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河北工业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内部排序算法效率比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河北工业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内部排序算法效率比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河北工业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内部排序算法效率比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河北工业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内部排序算法效率比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五内部排序算法效率比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试验内容

1、问题描述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设计和实现内部排序算法效率比较平台,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的感受。

2、基本要求

(1)对以下6种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比较:起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

(2)待排序的表长不小于100;其中的数据要用伪随机数产生程序产生;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作比较;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计为3次移动)。

(3)最后要对结果作出简单分析,包括对各组数据得出结果波动大小的解释。

3、测试数据

由随机数产生器生成。

4、实现提示

主要工作是设法在已知算法中的适当位置插入对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的计数操作。程序还可以考虑几组数据的典型性,如,正序、逆序和不同程度的乱序。注意采用分块调试的方法。

2.试验目的

掌握多种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如直接插入、冒泡、简单选择、快速、堆、希尔排序等排序方法,并能够用高级语言实现。

3.流程图

4.源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le 100

struct point

{

char key[11];

};

//冒泡法

void maopao(point c[])

{

point a,b[le];

int i,j,jh=0,bj=0,q;

for(i=0;i

b[i]=c[i];

};

for(i=0;i

for(j=le-1;j>i;j--){

bj=bj+1;q=strcmp(b[i].key,b[j].key);

if(q==1){

a=b[i];

b[i]=b[j];

b[j]=a;

jh=jh+3;

};

};

};

cout<<"冒泡法:"<

for(i=0;i

cout<

};

cout<

};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zhijiecharu(point c[])

{

point b[le+1];

int i,j,jh=0,bj=0,q;

for(i=0;i

b[i+1]=c[i];

};

for(i=2;i<=le+1;i++){

q=strcmp(b[i].key,b[i-1].key);

bj=bj+1;

if(q==-1){

b[0]=b[i];

b[i]=b[i-1];jh=jh+2;

q=strcmp(b[0].key,b[i-2].key);bj=bj+1;

for(j=i-2;q==-1;j--){

b[j+1]=b[j];jh=jh+1;

q=strcmp(b[0].key,b[j-1].key);bj=bj+1;

};

b[j+1]=b[0];jh=jh+1;

};

};

cout<<"直接插入排序:"<

for(i=1;i

cout<

};

cout<

};

//

void shellinsert(point c[],int dk,int d[])

{

int j,i,q;

point a;

for(i=dk+1;i

q=strcmp(c[i].key,c[i-dk].key);d[0]=d[0]+1;

if(q==-1){

a=c[i];q=strcmp(a.key,c[i-dk].key);d[0]=d[0]+1;d[1]=d[1]+1;

for(j=i-dk;j>0&&q==-1;j=j-dk){

c[j+dk]=c[j];d[1]=d[1]+1;

q=strcmp(a.key,c[j-dk].key);

};

c[j+dk]=a;d[1]=d[1]+1;

};

};

};

void shellsort(point c[],int dlta[],int t)

{

int k,d[2],i;d[0]=0;d[1]=0;

point b[le+1];

for(k=0;k

b[k+1]=c[k];

};

for(k=0;k

cout<<"希尔排序:"<

for(i=1;i

cout<

};

cout<

};

//希尔排序

void xier(point c[])

{

int dlta[20],t,i;t=le/2;

for(i=0;i<20;i++){

dlta[i]=t+1;

if(t==0)break;

t=t/2;

};

t=i+1;

shellsort(c,dlta,t);

};

//简单选择排序

void jiandanxuanze(point c[])

{

point a,b[le];

int i,j,jh=0,bj=0,q,w;

for(i=0;i

b[i]=c[i];

};

for(i=0;i

q=i;

for(j=i+1;j

bj=bj+1;

w=strcmp(b[q].key,b[j].key);

if(w==1)q=j;

};

if(q==i)continue;

else {

a=b[i];

b[i]=b[q];

b[q]=a;

jh=jh+3;

};

};

cout<<"简单选择排序排序:"<

for(i=0;i

cout<

};

cout<

};

int partition(point c[],int low,int high,int d[])

