重要作用,故C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中没有“能量”,故D选项错误. 【答案】AB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 cm/s2 D.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 【解析】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不包含力的单位,故A错误;根据F=ma,1 N=1 kg·m/s2,故B正确;在厘米、克、秒制中,g值不变,g=9.8 m/s2=980 cm/s2,故C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正确. 【答案】BD 4.(2012·桂林高一检测)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2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B.使质量是0.5 kg的物体产生1.5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C.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D.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解析】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是1 N,即F=ma =1×1 N=1 N,C正确. 【答案】 C 5.关于功的单位,下列各式中能表示的是() A.J B.N·m C.kg·m2/s3D.kg·m2/s2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导出新的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功的定义式:W=Fs可知,它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位移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力和位移的单位分别是N和m,故1 J=1 N·m,A、B均正确.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借鉴。 【比热容答案】 基础练习 1、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 2、100 3、吸收;比热容 4、0.35kg;29400 5、比热容;4.2×10 6、比热容;沸点 7、8、9、 CBA 10、4.2×10J 拓展提高 11、A 12、解:(1)水吸收的热量 Q=cm(t-t) =4.2×103J/(kg℃)×50kg×(30℃-20℃)=2.1×10J (2)需要燃烧的液化气

(3)因为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高山上气压小,所以水沸点降低,铁锅里的水 尽管沸腾了,但是温度比较低,马铃薯还是煮不软。 14、(1)质量 (2)大于;60 (3)2 15、(1)质量 (2)受热均匀;吸收相同的热量 (3)快;水 【内燃机答案】 基础练习 1、蒸汽机;瓦特 2、化学;内;做功;内 3、汽缸;汽油;柴油 4、A 5、四;2;2;1 6、做功;内;机械;惯性 7、压缩;机械;内;变小;变大;升高 8、增大;后;前;相互的 9、热传递;比热容 10、B 11、大气;噪声;热

拓展提高 12、D 13、A 【热机效率答案】 基础练习 1、有用功;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内;28% 3、4.6×10;1.38×10 4、D 5、250 6、7、8、9、 ACAA 拓展提高 10、D 11、30;6.6×10 12、解:(1)W=FS=3.0×103N×5.6×103m=1.68×10J (2)m=ρV=0.8×103kg/m3×1.5×10‐3m3=1.2kg Q=qm=4.6×10J/kg×1.2kg=5.52×10J (=W/Q=1.68×10J/(5.52×10J)≈30.4%

初中物理周末作业(1)杠杆

初三物理周末作业(1)杠杆 命题徐超审核陆文娟班级姓名学号 1. 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弹簧秤改为沿斜上方用力拉,要使这个杠杆仍保持平衡,弹簧秤的示数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定 2、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 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 0.25m。若把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压下一点,则至少需要用力()A.20N B.40N C.60N D.8ON 4.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重物是40牛和50牛.此时杠杆平衡,若使两端物体都减少10牛.则(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不能确定 5.一个原来水平静止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此力可能是( ) A. 竖直作用于动力点上 B. 竖直作用于阻力点上 C. 竖直作用在支点上 D. 作用在杠杆的任一点,但力的作用线必须与杠杆垂直 6.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杠杆垂直的力F,如图所示,当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 F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 7.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8.如图,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然后减小D.先减小,然后增大

(新课标)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课时作业9(含解析)选修32

(新课标)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课时作业9(含解析)选修 32 课时作业(九)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对交变电流没有阻碍作用 B.电容器的电容越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C.电容的容抗越小,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D.电容器具有“通直流、隔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解析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但由于电容器对交流电也有阻碍作用,容抗即反应电容对交流电阻碍作用的物理量,故A项错误;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故B项错误;容抗越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C项正确;电容对电流的影响可概括为“隔直流、通交流、通高频,阻低频”,故D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 2.(2017·南沙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当接线柱 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无论电源的正极与哪一个接线柱相连,甲灯 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均不亮;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 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关于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和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电感线圈,y可能是电容器 B.x可能是电容器,y可能是电感线圈 C.x可能是二极管,y可能是电容器 D.x可能是电感线圈,y可能是二极管 解析接线柱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甲灯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说明y为电容器;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说明x为电感线圈,A项正确. 答案 A 3.用电压表检查如图中的故障,测量U ad=5.0 V,U ab=0,U bc=5.0 V,U cd =0.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R1断路B.电容器C被击穿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基础练习 1、带了电;电荷;摩擦起电;轻小物体 2、玻璃棒;橡胶棒 3、排斥;吸引 4、相同;排斥 5、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电荷多少;电荷;库伦;库;C 7、带电;吸引 8、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9、摩擦起电 10、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11、12、13、14、 DCBC 拓展提高 15、可能;一定 16、ABC 17、18、19、20、21、 BDBDD 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第2课时答案 基础练习

