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5分)

第一章绪论(5分)

一、名词解释

1.商业地理:

2.史志描述

3.货殖列传

4.结构主义地理学

5.经济地理的制度与文化转向

二、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答:文献描述,知识积累。

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答:(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企业到区域到全球化。(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20世纪以前)、实证主义分析(60年代)、行为伦分析(60年代末)、结构主义分析

3.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10分)

一、名词解释

1.连接度

2.供应商园: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3.R&D经费: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4.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这可以理解为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

5.知识与技术的“黏性”: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的关系,私人净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私有资本的增加,间接原因是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

6.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7.外部经济效果

8、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9、交通网分散度: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10、机场产业区:包括机场关联产业和与空运相关产业,空运相关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和信息关联产业。

二、填空

1.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2.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3.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来说,显示出一定优越性。

4.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5.从发达国家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性因素,因为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6.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

7、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8、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9、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来说,显示出一定优越性。

10、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11、运费主要有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组成。

12、运费由于运价制度不同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均一定价等。

三、辨析

1、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

答:古典区位理论:成本最小,利润最大,严格的假设条件,主要考虑劳动力、运费。

现代区位理论:额外考虑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现代区位论有市场占有率、吸引和稳定人才、形象、名声等。

2、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答:区位条件:对空间而言,所具备的条件。区位因子:对区位主体而言,影响分布的原因。

四、简答

1.简述经济活动区位与特征。

答:区位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特征:有限性、区位竞争、空间摩擦影响区位移动。

2.举例说明什么是区位理论。

答:(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2)空间区位已知,研究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3.简述城市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

答:(1)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2)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如工业、交通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

4.简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的时候必然选择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

5.信息时代工业区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

6.分析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2)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3)传统污染型企业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转移。

7.分析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1)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2)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8.分析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9.请举例说明集聚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0.请举例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五、论述

1、某地区开辟了一旅游基地, 经过测算门票收入在10年内收不回成本,有人认为这种开发不合理,不经济,还有人主张从区域范围看是合理的经济的, 那种观点对?为什么?

2、社会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还需要政策的作用?简述ZF行为及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3、从区域环境角度分析FDI的区位选择。

4、汉中能发展软件产业吗?如果想在汉中发展软件产业,请问您给的意见与建议是什么?如果不能,请论述为什么?

5、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城市群的区位优势。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5分)

一、名词解释

1、逆杜能圈:现在城市周围不仅有农业利用的土地,同时也有夹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的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既所谓的"逆杜能圈"。

2、不完全竞争: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3、需求圆锥体:需求圆锥体本来是以啤酒的销售状况为例,在此我们转化为一般的货物G。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货物的数量,取决于他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这个实际价格,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运费。很明显,实际价格随货物提供点的距离长短而变化。距离越远,运费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越高,结果对该货物的需求也就越少。

4、收益性空间::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

二、辨析

1、杜能圈与逆杜能圈

答:杜能圈的前提:均质平原、一个中心、马车交通、孤立国、追求利润最大化。特征是由内往外集约型降低。逆杜能圈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差。

2、便在原料与局地原料

答:便在原料指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只有在特定场所存在的原料,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为局地原料。

3、纯原料与损重原料

答:纯原料指在工业产品中包含其全部重量的局地原料。损重材料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重量损失,最终只有部分重量被容纳到最终产品中的局地原料。

4、经济人与满意人

答:经济人指完全掌握了所以环境的全部信息,并且具有以稳定的选择水平正确的选择所以事物的能力。现实中,无论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还是经营者,更多的是在某种满足的目标下进行的“人”,及满意人。

三、简答

1.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构建过程及结果。

答:根据前述各种假设,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等前提条件,杜能给出的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2.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构建的基本思路。

答:假设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在上述三种假定条件下,韦伯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3、简述寥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构建过程。

答: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挡,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这种理论与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4、简述普雷德行为矩阵理论。

答: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论,强调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行为矩阵由信息水平轴和信息利用能力轴构成,各个决策者均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之上(如图)。信息水平轴表示在某种区位决策时,各个决策者拥有的信息的质与量;信息利用能力轴表示决策者运用信息的各种能力。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5分)

一、名词解释

1、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能使某项城市商业服务活动正常开业、并获得基本赢利的最小服务地域范围内的居民数。不同行业(如零售商业、医院、饭馆、旅社、邮局等)的服务范围和“门槛人口”不同;同一行业内部又因其活动和规模的差异,服务范围及“门槛人口”也不同。

2、空间需求曲线: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3、赖利零售引力模型:当在A和B两城市间存在一个等级相对较低的C城市,两城市对C城市吸引的零售额的比率与两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与到C城市的距离比的平方成反比。

4、CBD: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二、填空

1、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克氏中心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衷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重心是下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k= 的倍数变化。

2、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为k= 的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为k= 的中心地系统。

3、零售业的空间竞争,如果是属于同业种间的竞争,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一是相互排斥趋于分散;一是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即由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各种专业化的商业中心。

4、零售业的空间竞争,如果是属于不同业种间的竞争,由于彼此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对于多目的购买行为的消费者是最佳的购物空间选择。因此,集聚趋势比分散趋势更明显。

