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第32卷 第20期

2010年10月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 l.32 N o.20 Oct.2010DOI:10.3963/j.issn.1671 4431.2010.20.017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 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刘利民,肖德宝,李 琳,水海红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武汉430079)

摘 要: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 ID)、二维码、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Internet of T hings 。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主要由RF ID 系统组成,感知层的信息安全问题是物联网普及和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感知层主要由无线通讯网络来实现,这必然会造成信息的被干扰和信息的被窃取。另外物联网的普及,RF ID 标签的广泛应用会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解决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主要从隐私和安全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安全等级的划分是从实际出发解决感知层安全问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物联网; 信息安全; RFI D

中图分类号: T P 393.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4431(2010)20 0079 03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Its Countermeasu res of RFID System

of Internet of Things Sensing Layer

LI U Li m in ,X IAO De bao,LI L in ,SH UI Hai h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Huazhong No rmal U 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Internet of T hing s is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et,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two-dimensio nal co de,w 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a Internet of T hing s ,which is co ver ed everyt hing in the w orld.Internet of things is consist of the sensing layer,networ k layer and applicatio n layer,and the sensing is the core lay er percep tion.It mainly composed by the RFI D system,and its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which is Inter net of thing s universal and dev elopment facing.T he sensing lay er is made up of wir 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achieve,so this will definitely lead to information interfer ences and information t heft.While the popularity of networ ked objects and RF ID tags widely used lead to leakage of user priv acy.T he security issues of sensing layer are urgent to solv e.I t is the basic method to solv e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sensing layer.

Key words: inter net of things; information secur ity; R FID

收稿日期:2010 06 20.

作者简介:刘利民(1982 ),男,硕士,助教.E mail:liulimin4504@https://www.sodocs.net/doc/3612529707.html,

1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 交流 ,而无需人的干预。其

实质是利用RFID 等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是今后网络的发展趋向。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它将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估计将会产生互联网30倍的经济效益。

物联网可分为3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和五官,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

感知层起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作用。感知层主要由RFID 系统组成,是物联网中最重要的一层。感知层的信息安全问题是物联网发展普及首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信息安全对策的研究迫在眉睫。2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 的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感知层主要由RFID 系统组成。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RFID 作为无线应用领域的新宠儿,正被广泛用于采购与分配、商业贸易、生产制造、物流、防盗以及军事用途上,然而就在它 春风得意 时,与之相关的安全隐患也随之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用户担心RFID 系统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即在使用RFID 系统过程中如何确保其安全性和隐私性,不至于导致个人信息、业务信息和财产等丢失或被他人盗用。

一般RFID 系统由2部分组成:RFID 标签(Tag )和阅读器(Reader)。RFID 系统的安全性有2个特性:首先RFID 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通信是非接触和无线的,很容易受到窃听;其次,标签本身的计算能力和可编程性,直接受到成本要求的限制。一般地,RFID 的安全威胁包括以下2个方面:

2.1 RFID 系统所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

由于RFID 系统具有标识和可跟踪性这就造成了携带有RFID 标签的用户的个人隐私被跟踪和泄露。典型案例:某人穿了一件嵌有RFID 标签的衣服,由于RFID 系统具有可跟踪性,故此人隐私完全暴露出来。

2.2 RFID 系统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由于标签成本的限制,对于普通的商品不可能采取很强的的加密方式。另外标签与阅读器之间进行通讯的链路是无线的,无线信号本身是开放的,这就给非法用户的干扰和侦听带来了便利。还有阅读器与主机之间的通讯也可能收到非法用户的攻击。总的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信号干扰问题

RFID 系统主要采用2种频率信号[1],一种是低频信号,(电磁感应),传输的距离近。主要频率有125kHz,225kH z 和13.65MH z;另一种是高频信号和微波,(电磁传播),主要频率有433MHz,915MH z,2.45GH z 和5.8GHz 。现如今各个频带的电磁波信号都在应用。相邻频带之间的干扰很大。干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读写器与标签通讯过程中的数据错误,标签在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命令和数据信息时,可能导致的出错结果有[1,2]:(1)标签错误地响应读写器的命令;(2)造成标签工作状态混乱;(3)造成标签写入错误地进入休眠状态。

读写器在接受标签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可能导致的出错信息有

[1]:(1)不能识别正常工作的标签,误判

标签故障;(2)将一个标签识别为另外一个标签,造成识别错误。

2)信号中途被截取,冒充RFID 标签,向Reader 发送信息。

3)利用冒名顶替标签来向阅读器发送数据,从而阅读器处理的都是虚假的数据。

4)阅读器发射特定电磁波破坏标签内部数据。

5)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很多标签不可能采用很强的编程和加密机制,这样非法用户可以利用合法的的阅读器或者自构一个阅读器直接与标签进行通讯,从而标签内部的数据及容易被窃取,并且对于那些可读写式标签还将面临数据被修改的风险[3]。

6)在阅读器与H ost(或者应用程序)之间中间人(或者中间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修改配置文件、窃听和干扰交换的数据。3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 的信息安全对策

RFID 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要比通常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要复杂得多。通过分析RFID 系统的结构和安全威胁,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

80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010年10月

3.1 RFID 系统中个人隐私问题解决方案

1)使用kill 标签[3],具体做法是商品交付给最终用户时,通过kill 指令杀死标签,使得标签无法再次被激活。彻底防止用户隐私被跟踪,但影响到反向跟踪,比如:退货、维修和服务,限制了标签的再一次被利用(然而标签的制作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这就必然造成一定的浪费)。

