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语文必修3: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语文必修3: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语文必修3: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语文必修3: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沿着岁月的河道溯源,不觉间仿佛已走过千年。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屡屡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

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

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思,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

一、作者连线

亚圣——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

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相传是鲁国

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

思(孔子孙)的学生。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

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

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二、背景探寻

躬行仁义,王道之始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统治期间,魏国曾是强国,但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魏国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强盛,无奈迁都大梁。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在几次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三、相关知识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主要学说,是“仁政”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思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的“仁政”思想还有: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的。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也可对国君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

孟子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主张君子应做到“不扰民”,指出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要得民心。

1.字音

①数罟

..(cù gǔ)②孝悌.之义(tì)

③庠.序(xiáng) ④养生丧.死(sāng)

⑤饿莩.(piǎo) ⑥弃甲曳.兵(yè)

⑦洿.池(wū) ⑧鸡豚.(tún)狗彘.(zhì)

2.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通“毋”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古今异义

(1)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

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2)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3)然而

..不王者

古义:“然”,这样;“而”,却,但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4.一词多义

(1)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副词,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名词,价值

中通外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理直.气壮形容词,正确

随风直.到夜郎西副词,径直;一直

(2)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动词,打开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动词,征发

野花发.而幽香动词,开花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动词,发射

主人忘归客不发.动词,出发

(3)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副词,尽

驴不胜.怒,蹄之动词,承受

日出江花红胜.火动词,超过,胜过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动词,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形容词,优美的

(4)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

而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动词,增加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动词,施加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动词,放上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动词,夸大

(5)之

填然鼓之.助词,衬字,补充音节

王道之.始也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欲之.南海,何如?动词,到,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击鼓

②树.之以桑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上

④王无罪.岁归咎、归罪

⑤然而不王.者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2)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为……办丧事

(3)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4)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使……迁移

(5)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非我也,岁也用“也”表判断

②非我也,兵也用“也”表判断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之有”是宾语前置,即“有之”

(3)状语后置句

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多于邻国”是状语后置,即“于邻国多”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是状语后置,即“以……申之”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负戴于道路”是状语后置,即“于道路负戴”

7.文白对译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河内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河内

凶, 则 移其① 民 于河东, 移其② 粟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

于河内;河东 凶 亦然。 察 邻国之 政, 无如寡人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当权者,没有像我

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 不加少,寡人之民不 加多,何 也?”

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yīn ɡ)。魏国都城在大梁(在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于:对于。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

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

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①其:代指河内。②其:代指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然:这样。察:考察。

政:当权者。无如:没有像……。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民:百姓。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

?

???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何也:为什么呢。 孟子对曰: “王 好 战, 请 以①战 喻。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打仗,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

填然 鼓之, 兵刃 既接, 弃甲 曳咚咚地敲着战鼓,战斗已经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

兵而走。 或 百步而后止, 或 五十步而后止。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人跑五十步停下来。

以② 五十步 笑 百步, 则 何 如?”

拿逃跑五十步的行为取笑逃跑一百步的行为,那么怎样呢?” ????好(hào )战:喜欢打仗。请:请允许我。①以:用。喻:打比方,作说明。填然:咚咚地。填,拟声词,模拟鼓声。然,形容词词尾。

鼓:名词用作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兵器、武器。刃:锋刃。既:已经。接:接触、交锋。甲:铠甲,古代的战衣,

?

???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②以:用,凭,拿。则:连词,那么。何如:怎么样。 曰:“不可, 直 不 百步 耳,(梁惠王)说:“不行,(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是亦 走也。”

但这也是逃跑呀。”

曰:“王 如 知 此, 则 无 望

(孟子)说:“大王您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您的

民之多于邻国也。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如果。则:连词,就。无:通“毋”,不要。望:希望。于:比。 “不 违农 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细网不进池塘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时(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

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砍伐树木,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

是 使 民 养生丧死无 憾也。 养生这样可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百姓对生养 丧死 无 憾, 王道 之始也。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时:季节。谷:粮食的统称。胜:尽。数(cù):密。罟(ɡǔ):网。洿(wū):深。斤:锛子,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以时:按一定的

?