5、对于特定区位,零售业是通过竞争来获得的。能够支付最高地价的零售业最终占有这一特定区位。地价的高低与土地区位条件相关。交通便捷性、空间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是影响土地购买者支付土地价格的重要因子。

6、决定零售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市场状况:如消费者数量、收入、人口构成和生活方式等;二是购物空间的接近性,一般指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三是零售业间的竞争状况,即在市场区域中同行业竞争者的数量以及发展水平。四是地价,不同等级的零售商业中心,能够支付地价的能力不同。

7、服务业包括:公共性服务业和营利性服务业两大类型。营利性服务业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的服务业,提供日常服务活动,尽量接近消费者;以企业为对象,提供运营活动产生的服务型需求,各种办公机构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则是其布局的最佳区位;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主要形式各种管理职能,如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主要在中心区布局。

三、简答

1.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内容和局限。

答:内容1.中心地是分布在具有同等土壤肥力、资源均匀分布、没有边界的平原上。在这个平原上,人口是均匀分布的,人们的收入、消费方式以及对货物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2.平原上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规模所有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朝各个方向的移动都可行。

3.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即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相隔距离尽可能的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到最近的商店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

4.消费者到离他们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他们为此付出的实际价格等于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来往的交通费用。

局限:只重视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而非”经济人“;忽视了集聚利益;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加以论述。

2.举例说明贝利的零售商业空间类型。

答:贝利认为城市是通过其中心职能来吸引周边人口,因此,他用城市的中心职能代替了赖利的人口数。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区位(5分)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3、交易费用:

4、交易内部化:

二、辨析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主要有三个增长方向:(1)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3)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者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填空

1、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少数得到迅速扩张,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些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由近及远扩张,可能最终导致公司中心离开原始区位。

2、企业实现扩张的方法有内部增长和外部增长两类。内部增长具有就近布局的特征,外部增长其兼并对象也具有由近及远的特征。

3、迪肯和劳埃德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将企业空间增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单区位、多区位及跨国公司阶段。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复杂、生产功能逐步多样化、地理范围逐步扩张的过程。

4、公司组织结构不断变化,但仍可将其归纳为几种基本类型:功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区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部结构。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横向一体化,并说明其扩张阶段及目的。

企业的早期增长多以横向一体化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比如

2、举例说明纵向一体化,并说明其扩张阶段及目的。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比如化学工业公司可以向石油冶炼、采油方向扩展。

3、举例说明多样化,并说明其扩张阶段及目的。

多样化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的活动。

4、举例说明企业增长的动因。

企业增长的原因有: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5、举例说明公司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空间特征(如海尔,联想)

功能部结构: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比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中国上海大众公司。产品部结构:按照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等划分。区域部结构:按照区域进行部门划分。如石油公司、银行。顾客部结构:根据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如有的工业公司包括工业部、商业部、政府部等。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10分)

一、名词解释

1、跨国公司:在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2、全球性城市: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区域总部位于少数主要都市,这些大都市被称为全球性城市。

3、世界城市:

4、R&D:公司研究与开发。

5、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

6、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而来的,经济全球化要求"最经济原则",即对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7、保税区: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

8、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二、填空题

1、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等。

2、跨国公司对于区域激励政策的反应比国内公司更为敏感,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时受区域政策的影响更明显。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集中于区域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

3、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及时的信息获取,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根据这些条件,公司总部应趋向主要大都市区。

4、在全球尺度上,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区域总部位于少数主要城市,这些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地理控制点。目前,三个全球性城市是纽约、东京、伦敦。

5、在国家尺度上,大型公司总部趋向于全国主要城市,中型公司总部的区位则比较分散。

6、在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很少将其总部从母国移往他国,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

7、R&D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信息,并通过科学研究,了解生产此产品的技术可行性。(2)研制阶段,对你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3)生产阶段,进行样本生产,并根据市场需要改善,同时开展大规模生产及营销。

8、R&D区位要求: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引导消费。根据以上条件,公司R&D组分趋向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9、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在母国建立R&D的同时,也趋向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世界市场型公司具有全球趋向,趋向在适宜区位建立国际型和相对独立的专业研究实验室。

三、简答题

1、简述产品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弗农提出的,把产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新产品阶段:该阶段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较高的消费水平,因此该阶段的新产品主要集中在发达的工业国。2)成熟产品阶段:该阶段产品的设计及生产已经实现标准化,企业开始关注成本,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3)标准化阶段:该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因此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简述折衷理论。

1977年,英国的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相结合。企业优势:跨国投资企业应该拥有特定市场的净所有权优势。如果满足条件一,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比起把它们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如果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要素优势。

3、举例说明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格局的类型及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各地。比如瑞士手表。

2)市场地生产型。在每个市场地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艺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

3)专业化生产型。具有多个生产区位,每个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者世界市场。

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个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4、举例说明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

1)社会政治背景。)结构状况。)相对地位。

四、论述题

1、以你熟悉的跨国公司为例论述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及特征。

1)总部的区位要求:a、便利的交通运输b、及时的信息获取c、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2)R&D的区位要求:a、接近科研机构b、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C、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

