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前教育专业部分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部分教学大纲

1、《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

课程英文译名:Hygiene in Preschool Education

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高职高专

学时:72学时学分: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学前卫生学》是高师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教师培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2、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法、等

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卫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开展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卫生学知识去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人体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及新陈代谢的定义

(二)教学内容

1、基本形态

2、基本结构

3、人体功能的调节

4、人体的化学成分

5、新陈代谢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保育要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第二节、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

第三节、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第四节、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

第五节、泌尿、输尿、贮尿、排尿——沁尿系统

第六节、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

第七节、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

第八节、感觉器官——眼睛、耳朵、皮肤

第九节、人体的生殖系统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年龄阶段的划分和特点。

2、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概述

1、生长发育的定义,生长为量变,发育为质变

2、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2、有一定的程序性

3、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4、个体差异性

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可能性

2、环境因素决定了儿童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1)营养

(2)体育锻炼和劳动

(3)疾病

(4)生活制度

(5)其他因素

第四节、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评价

1、评价指标分为形态、生理功能、心理指标,身高和体重是最基本的指标

2、评价方法分为五等级评价法和曲线图评价法,五等级评价法中的三把尺: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生活保健制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集体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了解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晨午检查和全日健康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制订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体格锻炼的注意事项,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活制度

1、安排合理生活制度的意义

2、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原则

3、执行生活制度的注意事项

4、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

第二节、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1、体格检查制度

(1)、儿童入所(园)前体格检查

(2)、工作人员入所(园)前体格检查

(3)、儿童定期体格检查

(4)、晨、午、晚间检查及全日健康观察

2、预防接种制度

3、隔离制度

4、消毒制度

(1)物理消毒

(2)化学消毒

5、环境卫生制度

第五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关儿童营养的基础知识。

2.了解科学喂养婴儿的方法,以及如何为幼儿提供合理的平衡膳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营养基础知识和营养需要

1、营养素:定义、分类

2、热能:热能的单位、小儿热能的消耗

3、蛋白质:生理功能、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4、脂类:脂类的组成及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

5、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生理功能,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6、矿物质:无机物和微量元素,钙、铁、锌、碘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锌缺乏症、碘缺乏症

7、维生素: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D 的生理功能和来源。维生素B1、维生素B1、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8、水:水的生理功能,儿童对水的需要量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膳食

1、膳食配置的原则

2、膳食计划

(1)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

(3)混合喂养

(4)添加辅食

(5)断奶

(6)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7)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三节、托幼机构的饮食卫生要求

1、食品卫生

(1)食品的选购

(2)烹调制备

(3)食物储存

2、厨房卫生

3、炊事人员卫生

第六章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的处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安全教育的内容及安全措施

2、常见意外的处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

1、安全措施

2、安全教育

第二节常见意外的处理

1、小外伤

2、脑震荡

3、惊厥

4、出血

5、烧烫伤

6、晕厥

7、异物

8、眼外伤的处理

9、煤气中毒的急救10、中暑冻伤的处理

第七章传染病及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

2儿童常见传染病的一些表现,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一些常见的症状有初步分析的能力。

3、掌握一些常见病的防治要点。

4、常用的护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染病概述

1、传染病的特性

2、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3、预防和管理

第二节常见传染病

1、水痘

2、流行性腮腺炎

3、风疹和幼儿急疹

4、麻疹

5、百日咳

6、流脑乙脑

7、病毒性肝炎

8、细菌性痢疾

9、狂犬病10、艾滋病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病

1、感冒

2、扁桃体炎

3、肺炎

4、疱疹性口腔炎5、腹泻6、佝偻病7、贫血8、肥胖病9、龋齿10、结膜炎11、沙眼12、弱视13、中耳炎14、痱子1

5、脓疱疮1

6、蛔虫病1

7、蛲虫病

第四节常用护理技术

1、测体温

2、数脉搏

3、观察呼吸频率

4、物理降温法

5、热敷法

6、喂药

7、滴眼药8、翻转眼睑9、鼻腔滴药10外耳道滴药11、简易通便法

急救技术

1、惊厥

2、桡骨小头半脱位

3、骨折的处理

4、溺水的急救

5、口对口吹气法

6、胸外心脏挤压

7、煤气中毒的急救

第八章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的整体观。了解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及矫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健康的涵义

