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7上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7上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7上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7上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

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济公、整理;

3.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

预习案

二、温故知新

活动探究一:

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活动探究二:

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查。

调查问卷

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问题1的调查结果

1.下面调查中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

A、谁在2002年世界杯赛中进球最多

B、5月1日是什么节日

C、谁在入学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D、谁最适合当班长

(1)视力1.5的有人,视力0.6的有人,视力小于1.0的有人。

(2)如果视力在1.0(包括1.0)以上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人,视力正常的占全班人数的。

(3)该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填“好”、“一般”或“差”)

4.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

(1)该班共有多少学生;

(2)全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3)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多少人?

五、走进中考

1.某班组织30名团员为灾区捐款,其中捐款数情况是:10元6人,5元10人,2元4人,其余每人捐款不超过1元,那么捐10元的团员占团员总人数的()

A、15℅

B、20℅

C、25℅

D、35℅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验抽样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能根据具体情景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课前预习:

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等

统计活动的步骤是、、、

2、知新:

(1)假如我们想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

(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老师想了解我班全体同学的视力状况怎样,如何获取同学视力状况的数据呢?

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解决。像这样,

称为普查。其中称为总体;而组成

称为个体。请举出生活中能用“普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事件。

有的同学认为不需要对全部学生调查,可以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像这样,

,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叫做样本容量。请举出生活中能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事件。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人们按照的原则,就是使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都相同,这种抽样,叫做。

教师点拨:

活动探究一:阅读课本P160,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结合你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这项调查的被考察对象、调查的目的、以及所采用的调查方式分别是什么?你能说出这项普查的总体和个体吗?试一试!

问题2: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

(1)在这个问题中,被考察的对象是什么?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适合采用怎样的调查方式?尝试说出它的总体和个体.

(2)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练习: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________________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______________

(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_____________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_________

(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________________

(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阅读课本P160-160议一议,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_______________

___

(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一批电视机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B、了解某河段被污染的程度

C、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D、了解人体血液的成分

2、为了解某市7万名初中毕业生中考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考生人数的10%,然后对他们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对这次抽样调查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B、样本容量是7 000

C、10%的考生是样本

D、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

3、小明从一批乒乓球中随意摸出三个,检测全部合格,因此小明断定这批乒乓球全部合格。在这个问题中,小明()

A、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

B、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广泛性;

C、抽取的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代表性;

D、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4、为了解某台机器生产出的1 000个机器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从中抽取了100个机器零件进行测量.写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容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延伸:

1.(2010?贺州)妈妈煮一道菜时,为了了解菜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填“抽样调查”或“普查”).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3 数据的表示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的制作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建立百分比大小和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初步的直观敏感度;

3.能够实现不同统计图数据间的合理转换,再次体会几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为合理选择统计图表示数据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的制作扇形统计图,同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

难点:计算并准确的画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建立百分比大小和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初步的直观敏感度.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________.

2.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扇形___与360 °的比.

3.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3

, 则该部分所对扇形圆心角为_____。

探究案

二、导学释疑

活动探究一:阅读课本P165,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

(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活动探究二:绘制扇形统计图

(1

(2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4)归纳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

、(2)

、(3) 、(4) 练习:完成课本P166做一做

活动探究三: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问题一:下图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明认为对全年食品支

出费用乙户比甲户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甲乙

训练案

三、巩固提升

1.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36°,则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个扇形的面积比为1:2:4:5,如图1,则

形丙的圆心角丙为______度. 图1

3.如图2是一个扇形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数计算

甲扇形区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图2 图1

4.某班有学生50人,下面收集的是这个

班同学身高的数据,画出扇形统计图.

5.若将圆均匀分成六块扇形,如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一块扇形, 求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若均匀分成八块,你能将每块画出吗?若能画请在图(乙) 中画出此图,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了解频数与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并能初步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

2.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处理与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进行数据表示与处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自学课本P169-171,并完成以下题目)

预习检测: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

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

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你准备如何整理和表示数据?

二、合作探究:

活动探究一:

阅读P168页信息表,然后回答: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活动探究二:

(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小组内试着用图表和条形统计图合作完成,完成后组内交流.