3)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2、举例论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广泛性: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及众多方面,比如资本与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2)层次性:根据与投资企业的关系,这种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对投资地带来的影响(如就业、税收、基础设备等)为直接影响。通过与投资企业联系(如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等)产生的影响为间接影响。3)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在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4)多面性:跨国公司为区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5)差异性: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异也很明显。6)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15分)

一、名词解释

1、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2、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3、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者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4、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5、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6、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集中率系数=(a/A)/(b/B)a是某产业的产值,A是区域所以产业的产值,b是全国该产业的产值。、,B是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

7、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8、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9、库兹涅兹法则:(1)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10、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11、T形空间战略:20世纪80年代,陆大道指出应该把东部沿海地带和长江沿海地带作为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战略重点。

12、双核结构: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

12、城乡二元结构: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13、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12、技术创新:技术发张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的重大变化。

二、填空

1、按照产生顺序,可以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二产业包括采矿、制造、建筑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运输、服务业等部分;近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还出现了第四产业的说法,它是将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教育、科研、信息等单列。

2、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以把主导产业划分为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3、根据产业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可以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是服装加工产业,浙江温州大众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意大利的高级时装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4、在空间分布上,我国农村工业化表现出高度分散化的特征。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特殊经济景观。乡镇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于本地,他们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5、我国农村工业在空间上的高度分散化,主要原因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资金进入城市;乡镇企业的产权绝大多数属于社区集体所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存在行政区划的限制;国家农村工业化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6、有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工业在区位选择上呈高度分散的微观布局,并且长期保持不变,是农民和社区政府在当时的制度、技术、市场、资源供给的制约下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初始选择后路径依赖的结果。其合理性在于,乡镇企业的社区性和对地方各种关系网络的利用,使得企业所节约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明显大于在空间上集聚布局的收益。

7、农村工业的分散布局,也带来诸如生产技术落后、发展思维低层次、粗放型,环境污染面状化、不能拉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和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三、辨析题

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它的两个特点:1)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2)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支柱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者所占比重高的产业。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小,产品输出率较低因而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

2、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

四、简答题

1、简述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选择主导产业、配套关联产业、配套基础性产业、扶持支柱产业、培育潜导产业。

2、举例简述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

1)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2)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要求从类型、特征、演进几个方面回答)。

1)前工业阶段:特征:低水平均衡。空间结构:均匀分布。2)过渡阶段:特征:不均衡。空间结构:极核式空间分布。3)工业化阶段:特征:不均衡加剧;不均衡减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特征:高水平均衡。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4、简述点轴式空间结构,并说明在我国的应用。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它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其一,增长极需要从周围的点就近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客观上就释放了这些点所蕴藏的经济增长潜力,使它们在向增长极提供资源和要素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其二,增长极在开发周围市场时也给周围的点输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相应的生产技术,带去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这样,就提高了它们的发展能力,刺激了它们的发展欲望,同时,也给了它们发展的机会;其三,伴随着经济联系的增强,增长极与周围点的社会联系也会密切起来,结果,就会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依据点轴结构,陆大道提出T字形空间结构战略。

5、简述极核式空间结构,并说明其在区域空间演变中的机制。

在区域发展的早期,虽然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很显著,但是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是不相同的。同时,由于区位条件的不一样,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

6、简述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更替。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4)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7、简述如何选择主导产业。

1)比较集中率系数(大于1,则具有优势)2)比较输出率系数(大于1,则数值越大,商品率越高)3)高产业关联度: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

8、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1)区位指向。A、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B、原料地指向。C、燃料动力指向。2)集聚与扩散机制。A、集聚机制: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B、扩散机制:避免集聚不经济、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政府的政策作用。3)空间近邻效应。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带来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9、简述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特殊背景。

1)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生产率,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2)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3)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我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4)农村工业发展具有要素比较优势。5)农村工业发展具有制度比较优势。

五、案例分析题

1、请结合汉中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先进性、参与全国分工的情况,评价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2、试比较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晋江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由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发展道路.其共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15分)

一、名词解释

1、增长极:增长极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2、乘数作用:p211在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3、加速作用:在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被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4、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5、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6、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各经济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它是以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及商品流通为脉络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域经济综合体的概念是由“生产综合体”逐步演化而来的。

7、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下而上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8、经济区: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9、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就是指一个地区区域特征和整体形象。其下还包括一系列子品牌,如产业与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区域文化品牌、名胜品牌和景观品牌等。

10、弹性专精或柔性专业化:柔性专业化有称为,灵活性加专业化、弹性专精。

柔性专业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皮埃尔(Piore)和赛伯(Sabel)(1984)提出来的。柔性专业化是指企业运用全能性机器和训练有素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力,进行多样的、自身不断变化的专门化产品集合式生产,主要行为主体是中小型企业以及他们之间形成的网络化。

二、填空

1、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群在区域内的那个区位上形成是由历史的偶然性决定的。但是,一旦这个产业集群形成之后,集群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使其自身在同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资源进入集群,并且获得更好的政策、环境条件,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效应,甚至是锁定。

2、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会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影响。首先,吸引企业集聚,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并不断强化。其次,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里发展起来的。