1、原子核;电子;转移 2、容易;不容易 3、大量的自由电荷;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子 4、5、6、7、 CCAA 拓展提高 8、导体;弱 9、10、11、12、13、 DCDDCD 第十五第2节电流和电路答案 基础练习 1、定向移动;正;正;负 2、导线;电源、用电器、开关;用电器、开关 3、符号;电动机;电阻;电池 4、自由电子;相反 5、断路;通路;短路 6、开关 7、8、9、10、 DDAD 11、12、13、14、 DCCC

拓展提高 15、断开;闭合 16、17、18、19、20、BDBDB 第十五第3节串联和并联答案 基础练习 1、逐个顺次;并列 2、并;串;并联 3、并 4、相互;不能;互不;能 5、S;S和S 6、7、8、 CCC 9、10、11、 DAB 拓展提高 12、短路;A;并联 13、B 14、D 15、(1)S;S和S (2)S和S;S

(3)L (4)S;S 16、(1)不一定;如果是并联的,开关接在干路中即可控制所有支路 (2)拧下其中一盏灯,若另一盏灯仍然发光,则是并联;若另一盏等不发光,则是串联 第十五第4节电流的测量答案 基础练习 1、电流强弱;I;安培 2、(1)200 (2)0.05 (3)0~3A;0.7;0~0.6A;0.42 4、0.48 5、6、7、8、9、 DBDDA 拓展提高 10、L;干路 11、AC 12、甲同学: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乙同学: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大 丙同学:电流表量程现在太小了

初三物理作业

一、选择题 1、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A.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变小 B.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 C.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热值变小 D.质量变小,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 2、下列三个数值4.6×107J/kg、0.8×103kg/m 3、2.1×103J/(kg.C)各表征煤油的一个特性,这三个数值依次表示的是煤油的() A.比热容、密度、热值 B.密度、热值、比热容 C.密度、比热容、热值 D.热值、密度、比热容 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的效率 B.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C.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 D.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冲程是压缩冲程 B.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第4题第8题 5、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6、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有关 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多少有关 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D.燃料的热值与以上三个因素有关 7、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排气冲程 C.压缩冲程 D.做功冲程 8、金属制成的汽缸中装有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汽缸中的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拉活塞 9、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10、有轨电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时,他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 A.机械能 B.光能 C.化学能 D.内能 11、下面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射出 B.电流通过白炽灯发光 C.古人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 D.自由落体的石块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木柴燃烧发光和放热 B.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C.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D.火药的燃气把子弹推出枪膛 13、水力发电是间接利用太阳能。在回答太阳能如何转化为电能的问题时用到下面的5 句话: ①水蒸气经过液化、凝华等物态变化;②太阳向空间辐射热使江河湖泊中的水蒸发; ③形成水位差;④以雨、雪等形式落回大地; ⑤发电机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合理的表达顺序应为()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10固体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10 固体

基础巩固 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 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 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解析: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 答案:BC 2.(多选)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水蓝色的“冰块”,透过它游泳池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做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 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一定的熔点 D.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析: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同性的,故A正确;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 正确. 答案:AD 3.(多选)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 ) A.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 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 C.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 D.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 解析:晶体内部的微粒是有规则排列的,从而使它在不同方向上的物质微粒排列情况不同,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案:AD 4.把某薄片一面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接触它的反面,熔化了的石蜡呈椭

