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专题六:中国现代文明

第一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考情分析:从近几年的新高考来看: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56-66年)

中的经验与教训、70年代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高考的重点区域,在

复习时要重点把握上述内容。

阶段特征: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政治上:建国初期,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

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被动、屈辱、不平等的外交局面,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经济上: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的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深刻;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了时代特色。

课本内容:必修一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23课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第五单元的相关内容

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7课的相关内容第七单元的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整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⑴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等等

⑵开放性:(略)

2:关于一五计划的地区分布和发展重点:

⑴:地理分布:集中于东北:

原因:①背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②交通便利,资源丰富③重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比较发达。

⑵: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①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影响②重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建国前,我国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③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

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3:正确理解“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①:从背景看:新中国成立时,正处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之中,而以美

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的政策,为巩固新政权,

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所以“一边倒”是当时根据国际形势而做出的明

智的选择。

②:从内容上看:它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而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利益。

③:从结果上看: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

的孤立和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4: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功与失误

这一时期探索的主题主要围绕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速度与规模问题。

成功: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八大的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这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双百”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60年“八字方针”。失误: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农轻重比例失调。在政治领域,“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

5: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经验

①要正确分析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不断纠正错误,带领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教训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②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中,别国的模式。

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6: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

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策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凯觎我国领土台湾。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沽”。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

纷寻找在中国的代言人。“一战”期间,美国扶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

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

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

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1972年纪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未放弃霸权主义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巩固提升: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2、(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4、(2012年上海历史,30)“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

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段话出自()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5、(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

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

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7、(2012年海南卷历史,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

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8、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

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D.“大跃进”时期

10、《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全国销售的纱布、卷烟有1/3是上海生产的,日用工业品有60%是上海生产的。从1953年到1956年,仅上海支援外地工业建设的工人、基教人员、管理人员及政工干部达21万人。上述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①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中心,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②上海地处沿海,大力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③上海私营企业集中,“赎买”政策调动了工商业者的积极性

④近代上海形成了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换取外汇,购买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进口物资,政府决定创办广交会。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第一届广交会

A.利用了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B.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C.奠定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D.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14、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15、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16、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17、读刘大年1960年著的《中国史稿》第四册(近代)统计数据,该书

A.记载了中国社会各领域走向近代化的相关史实

B.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C.反映了各少数民族全面走向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

D.内容会涉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8、1966年版的《中国地理》教材叙述:“美国是世界上最凶恶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钢铁工业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产量极不稳定。美国南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区,土地大多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耕作技术相当落后,仅在棉花产区建立了一点纺织工业。”以上叙述

A.反映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D.真实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19、下面是1957—1963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吨)(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

下列关于该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58年,由于多地粮食亩产过万,粮食大丰收,故出口多

B.1959年,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粮食增产,故进口少

C.1961年,党积极纠正“左”倾错误,大量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要

D.1962年,由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粮食出口大于进口

20、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21、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份声明的直接意图是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警告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应对联合国决议的冲击

2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

23、(2012·福建)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三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1)主张:教育救国。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

(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

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

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

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

[解析] 第(1)问,解答第一小问时要抓住材料信息中两位人物共同主张的关键词“教育”回答。第二小问,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救国的最大意义是提

高国民素质来实现救国目的。回答第三小问时,要能够理解在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思

潮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都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导致的。第(2)问,第一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的“内涵”要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概括。

第(3)问,回答第一小问“变化”时,要注意先从宏观上阐释其总体变化特征,再从微观上分阶段阐释阶段具体变化特征。回答第二小问“主要原因”时,结合每个阶段的

具体史实不难回答。回答第三小问时,可以把题目转化成“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历

经艰难、曲折的原因”进行理解和思考,也可以从党的“左”倾错误等角度对答案进

行完善。第(4)问,关键是理解任何新的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吸取历

.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

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时代》首次给西方人介绍的周恩来,在政治上策划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

材料二右图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

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

材料三右图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

标题为“中国人来了”。

封面文章写到:“当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四右图发表于1972年3月6日。

标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时代》封面像一副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尼克松分别与毛泽东,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其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让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得出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陈出新, 积极探索。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具的良好开端。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了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生活先好起来了,.. 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 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 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 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 D 设立经济特区 3、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决和发展生产力 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用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一公社社员写到: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A.人民公社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伤的生活状况已经过去

C .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6、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经济建设的速度一定要快速发展 C. 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 规 律 7、20 世纪 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 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晃晃,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 . 人民公社 B. 大跃进 C. 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 "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9、《春天的故事》中唱到,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 海边写下诗篇 " 诗篇的主题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0、小脚老太跳迪斯科,反映了 A. 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 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C. 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 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11、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 其中改变了所有 制性质的是 8、1950 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是: 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不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在初级阶段 基本特征: 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完善上层建筑不完善(从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来分析) 6.如何理解3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15大把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