{

point a,b;

int jh=0,bj=0,q;

a=c[low];

while(low

q=strcmp(c[high].key,a.key);d[0]=d[0]+1;

while(low

b=c[low];

c[low]=c[high];

c[high]=b;

d[1]=d[1]+3;

q=strcmp(c[low].key,a.key);d[0]=d[0]+1;

while(low

b=c[low];

c[low]=c[high];

c[high]=b;

d[1]=d[1]+3;

};

return(low);

};

void qsort(point c[],int low,int high,int d[])

{

int pivotloc;

if(low

pivotloc=partition(c,low,high,d);

qsort(c,low,pivotloc-1,d);

qsort(c,pivotloc+1,high,d);

};

};

//快速排序

void kuaisu(point c[])

{

point b[le];

int i,d[2];

d[0]=0;d[1]=0;

for(i=0;i

b[i]=c[i];

};

qsort(b,0,le-1,d);

cout<<"快速排序:"<

for(i=0;i

cout<

};

cout<

};

void diu(point b[],int we,int *jh,int *bj)

{

point a;int i,q;

for(i=we/2-1;i>=0;i--){

q=strcmp(b[i].key,b[2*i].key);*bj=*bj+1;

if(q==-1){

a=b[i];b[i]=b[2*i];b[2*i]=a;*jh=*jh+3;

};

if(2*i+1

q=strcmp(b[i].key,b[2*i+1].key);*bj=*bj+1;

if(q==-1){

a=b[i];b[i]=b[2*i+1];b[2*i+1]=a;*jh=*jh+3;

};

};

};

a=b[we-1];b[we-1]=b[0];b[0]=a;*jh=*jh+3;

};

//堆排序

void diup(point c[])

{

point b[le];

int i,jh=0,bj=0,*j,*bl;

j=&jh;bl=&bj;

for(i=0;i

b[i]=c[i];

};

for(i=le;i>1;i--){

diu(b,i,j,bl);

};

cout<<"堆排序:"<

for(i=0;i

cout<

};

cout<

};

void main()

{

int i,j,n=10,ans,an;

char b[]="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point a[le];

for(i=0;i

n=10;

an=rand()*(n-1)/RAND_MAX+1;

n=26;

for(j=0;j

ans=rand()*(n-0)/RAND_MAX+0;

a[i].key[j]=b[ans];

};

a[i].key[j]='\0';

};

for(i=0;i

cout<

};

zhijiecharu(a);

maopao(a);

xier(a);

jiandanxuanze(a);

kuaisu(a);

diup(a);

}

参考自百度文库

5.实验结果

运行结果如下:

直接插入排序:

完成的序列如下:

***************************

冒泡法:

完成的序列如下:

***************************

希尔排序:

完成的序列如下:

*************************** 简单选择排序排序:

完成的序列如下:

*************************** 快速排序:

完成的序列如下:

*************************** 堆排序:

完成的序列如下: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实验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级: 学号: : 一、实验目的

按照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幂(^)和括号的优先关系和惯例,编写计算器程序。 二、实验容 简单计算器。 请按照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幂(^)和括号的优先关系和惯例,编写计算器程序。要求: ①从键盘输入一个完整的表达式,以回车作为表达式输入结束的标志。 ②输入表达式中的数值均为大于等于零的整数。中间的计算过程如果出现小数也只取 整。 例如,输入:4+2*5= 输出:14 输入:(4+2)*(2-10)= 输出:-48 三、程序设计 概要设计 1、宏定义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2、基本函数: (1)void InitStack_char(SqStack *S) //char型栈初始化 (2)void InitStack_int(sqStack *S) //int型栈初始化 (3)void Push_char(SqStack *S,char ch) //char型元素进栈 (4)void Push_int(sqStack *S,int num) //int型元素进栈 (5)char GetTop_char(SqStack *S) //取char型栈顶元素 (6)int GetTop_int(sqStack *S) //取int型栈顶元素 (7)Status In(char c) //判断是否为运算符,若是运算符则返回,否则返回 (8)char Precede(char a,char b) //判断两运算符的先后次序 (9)Status Pop_char(SqStack *S,char &x) //char型栈出栈 (10)Status Pop_int(sqStack *S,int &x) //int型栈出栈 (11)int Operate(int a,char theta,int b) //计算a和b运算结果 3、流程图

微机原理-实验一-汇编语言-冒泡排序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XXXXX 姓名:XXXX 学号:20XXXX XXXXX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