3、产业集群概念源自美国商学院波特与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

4、经济区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自由流动、各种经济组织自主选择趣味和发展空间所形成的组织形式。经济区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地空间架构。在我国,地方政府对所管辖的行政区内的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干预,产生了所谓的行政区经济。经济区往往与行政区不完全一致,为解决经济区的管理问题,出现了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此问题的区域管制思想。

5、我国的区域管制有两种类型,一是由国务院前头,地方有关政府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办公室、东北经济区办公室;另一种是在经济区的框架内,由各地方政府自发组织形成的,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市场联席会,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等。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区域管制的缺陷主要是没有非地方政府组织的参与。

三、辨析题

1、产业集群与经济地域综合体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各经济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它是以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及商品流通为脉络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域经济综合体的概念是由“生产综合体”逐步演化而来的。

2、产业集群与产业区

产业区归属为同一种产业的企业在一定区域的聚集,会使该区域在此类产业上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强的竞争力,我们称这类聚集点为一个产业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或地方化产业(localized industry),最早出现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在某个地区,相类似的小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并伴随着外部性的产业称为地方化产业,这样的地方称为产业区。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

1、简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经济发展的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而且通常都是封闭或者孤立的经济,生产活动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技术,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也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方式,社会似乎对现代化毫无兴趣。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一些国家至今

还处在这一发展阶段。

准备起飞阶段

这一阶段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阶段,它的特征是社会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问题,希望通过现代化来增强国力并改善人民的生活。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经济体制改革,为发展创造条件。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则通常是第一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这一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起飞阶段

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

①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

②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

③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

④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

在起飞阶段,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制造业,外国投资明显增加,以一些快速成长的产业为基础,国家出现了若干区域性的增长极。起飞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从农业出口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开始出口大量的服装、鞋、玩具、小工艺品和标准化的家电产品。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起飞阶段的时期如下:英国1783-1802年,法国1830-1860年,美国1843—1860年,德国1850— 1873年,日本1878—1900年。中国,则在1977—1987年间实现了起飞。

走向成熟阶段

这是指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国家的产业以及出口的产品开始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不断增多,厂家和消费者热衷新的技术和产品,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惠及整个社会,企业开始向国外投资,一些经济增长极开始转变为技术创新极。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成熟阶段的时间为:英国为 1850年、美国为1900年,德国为1910年,日本为1940年。中国目前也已经进入了这一发展阶段。

大众消费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向上攀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利用高科技的成果。人们在休闲、教育、保健、国家安全、社会保障项目上的花费增加,而且开始欢迎外国产品的进入。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这一发展阶段。

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罗斯托对大众消费阶段以后的社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过他认为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一些长期困扰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在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

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做起飞理论。

2、举例说明经济增长衰退的四种类型。

当经济中总产出、收入和就业连续6个月到一年的明显下降,经济中很多部门出现普遍收缩,则这种经济下降称为衰退。更严重的持续的经济低迷成为萧条。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第一种,是周期性的,最单纯,盛衰起伏,主要源自于投资、生产、供给与消费之间,因时间滞延长短不一而产生的不搭调现象。在农业经济中有所谓的“蛛网现象(或理论)”,在工业经济中有所谓的“加速原理”或“乘数理论”,均属之。周期性的衰退,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之中,一般而言,靠市场经济本身的自我调节就可以解决或改善。20世纪有凯因斯理论之后,主张以“总需求管理政策(或称”反景气循环政策“)”来对付,但理论界与政策界始终对政府的角色干预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存在争论。但无论如何,与下面两种相比,第一类无疑还是最单纯的。

第二种,是泡沫性的,比较复杂,因为在实体经济周期波动之外,还牵涉到金融经济的部分。

在市场经济中,所谓泡沫,有一种自动形成的逻辑与机制:(1)首先,是“信心”,在经济进入到向好阶段时,人们开始对未来前景产生乐观的憧憬,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与投资行为——消费者拟购买汽车及房屋等耐久性消费财,投资者拟购买土地及机器设备扩大投资,但此处的“拟”,都只是“意向”,还不是行动。等到他们到银行取得贷款与融资之后,也即是银行的“信用”有所扩张之后,才是行动。消费行动与投资行动就导致总需求扩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产生一波的经济繁荣,然后,又有了更强的“信心”,然后……。这就进入到一个自我拉拔的循环,一当经济进入到这个循环机制,就停不下来,泡沫因而产生,并随着这个机制的循环而不断扩大。当泡沫不断拉大的过程中,其实新增的需求中就有越来越多的部分是“虚”的,可称“虚需求”。过程越久,需求越大,虚的部分也越大,泡沫也越大,直到泡沫到达极限,终于破灭。破灭之后的泡沫,立刻打回原形,虚需求归零;但在整个泡沫形成并加大的过程中,随着虚需求的膨胀而被拉起的“实供给”(即产能)却不会随着泡沫破灭及虚需求归零而消失。结果就是产能过剩,供过于求,衰退开始。与周期性衰退不同,泡沫性衰退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问题较大,也较复杂,通常得靠政府介入矫正。