2)使用sleep 标签[3],在RFID 系统中使用sleep 命令。商品交付给最终用户时,通过sleep 指令使标签休眠,标签可以再次被激活。这不影响到反向跟踪。当遇到退货、维修和服务时,可以将标签再一次激活。从而弥补了第一种方案的不足。可是在制作标签时,要用到比较复杂的编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标签的成本。

3)使用表面涂有铝箔的购物袋,将贴有RFID 标签的商品放入这种特殊的购物袋中,从而阻止标签和阅读器的通讯。这种方案看起来可行,然而为避免信息泄露,必须使用大量的购物袋子,难以大规模实施,并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2 RFID 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1)对于信号的干扰的针对性抗干扰措施有[1,2]:(1)通过数据编码提高数据的抗干扰能力;(2)通过数据编码和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提高抗干扰能力;(3)通过多次重发比较,剔除出错的数据。

2)可以使用各种认证和加密手段来确保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数据安全。比如H ash 锁、带别名的双向认证[4]和址认证(三方认证)等。这样就可以保证阅读器发送一个密码来解锁数据之前,标签的数据一直处于锁定状态。但是标签的成本直接影响到其计算能力、存储容量以及采用的加密算法强度。在物联网构建中选择射频识别系统时,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是否选择有密码和认证功能的系统。一般来说,在高端RFID 系统和高价值的被标识物品场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3)构建专用的通信协议和通道[3]。利用专用通信协议构建专用通讯信道在抗干扰和避免受攻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它在带来高的安全性能的同时增加了资金的投入量并且丧失了与采用工业标准的系统之间的RFID 数据共享能力。虽然可以用网关来进行数据的转换,然而这是要付出时间和空间的代价的。

4)中间件的攻击可以造成读写器与网络环境间的信息安全。解决的措施是采用加密认证方法,确保网络上的所有阅读器在传送信息给中间件(中间件再把信息传送给应用系统)之前都必须通过验证,并且确保阅读器和后端系统之间的数据流是加密的。另外安全的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中间件的攻击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总而言之,感知层的信息安全保障可以用图1

来表示。

3.3 感知层中RFID 系统安全级别的提出

然而,基于RFID 成本的限制,

RFID 标签很难大规模的使用,更别

谈在RFID 标签中植入编程和加密机

制。为了促进RFID 标签的大规模使

用,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可以制

作一个安全标准系统,对每件物品通

过安全系统测试其所需的安全系数。

当该物品的安全系数较低(一般为价

表1 标签等级划分表物品等级标签1.价格昂贵的高档物品主动式标签强加密(公钥)算法2.价格昂贵的物品主动式标签普通加密(私钥)算法3.价格一般的物品被动式标签私钥加密算法4.价格便宜的低档物品被动式标签无加密算法

格较低的小物品)时,不需用加密标签,用一般的低价被动式标签即可。当安全系数要求很高(价格高的大物品)采用强加密算法的主动式标签,从而确保信息安全。等级划分表如表1所示。(下转第87页)81

第32卷 第20期 刘利民,肖德宝,李 琳,等:物联网感知层中RF ID 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V isible Spectrum:M et hods and A pplications,2000.

[2] 李 江,郁文贤,匡刚要,等.红外图像人脸识别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28(2):73 76.[3] Wu S Q ,Jiang L J,Xie S L ,et al.Infr ar ed F ace Reco gnition by U sing Blood Perfusion Data[C]//Proc Audio and V ideo based

Bio metric Person Authent ication,N Y:[s.n.],2005(AV BPA 05):320 328.

[4] Chen L ,Liao H,K o M ,et al.A N ew L DA Based F ace Recognition System W hich Can Solv e the Small Sample=-Size Pr ob

lem[J].Pattern Recog nitio n,2000,33(10):1713 1726.

[5] 卢 健,王 晖.SVD 和DCT 提取特征向量的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

(2):119 121.

[6] 华顺刚,周 羽,刘 婷.基于PCA +LDA 的热红外成像人脸识别[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8,21(2):160 164.

[7] Chen X,Flynn P J,Bowyer K.PCA Based Face Recog nition in Infrared Imagery:Baseline and Comparative Studies[C]//Proc

I EEE I nt W orkshop on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Faces and Gestur es.Fr ance:Nice,2003:127 134.

[8] 成新民,蒋云良,胡文军,等.基于核的F isher 非线性最佳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J].中国图形图像学报,2007,

12(8):1396 1400.

[9] Jonathon Phillips P,A lvin M artin,Wilson C L,et al.A n Introduct ion to Ev aluating Biometric Systems[C]//IEEE Computer,

2000:56 63.

[10] M og haddam B,Jebara T ,Pentland A.Bay esian Face R ecognition[J].Pattern Recog nit ion,2000,33(11):1771 1782.(上接第81页)

4 结 语

物联网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感知层存在许多与技术相关的安全问题。由于成本和技术的限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彻底保证感知层(RFID)的安全,必须降低成本,攻克技术难题。另外,在实施和部署物联网感知层之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安全等级来实施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游战清,刘克胜.无线射频识别(RFI D)与条码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Frank T hornton,Br ad Haines.RF ID Secur ity[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李 强.浅析RFI D 的信息安全及对策[J].科学信息:学术版,2007(12):17 20.

