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成与利用

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成与利用

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成与利用
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成与利用

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成与利用

重庆市忠县中学汪飞404300

摘要:在全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探讨和实验。从风靡全国的杜郎口中学课改模式到近处的重庆綦江模式,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要想实现从应试教育突围,唯一的方法就是“改”。从“临帖”到“破帖”的教育模式生成方法,使我认识到首先学习各大成功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再结合忠县本地的教学实际情况。总结出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把握“自主学习”、“思性学习”、“审美学习”。大容量、快节奏、大智慧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特点。通过理论的学习研究试图找到一些理论依据,最后总结出DCAE教学模式,即“民主、创新、审美”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民主课堂创新课堂审美课堂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全国的深入开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早已形成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诸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深圳的“自主式五段教学法”还有近处的綦江模式等。笔者通过对以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模式通过比对分析研究,试图从这些教学模式的生成过程中探究教育改革的本质和最适合我们忠县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成和利用最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同时收获最大,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从“临帖”到“破帖”的教学模式生成方法

临帖,是我们学习书法很重要的方法,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划,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做到手到、笔到、心到,才能一天天进步。我们学习和生成教育模式更需要这种方法。今天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却创造了震撼全国的教育神话。他的“三三六”模式,吸引着全国无数教育者的参观学习,《中国教师报》更是在其设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课题研究小组。当全国教育界都蜂拥至杜郎口的时候,我们却陷入了极大的迷惑。杜郎口“三三六”模式是不是适合全国所有学校,是不是也适合高中课堂教学。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他们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作业练习”这样的传统习惯,将学习的后段变为前段。课上先展示成果再预习新课,课后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大循环的课堂结构。学生在课上后半段预习和生成问题,再在课后带着问题通过独学(自主)、对学(结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合作探究),下节课前半时就展

示成果。循环课堂将课分为两截,“35+10”即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通过对杜郎口中学的“临帖”学习,到“破帖”创造性的生成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使其迅速成为了全国的课改名校。另外江苏的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更是如此。新知学校提出了“不让教师进课堂”的大胆教学思想。教师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课上学生独自完成自主交流合作学习学案,不需要老师的参与。这样新知学校就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这些学校都是学习杜郎口并大胆创新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教学模式的学校。我们在如今的课改大潮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习和效仿杜郎口上只能是失败,我们只能通过认真临帖然后认真思辨总结实验,最后得出出适合我们本地学校的教学模式。

二、成功模式给予我们的语文课改经验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我们通过对各种成功的课改教学模式的分析,总能得出一些共同的好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正是指导我们课程改革的最好方法。

1、解开束缚,建立自主性课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纵观九大课改示范学校,我们发现他们无一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的自主构建。杜郎口中学保证每节课35分钟学生用来自学、合作、探究;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将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讲课的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山东兖州一中的“大循环模式”也将课堂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江苏灌南中学更是将45分钟全部交给了学生。所以要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自主学习,那么首先应该是时间的保证。

另外,建构开放,自主的学习课堂,还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分层次进行。一个教师执教的班级学生个性差异犹如面孔,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性格、脾气、兴趣,没有弄清学生的学习层次,把学生当成一样,标准一致的零件就不能使自主学习达到真正成效。山东昌乐二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20%的优秀生,70%的中等生,10%的后进生。导学案也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兖州一中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并且将导学案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型”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例如,我们在学习《雷雨》、《哈姆雷特》、《窦娥冤》等戏剧作品时就可以发挥学生们不同的性格优势,编排课本剧,展示学生的才华。我们在平时的考试中,可以梯级设置试题的难度,使后进生也能在考试中不断找到自信和快乐而不至于抛弃学业。

其次教学内容问题化,让课堂“火”起来。由于长时间的应试教育,高考已经成为中国高中教育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久而久之老师的教学方式就被束缚了,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也就变得理所当然。因此,思维上的定式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面对这样的僵局,如何

打破,如何激活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将课文内容设置成一些有效的题目,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讨论,自行发现解决问题,最后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与老师的思想不断发生交叉和碰撞,定会产生思想的火花。