实验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具体题目) 一、实验目的(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1、熟悉MASM编译环境,了解程序的汇编方法; 2、熟悉常用汇编指令,学习汇编程序设计方法; 3、学习汇编语言的调试过程,通过调试过程认识CPU执行程序的方式; 4、了解冒泡法原理,学习多重循环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用冒泡法实现将数据段内9,8,7,6,5,4,3,2,1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三、程序流程图和程序代码 1、流程图 2、代码与注释(代码不能和指导书完全一样,写出注释,写出寄存器尤其是DS的值)

data segment buf1 db 8,7,6,5,4,3,2,1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传送数据段data mov ds,ax mov dx,7 //dx放外循环7次 L3: mov cx,dx //cx放内循环7次 lea si,buf1 //将db里的数据传送到si L2: mov al,[si] cmp al,[si+1] //比较[si]与[si+1] jb L1 //[si]<[si+1],跳转到L1 xchg al,[si+1] //[si]>[si+1],两两交换 mov [si],al L1: inc si //si减1 loop L2 //循环L2 dec dx //外循环减1,没减到0则跳转到L3 jnz L3 //入内循环,计数初值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四、调试过程及遇到的问题 1、程序执行截图

数据结构排序习题

07排序 【单选题】 1.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A)排序法。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希尔 D、二路归并 2. 直接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B)。 A、O(logn) B、O(n) C、O(n*logn) D、O(n2) 3. 设有一组关键字值(46,79,56,38,40,84),则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B)。 A、79,46,56,38,40,80 B、84,79,56,38,40,46 C、84,79,56,46,40,38 D、84,56,79,40,46,38 4. 设有一组关键字值(46,79,56,38,40,84),则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C)。 A、38,40,46,56,79,84 B、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 D、40,38,46,84,56,79 5. 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最少进行(A)次比较。 A、n B、2n-1 C、2n D、n-1 6. 下列排序方法中,排序趟数与待排序列的初始状态有关的是(C)。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起泡 D、堆 7. 下列排序方法中,不稳定的是(D)。 A、直接插入 B、起泡 C、二路归并 D、堆 8. 若要在O(nlog2n)的时间复杂度上完成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下列排序方法中的(C)。 A、快速 B、堆 C、二路归并 D、直接插入 9. 设有1000个无序的数据元素,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挑选出关键字最大的前10个元素,最好选用(C)排序法。 A、起泡 B、快速 C、堆 D、基数 10. 若待排元素已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则下列排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是(A)。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快速 D、二路归并 11. 数据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C)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堆排序 12. (A)占用的额外空间的空间复杂性为O(1)。 A、堆排序算法 B、归并排序算法 C、快速排序算法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插入排序算法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 实验报告 应用数学学院 二零一六年六月

实验一插入排序算法 一、实验性质设计 二、实验学时14学时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插入排序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java语言实现该算法的一般流程。 四、实验内容 1、数组的输入。 2、输入、输出的异常处理。 3、插入排序的算法流程。 4、运行结果的输出。 五、实验报告 Ⅰ、算法原理 从左到右扫描有序的子数组,直到遇到一个大于(或小于)等于A[n-1]的元素,然后就把A[n-1]插在该元素的前面(或后面)。 插入排序基于递归思想。 Ⅱ、书中源代码 算法InsertionSort(A[0..n-1]) //用插入排序对给定数组A[0..n-1]排序 //输入:n个可排序元素构成的一个数组A[0..n-1] //输出:非降序排列的数组A[0..n-1] for i ←1 to n-1 do v ← A[i] j ← i-1 while j ≥0and A[j] > v do A[j+1] ← A[j] j ← j-1 A[j+1] ← v

Ⅲ、Java算法代码: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Charu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5; int a[] = new int[n]; int s = a.length; int i = 0, j = 0, v = 0;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若干个数字:");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try { while (i < s) { a[i] = sc.nextInt(); i++; } for (i = 1; i = 0 && a[j] > v) { a[j + 1] = a[j]; j--; } a[j + 1] = v; } System.out.println("插入排序结果显示:"); for (i = 0; i < s; i++) { System.out.println(a[i]); } } catch (Exception es) { System.out.println(es); } } } Ⅳ、运行结果显示: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看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和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Array (1)主程序:MAIN