2、睡眠障碍

3、功能性遗尿症

4、口吃

5、缄默症

6、不良习惯

7、情绪障碍

8、儿童孤独症

9、儿童多动症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实验和见习

序号项目内容和要求设备、器具

实验1 测体温、数脉搏等掌握一些常用护理技能体温计、血压计等

2 骨折的急救处理能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三角巾、木板等

3 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掌握其正确方法、步骤人体模型

见习1 幼儿园膳食的配制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幼儿园

2 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幼儿园

3 幼儿园建筑设备卫生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幼儿园

2、实习

要求:利用教育实习期间了解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情况。

三、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60学时实践教学时数:12学时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讲授实践

实验见习

1 第一章人体概述4学时

2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22学时

3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6学时6学时

4 第四章学前儿童生活保健制度6学时6学时

5 第五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8学时

6 第六章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的处理4学时

7 第七章传染病及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

6学时

8 第八章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4学时

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幼儿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考试形式:本课程考核的方法包括笔试、口试、撰写调查报告、考察小论文等。其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批改试卷。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试卷结构:名词解释15分单项选择题15分,填空题15分,判断题10分,简答题15分,案例分析题30分,

五、课程参考资料

教材:《学前卫生学》麦少美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1、《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湖南师大出版社,

2、《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3、《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朱家雄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人体解剖生理学》钱梓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说明

在学习第二章婴幼儿身体特点时,建议教师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学习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时,采用模拟操作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学习第四章集体儿童保健时,配合幼儿园见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美术

学分:10 总学时:324

实验(上机)学时:无

开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限定选修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限定选修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二、预修课程:无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章节学时

第一章、素描:(72学时)

一、素描的概述:(4学时)

1、素描的基本概念

2、素描的基本因素

3、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步骤

二、结构素描:(16学时)

1、透视的基本原理

2、石膏几何体的结构写生方法

三、明暗素描:(52学时)

1、明暗的基本原理和表现规律

2、明暗造型的方法步骤

3、石膏几何体的明暗写生

4、石膏五官结构与面具的明暗写生

四、线描:(32学时)

3、运用线条塑造形体的基本规律

4、线描写生的方法步骤

5、线描造型与简笔画

第二章、色彩:(72学时)

一、色彩的概念:(12学时)

1、色彩的一般知识

2、怎样观察和分析色彩

3、色彩的调和

二、色彩的运用:(60学时)

1、色彩的写生

2、水粉写生技法

3、装饰画

第三章、儿童美术:(72学时)

一、儿童美术在儿童素质发展中的价值:(12学时)

1、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

2、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情感培养

3、儿童美术对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推动

二、儿童画:(16学时)

1、儿童画的特点

2、单线的儿童画

3、彩色的儿童画

4、儿童中国画

三、简笔画:

1、简笔画在教学中的使用特点和不同类型

2、简笔画在教学中的综合作用

3、简笔画的设计和运用

四、卡通画:(12学时)

1、儿童与卡通画

2、动物卡通画

3、现代卡通画

4、儿童漫画

第四章、设计与应用:(72学时)

一、图案:(12学时)

1、图案形式美的原理

2、图案的构成形式与造型变化

3、图案的设计与运用

二、美术字:(16学时)

1、美术字的特点和作用

2、美术字的构成规律和种类

3、美术字的书写步骤

三、平面设计:(24学时)

1、海报、广告的设计

2、黑板报、墙报的设计

3、贺卡设计与制作

四、环境布置:(20学时)

1、教室、会场的布置

2、节日环境的布置

五、剪纸、折纸与纸版画:(72学时)

1、民间剪纸与儿童剪纸

2、儿童折纸

3、纸帖画

4、纸版画

5、布贴画

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无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

《素描概论》王启民编著199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水粉表现实技》黄亚奇宫立龙编著1994年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自编教材

《应用美术》余乐孝编著199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美术基础》李学英等编著1987年天津美术出版社

《美术欣赏》199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儿童黑白线条画教程》郭伟新编著2003年10月岭南美术出版社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人物》李全华主编2003年10月浙江大学出版社

《新漫画创作技法》潘国祥胡依红编著2003年8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杨景芝著199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课外学习要求:

为巩固提高所学美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外应多看多画多练,使学生自身的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在学期结束时采取无考卷方式的考核形式,由教学的最后一张课堂作业为随堂考核成绩,同时综合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最终学习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70%,随堂考核成绩占30%。

八、其他说明:

