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口的变化--练习题

人口的变化--练习题

人口的变化--练习题
人口的变化--练习题

人口的变化对点练习

(2017?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右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2017?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

C.桂→黔D.粤→湘

4.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

(2017?江苏卷)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5~6题。5.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6.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2014·上海卷)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8.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9. 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

(2014·海南卷)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6,完成10~11题。

10、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11、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2014·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

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12、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

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图中①②

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13、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豫实际最相符的

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2013新课标I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4-15题。

14.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15.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地理学视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美国大选也与其相关,产业分布、人口迁移、产业转移等都影响着大选结果。2016年11月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意外胜选,“锈带蓝领工人”的支持是共和党获胜的关键因素。下图为美国2008年和2016年大选结果,左图为2008年,右图为2016年,图中深色为共和党候选人胜选州,浅色为民主党候选人胜选州。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锈带”( )

A. 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区

B. 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C. 是美国目前重要的国内人口迁入区

D. 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17.对比2008年和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关于美国选举地理视角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从人口素质结构看,高学历人群比重大的“西部阳光地带”倾向支持民主党

B. 从产业结构看,以时鲜水果农业为主导的地区倾向支持共和党

C. 从人口迁移方向看,高素质人才的迁出促使“锈带”转向共和党

D. 从产业迁移看,特朗普为获得“锈带蓝领工人”的支持而主张“反全球化”政策

(【全国省级联考】2017年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文科综合地理(二))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岁,即一般的中国人年龄小于37岁,而另一半则大于37岁。比较而言,这一数字似乎比日本的

46.5岁、德国的46.2岁等要年轻不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中国更严重。联合国人口预测显示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高达49.6岁,接近日本53.3岁的水平,而瑞典、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依然才40岁出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与2015年比较,2050年下列各国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大的是()

A. 日本

B. 德国

C. 韩国

D. 中国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龄中位数主要取决于老年人数量

B. 鼓励生育可以降低年龄的中位数

C. 人口迁移一定能降低年龄中位数

D. 发展中国家年龄中位数始终最低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国际上一般规定15~64岁为劳动年龄。下图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图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年份

大约是()

A. 1985年

B. 2015年

C. 2020年

D. 2050年

21.下列不属于我国合理应对劳动人口

变化策略的是()

A.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 推行延缓退休方案

C. 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

D. 推行家庭养老政策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保温金卷)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

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

题。

22.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家庭因素

23.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 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 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 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 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7年高考考前仿真卷(一))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

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

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地区)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①7313 44万

② 3 35

③70 3503

④336 3054

24.以上4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③国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国土范围内()

A. 山地面积大

B. 热量条件不足

C. 荒漠广布

D. 雨林密布

26.以下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④国最接近的是()

A. 中国

B. 韩国

C. 沙特阿拉伯

D. 俄罗斯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五校2017届高三第五次联考)下图示

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现察

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诚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 3550-3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 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 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8.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A. 巴西高原

B. 南部非洲

C. 藏南谷地

D. 北美大草原

29.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能资源分布

B. 地形地势和坡向

C. 交通通达度

D. 取用水方便程度

(【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

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分

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

3完成下列问题。

30.①

地形区为()

A.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3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B. 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 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90%

D. 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

(20

16?

海南

卷)

阅读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

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 分)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有哪些;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哪些?(5 分)

(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4 分)

(2013上海卷)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

(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3分)

(2)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4分)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4)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答案

2018年高考真题之人口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人口专题 一、单选题 近年(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1、2题。 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 答案: A 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答案: D 户籍(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3.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答案: C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迁移人口(迁入或迁出口)。据图可知,该直辖市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比较稳定(接近400万),且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这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迁出大于迁入),外来务工人口小于外出务工人口;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逐年”太绝对,无依据,另外,该市人口迁出较多,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相应的老年人口比重可能会提高;由于该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变小,这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的形势在减弱(人口回流),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会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根据材料无法确定。 4.该直辖市是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重庆市 答案: D 比较四个直辖市,只有重庆人口迁出大于迁入,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小,以迁出为主。 读图(2018年高考真题天津卷)文资料,回答10-11题。

