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项目主持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项目顾问

韩文科,史立山,李俊峰,梁志鹏,Hugo Chandler,贺德馨,王斯永,Jonathan SINTON, Cecilla Tam

项目主持人

王仲颖,时璟丽,赵勇强

报告编写人员

王仲颖,时璟丽,赵勇强,高 虎,陶 冶,秦海岩,刘明亮,赵锦卓,曹博谦,谢宏文,王霁雪,郭雁珩,王红芳,陈永安,朱 蓉,杨振斌,白建华,贾德香,辛松旭,刘建东,袁婧婷,朱顺泉

项目协调人

国际能源署:Kat Cheung

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樊丽娟

机量排名前十。涵盖技术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检测认证、风电场开发建设、配套服务的产业链初具规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在国际风电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已具备进一步大规模发展风电的基础。风电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撑,电网将各种电源与千家万户居民、商家和企业的消费 者连接起来,电网基础设施,再加上运行调度,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还不能满足风电发展的需求。发展风电是创新,要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融入新的生命力,这需 要重构电力系统。中国未来的电力系统应按照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的要求来打造,并具备同时响应 负荷侧和电源侧功率随机波动的能力,以支撑风电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从而保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德国的能源转型战略、丹麦 2050 摆脱化石能源的能源发展战略,其核心理 念均是重构未来电力系统,即以完全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为目标来构造未来的电力系统。面向 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需求,我们应站在国家的角度、战略的高度,加快推动电力系 统转型。因此,如何从全局出发,用发展眼光和战略思维去分析、总结风电发展过程中的各种 要素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国风电发展路径,为风电和整个电力系统相关战略、政策的制 定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此路线图编制的初衷和目标。创新是生存和发展之根本,乔布斯与苹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才能改变世界、创造新的生活,企业如此,国家也是一样。我们要实事求是,放眼未来,我希望这份凝聚业内心血的路线图,能够为中国以风电的超越式发展带动能源转型、建立未来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开启创新思路之门,希望它能为决策者、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参考。我相信,为了我们的美好家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风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风电一定能够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使命中发挥重大作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副司长二O 一一年十月 北京

能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

重要条件。今天,能源已与水、空气一样成

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过去100多

年,西方社会拥有充足和相对廉价的化石能

源,支持其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今天,有更多的国家和人口要发展,要进步,

需要使用更多的能源。但是,化石能源是不

可再生的,正在以每年150亿吨标煤的速度

减少,今后这个数量还会增加。化石能源的

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日

益加剧。与此同时,化石能源大量燃烧带来

的气候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能源发展之

路在重蹈发达国家工业化革命时期的覆辙,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

展,同样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也已接

近承受能力的极限。1980年,中国酸雨影响

区不及全国面积的十分之一;今天,除了西

藏部分区域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酸雨问

题。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化石能

源同时也是蓝天的杀手,大量简单依赖化石

能源不仅带来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而且

没有发展前途,将会丧失在快速发展的全球

能源解决方案市场上的机遇。21世纪,人类

必须也必将寻求安全、

清洁的能源供给方式,序

从而支撑可持续的人类文明发展。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中国需要更多的能源供给,既要合理控制或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又要保障能源供给,唯一出路是将目前的传统能源供应体系向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转型。可靠的和经济可承受的能源供应方针应该是在保证能源安全、保持有竞争力的能源价格和生活高度富裕的前提下,发展效益最好和最环保的能源技术,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是能源变革的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未雨绸缪,我们应尽早规划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的道路。只要太阳每天升起,我们就有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我们的生命之源就不会枯竭,我们就有机会创造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可再生能源是清洁低碳能源,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基本实现商业化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可再生能源技术。2006年后,中国风电发展举世瞩目,年新增风电装机占全球新增装机的比例从2006年的不足10%,上升到2010年49%,2010年底累计风电并网运行装机达到3100万千瓦。短短数年间,在市场的带动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已有四家整机制造企业跻身全球装

主要观点和发现

07一、引 言

09(一)能源需求

10(二)低碳能源战略

12(三)研究目的

13(四)方法和内容

13二、风电发展现状和前景

15(一)风电发展现状

15(二)风能开发前景分析

19(三)风能开发前景

28三、风电发展战略目标

33(一)总体战略目标

33(二)开发情景

34(三)投资和补贴

38(四)能源供应和温室气体减排

40(五)促进西部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40四、技术研发示范与部署(RDD&D)

43(一)风能资源评价

43(二)风电设备研制

45(三)风电场开发建设和运行

52(四)风电并网和消纳

54五、风电大规模并网和消纳途径

59(一)电力系统发展趋势

59(二)风电并网和消纳的挑战

64(三)风电并网、输送和消纳途径

65六、政策框架——实施保障措施

69(一)制定国家清洁能源转型战略

69(二)加快电力系统转型,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70(三)健全监管和扶持政策

70(四)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73(五)加强风电科技和人才队伍

75七、行动计划

77(一)政府部门牵头的行动

77(二)风能行业牵头的行动

78(三)电力系统牵头的行动

80八、路线图的使用与改进

81参考文献 82目录

致谢“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 2050”研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与国际能源署联合国内有关机构实施。本项研究得到英国驻华使馆和中丹可再 生能源发展项目的资助,国际能源署专家为研究报告提供了诸多宝贵修改意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和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研究院及国内有关专家提供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为项目实施给予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未来四十年内,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将使能源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