本课程安排三学年完成,前两学年每周4学时,第三学年每周2学时。

3、《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54学时(第二学年:春季)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教师通过教学、观摩、见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熟知教育、学前教育、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活动、评价等学前教育学基本原理,使学生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常识,为其今后各门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有:

1.初步理解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

2.培养现代学前教育观念;

3.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

4.初步形成学前教育的专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1.学前教育及其意义

学前教育,一般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其中从出生到3岁前为婴儿期教育阶段,也称先学前期。从3岁至6、7岁为幼儿期教育阶段,也称学前期。

学前教育既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也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2.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十八世纪,十九、二十世纪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二十世纪,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也开始萌芽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迅猛地发展起来。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

1.学前儿童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儿童观,在今天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2.教师

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

学前儿童与幼儿教师是教育过程中一对互动的主体,互动方式是影响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因素。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1.学前教育目标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学前教育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学前教育是全面启蒙奠定基础的教育。

2.学前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师对幼儿传递的信息,它直接指向幼儿园“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以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

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环境对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

2.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作为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其环境具有独特的作用;幼教工作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3.家庭、社区学前教育环境

家庭、社会作为儿童成长的自然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重视家庭、社区环境的建设。

第五章学前教育课程

1.学前教育课程概述

课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今天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学前教育课程也是如此。

2.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介绍

课程模式即课程类型,学前教育的课程模式常见的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领域课程和活动课程,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在运用时要注意用其长而避其短。

3.幼儿园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幼儿园课程设计应从教师、幼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六个方面考虑。

第六章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1.游戏活动

游戏是儿童普遍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习活动

学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师应该按照学前儿童的学习特征去安排和组织幼儿园的集体学习活动。

3.生活活动

科学、合理、有序的生活活动,可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儿园教师要重视一日活动的组织。

第七章家庭、社区、小学与学前教育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们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儿童获得健康的生活环境。

2.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迅猛的发展。现在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社区教育,我国政府对社区教育也非常重视。

3.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

小学与幼儿园是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在教育任务、内容、形式、教学要求和方法、作息制度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区别,为了让儿童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必须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第八章学前教育评价

1.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学前教育评价是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对实施的各种学前教育活动的效果以及儿童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判断。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

2.学前儿童发展评价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最重要的内容。

3.教师教育行为评价

做好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监控和评价,对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章节内容建议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4 4学时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 6 6学时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6 4学时2学时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8 6学时2学时

第五章学前教育课程9 9学时

第六章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11 7学时4学时

第七章家庭、社区、小学与学前教育 4 4学时

第八章学前教育评价 6 4学时2学时

总计54 44学时10学时

三、教学方法

1.以讲授为主,辅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适当安排实地见习、调查访问等活动。

2.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成绩考核方法

1.采取书面作业以及幼儿园见习报告的形式,共11次。

2.一般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

3.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幼儿园评价练习和实践以及出勤。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桂景宣主编,学前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书目:

1.阎水金主编:《学前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2.梁志编著:《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3.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4.王丽璇主编:《学前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5.陈东珍主编:《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6.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幼儿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7.徐书芳、王瑞华主编:《快乐游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8.潘扬主编:《学前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9.[美]V?M?阿克斯莱因著;方观容、廖高励译:《游戏治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

10.[美]Carol E ?Catron &J an Allen著;王丽译:《学前儿童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4、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

第一篇舞蹈理论(1/2/3)

舞蹈理论是舞蹈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舞蹈艺术的时代特征等问题。舞蹈理论共分两大类:一是舞蹈基础理论,包括舞蹈哲学。舞蹈社会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美学等内容;二是舞蹈应用理论,包括舞蹈编导学,舞蹈表演学,舞蹈教育学等内容。

第一章舞蹈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舞蹈的发生

一、舞蹈从何时发生

二、为什么舞蹈

(一)为求得精神寄托而舞蹈

(二)为得到情感宣泄而舞蹈

第二节舞蹈的发展

一、从纵向角度看,舞蹈的发展遵循舞蹈要适应时代需求的规律。

(一)时势造舞蹈

(二)舞蹈助时势

二、从横向角度看,舞蹈发展遵循在传播与交流中为我所用的规律。

(一)直接引进外来舞蹈,丰富本国民族舞蹈生活内容。

(二)对其他民族的舞蹈文化进行自我理解,并借题发挥为自我的舞蹈主张。

(三)参考其他舞蹈种类的训练体系,学习他们的创作经验,完善民族的舞蹈教育,提高创作和表演水平。

三、从辩证角度看,舞蹈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第二章舞蹈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舞蹈的基本载体