最后学生学习方式要改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帮助学生将现有的全盘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习内容选择性,解决问题合作性、拓展思考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2、升华情感,建立审美性课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描述语文的审美功能: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不断发展完善人自身的历史画卷。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是漫长人类历史征程一以贯之的主旋律。席勒认为理想的人格应是感性和理性自由完美的融合,这样的人格就是“优美的灵魂”。而这一优美灵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却和语文有着不可回避的关系。

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9~13岁的少年开始进入审美萌芽期,他们开始发展自己对特定艺术家和特殊艺术作品类型的兴趣。13~20岁是个体审美发展的“危机阶段”。由于这个阶段审美态度、审美直觉感性力和审美趣味都未形成,所以才更需要语文老师在审美方面的正确引导。

根据审美教育的形态特征,我们让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让审美个体明显地感受到某种程度的愉悦,因而获得某种满足,感到意趣盎然;让审美个体具有自发的主动介入的兴趣。

高中语文美育功能,属于美育的一支。我们对美育不再加论述,针对高中语文课堂的美育功能做一些阐述。

(1)注重诱导,设置审美情景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不能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收器。这几乎成为了所有老师的共识,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大多老师还是不能改变传统的教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创新的动力。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断的对学生进行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高中课堂诱导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趣味导入。即通过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在上《荷塘月色》等描写自然风物的课文时,我采用一组漂亮的关乎课文的风景照,再配上文字和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和图像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伺机激发学习兴趣。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时,我以《只要芭蕉扇》一首描写一个掌柜不要电风扇只要芭蕉扇,拒绝新事物的这样一首极其幽默搞笑的讽刺诗,来导入课堂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学生们在课堂上哈哈大笑,学习的兴致大增。

第二,强调参与。审美教育的实践表明,受教育者是介入者还是旁观者,是动态的操作还是静态的观看,效果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也可以变老师讲为学生讲,学生进行审美描述,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练,学生演,学生辩论甚至审美创造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制作课程,在身心运动中体验审美的乐趣。

第三,强调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绝不能按照一个模子去塑造人,而是要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很难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很难使他们积极自主的学习。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后进生不想学习,而是他们很难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获得成就感,也就没有了快乐体验。如果我们教师在设置问题和教学内容的时候考虑每种学生的梯次发展,将问题层次化,不需要每一个学生完成一样的题目,让他们每个人都在思考过程中找到成就感,那么学生自然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自然也会兴趣盎然。

(2)注重想象,培养审美能力

想象是人类最不可思议的奇迹。正是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想象力,人类的精神文明简直是不可设想。在审美感性活动中,审美想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我们所说的想象不同于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只是扩大了人们当下心理活动的范围,并不创造新的事物。想象就不同了,我们想象中所用的材料可能是现实中有的,但它的组合却是现实中所没有的。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之所以是想象的产物,就是因为你无论如何在现实中也找不到这样的猴子和猪。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想象来的古罗马学者斐罗斯屈拉特说:“想象比起摹仿是一种更聪明伶巧的艺术家。摹仿只能塑造出见过的事物,想象却也能塑造出未见过的事物。”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审美心理是相当丰富的,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而感知、理解、联想不是审美活动特有的,真正能够体现审美心理特点的只有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

当然要感受美的形象更需要丰富的想象。

假如没有了想象,王羲之的《兰亭序》只是一团团墨迹,就不会有流传几千年动人的故事;假如没有了想象,曹雪芹的《红楼梦》只是一堆干瘪的文字,就不会有成千上万的“红迷”;假如没有了想象,三清山的神女峰只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就不会有那些让人遐想连篇的传说。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就内容来看,只不过是几个简单的汉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假如展开想象一个个动人的画面就会不断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在黄昏时那棵爬满枯藤的老树上的乌鸦,它们给景象添加了几分孤独;村落的小桥上没有行人了,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流水慢慢地流经村边的人家;古老荒凉的小道上停着一匹孤独而瘦小的马,那马就好象同它主人一样孤零零地,没有同伴好可怜;夕阳朝西静静地落下去,更显得安静和寂寞……在联想有想象的帮助之下,时光的飞逝、往事的感叹、仕途的坎坷,还有漂泊之苦、孤独之感、凄凉之美,在一个又一个词语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在想象中,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多少身在他乡的读者也增添了无限的乡愁。