???季节。养生:供(ɡōn ɡ)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不满意。始:开端。 “五亩 之 宅,树 之 以 桑, 五十 者 可以

“五亩住宅的场地,在宅场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

衣 帛 矣;鸡豚狗彘之畜,无 失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不要错过它们繁殖

其 时,七十 者 可以食 肉矣; 百亩 之田,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每户百亩大的土地,

勿夺 其 时, 数口之家 可以 无 饥矣;不要错过农业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谨 庠序之 教,申 之以孝 悌 之 义,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颁 白 者 不 负戴于 道路矣。七十 者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七十岁的人

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 寒, 然 而 不 穿绸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

王者, 未之有 也。归顺,是不曾有过的事。????树:动词,种植。衣(yì):动词,穿。帛(bó):丝织品。豚(tún ):小猪。

彘(zhì):猪。畜(xù):畜养。无:通“毋”,不要。夺:错过。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xián ɡ)、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

周代叫庠。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tì):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黎民:百姓。食:动词,吃。然而:这样(如此),却。王(wàn ɡ):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也:

?

???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狗彘食①人 食② 而不知检,

“(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不加制止,

涂 有饿 莩 而不知 发,人 死, 则曰: ‘非

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

我也, 岁 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

‘非我也, 兵也’? 王无

‘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只要)王不要归

罪 岁,斯 天下 之 民 至焉。”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①食:动词,吃。②食:名词,食物。

检:制止、约束。涂:通“途”,道路。莩(piǎo ):也作“殍”,“饿莩”即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成。兵:兵器。

?

???罪:归咎(jiù)、归罪。斯:则、那么。至:到,这里指归顺。

一、合作探究

1.梁惠王的治国之策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梁惠王的治国之策就是“尽心”“移民”。他谈到自己的政绩时,

是颇为自夸的语气。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

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

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

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众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2.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理有什么妙处?

答:

[答案]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好战”来设喻,启迪对方思考。孟子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的“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这一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3.文章中表现出了孟子怎样的思想与主张?

答:

[答案]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答:

[答案] 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词严,批

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

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

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

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5.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

内容。如何看待孟子的这些“仁政”思想,观点不一,请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上,

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我的观点:

[答案] 观点一:孟子认为“王道之始”是指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合理发

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

精神修养。这样“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看来,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

教民,重视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关系。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结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

级的权力,但是,在战国时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观点二: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里所讲的,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是

一样的。只不过古人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

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

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威胁到了人类生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不只是在于合理利

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二、归纳总结

图解文章

治国??????????民不加多????

??疑问:赈灾救民——不加多原因:移民移粟——不尽心不施仁政使民加多??????措施??????养民——制民产保食暖教民——申孝悌仁政态度????

??食人食——不知检有饿莩——不知发反省 行仁政

主旨探微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仁政”的具体内容,即只有实行“仁政”,让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施以儒家的教化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一、百变素材

(一)孟子——仁政大师

你宣传仁政思想,也曾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你主张人性本善,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准则。你蔑视权贵、刚直不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和机智应变的能力。你,养浩然之气,做顶天立地的中华大写的人。

(二)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段话反映了孟子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如果一味竭泽而渔,那么资源将会在短期内耗尽,不能达到“不可胜食”的目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

(三)以民为本乃立国之关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治国在于治人,老百姓生活安定了,国家自然太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人为本,方能治国。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味地对“人”纵容,“人”的自由必须有一个弹性限度,否则就是“乱治”。

(四)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孟子的这幅理想的治国蓝图中,我们看到“无饥”仅仅是第一步,先使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

孝悌之义”则是关键的一步,物质富裕后,需要的是精神的升华,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五)“五十步笑百步”是无能者的遁词

在战场上,同样是逃兵,逃跑五十步的却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这看似可笑,却深深地击中了人性的弱点。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五十步笑百步”者,这是一种懦弱的心态,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却总想找块遮羞布,掩饰自己的无能与缺陷。这样的后果是错误依然不能改正,倒使“迁就平庸”的恶习愈演愈烈,人不能无原则地“包容”自己的不足,要勇敢地面对自我。

二、技法学习

比喻论证

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如文章开篇,梁惠王就咄咄逼人提出了本文的论辩之争的核心——“民不加多”。

面对这一问题,孟子采取了“迂回”战术——比喻论证。“王好战,请以战喻”,这句话可以看成是孟子投惠王之所好,也可以看成是孟子避开论敌锋芒(先退后一步以争取主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对于好战的惠王来说,自然爱听,对于熟谙战事的惠王来说,他很容易很乐意判断其“是非”:五十步不可笑百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惠王说这句话,不假思索,顺理成章,而孟子等待的就是这句话。梁惠王的“移民移粟”并非仁政,只是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相比,只是形式上、数量上(距离上)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梁惠王自己否定了自己,陷入了被动。他与孟子的攻守态势因而发生了逆转。

运用比喻论证需要注意: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另外,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迁移运用