为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挑战,中国已

经明确提出低碳能源发展 战略和目

标,风电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成为实现

低碳能源战略的主力 能源技术之一。

● 本路线图中设定的中国风电发展目标

是:到2020、2030和2050年,风

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

10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五大电源之一,

到2050年满足17%的电力需求。随

着风电和电力系统以及其他能源技术

的进步,实现路线图中提出的目标在

资源、产业、电力系统支撑等方面不

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 根据风电开发的成本以及不同地区风

电的并网和输送成本,本路线 图绘制

了风电开发的供应曲线。如果将风电

的上网电价水平控制在0.55 元 / 千

瓦时以内,国家已经规划的千万千瓦

风电基地及周边地区的风电经济可开

发量就可达到 7 亿千瓦的水平。

主要观点和发现

● 未来风电布局的重点是:2020 年前,积极有序开发陆上风电,开展近海风电示范;2021-2030 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2050 年,实现在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远海风电 的全面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从 2011 年到 2050 年,需要累计投资 12 万亿元(2010年价)。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开发规模扩大, 以及煤电 成本的增加,未来风电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在 2020 年前后中国陆地风电成本将达到与煤电持平的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将带来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2050 年当年二氧化碳减排量将达到 15 亿吨,风电带来的就业岗位将达到 72 万人。● 风电技术研发和示范部署对于未来风电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风能资源评价、风机设备研制、风电开发建设和运行方面的技术进步将为实现本路线图中的目标提供支撑。● 风电的大规模发展要求风电切实融入到电力系统中。近期迫切需要 开展的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风电分级和跨省区消纳方案,协调风 电、其他电源和电网建设和运行;推进智能电网系统建设;推进和完成电力市场运行机制改 革。2030 年后,储能、智能电网以及其他先进电力系统技术普遍 应用,可望从根本上解决风电的并网和消纳问题。● 未来十年的关键行动√ 根据国家清洁能源战略转型的要求,构建未来创新电力系统框架及实施路径,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风电并网和消纳的电价机制。√ 制定和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和电网保障性收购制度,建立实施风电并网和全局消纳的详细规则,促进“三北”地区风电的当地消纳和跨省区输送。√ 建立详细风资源数据库和信息滚动公布机制,全面部署风功率预测预报体系。√ 建立完善风电技术公共研发平台、行业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完善设备供应链,开发应用5MW 以上近海风电机组及风电场关键技术。√ 适应能源转型,构造未来创新电力系统的框架及实施路径分析。√ 加强风电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仍然是未来主要战略任务,但是如何为

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将是

中国 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巨大挑战。风电

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之一,具有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经

济竞争力较强、环境影响微小 等优势,

是最有可能在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的能源技术之一。2006-2009 年,中国

风电累计装机年增长率平均在 100% 以

上;2010 年底,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

超过 4000 万千瓦,并网运营容量超过

3000 万千 瓦。但是与常规能源发电相

比, 风电仍占极小的份额,其发展潜力

远 没有发挥出来,也即风电可以且应该

在中国未来清洁与可持续能源和 电力

供应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引 言

2007 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 出 2020 年风电装机目标 3000 万千瓦,但这一目标在 2010 年就提 前实现,比规划时间提前了 10 年。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的开发与 利用不受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微小,由于其清洁性以及无或可忽略的 环境危害性,因此可以规模和持续发展。研究风电发展目标和战略应从远处着眼,应从技术 发展的趋势和大方向来看,应从判断该技术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来看。从世界风电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可能性的角度,到 2030 年,风电技术能够成为灵活的、电 网友好型技术,将成为主力能源发电技术之一。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年)就是要展现中国未来风电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一)能源需求发展经济需要能源的支撑,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一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未来趋势,今后二十年仍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双快速推进时期,以住房、汽车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将带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2030-2050年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因此,需要足够的能源供应的支撑。另一方面,能源开发的资源、环境等约束又要求,中国必须以较低的化石能源增长率和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来支撑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根据经济和能源发展的关系,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开展了中国能源需求预测研究(见表1-1),但与中国近三年的能源消费增长情况相比,这些3-5年表1-1 国内外机构所做的中国中长期能源需求展望结果(亿吨标准煤

前所做研究结果目前看来相对乐观。同时,国内外诸多机构也对中国未来的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与一次能源需求增长形势一致,电力需求也将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见表1-2)。

综合国内外各机构的预测结果,首先,各个机构所做的预测基于不同的情景,因此对未来中国能源和电力的需求预测差异较大,例如,对于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预测,最大为49亿吨标准煤,最小仅为23.4亿吨标准煤(而中国2010年的实际能源消费总量即达到32.5亿吨标准煤),预测结果普遍乐观;其次,未来中国能源和电力需求总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造成预测结果尤其是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差异更大。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横向比较发达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和能源需求,并综合考虑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需求、环境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压力,以及节能减排等多项因素,

预计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将达到45-50

亿吨标准煤,2030年将达到55-60亿吨

标准煤,而2050年将有可能达到65亿

吨标准煤左右。

在电力需求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整个社会电气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将高于能源需求的

增长速度。预计2020年中国电力消费

量将达到8万亿千瓦时左右,而2030

年和2050年将分别达到10万亿千瓦时

和13万亿千瓦时。从区域电力需求增

长趋势上看,未来中西部电力需求增速

将加快,但东部地区电力需求仍将有一

定幅度的增长,因此,从电力流向看,

未来40年内北电南送、西电东送将仍

是主要的跨区域电力流向。

(二)低碳能源战略

中国能源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人

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优质资源少,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较

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石

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量有限,油

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

力较大。但是,煤炭、水能和风能资源

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主要能源和电

力消费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使得

大规模、长距离的煤炭、电力输送成为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格局。随着中

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

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构建稳

表1-2 2030年中国能源和电力需求预测

研究机构/基年情景

一次能源需求

(亿吨标准煤)