[4] 张 诚.世博信息服务中RFI D 终端安全机制与垂直切换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87

第32卷 第20期 谢志华,王征孜,何翠群,等:基于分块DCT +FL D 加权的血流红外人脸识别方法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考前九章: 1、单选15x2’ 2、填空7x2’ 3、名词解释5x3’ 4、简答5x5’ 5、论述1x16’(短文500左右) 一、散的知识 1、物联网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应用层 2、物联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信方式? 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 3、物联网核心基础设施是? 网络,传感器,控制器,物理设备 6、安全协议哪些用于应用层?哪些用于传输层? 传输层:IPSEC协议、TLS协议、VPN、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SL)、安全外壳协议(SSH); 应用层:Web安全协议、电子邮件安全协议、门户网站、安全电子交易(SET)。

7、机密性的服务包括哪些? 文件机密性、信息传输机密性、通信流的机密性。 8、防火墙+VPN+入侵检测+访问控制?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之上的逻辑网络。 VPN可以在防火墙与防火墙或移动的Client间对所有网络传输的内容加密,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间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 防火墙(Firewall),也称防护墙,是由Check Point创立者Gil Shwed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US5606668(A)1993-12-15)。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访问控制是给出一套方法,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和数据标识出来,组织起来,托管起来,然后提供一个简单的唯一的接口,这个接口的一端是应用系统一端是权限引擎。权限引擎所回答的只是:谁是否对某资源具有实施某个动作(运动、计算)的权限。返回的结果只有:有、没有、权限引擎异常。

一级分行信息科技风险点分析及防范策略

·11 随着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级分行,其经营管理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风险现已成为影响一级分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操作风险中的重点进行防控,并把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总体风险监管框架中,因此商业银行一级分行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级分行在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点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构建信息科技风险监测和保障体系,规范生产运行管理过程,有效防范信息科技风险。 一、信息科技的主要风险点 1.信息系统本身固有的风险 信息系统软硬件本身存在着脆弱性,在这些脆弱性被触发和利用时,就会产生风险,从而对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产生损害。信息化程度越高,这种固有的风险就越大。一级分行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风险。 (1)业务中断风险。保障业务连续性运行是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安全工作最重要的目标。目前一级分行的信息科技系统基础建设普遍滞后于高速增长的业务,而且一级分行各级组织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意识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科技系统的健壮性还远远不够,潜在着诸多风险隐患。一旦发生软硬件故障、系统超负荷运行、网络瘫痪、病毒传播、应用系统及版本投产异常、人为不按照流程操作等现象,极易造成银行业务中断或某个 交易失败。近几年,国内银行机构因机房基础设施运行出现异常、通信线路发生中断等问题造成系统服务中断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软硬件故障不仅阻碍了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导致银行声誉受损、客户满意度下降,而且由于银行业务对信息系统的高依赖性,使其造成的不良后果被进一步放大。 (2)版本投产及管理风险。版本投产及管理风险主要包括:投产的系统版本自身存在缺陷,投产后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行;测试环境与投产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投产版本能够在测试环境运行而不能够在正常的生产环境运行;投产版本比较多,一级分行没有专人或专门部门管理版本,大部分由技术人员根据自己分担的任务自行下载保管,一旦遗漏某个投产版本或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恢复以前版本时出现缺少的问题等,都存在潜在风险。 (3)系统漏洞风险。潜在的系统漏洞风险包括:系统运行的访问控制机制不合理,用户权限分配未做到最小授权,超级用户和一般用户的使用和管理不规范;未及时了解开放平台系统软件产品补丁清单,在新装系统时无法做到对照补丁清单进行安装,对于已安装的系统无 参照补丁清单进行查漏补缺,及时升级补丁;擅自对安全域内设备的远程诊断管理端口访问等方面。多数的网络攻击行为和网络病毒传播都是由于系统平台本身存在安全漏洞所致。 2.人的风险 人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决定性因素,有了科技人员的精心维护和规范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正常运行。正因为如此,科技人员也有可能成为信息系统最大 一级分行信息科技风险点分析及防范策略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行信息科技部 宋春燕