(3)注重创造,培养审美创造

审美教育培养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对丰富多彩、面貌迥异的统一体的追求,这势必激发起一种创造的想象,继而表现为创造的行动。《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样给以阐释: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果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要提出一些值得探究并能在学生探究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引导学生探究,林冲的性格变化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意义?通过学生的分析,我就顺势揭示文章官逼民反的主题,天衣无缝。

3、发散思维,建立思想性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可怕的是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固然,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1)拓展学生知识范围,丰富学生思维源泉。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也是进行思维的依据和源泉。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像蜜蜂酿蜜一样,行上千万里路,采上亿万朵花,通过广泛地博采、提炼,获取有规律的知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并以这些知识库为基础,开发智慧的宝库,丰富学生思维的源泉。

(2)抓住课堂,学生学会思维。

从教育理论观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主要是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动脑筋,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方法。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研究,主动参加知识生产和建构,经过消化、吸收,把知识转为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思维向前发展。

(3)设计练习,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智力如同肌肉一样,不训练就会退化。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精心设计和安排练习,锤炼学生思维能力,使之不易退化、萎缩。如《阿Q正传》文章的教学,可利用课后的练习,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人物形象以及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出学生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利用课后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质是变教师的分析课文的过程为学生“读、思、练”的过程,无疑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可能去点燃它。只有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他们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思性的活动。一个人若没有思想,就不会有发现的乐趣,就没有才能和爱好,就没有活的灵魂,就没有人的个性,所以教育的第一要务便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三、我们可以创立的新型高效课堂DCAE教学模式

忠县xx中学具有这样的特点,高中年级班级多,班级人数大。学生习惯了老师灌输式教育,早已放弃了自己在课堂中应有的发表意见,提出质疑的权利。

我们所看到的他们的学习现状是老师在讲台上教的眉飞色舞,大汗淋漓,下面的学生却一片寂静,毫无反应。老师在课堂上不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再不质疑老师的教学,一个愿自顾自的讲,一个愿毫无思考的听。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想到了民主教育——democratic education。现当代的教育应该是民主的教育,我们应该保证每个受教育者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平等权利,实现师生平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格平等。从这点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注意学生和老师地位的平等,教与学的平等。教师不再是课堂主宰者,学生也不是教育的单纯接受者。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通过平等对话,平等教学,生成让我们料想不到的教学资源。

民族没有创新,这民族一定就会灭亡;教育没有创新,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创新绝不应该仅仅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时髦话题或一句口号,而是关系到教育存在的终极价值,即本质要义之所在。学校教育的创新其实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创新教育——creative education,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创新观,那就是所有知识都是可以猜测、可以错误、可以假设的,并没有绝对合法的、正确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堂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那就是审美。但让我们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文言文就主要讲实词虚词文言语法,现代文就是各种表现手法的讲解,注重知识性,却忽视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最后课堂毫无美感,学生着实听得很辛苦,老师也讲得不轻松,睡起一大片却是常事。审美研究告诉我们,人在审美的时候会有娱乐的体验,变得兴趣盎然。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了能力了,我们不能忽视了审美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

高效课堂,应该是民主教育课堂,应该是创新教育课堂,应该是审美教育课堂。所以我把这种高校课堂合称为DCAE教学模式——democratic creative aesthetic education。

那么我们DCAE教学模式,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实施原则呢?

1、DCAE教学模式课堂体系:

课堂时间模式:5+30+5(5分钟为教师检测预习和制定目标,30分钟为学生单独完成,教师点拨提升。后5分钟学生完成)

课堂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小组合作。

2、DCAE教学模式三大基本操作程序

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达标测评

(1)课前预习

以导学案为方向(导学案突出审美教育),按图索骥预习学习内容。

(2)课堂展示四大环节

预习检测(4分钟)目标制定(1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探究(5分钟)、展示提升(20分钟)、审美培养(5分钟)