河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河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 1. (6分) (2019高一下·南阳月考) 下图为“2002一2010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时期,该市人口状况是() A . 2010年该市人口数量最多 B . 2009年人口增长最快 C . 2006年后人口呈负增长 D . 人口持续减少 (2) 2005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市()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 . 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C .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 . 产业升级和转移 2. (4分)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水源条件的改善 B . 民族政策的变化 C . 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 . 经济布局的改变 3. (6分)(2020·嘉定模拟) 2008年~2015年间,大庆市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过于缓慢②青年人才流失较多 ③产业结构转型加速④医疗保障条件较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 (6分) (2017高一下·容县月考) 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B . 国内人口迁移只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 C . 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也属于人口迁移 D . 国内人口迁移仅指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移动 5. (4分) (2018高一下·长安期末) 下图①②③④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分别是() A . 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 B . 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 C . 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

高考地理-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 C.③曲线D.④曲线 4.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A.2010年~2020年B.2020年~2030年 C.2030年~2040年D.2040年~2050年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读“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C.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不变的确定值 D.面积相等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相同 11.按图所示,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 C.水能资源D.耕地资源 二、综合题 12.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测试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单选题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9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19—2019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0.6%—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和2019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 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 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 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 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9年后该省 A. 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 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 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 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9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流入人口中 A. 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 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 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 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 4.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 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 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 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D. 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近年来,离开“北上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9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大数据显示,“北上广”迁出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等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 A. 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 B. 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C. 城市的拥堵指数更高 D. 房地产价格较低 6.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应当重点 A. 承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入 B. 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 C. 加强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 D. 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高的省市城市病最突出 B. M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 C. M低的省市处于高水平均衡阶段 D. M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 8.以下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措施 A. 降低城市化速度 B. 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 C. 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 D. 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住房紧张 B. 产业升级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11.下列做法可以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是 A. 加快工业发展 B. 大量迁入人口 C. 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D. 进行人工降水 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 新疆北部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大巴山地 13.“背篼军”的出现可以 A. 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B. 解决农村增收问题 C. 有利于城市治安稳定 D.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4.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下列选项能成为其论据的是①城市 工资水平升高②城市服务行业兴起③国家户籍管理改革④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二、综合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火地岛夏凉冬冷,气温较低,岛上雪山重峦叠嶂,森林密布。图a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 材料二考察中发现,该岛东部与西部白然差异显著;在对南部某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还发现大多树木低矮,或匍匐在地,或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或“醉汉林”景观(如图所示)。 材料三鸟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是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政中心,也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常住居民仅16000人左右。该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千米,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 乌斯怀亚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如图)。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风光,每年吸引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 (1)结合材料一,描述火地岛东西部降水分布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在该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乌斯怀亚市常住人口少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4)简述乌斯怀亚的传统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瑙斯多雨期一般是从11月至次年5月,而里约热内卢多雨期在12月至次年4月。巴西政府于1960年4月21日正式把首都从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迁至新建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市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较大城市之一。巴西幅员辽阔,可耕地面积有3亿多公顷,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有1亿多公顷。巴西农业增产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近几年来,一连串的玉米和大豆丰收,使得国际粮食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下降,严重削弱了巴西品牌农业的“王者”地位,加之巴西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抬升,引起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巴西农业面临危机。下图为巴西等高线地形略图。 (1)与玛瑙斯相比,分析12月至次年4月里约热内卢多雨成因的不同之处。 (2)说明巴西利亚迁都后吸引大量外州移民涌入的理由。 (3)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极大的自然原因。 第1页/共5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第二节人口得空间变化 一、人口得迁移 1、人口迁移得概念:所谓人口迁移就就是人得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判定人口迁移时一般需具备跨越行政界线、居住地发生改变与时间限度等三个条件。 2、人口迁移按照就是否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国际人口迁移就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得迁移活动 ②不同时期得国际人口迁移 特点 流向 原因 意义 二战前 集团性、大批得移民为主 由欧洲、非洲、亚洲等旧大陆迁往美洲与大洋洲等新大陆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得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与美洲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得空间分布 二战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得人口增多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及西亚与北非石油产区 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得地区差异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得状况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国内人口迁移就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得现象 ②我国不同时期得国内人口迁移 特点 流向