总发电量需求

(万亿千瓦时)

国际能源署(IEA,2007)

基期:2005年

参考情景54.68.5

可选择政策情景46.57.4

高经济增长情景67.0N/A

国际能源署 (IEA, 2008)

基期: 2006

参考情景55.58.2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

基期:2005年

参考情景44.7 6.4

技术进步情景35.5 5.3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50情

景研究;基期:2005年

基准情景57.788.2

低碳发展情景43.37 6.7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

展战略研究

基期:2007年

规划方案N/A9.0

高速发展方案N/A10.4

低速发展方案N/A8.1

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面临重大挑战。

为此,中国政府已将“立足国内、

多元发展、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能源

供应战略的核心内容。在2011年3月

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

划纲要》)中也提出:将坚持“节约优

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

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

源产业体系”,将通过“推进能源多元

清洁发展”等措施,“推动能源生产和

利用方式变革”。

为了切实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形式的转变,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支持风电、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并已经正式公布了近中期的发展目标。2009年9月,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三个约束性指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10年的8.3%提高到2015年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虽然更长期的具体目标没有正式公布,但可以看出,中国正在大力倡导低碳能源战略,而风电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成为实现低碳能源战略的主力技术之一。

(三)研究目的

风电是朝阳产业,前景光明,但现阶段确实存在着很多需要克服的发展障碍。一个崭新的能源产业,从技术成熟发展到真正地产业化和广泛地应用,需要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中国未来发展风电的方向是毋容置疑的,但未来

20-30年风电产业化之路应该如何走,

如何培育中国特色的风电产业等问题需

要明确的答案。根据本国国情,研究和

提出产业发展路线图是国际关于迈出产

业化第一步的成功经验。中国风电发展

路线图(2050)提出的目的是为国家发

展风电的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从

资源评价与开发、技术研发与创新、电

网融合、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分

别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公

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各方能够统

一思想,形成统一步伐,共同促进中国

风电产业的发展。

(四)方法和内容

基于中国三十年的风电发展历程,

梳理风电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

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依据最新风能资

源评价结果,结合对技术发展规律和中

国未来对清洁电力市场需求的分析,采

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风能

资源数值模拟方法、风电供应成本曲线

方法等),计算了未来风电成本及其能

源、环境和社会效益,提出了中国2050

年风电的经济发展规模。为了说明中

国2050风电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

现性,本研究从资源开发、技术产业发

展、未来电力系统构造和政策保障等方

面,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实现风

电发展目标的主要路径,明确了政府、

企业、公众在风电发展不同阶段的职责

和作用。本研究充分吸收了国际、国内

风电开发与应用的各方面研究力量,研

究形成了具有扎实科学基础和实践指导

意义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本路线图第二章在回顾了中国风电

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风电发展现状和近

期形势的基础上,基于资源潜力分析和

成本量化方法,形成了2020年和2030

年的风电供应曲线,评价了风电的经济

可开发量。

第三章,重点展望提出了风电在

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战略发展

目标、开发情景,分析了实现风电开发

目标的经济成本和预期效益;经济成本

包括投资和运行成本、财政和补贴费用,

预期收益包括能源供应、温室气体和污

染物减排效果以及就业机会等。

第四章针对上述总体发展目标和路

径,提出了具体的技术研发及部署的任

务和路径,主要涵盖风能资源评价、风

电设备供应链、风电场开发建设、并网

和消纳技术等几个关键领域。

第五章,重点分析了中国未来电力

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特别是电网与

可再生能源电力相融合的问题,分析大

规模风电并网和消纳所带来的挑战,提

出了近中期(2020年前)和长远期(2030

年、2050年)的风电并网、输送和消纳

的总体思路。

第六章,为了保障风电发展目标地

实现,提出了该路线图的政策框架,涵

盖市场培育、并网消纳、技术进步、经

济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

第七章,为了保证路线图的可操作

性和指导性,主要提出了实现路线图的

行动计划,分别针对政府部门、风电行

业和电力系统提出来具体的行动方案和

建议。

1

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不同,确定四类资源区的陆地风电标杆电价水平分别为0.51元/千瓦时、0.54元/千瓦时、0.58元/千瓦时和0.61元/千瓦时

风电正成为中国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实施低碳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风能资源潜力和开发成本评价,风电在中长期具有数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的潜力。(一)风电发展现状1、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总体来看,中国并网风电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示范阶段(1986-1993年):此阶段主要是利用国外赠款及贷款,建设小型示范风电场,政府的扶持主要在资金方面,如投资风电场项

目及支持风电机组研制。(2)产业化探索阶段(1994-2003年):此阶段首次探索建立了强制性收购、还本付息电价和成本分摊制度,由于投资者利益得到保障,贷款建设风电场开始发展,但随着1998年电力体制向竞争性市场改革,政策不明确,发展又趋缓慢。(3)产业化发展阶段(2003-2007年):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确定风电场投资商、开发商和上网电价,二、风电发展现状和前景

通过施行《可再生能源法》及其细则,建立了稳定的费用分摊制度,从而迅速提高了风电开发规模和本土设备制造能力。(4)大规模发展阶段(2008-目前):在特许权招标的基础上,颁布了陆地风