障碍物联网发展的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措施

障碍物联网发展的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措施 障碍物联网发展的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措施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Internet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在高歌猛进的 同时,物联网背后隐藏的安全危机正日渐显现。同TCP/IP网络一样,物联网同样面临网络的可管、可控以及服务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或者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因为网络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更何况分布随机的传感网络、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更是为各种网络攻击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安全隐患更加严峻,如果处理不好,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安全都将面临威胁。 物联网的“网” 物联网是TCP/IP网络的延续和扩展,将网络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与物之间,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形态,物联网时代又称为后IP时代。目前,学术界公认“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大规模信息系统”,其核心结构主要包括:感知层,如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传感器网络等,其主要作用是采集各种信息;网络层,如三网融合的计算机、Internet、无线网络、固网等,其主要作用是负责信息交换和通信;应用层,主要负责信息的分析处理、控制决策,以便实现用户定制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从而最 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相联,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传感网技术等,这些技术是智能信息传感设备的技术基础。网络及管理层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4G技术、SOA等。安置在动物、植物、机器和物品上的电子智能介质产生的数字信号可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传送信息,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数以亿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成为可能。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而言,物联网体现的是融合,而不论它的基础架构是采用无线传感网络还是什么别的网络基础设施。 物联网的真正价值在于网,而不在于物。因为在于网,所以复杂。目前物联网感知层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在各行各业已有比较成功的应用,但是如果感知的信息没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对它们进行管理和整合,就谈不上深入的应用,这样的网络就没有意义。要构建一个这样的堪称复杂巨系统的网络平台,实现业务的综合管理、信息的融合析取及分门别类、数据的有指导性的传输和交互等等,它的复杂性、艰难性是可想而知的。 物联网的安全威胁 物联网面临哪些重要的安全威胁?与传统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有哪些不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以感知层是传感网、RFID为例进行展开。 首先,传感网络是一个存在严重不确定性因素的环境。广泛存在的传感智能节点本质上就是监测和控制网络上的各种设备,它们监测网络的不同内容、提供各种不同格式的事件数据来表征网络系统当前的状态。然而,这些传感智能节点又是一个外来入侵的最佳场所。从这个角度而言,物联网感知层的数据非常复杂,数据间存在着频繁的冲突与合作,具有很强的冗余性和互补性,且是海量数据。它具有很强的实时性特征,同时又是多源异构型数据。因此,相对于传统的TCP/IP 网络技术而言,所有的网络监控措施、防御技术不仅面临更复杂结构的网络数据,同时又有更高的实时性要求,在网络技术、网络安全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面前都将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其次,当物联网感知层主要采用RFID技术时,嵌入了RFID芯片的物品不仅能方便地被物品主人所感知,同时其他人也能进行感知。特别是当这种被感知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平台进行传输时,信息的安全性相当脆弱。如何在感知、传输、应用过程中提供一套强大的安全体系作保障,是一个难题。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修订稿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 规范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条本管理规范定义了XXXX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 第2条本规范适用范围为涉及维护XXXX商业银行各类数据的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业务管理员。 第3条XXXX商业银行的所有员工必须遵照数据安全管理规范,科技科加强管理,防止数据管理存在安全问题。如由于未遵循以上规范导致出现数据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负有责任。 第4条本标准由XXXX商业银行科技科发布,对标准具有解释、增加和修改的权力。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正式执行。 第2章系统数据安全 第5条XXXX商业银行系统数据指XXXX商业银行中设备和系统的各种配置数据,如权限设置、存储分配、网络地址、硬件配置及其它系统配置参数等。 第6条应制定系统数据管理制度,对系统数据实行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重要的系统数据应实施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参见本规范“数据保密”小节。 ●对系统数据的操作应经过严格的身份鉴别与权限控制,防止非授权操作。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系统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漏、丢失与破坏。 ●系统数据应进行核对审查,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误操作或被非法篡改。 ●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应符合本规范“数据备份和恢复”小节的要求。 ●对系统数据应实行专人管理。 第3章业务数据安全 第7条业务数据主要包括XXXX商业银行上各业务系统的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统计数据及其它相关数据。

第8条各个业务管理部门应遵循以下原则制定具体的业务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重要的业务数据应实施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参见本规范“数据保密”小节。 ●业务数据在系统中的保存时间应有最低限制。 ●业务数据应进行核对审查,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误操作或被非法篡改。 ●业务数据应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并规定保存期限。 ●业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应符合本规范“数据备份和恢复”小节的要求。 ●对业务数据应实行专人管理。 第4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第9条XXXX商业银行相关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应遵循: ●数据备份媒介应采用性能可靠、不宜损坏的介质,如磁带、光盘等。 ●XXXX商业银行中的网络设备和主机系统的配置信息在每次更新后及时备份,更新前的备 份按需要保存一定时间。 ●XXXX商业银行中的网络设备和主机系统的数据库信息应进行备份。对重要数据应做到定 期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并配备可靠的备份设备。 ●备份数据应进行检查,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备份数据的物理介质应注明数据的来源、备份日期、恢复步骤等信息,并置于安全环境 保管。 ●备份数据的恢复需经主管人员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 ●过期的备份数据应经主管人员认可后,方可销毁。 第5章数据保密 第10条XXXX商业银行数据保密的范围包括XXXX商业银行网络组织、系统软件、业务数据及用户数据等重要数据,另外还包括XXXX商业银行为生产通信、科研通信、办公通信、机要通信、党政专用通信提供的通信手段及保障措施。