绘制完成后与课本对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当堂检测:

1.下面数据是截止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

29 39 35 33 39 28 33 35 31 31 37 32

38 36 31 39 32 38 37 34 29 34 38 32

35 36 33 29 32 35 36 37 39 38 40 38

37 39 38 34 33 40 36 36 37 40 31 38

请根据下面的不同分组方法,你觉得比较哪一种分组能更好地说明费尔兹奖得主获奖的年龄分布,并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1)组距是2,各组是2830,3032,

x x;

≤<≤<

(2)组距是5,各组是2530,3035,

x x;

≤<≤<

(3)组距是10,各组是2030,3040,

x x.

≤<≤<

四、总结反思:

1、频数直方图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频数直方图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练习:

1.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如果视力在4.9-5.1(含4.9和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有多少名初中生视力正常?

2.为了了解某校500名初三毕业生的数学成绩,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整理

后绘制如图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随机抽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2)随机抽取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3)不及格的人数有多少?占抽查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4)若80分以上的成绩为良好,试估计一下500名初三毕业生成绩良好的人数是多少?

3.根据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分析,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 、步行的人数最少,仅为90 B 、步行的人数为50 C 、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

D 、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之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要少

§6.4 统计图的选择(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2.训练学生制作统计图的技能,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从三种统计图中合理的获取信息.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1.初一年级就“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曾进行过问卷调查,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300人回答的情况如下表,如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根据图示的信息再制成条形统计图.

探究案

二、导学释疑

活动探究一:学会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阅读课本P175-176,根据小亮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排球 54

足球 75

篮球 57 乒乓球 96 其他

18

(3)2050年各洲人口的情况怎么样?你能得到哪些有关世界人口情况的结论?从哪幅图得到的?

(4)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的得到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州的人口总和还要多?

(5)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 。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 。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表示 。 2.统计图对统计的作用:

(1)可以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 (2)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3)可以获得许多的信息。

(4)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活动探究二:

完成教科书P176“做一做”。

训练案

三、巩固提升

1.一所学校准备搬迁到新校舍,在迁入新校舍之前,同学们就该校30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下列数据:

如果将上面的数据制作出适当的统计图,你会做出怎样的选

择?请你说说理由。

2.

现规定:污染指数在150以上的为“重度污染”;102-149的为“轻度污染”;60-104的为“良”;60以下的为“优”.

(1) 这一周内属于“重度污染”、“轻度污染”、“良”和“优”的天数各有几天? (2) 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一周内污染指数变化情况. (3) 从你画的统计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南京27 29 24 18

(2)两市气温谁高?两市气温哪个月最高?哪个月最低?

(3)两个市哪个月至哪个月下降得最快?

(4)两个市气温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四、走进中考

1.在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时,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股票大万屏幕流水图

2.为了反映各部分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选择_____统计图.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4 统计图的选择(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分析出具体情境中某些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分析具体情境中一些数据及其表示方式给人

造成误导的原因;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

3.经历调整、统计、研讨等活动.

难点:分析具体情境中某些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各种统计图的特征:

①能清楚的表示每个项目

的;

②能清楚的反映事物

的;

③能清楚的表示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

探究案

二、导学释疑

活动探究一:阅读教科书P179 ,回答:

1.价格增长较快的酒是,可是图像给我们的感觉价格增长较快的酒好像

是。造成“错觉”的原因是:两个折线统计图,纵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不同,造成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所以给人不同的感觉。

2.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两者纵横轴的单位长度表示意义要,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

活动探究二:阅读教科书P179—180,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直观、清晰,应注意纵轴上的起始值从“”开始,最好标明具体数据,以及写完整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图表名称等,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

2.扇形统计图只能显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两个扇形统计图中的相同研究对象无法直接比较大小.

活动探究二: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教科书P180“随堂练习”

训练案

三、巩固提升

1、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轴上的起始值应从开始。

2、小明将他的8次英语测验成绩按顺序绘成了2

张统计图(图5),来观察近期自己的学习情况

和成绩进步情况.

(1)甲图和乙图给人造成的感觉各是什么?

(2)若小明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英语成绩在努

力后的提高情况,他将向父母展示哪一个统计图

,为什么?

3、图中是小瑛和小鹏零花钱中用于买书上的花费情况.你能从中判断出谁在买书上的花费多吗?若不能,你还需的数据有.

4、小亮根据5名同学的身高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

(1)同学最高,同学最矮,他们相差 m.

(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倍。

(3)这个图易使人产生错觉吗?为什么?

(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这个图应做怎样的改动?

四、走进中考

1.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

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 30吨.(B) 31 吨.(C) 32吨.(D) 33吨.

2.宁波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各科的满分值如下: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