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1;在风能资源初

步详查基础上,提出建设八个千万千瓦

风电基地,启动建设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根据规模化发展需要,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制定实施可再生能 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以应对大 规模风电上网和市场消纳的挑战。2、技术和产业能力显著提高在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推动下,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加快。目前,1.5兆瓦风电机组形成充足供应能力,3兆瓦风电机组已投入运行,5-6兆瓦风电机组样机已下线。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发展最迅猛的风电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吸引了美国GE 、丹麦Vestas 、德国Nodex 、西班牙Gamesa 、印度Suzlon 等全球风电企业在国内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开设工厂。但是,风电建设运营管理和风电设备可靠性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变流器、变速箱轴承、控制系统等附加值高的关键零部件的直接进口或采购外资企业产品的比例仍在50%以上。风电场开发已从小规模陆上风电场走向多种复杂环境的陆上和海上风电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风电场开发以陆上集中风电场为主,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建设,并探讨分散式并网风电项目。2010年,首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项目一期竣工,装机容量536万千瓦;其他风电基地也在积极推进建设,首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建成投运,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海洋局发布《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首轮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完成招标,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建设正式启动。3、风电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目前中国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 段。2006-2009年期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四年翻番。2010 年,风电装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吊装容量和并网运营容量分别为4146万千瓦和3131万千瓦;2010 年全国风电上 网电量约 500 亿千瓦时,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4.2万亿千瓦时的1.2%。蒙西电网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情况下,2010 年经营区的风电上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 时,满足了本区域用户电量需求的9%。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决定了中国风电开发的“大规模发展、集中式建设、 远距离输送”的趋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今后将继续推进风电的规模化开发。在集中开发“三北”风电基地的同时,还将充 分发挥东中部地区电网接入条件好、消 纳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分散开发当地风 能资源。中国海上风电还处于示范阶段, 近期将进一步推进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 特许权示范项目,积累海上风电建设经 验。

4.风电并网和消纳问题正日益凸显

风电并网和消纳正逐步成为制约风

电开发的最主要因素。由于风电开发高

度集中“三北”地区、风电和电网建设

不同步、当地负荷水平较低、灵活调节

电源少、跨省跨区市场不成熟等原因,“三北”地区的风电并网瓶颈和市场消

纳问题已开始凸显,弃风现象比较突出。据相关统计2,2010 年1-6 月,全国风

图2-1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2003-2010)

2 国家电监会.2011年.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电未收购电量为27.76 亿千瓦时,其中华北和东北区域未收购风电电量分别为15.88 亿和10.64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总未收购电量的57.20%和38.33%,分别高于其上网电量全国占比14.64和6.66 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内蒙古未收购风电电量最多,为21.01 亿千瓦时,占全国总未收购电量的75.68%,高于其上网电量全国占比43.40 个百分点。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00320032004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2

-

2

(二)风能开发前景分析

1、资源潜力和开发条件(1)陆上资源总量

中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四次全国性的风能资源评价,其中前三次为资源普查,而2007年底至今的第四次评价开展的是全国风能资源详查与评价工作。

按照第四次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的部署,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由400座70米、100米和120米测风塔组成的全国风能专业观测网,开发了由历史观测资料筛选、数值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组成的中国气象局风能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ERAS/CMA)在水平分辨率5千米×5千米的全国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结果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风能资源可开发地区进行处理,主要是:●剔除GIS 坡度大于4%的不可开发

风能资源的地区,以及水体、湿地、

沼泽地,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

国家公园、城市及城市周围3千米

的缓冲区、农田、沙漠

●对于风能资源开发受限制的地区,

适当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如:对于

草地采用80%的使用率,森林为

20%,灌木丛为65%

●在GIS坡度小于2%的平原地区,

平均风能捕获量取5兆瓦/平方千

米,对于GIS地形坡度在2-4%的

山地,适当降低平均风能捕获量

由此经过GIS空间分析后,得到

风能资源等级为2、3、4 级和离地面

高度为50米、70米、100米的风能资

源技术开发量(表2-1)及其分布(图

2-3)。如果考虑3级及以上(风功率

密度≥300瓦/平方米)的风功率密度

图2-3 中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分布

条件的地区可供开发,则全国陆上(不

包括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超过3500米以

上的区域)可供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

20-34 亿千瓦。

表2-1 中国陆地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亿千瓦

图2-4中国近海5~20米水深的海域内、100

米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2)近海风能资源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图2-4),台湾海峡是中国近海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等级在6 级以上;广东省、广西、海南近海海域的风能资源等级在4-6 级之间。从福建省往北,近海风能资源逐渐减小,渤海湾的风能资源又有所加强。福建、浙江南部、广东和广西近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夏季台风和热带低压活动频繁造成的。