银行网上银行安全策略方案的分析

银行网上银行安全策略方案的分析 1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第一章网上银行的概念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网上银行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网上银行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中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 中国各个银行网上银行发展情况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建设银行网上银行安全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构架缺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网络通讯的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网银防火墙受到的安全威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网上银行个人认证介质(安全工具)的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客户端主要受到的威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客户端的漏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客户端被黑客木马攻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客户端进入仿冒网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建设银行网上银行当前采用的安全措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网上银行短信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第32卷 第20期 2010年10月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 l.32 N o.20 Oct.2010DOI:10.3963/j.issn.1671 4431.2010.20.017 物联网感知层中RFID 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刘利民,肖德宝,李 琳,水海红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武汉430079) 摘 要: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 ID)、二维码、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Internet of T hings 。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主要由RF ID 系统组成,感知层的信息安全问题是物联网普及和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感知层主要由无线通讯网络来实现,这必然会造成信息的被干扰和信息的被窃取。另外物联网的普及,RF ID 标签的广泛应用会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解决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主要从隐私和安全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安全等级的划分是从实际出发解决感知层安全问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物联网; 信息安全; RFI D 中图分类号: T P 393.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4431(2010)20 0079 03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Its Countermeasu res of RFID System of Internet of Things Sensing Layer LI U Li m in ,X IAO De bao,LI L in ,SH UI Hai h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Huazhong No rmal U 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Internet of T hing s is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et,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two-dimensio nal co de,w 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a Internet of T hing s ,which is co ver ed everyt hing in the w orld.Internet of things is consist of the sensing layer,networ k layer and applicatio n layer,and the sensing is the core lay er percep tion.It mainly composed by the RFI D system,and its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which is Inter net of thing s universal and dev elopment facing.T he sensing lay er is made up of wir 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achieve,so this will definitely lead to information interfer ences and information t heft.While the popularity of networ ked objects and RF ID tags widely used lead to leakage of user priv acy.T he security issues of sensing layer are urgent to solv e.I t is the basic method to solv e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sensing layer. Key words: inter net of things; information secur ity; R FID 收稿日期:2010 06 20. 作者简介:刘利民(1982 ),男,硕士,助教.E mail:liulimin4504@https://www.sodocs.net/doc/3612529707.html, 1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 交流 ,而无需人的干预。其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考试题(A卷)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考试题(A卷) 一、单向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那个不是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A. 全面感知 B. 可靠传送 C. 射频识别 D. 智能处理 2. 下列哪种不属于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 A.RFID标识访问安全 B. 信息传输信道安全 C. RFID信息获取安全 D. RFID读写器安全 3. 下列不属于信息安全服务组织能力的是() A.组织的管理能力 B.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管理能力 C. 服务小组的能力 D. 服务人员的能力 4. 下列哪种攻击类型不是对物联网信息感知层的攻击()。 A. 拒绝服务攻击; B. 选择性转发攻击; C.Sinkhole和hello攻击;D. Sybil攻击和Wormhole攻击; 5. 物联网的容灾评价指标不包括() A.系统恢复所需的空间; B. 系统恢复时间; C. 灾难发生方案所需的费用; D. 建立及维护一套容灾方案所需的费用; 6. 物联网数据备份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A.目标B.工具C.设备D.数据 7. 蓝牙的网络安全模式不包括() A、接入层模式 B、非安全模式

C、业务层安全模式 D、链路层模式 8. 物联网应用层信息安全的访问控制不包括()。 A 身份认证 B 授权 C 文件保护 D 访问策略 9. 物联网黑客攻击的步骤不包括() A. 端口扫描 B. 搜集信息 C. 探测分析系统的安全弱点 D. 实施攻击 10. 物联网入侵检测的步骤不包括() A . 信息收集 B . 信息保护 C. 数据分析 D. 响应 二、填空题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物联网的信息功能模型包括、、和信息施效。 2. 物联网面临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__、 __、 ___ 、传输网络安全和信息服务安全以及RFID安全等。 3. 物联网感知层的任务是。 4. 物联网信息感知的信息安全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主要由所决定。 5. 加密技术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6. 物联网数据备份的类型主要包括:、、、 按需备份和排除5种方式。 7. 蓝牙安全体系中主要用到了3种秘钥,分别为、和。 8. 物联网应用层信息安全的访问控制的3要素分别为:、和。 9. 防火墙使用的基本技术包括:、和。 10. 漏洞扫描检测主机是否存在漏洞的方法有:和两种方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 目前关于物联网的定义在业内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2. 物联网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与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信息安全相同。() 3.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4. 信息安全服务是整个物联网环境成熟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5. 物联网信息感知的主要安全隐患是网络部署的开放性和无线电网络的广播特性。

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客户来说,银行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要为客户提供可靠的环境以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指引: (一)本指引所称数据中心包括生产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以下简称灾备中心)。 (二)本指引所称生产中心是指商业银行对全行业务、客户和管理等重要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和维护,具备专用场所,为业务运营及管理提供信息科技支撑服务的组织。 (三)本指引所称灾备中心是指商业银行为保障其业务连续性,在生产中心故障、停顿或瘫疾后,能够接替生产中心运行,具备专用场所,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重要业务持续运行的组织。 (四)本指引所称灾备中心同城模式是指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位于同一地理区域,一般距离数十公里,可防范火灾、建筑物破坏、电力或通信系统中断等事件。灾备中心异地模式是指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处于不同地理区域,一般距离在数百公里以上,不会同时面临同类区域性灾难风险,如地震、台风和洪水等。 (五)本指引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重要业务,其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关系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权益,或关系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第四条《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15)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引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引的条款。 第二章设立与变更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于取得金融许可证后两年内,设立生产中心;生产中心设立后两年内,设立灾备中心。 第六条商业银行数据中心应配置满足业务运营与管理要求的场地、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和人员,并具备支持业务不间断服务的能力。 第七条总资产规模一千亿元人民币以上且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商业银行,及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应设立异地模式灾备中心,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应达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的灾难恢复等级第5级(含)以上;其他法人商业银行应设立同城模式灾备中心并实现数据异地备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应达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的灾难恢复等级第4级(含)以上。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就数据中心设立,数据中心服务范围、服务职能和场所变更,以及其他对数据中心持续运行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变更事项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在数据中心规划筹建阶段,以及在数据中心正式运营前至少20个工作日,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十条商业银行变更数据中心场所时应至少提前2个月,其他重大变更应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三章风险管理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应制定数据中心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持续监督风险管理状况,及时预警,将