(2)冒泡排序子程序: SORT

四、程序清单 NAME BUBBLE_SORT DATA SEGMENT ARRAY DW 5 DUP(?) ;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 COUNT DW 5 TWO DW 2 FLAG1 DW 0 ;判断符号标志 FLAG2 DB 0 ;判断首位是否为零的标志 FAULT DW -1 ;判断出错标志 CR DB 0DH,0AH,'$' STR1 DB 'Please input five numbers seperated with space and finished with Enter:','$' STR2 DB 'The original numbers:','$' STR3 DB 'The sorted numbers:','$' STR4 DB 'The Min:','$' STR5 DB 'The Max:','$' STR6 DB 'The Average:','$' STR7 DB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verage :','$' STR8 DB 'Input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DS AND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TR1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入数据 INT 21H CALL CRLF ;回车换行 REIN: CALL INPUT ;调用INPUT子程序,输入原始数据CMP AX,FAULT ;判断是否出错, JE REIN ;出错则重新输入 LEA DX,STR2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出原始数据 INT 21H CALL OUTPUT ;调用OUTPUT子程序,输出原始数据 CALL SORT ;调用SORT子程序,进行冒泡排序 LEA DX,STR3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出排序后的数据 INT 21H CALL OUTPUT ;调用OUTPUT子程序,输出排序后的数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内部排序算法比较_C语言)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年级/院系: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第一章问题描述 排序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在实际开发中易遇到的问题,所以研究各种排算法的时间消耗对于在实际应用当中很有必要通过分析实际结合算法的特性进行选择和使用哪种算法可以使实际问题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解决!该系统通过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如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二路归并排序等,以关键码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分析其特点,并进行比较,估算每种算法的时间消耗,从而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和使用情况!排序表的数据是多种不同的情况,如随机产生数据、极端的数据如已是正序或逆序数据。比较的结果用一个直方图表示。

第二章系统分析 界面的设计如图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 请选择操作方式: 如上图所示该系统的功能有: (1):选择1 时系统由客户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个数由电脑随机选取数字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 打印出结果。 (2)选择2 时系统由客户自己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打印出结果。 (3)选择0 打印“谢谢使用!!”退出系统的使用!! 第三章系统设计 (I)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如图3.1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排序操作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实验报告 (2016 — 2017 学年第1 学期) 实验名称: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验证各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在调试中体会排序过程。 二、实验要求 (1)从键盘读入一组无序数据,按输入顺序先创建一个线性表。 (2)用带菜单的主函数任意选择一种排序算法将该表进行递增排序,并显示出每一趟排序过程。 三、实验步骤 1、创建工程(附带截图说明) 2、根据算法编写程序(参见第六部分源代码) 3、编译 4、调试 四、实验结果图 图1-直接输入排序

图2-冒泡排序 图3-直接选择排序 五、心得体会 与哈希表的操作实验相比,本次实验遇到的问题较大。由于此次实验中设计了三种排序方法导致我在设计算法时混淆了一些概念,设计思路特别混乱。虽然在理清思路后成功解决了直接输入和直接选择两种算法,但冒泡

排序的算法仍未设计成功。虽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冒泡排序的算法,但还需要多练习这方面的习题,平时也应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在直接输入和直接选择的算法设计上也有较为复杂的地方,对照书本做了精简纠正。 本次实验让我发现自己在算法设计上存在一些思虑不周的地方,思考问题过于片面,逻辑思维能力太过单薄,还需要继续练习。 六、源代码 要求:粘贴个人代码,以便检查。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KeyType key; DataType data; }SortItem,SqList[MAXSIZE]; /*******直接插入顺序表*******/ void InsertSort(SqList L,int n) { int i,j,x; SortItem p; for(i=1;i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性能

HUNAN UNIVERSITY 课程实习报告 题目:排序算法的时间性能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李晓鸿 完成日期

