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八单元 第22讲 辛亥革命练习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八单元 第22讲 辛亥革命练习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八单元 第22讲 辛亥革命练习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八单元 第22讲 辛亥革命练习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八单元第22讲辛

亥革命练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 ) A.民主革命有了统一政党的领导

B.第一次提出了“兴民权”的要求

C.首次提出废除君主专制的主张

D.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 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土地纲领

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3.下列哪一刊物最早阐发了三民主义思想 ( )

A B C D

4.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免“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下列孙中山的主张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B.“(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C.“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D.“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

5.下列对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B.活动内容在实质上具有落后性

C.客观影响上具有进步性

D.实际效果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延缓了革命的到来

6.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曾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

扫墓,这主要是因为黄花岗起义 ( )

A.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规模最大的起义

B.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影响最大的起义

C.直接引发了武昌起义

D.是同盟会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7.武昌起义后,六国领事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它迄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这表明列强对中国革命的基本态度是 ( ) A.保持绝对中立

B.调和南北矛盾,结束冲突

C.阻止革命进一步发展

D.扶植和保护清政府

8.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 )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1.老舍在创作《茶馆》时指出:“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根据所给的茶馆中的人物语言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宋恩子:“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崔久峰:“做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

A.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一些改良社会风气的法令

B.中华民国成立后封建习俗被彻底废除了

C.中华民国成立后,革命成果有限

D.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者丧失了革命信心

12.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并未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莫克振救,若能变也,即向者所谓……弥缝蚁穴,飘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也。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为建设中华民国提出了哪些基本构想?(4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6分)

(4)上述主张的最终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分析其成因。说明了什么?(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其能,首推袁氏。”

材料二“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妥之政策。”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妥协。此种妥

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协调,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稿》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他的分析正确

吗?(10分)

答案 1.A 2.D 3.D 4.D 5.D 6.B 7.C 8.C 9.D 10.B 11.B 12.C

13.(1)观点:①洋务运动仅是小修小补,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②要想使中国

社会富强,必须变革封建制度。

(2)构想: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3)同:都主张变革封建政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异: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4)相同点:都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成因:资产阶级局限性、封建势力阻挠、帝国主义破坏。

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14.(1)对袁世凯妥协退让;共和初成,一心为实业。说明孙中山对袁世凯心存幻想,盲

目信任,对巩固共和的艰巨性认识不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他认为革命失败在于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

联合与帝国主义勾结。有一定道理,但只看到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没有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名师诊疗

1.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应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辛亥革命既有其成功之处,也有其失败的地方,我们不能以偏赅全,而应客观、公正、辩证地看问题。

2.对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上,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但它并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共

和,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摧毁了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误以为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辛亥革命后,共和制从形式上看虽说建立了起来,但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对中国人民来说却遥不可及。而君主专制在遭此致命一击后,倒是再也无法稳定地存在下去了。其最大功绩是什么,应该不难看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