影响因素 当代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得人口迁移 有计划、有组织 (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东部→西北与东北;沿海→内陆 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 ①计划经济;②严格得户籍管理制度;③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方式:①安置失业人员与闲散劳动力;②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③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④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⑤新修水利水库、库区移民;⑥压缩城市人口规模;⑦少量得自发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与工矿地区。 ①城乡与地区之间巨大得收入差异(根本原因);②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③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 目得:务工、经商、学习 二、影响人口迁移得主要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得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就是自然环境或社会经济环境得变化;二就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得变化。另外,政治因素也就是影响人口迁移得重要因素。 【说明】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得作用,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得决定性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得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移动,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37°N以南)迁移 淡水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第3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人口人口空间变化的常见形式 2.让学生理解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 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最近几年人口问题一直是高考地理的常考知识点,尤其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是高频考点,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们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跨越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 、B 、C 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 代表国外。由A 1到B 1,B 2到C 1,C 1到A 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 1到B 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

人口流动;由A 1到D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 扩张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 业文明,也改变 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流动的人口 增多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调整了人力资源 空间分布格局 3.我国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

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因素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流向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 条件较好地区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 部、中部向西北、东北、 西南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中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 争、自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 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 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 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 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东部沿海城市,引发民工潮;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引起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关注,这也将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 民工潮 民工荒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原 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收入差距缩小, 工作环境差 产业转移, 国家重视 “三农” 利 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 经济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子女教育, 赡养老人, 农业发展 弊 犯罪率增加,住房紧张,交 通拥挤,增加就业压力,环境质量下降 留守儿童教育难,老 人负担重 工厂停产 图示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基础题组 下图为“2005—2010年中国各省区(港澳台除外)人口迁移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 ) A.人口迁移总量最高的是蜀 B.人口迁出量豫小于赣 C.人口自然增长率沪高于鲁 D.人口迁入量粤大于浙 2.图中( ) A.人口净迁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B.人口净迁入的省份多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 C.南方各省的人口迁移量均大于北方各省 D.沿海各省区的人口总迁入量超过1亿人 引力模型方法认为人口迁移与迁出地、迁入地人口规模正相关,与两地之间的距离负相关。完成下面两题。 3.(2018黄冈9月质量检测)根据引力模型方法,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4.(2018黄冈9月质量检测)有人戏言“省市”,这从侧面说明了省市迁入了大量人,这与引力模型方法并不一致。该案例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气候 C.政策 D.教育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6.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提升题组 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人口数量变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 A.交通压力增大 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C.促进资源开发 D.劳动力数量减少

【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2-6-1 含解析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xx·湖北八市联考)如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 A.①B.② C.③ D.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东亚 B.南美 C.西欧 D.北非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大约在②所示时间段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为0,此段时间以后总增长率大于0,人口开始增加。第2题,图示城市自然增长率较低,且有一段时间为负增长,而有大量的人口迁入说明经济发达,因而最可能位于欧洲。 【答案】 1.B 2.C (20xx·湖南益阳下学期4月调研)读20xx~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回答3~5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xx~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 B.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减缓趋势 C.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 D.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 4.下列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有关B.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 5.为了延缓老龄化进程,我国调整了人口政策,20xx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①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 ②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程度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 ③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胎健康风险较大 ④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新形式: ①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劳务输出) ②国际难民数量的增加,持续时间长。(国际难民) ③发展中国家人才移民(科技移民) 3.国内人口迁移 “民工流”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对人口的影响: ①对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代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对其影响较大。 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区”上。