设计一组实验来比较下列排序算法的时间性能 快速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其他排序也可以作为比较的对象) 要求 (1)时间性能包括平均时间性能、最好情况下的时间性能、最差情况下的时间性能等。 (2)实验数据应具有说服力,包括:数据要有一定的规模(如元素个数从100到10000);数据的初始特性类型要多,因而需要具有随机性;实验数据的组数要多,即同一规模的数组要多选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来实验。实验结果要能以清晰的形式给出,如图、表等。 (3)算法所用时间必须是机器时间,也可以包括比较和交换元素的次数。 (4)实验分析及其结果要能以清晰的方式来描述,如数学公式或图表等。 (5)要给出实验的方案及其分析。 说明 本题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和掌握以实验方式比较算法性能的方法;掌握测试实验方案的设计;理解并实现测试数据的产生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论提炼;实验结果汇报等。 一、需求分析 (1) 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本程序要求实现各种算法的时间性能的比 较,由于需要比较的数目较大,不能手动输入,于是采用系统生成随机数。 用户输入随机数的个数n,然后调用随机事件函数产生n个随机数,对这些随机数进行排序。于是数据为整数 (2) 输出的形式:输出在各种数目的随机数下,各种排序算法所用的时间和 比较次数。 (3)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该程序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而产生相应的随机 数,然后对随机数进行各种排序,根据排序进行时间和次数的比较。 (4)测试数据:略 二、概要设计

各种排序实验报告

【一】需求分析 课程题目是排序算法的实现,课程设计一共要设计八种排序算法。这八种算法共包括:堆排序,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基数排序,折半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为了运行时的方便,将八种排序方法进行编号,其中1为堆排序,2为归并排序,3为希尔排序,4为冒泡排序,5为快速排序,6为基数排序,7为折半插入排序8为直接插入排序。 【二】概要设计 1.堆排序 ⑴算法思想:堆排序只需要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每个待排序的记录仅占有一个存储空间。将序列所存储的元素A[N]看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则堆实质上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元素均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若存在)结点的元素。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⑵程序实现及核心代码的注释: for(j=2*i+1; j<=m; j=j*2+1) { if(j=su[j]) break; su[i]=su[j]; i=j; } su[i]=temp; } void dpx() //堆排序 { int i,temp; cout<<"排序之前的数组为:"<=0; i--) { head(i,N); } for(i=N-1; i>0; i--) {

temp=su[i]; su[i]=su[0]; su[0]=temp; head(0,i-1); } cout<<"排序之后的数组为:"<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瞧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与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Array (1)主程序:MAIN

(2)

就是 NAME BUBBLE_SORT DATA SEGMENT ARRAY DW 5 DUP(?) ;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 COUNT DW 5 TWO DW 2 FLAG1 DW 0 ;判断符号标志 FLAG2 DB 0 ;判断首位就是否为零的标志FAULT DW -1 ;判断出错标志 CR DB 0DH,0AH,'$' STR1 DB 'Please input five numbers seperated with space and finished with Enter:','$' STR2 DB 'The original numbers:','$' STR3 DB 'The sorted numbers:','$' STR4 DB 'The Min:','$' STR5 DB 'The Max:','$' STR6 DB 'The Average:','$' STR7 DB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verage :','$' STR8 DB 'Input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DS AND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TR1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入数据 INT 21H CALL CRLF ;回车换行 REIN: CALL INPUT ;调用INPUT子程序,输入原始数据CMP AX,FAULT ;判断就是否出错, JE REIN ;出错则重新输入

数据结构 各种排序算法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算法总结 2009-08-19 11:09 计算机排序与人进行排序的不同:计算机程序不能象人一样通览所有的数据,只能根据计算机的"比较"原理,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队员进行比较,这是算法的一种"短视"。 1. 冒泡排序 BubbleSort 最简单的一个 public void bubbleSort() { int out, in; for(out=nElems-1; out>0; out--) // outer loop (backward) for(in=0; in a[in+1] ) // out of order? swap(in, in+1); // swap them } // end bubbleSort() 效率:O(N2) 2. 选择排序 selectSort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 { int out, in, min; for(out=0; out

swap(out, min); // swap them } // end for(out) } // end selectionSort() 效率:O(N2) 3. 插入排序 insertSort 在插入排序中,一组数据在某个时刻实局部有序的,为在冒泡和选择排序中实完全有序的。 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 { int in, out; for(out=1; out0 && a[in-1] >= temp) // until one is smaller, { a[in] = a[in-1]; // shift item to right --in; // go left one position } a[in] = temp; // insert marked item } // end for } // end insertionSort() 效率:比冒泡排序快一倍,比选择排序略快,但也是O(N2) 如果数据基本有序,几乎需要O(N)的时间