(3)课后达标测评

通过自主复习、自主命题、自主批改、自主分析

3、DCAE教学模式课堂自主学习四大特点

合作互动、大容量、快节奏、大智慧

4、DCAE教学模式监督机制

每个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课代表可以设立总课代表和若干副课代表。

副课代表一人分管一样,包括字音、字形辨识,文学常识、成语、病句等

一人负责解决一样,学生做不来可以去找他们帮助。

四、DCAE教学模式的利用建议

DCAE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的民主,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强调知识的创新,使学生成为快乐思考的主人;强调语文的审美,使学生成为美的主人。教学理想很完美,这都是属于理论,若要使一种模式能够成功运用,还需要从细节做起。笔者通过走访多位一线语文教师,从现实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以下几点,谈谈DCAE模式运用的准备和需注意的细节。

1、通过优化分组打造高效课堂“动车组”

高效课堂小组的建立,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可以根据学习层次、性格差异等分为六个人一小组。组内成员应该是两个优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后进生。其中每组还可以选择一个性格开朗,平时比较热情,爱搞气氛的组员成为六人之一。

小组由老师任命小组长,组内推选副组长。老师定期对小组长和副组长进行培训,分配其职责。小组长和副组长分工合作保证课之前能保证同学们有15分钟时间集中预习。小组长也是一组同学的督查员,每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要小组长进行检测和评估。定期向老师汇报组内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小组内可以进行评比,小组间也要进行评比。制作评比展示墙,使人人知道荣辱,制作奖惩规则。用评价和奖惩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进一步引领学生更高层次的合作。

2、精心设计导学案绘制高效课堂“路线图”

根据以往所见导学案的设计,几乎全都是从课堂目标说起。若目标完全由教师制定了,那么课堂就不会实现真正的民主。笔者认为,首先导学案起到作用应该是导,既然是导,它的顺序应该就是和学生学习文本和阅读文本品鉴文本的步骤应该是一致的。先应该是指导关于这个文本的文体阅读技巧,然后通过问题提出一步一步诱导解读文本。这个过程中应该分层次的指明,哪些是所有同学都应该掌握的,识记的,理解的,了解的,哪些是较好的学生掌握的,哪些是优秀的同学掌握的。这些就和我们刚才小组的组合层次相关联,也和小组长的督查有关了。导学案还应该包括知识链接,能力探究,审美趣味等板块。最后学生可以勾画出哪几个题目是需要上课强化学习和老师点拨的。

最后依据实际情况由小组长反映到老师这,第二天就自主生成和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就会不盲动,就会有效果。

3、从个人备课到集体备课,制造吸引学生的“火车头”

备课要实现集体智慧和个人智慧的统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一个教研组可以由教研组长负责,另外每篇课文选一个主备人。提前一周备课,形成文字,两日内教研组长和主备人要根据高考考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教案和之前的导学案认真研究、修改,最后由教学校长签字,然后统一印刷。

备课要以设疑激趣为先导,揭示规律为重点,精点精练为策略,主动参与为途径,创新思维为核心,培养审美为本质,评价激励为方式,整体高效为目标,实现导学案导引下的高效课堂。

4、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点燃创新思维的“火种”

在课堂“合作探究”这个环节中。每一个学生思维都要积极投入,除了接受他人给予的信息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除了听别人的意见之外,更多的应该是赞许、补充和质疑。

5、课堂教学“展示提升”,创就学生“自信人生”

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基本物质需要满足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要,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要是最高的精神需求。所以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课堂。同学们争先恐后争取发言的机会,发言的同学发言慷慨激昂,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听得聚精会神。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强烈表现欲。这样看展示既展示了学生的风采,也使学生获得了自信。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点拨引导,强化提升,使学生知识视野变得更宽阔。

6、课堂教学“审美培养”,完善学生“美丽人格”

课堂教学不要忽视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来说主要就是审美的目标达成。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欣赏阅读,审美阅读还要通过审美描述等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就要寻找文本的美比如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意象美、意境美、结构美等进行探寻,然后进行审美描述。通过审美的培养完善学生的美丽人格。