生态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拓展提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社会经济因素已然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民工流”)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思路: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推力因素(迁出地) 拉力因素(迁入地)经济、环境、教育、资源、灾害等要素 中间阻碍因素:迁移成本(距离、交通、通讯条件等) 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工作类型、个性等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阅读教材P10-P11美国的人口迁移的图文资料,完成活动题。 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有: ①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迁往美洲;(推力) ②新航线的开辟为迁移扫除障碍;(f ) ③国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拉力) ④美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政策支持。 分析美国人口从东北地区迁入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的主要原因? 推力:①东北部纬度较高,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冬季严寒(冷冻地带); ②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 拉力:①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等(阳光地带);

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

编写人:杨二俊初审人:文忠义备课组长:文忠义使用时间:2012.11.12-14 课题:人口的空间变化班级: 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1 ?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情感目标:运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人口迁移也是人 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作用。 第1课时 【预习指导】 一、预习指导 1、完成练习册P5自主梳理一、人口的迁移 2、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3、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或__________ 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按 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______ 人口迁移和___________ 人口迁移。 4、F8图1.8读出人口的迁出地大洲有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迁入地有 ___________ 、 5、读P9图1.9,比较80年代前后人口的迁移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6、完成P9活动部分。 二、自我检测 1. 关于人口的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方式 B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范围内发生改变 C .人口迁移扫指的是国内人口迁移 D.到外地旅游也是人口迁移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高考地理-人口(练)-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人口(练) 1.练高考 (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 .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图为2013 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2016?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 。(4分)(2016?海南卷)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 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 是2010 年3 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 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 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 分)(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 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人口的空间变化(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定义: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围发生改变(的在空间位置的的移动)。 (二)分类: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⑴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例如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义扩,引发了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这些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 2、国人口迁移:是指一国围,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⑴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①特点:大批迁移 ②方向:总体自南向北 ③原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 ①时间: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 ③原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例如:20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改变新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建设事业的各类人员总数达百万之众;知青上山下乡; 阶段二: ①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②特点: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③原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历史上我国人口的迁移建国后到80年代我国人口的迁移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的迁移原因支边、战争、自然灾害国家开发地和边疆主要为务工,经商 方式被动的迁移有组织的迁移自发的迁移 流向黄河中下游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由东部向东北、西北由农村向城市;由地向沿海、工矿区 ---------------------------------------------------------------------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 文等,并通过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 例如: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的“地带”迁 移。 2、淡水资源: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 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例如: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基 本形式。 3、土壤条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例如: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因土地不 足和土地生产力衰减而迁移。 4、矿产资源: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程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例如:如伯明翰、、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5、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这两种灾害中,地质灾害对对人口迁移的 影响最大。 6、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的,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作用。多数 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从 宏观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右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 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2012·盐城调研)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3.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南水北调中线向两侧迁移,即水利工程建设是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3题,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人口迁移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无关。所有的居民必须全部迁走;图中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从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答案 2.C 3.D (2012·山东烟台诊断)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完成4~5题。

甲各省人口迁出数 乙各省人口迁入数 4.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 A.新疆、山东、北京 B.湖南、福建、海南 C.上海、新疆、云南 D.广东、浙江、上海 5.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解析依据图示,我国当前的人口主要由内地省、自治区迁往沿海经济发达省区。这种人口流动可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加大了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大量人口流出不利于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推进。该人口流动主要在南方省区进行,对北方农业发展影响不明显。 答案 4.D 5.B 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读图回答6~7题。

2013-2017年人口的变化高考真题

2013---2017年人口变化历年真题(2013·卷,5,4分)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国家2000-2010年人 口年均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 人口比重(%) 2009年出生时 预期寿命(岁) 男性女性 中国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0.7 118 18.4 78 85 美国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013·卷,11、12,8分)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 时期(年)1985~1990 1 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7.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2013·卷,9、10,8分)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8~9题。8. 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9.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B.②C.③ D.④

(完整版)《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口迁移是指() 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 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 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 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2.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 3.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正确说法是( ) 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的属于人口迁移 D.空间移动距离在100 千米以上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 A.亚洲B.拉丁美洲C.欧洲D.大洋洲 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 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8.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 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9-11 题 9.( )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 10.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 11.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人口的数量变化每日一题(20210210162841)