算法实验报告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一:递归与分治 (3) 1.实验目的 (3) 2.实验预习内容 (3) 3.实验内容和步骤 (3) 4.实验总结及思考 (5) 实验二:回溯算法 (6) 1.实验目的: (6) 2.实验预习内容: (6)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6) 4. 实验总结及思考 (9) 实验三:贪心算法和随机算法 (10) 1. 实验目的 (10) 2.实验预习内容 (10) 3.实验内容和步骤 (10) 4. 实验总结及思考 (13)

实验一:递归与分治 1.实验目的 理解递归算法的思想和递归程序的执行过程,并能熟练编写快速排序算法程序。 掌握分治算法的思想,对给定的问题能设计出分治算法予以解决。 2.实验预习内容 递归:递归算法是把问题转化为规模缩小了的同类问题的子问题。然后递归调用函数(或过程)来表示问题的解。 一个过程(或函数)直接或间接调用自己本身,这种过程(或函数)叫递归过程(或函数). 分治:分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相互独立且与原问题性质相同。求出子问题的解,就可得到原问题的解。 3.实验内容和步骤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源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um;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for (int i=1;i<=num;++i) cout<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 篇一: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图 沈阳工程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实验题目: 班级网络本112学号27姓名郑乐乐地点F606指导教师吕海华祝世东实验日期:20XX年11月13日 1 2 3 4 篇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模板 软件工程系实验报告封面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代码:ss1005 实验指导老师:钟迅科

实验报告名称: 本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实验(实践)目的 二、实验(实践)环境 三、实验(实践)实现过程 四、实验(实践)分析与总结 五、指导教师评语与评分 我申明,本报告内的实验已按要求完成,报告完全是由我个人完成,并没有抄袭行为。我已经保留了这份实验报告的副本。 申明人(签名): 学生姓名:张三学号:1140888888教学班:FJ01递交日期:20XX年10月11日 篇三: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c++版 算法与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实验一:栈与队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栈和队列特点、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2、熟悉对栈和队列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定义。 3、利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 二、实验任务

1.出顺序栈的类定义和函数实现,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完成十进制数n与其它d进制数 的转换。(如n=1357,d=8) 2.给出顺序队列的类定义和函数实现,并利用队列计算并打印杨辉三角的前n行的内 容。(n=8) 3.给出链栈的类定义和函数实现,并设计程序完成如下功能:读入一个有限大小的整 数n,并读入n个数,然后按照与输入次序相反的次序输出各元素的值。 三、实验原理 1、将十进制数n转化为d进制时,用除去余数法,用d 除n所得余数作为d进制当前个位,将相除所得的商的整数部分作为新的n值重复上述计算,直到n为0为止。将前所得到的各余数反过来连接便得到最终结果。将每次求出的余数入栈,求解结束后,再依次出栈。 2、在杨辉三角中可用上一行的数来求出对应位置的下一行的内容。用队列保存上行内容,每当由上行的两个数求出下行的一个数时,其中的前一个便需要删除,而求出的数就 入队。为便于求解,在每行的第一个位置添加一个0作为辅助。 3、输出操作应在读入所有输入的整数后才能进行,用

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计软实验报告3——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20 //定义用于比较和交换计数的全局变量 static int compare, move; int main() { int data1[N], data2[N]; int i; void bubbleSort(int[20]); void quickSort(int[20], int, int); //创建两个相同的数组用于两种排序方法 for (i = 0; i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原文转自: https://www.sodocs.net/doc/3d236575.html,/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38387103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排序(Sorting)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其功能是对一个数据元素集合或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数据元素 某个项值有序的序列。 有n 个记录的序列{R1,R2,…,Rn},其相应关键字的序列是{K1,K2,…,Kn},相应的下标序列为1,2,…,n。通过排序,要求找出当前下标序列1,2,…,n 的一种排列p1,p2,…,pn,使得相应关键字满足如下的非递减(或非递增)关系,即:Kp1≤Kp2≤…≤Kpn,这样就得到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记录序列{Rp1,Rp2,…,Rpn}。 作为排序依据的数据项称为“排序码”,也即数据元素的关键码。若关键码是主关键码,则对于任意待排序序列,经排序后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若关键码是次关键码,排序结果可