物联网信息安全考试题

1.防火墙的功能是什么?防火墙的不足是什么? 答:防火墙: ①过滤进、出内部网络的数据。②管理进、出内部网络的访问行为。 ③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④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 ⑤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报警。 防火墙的不足是:(任选5个) ①不能防范不经过防火墙的攻击。②不能防止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和安全问题。③由于防火墙性能上的限制,因此它通常不具备实时监控入侵的能力。④不能防止策略配置不当或错误配置引起的安全威胁。⑤不能防止受病毒感染的文件的传输。⑥不能防止利用服务器系统和网络协议漏洞所进行的攻击。⑦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的攻击。⑧不能防止内部的泄密行为。⑨不能防止本身的安全漏洞的威胁。 1.请你利用认证技术设计两套系统,一套用于实现商品的真伪查询,另一套用 于防止电脑彩票伪造问题。 答:(1)系统产生一随机数并存储此数,然后对其加密,再将密文贴在商品上。当客户购买到此件商品并拨打电话查询时,系统将客户输入的编码(即密文)解密,并将所得的明文与存储在系统中的明文比较,若匹配则提示客户商品是真货;若不匹配则提示客户商品是假货。 (2)首先,系统给彩票编好码,习惯称之为条形码;然后,将条形码通过MD5运算,得到相应的消息摘要;接着,对消息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相应密文;最后,

系统将条形码与密文绑定在一起并存储。若需要查询时只要查看条形码与密文是否相关联即可。这样,即可实现电脑彩票防伪,因为伪造者是无法伪造密文的。 3.用置换矩阵 ??????=1340201234K E 对明文Now you are having a test 加密,并给出其解密矩阵及求出可能的解密矩阵总数,据此说明置换密码的特征。 答:由置换矩阵可知明文划分长度L=5,经过置换后,得到的密文为 yno owe uha rnagvi s atte 将Ek 两行互换,再从小到大排列,既得Dk ,其解密矩阵为 0123430412K D ??=????(2分) L=5时可能的解密矩阵总数为 5!= 120 (2分) 01234nowyo uareh aving atest ???????????????? 0123413402??????01234ynoow euhar nagvi satte ???????????????? 置换密码的特征是位置变,字符不变。 4.对经凯萨密码加密的密文“Stb bj fwj mfansl f yjxy ”解密,写出明文。据此说明代换密码的特征。 答:假定f 为a , 推出key=5(1分), 明文为:now we are having a test (2分)。代换密码的特征是字符变(1分),位置不变(1分)。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安全体系构架思路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安全体系构架思路 2009-03-24CBSi中国·https://www.sodocs.net/doc/3612529707.html,类型: 转载来源: 睿商在线 中小银行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网络系统是于近几年规划建设实施的生产、办公、通信综合系统网络。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业务应用的不断深入,IT 需求不断增加,网 络系统逐步显现出可管理性差、攻击防护设备老化等安全隐患,监管部门也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的相关提示。为此,结合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的现状,谈一谈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中小银行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全面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行业的业务处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成了各项创新的金融业务的开展,改善了整个金融行业的经营环境,增强了金融信息的可靠性,使金融服务于社会的手段更趋现代化。但是,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网络安全风险伴随着网络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全面应用而全面笼罩在金融行业的每个业务角落。 金融行业IT 系统由于涉及信息的敏感性自然会成为内部和外部黑客攻击的目标, 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叙述如下八类: 1、非法访问:现有网络设备本身具备一定的访问控制能力,而这些访问控制强度 较弱,攻击者可以在任一终端利用现有的大量攻击工具发起攻击;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如银行)开发的很多增值业务、代理业务,存在大量与外界互连的接口,外部网络可能会通过这些接口攻击银行,造成巨大损失。 2、失密和窃密:利用搭线窃听窃收,使用协议分析仪器窃收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密 码,破解系统的核心密码,窃取用户帐号、密码等;或利用间谍软件获得敏感的金融信息。 3、信息篡改:利用信息篡改攻击手段,非授权改变金融交易传输过程、存储过程中的信息。

物联网感知层和传输层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感知层和传输层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作为一个多网的异构融合网络,不仅存在与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因特网同样的安全问题[4],同时在隐私保护问题、异构网络的认证与访问控制问题、信息的安全存储与管理等问题上还有其自身的安全特点。物联网相较于传统网络,其感知层的感知节点大都部署在无人监控的环境,具有能力脆弱、资源受限等特点,并且由于物联网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扩展了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物联网应用比一般的网络系统更易受侵扰,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而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其安全问题更复杂。如Skimming问题[5]:在末端设备或RFID持卡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被读取;Eavesdropping问题:在一个通道的中间,信息被中途截取;Spoofing问题:伪造复制设备数据,冒名输入到系统中;Cloning问题:克隆末端设备,冒名顶替;Killing问题:损坏或盗走末端设备;Jamming问题:伪造数据造成设备阻塞不可用;Shielding问题:用机械手段屏蔽电信号,让末端无法连接等。所以在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时候,必须根据物联网本身的特点研究设计相应的安全机制。以下分析物联网感知层和传输层的安全问题。 1.1 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感知层主要解决对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的问题,以达到对数据全面感知的目的。目前研究有小范围示范应用的是基于RFID的物联网和基于WS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 (1)基于RFID的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威胁 RFID是物联网感知层常用的技术之一,针对RFID的安全威胁主要有: 1)物理攻击:主要针对节点本身进行物理上的破坏行为,导致信息泄露、恶意追踪等; 2)信道阻塞:攻击者通过长时间占据信道导致合法通信无法传输; 3)伪造攻击:伪造电子标签产生系统认可的合法用户标签; 4)假冒攻击:在射频通信网络中,攻击者截获一个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后,利用这个身份信息来假冒该合法用户的身份入网; 5)复制攻击:通过复制他人的电子标签信息,多次顶替别人使用;