一、人体有节律的表情动作是舞蹈的基本载体

(一)舞蹈的物质载体

(二)人体动作的特性

(三)舞蹈动作

(四)人体有节律的表情性动作是舞蹈的基本载体

二、舞蹈语言

(一)舞蹈词汇

(二)舞蹈语句

(三)舞蹈段落

第二节舞蹈的其他构成要素

一、舞蹈音乐

二、舞蹈服饰

三、舞蹈道具

四、舞蹈灯光

五、舞蹈布景

第三章舞蹈审美

第一节舞蹈审美的建构

一、舞蹈审美的历程

(一)在“体悟”中审美

(二)在“观赏”中审美

(三)在“审丑”中“审美”

二、舞蹈美的构成

(一)人体美

(二)人体动态美

(三)人体动态意象美

第二节舞蹈审美的心理

一、舞蹈审美的心理过程

(一)审美客体

(二)审美主体

二、建立正确的舞蹈审美态度

(一)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二)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审美心向

1、本篇学习的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舞蹈理论”,使学生初步了解第一章“舞蹈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章“舞蹈审美”,要求学生从中具体掌握更多的舞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舞蹈素质和对舞蹈的认识,目的是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和工作。

二、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一)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

兰花掌、虎口掌、巴掌、半握拳、实心拳

单指、剑指

勾脚、绷脚、脚

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扬掌位

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三)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和动作

1.手臂的基本姿态,这是手臂的完整姿态,也是做各种动作和物资时不能离开的基本手臂姿态,它是在单手臂基本位置上由双手配合而成,它已经包括完整的身体方向,头,眼,和动作的韵律。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

2.单手基本动作;无论手臂怎样移动,动作路线要圆,臂行呈弧线。动手先动腕,以腕带动手,这是很重要的规律。

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晃手、摇臂、云手、盘手、小五花

(四)达标要求:了解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规律,掌握舞蹈动作术语。舞姿时动手先动腕,先由手腕拎起,以腕带动手,强调手眼、身法的配合,动作刚柔相济。

三、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一)身体各部位的中间活动训练

使学生学会动作自然,协调,并同音乐和谐一致.促进全身的发展,增强所有动作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节奏感和对动作的敏感.

头颈部、肩带、腰部、胯部、腿部柔韧练习

达标要求:掌握正确的压腿、踢腿姿势和下腰姿态,做到横叉、竖叉、下后腰。

(二)把上基本动作训练:是为了克服学生自然体态,使学生在舞蹈时具有正确姿势,规范动作,为今后幼儿舞蹈的表现,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打下身体基础

基本站姿:收腹提臀两肩下压.

擦地勾绷脚:锻炼脚背脚腕的力量,后背的正直,从脚尖到大腿肌肉收紧,把全身稳住.

小踢腿:急速的踢起,在25度时有力的顿住.对于锻炼腿部肌肉,后背的力量很有作用.

蹲:应在一种内在的对抗力中进行,蹲起力量必须是平均的连贯,具有柔软性.

腰:把上腰的训练主要增强腰的软度和控制能力及灵活性.

大踢腿:强调动作的软度和爆发力

达标要求:培养健美体态,动作规范、准确、优美。

(三)舞蹈技巧

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基础.从单一动作训练过度到动作组合训练.

转——是舞蹈技术领域中非常富有表现力的一部分技巧动作,注意身体的平衡,控制动力,留头甩头。

1.旋转;上体特别是后背保持挺直,立腰提气旋转。

2.平转;两脚上步要一样大,始终在半脚掌上进行,身体重心不能起伏,偏倾。

踏步翻身;横踏步的脚位要准确,翻身过程始终靠双脚掌碾转。注意头一直看前下方,先留头后甩头。

基本舞步——舞步是对舞姿,舞蹈技巧动作具有连接和辅助作用的动作,舞步本身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

1.云步;移动时双脚力量要均衡,臀部和胯不要左右摆动。正八字时两脚脚尖里 ,膝关节放松,上体正直保持平稳。

2.圆场:动作时后背控制,上体不许前后摆动,上下颠伏,走动前要深吸气,然后尽量屏住气息,走动时慢慢呼出。

3.花帮步:小腿放松,移动时要连惯、轻巧、平稳,上体不能抖动,上步的脚不能托地。

达标要求:动作准确,优美.