能不唯一。实现排序的基本操作有两个: (1)“比较”序列中两个关键字的大小; (2)“移动”记录。 若对任意的数据元素序列,使用某个排序方法,对它按关键码进行排序:若相同关键码元素间的位置关系,排序前与排序后保持一致,称此排序方法是稳定的;而不能保持一致的排序方法则称为不稳定的。 二.插入类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是最简单的插入类排序。仅有一个记录的表总是有序的,因此,对n 个记录的表,可从第二个记录开始直到第n 个记录,逐个向有序表中进行插入操作,从而得到n个记录按关键码有序的表。它是利用顺序查找实现“在R[1..i-1]中查找R[i]的插入位置”的插入排序。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WORD格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看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和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 开 始(1)主程序:MAIN 初始化 键盘输入数据 调用INPUT子程序 显示输入错误 否 输入是否正确 是 显示原始数据 调用OUTPUT子程序

WORD格式 显示冒泡排序后的数据 调用SORT子程序 调用OUTPUT子程序 显示最小值Min 显示One子程序 显示最大值Max 调用One子程序 显示其余数平均值Average 调用One子程序 显示平均值二进制串Binary 调用One子程序 结束

(2)冒泡排序子程序:SORT COUNT1----外循环次数 进入COUNT2----内循环次数 i----数组下标 初始化 COUNT1=N-1 COUNT2=COUNT1 SI=0 否 Ai≥i A+1 是 Ai与A i+1两数交换 SI=SI+2 COUNT2=COUNT2-1 否 COUNT2=0? 是 COUNT1=COUNT1-1 否 COUNT2=0? 是 返回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二次实验报告 电子105班 赵萌 2010021526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定义及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 熟练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 . 掌握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顺序栈的操作及应用 . 掌握对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链式队列的操作及应用, 掌握环形队列的入队和出队等基本操作 . 加深对栈结构和队列结构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二、实验内容: 定义顺序栈,完成栈的基本操作:空栈、入栈、出栈、取栈顶元素; 实现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转换; 定义链式队列,完成队列的基本操作:入队和出队; 1.问题描述: (1)利用栈的顺序存储结构,设计一组输入数据(假定为一组整数),能够对顺序栈进行如下操作: . 初始化一个空栈,分配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且设定好栈顶和栈底; . 完成一个元素的入栈操作,修改栈顶指针; . 完成一个元素的出栈操作,修改栈顶指针; . 读取栈顶指针所指向的元素的值; . 将十进制数N 和其它d 进制数的转换是计算机实现计算的基本问题,其解决方案很多,其中最简单方法基于下列原理:即除 d 取余法。例如:(1348)10=(2504)8 N N div 8 N mod 8 1348 168 4 168 21 0 21 2 5 2 0 2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先产生的余数 4 是转换结果的最低位,这正好符合栈的特性即后进先出的特性。 所以可以用顺序栈来模拟这个过程。以此来实现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转换; . 编写主程序,实现对各不同的算法调用。 (2)利用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设计一组输入数据(假定为一组整数),能够对链式队列进行如下操作: . 初始化一个空队列,形成一个带表头结点的空队; . 完成一个元素的入队操作,修改队尾指针; . 完成一个元素的出队操作,修改队头指针; . 修改主程序,实现对各不同的算法调用。

河工模型试验中的DPIV技术及其应用

河工模型试验中的DPIV技术及其应 用 摘要粒子图像测速是一种快速全 流场测量方法。本文根据河工模型试验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多CCD的DPIV测量系统,在 自然光照明的条件下对河工模型近千平方 米区域内流体的表面流厨行快速测量;根据河工模型中粒子分布的特点,对PIV常用的速度提取算法(互相关和二次傅立叶变换) 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速度提取的效率,在一定的分辨率前提下达到了对河工模型表面 流场实时测量和记录的要求,测量误差较小。 关键词粒子图像测速河工模型速度测量 流场显示 0 引言河工模型是探讨河流工程问题 的有效研究方法之一,但由于河工模型尺寸大,观测的范围广,使用单点式速度测量仪器费时费力;对于动床模型或非定常流动模型,床面和边界形态均在不断变化之中,因