考虑到近海风能资源的开发受水深条件的影响很大,目前水深5-25米范围内的海上风电开发技术(浅水固定式基座)较成熟,水深25-50米区域的风能开发技术(较深水固定式基座)还有待发展,而超过50米的水域,则未来可能以安装浮动式基座为主,因此对水深5-50米的海上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进行分析。表2-2 是中国陆地和近海10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分析计算结果,其中扣除了航道、渔业等其他用途海域,以及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经过3次及以上的海域。可以看出近海水深5-50米范围内,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5亿千瓦,即在水深不超过50米的条件下,中国近海100米高度层达到3级以上风能资源可满足的风电装机需求约5亿千瓦。表2-2 中国陆地和近海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地区总面积(万平方千米)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亿千瓦)陆上(70米高度)≈96026海上(水深5-50米,100米高度)39.45开发量和可装机容量。其中“可装机容量”是指在技术开发量基础上,根据中国大型风电场开发建设要求和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风电机组布设密度,估算评估区域内可能安装风电机组的总容量。结果表明,内蒙古的蒙东和蒙西、新疆哈密、甘肃酒泉、河北坝上、吉林西部和江苏近海等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能资源丰富,50米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18.5亿千瓦,可装机容量约5.57亿千瓦(表2-3)。如果考虑70米或者更高的高度,以及考虑未来风电技术进步的情况,则可装机容量还可以大为增加。近海3级及以上等级风能资源覆盖面积远小于陆上,近海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也远远小于陆上风电潜在开发量。(3)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能资源中国在2008年底启动了“三北”地区6个千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和1个江苏沿海风电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由于可供风电开发的土地广阔,“三北”地区是未来中国风电建设的重点区域,为此中国气象局对这7个风电基地所在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风能资源评估,采用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ERAS/CMA ,给出了风电基地水平分辨率为1千米×1千米、距地面50米 高度上长年平均风能资源分布以及潜在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7)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7)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10)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10)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1)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2)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3) 一、重要性 (13) 二、研究意义 (13)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海上风电概述 (14) 第二节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行业主要监管部门 (14)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15) 三、2019年风电行业主要政策变化解读 (16) 四、行业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 (22) (一)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22) (二)目前行业的技术特点 (22) 五、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3) 六、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23) 七、海上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24) 八、海上风电投资成本构成 (24)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6) 一、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态势 (26) 二、2018年已核准或签约的海上风电 (28) 三、中国海上风电行业主要项目分布 (31) 四、下游安装和运维市场情况 (32) 五、面临挑战 (34) 第四节重点企业分析 (34) 一、龙源电力 (34) 二、金风科技 (37) 三、泰胜风能 (37) 四、天顺风能 (38) 五、中闽能源 (39) 第五节2019-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39) 一、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9)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39) (2)国家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40)

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能是一种淸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 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 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 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1、全球发展概况 2016年的风电市场由中国、美国、徳国和印度引领,法国、上耳其和荷兰等国的表现 超过预 期,尽管在年新增装机上,2016年未能超过创纪录的2015年,但仍然达到了一 个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显示,2016年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54.600MW,同比下降14.2%,英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23328MW (临时数据),占2016年全球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2.7%o 到2016年年底,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J49MW,累计同比增长 12.5%。其中,截至2016年底, 中国总量达到16&690MW (临时数据),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34.7%。 2001-2016年全球风电装机置计容量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土 250.000 W 200.000 150,000 1W.OOO 5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 ■ ■ 11 nUr l ■蛊计装机容蚤

按照2016年底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依次为中国、美国、徳国、印度和西班牙,在2001年至2016年间,上述5个国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统讣数据,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截至2001年12月31 日的23.9OOMW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486.749MW,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3%,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 (临时数据),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 (1)我国风能资源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而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气象局2014年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2亿千瓦,风功率密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50 亿千瓦;8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02亿千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 ①风能资源的地域分布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苴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瓦/ 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中国风电行业竞争格局及装机容量规模预测分析综述

一、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动因分析 1、风电并网情况大为改善,风电场运营商上调装机规划 我国风电场运营商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大型央企为主。风电场运营商一般根据国家的宏发展规划以及本年度的具体风机并网情况和运行数据,于每年年末制定次年的风电装机规划。由于国家风电产业政策的稳定,以及2013年风电并网率的提升2014和2015年,各大发电集团普遍上调装机计划。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15年1-6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0MW,累计并网容量105,530MW,累计并网容量同比增长27.6%,全国风电上网电量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7%。 2、已审批未建的风电项目较多,行业现有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4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增风电核准容量36GW,同比增加6GW,累计核准容量17.3GW,累计核准在建容量7.70GW,同比增加1.60GW。风电发展“十二五”第三批核准计划完成率76%,第四批核准计划完成率56%,完成率提高明显。 目前“十二五”期间已审批通过的风电项目达到121.80GW,但是陆上风电仍然有大量的项目因为并网问题而尚未建设,2011年至2014年已实施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70.10GW,约占审批总项目的57.55%;未实施项目装机容量约为51.71GW,以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行业现有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3、国家鼓励推行清洁能源,为风电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电改“9号文”首个配套文件《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比例,随后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等陆续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全区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到2020年达到20%,2015年风电限电率控制在15%以内;湖北省出台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大发电集团在湖北省新能源装机占该集团在湖北省权益发电装机的比重,2015年达到3%以上,2017 年达到6%以上,2020年达到10%以上,对不能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调减燃煤机组发电小时数。随着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鼓励推行清洁能源的上网,将推动风电装机容量的稳步扩大。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2.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产商 3.政策法规 4.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 5.上下游行业分析 6.行业需求规模 7.行业竞争态势 二、行业投资分析 1.风电主要产商的经营状况 2.股票分析 3.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 4.投资建议 一、风电行业概况 (一)、我国风电发展现状及风电行业简介 风电:是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简称,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风电技术装备是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激励措施推动本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目前,我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已经取得较大成绩,金风、华锐等一批代表国际水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是中国风电发展的生力军。 据统计,我国风电装机连续4年翻番,风电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名升至第三名。2009年底,全国共建设423个风电场,总容量达2268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2.6%。2010年,我国风电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按照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亿千瓦。 截至2009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发电量约为516亿千瓦时,按照发电标煤煤耗每千瓦时350克计算,可节约标煤18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万吨。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600万千瓦,累计超过4000万千瓦,“双居”世界第一。 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2012年6月,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用5年多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5年的发展历程,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抢占新能源战略产业发展先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作出突出贡献。 风电行业主要包括两部分:风力发电经营相关公司和生产风力设备相关公司(见下表)。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 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 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 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

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 此外,中国华锐、金风、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 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 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 它们使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2020年前后需要山东电网接纳部分电力和电量;蒙东风电基地近期送入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和新疆哈密风电基地近期送入