第三种,是结构性的,最复杂,也最麻烦。

所谓结构性的,是指经济危机的形成,多与一些结构性的失衡有关,例如:全球货币体制的结构性失衡;全球资本主义资源配置在金融产业及其他产业间的结构性失衡;资本主义报酬分配机制在要素所得(如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间的结构性失衡等。这些结构性的失衡,要不导致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宏观经济的失调与矛盾,要不导致金融产业的异化,终至于华尔街成了全美或全球挞伐的目标,要不导致各国之内及全球范围各国之间的贫穷差距拉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矛盾。

3、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由多个要素所组成的经济(包括社会)系统。根据功能的差异,可以把这些要素分为以下几类:经营性要素,即主导专业化部门,它是综合体的核心;关联性要素,即与专业化部门有直接的投入或产出联系的部门;依附性要素,即利用专业化部门的废料为原料的部门;基础性要素,即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以及结构性设施(如国家机构、教育机构、科技机构等)。有人也把这些要素分成专业化要素,辅助要素和服务要素。

经济地域综合体内的各要素组合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生产循环进行组合,主要是经营性、关联性和依附性要素按照某一资源或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专业化生产经营为核心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从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一体化的生产循环体系。如,煤炭动能化学生产循环就包括了煤炭的开采、洗选、焦化和半焦化,煤的氢化,氨和氮肥生产,苯及其它有机合成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二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进行组合,发展基础设施,保障生产循环的顺利进行和社会进步。

4、简述产业集群的构成及特征。

产业集群包括五大主体: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中介服务机构和规制管理机构。其中,中介服务机构是指科研机构、学校、协会、人才市场等,规制管理机构是指本地政府、监管机构等。马歇尔认为产业区具有6个特征:①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念系统和协同创新的环境;②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③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④产业区理想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⑤竞争与协作并存;⑥富有特色的本地信用系统。

4、试用集聚经济原理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P222

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在空上的集聚能有利于相互之间展开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使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外部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范围,使中小企业通过就地拓展业务联系,增加了发展机会,从而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具体而言,产业集聚可以使企业通过互为客户,增加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节约运输费用和降低原材料价格,以及开展集体性的营销活动,使生产成本降低,边际收益递增。特别是,集聚地往往成为产品的市场中心和信息中心,不仅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还可以产业“区域品牌效应”,获得营销优势。正是这些方面的有利因素,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5、试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P222

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使得交易的对象和空间范围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众多中小企业的集聚增加了本地市场的参与者数量,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发挥作用。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更容易建立互信,减少信息部对称带来的风险,克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存进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地市场成长,潜在需求增加,也会促进分工深化,并使企业集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个过程具有循环累积的效应,导致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不断持续。交易费用的降低,对于每个企业而言可以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6、试用创新理论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P223

创新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创新。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中介机构、研究机构、教育培训结构、有经验的消费者等集聚在一起,为企业创新提供所需要的良好生产环境条件,有利于专门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开展创新提供了外在动力。创新所产生的财富示范效应,也会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创新的行列。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产业集群内,借助于空间上近邻的关系,通过人员流动、日常交流,特别是非正式的交流、私人的交流,使得对创新起重要作用的隐含的经济类知识得以传播,比之正式渠道更为便捷,这样就形成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传播的环境。由于有中介服务机构、合作企业、本地顾客等的参与,企业容易获得创新的资源,并利用合作网络降低创新风险。

7、试解释产业集群失败、解体与消亡的原因。P223

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失败、走向解体和消亡的可能。究其原因,意识产业集群内部产品、技术、管理、联系和组织等方面的“锁定”或者路径依赖,导致了产业集群内部的僵化,创新能力减弱,外部市场的转移,使得集群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接危及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可以,产业集群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加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使之保持发展的活力。

四、论述题

1、简述主体功能区的结构类型。

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大

致可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等。

2、简述经济区的特征,以某一经济区为例阐述其战略定位及现实依据。

3、何谓泛珠三角,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泛珠三角经济圈(“9+2”),即粤、闽、赣、湘、桂、琼、川、滇、黔 9 省(区)加香港、澳门 2 个特别行政区。从经济规模聚合上看,内地 9 省(区)地域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总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9 省(区)2003 年 GDP 总量加港、澳约占全国的 47%;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 50%以上。它包括了两个特别行政区,五个经济特区,七个沿海开放城市,和至少 6 至 7 个已经形成并发展强劲的区域经济带或产业带(包括福-厦沿海峡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带、南昌-九江临长江经济带、成-渝工业经济带、长-株-衡湘中沿线工业带、滇-缅边贸经济带、大珠三角经济区等)。 1、“9+2”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9+2”各省区在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等方面差异较大,有很强的互补性。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兼具内外双向发展、西拓南进并举的优势;珠江三角洲面临发展空间和资源有限等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与长