此,在河工模型试验中采用全场实时测速技术十分必要,具有很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粒子示踪的图像全场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1,和Particle Tracking Velocimetry[3,4])以及数字化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igital PIV和Digital PTV)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在流体力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科研人员根据PIV 和PTV的基本原理,已成功开发出应用于大型河工模型表面流场测量的粒子示踪测速 系统:清华大学研制的DPTV系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的DPIV系统等。 DPIV系统的核心是对流动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示踪粒子代表的流体的速度,这一过程称为速度提取。速度提取一般采用互相关算法和二次傅立叶变换[7,8,9]进行,需优良的硬件设备(运算速度高的计算机和浮点运算加速器件)才能满足实时测量的要求。本文考虑到河工模型中示踪粒子的分布特点 以及自然光照明的条件等,采用了三种改进的速度提取算法,缩短了速度提取时间,在普通Pentium系列微机由软件实现河工模型

排序算法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八种排序算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编写关于八种排序算法的C语言程序,要求包含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 二、实验步骤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1.八种排序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时间与空间)。 2.八种排序算法的C语言编程实现。 3.八种排序算法的比较,包括比较次数、移动次数。 三、稳定性,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比较时间复杂度函数的情况:

时间复杂度函数O(n)的增长情况 所以对n较大的排序记录。一般的选择都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 时间复杂度来说: (1)平方阶(O(n2))排序 各类简单排序:直接插入、直接选择和冒泡排序; (2)线性对数阶(O(nlog2n))排序 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 (3)O(n1+§))排序,§是介于0和1之间的常数。 希尔排序 (4)线性阶(O(n))排序 基数排序,此外还有桶、箱排序。 说明: 当原表有序或基本有序时,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将大大减少比较次数和移动记录的次数,时间复杂度可降至O(n); 而快速排序则相反,当原表基本有序时,将蜕化为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提高为O(n2); 原表是否有序,对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影响不大。 稳定性: 排序算法的稳定性:若待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则称该算法是稳定的;若经排序后,记录的相对次序发生了改变,则称该算法是不稳定的。 稳定性的好处:排序算法如果是稳定的,那么从一个键上排序,然后再从另一个键上排序,第一个键排序的结果可以为第二个键排序所用。基数排序就是这样,先按低位排序,逐次按高位排序,低位相同的元素其顺序再高位也相同时是不会改变的。另外,如果排序算法稳定,可以避免多余的比较; 稳定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 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

大数据结构实验四题目一排序实验报告材料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排序 学生姓名:XX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1.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通过选择实验内容中的两个题目之一,学习、实现、对比、各种排序的算法,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优劣,以及各种算法使用的情况。 题目1: 使用简单数组实现下面各种排序算法,并进行比较。 排序算法如下: 1、插入排序; 2、希尔排序; 3、冒泡排序; 4、快速排序; 5、简单选择排序; 6、堆排序; 7、归并排序; 8、基数排序(选作); 9、其他。 具体要求如下: 1、测试数据分成三类:正序、逆序、随机数据。 2、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其中关 键字交换记为3次移动)。 3、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不同算法的执行时间,精确到微妙。 4、对2和3的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上述各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5、编写main()函数测试各种排序算法的正确性。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数组 2.2 关键算法分析 一、关键算法: 1、插入排序 a、取排序的第二个数据与前一个比较 b、若比前一个小,则赋值给哨兵 c、从后向前比较,将其插入在比其小的元素后 d、循环排序 2、希尔排序 a、将数组分成两份 b、将第一份数组的元素与哨兵比较 c、若其大与哨兵,其值赋给哨兵 d、哨兵与第二份数组元素比较,将较大的值赋给第二份数组 e、循环进行数组拆分 3、对数据进行编码 a、取数组元素与下一个元素比较 b、若比下一个元素大,则与其交换 c、后移,重复 d、改变总元素值,并重复上述代码 4、快速排序 a、选取标准值 b、比较高低指针指向元素,若指针保持前后顺序,且后指针元素大于标准值,后 指针前移,重新比较 c、否则后面元素赋给前面元素 d、若后指针元素小于标准值,前指针后移,重新比较 e、否则前面元素赋给后面元素 5、简单选择排序 a、从数组中选择出最小元素 b、若不为当前元素,则交换 c、后移将当前元素设为下一个元素 6、堆排序 a、生成小顶堆 b、将堆的根节点移至数组的最后 c、去掉已做过根节点的元素继续生成小顶堆

相关主题