中国风能发展战略研究_贺德馨

[收稿日期] 2010-03-20 [基金项目] 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 贺德馨(1940—),男,浙江定海市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风能空气动力学;E-m a i l :h d x @c w e a .o r g .c n 中国风能发展战略研究 贺德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13) [摘要] 2008年2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项目设置6个课题,根据可再生能源课题的安排,风能组的工作是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风能资源家底,从战略的角度对风能市场、产业、技术和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我国风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文章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结果。[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风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T K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1)06-0095-06 1 中国风能发展的基本形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热点。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 民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以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的总体目标,为此,必须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 风能利用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保护生产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经过努力,风能将与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起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为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1] 做出贡献。 2010年我国风能连续保持五年快速增长,当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突破1800万k W ,总装机容量突破4400万k W,中国成了世界风能的大国。取得这样的进步有很多原因:第一是国家的重视,特别是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之后发布的一系列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第二是 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第三是国家加大了对风电产业发展和风电技 术进步的投入,提升了我国风电的总体水平;第四是我国的风电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对风能事业做出的贡献;第五是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了中国风能发展的进程。 中国进入了世界风能大国,但还不是世界风能强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还存在制约风能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因素,主要有风能资源精细化的评估,大规模化风电场系统的建设,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的改革等。怎样保持中国风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从“风能大国”到“风能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是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中国风能发展的战略目标 2.1 研究方法2.1.1 基本条件 研究风能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需要分析风能发展的基本条件。 1)风能资源条件。2008年中国气象局对我国 95 2011年第13卷第6期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为了回答如何保持半导体产业按照摩尔定律继续发展的问题,国际上主要的半导体协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ITR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它为半导体产业界提供了被工业界广泛认同的;对未来十年内研发需求的最佳预测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它对整个半导体茶叶需要开发什么样的技术起到了一个导向作用。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一、半导体产业生态环境 半导体产业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一是为计算机行业提供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存储器;二是为满足企业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新产品而快速生产的专用集成电路。 到了80年代,系统规范牢牢地掌握在系统集成商手中。存储器件每3年更新一次半导体技术,并随即被逻辑器件制造商采用。 在90年代,逻辑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商加速引进新技术,以每2年一代的速度更新,紧跟在内存厂商之后。技术进步和产品性能增强之间不寻常的强相关性,使得相当一部分系统性能和利润的控制权转至集成

电路(IC)制造商中。他们利用这种力量的新平衡,使整个半导体行业收入在此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7%。 21世纪的前十年,半导体行业全新的生态环境已经形成: 一是每2年更新一代的半导体技术,导致集成电路和数以百万计的晶体管得以高效率、低成本地生产,从而在一个芯片上或同一封装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整合极为复杂的系统。此外,封装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在同一封装中放置多个芯片。这类器件被定义为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和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 SIP)。 二是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商能够重新以非常有吸引力的成本提供“新一代专用集成电路”,这催生出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集成电路设计。 三是集成电路高端设备的进步带动了相邻技术领域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平板显示器、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无线电设备和无源器件等设备的成本。在此条件下,系统集成商再次控制了系统设计和产品集成。 四是互联网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崛起,带动了光纤电缆的广泛部署和多种无线技术的发展,实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移动互联。这个生态系统创造了“物联网”这一新兴的市场,而创新的产品制造商、电信公司、数据和信息分销商以及内容提供商正在争夺该市场的主导权。