三角相比,珠三角自身面积不大,腹地狭小,外围山地环绕,基础设施延伸与发展空间拓展存在较大阻力,与周边省份的广泛协作尚未形成。要建立规范统一的人才市场、资金市场、物资市场、技术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流,同时要加强消费品市场的规范统一。 2、要充分借助粤港澳的经济辐射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和稳定。可大大扩展香港的经济腹地,在物流、投资、专业服务、旅游等方面,均有很积极的意义,利于更好实施“一国两制”方针。3、提升“泛珠三角”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欠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对内地省区整体上提高对外开放,提高整体竞争力,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建立有利于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的形成和区域内各省区经济社会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4、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将会扩大其经济腹地,有利于提升珠三角经济区的国际竞争力。泛珠三角区域将与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湾经济区一起构成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大引擎;要充分发挥原珠三角的带动作用,形成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信息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从而把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及其辐射地区发展成为亚洲和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地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崛起必将对中国华东南经济发展,必将对中国经济、东南亚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使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进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分量更加突出,形成欧洲、北美、南中国与东南亚三足鼎立之势。 5、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符合国家发展战略。“9+2”的积极意义是把中国东中西三部分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发展构想落到了实处。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符合中央十六大“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十六届三中全会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6、泛珠三角是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经济区域化有助于消除全球化负面作用,有助于增强民族和地区经济抗御全球化浪潮冲击的能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和特点:促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加速集团成员的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发展;促进集团内部生产分工、专业化协作及国际合作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经济较快增长;影响集团成员的部门结构,促进新工业部门的发展;改变经济格局,使经济领

域的竞争日益发展为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15分)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分工: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

2、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讲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它经济活动的效应。

3、涓滴效应:涓滴效应又译作渗漏效应、滴漏效应、滴入论、垂滴说,也称作“涓滴理论”(又译作利益均沾论、渗漏理论、滴漏理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4、经济梯度: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经济梯度推移是指经济发展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如果以基层行政区为单元,把各行政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标示在各行政区域的中心附近,把数值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编制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图,可以在地形图上反映出国家或某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变化状况。

5、H-O模型: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6、产业内分工:相同生产部门内部各分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

7、产业间分工

8、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9、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0、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11、出口导向: 出口导向是指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填空题

1、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互补性、可达性与小的干扰机会。

2、赫希曼在解释一国内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关系时,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他设定一个经济发达的北方和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3、梯度推移学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之上的。它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停止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衰退部门。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是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向低梯度区域转移。

4、美国学者佛理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中心-外围理论。中心是个别率先发展起来的区域,周围其他发展缓慢的区域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凭借贸易不平等、技术创新等处于统治地位,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外围而言,中心对外围的生产产生压力和压抑,使得外围的自发性发展困难重重。

三、辨析题

1、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梯度推移论和反梯度推移论P236

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

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加快,也就可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一观点引起了一些争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空间推移理论,如反梯度推移式、跳跃式、混合式等,但多数学者认为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梯度推移方式。主要理论根据是:推移之所以能够进行,一方面是因为扩散有其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愿意进行;另一方面是由于接受地区存在着接受扩散的引力场,推移方向的选择,主要看接受地区引力场的状况。接受地区的引力场主要有劳动力场、资源场、区位场。对落后地区一般缺乏资金和技术,主要靠上述3个场的引入吸引高梯度地区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扩散到本地区去。

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发展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且条件又具备,那么,不论区域处于哪个梯度上都可以直接引进先进技术,进而优先开发。因此,处于低梯度的区域,也可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然后向高梯度的区域扩散技术。如果按照梯度推移,只能是梯度上的区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永远得不到改观。

2、依赖理论与相互依赖理论p238

相互依赖理论是指各个国家和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而。这一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刘再兴先生归纳提出的。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也就二次大战后以欧洲共同体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的相互依赖关系,“南北”之间、“南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理论

3、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说

绝对成本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比较成本说是对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总之,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贸易的互利。

四、简答题

1、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绝对成本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2、简述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学说。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成本说揭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大道理。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被西方国际经济学界奉为经典,并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主线。即使在当代,它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比较成本说的启示:“各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保证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所能得到的利益。”然而这个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3、简述H-O要素禀赋学说。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源。要素禀赋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

点,由俄林系统创立。它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4、简述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定,但为简化起见,选用的是典型企业,也不考虑企业间差异。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

五、论述题

1、论述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演变。P241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论述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3、试从竞争优势理论出发,论述汉中地区如何提高其参与全国区域分工的能力。

第十—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10分)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生产网络:物流:生产(经济价值增加),网络(实体和非实体相互作用)供应链:没有明显法定关系情况下如何建立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形式的连接中观:不同于微观的网络个体的特性总和,也不同于宏观上的集群和系统概念研究对象:价值链中的劳动分工和网络连接的自身特性等功能和作用关系:生产网络为商品和服务在生产、分配和消费中相互联系的功能和作用关系

3、全球经济系统: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国际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4、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从而强调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5、全球化指数:国外资产与总资产、国外销售额与总销售额和国外雇员与总雇员三个比率的平均值

6、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缩写形式,即外商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7、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8、WTO: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9、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10、全球采购:全球采购是指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

11、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12、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以欧洲美元市场为例,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离岸金融中心,它是一种自由交易、不受管制之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业务是属于批发性银行业务,存贷款金额大,交易对象通常是银行及跨国公司,其业务通常为引进外来资金,再将资金贷给外国。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机构进行投资。