【VIP专享】物联网信息安全(终极版)

填空(25*1’) ①物联网的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 ②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计算系统的安全问题、物联网感知过程中的 特殊安全问题 ③物联网的安全特征:安全体系结构复杂、涵盖广泛的安全领域、有别于传统的信息安全 ④RFID三类隐私威胁:身份隐私威胁、位置隐私威胁、内容隐私威胁 ⑤传感器节点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感知模块、处理模块、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 ⑥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基本安全框架、密钥管理、安全路由、侵入检测以及加密技术等 ⑦古典密码学包含的互相对立的分支:密码编码学、密码分析学 ⑧密码体制可分为:对称密码体制、非对称密码体制 ⑨评价密码体制的安全因素包括:保密度强、密钥长度、算法复杂度、差错传播性、密文 增加程度 ⑩密码分析分为四类:已知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 ?古典数据加密方法:变换、置换 ?分组密码分为三类:代替密码、移位密码、乘积密码 ?应用广泛的数字签名方法:RSA签名、DSS签名、散列签名 ?依据物联网中各个层次接入物联网方式的不同,物联网接入安全分为:节点接入安全、 网络接入安全、用户接入安全 ?网络诱骗技术:蜜罐(honeypot),蜜网(honeynet)技术 十六,*在信息系统中,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就是对数据资源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的保护,简称CIA三原则。 十七,在密码学中,伪装(变换)之前的信息是原始信息,称为明文;伪装之后的信息看 起来是一串无意义的乱码,称为密文。把明文伪装成密文的过程称为加密,该过程使用的 数学变换称为加密算法;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该过程使用的数学变换称为 解密算法。 十八,身份认证是指用户身份的确认技术,它是物联网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 要的一道防线。(访问控制包括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 (SSL安全通信协议是一种传输层安全协议) 十九,DES算法、AES算法的密钥长度多少位? 在DES加密算法中,明文和密文均为64位,有效密钥长度为56位。 AES的密钥长度可变,可按需要增大。 名词解释(7*3’) ①IoT:物联网②RFID:射频识别技术③ITU:国际电信联盟④DDoS:分布式入侵系统(DoS:拒绝服务攻击)(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⑤CIA: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⑥WSN:无线传感器网络⑦PAP:口令认证协议⑧ACP:访问控制包 ⑨ACL:访问控制列表⑩PKI:公钥基础设施?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CA)中心?IDS:入侵检测系统?honeypot:蜜罐?honeynet:蜜网?SSL:传输层安全协议 ?VPN:虚拟专用网,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 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WPA:无线保护访问

物联网网络架构及安全性

编号:AQ-Lw-02554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物联网网络架构及安全性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security

物联网网络架构及安全性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一、物联网概念绪论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物联网的建设,并做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工作,我国将物联网的发展列为信息产业发展的下一个战略高点。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和安全体系对物联网的安全使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物联网分层结构进行分析,从架构特点探讨其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希望对于我国今后的物联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但一直以来业界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由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学术界和产业界众多专家学者召开了多次会议,对物联网概念、体系架构以及相关

内涵和外延进行研究讨论,统一了对物联网的认识。 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 二、物联网网络架构 目前,我国物联网网络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1感知层 相当于物理接触层,技术上由识别芯片(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等构成,感知范围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物体,一个特定区域的物体,或是某行业划分下特定一类物品及一个物体不同位置等,主要实现智能感知功能,包括信息采集、捕获、物体识别等,其关键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等。 2.2网络层 感知层的信息经由网关转化为网络能够识别的信息后就传到了

物联网信息安全知识点

第一章 1、1物联网的安全特征: 1,感知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2,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1、2物联网从功能上说具备哪几个特征? 1,全面感知能力,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条形码等获取被控/被测物体的信息。 2,数据信息的可靠传递,可以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出去。 3,可以智能处理,利用现代控制技术提供智能计算方法,对大量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4,可以根据各个行业,各种业务的具体特点形成各种单独的业务应用,或者整个行业及系统的建成应用解决方案。 1、3物联网结构应划分为几个层次? 1,感知识别层 2,网络构建层 3,管理服务层4,综合应用层 1、4概要说明物联网安全的逻辑层次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主要考虑3个逻辑层,即底层就是用来采集的感知识别层,中间层数据传输的网络构建层,顶层则就是包括管理服务层与综合应用层的应用中间层+ 1、5物联网面对的特殊安全为问题有哪些? 1,物联网机器与感知识别层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2,感知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4,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就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易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上课时老师让抄下来的) 1、8 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将不仅仅就是技术问题,还会涉及许多非技术因素。下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1) 教育:让用户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如何正确使用物联网服务以减少机密信息的泄露机会; (2) 管理:严谨的科学管理方法将使信息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特别应注意信息安全管理; (3) 信息安全管理:找到信息系统安全方面最薄弱环节并进行加强,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程度,包括资源管理、物理安全管理与人力安全管理; (4) 口令管理:许多系统的安全隐患来自账户口令的管理; 物联网结构与层次 ①感知识别层:涉及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FID标签、手持移动设备、GPS终端、视频摄像设备等;重点考虑数据隐私的保护; ②网络构建层:涉及互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离无线通信、3G/4G通信网络、网络中间件等;重点考虑网络传输安; ③管理服务层:涉及海量数据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云计算、网络计算、高性能计算、语义网等;重点考虑信息安全; ④综合应用层:涉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融合、决策支持等。重点考虑应