全球及中国风电行业研究报告-20200619

全球及中国风电行业研究报告

1、全球风电行业概况 世界风能协会(WWEA)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由2013年318,919MW增长到2019年的650,758MW,年复合增长率为13%。全球风电装机累计容量TOP10如下表所示: 图表2:2014-2019年全球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图表3:2019年全球风电装机累计容量市场份额分布 图表4:2019年全球风电装机新增容量市场份额分布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2、中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风电叶片步入稳定增长阶段,2019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6%,风电领域玻璃纤维需求存在较大空间。风能成为我国能源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在风电领域已经逐步加大力度投资。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20%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 中国风能协会(CWEA)预计,到2020年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将投资3,500亿元,其中,20%(即700亿元)左右的领域需要使用玻璃纤维(如风机叶片),这对中国玻璃纤维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玻纤织物约占叶片总成本的20%;而叶片是风电机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约占其总成本的25%。 世界风能协会(WWEA)发布数据显示,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由2013年91,412MW增长到2019年的237,029MW,年复合增长率为17%。 图表5:2014-2019年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及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根据2019年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随着2021年陆上风电平价上网时间节点的临近,政策节点临近驱动产业大规模抢装。因此,2020年风机设备抢装仍将进行,并且2020年将成为抢装高峰,根据国盛证券研究中心预测,2019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为建设“四个中心”,目标是要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功能,形成走在全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但是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所以迫切需要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结构大调整、需求结构大调整、所有制结构大调整和空间布局结构大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要素过多投入和出口向依赖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转变。从上海目前主要决策部门的研究分析看,“十二五”期间上海经济结构调整总的趋势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四个中心”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首先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下,金融业、航运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金融机构继续聚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将继续加快。聚焦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航运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虹桥商务区、世博会区域等核心功能区域,进一步引进地区总部、跨国采购中心、电子商务企业和贸易促进机构,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二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发展,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信息服务。三是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劣势产业、淘汰劣势产品、淘汰落后工艺,如低端化工、玻璃建材等行业。调整方式也将呈现两个转变,即从单个企业调整变为行业整体调整,某个点上企业调整转变为整个区域产业的调整。 (二)需求结构调整方向 以扩大消费内需为重点的需求结构调整将不断加强,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消费上,变以扩大“即期消费”为核心的刺激政策为系统性制度安排,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扩大消费需求,如努力扩大就业和支持创业,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将会逐渐提高,有效增强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将得到改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如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休闲型、发展型、奢侈型服务消费增长。在投资需求上,在保持投资适度规模和强度的同时,投资结构优化将不断增强,如加强对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功能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加强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对郊区新城建设的投入。在出口需求上,在继续稳定外贸出口,保市场、保份额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发展离岸贸易、口岸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运用出口退税、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跨境结算等措施,稳定外贸出口。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 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将更加注重发挥国资、外资、民资多元市场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是外资重点导向将着力引进功能性大项目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发挥外资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作用。聚焦两个中心的开放突破效应,重点引进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业主体;聚焦服务经济能级提升要求,重点引进总部机构;聚焦社会发展的协调联动推进,重点引进高端社会服务项目,外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十年中,风力发电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不到75MW跃升至2015上半年的近125GW,在全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 2014 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8759MW,相比2013 年增长了24.3%。截至2014 年底全球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我国同样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基础,目前标杆电价已到位,沿海省份已完成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优化以及开发经验的累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2020年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陆上风电的单机容量以1.5MW、2MW类型为主,截止至2014年我国累计装机类型统计中,此两种机型占据了83%的比例。而海上风电的机型则以2.5~5MW为主,更长的叶片与更大的发电机,对于风能的利用率也越高。 2014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201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在有效利用小时数上,陆上风电一般为0~2200h,而海上风电要高出20%~30%,达到2500h以上,且随单机规模的加大而提高。更强更稳的风力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单位装机容量电能产出将高于陆上。 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及弃风率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5-50 米围,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500GW(扣除了航道、渔业等其他用途海域,以及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经过3 次及以上的海域)。虽然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的1/5,但从可开发/已开发的比例以及单位面积可开发量上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年均增速也将更高。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加速器 一、技术路线图的缘起 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这个工具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做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识别重要技术、传达重要技术的机制,使得技术为未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 摩托罗拉的经验引起了全球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注意。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对于技术路线图的兴趣空前高涨,技术路线图被迅速应用到各个领域,而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前,技术路线图已经是公认的技术经营和研究开发管理的基本工具之一。 那么,什么是技术路线图呢? 二、技术路线图的内涵与特征 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三、技术路线图的作用 技术路线图的作用在于为技术开发战略研讨和政策优先顺序研讨提供知识、信息基础和对话框架,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技术路线图已经成为企业、产业乃至国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和基础。 根据日本产业经济研究所(.jp)的调查,美国的一个大型半导体制造设备制造商独自绘制了技术路线图,每3周更新一次,在观察本领域世界先进技术动态的同时,确认自己技术的位置,决定下一步的战术和战略。半导体行业的摩尔法则“每18个月半导体集成度将提高两倍”就是基于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的一个表述。摩尔法则的意义不只是描述了一种现象,在半导体开发技术的精细化、高度化的过程中,对关联企业明示了应该开发的具体技术和达成期限,使其向此集中。摩尔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英特尔公司握有自己绘制的半导体开发技术路线图,随时察看技术发展动态,预测技术创新点,督促关联企业的开发竞争。有10%的英国企业已经引入技术路线图(Phael, Shehabudeen& Assaku,2002)。在企业,技术路线图至少有市场营销工具、研发管理工具、投资决策工具、决策的知识背景准备这样几个功能。 在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展过程中,有以民间为主导的路线图和以政府为主导的路线图。民间主导的路线图大多是技术发展指南,趋势记录;政府主导的路线图大多是资源配置方案、行动计划。 各方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制定技术路线图,根本原因在于其对技术、产业和组织发展的巨大作用,虽然不同类型的技术路线图有着相对不同的作用,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具有共性的作用。 目前,所有的公司都面临激烈的市场变化。所有的产品、服务和业务都需要依赖与迅速变化的技术。产品变得更加复杂,而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苛刻。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

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国内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CMS上振动传感器一、行业概述 风电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由于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到2011年底,累计安装风电机组45894台,装机容量达62364.2MW,居世界首位,截至2012年6月,风电并网量达到5258万千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自此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内风电产业也得到超前发展。 二、CMS出台的背景 高速发展背后,随着装机数量的增多,风电行业重大事故频繁反生,截至2011年8月,国内机组共计发生27次重大事故,其中火灾事故20起,倒塌事故5起,飞车事故2起,脱网事故3起(1944台机组脱网)。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风电设备设计存在缺陷,质量不过关;2、风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设备监督存在漏洞;3、风电配套设备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部分事故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手段监测并规避的,风机的故障很多属于机械故障,振动监测系统可以对风机的主轴承、齿轮箱、发电机等进行实时监测,有以下几点效果: 1、提高设备可用性,避免非计划停机; 2、优化维修工作计划,减少停机; 3、损失避免部件间接损害,减少维修成本; 4、分析部件失效原因,为设计和制造的改进提供依据; 为了规范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开始制定风电行业相关标准,其中就包含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6日发布的《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导则中明确规定海上风电机组以及陆上2MW以及以上风电机组应固定安装振动监测系统,同时规定风电机组质保期满进行验收时,需出具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提供的振动状态报告。导则虽是推荐性的,并没有强制执行,通过2012年整个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的需求来看,主要业主以及整机厂都已开始慢慢认可这一标准,而且目前国内很多使用1.5MW风机的风场也普遍安装在线振动监测系统,所以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前景是很可观的。