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200字左右。

【示例】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粒粒不起眼的沙石筑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三、考点链接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中学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如:①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②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

(2)蒙后省。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

(3)对话省。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

2.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3.宾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特别是代词“之”作宾语,常常被省略。常见的有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1)动词宾语的省略。①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②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③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介词宾语的省略。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之)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4.介词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介词,特别是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作补语时大多省略介词。这种介宾短语译成现代汉语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介宾短语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翻译后仍是“补语”,有的介宾短语是发挥状语的语法功能,属于“状语后置”,翻译后必须将其还原到状语的位置。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

河南。(《鸿门宴》)

【对点训练】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分层训练》中第13题。

四、悦读心赏

《寡人之于国也》的艺术美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它批评了梁惠王只满足于搞“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而未从根本上改变百姓处境的错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阶级对立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孟子极力提倡实行王道,推广仁政,表现出对当权者残暴统治的不满和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该文不仅具有美的内容,而且具有美的形式。它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抑扬兼施,引导有方。文章开头,梁惠王自夸“尽心”于国事,叙述“移民”“移粟”的情况后,称“邻国之政”不如自己“用心”,对“邻国之民不加少”,魏国“之民不加多”感到不理解。针对梁惠王的这一心理状态,孟子用抑扬兼施的方法进行引导。对梁惠王加小恩小惠给民众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尽心”而矜功的情绪,孟子通过打仗的比喻,给以辛辣的讽刺,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与邻国的当权者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未尽心于国事,都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逃五十步与逃一百步,都是倒行逆施,不可能获得民众的拥戴,因此无功可矜。这样,孟子让惠王消除了盲目自大的想法,克服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思想障碍。这可以说是一种“抑”的方法。

梁惠王的望民“加多”,既是好大喜功的流露,但从他渴望能够得到拥戴这一点上看,又是孟子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一种潜在的有利因素。因此,在打消了他的矜骄情绪之后,孟子就注意勉励他行王道,施仁政,实现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认为,王道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可以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于是,他从种田、捕鱼、伐木谈起,指出使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就是实行王道的

开始。然后,他又以“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等论述,向惠王展示了行王道后将会出现的鼓舞人心的美好前景。这里,孟子显然运用了“扬”的手法。

末段是作者抑中寓扬的有力之笔。在声色俱厉的抨击了统治者造成百姓的不幸、却又狡猾地推卸责任的可耻行径之后,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这对于国君来说,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倘能如此,“天下之民”就会争相归附。这是对梁惠王极有吸引力的景象,他是不能不动心的。可见,抑扬兼施是孟子攻心的一种极有用的手段。

其次是比喻生动,说理形象。孟子善于用比,通过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和深刻。本文中,孟子以战为喻的描写,绘声绘色,简短而有魅力。“填然鼓之”,交代了发起冲锋时的情况。“兵刃既接”,展现了双方短兵相接的景象。“弃甲曳兵而走”是一方战败的场面。这一番描写,暴露了逃跑者的丑态,突出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极度愚蠢,强调“五十步”与“百步”仅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别,把梁惠王在跟“邻国”相比后所自诩的“尽心”贬得一钱不值,说服他警醒过来,改弦更张是非常必要的。至于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十分荒谬的观点,孟子用“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比喻加以抨击,一针见血地戳穿了统治者推卸责任的把戏,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罪行,不给梁惠王留下一点辩解的余地。

再次是连锁推理,新意迭出。在阐述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时,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的方法,从“不违农时”入手,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直说到“王道之始”为止。这对梁惠王来说,足以起到引之入彀的作用。孟子先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为前提,推出“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然后以此结论为前提,又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新的结

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王道”已有了开端的更新的结论。连锁推理的运用,使文章逻辑严密,承接自然,新意迭出,具有势如破竹的气概和引人入胜的魅力。

最后是善用排偶,气势奔放。为了使说理更加透彻有力完密严谨,该文善于运用整齐而含有对称特点的排偶句式。排比的特点使行文纵横驰骋,具有所向披靡不可阻挡的气势;对称的特点使相关的意思联系紧密,行文严整,悦人眼目。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组排偶句,从“食”和“用”两方面分三层阐述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并通过“不可胜”三个字的重复,强调遵循规律的效果,说明“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是不难推行的,可以说是推理周全,气势充沛。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接连运用了均由三句构成的四组排偶,由生产说到教育,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雄辩地说明推行王道是除弊兴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其表意之完密,气势之充沛,使人不能不佩服作者组织语言的功力和技巧。

总之,《寡人之于国也》有多种艺术美的特征,它不愧为《孟子》中优美的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