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

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 前言 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要以缜密的分析为前提,制定详细的对策,充分利用安全技术、安全产品来实现安全措施。本文以泰安农村信用社为例阐述银行信息安全问题。 1。信息安全分析 银行信息系统具有服务范围广泛,平台复杂多样,业务品种不断更新的特点。因此银行信息系统庞大而复杂,信息安全涉及方面众多,我们大体可以按照安全管理、信息资产与环境、主机系统、网络系统、日常运维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1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泰安农村信用社信息系统一贯重视系统安全,但对与系统安全的管理仍处于比较传统的模式,即一种静态的、局部的、少数人负责的、突击式的、事后纠正式的管理方式;安全管理偏重对业务的保障,在内部管理上相对比较松散;一些安全管理策略和制度规范比较宏观,在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上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改进。 1。2信息资产与环境问题分析. 泰安农信信息系统依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建设。目前还需要改进的问题为包括物理环境的单点故障隐患及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系统安全的风险;对信息资产的保护缺乏信息资产分类体系,无法实现对设备

的购置、维修、报废等环节的实时管理. 1.3主机系统问题分析信息中心的主机上存放大量的业务数据,对全辖提供数据服务及技术支持,保证辖内计算机系统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因此主机采用高可用性和全冗余结构的主机系统,配置磁盘阵列存储数据. 目前面临维护错误和操作失误、未经授权访问和操作、权限滥用、硬件故障、数据库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等威胁. 1.4网络系统问题分析现行银行计算机网络是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最易受攻击又最难以防范的薄弱环节,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目前采取的的措施有增加防火墙,对连接科技中心主机全部做了限制,安装了IDS入侵检测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主交换机虽然划分了VLAN,但划分VLAN数量少,无法满足业务高速发展需要;办公网现在没有逻辑划分;在省市和市县之间没有实施QOS策略,存在一定网络拥塞的风险. 1.5日常运维问题分析目前日常运维工作繁重,日常运维只是通过已有的书面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无法记录操作结果,对日常运维缺乏审计性;机房主要依靠人工巡查等手段进行监控,存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隐患。对于登陆信息系统的网点柜员身份验证停留在用户名+密码阶段,存在非法入侵的安全隐患. 2.信息安全风险识别 通过对泰安农村信用社进行信息资产识别,逐项进行风险评估,并制订风险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设思路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设思路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越来越多的使用于日常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银行通过信息化大大提高其生产效率,从传统的柜面银行与24小时自助银行,再到手机银行,微信银行。银行的业务受理无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发展而运行发展并壮大。 但是当银行正在利用信息化技术高效率的进行跨地域、跨国家的信息交流时,海量的如客户资料、营销方案、财务报表、研发数据等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密数据也随之被传输。信息技术本身的双刃剑特性也在组织网络中不断显现:强大的开放性和互通性催生了商业泄密、网络间谍等众多灰色名词,“力拓案”、“维基泄密”等事件让信息安全事件迅速升温,信息防泄密成为商业银行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我们结合目前数据保护技术现状及个人数据保护建设经验,对商业银行数据保护建设思路进行梳理。 二、商业银行数据保护的困境 2.1数据存在形式多、访问人员多、存储分散、易传播 在商业银行内部,有海量电子数据,纸质数据,且一直处于动态增长状态,如用户基本信息,账户信息;应用系统源码,需求说明,设计说明文档: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交付及规划资料:网络拓扑图、IP地址清单;安全设备的告 警和自动生成的报告、日志;甚至于一些管理决策支撑信息:如银行经营状况分析报表、某分行业务经营报告、风险管理报告;市场推广活动情况、后督工作记录、拆借操作记录、贷款审批与发放记录、客户征信、董事会、股东会议等会议

纪要等等。 这些数据大部分数据被分散存储在全行办公人员PC电脑中,移动存储介质中或个人邮箱中。这种分散的数据存储方式给商业银行数据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人员办公又存在地域上的不集中,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会很快在全省及至全国范围内扩散。再者,每个机构对员工日常要求和管理的标准高低不一,人员安全意识不均衡,进一步增加了数据保护的难度。 2.2数据泄露途径多 从数据存储侧泄露来看,这些数据被存放于办公PC,个人笔记本,个人邮箱,移动办公设备以及移动存储设备中。尤其是可移动办公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容易因丢失或失窃发生数据泄露。 从数据泄露手段角度看,互联网邮箱,公有云网盘,WEB类应用都会成为用户存储和传播企业数据的工具。如某银行为了防止内部数据外泄,将所有办公终端U口全部进行了禁用。但其有一个办公业务应用,是内外网互通的,允许用户上传文档。为了便于日常文件传输,很多用户将大量的数据上传到了此平台。结果,这台应用服务器被攻击,上面存储的大量敏感数据被下载。 从数据泄露人员来看,商业银行内部办公人员,外部黑客,第三方外包人员以及合作单位或设备维护人员都有可能造成数据泄露。 2.3数据价值定义不明确,保护工作重点不突出 在有些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数据价值定义标准,或者数据价值宣传教育不到位,致使工作人员对手里掌握和拥有的数据不能进行很好的估值,自然而然,对其泄露后产生的后果也就无从评估了。2016年,沈阳某银行在其装修期间将客户资料当废品进行处理,就是一期对客户资料价值错误评估的典型案例。设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