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靳玉乐.教育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陈时见.当代世界教育改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7]高效课堂培训记录材料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412597268.html,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谢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年第03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通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对作品作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如何立足教材特点,立足学生认知水平,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构建高效教学模式的实践做法。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意识到语文能力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高考指挥棒无形中还是会影响着阅读教学,毕竟每个学生都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少教师都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以经验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思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教师思想的影响,主自感悟的时间少,导致学生围绕一些解题展开阅读感悟,这样非常不利于语文能力的发展。 2、忽视学生探究式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但这样的课堂模式是最难构建的,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流程,学生的思维理解随机性较强。许多教师为了能完成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干预太多,忽视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于是,阅读课堂上,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或者是学生的主动思考也是在教师的预设下。教师苦心设计,课上得非常累,学生疲于应付教师预设的问题引导,导致自主探究的东西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哪能与作者心灵对话?为了让学生在高考取得好成绩,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大量习题练习挤占了,探究阅读流于形式。 二.对症下药,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模式 1、感悟式阅读。高中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适时交给学生,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作品强大的意蕴。由于每个学生生活体验、知识水平的不同,对作者独具匠心的作品语言感悟会不一样,让学生自主感悟,有助于建构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在讨论时,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在交流中获得对作品相对完整的理解。 如在教学张洁《拣麦穗》一文时,我没有过多干预,也没有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放手让学生反复阅读,通过阅读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我以整体感悟——研读赏析——深入探究为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在整体感悟时,我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并结合课文思考:谁在拣麦穗?她们在拣麦穗时,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是学生第一次自主感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让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 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

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自身定位的必需。新课程 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主动。改革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大家都静下心来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我们的争鸣才更有价值。 下面我就本学科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工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 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 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 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 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 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 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 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 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 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 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 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 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 陈述出来。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19-03-07T15:26:56.65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9期作者:王杨 [导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实验中学122000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追求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下面我就如何构建初中语文课堂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转变教师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这是教师当务之急。我们教师要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不能只把素质教育落实在口头上,而实际做的仍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树立服务的意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角色的转变,用一种活泼、富有个性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而英语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英语课堂激情四射、令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会因为课堂的精彩纷呈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看到学生的倾情投入而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成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节语文课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特别重要。教师在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主支配的权利,没有进行自读自悟的机会,这也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得到知识的体验,没有把知识全部内化。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进行一些课堂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课堂竞赛或者是课堂表演的形式,把课堂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打造出更好的语文课堂。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能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变换授课实践形式,激发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教育既生活,生活既教育,教育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也是我国教育理念的新导向。大家都知道语文的涵盖点是很广的,单一的课堂已掩盖不住语文带给学生们的快乐。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学环境和方法,让学生们回归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提升自我。当然,回归自然不是漫无目的的肆意忘形,而是由教师确定教学场景,在一定的区域内和视野之内,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主动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生活中的美,充分锻炼学生捕捉素材、捕捉美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素材去感悟语文素材的别样美,拓宽自身的眼界。这样课内课外的别样授课方式还有一个功效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创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五、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的优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可以激活课堂,为构建高效课堂体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环境,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不断进步的现今社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努力,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的学生永远保持一个轻松、愉悦、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成长。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语文教师尊重每位学生、发现学生的美,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课独有的魅力和乐趣,这样就一定能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班班通环境下的自主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 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 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 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要精心制作课件、教具,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资料和各种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 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 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 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 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摘要:高中语文是高中知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到高中学生的高考 成绩,同时更关系到高中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本文即是从转变教学理念,突 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 生集体探索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 的需要,一种注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语文老师在开展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其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以 知识,同时还要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如此才能真正锻炼 和提高学生们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高中语文高效 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所谓转变教学理念,指的是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知识教学时,其需要转 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摈弃以往的“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方式,转 而向着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心与核心。唯有如此,后续各项教学工作才能够得以顺利而高效地开展。 例如,在教学“英雄潇洒走苍穹”一课时,语文老师便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的题目,你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讲述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应该讲述的是一名侠客的故事。”/“应该讲述的是宇宙飞船的故事。”老师:“很好,从这个题目角度出发,确实能够给人带来这两种不同的想法,那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并阅读课文。”在学生阅读课文结束之后,语文老师便可以邀请学生说一说,大家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并以此为切入点进 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当然,这并不代表后续课文的讲解将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也 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们的思路加以引导,比如从题材角度、文章的写作特点等,引导并加强学生对于新闻类稿件的学习与认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锻炼学生思考能力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其可以 通过向学生提出语文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考,而 且还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然而,在语文老师进行问题情境创 设时,其要注意所提问题之间的逻辑性,而不能进行随意性的问题提问,否则不 利于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树立。 例如,在教学“铸剑”一课时,语文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要求 学生对该小说进行段落划分,并概括各段落大意。然后,语文老师便可以根据学 生们的段落划分层次进行课本知识讲解,并将其中的知识转化成为问题的形式提出,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老师可以提问学生眉间尺最开始的性格是什么 样的,你从哪些地方得出这样的结论等,这样既能够启发学生更加深入性地阅读 和学习课文,同时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人物创作的方法。在得知自己的杀父 愁人之后,眉间尺是怎么做的,这又说明了他的什么性格,以及从眉间尺最初的 怯弱,到其最后成功为父报仇的整个过程,眉间尺都是如何成长和变化的等,语 文老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知识的过程中学习 知识,并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集体探索