13、超级全球化主义者p316

二、简答题

1、简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各自的利益,采取各种方式,超越空间和社会的限制,不断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协调认识和行动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各国经济、社会联系与竞争的普遍化及其方式的多样化。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主力军,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利条件。国际性投资是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加快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性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国际性投资,一方面是向全球扩张金融资本、垄断世界市场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是生产国际化、社会化的必然要求。跨国公司开展的跨国兼并和收购,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效手段。跨国公司之间的兼并、收购以及战略联盟,是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产物和结果。跨国公司开展的国际贸易,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国际贸易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的跨国公司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成为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方面。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及其开展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一)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使资本和其它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较为顺畅地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发展。

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跨国公司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主要来源。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加上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应用新技术的新企业,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跨国公司不仅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

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跨国公司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开辟了东道国了解别国经济政策的新途径。另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世界各国政

府在经济政策上加强与别国的协调与融合,以保证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政策上的协调和融合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进程

2、简述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是生产网络。生产网络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这些管制以及生产的地理根植性,形成了相互联系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系统。生产网络可从管制、空间性和地域根植性等三方面来分析。

1).生产网络管制:从组织结构看,现代经济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种不同类型企业单元组成的。这些公司广泛分布且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共同构成了全球经济系统。在全球经济系统的管制中,跨国公司起着核心作用。跨国公司不仅管理自己的内务,同时,依靠合作关系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

2).生产网络空间: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种生产过程和经济联系所占据的地理空间。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对地理距离对生产的阻碍作用变小,生产联系加强,生产网络空间变大,“地球村”经济正在形成过程之中。

3、简述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国家首先是对国内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目标是围绕着实质而展开的。通常作为市场经济的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企业提高效率。我们一般所说的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是宏观经济调控,即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主要是国家用经济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其希望实现的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存在着一个逐步深化与完善过程。总的来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加深的。调控的方法也逐渐丰富起来,有经济政策、经济立法、计划管理、行政监管等。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经济政策的干预和调节所运用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4、简述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

国际经济协调,全称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指在各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以发达国家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就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适当调整现行的经济政策或联合采取干预的政策行动,以缓解政策溢出效

应和外部经济冲击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实现或维持世界经济均衡,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增长。包括:A.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B.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C.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5、试比较美国汽车工业和日本汽车工业的特征。

6、简述全球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的五个阶段。P290

一、初始分散生产;二、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三、核心-边缘式分散;四、网络化分散阶段;五、网络化聚集阶段

三、填空题

1、当前,美国、欧盟、东南亚三足鼎立的多极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

2、到2005年底,世界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拥有149个成员国家。在世界经济联合国的框架下,成员国家遵循着大家认同的经济规则。

3、汽车工业具有关联作用大、就业容量大和外部性的特点。在大洲层面上,全球汽车生产由20世纪60年代集中于欧洲和北美洲发展到2000年级终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从公司层面分析,汽车生产则向少数大型跨国公司进一步集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升高。在公司内部,全球化经营成为跨国生产的方向性战略,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加快,汽车无国界生产已经成为现实,出现大量的混血车,汽车品牌的某国制造正被某公司制造所取代。

4、国际金融中心网络可分为三个层次,伦敦和纽约为最高层次,东京等为第二层次,芝加哥等为第三层次。

5、目前,全球已建立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10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区域经济联盟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四、论述题

1、试论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集团都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实行歧视政策,表明了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

另一方面,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

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统一性 1. 从出现和加速推进的背景上看

(1)二者的根本推动力都是战后蓬勃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导致了生产力飞跃中对跨国界合作、特别是产业升级后对国际分工的新需要,如果说二战前这种分工主要是在不同产业(农业与工业)之间进行、国际交流也没有超出商品与资本的范畴,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确立的世界整体走向工业化的新态势则要求国际分工不仅主要在工业(传统的或高精尖的)内部进行,而且扩大到知识、信息、技术、通讯、金融、交通等第三产业,所有这些分工和交流又因科技革命提供的高效传输手段而变得空前规模浩大和快捷。

(2)二者都源于各类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加强经济实力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既想摆脱经济增长低速、危机不断的困扰,也要扩大各自的经济势力范围,以争夺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要求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前苏、东国家则希望在国际合作中制止经济滑坡(按国内生产总值,1990~1996年俄罗斯实际下降39%,东欧为18%⑤),促进经济复苏(目前已初见成效)和社会安定。总之,二战后两个平行市场的瓦解,市场经济与国家调节相结合的模式被上述三类国家共同接受,集团化和全球化的经济前提才真正具备。

(3)二者都源于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需要。战后初期国际经济组织———货币方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方面的世界银行(均成立于1945年12月)以及贸易方面的关税贸易总协定(1948年1月1日生效的临时契约,正式组织因美国国会的反对而流产,直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才正式成立)的出现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有美国霸权的背景。其后,它们长期名不符实,更不要说冷战时期的对立经济集团了。直到冷战结束,苏东瓦解,社会制度与国家竞争的主战场不可避免地自政治、军事领域向经济领域转移,才为二者提供了和平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2. 从二者间的逻辑关系和实际发展历程看,由于当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并且很难短期转变,全球化必将受到不同类别民族国家间生产条件、利益取向、文化背景等诸多冲突的制约,一步到位绝无可能。因此,首先在地缘相近,社会进步程度差距较小,或具备互补条件的国家间结成集团,以促进共同发展就是自然的,这同样是打破国界、相互开放的产物,比起单个国家的相互封闭状态来,当然更接近全球化。而且集团内部实力增强的同时,有可能通过扩大吸收外部成员或与其他集团联合而成为走向全球化的高层次阶梯。事实上,欧盟的产生发展史已经为此提供了初步的例证,今天,它已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参与国际经济谈判了。