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王典例在竣 (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劳动力抚养比是每个劳动力抚 养的小孩和老人的人口数。国家统计局2017年11月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比上一年减少了0.25%(349万人),这是中国劳动力人口自2012年来连续五年 净减少。结合图示,完成1 —2题。 -力人口 1 ?据图文信息可知,2011 —2016年,我国 A.人口总量逐年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减少 C.劳动力抚养比逐年增加 D.城镇就业人口逐年增加 2.为缓解劳动力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A.关闭劳动力指向型工厂 B.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C.鼓励少年人口就业 D.分群体延迟退休年龄 【参考答案】1 . C 2 . D 【洋輻谟祈】1.据團文信息可知,2011—2016我国劳幼力人口总量减少,不表示人口崽量进年减少, A黠;人口自热壤隹渣低,不能体现逛任忒少,B酷:劳越力人口比重感小,劳动力抚共比逛年增加,C对; 城鎮就叱^売増加丄卮减乞°错=故电C= 2.为缓解劳动力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合理的措施是分群体延迟退休年龄,保障 劳动力数量,D对。关闭劳动力指向型工厂不切实际,A错;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会加重人 口环境矛盾,B错;鼓励少年人口就业不符合劳动法,也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C错。故选

Db 【点睛】我国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不表示人口总量逐年减少。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小, 劳动力抚养比逐年增加。缓解劳动力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合理的措施是分群体延 迟退休年龄,保障劳动力数量。 王知识夂备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 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 势,可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⑴樣獅E :人【附牛: 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髙.[ fl 然 堵悅申低I 锻动: 较儿人帐处曲1 ! 对静【诫假胡 长状隸; :⑵出测 侧:采霜 文期]: 和农业丈明时期" :⑶产生原因:生产力水: 冲 阻抵ft 啖病上然廻 :需的 能丿血,mwsj I :⑴主翌特征:人口: ;出 宅鹹甌死亡: ;率迅速下降,自然: [WK*M.人 口 ! :急劇增长. ;(2)出规时间:工业 ;化初期° :⑶产生原固:科学: ;技术的&跟食物 :供应稳淀増乩集轉: ;疾病得到挣制.人II !荒亡率粥显卜降 :⑴i 展持征:人II 出临: ;卓进一步下降,出生席: :和死亡率的至亚逬-步: 1缩小.自綽fl 长喂很低J W 哎国家其至编现人川 :寧増 怅成负用检, ;(工)出现时阳h 目胡发达: ;国家已进人谏阶段召 :⑶严生原因:理忧科学: [枝术的进步,使人类社; :会的经济、政治、丈化炭; :展进人了 -亍疑阶晟: 4 3 I 0 喙拉利甩几内亚比對广吳国 H 木 ㈣ 2 原始型 传址型 现代垦时间 率(原姙低堆长阶段}(加速增氏阶段)(低递用桧阶段) f I H F "W N V T V V "W J F 0 N W ” =■ W ■ BT 古?■心 ?■ ■ W r W W ■ ■ ■ ■ F F J H TT Bl ■ V I 中涉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测试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测试人口的空间变化 1 / 7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单选题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 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 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 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 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 2013年后该省 A. 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 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 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 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2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流入人口中 A. 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 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 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 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 4. 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 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 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 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D. 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近年来,离开“北上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7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大数据显示,“北上广”迁出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等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 A. 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 B. 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C. 城市的拥堵指数更高 D. 房地产价格较低 6. 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应当重点 A. 承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入 B. 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 C. 加强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 D. 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 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高的省市城市病最突出 B. M 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 C. M 低的省市处于高水平均衡阶段 D. M 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 8. 以下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措施 A. 降低城市化速度 B. 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 C. 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 D. 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住房紧张 B. 产业升级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11. 下列做法可以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是 A. 加快工业发展 B. 大量迁入人口 C. 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D. 进行人工降水 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