作业要求:每堂课后复习,每月一次随堂考试. (1/2/3)

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大二年级)

幼儿舞蹈(1/2/3)

一、幼儿基本舞步

幼儿基本舞步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一般规律和我国幼儿舞蹈中实际运用的步法,只是基本不是全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基本舞步的速度,重心,节奏,行走方向,步幅大小等不同的变化,以及舞步的分解和交替综合运用

1.走步:一拍一步,手臂可前后交替或左右横摆。

2.碎步:动作时,双脚跟抬起,双脚掌快速均匀交替,膝关节要放松.

3.进退步:动作时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上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左

腿屈膝,左脚离地,后半拍左脚掌落地,身体重心移植至左脚,同时右脚离地.

4.错步:要求双脚掌做错步,走出舞步的咐点节奏

5.十字步:训练时注意身体重心的平稳饿双臂上身,腰的协调配合。

6.踵趾步:第一拍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群斜,面向2点上方。第二拍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稍前。

7.点步:动作时主力腿膝关节随音乐节拍原地曲伸。

8.踏踮步:膝关节曲伸要柔和,身体重心随膝关节曲伸上下自然起伏,不可左右摇晃。

9.交替步:训练时起步脚绷脚,脚面向外侧,三步的节奏要均匀,上身腰注意协调配合,舞步动作优美,挺拔。

10、小跑步:做小跑步时两腿交替向前提膝,脚尖自然下垂,前脚掌落地,给人以紧张轻盈之感

11、后踢步:原地或行进间双脚交替匀速后踢小腿,蹦脚面。

12、跑跳步:左右腿起步都可以,跳起落地时应用脚掌,后背要立住

达标规定:除了单一的动作练习,还要原地、变换方向、旋转或加入上肢动作进行综合练习。要求四肢与身体协调动作规范,并能加入各种舞蹈形象练习。

完成作业量:除每节课后复习所学舞步之外,每人创编2—3个新的幼儿舞步组合,音乐不限。

?幼儿律动:

幼儿律动是根据幼儿心理和生理及动作发展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舞蹈动作。是指在音乐或节奏乐器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做有规律的动律动作。

1、拍手:练习过程中,注意由易到难,主要培养幼儿音乐和动作的节奏感。

2、走步:训练幼儿行走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以及随音乐节奏变化,调整自己动作速度的能力,和表现不同情绪的行走。

3、开火车:训练过程中加强游戏性,提高幼儿学习律动的兴趣。

4、鸟飞:训练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即兴表演能力。

5、兔跳:练习时可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即兴表演兔跳。

6.马跑:在单独马跑练习的基础上,可加入各种骑马的模仿律动,如:勒马、加鞭等动作。

7、狐狸走: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创造性的表演狐狸动作。

8、小海军:在幼儿熟悉了解一些海军的模仿动作后,在律动组合练习时,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音乐表演各种模仿海军的律动动作。

达标规定:准确而形象的模仿各类律动。

完成作业量:除掌握以上几个幼儿律动外,每个创编2个幼儿律动。

?幼儿歌表演、集体舞

(一)中国不同年龄班、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歌表演和集体舞作品。

o 小班歌表演:《摇呀摇》

o 小班双圈集体舞:《小蜜蜂》

o 小班邀请集体舞:《找朋友》

o 小、中班歌表演:《小弟弟,早早起》

o 中、大班歌表演:《蝴蝶花》

o 中班双圈集体舞:《友谊花开万里香》

o 中班邀请集体舞:《猜拳游戏舞》、《火车舞》

o 大班双圈集体舞:《拍手舞》

o 大班歌舞表演:《成长在社会主义花园里》

10、大班集体舞:《嘀哩嘀哩》、《小鸭子》、《黄牛与铁牛》

(二)、外国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儿童集体舞蹈作品。

?兰鸟(美国)

?旋转木马(瑞典)

?鞋匠(丹麦)

?蜗牛(法国)

?七步(澳大利亚)

?伦敦桥(英国)

?铃儿响叮当(美国)

?幸福拍手舞(日本)

?三套马车(俄罗斯)

达标规定:要求动作与音乐表现和谐一致,提高对音乐形象、舞蹈动作的理解、感受、想象和表现的能力。

完成作业量:除掌握以上所列儿童集体舞之外,每人创编2—3个幼儿歌表演、集体舞。

?幼儿表演舞

幼儿童话舞剧《白雪公主》

舞蹈主题:通过幼儿熟悉的童话故事,歌颂真、善、美。教育幼儿只有团结友爱、真诚帮助,才能中用邪恶。

舞蹈动作提示:

?公主独舞

?七个小矮人与公主的舞蹈

?公主与皇后的舞蹈

?小矮人与公主的舞蹈

达标规定:掌握对不同角色情绪表达的创造性动作和形象设计与表现。

完成作业量:创编一个童话舞剧或舞剧片断。

?幼儿舞蹈基本理论

(一)舞蹈教育与幼儿发展:幼儿舞蹈就是用幼儿身体,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歌舞,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

(二)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目标: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优良心理品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想象力,提高审美力。

(三)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表演舞即兴舞蹈

(四)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提示:示范法练习法分解组合法观察模仿法游戏法语言提示,讲解,口令法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选材备课舞蹈动作有易到难

?幼儿舞蹈的创编知识;应善于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提炼加工,多形象模仿动作,可以从其他形式的舞蹈中借鉴,改编为幼儿舞蹈。

达标规定:全面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

基本理论和技能。

完成作业量: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写一篇幼儿舞蹈课教案,内容要求新颖、有创意。

?舞蹈基训

舞蹈基训,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人们具备较强的舞蹈表现力和动态美,为学会和熟练求胜舞蹈艺术语言打下基础。本部分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扩展舞蹈艺术语言,进一步开发学生潜能,解放身躯,提高舞蹈表现力等方面,不但作了详细深入的讲解,而且还吸纳安排了多种科学有效的实际训练方法,包括中国古典舞地面、把杆、身韵、技巧训练。

第四章中国古典舞训练

第一节软开度训练

?脚——绷脚、勾脚、半勾脚、另脚、环绕脚

(一)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

?胯——坐开小胯、坐开大胯、俯开小胯、大胯环动、

(一)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

?腿——前腿、旁腿、后脚

(一)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

?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拧腰、板腰

(一)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

?综合训练

(一)跳法说明(二)教学建议

第二节扶把训练

?一位擦地组合二、蹲组合

?小踢腿组合四、单腿蹲组合

五、腰组合六、控制组合

七、大踢腿组合(二)教学建议

第三节身韵训练

?地面

o 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

?中间综合训练

(一)跳法说明(二)教学建议

第四节技巧训练

?转圈——平转、吸腿转、射雁转

o 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

?跳跃——射雁跳、前端腿跳、吸腿跳、单腿变身跳

o 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

?翻身——踏步翻身、点步翻身、吸腿翻身

o 基本动作(二)跳法说明(三)教学建议

目的要求:第二篇舞蹈基训其中只有一个章节《中国古典舞训练》共分四个小节,即“软开度训练”,“扶把训练”、“身韵训练”、“技巧训练”。

1、软开度训练是幼师舞蹈基训课的组合部分,是对学生身体各关节的运动幅度的练习。通过训练可使身体各关节从自然僵硬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完成舞姿造型等动作时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2、把杆训练中,吸收了芭蕾的许多训练方法,要求学生在力度、开度、直立感,动作伸展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3、身韵训练,使学生对舞蹈的韵律、感受有更深刻的感受。

4、技巧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技巧的运动规律、丰富其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舞蹈中的能力。

作业布置:每周一至二次抽查、学完一个单元测验一次。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所学舞蹈组合。

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五大民间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四至六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动作基本韵律的特点,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和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丰富和发展我国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藏族舞

?简介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藏族生活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善于以歌述怀,借舞抒情,歌舞在他们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是歌与舞的联系十分密切,多是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体态动律特点

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如:踢踏舞中的第一基本步和踢踏步、弦子舞中的平步、靠步和拖步。体态动律练习可结合基本舞步进行练习。三、基本舞步

1、踢踏舞:身体动律重拍向下,双膝始终要保持松驰状态,随步法每拍自然颤动二次。

(1)第一基本步(2)退踏步(3)抬踢步

(4)嘀嗒步(5)连三步(6)七下退踏步

2、弦子舞基本舞:身体动律是重拍向上,膝关节的屈伸应有韧性。

(1)平步(2)靠步(3)单撩步(4)拖步

o 臂基本动作

o 撩袖2、摆袖3、掏甩袖

o 组合训练

踢踏组合2、弦子组合

o 达标要求

通过藏族舞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藏族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蹈造型、动律特点等。这将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