3. 从发展趋势看,区域集团化已经出现了与全球化直接接轨的倾向。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起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来,尽管其内部的一体化水平较低(成员国跨越太平洋两岸),经济差异大,政治关系复杂,因此集团内组织松散、缺乏强制性,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计划仅处酝酿策划阶段)但对外却具有鲜明的非排他性,即规定区域内的一体化不得损害成员国与区域外国家的经济联系。《茂物宣言》强调,该组织的目标是,不但要在内部,而且要在组织外部建立一个开放型的多边贸易体系。应该说,亚太经合组织的这个目标是符合全球化大方向的,只是目前确立这种目标区域性集团太少。

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些主要趋势中,我们不仅看到世界经济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客观发展过程,同时也必须看到全球化背后的负面

效应。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把揭露的资本本质没有根本改为,只不过它的活动范围和形式发生了一些制约而已。西方发达国家按自己的标准和利益来推行经济全球化,推行其价值观和政治模式,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利益将受到新的挑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维护本国的利益主权更加艰难,应加强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的职能。

2、论述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处理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

3、论述你对“地理终结”的认识。

第十四章研究新进展(5分)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的制度取向受到了法国规制理论的启发,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受到正式及非正式社会制度的支持及制约的。从经济学家的著作中,经济地理学引进了制度环境及制度安排的概念,在地理界引出了诸如“制度厚度”及具有吸引产业集聚力的“地方的黏着性”等相关观念。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可称之为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倡导“文化转向”的经济地理学家认为,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 与其削弱经济,还不如通过将其置于(其获得意义和方向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中(而将其情景化)。因此经济地理学实质上是文化的经济地理学。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可称之为地理学的文化转向。

2、福特主义:福特主义(Fordism)这一词最早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他使用“福特主义”来描述一种基于美国方式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

3、后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

4、文化根植性:文化在约束着经济理性,限制市场交换。文化规定了行为者遵守自利的行为策略,也阐明了行为者可以合法地从事行动。对文化的社会规范的理解,规制着市场交换,使人们遵照正直诚实的特定文化释义行事。

5、制度经济学:制度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始于科斯 (Ronald Coase)《企业之性质》,科斯的贡献在于的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的分析中并指出企业和市场在经济交往中的不同作用。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等人对于这门新兴学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近30年,新制度经济学是蓬勃发展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6、新经济地理学: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研究侧重用经济模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

济地理现象,并试图将其纳入到长期忽视空间纬度的主流经济学中。

二、填空题

1、连接经济与文化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经济社会学家所强调的根植性。根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有西方学者把根植性区分为文化根植性、结构根植性、政治根植性等三种形式。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其进行的经济地理研究称为新经济地理学。之所以称为新,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它侧重用经济模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地理现象,并试图将其纳入到长期忽视空间维度的主流经济学中。

3、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各种制度在塑造空间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厚度是在经济地理学制度转向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制度厚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有三种论点:厚而有效、厚而无效,薄而有效和薄而无效。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发展战略】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学科体系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性质 二、学科体系及其任务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二、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三、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对当今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新世纪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热点 本章讨论议题: 1、理论上而言,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地理研究落后于自然地理学? 2、如何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些认识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古代~19世纪末) (一)史志描述阶段(17世纪前) 1、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2、代表著作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赫尔泰的《地球的描述》(B550-475年);斯特拉波的《地理学》(B64-A20年) 此外,还有如东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1.特点

1)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2)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2、代表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标志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纵向演变, 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 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 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1.区域研究尺度的变化 1)区位论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科学研究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此外,其它区域研究及全球化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全球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信息化日益加强,把区域研究放在全球背景下,以扩大研究视野。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麦克尼提出的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研究思维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 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期中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或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学科。 2.经理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固有的特殊性质有: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本书观点):经济活动的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尺 度的变化P4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发 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章节)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 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区位中占有场所的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的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 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经济活动空间移动 的限制。 5.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6.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7.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差异:区位条件是由于生产场所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 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8.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 9.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10.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 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11.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固定资本包括厂房、设备等。 12.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决定性的要素;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决定性的要素。 13.技术条件: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14.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市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高效、优质的 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15.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李小建_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编者按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21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任何一个学科都将面临如何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内涵的新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创新,以使本学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为促进地理学工作者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广泛地应用于学科实践,本刊从2000年第4期开始,将陆续刊登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方面的专论,殷切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心技术创新,关注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专论栏目,并踊跃参加。 文章编号:1003 2363(2000)04 0001 05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张占仓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走势分析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发展思想,并认为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关 键 词:技术创新;经济地理学;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0 08 12;修订日期:2000 10 16 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 ),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 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 第19卷 第4期2000年 1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19 N o.4Dec.2000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C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13.下列著名经济学家中,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无关的是( D )。 A.配弟 B.库茨涅兹 C.克拉克 D.佩鲁 14.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的阶段的是( C )。 A.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B.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