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成与利用

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成与利用 重庆市忠县中学汪飞404300 摘要:在全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探讨和实验。从风靡全国的杜郎口中学课改模式到近处的重庆綦江模式,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要想实现从应试教育突围,唯一的方法就是“改”。从“临帖”到“破帖”的教育模式生成方法,使我认识到首先学习各大成功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再结合忠县本地的教学实际情况。总结出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把握“自主学习”、“思性学习”、“审美学习”。大容量、快节奏、大智慧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特点。通过理论的学习研究试图找到一些理论依据,最后总结出DCAE教学模式,即“民主、创新、审美”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民主课堂创新课堂审美课堂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全国的深入开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早已形成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诸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深圳的“自主式五段教学法”还有近处的綦江模式等。笔者通过对以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模式通过比对分析研究,试图从这些教学模式的生成过程中探究教育改革的本质和最适合我们忠县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成和利用最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同时收获最大,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从“临帖”到“破帖”的教学模式生成方法 临帖,是我们学习书法很重要的方法,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划,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做到手到、笔到、心到,才能一天天进步。我们学习和生成教育模式更需要这种方法。今天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却创造了震撼全国的教育神话。他的“三三六”模式,吸引着全国无数教育者的参观学习,《中国教师报》更是在其设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课题研究小组。当全国教育界都蜂拥至杜郎口的时候,我们却陷入了极大的迷惑。杜郎口“三三六”模式是不是适合全国所有学校,是不是也适合高中课堂教学。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他们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作业练习”这样的传统习惯,将学习的后段变为前段。课上先展示成果再预习新课,课后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大循环的课堂结构。学生在课上后半段预习和生成问题,再在课后带着问题通过独学(自主)、对学(结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合作探究),下节课前半时就展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辛店小学刘晓杰 一、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的信息化今天,素质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语文课堂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堂出现诸多的变化。如师生观念的变化,由原来的重教学轻学发展到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和师生地位的转变,老师是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教学资源的改变,由原来单一的文本教学到网络资源的注入再到校本资源的研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体验了自我,课程的标准被语文教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演绎出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成为导演。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成了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育的地域差异也受到重视,针对农村学校教育的课堂改革和研究。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其他一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有选择地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这样农村学校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可行性的。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样式。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讨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杨云芬单位:红河州红河县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相当重视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在必修课程中安排设置了相对集中的小说阅读教学单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容乐观,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语文,小说 小说这种通过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拨动心弦的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文学语言、丰富多变的创作技巧,在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性情,培养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底蕴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小说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它以感情的乐章沟通着人们的心灵,使心灵和心灵靠近,“优秀的小说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使者”,①它具有十分复杂的文化蕴涵和非常丰富的思想艺术营养,而这种营养不但在文学作品之外难以获得,也是诗歌等其他文学样式所不能代替的。一、高中语文小说课堂教学的缺失 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训练,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教和学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学内容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进行一系列科学而适当的教学设计,包括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等等。然而,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却发现我们许多的中学语文教师没有教学设计记录,使得小说的课堂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一)小说教学内容的空洞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异”成了许多教师追逐的目标,但许多老师在追逐这个新异的过程中却往往显得盲目,使得教学落不到实处。当然,我们的教师追求新异并没有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要】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水平,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水平。学生学习能主动。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水平。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所以,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学习能主动 主动学习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为此,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是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根本任务。树立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是自觉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效学习,而最能潜移默化的养成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的莫过于语文的有效课堂了。 2.学生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性,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学习。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水平。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极重要的一种品质。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水平。值得强调的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语文的有效课堂就是学生的独立和自主学习的课堂。 3.学生能合作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学习不但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水平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在交往中合作