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作者:丁晓平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课程标准】 1.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2.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 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重难点突破】 重点: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调整。 难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错误的原因和影响;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 【课程工具】 图片史料、文字材料摘录、PPT课件 【课时】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章主要概述1956-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共产党人积极务实,努力工作,全国人民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中共未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完整地认识,这就使得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失误、挫折,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绩与失误并存,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本章主要内容:按照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进程分为两个阶段,1956至1966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曲折探索时期,期间面临的两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八大提出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八字方针的提出和七千人大会的总结等都是这个时期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成果。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等,是在曲折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但能有错必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后,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1966年至1976十年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是全局性的错误。不过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受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 本节的主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以及1957年前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早期积极探索。 本节的知识要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第二次合作”的思考,《论十大关系》的内容、中共八大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远指导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艰巨事业。刚刚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以及苏联的建设经验来建设新中国。但是学习苏联终究不能代替对本国建设道路的探索,苏联的经验也并不都是成功的。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在共产国际运动中引起极大震动,帝国主义也乘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这促使中共中央重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客观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像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一样,领导全国人民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行“第二次合作”,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离开知识分子与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国知识分子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起向科学进军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又没有现成答案,苏联与其他国家的道路和模式不能完全适合我国情况,全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探索。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当时美国国务卿就讲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做出了这样的回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那么中共是如何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这个专题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这一期间我们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大家来看这个图示,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首先我们先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着手开始土地改革(土地所有制方面)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3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中央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习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其他行业,培养建设人才 D.实行改革开放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中取得的成就有() ①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正式投产 ④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⑤生产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重要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会议 4.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5.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是指() A.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 D.开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 6.建国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无偿没收 D.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7.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C.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进入现代化阶段 D.我国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 8.观察右图,该图体现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 A.优先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练习及答案)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选择题: 1.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作《十大关系》的报告的基本方针是: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和敌我矛盾 C.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D.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文件上。 A.《论十大关系》报告 B.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1957年5月,中国共产党开始的整风运动的主题是: A.反对官僚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主观主义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1958年根据毛泽东的倡议,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在: A.中共八大-次会议 B.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 中共中央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 D.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6.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7.周恩来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会议是: A.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 B.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 C.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二)多项选择题: 1.1956年9月中共八大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是: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从1956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遭受了重大挫折。所有这一切,都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揭开了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序幕。 (一)探索的原因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面临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国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全新的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2、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成就:一五期间的五年中,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近6000项。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的宝成、鹰厦、集二等铁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江上架起了武汉长江大桥,连结了中南地区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世界屋脊”。 问题:选择了苏联模式。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必要的:①“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的。1952年8月,为争取苏联对“一五计划”,周恩来率团访苏。期间,苏联共派遣3000多名专家,带来的资料重量达600多吨,共完成156个重点工程项目。②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集中力量打基础③我们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向别人学习不满意: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①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失调(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 ②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重积累、轻消费) ③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 ④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 3、直接的导火线: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参看资料苏共十二大及波凶事件) 影响: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启示:引以为戒,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探索的重大成果和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 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 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 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 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 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 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 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 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 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 到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 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 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 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 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 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 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85

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主讲人:任红勤 一、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掌握《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成果。 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期间,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知道文革使中国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把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线索;组织小组讨论,启发学生借助相关图文资料、家族回忆等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看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曲折性”和“前进性”辩证统一原理,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困苦,体会老一辈建设者为国家奉献青春的爱国热情。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分析其背后的复杂成因,学会以史为鉴,而不能单纯地局限于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历史教训。 三、教材分析: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和全国人民都面临着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1953-1978年,中国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并开展了一系列建设,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正是这二十多年的建设,打下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为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建设奠定坚固的基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失误,也为今天的建设提供惨痛的教训。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接触过本课知识,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都有印象,也能列举一些建设成就。另外,他们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家族记忆等,获取了部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感性认识。高一的学生知识储备较牢,但是理性思维尚需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凭借图文资料,增强信息分析能力,勾勒出1949-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脉络,并掌握重点知识。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和1953年朝鲜战争相关图片,初步勾勒出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社会风貌和民众对于新生政权的爱国热情。 展示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工业极度困难的文字,体会当时工业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教案】【统编版】 (1)

年级班科备课教师备课时间 【单元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标要求】 1、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4、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学习内容分析】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水平都很薄弱。因为要实现课标的要求,课堂行为和教学设计要始终围绕课标来展开。在教学方式上,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避免满堂灌,

让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一五计划”原因、时间、基本任务、成就和影响; 了解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性质; 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了解“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方式、实质、影响; 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及失误原因; 知道“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理解“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归纳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感受王进喜、焦裕禄体现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成就及分布特点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影响。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重点:归纳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成果。 难点: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发展的危害和教训;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本期的主要内容:《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在1956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具体内容 都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具体的说: 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工人、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依靠工农群众,充分调动工农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必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应当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此外,他还提出,要尽可能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在把重工业作为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正确处理其它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都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积极性的问题。 在论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毛泽东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 在思想文化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和确立,适应了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成为党和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指导方针。 ◆意义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本期的主要内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发表。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这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满。同时,国际上出现的波兰、匈牙利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了一些人的思想波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答案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B 3. C 4. D 5. D 6.C 7. C 8.D 9. B 10. C 11.C 12. D 13.C 14. A 15. B 16.B 17. C 18.B 19.C 20. 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CD 3、AD 4、ABD 5、ABC 6、ABCD 7、ABCD 8、AB 9、ABCD 10、AB 三、简答题 1、简述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思想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简述《论十大关系》 从1956年初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