浅谈上海电气发展战略

浅谈上海电气发展战略 08级国际旅行社王菁 120070801345 摘要: 多元投资的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2日挂牌成立,迈出了上海国 有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创新发展的第一步。根据规划,上海电气集团有 限公司将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形成集团产业核心框架, 到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第二步在三到五年内,明显缩短与国际先进 水平的差距,到2010年实现销售1000亿元;第三步,在未来六到十年内,打 响上海电气品牌,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跻身世界五百强。 关键字:上海电器集团,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一体化战略 一、明确战略方向 上海电气承担的项目集中在新能源、重大装备两大领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上海电气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方向,是提高上海电气科学发展水 平的战略重点。 开展战略分析。上海电气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展起来的。经过五十多年产 业积累、三十年改革开放,上海电气在新能源和重大装备领域,目前处于三种不 同的发展阶段。第一种,以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设备为代表,通过消化吸收引 进技术,已经具备再创新能力,下一步目标是提升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第 二种,以大型锻件为代表,已经形成了一定技术能力,但难以从国际上进一步获 得技术来源,下一步目标是,立足自主创新,实现瓶颈突破;第三种,处于消化 吸收引进技术的阶段,能不能抓住市场机遇存在不确定因素,下一步目标是,解 决技术来源,加快发展步伐。 确定战略方向。立足自主创新,在若干重大装备领域,立足自主创新,调动 技术积累,提高创新能力,突破重大技术瓶颈;扩大国际合作,充分发挥业已形 成的再创新能力,开发自主产品,拓展市场领域,承接国际转移,提高新一轮国 际合作的水平;赢得发展先机,在前沿性的技术领域,与跨国公司谋求战略合作,加快“培育新产业、进入新领域”的速度,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发展战略】欧洲风电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doc7)(1)

欧洲风电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是世界最主要的经济共同体之一,目前有25个成员国,总面积约为39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亿。2006年,欧盟国民生产总值为10.8万亿欧元,居世界首位,能源消耗总量17.47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优质能源约占83%,煤炭等固体能源占17%,能源对外依存度为64%。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并应对气候变化,欧盟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自1990年以来,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能源消耗的缓慢增长,至2006年间,GDP年均增长速度2%,能源消费增长0.83%,15年能源消费总量仅增加了约2亿吨油当量,并且通过改善能源结构,使吨油当量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1990年的2.43吨下降到2004年的2.21吨。欧盟能源结构的有效改善与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密切相关,到2006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已达到6.3%。风电在欧盟可再生能源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05年欧盟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4000多万千瓦,提前5年实现了2010年风电装机4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2006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在全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仅次于天然气发电的新增容量,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855万千瓦,占世界风电装机总容量的65%。这些指标充分证明欧盟已成为世界风电发展的领头雁。 一、风电已成为主要替代能源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欧盟就提出了大力发展风电的计划和目标,即: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并且要求其成员国根据这一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计划。在丹麦、德国和西班牙等国的带动下,风电在欧盟大多数国家得到了发展,到2006年底,欧盟已有7个国家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100万千瓦,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前10名的国家中,欧盟成员国占了7个。2006年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欧盟25国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比例达到5.4%和3%,其中丹麦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比例分别为25%和 20%、德国为17%和7%,西班牙为15%和6%。2006年,在欧盟新增发电装

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摘登 空间科技 空间科技领域是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该领域中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就是对地观测及其应用。空间技术是实现空间科学和应用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并和空间科学与应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21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如何履行大国责任、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与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牵引带动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科技领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重大问题。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将为上述影响到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科学和技术解决方案。 本路线图主要针对我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目标,分析了我国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空间科技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分析国际主要空间国家发展战略和空间科技领域前沿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本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现状,重点针对空间科学、对地观测及数字地球和相关空间技术,提出了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愿景、目标和发展路线图。 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愿景为: 以国家需求和科学技术关键问题为牵引,全面加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到2050年,使其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承担和发挥应有的和突出的重要作用,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战略目标如下: 战略目标1(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预报和地外生命探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突破进展,全面提升我国空间科学的研究水平,用重大科学成果提升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文化上的贡献度。 通过战略目标1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在解答以下科学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1.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 2.生命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生命(包括人类)在地外空间的生存表现和能力是怎样的? 3.太阳和太阳系是如何影响地球和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 4.是否存在超越现有基本物理理论的新物理规律?

中国风电企业排名

1.华锐 2.东方电气 3.金风科技 4.华仪风电 5.湘电股份 风力发电整机制造机构名称 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发展公司 四川风瑞能源 GAMESA GE能源集团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 苏司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麦德风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风电事业部 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Repower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 东方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电风电设备公司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明阳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含并网/离网型) 机构名称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 扬州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嘉兴市安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思源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风霸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林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大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瑞安海立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风能蓄电池机构名称 北京辉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叶片及其材料机构名称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 司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先进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科技研究院 威海市碳素渔竿厂 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 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常熟市卡柏(Core Board)复合材料 有限公司 北京恒吉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风力发电机机构名称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捷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 盾安电气 齿轮箱/回转支承机构名称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通力减速机有限公司 变桨系统机构名称 桂林星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路斯特绿能电气系统(上海)有限公 司 电控系统及变流器机构名称 Mita-Teknik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 上海麦腾电器有限公司 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艾黙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南京环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奔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Elspec中国代表处 北京科诺伟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阿尔斯通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大连威科特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胜业电器有限公司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艾黙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欧买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刹车系统及联轴器机构名称 安特制动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晟达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开天传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焦作市制动器开发有限公司 汉中海利液压控制有限公司 贺德克液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意大利阿托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