圆形,那么这个薄片是( ) A.非晶体B.多晶体 C.单晶体D.无法判定 解析: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答案:C 5.(多选)某固体物质,其热性能各向同性,则该固体物质(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 解析:导热性能各向同性的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因此A选项不正确.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B选项正确.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因此选项C不正确.因为单晶体区别于多晶体和非晶体在于其物理性质上的各向异性,因此选项D正确. 答案:BD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一定没有明显的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 C.通常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这些金属都是非晶体 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解析:多晶体显示各向同性,但具有确定的熔点,A错.晶体熔化时,其温度虽然不变,但其体积和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则内能就可能发生变化,故B错.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错,D对. 答案:D 7.(多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 B.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 C.非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 D.石墨的硬度比金刚石差得多,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本及答案提示

第六章电压电阻 §6.1 电压 一、填空: 1.国际上用字母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符号是,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在被测电路的两端。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必须从它的____ __接线柱流入,___ ___接线柱流出,因此电压表的“+”接线柱必须连在被测电路靠近电源____ __极的一端,否则指针会___ ___。 3.如图6-1-1,甲电压表的示数是;乙电压表的示数是。 4.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 V、0~15 V)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时,记录的是 5 V,他出现错误的原因图6-1-1 ,实际电压应是。 二、选择: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 C.电子手表中氧化银电池的电压约为1.5mV D.电视机显像管的电压约为10kV 6.关于如图6-1-2所示的电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电压表 B.它的示数是1.7V C.它的示数可能是8.5V D.它有一个负接线柱和两个正接线柱 7.如图6-1-3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其中电压表使用正确是()图6-1-2 图6-1-3 8.如图6-1-4所示为一个正确的电路图,其中a、 b是电表,则() A.a、b 均为电流表 B.a、b均为电压表 C.a 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 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图6-1-4 9.在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如果不能估计出被测电压的范围,应该先用电压表的大量程进行

试触.某次实验中,只知道电压不超过安全电压,所用电压表如图6-1-5所示.关于试触后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示数大于15 V,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图6-1-5 B.如果示数大于15 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大的电压表 C.如果示数在3 V与15 V之间,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 D.如果示数小于3 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小的电压表 三、实验题: 10.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6-1-6,使电压表能测出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图6-1-6 §6.2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一、填空题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是各节电池的电压的,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 2.小明的一玩具电动火车要9V的电压才能起动,他要买节干电池并将它们联使用才行。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的,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4.四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而正常发光,用电压表测出一只灯两端电压为3.8V,则该电源电压约为;如果将四只灯泡并联在该电源两端,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5.如图6-2-1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发光,并且两块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位 置如图6-2-1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L2两 端的电压是_______V。图6-2-1甲图 6-2-1乙 二、选择题 6.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 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6-2-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图6-2-2 7.如图6-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则此时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A.3V和7.5V B.1.5V和4.5V C.3V和1.5V D.1.5V和3V

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原则.doc

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对各节凌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使课内知识与课外的拓展相结合,识记与探究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设计,对检验学习成果及检测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单元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 新物理课程标准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单元作业的执行者、操作者,因此单元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从而建立最基本的自信心,提高做作业的兴趣。 如在《简单机械和功》的单元作业设计中,除了设计基本的习 题外,还增加了操作性作业:要求学生把生活中认识的所有杠杆进行分类,并能够分析描述。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 二、深挖教材体系,确立知识体系。 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个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确立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简单机械和功》一章,在了解各节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 杠杆基础:杠杆的分类简单计算