浅论如何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论如何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彻底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如何构 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成了教师关心的重点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好 教学的组织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结 合教学实践,对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几点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2-191-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在教 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 运用能力,从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语文的教学意义 1.满足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 语言交流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媒介,通过言语交流的方式,一个人就能与他人进行 情感、思想上的沟通。比如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就必须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比如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通过书信、言语等方式交流。语言交流并不单单 是指话语,文字书信之间的交流也都属于言语交流的范畴。 2.有益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从某方面来说,言语活动也是一种放松方式。在闲暇时光里,读书和写作就是一种很好 的消遣娱乐方式。在业余生活中,可以通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来达到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的目的。阅读还能提高人们对事物的领悟高度,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 尽可能地多读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人的精神质量。 3.给人带来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 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语文素养。请假时的假条、审计部门做的 审计报告、老师需要写教案、开会过程中的发言等,它已逐渐渗进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是 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对策 语文学习不仅关乎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关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中的语文教学如何能提高 教学效率,就必须研究现状、解放思想,确立适合社会发展的、能够指导自身运作的现代化 教学思想和观念,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1.严谨地设定教学目标 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主次之分,我们通过每一堂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是具体而论的,对于易懂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设置简要的教案,如果是大家都不容易理解或是难懂的,则 可以着重地进行分析解读,真正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同时在新课程中提出了教学的“三维 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通过具体的细化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 2.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的确立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教材本身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定 应该着眼于知识与能力这两大因素。哪些知识是新出现的,哪些是再现的;学生已经具备了 怎样的学习能力,哪些问题对于学习者是无效的;如何利用再现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分析新 材料,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这也都是教学内容首要考虑的问题。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所授知识点,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3.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在此过程中要对当天所授知识进行深入钻研,明确重点难点,找好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好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以恰当的切入点进行课题引导,使学生能 够把精力放到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的学习上来,提高学生对课本的兴趣程度;同时要提升学 生思想、语言表达、答题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推荐学生阅读精美读物增加阅历,结合社会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 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 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真正的小 学语文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 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 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少但教学产出高的教学。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该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一、创情设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 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 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 神圣、魅力和诗意。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 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 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 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 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 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 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 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日益为人们重视,而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又倍受人们注重,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所谓“高效”能够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升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高效”是效能、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而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理应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实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实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协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水平。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水平的培养。 我在实践中尝试以上做法,在实践中做出了一点成绩,总的来说,表现为二个方面: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我让学生实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我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高中新课标强调学生是现在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展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一要求明确了学生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但是就目前所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很多老师为了教学进度或依旧走传统教育的老路线,对课堂教学采用包办制,面对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中学生,这些是我们目前高中教学亟待提高的地方。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我们之所以要进行新课改,目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弊端,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成长性人才。然而,传统教育带给我们的影响依旧很深,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一些老师上面的领导说一套,他们却做一套,依旧按照自己的老路子去培养学生,这是对学生极大的束缚。笔者以为,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不仅是校方的事情,同时也是关系到每位教师的责任和每位学生前途的大事,马虎不得。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对审美能力的提升,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善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等等。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因

此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摸底调查,根据班级内学生的语文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落点。而且,这种教学理念必须在教学的初期就得到体现。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们应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和学生多交流,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安排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体现以学为教的原则。当然,在课程开始之前,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比如课前的预习工作,学生只有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和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学生才能跟上语文教师的思路,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进而起到优化语文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在学生刚刚入校学习的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对于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好标记,能自己独立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紧跟教师的思路,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加以解决。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不能动摇。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语文老师应该尽量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引导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学会求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