蒙古族民间舞

?简介蒙古族民间舞的确风格和动作特点

在辽阔草原上,世代蒙古族人民“逐水草而居”,从事狩猎游牧劳动,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创造了蒙古族人民古老而灿烂的草原文化。蒙古族民间舞蹈就是草原文化园地中一支奇葩。几种蒙古族民间舞形式和特点:

o 筷子舞是男子舞蹈,样式多样。

o 盅碗舞一般属于礼仪舞蹈,多出现在庆典、酒宴上、是女子舞蹈。

o 安代舞是一群大众性的即兴舞,人数不限。

?体态动律特点:蒙族舞蹈的基本体态明显,女子舞体态为后点部位,男子舞为前点步,上身稍后,颈部稍后枕。造型动作典型,在动作流动中也不失这一基本特点。

常用手位,脚位:前侧位、鹰式位、叉腰位、勒马位。点步位,踏步位。

三.基本舞步平步蹋垫步马步

四.基本动作硬腕揉腕硬肩耸肩笑肩圆肩颤肩碎肩

五.硬腕手位组合

达标要求:通过蒙族舞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蒙族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动律特点

维吾尔族舞

?风格和动作特点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开朗、奔放,舞蹈造型优美、挺拔,舞蹈中擅长运用手和头的动作,通过移项、头部的摇动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动作,在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并且与眼神巧妙配合。“微颤”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富有特色的动作。

?体态动律特点

腰背挺拔是贯穿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始终;摇身点颤是女性舞蹈中的一种基本动律。

常用手型:女,立腕,手指松弛,中指、拇指靠近

常用手位:叉腰位、提裙位、山膀立腕位、双托位、双按位、托按位、顺风旗位、脱帽位、敬礼位等。

傣族舞

5、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大纲

教材名称:《手工》出版社:校内使用

作者:学前美术教材研究组

出版日期:使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前言

1、指导思想

本大纲是立足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实际,结合幼儿园手工教学的需要,强调手工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设计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用结合与学前教育的特色,在内容上尽可能系统反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手工实际的成果,使学习者在教学实践中既能具体制作、运用,又能结合实际举一反三,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通过操作习得广泛的技能迁移能力,将不同类型的手工制作运用到各种教育环境创设、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去。

2、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动手表现技法课程。是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3、基本理念:

本课程是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出发的。强调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在内容结构上突出基础性,尽可能多的教授不同的手工种类,即使是在同一种类中也更多地展示不同的表现技法,表现形式或造型风格、制作内容。技能技巧简便、易操作,涉及知识面较广,技能点较多,硬保学习者基础知识技能的牢固掌握。从而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作思维,并探索和研究新思路,为启迪创作灵感、培养创新意识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今后学习和从事美术手工教育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相关概念、工具、材料和掌握各种手工制作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2、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目标:培养学生对手工基础知识的认识。

第二学段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第三学段目标: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表现的同时去理解美、

发现美,最后用美的语言、美的特质来自我完善。更重要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造性的人格魅力。

三、内容标准

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内容标准以中外学前美术手工作品和教程为学前应用

手工制作内容标准。

选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制作:《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校内自编教材《手工》

四、课时计划

总课时量为62课时、两学期31周完成周学时分配为每周2节授课

五、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授课教师必须通晓大纲的具体内容、要求等各项准则。

(2)授课教师要相互交流和深入研究、解读大纲的内在结构和深层标准。

(3)授课教师要把大纲的培养目标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有目标有对象、

有准则、有成果。

(4)大纲的实施要利学校软硬件相配套。(如教师的授课能力、专业能力、教研能力、学术素养。)

2、评价建议

手工基础教学:大纲在实施中如何评价这是一个不断进行探究、完善、补充发展、充实和更新的过程。但首先得确定一个“常态”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实际教学过程的成果来进行客观的、积极的评价。并吸之长,融入于本教程之中,但必须要有自己大纲的特定构架和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反映大纲的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教学要求。

本课程不需要安排期中期末考试

考试形式:根据各科出勤情况和平时的作业成绩评出平时成绩,然后期末成绩加到一起就是部分。

3、注意事项

(1)、以上教学内容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阶段性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具体掌握知识技能技巧情况下合理穿插技巧演示,合理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堂上实例演示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进行演示调整。以求达到理论与能力训练的紧密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本大纲适合师范高等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所用。

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