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言虚词专题-课件

文言虚词专题-课件

高考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专题训练

2007广东高考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专题训练 说明: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6、吾恂恂而起。 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8、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 9、老妇恃辇而行。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1、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5、秦师轻而无礼。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朝济而夕设版焉。 18、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9、灭滑而还。 20、军惊而坏都舍。 21、而翁归。 22、若欲死而父。 23、而母立于兹。 二、何 1、君何以知燕王?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客何为者? 4、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5、却看妻子悉何在。 6、豫州今欲何至?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10、作计何不量! 11、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1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3、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5、吾何爱一牛? 16、徐公何能及君也? 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18、吾欲之南海,何如? 19、今日之事何如?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20、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1、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22、何乃太区区! 23、万钟于我何加焉! 24、何其衰也! 25、如太行、王屋何? 26、其如土石何? 三、乎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壮士,能复饮乎? 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9、忽乎吾将行兮。 10、日食饮得无衰乎? 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15、吾尝疑乎是。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9、幽独处乎山中。 20、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2、无以,则王乎? 四、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第七讲) 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1. 进一步理解、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会比较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重点实词(二) 1. 穷饿无聊 ..,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2.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 3.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交游,交往) 4. 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5.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6.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7. 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 8.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发扬,发展)(功业) 9.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都)(具有,占有) 10.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留侯论》)(疲困) 11. (1) 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选拔) (2) 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陈书·姚察列传》)(审阅) 12.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慰问) 13.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监督) 14. (1)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给……看) (2) 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向……表示) ●古今异义词(二)

一、单音节词 1. 比(古:紧挨、并排;今:比较) 2. 阳(古: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今:太阳) 3. 怒(古: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今:发怒) 4. 危(古:高;今:危险) 5. 但(古:只;今:但是) 6. 略(古:夺取;今:简略) 7. 将(古:请;今:将要) 8. 或(古:有人、或许;今:或者) 9. 爱(古:吝啬;今:喜爱) 10. 固(古:本来;今:坚固) 11. 诸(古:之于、之乎;今:众、各) 12. 择(古:区别;今:选择) 13. 隐(古:哀怜、不忍;今:隐藏或隐瞒) 14. 稍(古:逐渐;今:稍微) 15. 诚(古:果真、如果;今:真诚) 二、双音节词 1. 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短歌行》)(古: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今: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2. 悦亲戚 ..之情话。(《归去来辞》)(古: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出师表》)(古:出身低微,见识浅陋,为人粗野;今:语言、行为等恶劣) 4.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 ..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古:扭转形势;今:一遍又一遍,重新出现) 5.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古:理直气壮,意气激昂;今:大方) 6. 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渔父》)(古:脸色;今: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古:形体容貌;今: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7.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 ..孤危。(《六国论》)(古:智谋和力量;今: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

专题39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原卷版).pdf

专题39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 一、真题速递 【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 之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 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 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薄书期会①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 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②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 君松,皆以.乾道③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 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 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 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③乾道:宋孝宗年号。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 位卑则.足羞 B.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文言文虚词专题讲解

文言文虚词专题讲解 文言虚词的考查角度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二是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三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考点梳理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5个: 之、其、以、于、为、而、则、乃、若、且、虽、然、乎、焉、何 ●解题入手: ● 1.平时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先要理解并把握虚词的特点,把每一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联系起来。根据例句逐个落实,注意梳理。 ● 2.注意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句首、句中、句末。 ● 3.注意比较虚词词性的变化。 历年真题 ●2016年浙江绍兴卷阅读《陶渊明:四海和丘山》 ●

●10.选出下列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吏白应束带见之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B.亦不详其姓字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乃赋《归去来兮辞》屠乃奔倚其下(《狼》)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历年真题 ●2015年四川凉山阅读《马说》文言文回答问题 ● 2.下列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B.策之不以其道河曲智叟无以应 ●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足肤皲裂而不知 ● D.其真无马邪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历年真题: ●2016年河北: ●9.翻译下面的句子: ●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一、“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 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③小大之狱。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一、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一般用在动词之后。 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鞭数十,驱之别院。(代物,指蛤蟆)(《童趣》) ③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一般用在名词之前。 如: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③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①久之,目似瞑。(《狼》)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②卒之为众人。(《伤仲永》)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④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 如:①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浙东 【练一练】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辍耕之陇上() 2.宋何罪之有?() 3属予作文以记之 (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5.怅恨久之() 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二、复习“其”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或“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 【练一练】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 不能名其一处也()(《马说》) 三、复习“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两大类:顺接和转接, A 顺接又有以下四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论语>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 谏》)

常见文言虚词专题练习

常见文言虚词专题练习 解释下列文段中的划线词语 何 “徐公①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②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③何也?其所据④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⑤何其大也!然⑥何人能忘情耶?⑦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⑧何如? 其 人言,蔺相如徒以①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②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③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④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⑤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⑥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⑦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⑧其一二。⑨其是耶,其非耶?⑩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⑾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⑿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乃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①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②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③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④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⑤乃不得已而谢。 因 ①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②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③因。其常④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⑤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⑥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⑦因枯木变

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⑧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⑨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⑩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且 “存者①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②且委政非人。则李唐③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④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⑤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为 “天行有常,不①为尧存,不为桀亡。”此②为至理,当③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④为巫所惑。巫者,以诡⑤为业,其所⑥为皆⑦为利也。故⑧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⑨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⑩为? 答案: 以 “秉烛夜游,良有①以也。”若②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③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④以书卷为伴,弃夷⑤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⑥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⑦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⑧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⑨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⑩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⑾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⑿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⒀以权贵交,⒁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⒂以”之叹。 答案:

文言虚词复习专题

文言虚词复习专题 教学目标:1.熟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思与用法 2.理解虚词在文言文中的意义与作用 3.掌握虚词的用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 一:文言虚词概说: 1.狭义上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2.广义上文言虚词包括:副词、感叹词、助动词、代词、不定数词。 二:常见文言虚词有18: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三:结合例句,比较他们用意和用法的异同。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而”的用法 1、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⑦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2、作代词,通“尔”。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⑩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4)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7)倚歌而和之() (8)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13)耳得之而为声() (1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1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16)某所,而母立于兹。() (17)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18)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9)怒而飞() (20)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1)决起而飞() (22)而控于地而已矣() (2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4)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6)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二、“之”的用法 1、作代词:①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②第一人称,译“我” 2、③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3、作助词:④译“的”。⑤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⑥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专题四:文言虚词用法

【文言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推断 【复习目标】 1、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18个); 2、掌握文言虚词推断的方法,准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安排】 四节课 【复习过程】 一、文言虚词高考动向: 综观历年来湖南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命题者往往会把考生在教材中学过的知识与考场上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句子中,有4个来自原文,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课本。 2012年,湖南高考在文言虚词这个考点上应该变化不大,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题型稳定。一是继续设置一个客观性题目,要求考生结合文意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二是继续在文言翻译题中考查。 2、重点不变。一是考查范围不变,继续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考查对象。二是继续以课内课外结合的方式考查,每一组选项中有一个来自选段,一个来自教材。三是继续关注词性,湖南的试题在容易混淆的介词与连词方面的关注度比较高,我们一定要将那些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以作连词的虚词

(如“与”“因”等)仔细区分一下。 二、文言虚词复习要求 准确把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三、文言虚词推断指津 文言虚词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极高,用法十分灵活,意义也随之多变。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正因为虚词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阮元《经传释词序》)所以要确定虚词的具体意义与用法,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并要牢固识记一些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来形成知识体系,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以供学习和考试时参考。1、语法推断 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他词组合的关系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例: ①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③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文言文专题梳理之文言虚词

虚词梳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资料,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结合古文本对相关知识点作必要的补充。请你牢记:18个虚词的词性及其用法。 2.用心、限时,规书写,保证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1.掌握18个虚词的词性及其用法。 2.懂得“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其本质是考查对文章容的理解能力 【学法指导】 反复研读,体会18个虚词的词性及其用法 【教学课时】 5课时 【知识清单】 1.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师》)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2.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自己)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亦各言其志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可要”。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师》)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涉世家》)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专题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专题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高考正能量!清华学姐助你完胜高考。欢迎加好友:578545159】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浙江省高考语文 第四专题 常考文言虚词归类

第四专题常考文言虚词归类 李仕才 在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文言虚词“之”“而”“以”“其”“于”“乃”是经常考查的重点。因此牢固掌握这六个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备考复习的关键。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们)。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 ..听。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译文:他得知真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③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五人墓碑记》) 译文:叫喊着中丞的名字并且斥骂他.。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译文: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 ..人。 ②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译文:这.两个小虫又知道什么呢?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译文: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译文: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没有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使者来来往往。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③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译文: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3.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译文:不明白句读,不能解除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坚强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译文:处在高高的朝廷上就会为他的百姓担忧。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译文:我关上窗子住在这里,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译文: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三)动词,到……去、往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译文: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译文:为何要飞到.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把住关口,万人难过关。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也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18个)终极版 (1)

文言虚词(18个)梳理(终结版)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②“在文中的用法”意为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进行细 致推敲。 1,而(连词) 一、连词 ①表并列:译为“又”“和”或不译。例句:黑质而白章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句:图穷而匕首见 ③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表转折:译为“但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⑤表修饰: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句:朝而往,暮而归 ⑥表目的:译为“为了”“为的是”。例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⑦表因果:译为“因而”。例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例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二、通“尔”、“你”。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固定结构 【而已】放句末,表限止的语气,译为“罢了”。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句: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更进一层。例句: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俄而】不久,一会儿。例句: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2,何(疑问代词、疑问副词) 一、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词“哉、也、者”等,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例句:大王来何操;一旦山

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③作定语,译为“什么、哪”。例句:然则何时而乐耶 二、疑问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句:夫子何哂由也;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常与“其”连用。例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通“呵”,译为“喝问”。例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四、固定结构 【何如】【如…何】【若何】【若…何】【奈何】【奈…何】用法相同,表示询问怎样处置,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或“对……怎么样、把…怎么办、把……怎么样”。 例句: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 ②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乌骓马不往前跑了,我该怎么办;虞姬啊,我又该拿你怎么办呢?)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fǔ)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何以】即“以何(拿什么、凭什么)”。例句:何以战 【无何】不多时、不久 【何乃】怎能例句:何乃太区区 3,乎(介词、语气词) 一、介词(同“于”的前两种用法) 1、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或对象,译为“在、到、向、从、对、对于、同、给”。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2、表比较,译为“比、胜过”。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二、语气词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问语气,译为“吗、呢”。例句:儿寒乎?欲食乎(表疑问语气);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表反问语气) ②用在句末,表揣测或商量语气,译为“吧”。例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