简单 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滑轮滑轮组基础:特点、作用、实质 机械重点:简单计算 斜面轮轴基础:实质 基础:实质 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功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难点:判断做功的必要条件 功功率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重点: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机械效率重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难点: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以重组的知识体系作为单元作业设计的指南,如在选择题里面 设计了杠杆的分类、简单机械的判断、功、功率的认识等习题;实验 探究题预设了杠杆实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等。思路清晰、循序渐进、难易适中,既体现教材特点,又凸显学生思维特点。 三、利用生活资源,体现学科特点。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单元作业要成 为连接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回归生活,做到物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体现在单元作业设计的生活化、社会化,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欲望。如: 1.图 2 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 周末作业(八)(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八) 第一组平面镜成像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4分)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 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A、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表盘上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左右相反,故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故C错误,D正确。 2.(4分)(2015·南昌中考)小玮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解析】选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照射到镜面上时,逆着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故不能用光屏承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为了使像更清晰些,应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故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4分)(2015·益阳中考)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选项D 正确。 4.(4分)(多选)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块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解析】选A、B。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只要老师经过平面镜反射光线进入同学的眼睛,就能看到老师。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连接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只要老师的反射光线及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的连线不经过屏风,同学就能看到老师。作图可知只有甲、乙同学能看到老师的像。故选A、B。 5.(4分)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 C.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 D.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平面镜成像中,因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利用这一点,店内空间在平面镜中形成自己的像,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个大空间的感觉,故选D。 6.(4分)小明身高1.64 m,位于平面镜前3 m,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 m,小明的像的大小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灵活运用。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离镜3 m,故像离镜也是3 m,像离人的距离是3 m+3 m=6 m;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像大小不变。 答案:6 不变 7.(4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周末作业(20163_6,无答案)

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周末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请将答案写在题号左边) 1.下列能源中不是来自于太阳能的是() A.水能B.风能C.核能D.煤、石油、天然气 2.下列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微波炉B.移动电话C.电视机D.电熨斗 3.下列用电器或设备中,没有电磁铁的是( ) A.电烙铁B.电铃C.电磁起重机D.电磁继电器 4.通电螺线管两端磁极的性质决定于 ( ). A.螺线管的匝数 B.螺线管中电流强度的方向 C.螺线管中有无铁心 D.螺线管的长度 5.如图所示,在下列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中,能应用于电动机的原理的是() 6.发电机是利用下列哪种现象制成的( ). A.磁场对磁体的作用现象 B.电荷对电荷的作用现象 C.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现象D.电磁感应现象 7.下列装置中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电动机 B.蓄电池 C.日光灯 D.发电机 8.在描述通电导体在磁场里的运动方向跟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时,以

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流方向改变时,导体运动方向改变 C .电流、磁场方向都变化时,导体运动方向不变 B.磁场方向改变时,导体运动方向改变 D.电流、磁场方向同时改变时,导体运动方向改变 9.如图所示为“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回顾探究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让导线ab 在磁场中静止,蹄形磁体的磁性越强,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越大 B .用匝数较多的线圈代替单根导线ab ,且使线圈在磁场中静止,这时炙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增大 C. 蹄形磁体固定不动.当导线ab 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D .蹄形磁体固定不动,当导线ab 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 针会发生偏转 10、安装正确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在接通电源,线圈中有电流时,电动机不转, 不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 、线圈刚好处在平衡位置 B 、轴受到的摩擦力太大 C 、电源的正负极相反 D 、电源电压太低 11.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 缓慢向左移动时,则( ) A .悬挂磁铁的弹簧伸长 B .悬挂磁铁的弹簧缩短 C .悬挂磁铁的弹簧长度不变 D .悬挂磁铁的弹簧可能伸长,也可能缩短 12.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 A .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它的强弱分布 B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 C .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它的北极 D .在磁场中,画出一条条曲线,这些曲线就叫磁感线 13.如图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它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P S N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4.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1.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但若所用时间t也很大,则Δv t 就不一定大,故A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 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故C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答案】 B 2.一个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6 m/s2,关于这个6 m/s2理解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倍 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差6 m/s D.某1 s末的速度与前1 s初的速度总是相差6 m/s 【解析】某1 s末比该1 s初多了1 s的时间,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该段时间的初、末速度之差为6 m/s,A对,B错.某1 s初与前1 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为同一个值,C错.某1 s末比前1 s初多了2 s的时间,物体的速度增加了12 m/s,D错.

【答案】 A 3.如图1-4-5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甲乙 图1-4-5 A.8.0 m/s2 B.5.1 m/s2 C.2.2 m/s2D.1.6 m/s2 【解析】注意将速度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米/秒,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式a=v-v t 进行计算. 【答案】 C 4.(2012·河坝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加速度-3 m/s2比1 m/s2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A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B正确.加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只表示方向,C错,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D正确. 【答案】BD 5.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转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